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四

职官志三

职官【理藩院 都察院 通政使司 大理寺太常寺】理藩院

理藩院尚书一人【从一品以满洲蒙古补授】

【国初设蒙古衙门有承政参政启心郎等官崇德三年六月定蒙古衙门为理藩院七月定置承政一员顺治元年改承政为尚书十五年以礼部尚书衔掌理藩院事省启心郎十八年仍为理藩院尚书雍正元年以来以王公大学士兼理院事皆由特简无常员】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二品均以满洲蒙古补授】

额外侍郎一人

【崇德三年七月定置左右参政各一员顺治元年改左右参政为侍郎十五年以礼部侍郎衔协理理藩院事十八年仍为理藩院侍郎其额外侍郎特简蒙古贝勒贝子之贤能者任之】旗籍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蒙古二人【正五品】员外郎满洲三人蒙古二人【从五品】

主事满洲一人【正六品】

王会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蒙古二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蒙古三人

主事蒙古二人

典属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蒙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蒙古六人

主事满洲一人蒙古一人

柔远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蒙古五人

主事蒙古一人

徕远清吏司郎中蒙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蒙古三人

主事蒙古二人

理刑清吏司郎中蒙古二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蒙古四人

主事蒙古一人

【初顺治十八年理藩院设四清吏司曰録勲宾客柔远理刑置满洲蒙古郎中十有一人员外郎二十七人满洲主事四人其後增省不一康熙三十八年析柔远司为二曰前司後司乾隆二十二年改録勲司为典属宾客司为王会柔远後司为旗籍柔远前司仍为柔远二十六年并旗籍柔远为一司增设徕远司二十七年旗籍柔远仍分为二司二十九年後改典属司为旗籍司其旧旗籍司仍改为典属司今定各司满洲蒙古郎中十二人员外郎三十有五人主事九人】

堂主事满洲二人蒙古三人汉军一人

【顺治元年置额】

校正汉文官二人

【於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读等官内奏委三年而代】

司务厅司务满洲一人蒙古一人【正八品】

【顺治元年置康熙三十八年省雍正十年复设】

题署主事满洲二人蒙古六人

【乾隆三十六年置由笔帖式内伦选题补】

笔帖式满洲三十六人蒙古五十五人汉军六人贴写笔帖式蒙古十六人

【初顺治元年置满洲笔帖式十一人蒙古笔帖式四十一人汉军笔帖式二人康熙二十八年增设满洲汉文笔帖式每旗各一人汉军笔帖式每翼各增二人雍正十一年复增满洲笔帖式十七人蒙古笔帖式十四人分隶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

