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冕

【宋会要】

真宗咸平五年二月,大理寺丞李坦言:「臣闻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殖焉殖:原作「极」,据本书《舆服四》引坦奏改。。是故礼者,治国之柄;服者,饰身之仪。前代成规前:原作「历」,据本书《舆服四》引坦奏改。,后王不易。臣昨差郊坛助祭,窃见助祭之官所服六冕,多不依古制,又虑后来增减不同。按《司服》云:王祭昊天上帝,则大裘而冕;祭五帝亦如之;飨先王,则衮冕;飨先公,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絺冕;祭 小祀,则玄冕。郑司农云:衮冕之旒,天子则十二旒,若上公则九旒,侯伯鷩冕七旒,子男即毳冕五旒,孤卿即絺冕三旒。今具六冕祭服异同,乞行改正。」诏送太常寺礼院详定。礼(既)[院]冕板上下之色,皆用玄青,亦无邃延,一失也。今检详《郊祀录》,皇帝祀天地、神祗,则服大裘冕。冕者勉也,所以勉人为高行。凡六冕之服,皆玄上纁下。冕既大同,无以为别,故不谓冕为服,但取画章之异以为立名,故用服名冕。一、六冕之旒数。若大裘冕即无旒。若衮冕,天子十有二旒,前后邃延;上公即九旒。每旒五采就为之,每一寸安一玉,玉皆五色:朱、白、苍、黄、玄。诸侯即三采。夏商朱绿,皆周而复始。十二旒,旒各一尺二寸,用玉二百八十八。 言:「检讨如后。伏缘冕旒之制度,绣画之等差,历代以来,屡有沿革,若循古制,须议酌中,改作之间,安敢轻议!周六冕皆玄上纁下,玄上法天,纁下法地,兼前后邃延。今

旒玉纯用一色,其数不与昔同,是二失也。今检详凡飨庙、谒庙及遣上将征还、饮至,则服衮冕。其冕垂白珠十有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玉藻》云:『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衮以祭。』郑玄云:冕之旒,以藻紃贯玉为饰,因以名也。十有二就,每一就贯一玉,就间相去一寸,则旒长尺二寸,垂齐肩也。五采者,依射候之次,从上而下,初以朱,次以白,次以苍,次以黄,次以玄。以五采正既贯 ,周而复始,此并周制也。至汉明帝用曹覢之说,皆用白旋珠,与古异也。魏文帝好妇人饰,改用珊瑚珠。至晋江左又改汉制。今用白珠之制,自汉始焉。《大戴礼》曰:『冕而加旒,以蔽明也。』隋牛 若上公九旒,用玉百六十二。今(引)[弘]云:请以采綖贯珠为旒。后只言采,不言五采,是三失也。今检详《义纂》云:『《周礼》衮冕以五采综紃贯玉,前后各十二旒,用玉二百八十八也。秦除古制,汉明帝始采旧法,系白玉珠为旒,以组为缨,黈纩充耳,玄衣纁裳,十二章。唐制,入庙、践祚,加元服、纳后、元日受朝及临轩册拜公主则服之。是承汉礼也。又《周礼》天子衮冕十有二旒〔旒〕,十有二就,就贯一玉,就间相去一寸,则旒长尺二寸,各用十二玉也。又按《郊礼录》云:其服玄衣纁裳,十二章,云云。详服。请按古今沿革,特行改正。」诏付有司依坦并礼〔院〕检讨名件制度改正,务合先王礼意。

大中祥符元年四月二十五日,详定所言:「按《六典》,天子之服冕,一曰

大裘冕,无旒,裘以黑羊皮为之,祀天神、地祗则服。二曰衮冕,垂白珠十有二旒,黝衣纁裳,十有二章,飨庙、谒庙、告庙则服。今参详封禅祭天地,准典礼,皇帝服大裘。又缘南郊合祭天地,止服衮冕。欲封禅日,依南郊例。」从之。

神宗元丰元年十一月二日,详定郊庙礼文所言:「《周礼》弁师掌王之五冕,五采缫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郑氏注谓合五采丝为绳,垂于延之前后各十二,所谓邃延也。贾公彦曰:以青、赤、黄、白、黑五色玉贯于藻绳色玉:原缺,据本书《舆服》四之二○所引补。,每玉间相去一寸,十二玉则十二寸,以一玉为一成结之,使不相并。此据衮冕前后二十四旒。孔颖达曰:旒长尺二寸,故垂而齐(眉)[肩]也。至后汉明帝用曹褒之说,乘舆服冕系白玉珠为十二旒,前垂四寸,后垂三寸四寸后垂:原脱,据本书《舆服四》所引补。,遂失古制。今之《衣服令》,乘舆服衮冕,垂白珠十有二旒,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盖白珠为旒,用东汉之制,而其冕广长之度,乃自唐以来率意为之,无所稽考。景佑中已经裁定,以叔孙通汉礼器制度为法,凡冕板广八寸,长尺六寸,与古制相合,更不复议。令取少府监进样,如以青罗为表,红罗为里,则非《弁师》所谓玄冕朱里者也。上用金棱天板,四周用金丝结网,两旁用真珠、花素坠之类,皆不应礼。伏请改用朱组为纮,玉笄、玉瑱,以玄紞垂瑱,以五采玉贯于五色藻为旒,以青、赤、黄、白、黑五色备为一玉,每一玉长一寸,

前后二十四旒,垂而齐(眉)[肩]。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释者曰,纯丝易成,故从俭。今不必绩麻,宜表里用缯,庶协孔子所谓纯俭从众之义。」从之。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冕冠 〔衮冕〕

冕冠

〔衮冕〕

【宋会要】

治平二年,诏裁定衮冕制度。礼院奏曰:「皇朝之制,天子之服有衮冕,前后十有二旒,二纩并贯珠玑。又十有二碧凤衔翠旒,在珠旒外。板以龙(鲜)[鳞]锦表,上缀玉为七星,旁施琥珀瓶、犀瓶各二十四,缀金丝网,细以珠玑杂宝玉,加紫云、白鹤锦里加、里:原作「如」、「衣」,据《宋史》卷一五一《舆服三》改。。四柱饰以七宝,衮服间以云朵,饰以金钑花钿窠,装以珠玑,琥珀、杂宝玉。祭天地、宗庙、朝享太清、玉清昭应、景灵宫等服之。

