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许忠直集 | 许子伟 | 一卷,诗文集,明许子伟撰。许子伟,明代官员。字用一,号南甸。琼山府城镇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授行人司行人。著有《广易通》、《警觉语》、《文编吟草》、《谏垣录》、《敦仁编》、《许忠直集》等。 |
骆宾王文集 | 骆宾王 | 别集。唐骆宾王撰。中宗朝,郄云卿奉敕搜访骆宾王诗,所集即当时之遗漏,得10卷。凡赋1卷,诗4卷,表、启各1卷,杂著3卷。今有影印明刻本。清陈熙晋撰《骆临海集笺注》10卷,颇精审翔实。有中华书局校勘本。清嘉庆二十一年石研斋秦恩复校重雕宋蜀本附有元和顾广圻撰《考异》1卷。有中华书局影印本。宾王诗悲郁激切。 |
雪堂集 | 沈守正 | 诗文集,明沈守正撰。卷之一,诗 ,卷之二,诗 ,卷之三,诗 ,卷之四,序 ,卷之五,序 ,卷之六,条议。 |
陆士衡集 | 陆机 | 西晋陆机撰。机字士衡,故名。原集久佚。南宋庆元间徐民瞻将机与其弟云所作诗文汇刻为《晋二俊集》,明正德间陆元大据以翻刻。又有明汪七贤刻本。士衡集10卷,凡赋4卷,诗、乐府3卷,杂著一卷,文2卷。杂著中有《演连珠》50首。别有明薛应旂刻7卷本,张溥刻《陆平原集》2卷本等。清钱培名辑《小万卷楼丛书》本附有札记1卷。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陆机集》,较通行。诗注本有今人撰《陆士衡诗注》,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机诗弘丽妍赡,但骨气不足。 |
陈迦陵文集 | 陈维崧 | 文集,陈维崧撰。六卷。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经陈宗石的努力,包括诗、词、文三种文体在内的《陈迦陵文集》刻成问世,这是陈维崧全集的最早刊本。 |
金正希先生文集 | 金声 | 文集,九卷,明金声撰。金声,明末抗清义军首领。字正希。安徽休宁人。崇祯进士。官庶吉士。清军进逼北京,他上书建议破格用人御敌,未被采纳,辞职罢归。弘光帝时,擢为左佥都御史,坚辞不就。南京失陷,他与江天一起兵抗清,分兵扼守山隘,响应者甚众。隆武帝任为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清军破绩溪,他与江天一等被俘,在南京被杀。 |
金华黄先生文集 | 黄溍 | 诗文别集。元黄溍著。四十三卷。其中初稿三卷,续稿四十卷。据卷前贡师泰序,可知初稿三卷为黄溍登科前所作,由危素编次;续稿四十卷,为登科后所作,由门人王袆、宋濂编次。初稿卷一、卷二为诗,卷三为文;续稿前三卷为诗,后三十七卷为文。卷末附有宋濂《金华黄先生行状》。《元史》本传称其:“文辞布置谨严,援据精切,俯仰雍容,不大声色。譬之澄湖不波,一碧万顷,鱼鳖蛟龙,潜伏不动,而渊然之光,自不可犯。”清顾嗣立评曰:“世之议者,谓先生为人高介类陈履常,文辞温醇类欧阳永叔,笔札俊逸类薛嗣通,历事五朝,嶷然以斯文之重为己任。”有《四部丛书》本、《续金华丛书》本。此外,《四库全书》收有十卷本,题作《黄文献集》,当系明人重编本;卷前有宋濂序、明嘉靖辛卯(1531)张俭序,而宋序实为黄溍《日损斋稿》二十五卷所作,成此本时移植于此;正文中,前两卷为诗,后八卷为文。十卷本尚有《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元诗选》初集录黄溍诗一百六十二首,题作《日损斋稿》。 |
皇明十六名家小品 | 陆云龙 | 明文总集。明代陆云龙(字雨侯)编。共32卷。今存有崇祯间刻本。集前有何伟然序、陆云龙序、丁允和序。《四库全书》存目即依据此刻本著录。是编评选了屠隆、徐渭、李维桢、董其昌、汤显祖、虞淳熙、黄汝亨、王思任、袁宏道、文翔凤、曹学佺、陈继儒、袁中道、陈仁锡、钟惺、张鼐16家之文,每人2卷。陆云龙序谓:“徐文长云:‘云隐蛟龙,得其一鳞一甲,正是可思,不必现其大身,’倘亦可借以解嘲哉。五霸有真,吾谓餍此一脔,亦无俟偏走十五国而求汤武、桓文面目。”对自己的选编既自谦又自信。每人前有陆云龙《弁首》一篇,所选文皆有陆云龙评语。如《汤若士先生小品弁首》说:“重髫读制举义,知先生已夺瞿、唐之席;已读‘四梦’,则又扼高、王、关、郑之吭而结其舌。荡乎才,其海若哉!然先生不以其才,与庐陵、临川、永丰维列而四,知先生未已也。因取先生集丹黄之。其思玄,其学富,其才宏,似欲翻高深峻洁之窠臼,另以博大瑰丽名。彭蠡之涛,风雷奋而天地浮;匡庐之瀑,珠玑奋而瑶玫落。句饶蕖艳,字带兰芬,不又舍欧阳、曾、王别树一帜哉。予谓欧阳转卑弱之气,开雅醇之先,为春;曾、王掣敛气多,为秋为冬;而先生则为夏。当递王而为君,不与学士骚人争旦夕声也。抑能夏则大,而独取其小,将无不尽其才欤。予曰:芥子须弥,予正欲小中见大。”对所选文的具体评语,其内容也较为丰富,有对其文思想内涵的说明,有对其文艺术特长的概括。如《怀人赋》评语说:“悲悼之中,英雄气骨自存。聊托想于忘名,深眷怀于知已。直是组愁织恨。”《调象庵集序》的评语说:“英风灏气,为耒逼人。殆亦为集中写其愤懑之气。”从其序、弁首、评语,不难看出是编的编选特色。这也是一部研究晚明小品、散文的重要资料。 |
