<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
乐
【臣】等谨案三代以上成均课士之法司成与乐正并重盖掌乐之官即教士之官乐之与学非有两事所以由小学之书以进于瞽宗之礼乐由瞽宗之礼乐而成之以东序之舞使人游息其中日迁善而不自知养人才而致太平胥于是焉具汉制博士太常而不闻肄业及乐曹魏而后学校与协律始分科而治粤稽两汉有祀
先师之礼而声歌未备魏唐举释奠而律吕未详宋自景祐大观渐见修复至大晟乐府新撰乐章音律声器于是大备厯元及明虽或损益声文更定章句大要仿大晟旧制而未见卓然有所改作也洪惟我
朝
列圣相承握制作之原契声音之始爰
定中和韶乐释奠
先师复
颁六平之章垂为永制
皇上考正宫律春用夹钟秋用南宫乾隆七年特设乐部専典乐府协律之事于是
文庙声容集厥大成所谓金声而玉振之者一名一物皆足发
圣智之精蕴不图至斯之盛千载同符固不特学校人材闻而兴起已也谨辑乐制一卷乐章一卷乐器一卷律吕表一卷舞器一卷舞节一卷为乐门而凡元明以来可考者仍附见卷末焉
乐一
乐制
顺治二年
诏定释奠
先师乐章六奏用平字
【谨案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
【诏定郊】
【庙乐章改用平字均用中和韶乐至是释奠先师亦并用之】
十三年
钦颁释奠
文庙乐章六首迎
神奏咸平之曲奠帛初献奏宁平之曲亚献奏安平之曲终献奏景平之曲彻馔及送
神俱奏咸平之曲
又定释奠
先师舞用六佾三献均进文德之舞
【谨案释奠佾舞自宋元嘉以来俱用六佾于义为允唐开元时用八佾行之未久明成化间从周洪谟言复用八佾嘉靖以后仍改六佾当时言官纷纷陈请俱未得尊崇】
【孔子之意我朝隆礼】
【先师迥逾前代而佾舞之数独仍旧制意深逺矣】康熙五十四年
颁中和韶乐器于国子监
文庙
【谨案释奠先师用中和韶乐自顺治二年始至是太常重造乐器告成颁于国子监】
乾隆六年
诏定祭
先师庙乐律春以夹钟为宫秋以南吕为宫迎神奏昭平奠帛初献奏宣平亚献奏秩平终献奏叙平彻馔奏懿平送
神奏德平
【谨案是年诏定祭祀雅乐宫律释奠】
【先师以春秋月律为宫本古法也】
三十年
颁镈钟特磬于国子监
文庙
【谨案先是江西献古镈钟特命乐部仿铸适和闿已入版图复】
【诏采玉以琢特磬至是告成乃依春秋释奠月律颁夹钟南吕鏄钟特磬各二焉】
乐舞事宜
凡春秋释奠乐部前期率太常协律郎等设乐于殿外阶上其乐舞生定额乐生五十二人文舞生三十六人均乐部
【谨案坛】
【庙初献舞武功之舞亚献终献舞文德之舞惟释奠先师止用文舞地冇所宜唐之释奠用武舞非也】
乾隆五十年
诏建辟雍工成
特定临雍乐章
皇上陞座奏盛平羣臣行礼奏庆平茶奏清乐皇上还宫奏道平
乐制【附】
元
成宗大德十年命江浙行省制
先圣庙乐器以宋乐工施德仲审较应律运至京师秋八月用于庙祀先令翰林新撰乐章命乐工习之盖旧曲也不果用【元史礼乐志】
【谨案元代乐章乐名皆仍金旧而释奠先师亦因宋之大晟无所更易虽尝拟改撰乐章迄不果用详附下乐章卷】
明
洪武元年定
文庙乐生六十人编钟编磬各十六琴十瑟四搏拊四柷敔各一壎四篪四箫八笙八笛四大鼓一【明史乐志】
洪武四年礼部奏定释奠
先师乐生六十人舞生四十八人引舞二人凡一百一十人并请选京民之秀者充乐舞生太祖曰乐舞乃学者事况释奠所以崇祀
先师宜择国子生及公卿子弟在学者预教肄之【明史礼志】
洪武六年始命詹同乐韶鳯等更制乐章洪武十六年勅礼部同工部命晓音律之人集工制大成乐器以颁天下儒学【乐志】
洪武二十六年颁大成乐器于天下【礼志】
【谨案大成名乐虽本宋之大晟然在宋为总名若赐宴辟雍贡士鹿鸣及闻喜宴俱得用之不专为文庙用也元之大成为全乐总名明又取集大成之义以为释奠専用之乐于义较切永乐徙都燕京乐制悉同南雍无所更定故详附明初制度以备参考】
成化十二年从祭酒周洪谟言释奠増乐舞为八佾
治九年増释奠乐舞为七十二人如天子之制
嘉靖九年改
先师庙中笾豆十二为十乐用六佾
【谨案时大学士张璁言圣人尊天与尊亲同今先师庙中笾豆十二牲用犊全用祀天仪非正礼宜更定御史黎贯等非之谓夫子之不可及犹天之不可阶而升虽拟诸祀天不为过又言莫尊于天地亦莫尊于父师不应独疑孔子为僭帝斥贯等从璁言】
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