元丰四年,臣僚言:「古者冕弁则用纮,冠则用缨。今《衣服令》乘舆服大裘冕,以组为缨,色如其绶。衮冕朱丝组带为缨。冕而用缨,不与礼合。请改用朱组纮,仍改平冕为玄冕,用缨不赤而微黑者。」又别图上韨制,从之。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冕冠 〔通天冠〕

〔通天冠〕

【宋会要】

太祖建隆元年二月十九日,太常礼院言:「请具通天冠制度令式:二十四梁,加金博山、附蝉一,高广各一尺。青表朱里,首施朱翠,黑介帻、组缨、翠犽,玉犀、簪导。」

仁宗天圣二年,南郊礼仪使利瓦伊言:「皇帝郊祀,服通天冠,绿上一字准 回避。」诏改为承天冠。中兴之制,冠高九寸,服用并同。

神宗元丰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详定郊庙礼文所言:「通天冠二十四梁,为乘舆服。盖二十四梁以应冕旒前后之数。至于绶,则乘舆及皇太子以织成,诸臣

用锦为之。」诏依。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冕冠 〔平天冠〕

〔平天冠〕

景佑二年八月二十七日,续诏:「通天冠更不修制外,平天冠天板元阔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今制造广八寸,长一尺六寸。减翠旒并凤子,前后,(使)二十四珠旒并合典制。天板顶上元是织成龙麟锦为表,紫云白鹤锦为里。今制造使青罗为表,彩画出龙麟;红罗为里,彩画出紫云白鹤。所有上面犀瓶子、琥珀瓶子各二十四个,今减不用。金丝结网子上旧别有金丝结龙八条,今减四条,亦减金丝令细。天板四面花坠子、素坠子依旧减轻制造。冠身并天柱元是织成龙麟锦,今用青罗,彩画出龙麟。金轮等七宝,元造真玉碾成,今更不用。如补空(却)[郄],以云龙细窠。分旒玉钩二枚,今减不用。天河带、组带、 慢带依旧,只减轻织造。纳言元使玉制造,今来使青罗,彩画出龙麟,锦依旧。金棱上面棱道依旧使金,即旧减轻制造。黈纩,玉簪。」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臣冕

诸臣冕

【宋会要】

哲宗元佑元年,太常寺言:「旧制,大礼行事执事官并服祭服,余服朝服。至元丰七年,吕升卿始有行事及陪祠官并服祭服之议。今欲充行事、执事官并服祭服;其赞引、行事、礼仪使、太常卿、太常博士、合门使、枢密院官进接圭,殿中监止供奉皇帝,其陪位官止导驾、押宿及主管事务,并他处行事官仍服朝服。」从之「元丰七年」以下原脱,而错接于下元丰三年条。据《宋史》卷一五二《舆服四》补。此条当置下条后。。

元丰三年八月二十二日,详定郊庙奉祀礼文所言:「《礼记》曰:『三公一命,衮。』则三公当服鷩冕。《诗》曰:『毳衣如菼』,则上大夫、卿当服毳冕。《周礼.典命》曰:『公之孤四命。』又曰王之大夫四命,其衣服各视其命之数。公之孤其服自絺冕而下,则王之大夫当服絺冕;诸侯、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则王之士当服玄冕。所谓周人冕而祭也。《司服》曰,孤之服,自絺冕而下;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士之服,自皮弁而下。此诸侯之臣助祭服也。然而不着王朝公、卿、大夫、士之服者,盖举下以见上,可比义而知也。然今官名虽与古不同,以《唐六典》考之,吏部尚书注曰:『周之天官,卿也。』侍郎注曰:『周之小宰,中大夫也。』员外郎注曰:『周太宰属官,上士也。』今约之《六典》,参以今之班序,伏请资政殿大学士以上侍祠服鷩冕,观察使以上服毳冕,监察御(使)[史]以上服絺冕,朝官以上服玄冕,选人服爵弁。」从之,惟不用爵弁,供奉官以下至选人皆服玄冕,无旒。

徽宗大观四年,议礼局官宇文粹中上所编《祭服制度》曰:「古者冕以木版为中,广八寸,长尺六寸,后方前圆,后仰前低,梁三十升之布,玄表朱里。后方者,不变之体;前圆者,无方之用;仰而玄者,升而辨于物;俛而朱者,降而与万物相见。后世以缯易布,故纯

俭。今 臣冕版长一尺二寸,阔六寸二分,非古广(尺)[长]之制。以青罗为覆,以金涂银棱为饰,非古玄表朱里之制。乞下有司改正。古者冕之名虽有五,而缫就、旒玉,则视其命数以为等差。合彩丝为绳,用以贯玉,谓之缫。以一玉为一成结之,使不相并,谓之就。就间相去一寸,则九玉者九寸,七玉者七寸,各以旒数长短为差。今群臣之冕用药玉、青珠,五色茸线,非藻玉三采、二采之义;每旒之长各八寸,非旒数长短为差之义。又献官冕服杂以诸侯之制,而一品服衮冕,臣窃以为非宜。元丰中礼官建言,请资政殿大学士以上侍祠服鷩冕,观察使以上服毳冕,监察御史以上服絺冕,朝官以上服玄冕,选人以上服爵弁。诏许之,而不用爵弁,供奉官以下至选人尽服玄冕,无旒。臣窃谓依此参定,乃合礼制。古者三公一命衮,则三公在朝,其服当鷩冕。盖出封则远君而伸,在朝则近君而屈。今之摄事及侍祠皆在朝之臣也;在朝之臣,乃与古之出封者同命数,非先王之意。乞下有司制鷩冕八旒、毳冕六旒、絺冕四旒、玄冕三旒,其次二旒,又其次无旒,依元丰诏旨,参酌等降,为侍祠及摄祭之服。长短之度、采色之别,皆乞依古制施行。又按《周礼》,诸侯爵有五等,而服则三,所谓公之服自衮冕而下,侯、伯自鷩冕而下,子、男自毳冕而下是也。古者诸侯有君之道,故其服以五、七、九为节。今之郡守虽曰犹古之侯