银库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俱於本院司官内奏委】

司库满洲一人【正七品各部完寺同】

笔帖式满洲一人

库使满洲二人

【康熙四十六年始剏立银库设官如今额惟库使初置四人雍正元年省二人】

蒙古繙译房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俱於本院司属内抡选奏委】

唐古忒学司业一人

助教一人

笔帖式蒙古二人

【顺治十四年初立唐古忒学给教习人六品俸後改为司业其助教本以他官兼乾隆五年始定为额设之官】

稽察内馆外馆监督二人

【由科道及各部司官内抡选奏委】

乌兰哈达驻劄司官一人

三座塔驻劄司官一人

八沟驻劄司官一人

分驻塔子沟笔帖式一人

察哈尔游牧处理事员外郎蒙古十六人

【以在京蒙古各旗与察哈尔各旗官内抡选由院引】

【见除授自护军校骁骑校选用者即授员外郎自中书笔帖式选用者先授主事三年称职乃授员外郎又雍正七年置巡察游牧御史或部院司官一人每岁更替今改定五年抡选一次】

张家口管理驿站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二人

喜峯口管理驿站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一人

独石口管理驿站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一人

杀虎口管理驿站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一人

古北口管理驿站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一人

【俱由本院司官内奏委以笔帖式一人佐之三岁而代】

围场总管一人【初制四品乾隆十八年陞为三品】

左右翼长各一人【正四品】

章京八人【初制六品乾隆十八年陞为五品】

骁骑校八人【正六品】

【木兰围场在蒙古各部落中周一千四百余里国语谓哨鹿为木兰故以得名】

【圣祖仁皇帝因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部落所献牧地置岁行秋猕康熙四十五年设围场总管一员六品官八员率官兵驻守皇上仍照前制每以八月行围肄武凡内扎萨克蒙古王公台吉及喀尔喀青海厄鲁特并轮年入觐之都尔伯特土尔扈特回部伯克等咸会朝】

【行在所櫜鞬执役岁以为常乾隆十四年始以围场总管属理藩院统辖十八年陞总管等品秩增设翼长二人骁骑校每旗各二人】

【谨案我朝威德广被其内扎萨克诸蒙古久受疆索比於内】

【臣而圣武所昭无思不服北踰瀚海西越流沙亦莫不碁布星罗咸归版籍设官置吏多因其俗以治之臂指相维不殊郡县如蒙古诸旗之扎萨克官及新疆回城之伯克等官皆领属於理藩院今以其本由各部落选置与内地注授者不同故别繋之藩属诸官篇内云】

都察院

都察院左都御史满洲一人【初置一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二品康熙六年改为一品九年定为正二品雍正八年陞为从一品】

左副都御史满洲二人【正三品】

【国初都察院置承政一员左右参政各二员顺治九年改承政为左都御史参政为左副都御史员数增减不一三年定设左副都御史满洲二人五年定设左都御史满洲一人旧有满洲启心郎一员汉军启心郎二员顺治十五年省其右都御史为总督坐衔右副都御史为廵抚坐衔俱无亰员故都察院长官皆以左系衔焉】

吏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初置四品康熙二年改为七品六年复为四品九年定为正七品雍正七年陞为正五品各科同】

给事中满洲一人【初制从七品雍正七年陞为正五品各科同】

户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

给事中满洲一人

礼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

给事中满洲一人

兵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

给事中满洲一人

刑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

给事中满洲一人

工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

给事中满洲一人

【国初沿明制六科自为一署顺治十八年设都给事中满洲一人左右给事中满洲各一人康熙四年满洲给事中六科止各留一人余俱省五年复增设掌印给事中各科满洲一人雍正元年始奉】

【诏以六科隶都察院听都御史考核焉】

京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初制三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七品康熙六年改为四品九年复为正七品雍正七年定以满洲由员外郎汉军由郎中陞授者为正五品由中行评博行取知县补授者为正六品乾隆十七年俱改为从五品各道同】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河南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江南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三人

浙江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山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山东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二人

陕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湖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江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福建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四川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广东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广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云南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贵州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国初设满洲御史二员顺治五年增置十七员康熙二十八年又增一员雍正五年始置宗室御史二员蒙古初置章亰二员康熙元年省五十七年增置蒙古御史二员汉军御史初置八员康熙三十九年省三员雍正初俱省乾隆十四年定设满洲员额如今制宗室蒙古御史俱统於满洲员额之数四十六年复增置宗室御史二人而省满洲员额二人又旧制御史分设十四道而以河南江南浙江山西山东陕西为六掌道分稽在京诸司及各直省刑名河南道仍参治院事京畿道惟司照刷卷宗六掌道或以二员或以一员协理依次递迁其他则谓之坐道皆不理本道之事惟存空衔而已乾隆十四年特诏厘正按道定额各给印信而以职事分隶之二十年复命以京畿道改列河南道之前俾互易所掌而官署亦从对换至京畿河南二道员缺皆由长官抡选疏请】