高令公集 | 高允 | 诗文集。北魏人高允(390—487)撰。一卷。允字伯恭,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魏太武帝(拓跋焘)时,历中书博士,迁侍郎。文成帝(拓跋濬)时,官至中书令,高宗敬之,不直呼其名,而称“令公”。他历事五帝,居显位达五十余年,享寿九十八而终。他少孤,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从师求学,博通经史、天文、算术,尤好《春秋公羊传》。德高于世,有文名。著有《公羊释》、《左氏释》、《毛诗拾遗》、《杂解》百余篇,另有《算术》三卷,文集二十一卷,均散佚。是集为明张溥辑刊,收赋、表、疏、上书、书、颂、论、训、祭文等,诗仅存四首。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
冯曲阳集 | 冯衍 | 汉代文别集。1卷。冯衍著。冯衍曾任曲阳令。《后汉书》本传称,冯衍“所著赋、诔、铭、说、《问交》、《德诰》、《慎情》、书记说、自序、官录说、策五十篇”,唐代李贤注云:“衍集见(现)有二十八篇。”可见其集至唐已佚失近半。明代张溥辑其散佚,刻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仅得其文17篇,计为《显志赋》、《自陈疏》、《奏记邓禹》、《与邓禹笺》、《与田邑书》、《说邓禹书》、《与邓禹书》、《与阴就书》、《出狱后与阴就书》、《与妇弟任武达书》、《与宣孟书》、《自论》、《刀阳铭》、《刀阴铭》、《杖铭》、《杯铭》、《车铭》。张鹏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增辑,增加《杨节赋》和佚文4条,刊入“关陇丛书”,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 |
钟司徒集 | 钟会 | 三国魏文别集。钟会撰。钟会字士季,钟繇幼子,官至司徒,世称“钟司徒”。《隋书·经籍志》著录《钟会集》9卷,并谓“梁十卷,录一卷”。两《唐书》又著录为10卷,可能已重新编次,后遂亡佚。现在所能看到的仅有明末张溥辑《钟司徒集》1卷本(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包括赋、檄、奏、书、记、传、论共13篇。又有清人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本,大抵采自《文选》、《艺文类聚》、《初学记》、《白孔六帖》、《太平御览》及《三国志》等书。 |
王叔师集 | 王逸 | 汉代诗文别集。1卷。王逸(字叔师)著。王逸原有文集2卷,《后汉书》本传又称其著“赋诔、书、论及杂文凡二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一十三篇”。今皆散逸。明代张溥辑其遗文,编为此集、刊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之中,计收赋《机妇赋》、《荔支赋》、《楚辞序》,以及《九思》、《琴思楚歌》等。王逸以研究楚辞著称于世,故集中所收楚辞序多达17篇。文学作品不多,成就不显著,写得较好的是《荔支赋》,全赋几乎句句用比喻,生动形象,把荔支形象摹写殆尽。此集又有《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