伯,其实皆王臣也。欲乞只用 臣之服,自鷩冕而下分为三等:三都四辅为一等,初献鷩冕八旒;经略、安抚、钤辖为一等,初献毳冕六旒,亚献并玄冕二旒,终献无旒;节镇、防、团、军事为一等,初献絺冕四旒,亚终献并玄冕无旒。其衣服之制,则各从其冕之等。」

又曰:「今之纮组仍缀两缯带而结于颐,冕旁仍垂青纩,而不以瑱,以犀为簪,而不以玉笄、象笄,并非古制。乞下有司改正。」从之。

政和议礼局言:「大观中所上 臣祭服制度,已依所奏修定,乞付有司依图画制造。」既又上 臣祭服之制:正一品九旒冕,金涂银棱,有额花、犀簪,亲祠大礼使、亚献、终献、太宰、少宰、左丞,每岁大祠宰臣、亲王、执政官、郡王充初献服之。奏告官并依本品服,已下准此。从一品九旒冕,无额花,余如正一品服。亲祠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尚书,太庙进受币爵、奉币爵宗室,每岁大祠捧俎豆,大祠、中祠初献官服之。二品七旒冕、角簪,亲祠吏部侍郎郎:原作「中」,据《政和五礼新仪》卷一二「群臣祭服」条改。、殿中监、大司乐、光禄卿、读册官,太庙荐俎、赞进、饮福宗室,七祠、配享功臣分献官,每岁大祀谓用宫架者大司乐,大祠、中祠亚终献,大祀礼官,小祀献官,朔祭太常卿服之。三品五旒冕,亲祠举册官、大乐令、光禄丞、奉俎馔笾豆簠簋官、分献官、分献坛壝从祀太庙奉瓒盘、荐香灯,安奉神主、奉毛血盘奉:原脱,据本书《舆服五》后引文及《宋史》卷一五二《舆服四》补。、萧蒿篚、肝膋豆宗室,每岁祭祠大乐令,大中祠分献官服之。无旒冕,奉礼协律郎、郊社

令、太祝太官令,亲祠 鼎官、进抟黍官,太庙供亚终献,金鳵供七祀献官、执爵官服之执:原作「木」,据《宋史》卷一五二《舆服四》改。。五旒冕,紫檀絁衣,余如三品服,监察御史服之。州郡祭服,三都初献八旒冕。经略、安抚、钤辖初献六旒冕,亚献并二旒冕,终献无旒冕。节镇、防团、军事初献四旒冕,亚、终献并无旒冕。

中兴之后,省九旒、七旒、五旒冕,定为四等:一曰鷩冕八旒,二曰毳冕六旒,三曰絺冕四旒,四曰玄冕无旒。其义以公、卿、大夫、士皆北面为臣,又近尊者而屈,故其节以八、以六、以四,从阴数也。

先是,绍兴四年五月,国子监丞王普奏言:「臣尝考诸经传,具得冕服之制。盖王之三公八命,鷩冕八旒,衣裳七章,其章各八。孤卿六命,毳冕六旒,衣裳五章,其章各六。大夫四命,絺冕四旒,衣裳三章,其章各四。上士三命,玄冕三旒。中士再命,玄冕二旒。下士一命,玄冕无旒。其缫至笄、衡、纮、紞、瑱、纩皆有等差《宋史》卷一五二《舆服四》所引普奏「纩」字下尚有「带、佩、芾、舄、中、衣」六字。。近世冕服制度沿袭失真,多不如古。夫后方而前圆,后昂而前俛,玄表而朱里,此冕之制也。今则方圆俛仰,几于无辨。且以青为表,而饰以金银矣,其衣皆玄,其裳皆纁,云云。详服。臣伏读今之《会要》,郊庙奉祀礼文,祖宗以来屡常讲究,第以旧服无有存者。欲乞因兹改作,是正讹缪,一从周制,以合先圣之言。」寻礼部契勘奏言:「衣服之制,或因时王而为之损益,事虽变古,要皆一时制作,不无因革。或考之先王而有缪戾者,虽行之已久,不应承误袭非,

惮于改正。按《周官》自上公服衮,王之三公服鷩,以至士服玄冕,凡五等。唐制,自一品服衮冕九旒,至五品服玄冕无旒,亦五等。国家承唐之旧,初有五旒之名。其后去三公衮冕及絺冕,但存七旒鷩冕、五旒毳冕与无旒玄冕,凡三等而已。衮服非三公所服,去之可也,乃并絺冕去之,自尚书服毳冕,以至光禄丞亦服焉,贵贱几无差等。此皆一时制作,不无因革。今合增鷩冕为八旒,增毳冕为六旒,复置絺冕为四旒,并及无旒玄冕,共四等,庶几稍合周制。若冕之方圆低昂,至于无辨,则制造之差也,皆宜改正施行。」

是时,诸臣奏请讨论虽详,然终以承袭之久,未能尽革也。

鷩冕八旒,每旒八玉,三采:朱、白、苍。角笄、青纩,以三色紞垂之。纮以紫罗,属于武。宰相、亚终献、大礼使服之。前期景灵宫、太庙亚终献,明堂涤濯、进玉爵酒官亦如之。毳冕六玉,三采,六部侍郎以上服之。前期景灵宫、太庙进爵酒币官,奉币官,受爵酒币官,荐俎官,明堂受玉爵、受玉币、奉彻笾豆、进饮福酒、彻俎祝腥、赞引、亚终献,礼仪使、亚终献爵弁盥洗官四员并如之。前二日奏告初献,社坛、九宫坛分祭,初献、亚献亦如之。(希)[絺]冕四玉,二采:朱、绿。光禄卿、监察御史、读册官、举册官、分献官以上服之。前期景灵宫、太庙奏奉神主官,明堂太府卿、光禄卿,沃水举册官、读册官、押乐太常卿、东朵殿三员、西朵殿二员、东廊二十八员,西廊二十五员、