【简调各道掌印则以资深者递转】

经历满洲一人【正六品】

【初称司务後改为经历顺治元年定额】

都事满洲一人【正六品】

【初置满洲二人汉军一人康熙三十九年省汉军一人乾隆十七年复省满洲一人】

笔帖式满洲三十五人蒙古二人汉军五人六科笔帖式满洲八十人

【都察院笔帖式初制满洲五十一人汉军七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满洲十六人汉军二人雍正十二年置蒙古二人六科笔帖式初置一百七人乾隆二年省二十七人其分隶之制堂笔帖式十人京畿道江南道各三人河南浙江山西山东陕西湖广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道各二人吏科户科兵科刑科每科十五人礼科工科每科十人】

巡察京通各仓科道十六人【满洲汉人并用无定员】

【初置每岁奏请简派乾隆五十九年户部奏准每月开仓时由都察院堂官每仓签派满汉科道各一人监放】

巡视淮安济宁天津通州漕务科道无定员【巡视淮安济宁天津通州漕务各一人每岁以次奏请】

【简派满洲汉人并用无定员】

巡察

盛京科道满洲一人

【雍正三年置】

巡察吉林黑龙江科道满洲一人

【雍正元年置初置俱每岁更代後改定五年抡选一次又康熙六十一年置巡察台湾科道满洲一人亦每岁更代乾隆十七年改定三年抡选一次三十年复】

【命届期奏请应否派往均候旨以行五十二年巡察台湾御史停止】

巡察归化城游牧科道蒙古二人

【五年一次由都察院行取六部理藩院蒙古郎中员外郎并蒙古科道奏请】

【简派谨案各省巡按御史】

【国初因明旧制凡自郎中以下各官皆得选任兼宪衔以行顺治十八年定议永行停止又有巡江御史巡视屯田御史俱顺治初年停止督理茶马御史康熙初年停止又雍正三年设各省巡察以督捕盗贼由科道及小京堂部属各官抡遣江宁安徽共一人湖北湖南共一人山东河南共一人又四年设直隶巡查御史顺天永平宣化二人保定正定河间二人顺德广平大名二人又有巡视山东河湖工务御史一员雍正元年置直隶巡农御史一员雍正七年置又顺治十一年设直隶恤刑同巡察御史审録罪囚刑部差郎中员外郎大理寺差寺正寺副雍正四年设观风整俗使乾隆八年设宣谕化导使嗣俱先後停止谨附识】

巡视五城科道满洲各一人

【以六科给事中十五道御史引见】

【简用初制以新资御史巡城後改用满洲每城各一人汉军每城各一人雍正元年改定每城满洲一人汉军并归汉人班内二年更换今制一年而代又初置有五城笔帖式後裁】

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通政使满洲一人【初系二品顺治十五年改为三品康熙六年复为二品九年定为正三品】

副使满洲一人【初系三品顺治十六年改为四品康熙六年复为三品九年定为正四品】

参议满洲一人【初系四品顺治十六年定为正五品】

【顺治元年初设通政使满洲一人左通政满洲一人左参议满洲二人乾隆十三年改左通政为通政副使省左参议满洲一人并去左右衔】

经历满洲一人【正七品】

知事满洲一人【初制四品後定为正七品】

【初称司务後改为经历知事初置满洲二人汉军一人後省汉军员缺乾隆十七年定满洲知事一人】

笔帖式满洲六人汉军二人

【初置满洲八人汉军二人後省满洲二人】

登闻鼓廰笔帖式满洲一人汉军一人

【顺治元年设登闻鼓於都察院门日以御史一人监之十三年移置长安右门外以给事中或御史一人更替管理康熙六十一年始以其事并入通政使司置笔帖式以掌之】

【谨案我朝定制凡臣工封事皆许诣】

【宫门由奏事处直达御前其陈事之疏在内各部院径送内阁惟在外督抚等章奏通政使司校閲送阁其向来题本奏本之目?并为题以省繁冗谨附识】

大理寺

大理寺卿满洲一人【初系二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三品康熙六年复为二品九年定为正三品】

