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广博物志 | 董斯张 | 类书,博物学文献。五十卷。明董斯张撰。董斯张(生卒年不 详),字避周。乌程人。素称博洽,善诗词, 著有《静味斋词》,又有《吴兴艺文志》等 书。此书续用张华“博物”之名,而在体例 上大加变化,内容广为扩张,故曰“广”。 全书分大目二十二,子目一百二十七,皆 摘录古书旧文,类编而成。所引古籍,上 起“三坟”(代表三皇五帝时代之著作,现 存本实为后人伪撰),下至隋代,内容则天文地理、山川河流、鸟兽虫鱼、居处服饰、 器用杂物,以至文学艺术、音乐歌舞、社会 人事,包罗无遗,其中不少为记述事物源 流、描述事物性状、形制、名称、生产等等 的资料,较之《博物志》、《续博物志》范围 广范,内容丰富,对研究古代科技史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但此书也存在贪多务得 的毛病,体例也不纯一,甚至大量摘引佛 道典籍中的鬼神故事,于“博物”尤少关 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它“大伤枝蔓”。《四库全书》收录此书,是目前常见的 一个版本。 |
古俪府 | 王志庆 | 十二卷。明王志庆(生卒年不详)撰。王志庆字与游,昆山(今江苏松江县)人。天启丁卯举人。有《丙园诗文稿》。本书从六朝、唐宋骈体之词藻之中,采摭英华、分类编辑。另外,汉魏时代的赋颂之文章,虽非四六骈体,但典实博丽,已开对偶之渐者,作者也一并收录。全书分十八门。为天文、地理、岁时、帝王、宫掖、储宫、帝戚、人、职官、礼、乐、道术、文学、武功、居处、恩赉、物类等。门下分一百八十二子目。本书可能仿欧阳询的《艺文类聚》的作法,收录或载全篇,或存节本。与其他类书只存字句、割裂饾饤者不同。所引至宋以前,引文全从总集、别集中录出。不象明人的其他类书,辗转稗贩,冗琐舛讹。有《四库全书》本。 |
古今源流至论 | 林駉 | 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前、后、续集为宋林駧 (生卒年不详) 撰。林駧字德颂,宁德 (今属福建省)人。别集宋黄履翁 (生卒年不详)撰。黄履翁字吉父,生平籍贯均不详,可能也是闽人。从宋神宗开始改诗赋取士为以策论取士。考生须博通古今,深晓典制。但是又苦于篇帙浩瀚,很难一下子掌握。因此,一些人就将其编辑成书,以备科举之用。当时麻沙书坊,刊书最多。此书虽专为科举而编,但对宋代的朝章国典,分门别类,序述详明。而且又有些其他书籍所没有记载的内容。可以为一些考证者参考利用。有张目元延祐丁巳刊本、振绮堂有元刊本、《四库全书》本。 |
古今姓氏书辩证 | 邓名世 | 《古今姓氏书辩正》40卷,邓名世撰,其子椿裒次之。此书搜集宋及宋以前历代姓氏文献,对当时所能见到的姓氏的起源、郡望、名人、流布作了或详或略的考证,为后人研究姓氏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堪称宋代姓氏学研究集大成之作,是我国古代姓氏谱牒学方面的一部重要著作。 |
古今同姓名录 | 萧绎 | 一卷。梁元帝萧绎 (508—554)编。萧绎字世诚,萧衍第七子。幼时盲一目,聪明好学,博览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在位三年,谥号孝元。萧绎著有《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注 《汉书》 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老子讲疏》以及《文集》五十卷。《古今同姓名录》见于《梁书·本纪》及《隋书·经籍志》均为一卷。后来,经唐代陆善经,元代叶森分别加以增添续补,收录在明代的《永乐大典》中。清代李调元编辑《函海》时,将此书收入,改为三卷。此本虽然经过反复的增补,但其体例分明,不相混杂。凡是陆善经、叶森增改之处,都予以标明。所以仍可以看到梁元帝原本的面目。这是类事之书中,最早的一部书。书中列古今同姓名者三百八十二个,共一千三百零七人。此后,明代万历年间,余寅又撰《同姓名录》十二卷。周应宾增补一卷。清代王廷灿又增补八卷。内容更为详尽,但是其体例依然如原本。有《四库全书》本、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 本。 |
古今事文类聚 | 祝穆 | 类书。又称《事文类聚》。南宋祝穆、元富大用、祝渊等编。七集、二百三十七卷。仿照《艺文类聚》、《初学记》体例编成。前集六十卷,后集五十卷,续集二十八卷,别集三十三卷,新集三十六卷,外集十五卷,遗集十五卷。前、后、续、别四集是宋祝穆编。共四十八部,八百八十五目。每类下先是总论,记录群书要语,或是叙述内容梗概,或是讲解历代沿革,其次是辑古今事物,最后录诸家文集。引文完整且注书名及出处。但由于编辑无计划,其中不免重复。元富大用依照祝氏体例,增补有关官制的材料,编成新、外二集,共二十二部,二百二十四目,每类前增加了历代沿革一项。祝渊又补大用之阙遗,编成遗集,十九部,一百一十八目。有元泰定三年(1326)庐陵武溪书院刻本、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积秀堂重刊七集本。 |