南廊二十七员,軷门祭献官,前二日奏告亚献终献官、监察御史并如之。社坛、九宫坛分祭终献官、监察御史、兵工部、光禄卿丞亦如之。玄冕无旒,光禄丞、奉礼郎、协律郎、进抟黍官、太社令、良酝令、太官令、奉俎馔等官、供祠执事官内侍以下服之。明堂光禄丞、奉礼郎、良酝令、太祝抟黍官、宫架协律郎、登歌协律郎、奉御官、内侍供祠执事官、武臣奉俎官,軷门祭奉礼郎、太祝令、太官令,社坛、九宫坛分祭太社、太祝、太官令、奉礼郎并如之。紫檀冕四旒,博士、御史服之。外州军祭服:鷩冕八旒,三都初献服之;毳冕六旒,经略、安抚、钤辖初献服之;絺冕四旒,经略、安抚、钤辖亚献服之。节镇、防、团、军事初献亦如之;玄冕无旒,节镇、防、团、军事亚终献服之。

徽宗政和三年,议礼局上群臣祭服之制。正一品九旒冕,金涂银棱,有额花、犀簪,亲祠大(理)[礼]使、亚献、终献,太宰、少宰、左丞,每岁大祠宰臣、亲王、执政官、郡王充初献服之。奏告官并依本品服,已下准此。从一品九旒冕,无额花,亲祠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尚书,太庙进受币爵,奉币爵宗室,每岁大祠捧俎官,大祠、中祠初献官服之。二品七旒冕,角簪,亲祠吏部侍郎、殿中监、大司乐、光禄卿、读册官,太庙荐俎、赞进、饮福宗室,七祀配享(公)[功]臣分献官,每岁大祀谓用宫架者。大司乐,大祠、中祠亚终献,大祠礼官,小祠献官,朔祭大常卿服之。三品五旒冕,亲祠举册官、

太乐令、光禄丞、(捧)[奉]俎馔笾豆簠簋官、分献官、分献坛壝从祀。太庙奉瓒盘、荐香灯,安奉神主、奉毛血盘、萧蒿篚、肝膋豆宗室,每岁祠祭大乐令,大中祠分献官服之。无旒冕,奉礼协律郎、郊社令、太祝太官令,亲祠 鼎官、进抟黍官,太庙供亚终献金鳵、供七祀献官、执爵官服之。五旒冕,监察御史服之。州郡祭服:三都初献八旒冕;经略、安抚、钤辖初献六旒冕,亚献并二旒冕,终献无旒;节镇、防、团、军〔事〕初献四旒冕,亚终献并无冕旒。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黄袍

诸色袍

黄袍

【宋会要】

高宗绍兴五年四月二十九日,礼部太常寺言:「得旨,五月二日车驾诣〔太〕庙别庙行 谒礼。缘其日章怀皇后忌前一日,皇帝合服黄袍。参酌礼例,是日皇帝自内中先服红袍,诣太庙别庙行礼毕,还内,俟至宫中易忌前之服。」从之。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绛纱袍

绛纱袍

【宋会要】

乘舆服制。天子绛纱袍,以织成云龙红金条〔纱〕为之纱:原脱,据《宋史》卷一五一《舆服三》补。,红里,皁褾、、裾,白罗中单;蔽膝以红纱红罗里,饰与袍同。红罗裙、红纱里,白罗方心曲领。余同冕服。大祭祀致斋、出乘玉辂、入乘金辂、正冬大会、五月朔受朝则服之。

太祖建隆元年二月九日,太常礼院言:「准敕追尊四庙,皇帝御崇元殿,命使行册礼,衮龙服;五月一日御殿受朝,通天冠、绛纱袍。伏请下内中尚司与少府监计会修制。」诏可。

十九日,太常礼院言:「准少府监牒,请具衮龙衣、绛纱袍、通天冠制度令式。通天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朱翠,黑介帻,组缨翠犽组:原作「发」,据本书《舆服五》前引及《宋史》卷一五一《舆服三》改。,玉簪导。绛纱袍,白纱中单,朱领、褾、、裾,白裾襦,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其带剑佩绶与上同,白鞯、黑舄。」诏可。

神宗元丰二年四月二十三日,详定正旦御殿仪注所乞元日受朝贺服通天冠、绛纱袍所:原脱,据本书《舆服四》所引补。,从之。

四年十月二十二日,详定郊庙奉祀礼文所言:「今

仪注,车驾赴青城,服通天冠、绛纱袍,祀之日,乃服靴袍至大次,服衮冕临祭,非尚质之义。」

哲宗绍圣三年十月七日,工部侍郎高遵惠言:「准朝旨,祀北郊通天冠、绛纱袍。虑当暑月,合行裁制。(接)[按]天圣衣服令,衮冕大绶六采采:原作「绶」,赤:原脱,据《宋史》卷一五一《舆服三》改、补。:黑、黄、赤、白、缥、绿,小绶三,色同大绶,间施三玉环。所有减去折回,大绶一重,只长二尺五寸,即于礼典别无制度。伏乞量宜制造。」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议礼局上皇帝冕服之制:通天冠二十四梁,加金博山、附蝉。高一尺,广一尺,犀簪导,朱丝组带为缨。绛纱袍,织成云龙,皁罗缥、纟巽,红罗为里。绛纱裙,蔽膝如袍饰,并皁缥、纟巽,绣云龙。白罗方心曲领,革带,余同冕服。大祭祀致斋,诣景灵宫、太庙、行宫,礼毕还宫,元正、冬至大朝会,临轩册命皇后、皇太后、诸王、大臣,亲耕籍田服之。诏颁行。

孝宗绍兴三十二年未改元。七月十二日,礼部太常寺言:「奉上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寿圣太上皇后册宝,行礼日,太上皇帝合服通天冠、绛纱袍,皇帝亦服通天冠、绛纱袍。」续御药院状:「窃虑行礼日近,制办不及。」有旨,将来(上)[太]上皇帝受册宝礼日,恭请服履袍。

干道七年二月十二日,礼部太常寺言:「续讨论到礼例,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御大庆殿册皇太子及谒太庙别庙行礼,合服衮冕。」从之。晨祼,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至大次。

隆兴二年十月三日此条当置上条之前。,礼部太常寺言:「勘会逐次郊祀大礼,皇帝自

青城至大次,并礼毕自大次还青城,并系服通天冠、绛纱袍,乘大辇。今来欲乞并服通天冠、绛纱袍,乘平辇。」诏从之。

籍田。太宗端拱元年正月十五日,帝斋于干元殿。翌日銮驾出宫,备大驾卤簿于丹凤门外,帝服通天冠、绛纱袍,执圭,乘玉辂,赴东郊行宫斋宿。十七日,亲耕礼毕,解严还行宫,百官称贺。帝改御大辇,服通天冠、绛纱袍, 吹振作而还。御干元门肆赦,改元,文武递进官有差。