少卿满洲一人【初系三品顺治十六年改为四品康熙六年复为三品九年定为正四品】

【俱顺治元年置额】

左寺丞满洲一人汉军一人【初系四品顺治十六年改为六品康熙六年改为五品九年定为正六品右寺丞同】

右寺丞满洲一人汉军一人

堂评事满洲一人【正七品】

【初置左右寺正左右寺副左右评事等员後改左右寺正为左右寺丞康熙三十八年省左右寺副员缺】

司务厅司务满洲一人

【顺治元年置额】

笔帖式满洲四人汉军二人

【俱顺治元年定额康熙中增置满洲笔帖式二人寻复省】

太常寺

太常寺卿满洲一人【正三品】

少卿满洲一人【正四品】

【国初设太常寺以隶礼部置卿少卿等官顺治十六年改归本寺康熙二年复以寺事属礼部十年仍归本寺雍正元年始特简大臣总理寺事乾隆十四年定礼部满洲尚书以兼】

【管太常寺入衔永为成式焉】

寺丞满洲一人【正六品】

【国初寺丞为堂上正官乾隆十三年改为属官】

博士满洲一人汉军一人【正七品】

【员额顺治元年定】

赞礼郎满洲二十二人【初制四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九品康熙四年改为六品六年改为五品九年仍改为正九品寻又定由护军校骁骑校选授者六品职衔由八品笔帖式监生选授者八品职衔由无品笔帖式库使前锋护军选授者九品职衔乾隆元年改定俱以六品冠带食七品俸】

读祝官满洲八人【初制五品康熙九年改为正九品寻又定品数如赞礼郎视出身为差乾隆元年改定俱以六品冠带食七品俸】

学习赞礼郎七人【九品学习读祝官同】

学习读祝官五人

【满洲赞礼郎初置十六员读祝官初置四员又有礼部读礼官二员康熙十年改隶太常寺寻又增置额外读祝官二员雍正十一年增置赞礼郎八员改额外读祝官二员为正额乾隆三十七年以赞礼郎二员分隶銮仪卫司赞鸣鞭四十年增置学习赞礼郎读祝官各二人】

典簿厅典簿满洲一人【正七品】

【员额顺治元年定】

司库满洲一人

库使满洲二人【九品】

【司库员额顺治元年置库使员额雍正元年置】

笔帖式满洲九人汉军一人

【满洲笔帖式初置十八员康熙三十八年省九员汉军笔帖式初置二员三十八年省一员谨案太常寺初设有牺牲所牧满洲一人从七品掌系牲牷而刍牧之以待祭祀乾隆二十六年省以其事改入内务府庆丰司管理】

庙各官

天坛尉满洲八人【五品一人六品七人】

地坛尉满洲八人【五品一人六品七人】

太庙尉满洲十人【四品二人五品八人】

社稷坛尉满洲五人【五品一人六品四人右俱隶太常寺】

堂子尉满洲八人【七品二人八品六人隶礼部】

【员额顺治元年定凡四品尉阙员以五品尉序陞五品尉阙员以六品尉序陞惟】

【太庙五品尉阙则以各坛六品尉及各部院休致郎中员外郎间次选授六品等

尉阙吏部牒八旗抡选除授】

陵寝各官

永陵掌关防官一人【正四品】

副关防官兼内管领一人【正五品】

副关防官兼尚茶正尚膳正一人【正五品】

副员三人【八品虚衔】

笔帖式四人

永陵总管一人【正三品】

翼领二人【正四品】

防御十六人【正五品】

福陵掌关防官一人

副关防官兼内管领一人

副关防官兼茶膳总领二人

尚茶正一人【正八品】

尚膳正一人【正八品】

副内管领一人【正八品】

笔帖式四人

福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御十六人

世袭骑都尉一人【四品】

云骑尉品级官七人

六品官一人

七品官五人

八品官四人

昭陵掌关防官一人

副关防官二人

内管领一人【五品】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副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四人