古今类传岁时部 | 董谷士 | 四卷。董谷士、董炳文撰。书前潘耒序,交待了该书的原委。董氏兄弟本欲编纂类书,分天、地、人、物四部,名以“古今类传”。其先,以岁时日次一编见示于世,为天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类传”未成,该编则独立成书,仍名“古今类传岁时部”。篇首为岁序总类,次以春、夏、秋、冬四时类。每于一时(季)、一月,又先为总类,后以每月三十日,各纂典故、诗文,略注所出。又以通用丽句附各篇末,则不出注。其书采摭虽称繁富,但因本旨是纂辑类书,故所采往往在于字句而忽视其意义,读者当识别之。《四库存目》所注为浙江巡抚采进本。 |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 谢维新 | 类书。南宋谢维新、虞载编。五集三百六十六卷。维新字去咎,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太学生。载,字子厚,与维新同里。受书坊主刘德亨之约而编是书。“前集”六十九卷,“后集”八十一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九十卷。宝祐五年(1256)成书。后觉其门类未备,又续编“外集”六十六卷。凡一百一十六门,二千三百一十七子目。每类首冠总论,次为事类,再为诗集。按所事类别总述源流,或序抄经史百家,或辑录诗文韵语。引书繁博止于当代,皆注出处。宋以前书及宋代遗事佚诗皆赖此以存。清人厉鹗《宋诗纪事》,多采此书。“后集”可补《宋史》所见官制之阙。宋本今已不传。明有弘治十一年(1498)锡山华氏会通馆活字本。嘉靖三十五年(1556)三衢夏相摹宋刊本;万历三十七年(1609)锡山秦烁补刻三衢夏刻本。《四库全书》本。一九七一年台北新兴书局影印摹宋本(四册)。 |
格致镜原 | 陈元龙 | 记载事物起源的一部类书。清陈元龙编。所谓“格致”,是取《礼记·大学》“格物致知”之义,就是穷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的意思。“镜原”是探索事物本源的意思。全书共100卷,分为:乾象、坤舆、身体、冠服、宫室、朝制、珍宝、燕赏器物、耕织器物、玩戏器物、居处器物、香奁器物等共30类;每类又分若干子目,如乾象类有天、日、月、星、风、雷、云、雨等十四目,各类共有八百八十六目。一般首先是总论,然后引古书,讲该字的字义和该物来源,下面列出有关材料。这部书注重考证饮食、布帛、文具、武备、日常器物以及花、木、鸟、兽、昆虫、水族等。这些记载事物的资料,大多录自原书,而且多据善本,所采经、史、杂记、野乘,都一一注明出处。内容丰富,体例完备,为研究古代文化史、科技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这部书在清代影响很大,据说当时几乎家家必备。 |
读书纪数略 | 宫梦仁 | 清宫梦仁辑。8册,54卷。本书采集群书,分类编辑而成,并有注释。内分天、地、人、物四部。“人部”又分为29类,其中与法制关系密切的有9类:(1)法戒类,有居乡四约、余襄公从政六箴等136条。(2)伦品类,有妇七去、三不去等66条。(3)治道类,有十二教、五政、五赦等181条。(4)选课类,有审官六议等98条。(5)爵秩类,有六职、御史三院等237条。(6)贡赋类,有赋法九等等51条。(7)食货类,有理财三要等101条。(8)军政类,有兵制五变等200条。(9)刑律类,有三典、三赦、五禁、治狱期五、八刑、刑书四法、律例八字、左传九刑、刑狱十弊等58条。有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武英殿刊本。 |
别号录 | 葛万里 | 九卷。清葛万里(生卒年不详)撰。葛万里号梦航,昆山 (今属江苏)人。此本辑录宋、金、元、明人的别号,以别号的尾字分韵编辑。宋、金、元人共一卷,录一千八百余人。明朝人八卷,录一千二百人。宋、金、元人只注明时代,而明人则又注明爵里。即时代越近则越详尽。据钱曾《读书敏求记》记载。宋淳祐年间钱塘徐光浦曾撰《自号录》一卷。此书辑录宋代名公、钜卿、骚人、墨客之号。依最后一字或二字的名称分为三十六类,如处士、居士、翁、斋等,不能分属的列为杂类,附在最后。 谭友闻为之作序。 其本为元至正年间华亭孙道明所抄。 |