徽宗政和元年八月,议礼所条具者八事:「一、乞躬耕之服,止用通天冠、绛纱袍,百官并服朝服。」

六年闰正月二十七日,诏亲耕籍〔田〕,以玉辂载耒耜,乘大辇,用法驾、横麾仗,(道)[导]袍,御平辇耕籍,服通天冠、绛纱袍。至思文殿进食后,行礼毕,放仗,常服还内。令修定仪注。 驾官朝服、结佩,耕籍使以仪仗二千人护卫耒耜。质明,先诣坛所。诣籍田,服

高宗〔绍兴〕十五年十一月,礼部太常寺言:「将来亲耕籍田,是日车驾服履袍,乘平辇,诣思文殿进膳毕,服通天冠、绛纱袍,行亲耕之礼。」从之。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履袍

履袍

【宋会要】

朝飨太庙行礼仪注。车驾诣太庙:前享一日,皇帝于景灵宫朝献毕,既还大次,礼部郎中奏解严讫,皇帝入斋殿。文武侍祠、行事、执事、助祭之官、非从驾者。宗室先诣太庙祠所。其日,礼直官、宣〔赞〕舍人引礼部侍郎诣大次前,奏请中严。少顷,又奏外办。皇帝服履袍,自斋殿诣大次。出行,

禁卫诸班亲从等诸司祇应人员以下迎驾,奏圣躬万福。车驾自斋殿诣太庙。

其日,文武侍祠、行事、执事、助祭官、宗室先诣太庙祠所,其从驾臣僚并服常服就次。有司进辇于齐殿,其从驾臣僚并俟从驾次。礼直官、宣赞舍人引礼部侍郎奏请中严。少顷,又奏外办。皇帝自内服履袍诣斋殿,即御座,鸣鞭行门。禁卫诸班亲从等诸司祇应人员以下各自赞常起居。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袍

【宋会要】

袍,即御座;皇太子、文武百僚并服常服称贺。所有合设黄麾半仗,乞令兵部排办施行。」有旨依宫中导从。 孝宗干道九年十二月十七日,礼部太常寺状:「勘会将来正旦朝贺,今欲比附《政和五礼新仪》月朔视朝仪,皇帝御大庆殿,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仪仗锦袍

仪仗锦袍

【宋会要】

。 卤簿中道金吾本司纛:佩仪刀,执 ,锦帽宝照锦袍、锦臂鞴,革带、鸟皮

。 大驾卤簿内巾服之制:执金吾犦,服锦袍、帽、臂鞴,银带、乌皮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文绫袍

文绫袍

【宋会要】

宫中导从,唐以前无闻焉。五代汉干佑中,始置主辇十六人,捧足一人,掌扇四人,持踏 一人,并服文绫袍、银叶弓脚幞头。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高鬓青袍

高鬓青袍

【宋会要】

宫中导从,五代汉干佑中始置新妇二人,高鬓青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绯袍

绯袍

【宋会要】

宫中导从,捧直珠七宝翠毛华株二人,衣绯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绣袍

绣袍

【宋会要】

卤簿三驾。国朝之初,将举郊礼,以五代草创,官籍散落,始命有司详定制度。惟得《长兴南郊卤簿字图》,校以令文,颇有阙略违戾者。翰林学士承旨陶谷为礼仪使,建议卤簿内金吾及诸卫将军导驾及押仗,旧服紫衣,请依《开元礼》各服本色绣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绯绣袍

绯绣袍

【宋会要】

,余悉同大驾前后部。 、袜带、锦螣蛇。六引内巾服之制:铙吹部内服平巾帻、绯绣袍、白袜带、白 、锦螣蛇。太常主帅、 鼓、金钲、节鼓人服平巾帻、绯绣袍、大口 、银带。骁卫翊卫三队服平巾帻、绯绣袍、大口 。朱雀队内执弓箭、弩、虞候,佽飞执长寿幢、宝舆、法物人服平巾帻、绯绣袍、大口 革奴。前马队内折冲及执者服锦帽、绯绣袍、银带。队正服平巾帻、绯绣袍、大口 、银带、 大驾卤簿内巾服之制:横刀、执弓箭、珂马。千牛服花脚幞头、绯绣袍、抹额、大口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紫绣袍

紫绣袍

【宋会要】

、锦螣蛇、银带,佩横刀,执弓箭。千牛将军服平 大驾卤簿内巾服之制:金吾上将军、将军、六统军、千牛、中郎将服花脚幞头、抹额、紫绣袍,佩牙刀、珂马。诸卫大将军、将军、中郎将、折冲、果毅、散手翊卫服平巾帻、紫绣袍、大口

革奴。金吾押牙服金鹅帽、紫绣袍、银带。凡绣文,金吾卫以辟邪,左右卫以瑞马,骁卫以雕虎,屯卫以赤豹,武卫以瑞鹰,领军卫以白泽,监门卫以师子,千牛卫以犀牛,六军以孔雀,乐工以鸾。 、银带、 巾帻、紫绣袍、大口

宫中导从。太平兴国初增主辇二十四人,改服高脚幞头;辇一人,衣紫绣袍,持金涂银仗以督领之。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议礼局上皇后卤簿之制:护后卫各果毅都尉一员检校,平巾帻、紫绣袍、大口 、银螣蛇、革带。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紫絁绣袍

紫絁绣袍

【宋会要】

大驾外仗。次步甲前队。第一队至六队,队内将军及都尉并平巾帻、紫绣袍、大口 、锦螣蛇、革带。绣文并同。次前部黄麾仗。大将军、都尉并平巾帻、紫绣袍、大口 、锦螣蛇、革带。 绣文并同。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黄绣袍