昭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世袭一等侍卫兼二等轻车都尉一人【正三品】头等侍卫兼骑都尉又一云骑尉一人【正三品】防御十六人

随旗当差六品官六人

云骑尉二人【正五品】

云骑尉品级官一人

【右俱满洲员额永陵总管等员康熙九年置掌关防等员康熙十一年置】

【福陵昭陵掌关防总管等员俱顺治十三年置又】

【永陵有副总领司香尚膳及国戚章京等员】

【福陵有副茶领副膳领尚茶尚膳司香管千丁佐领等员又国戚章京六十五员昭陵有副总领尚茶尚膳司香管千丁佐领等员又】

【恩赐国戚防御品级三员国戚章京二十员俱顺治初年以来先後增置】

东陵

泰陵管理承办事务衙门宗室贝勒贝子公均无常员东陵

泰陵内务府总管各一人【正二品】

【初康熙二年始除内大臣侍卫等守护孝陵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建】

【景陵特命以王公守护别置大学士尚书侍郎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总管副都统散秩大臣乾清门侍卫御前侍卫侍卫等员皆有阙不除乾隆二年定守护】

【泰陵人员贝勒二人公一人大臣官员十人侍卫十人皆奉旨除往寻设东陵】

【泰陵承办事务衙门各铸给印章以守陵之贝勒贝子公内务府总管等同领其政令焉】

陵寝总兵官马兰镇泰宁镇各一人

【督帅官兵巡防游徼以翼卫陵寝其内务府总管奉】

【命兼摄者皆由特简不为例】

昭西陵奉祀礼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孝陵奉祀礼部掌关防郎中一人【兼管   孝东陵事务】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孝东陵奉祀礼部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奉祀礼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皇贵妃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景陵妃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泰陵奉祀礼部郎中一人【兼管   泰东陵事务】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四人

泰东陵奉祀礼部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四人

泰陵妃园寝礼部主事一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孝贤皇后陵寝奉祀礼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纯惠皇贵妃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端慧皇太子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东陵承办事务衙门主事二人

笔帖式二人

西陵承办事务衙门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四人

【员额自康熙二年以来先後置乾隆二年定以孝陵奉祀礼部郎中为掌关防郎中凡各】

【陵事皆令会同办理有阙则抡选引见请】

【旨简补四十六年改置宗室郎中员外郎主事共五人余俱满洲员额】

东陵工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四人

笔帖式四人

泰陵工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二人

泰东陵工部员外郎一人

泰陵妃园寝工部主事一人

【员额自康熙二年以来先後置】

昭西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孝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内管领一人

内副管领一人【正六品】

笔帖式二人

孝东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内务府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二人

内管领一人

内副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皇贵妃园寝内务府员外郎一人

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委署内副管领一人【俱用九品冠带】

泰陵内务府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二人

内管领一人

内副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泰东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泰陵妃园寝内务府主事一人

内副管领一人

孝贤皇后陵寝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纯惠皇贵妃园寝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委署内副管领一人

端慧皇太子园寝内副管领一人

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赞礼郎三人

读祝官二人

【以上俱内务府员额自康熙二年以来先後置】

昭西陵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二人【从六品】

笔帖式二人

孝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俱兼管   昭西陵孝东陵事务】

防御十六人

轻车都尉一人

佐领一人

云骑尉一人

骁骑校二人

笔帖式二人

孝东陵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二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二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皇贵妃园寝防御四人

骁骑校一人

景陵妃园寝防御八人

骁骑校一人

泰陵

泰东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御四十人

骁骑校五人

笔帖式二人

孝贤皇后陵寝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二人

笔帖式二人

纯惠皇贵妃园寝防御八人

骁骑校一人

端慧皇太子园寝防御委署翼领一人

防御七人

委署骁骑校一人

【以上俱满洲员额自康熙二年以来先後置】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