湘绮楼文集 | 王闿运 | 八卷。清王闿运(1832—1916)撰。王闿运,字壬父,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清著名文学家。太平军起义时,曾依附曾国藩军中。后在成都尊经书院讲学。宣统间赐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王闿运治《诗》、《礼》、《春秋》,宗法《公羊》。诗文模拟汉魏六朝,为晚清拟古派所推崇。著有《湘军志》、《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诗集》等。《湘绮楼文集》八卷:卷一为赋;卷二为奏疏、上书;卷三为论、议、序;卷四为颂、箴、铭;卷五为传;卷六为诔哀、祭吊、碑;卷七为墓志铭;卷八为行状。其文于经史、诸子多有论及,且不拘一格,舒卷自如,直契心源,独开生面。《湘绮楼文集》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蒸阳刻本、光绪三十三年(1907)长沙墨庄刘氏刻本、民国十二年 (1923年) 上海广益书局排印本。 |
杜征南集 | 杜预 | 文集。西晋杜预(222—284)撰。一卷。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著作家。司马懿之婿,仕魏历相府参军、镇西长史。入晋累官河南尹、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灭吴有功,封当阳侯,死后追谥征南大将军。博学多通,于经济、政治、军事、历法、算术、律令,水利工程等诸方面均有著述和研究。时有“杜武库”之美誉。尤好《左传》,自称有“左传癖”。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为现存之最早注本,已收入《十三经注疏》。另有《春秋释例》十五卷。原有集十八卷,已佚散。今集为明张溥辑刊,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清吴汝纶评选本。 |
李怀州集 | 李德林 | 隋代诗文别集。李德林撰。李德林字公辅,曾任怀州刺史。据《隋书》本传,李德林“所撰文集勒成八十卷,遭乱亡失,见(现)五十卷行于世”。《隋书·经籍志》著录《李德林集》10卷,两《唐书》著录并同。至宋,亡佚。今存明人辑本,有张燮《七十二家集》本《李怀州集》2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李怀州集》1卷。张溥本自张燮本出,凡收录文15篇、诗6首。又,清人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今人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收录李德林诗文较前为备。 |
扬侍郎集 | 扬雄 | 一卷,收赋八篇,上书一篇,书四篇,设难二篇,颂一篇,箴二十九篇,箴补六篇,符命一篇,连珠二篇,诔一篇,文二篇,序传一篇。扬雄以辞赋擅名当世,风格颇似司马相如,其《羽猎赋》、《长扬赋》、《甘泉赋》、《河东赋》等,皆拟司马相如之《子虚赋》、《上林赋》,内容都是歌颂汉朝的声威和皇帝的功德,但写得思理深赡,辞情诡丽,流畅而有气魄,显示出自己的特色,故后世以“扬马”并称。大赋中还有《蜀都赋》,专写蜀郡成都,开后来京都大邑赋之先河。扬雄的大赋皆有模仿司马相如的痕迹,但相如赋往往是“曲终而奏雅”(《汉书·司马相如传赞》引扬雄语),扬雄赋则立意侧重于讽谏,与相如赋有明显区别。扬雄还有几篇自述情怀的小赋、写得很有些特色,如《解嘲》、《逐贫赋》、《酒箴》等。《解嘲》是一篇散文赋,写他不愿趋附权贵、自甘淡泊的志节,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及“自守者全身”的处世态度;在体式上仿东方朔的《答客难》,但纵横驰说,善为排比,辨锋锐利并杂有诙奇谐谑的成分,显出自己的特色。《逐贫赋》发泄贫困生活中的牢骚,写出了生活中种种贫困状况和人们想摆脱贫困而又摆脱不了的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感情沉郁、用笔诙谐,寄慨遥深。《酒箴》是一篇典型的状物小赋,借器喻人,通过对水瓶、酒壶不同遭遇的叙述,谴责贪荣好利、趋炎附势的小人,为高洁朴素之士鸣不平。作品篇幅短精,词锋犀利,寓意较深,其风格似受到先秦诸子寓言的影响。散文也有一定成就。《谏不受单于朝书》是一篇优秀的政论文,写扬雄力谏汉哀帝改变不接受单于朝书的主张,笔力劲练,条理缜密,气势流畅,析理透辟,颇具感染力。扬雄的散文,颇有语言功力,既有先秦诸子散文辞约义丰的长处,又有汉代文章辞采富丽、精雕细镂的特点。其哲学著作《法言》中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对后世颇有影响。扬雄的辞赋和文章,都有好模拟之弊,有些地方笔法生硬。《隋书·经籍志》著录“汉太中大夫《扬雄集》五卷”,已佚。宋谭愈始辑为五卷,但已非旧本。明万历间郑朴又补辑为六卷。又有明万历天启年间汪士贤辑《汉魏诸名家集》三卷本,题《扬子云集》。别有明崇祯间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清严可均所编《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录其辞赋、箴等共四卷,比较详备。 |