黄绣袍

【宋会要】

宫中导从。执拂翟四人,鬅头,衣黄绣袍。旧衣绫袍、紫衣者悉易以销金及绣。复增司簿一人,内省一人此句下原衍「内增司簿一人」六字,据《宋史》卷一四四《仪卫二》删。,司仪一人,司给一人,皆分左右前导,凡十七。每正至御殿、祀郊庙、步辇出入至垂拱殿正至:原作「至冬」,据《宋史》卷一四四《仪卫二》改。垂拱殿:《宋史》卷一四四《仪卫二》作「长春殿」。,即用之。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绿绣袍

绿绣袍

【宋会要】

宫中导从。捧金宝山二人,衣绿绣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青绣袍

青绣袍

【宋会要】

大驾卤簿内巾服之制。执弩、弓箭人服锦帽、青绣袍、银带。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五色绣袍

五色绣袍

【宋会要】

、银带。执引驾龙墀旗、六军旗者服锦帽、五色绣袍、臂鞴、银带。 。执龙旗副竿人服锦帽、五色绣袍、大口 大驾卤簿内巾服之制。后步队、真武队执旗、前后部黄麾执日月合璧等旗、青龙白虎队、金吾细仗内执旗者服五色绣袍、抹额、行縢、银带。执白干棒人加银褐捍腰。执龙旗及前马队内执旗人服五色绣袍、银带、行縢、大口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绯绣对凤袍

绯绣对凤袍

【宋会要】

六引内巾服之制。持 者服平巾帻、绯绣对凤袍、大口 、白袜带、锦螣蛇。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瑞鹰袍

瑞鹰袍

【宋会要】

卤簿中道。次持(级)[钑] 前队,队内左右武卫将军、果毅都尉、校尉并平巾帻、紫絁绣瑞鹰袍、大口 、锦螣蛇、革带。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飞麟袍

飞麟袍

【宋会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仪)[议]礼局上大庆殿大朝会仪卫:次厢左右各三部:第一部左右屯卫大将军各一员,果毅各一员,服飞麟袍。

同日(仪)[议]礼局上文德殿视朝仪卫之制:次厢左右各三部,次左右厢仗首之南,东西相向。第一部、左右屯卫大将军各一员,果毅各一员,

次大将军后,服飞麟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瑞马袍

瑞马袍

【宋会要】

大驾外仗。次青龙、白虎旗队,左右卫果毅都尉二人分押旗句首原衍「次」字,据《宋史》卷一四六《仪卫四》删。,兼领后七十骑十:原作「千」,据《宋史》卷一四六《仪卫四》改。、革带。 ,平巾帻、绯絁绣瑞马袍、大口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仪)[议]礼局上大庆殿大会朝仪卫:左右卫果毅各一名,服瑞马袍,于玉辂之前分左右,并北向。左右厢各步甲二十队,第一队左右卫果毅各一员,服瑞马袍。

同日,(仪)[议]礼局上文德殿视朝仪卫之制:左右厢各步军六队,分东西,在仗队后。第一队左右卫果毅各一员,服瑞马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瑞马大袍

瑞马大袍

【宋会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仪)[议]礼局上大庆殿大朝会仪卫:左右厢后部各十二队,第一队左右卫折冲各一员,服锦帽、绯绣戎服、瑞马大袍。

同日,(仪)[议]礼局上文德殿(祝)[视]朝仪卫之制:左右厢后部各六队,每队三十八人,在都下亲从后,东西相向。第一队左右卫折冲各一员,服锦帽、绯绣戎服、瑞马大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白泽袍

白泽袍

【宋会要】

大驾外仗:并左右厢,次前队殳仗。队内左右领军卫将军平巾帻、紫絁绣白泽袍、大口 、锦螣蛇、革带。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紫绣白泽袍

紫绣白泽袍

【宋会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仪)[议]礼局上大庆殿大朝

会仪卫:第一部左右领军卫大将军各一员,服平巾帻、紫绣白泽袍、银带、大口 、锦螣蛇。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师子袍

师子袍

【宋会要】

仁宗康定元年九月七日,参知政事宋庠上言:「车驾行幸,六军仪仗司供到仪仗法物,内夹人、执弓箭监门校尉二十人,每门四人,并服紫絁绣狮子袍、抹额,带仪刀,乌皮靴;第七队监门校尉六人,并服紫絁绣狮子袍、抹额,带仪刀,乌皮靴。」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赤豹袍

赤豹袍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仪)[议]礼局上大庆殿大朝会仪卫:次后厢左右各三部,第一部左右骁卫将军各一员,服赤豹袍。

同日,(仪)[议]礼局上文德殿视朝仪卫之(志)[制]:次后厢左右各一部,次当御厢南。左右骁卫将军各一员,服赤豹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紫罗绣辟邪袍

紫罗绣辟邪袍

【宋会要】

。 卤簿中道金吾本司纛:自上将军花脚幞头、绯罗绣抹额、紫罗绣辟邪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紫絁绣辟邪袍

紫絁绣辟邪袍

【宋会要】

卤簿中道佩牙刀、器仗、珂马,大将军:平巾帻、紫絁绣辟邪袍、锦螣蛇、大口 ;押衙:金鹅帽、紫絁绣辟邪袍、革带。次朱雀旗队。次右金吾卫果毅都尉二人押队,内折冲、果毅都尉平巾帻、紫絁绣辟邪袍、大口 锦螣蛇、

革带。次金吾引驾骑:本卫果毅都尉二人,分左右,平巾帻、绯絁绣辟邪袍、大口 、次左右金吾卫果毅都尉二人总领大角,并骑。次大角一百二十,为十重。都尉服平巾帻、紫絁绣辟邪袍、大口 锦螣蛇、革带。 。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紫绣辟邪袍

紫绣辟邪袍

【宋会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仪)[议]、锦螣蛇。 礼局上大庆殿大朝会仪卫:真武队金吾折冲都尉一员,服平巾帻、紫绣辟邪袍、银带、大口

同日,(仪)[议]、锦螣蛇。 礼局上文德殿视朝仪卫之制:真武队五十七人,在端礼门内,中道北向。金吾折冲都尉一员,在队前,服平巾帻、紫绣辟邪祀、银带、大口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绯绣苣文衫

绯绣苣文衫

【宋会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仪)[议],诏颁行。 礼局上王公卤簿制:铙 、大横吹服绯绣苣文袍、抹额、袜带、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绯苣文衫

绯苣文衫

、 额、 带。 大驾卤簿内巾服之制:太常铙、大横吹服绯苣文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青苣文袍

青苣文袍

【宋会要】

、抹额、袜带。 大驾卤簿内巾服之制:太常羽葆 、小横吹服青苣文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青绣苣文袍

青绣苣文袍

卤簿中道第二引执大横吹服:执羽葆 人青绣苣文

。 抹额、生色袍、袜带、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黄雷花袍

黄雷花袍

大驾卤簿内巾服之制:太常大 、长鸣、小 、中鸣服黄(雷)[雪]、抹额、袜带。 花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黄绣雪花袍

黄绣雪花袍

【宋会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仪)[议]。 礼局上王公卤簿之制:大 、长鸣、小 、中鸣服黄绣雪花袍、抹额、袜带、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绯绣宝相花袍

绯绣宝相花袍

【宋会要】

、白袜带。 大驾卤簿六引中道执铙、箫、笳、笛、觱篥人并巾帻、绯绣宝相花袍、大口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绯絁绣宝相花袍

绯絁绣宝相花袍

【宋会要】

、革带。 大驾外仗执人并锦帽、绯絁宝相袍、大口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青絁绣宝相花袍

青絁绣宝相花袍

【宋会要】

、革带。 大驾外仗执弩、弓矢人并锦帽、青絁绣宝相花袍、大口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青绣宝相花袍

青绣宝相花袍

【宋会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仪)[议]。 礼局上大庆殿大朝会仪卫:执弩五人为一列,弓矢十人为二重,二十人为四重,服锦帽、青绣宝相花袍、革带、大口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紫绣宝相花袍

紫绣宝相花袍

大驾卤簿六引中道:次大晟府前部 吹,管辖指挥使平巾帻、紫绣宝相花袍、锦螣蛇、白袜带。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皁衣白袍

皁衣白袍

【宋会要】

公服。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正月九日,翰林学士承旨李昉言:「准诏定车服制度。礼部式: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流外官及庶人并衣黄。参详除服青服黄久已寝废,自今流外官及贡举人、庶人(详)[许]通服皁衣白袍。」从之。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赐进士袍

赐进士袍

【宋会要】

干道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诏特赐同进士出身魏掞之补左迪功郎、太学录,仍令有司给赐袍笏。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释褐赐袍

释褐赐袍

【宋会要】

干道四年正月十一日,诏太学上舍生黄纶释褐,特与补左承务郎,依唱名例给赐袍笏,于国子监敦化堂祗受。」自后释褐并如之。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戎服大袍

戎服大袍

【宋会要】

、革带。六引内巾服之制:驾士服锦帽、绣戎服大袍、银带。 、革带。大驾外仗,次前步马队。队内都尉并锦帽、绯絁绣戎服大袍、窄 大驾卤簿六引中道:第二引开封牧,中道执弓矢、人并锦帽、絁绣宝相花戎服大袍、窄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戎服大袍

戎服大袍

【宋会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议礼局上皇太子卤簿之制。次正道龙旗六,各执旗一名,前二人引,后二人护,并戎服大袍,佩横刀、弓矢。夹道单副竿二此句疑有误。,分左右,执各一名,骑,佩、服同执旗人。(决)[次]左右厢步队十六队,每队各果毅都尉一名领,并戎服大袍。次马队,左右厢各十队,帅兵官以下三十一人,旗一,执旗一名,引二人,夹二人,(报)[执]十六人,弓矢七人,弩三人,并戎服大袍,佩横刀。执旗并引夹人加佩弓矢。前第一队,左右清道率府果毅都尉各一员领;第二队、第三队、第四队,左右司御率府果毅都尉各一员领;第五队、第六队、第七队,左右卫率府果毅都尉各一员领;第八队、第九队、第十队,左右司御率府果毅都尉各一员领;并戎服大袍。

亲王卤簿:第三行厢执戎服大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绯销金袍

绯销金袍

【宋会要】

宫中导从:捧龙脑合二人,衣绯销金袍,并高脚幞头。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带制

带制

【宋会要】

凡新除恩庆,宰臣、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签书、同签书枢密院事赐金笏头二十五两带,副以鱼袋。武臣御花仙带,无鱼袋。使相、节度使、宫观使、观文殿大学士曾任宰相者即赐金笏头二十五两带,副以鱼袋,余只赐御仙花带,无鱼袋。三司使、权及权使公事同。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殿、端明殿、翰林侍读、侍讲、龙图、天章、宝文阁、枢密直学士、御史中丞兼守并同。并赐金御仙花二十两带。知制诰赐牯犀带,副以金鱼。凡出使,见任中书、枢密使、曾任宰相并使相、节度使赐金御仙花二十五两束带。宣徽使曾任中书、枢密院、充诸路都总管、安抚使赐金御仙花二十两束带。正任防御使至刺史、内客省使至合门使、延福宫使至昭宣使充诸路路分、一州总管、钤辖、沿边知州军、安抚赐金御仙花二十两束带。诸司使充者十五两。客省、引进、合门副使、诸司副使、内侍省内侍押班充诸路、沿边路分钤辖赐金御仙花十五两束带。文臣换武臣并赐涂金银宝瓶十五两带。御前军班换前班,并赐涂金银带。诸司使宝缾二十两,副使至崇班宝缾十五两。供奉官至殿直荔枝十两。奉职、借职双鹿八两。堂后官新除赐涂金银宝缾十五两带。伎术官虽服紫绿,皆给银带。驸马都尉初选尚赐白玉带。

宗室许通服工夫金带工夫:疑误。、雕玉、白玉、通犀、牯犀等带。

高宗绍兴三年正月六日,诏:「自今年二月一日,侍从官依旧系金带。如制造不前,许权于左藏库关借,候制造了日回纳。」

二十八日,诏:「管军百僚并带御器械官朝谢日、武臣授差遣朝辞日,依格该赐金带,并许系。并宗室外正任依旧许系金带。已赐花犀带及见系花犀带臣僚,除宗室依条外,余不许服。」