崔亭伯集 | 崔駰 | 汉代诗文别集。1卷。崔骃(字亭伯)著。原本10卷,后散佚。今传本为明代人辑,刊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计收赋、著述、笺、箴、铭、颂、议、论、杂文、诗歌等凡40篇。其赋3篇,皆小赋。而著述《达旨》则篇幅较长,颇似扬雄《解嘲》。《后汉书》本传称:崔骃“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扬雄《解嘲》,作《达旨》以答焉”。写得最有价值的是《博徒论》,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农民的苦难形象,全文是:“博徒见农夫戴笠持耨,以芸蓼荼,面色骊黑,手足胼胝,肤如桑朴,足如熊蹄,蒲望陇亩,汗出调泥。乃谓曰:‘子触热耕耘,背上生盐,胫如烧椽,皮如领革,锥不能穿,行步狼跋,蹄戾胫酸。谓子草木,支体屈伸;谓子禽兽,形容似人。何受命之薄,禀性不纯?’”如此真实反映农民生活的作品,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后汉书》本传称其善属文,与班固、傅毅齐名;又载崔骃向汉章帝献《四巡颂》,辞甚典美,深得章帝喜爱。章帝批评窦宪说:“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此集又有《增定汉魏六朝别解》本。清人严可均《全后汉文》在明人基础上复加增辑,仅增断简残句数则而已。 |
夏侯常侍集 | 夏侯湛 | 诗文集。西晋夏侯湛(243—291)撰。一卷。湛字孝若, 谯国 (今安徽亳县)人。文学家,才高貌美,与潘岳相友善,时称“连璧”。泰始中,举为贤良, 历太子舍人、 尚书郎等职,惠帝司马衷即位,至散骑常侍。善为小赋,多写草花鸟兽、四时景色。原有集已佚,今本系明人张溥辑成。收有《观飞鸟赋》、《芙蓉赋》、《雷赋》等二十多篇,诗七首。其中以《周诗》著称。另有《昆弟诰》一篇,摹仿《尚书·周诰》文体。被视为古文与骈文斗争之先导。《东方朔画赞》中“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之名句,苏轼引以描述李白性格,广为传诵。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
吴朝请集 | 吴均 | 诗文别集。南朝梁吴均撰。《梁书·吴均传》称,所著文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吴均集》二十卷,两《唐志》并同,似唐前犹完好无损。其实不然,《郡斋读书志》(衢本)卷一七著录《吴均集》三卷,谓“唐世搜求,止得十卷,今又亡其七矣”,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据此判断晁氏所见《唐志》作十卷,今本作二十卷乃后人依《隋志》妄改。北宋《崇文总目》著录《吴均集》正作十卷,可为唐本十卷佐证。《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诗集》三卷,此又说明南宋郡斋所见三卷本亦当有诗无文。宋本已不传,今存明人辑本,主要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本《吴朝请集》三卷,不过抄撮《艺文类》、《初学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等成为一编。又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合燮辑为一卷,凡赋和杂文十三篇、乐府三十首,诗六十七首。 |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 | 陈梦雷 | 历象汇编是中国古籍中有关气象天文内容的汇编。清康熙时广罗古今群籍有关记载,分门别类比排而成。原系陈梦雷所编,雍正时改由蒋廷锡修撰。收入《古今图书集成》。上海中华书局按康有为藏本于1934年缩小影印。陈梦雷,字则震,号有斋,福建候官人。清代学者。曾编有《盛京通志》、《承德县志》、《海城县志》、《闲止书堂集钞》、《松鹤山房诗文集》等。1701年据诚亲王胤祉颁发的协一堂藏书及家藏的1万多卷图书,分门别类编成一集。雍正登基后,被流放东北,卒于戍所。蒋廷钖,清康熙举人。常熟人。字扬孙,号西谷。工诗善画。著有《尚书地理今释》等书。雍正时奉命重编《古今图书集成》。其第1编即《历象汇编》(其他5编为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岁功典》记季节、月令、寒暑、干支、晨昏、昼夜、节气等,共43部116卷。本汇编资料丰富,类别编排合理。在其中找古今气象或天文的资料,十分方便。有关气候季节等方面的资料,可在《岁功典》中找寻; |
班兰台集 | 班固 | 汉代诗文别集。1卷。班固著。班固曾任兰台令史,世称“班兰台”。其文集《隋书·经籍志》载为17卷,《新唐书·艺文志》作10卷,后散佚。今传本为后人辑。明代张溥将此集刊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共收班固佚文28篇,其中收赋《两都赋》、《幽通赋》、《终南山赋》、《览海赋》、《游居赋》、《竹扇赋》;表有《为第五伦荐谢夷吾表》;诗有《咏史》等。张鹏一在此基础上复加增辑,且将《览海赋》、《游居赋》归入班彪《叔皮集》(详见“叔皮集”条),凡得诗文31篇,题为《兰台集》,编入《关陇丛书》中的《扶风班氏遗书》,由陕西省文献征辑处校印。班固集中以辞赋为主,其中以《两都赋》最有名,昭明太子萧统撰《文选》,即以此赋冠于卷首,赋中“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后汉书》本传),表现了班固反对复都长安的政治主张;赋中更以写实的手法,反映了两京的繁盛,同时也表现了班固反对奢侈、提倡节俭、崇尚教化的思想倾向。其诗如《咏史》、《竹扇诗》,则质木无华,反映了五言诗初起时的纯朴风貌。此集又名《班孟坚集》,分为3卷,有《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
瓶花斋集 | 袁宏道 | 《瓶花斋集》是明代袁宏道撰诗文集,十卷。瓶花,插在瓶中供人观赏的花。作者好插花,故以之名斋。明曾可前《瓶花斋集序》:“石公《瓶史》,以谐谑为文章,余读而好之”,“顷又示余《瓶花斋集》。瓶可以史,复可以文,可以诗,瓶何事物,乃能发石公奥心如许耶?”明陈继儒《题袁石公瓶史后》:“花寄瓶中,与吾曹相对,既不见摧于老雨甚风,又不受侮于钝汉粗婢,可以驻颜色、保令终,岂古之瓶隐者耶?” |
王惺所先生集 | 王以悟 | 诗文集,十卷,王以悟撰。王以悟,字惺所。河南陕县东凡人。明代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中进士,任邢台令。由分陕张而讷辑录,洛阳张孔训编次,刊于天启三年(1623)。民国二十五年《陕县志》志略云:“内选集程、朱、阳明、白沙之诗,而加以释解,多超悟处。” |
王艮杂著 | 王艮 | 一卷,明代王艮著。 王艮,明哲学家,字汝止,初名银、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南)人。泰州学派的创立者。出身盐丁。壮年读《大学》、《论语》,后拜王阳明为师,以讲学终身,门徒多来自劳动阶层。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主张从现实生活中寻求真理。强调身为家国天下的根本,以“安身立本”作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著作有《王心斋集》。此卷杂著收录了一些文章和诗词,包括《明哲保身论》、《乐学歌》、《勉仁方》、《王道论》等著作。 |
潇碧堂集 | 袁宏道 | 诗文集,二十卷。明袁宏道撰。潇碧堂是袁宏道室名。袁宏道作为性灵说的集大成者,将“性”与“灵”即作者的真性情与运文用字之技巧结合,并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论。《潇碧堂集》收录的诗歌是他居柳浪馆潜心学,习时所作,他这时期的诗歌在理论运用与创作实践上都较成熟,能很好地阐释其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情况,体现其自然性情之真、描山画水之趣、思想语言之奇及世俗之外、世雅之间的归于平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