二月十三日,诏:「神武右军统制官杨沂中为收李成有功,曾经赐金带,特令许系赴朝参。」其后提举宿卫亲军张宗彦诏特如沂中。

五月十六日,诏:「应殿庭供职横行依旧许系金带赴朝参。」

十八日,诏:「合门官依旧许系金带赴朝,内阙者令于左藏库权借。」

六年八月十四日,三省行省司言:「宰执秦桧昨系资政殿大学士,今来除观文殿学士,到阙朝见,合门称不合系笏头球文带。」诏许服系旧赐带。宰执因降黜不带职,并同庶官,复职者恩数并合依旧。以合门误认法意,有司申明,故降是命。

九年四月七日,诏:「太常寺應奉兼祇應使臣,自今可特依閤門兼祇應例,服繫紅 帶。」

绍兴三十(一)[二]年六月十九日,

孝宗已即位,未改元。诏:「鄂州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郭振并给赐金带。」

九月十七日,诏:「差带御器械梁珂前去赐吴璘玉带,并传宣抚问喝赐立功将士。其合用钱物,令四川总领所应副。候见数具申尚书省,取旨拨还。」

孝宗隆兴元年八月十七日,池州

驻札御前诸军统制邵宏渊入见,服(再)[在]军中日上遣人所赐带。合门奏宏渊官不该赐,既经特赐,合门初无承受(开)[关]报。于是宏渊始申诏会此句疑有误。。十月十四日诏步军司后军权统领王世祖乞依关德等例赐金带指挥更不施行,令淮东总领所寄(敦)[收]。以中书舍人胡铨奏:「世祖援关德等例,给赐金带。照得关德等三人系一时恩给赐,今世祖所乞依逐人例,显是(浇)[侥]滥。若例与给赐,切虑自余五十余人攀援浸多,侥求不已,难以止绝。」故有是命。

干道元年八月二十一日,诏:「皇太子系通犀玉带,不佩鱼。」先是,有旨皇太子合系带,令礼部太常寺日下论矜矜:疑误。。续检照典礼,皇太子合系通犀玉带。其典故所载通犀金玉带即无制度及佩鱼之文,故有是命。

九月二十三日,诏:「今後除環衛官,如係小臣帶左右郎將,許繫紅 帶趁赴朝參。」

二年四月十九日,诏:「宁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尤)[充]万寿观使吴盖乞赐玉带,可依例系赴朝参等。」

五月七日,诏:「合门簿书王正臣、郑立之为久在殿陛,应奉有劳,逐人见关借到左藏库金带并与(赐)[给]赐,令系赴朝参。」

三年二月二十一日,权工部侍郎姜诜状:「前任漕臣,蒙恩赐金御仙花带,许令系赴朝参。今假摄之初,难以僭踰。」诏免系赴朝参等,只依本班服带。

四年十二月十日,诏:「永阳郡王居广三赐玉带,许令系赴朝参等。」

八年八月十九日,诏:「左谏议大夫姚宪元系六曹侍

郎,已赐金带,可令依旧系赴朝参等。今后准此。」

九年正月二十五日,诏:「赐三士輵已赐玉带赐三:疑误。,许令系赴朝参等。」

十月十八日,诏:「恩平郡王璩已赐玉带、金鱼,许系赴朝参等。」

十二月五日,诏:「中書舍人,左右諫議大夫,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待制,權侍郎,許服紅 排方黑犀帶,仍佩魚。」

【宋会要】

开宝元年二月十九日天头原批:「此条移前页高宗绍兴三年上。」,皇弟晋王及吴越国王钱俶、其子惟浚射苑中,俶进御衣、金器、寿星通犀带以谢。此条见《桯史》。

淳熙七年三月四日,诏:「新知明州范成大朝见,许服系昨赐笏头金带。」以成大曾任参知(知)[政]事,今赴阙奏事,(上)[止]系黑带,佩金鱼,有司取旨,故有是命。

九年九月十七日,诏:「赵伯圭除少保,封郡王,仍赐玉带。」

十年十月十六日,诏:「權侍郎以上罷任不帶職名,許服紅 排方黑犀帶。」

十二年二

月二十三日,诏:「武臣知州軍官未陞朝者,可依文臣守倅借服色例,許權繫紅 角帶,候回日依舊。」

十三年二月四日,诏;「新授太傅、保宁军节度使致仕、魏国公史浩赐玉带,令系赴朝参。」

淳熙十六年七月十一日,诏:「合门宣赞舍人、带玉器械霍汉臣昨在殿陛应奉日久,所有左藏库元关借到金带一条,特令就赐。」绍熙元年正月,合门宣赞舍人张进之;十月,合门宣赞舍人潘师稷;三年六月,合门宣赞舍人、带玉器械郭抃,并以应奉日久,亦有是赐。

十六日,诏成忠郎吴晛特除合门祗候,令祗候库关〔借〕金带一条,许令服系,仍与家便差遣。

绍熙二年正月一日,宰执进呈四川制置使京镗因任。上曰:「且与加宝文合侍制令再任,特赐带。」

嘉定二年十一月十一日,枢密院札子:「勘会已降指挥,镇江军统制冯榯、卢彦各特赐金腰带一条,许令服系。所合具申,取自指挥。」诏令左藏封桩库证应,取拨给付。

四年三月十五日,枢密院奏:「检会已降指挥,镇江都统司统制官卢彦特赐金束带一条。」诏令封桩库于见管金束带内支拨给赐。

七年二月十一日,枢密院奏:「勘会镇江都统司统制蒋世显赴都堂禀复职事讫,诏蒋世显特改差楚州驻札御前武锋军统制,填见阙,特赐金束带一条,许令服系。仍于封桩库日下支给盘缠钱二千贯,付蒋世显起发归司,疾速前去本州岛管干军马。各具知禀申枢密院。」

十二年正月十二日,枢密院关:「检会已降指挥节文,李全特赐金腰带一条,许令服系。」诏令封桩库日下取拨给赐,具知禀申枢密院。

十二月二十六日,诏:「郑庄孙昨任合门看班祗候,曾于户部关借金腰带一条,可特与就赐,许令服系。」

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奉直大夫、直宝谟合、主管建康府崇禧观赵不诏以不行尊年高,中外屡更事任,自为司农卿,今已十二年,理宜优异,可特换授保康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仍奉朝请。赐金带一条,许令服系。」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六 宝 尊号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