编珠 | 杜公瞻 | 现存最早的古类书。隋杜公瞻奉隋炀帝之命编录。此书原有四卷,现存一、二两卷。一度失传,至清康熙时,史学家高士奇偶然在废纸堆内发现,但仅存一、二两卷。后来高士奇把《编珠》按原目补为四卷,又续编了两卷,于是成为《编珠》四卷、《续编珠》二卷。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经徐乾学作序,三十七年高士奇重加增删、作序刊行于世,至今所见就是这个刊本。六卷中只有前二卷是杜氏原书,而前二卷每一门类的后面,都有高氏的补充,注以“以下补入”的字样。《编珠》原目分十四个部类,现存者一二卷的五个部类,引书据统计为194种。由于此书出现较晚而引起真伪问题的争议,被屡遭怀疑,认为不是先唐著作,其所引的古籍,清代辑佚、校勘学者几乎没有利用。但经学者专家考证,认为伪造之说是错误的。清代大内确有此书残本前二卷,且确为杜公瞻原作,卷帙虽少,而征引古籍文字,还多出于现存隋、唐、北宋类书之外。因此,它在校勘、辑佚工作中是较有价值的。 |
荆川稗编 | 唐顺之 | 《荆川稗编》,凡120卷,明唐顺之撰。全书“辑录历代名贤论文,其体例略仿章如愚《山堂考索》,而大旨欲无所不该,故门目浩博。始之以六经,终之以六官。六经所不能括者,条列以九流之学术,凡为类二十有七。终以六官,六官所不能括者,赅举以历代史传,凡为类二十有五。顺之没后,颇为第一相所窜乱,故玉瑕珠颣,颇累全书。而蒐罗宏富,要足为渔猎之资。”《四库全书·荆川稗编提要》在指出其“牴牾舛驳,尚往往而有”之后说:“特以其网罗本富,涉猎攸资,当语录盛行之时,尚不失为征实之学,录备多识之一助,固亦无不可焉。”《荆川稗编》之部门,大略如下:六经总论、诸家、文艺、画、古器、琴、射、弈、总论、君、相、将、谋、谏、后、储、宗、戚、主、官、倖、好、奸、篡、封建、镇、乱、夷、名、世、节、侠、隐逸、烈妇、方技、吏、户、礼、兵、刑、工。每一部门,辑录历代名贤论文。 |
画墁集 | 张舜民 | 宋代诗文别集。张舜民撰。一作《张浮休集》、《张舜民集》。《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等均著录此书为100卷,但自明代以后,久佚不传。清代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中搜辑遗文,编次为8卷。其卷1至卷4为诗,卷5为赋、题跋、论,卷6为记、表、札子、墓志,卷7、卷8为《郴行录》。搜辑此编,虽不及十之一二,然零玑断璧,倍觉可珍。该集收赋2篇:《长城赋》、《火宅赋》。该集有《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刊本、《稗海》本、《唐宋丛书》本等。 |
九华集 | 员兴宗 | 诗文集。南宋员兴宗撰。25卷。凡诗4卷,奏议3卷,表策4卷,书启小简5卷,论2卷,记序2卷,偈子疏文1卷,《论语解》1卷,《老子解略》1卷,《西陲笔略》1卷,《绍兴采石大战始末》1卷。又附录1卷。兴宗字显道,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未第时读书九华山,因以自号。历官著作郎兼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等。本集为其孙荣祖所编,刊于宝庆三年(1227),李心传等为序。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载为50卷。原本久佚,今本为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四库全书》著录。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李心传序称兴宗乾道间以敢言著称。今所存奏议如《议征税疏》、《议国马疏》,涉及国计民生;《盐法之弊策》等指陈时弊;《西陲笔略》及《案敌情轮对札子》等涉及边关军政,皆可与正史相参。作者以学问淹雅闻,集中存与张栻、陆九渊往复书简多篇,皆论辩理学命题。其文亦力追韩、柳,骨力颇称峭劲。 |
蒙斋集 | 袁甫 | 诗文别集。宋袁甫著。二十卷。《宋史》本传云其有“文集行世”,未言书名及卷数。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载甫著《蒙斋集》四十卷。自明以来,传本甚稀,清初李邺嗣等辑《甬上耆旧诗》,搜罗颇广,而亦未见甫集,仅从他书摭拾编次,则其佚已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以类编排,厘为二十卷。收集的诗文,编为文18卷、诗赋2卷。全集以奏疏为主。《四库全书总目》谓其“凡有奏请,凿然可见诸施行,不同纸上空谈。至于遇朝廷大事,侃侃直陈,尤为切中窾要”。 |
定川遗书 | 沈焕 | 宋代诗文别集。2卷,另有附录4卷。沈焕著。沈焕有文集5卷,已散佚。1936年张寿镛辑《定川遗书》2卷。卷1收诗文5篇,卷2收训语4条。附录卷1为有关书、诗,卷2为行状、《定川言行编》、墓碣、祭文、跋记等,卷3为定川传记,卷4为汇考。宋罗浚《宝庆四明志》卷九载:“沈先生有文集五卷。”(《宋史·艺文志》著录:“沈涣文集五卷”,或即此书。)然久无传本。民国张寿镛辑其遗文,得二卷。卷一诗二首,文三篇,卷二为训语。又辑与焕相关之行状、传、祭文,往返书疏、墓志铭等为附录四卷。 |
揭傒斯全集 | 揭傒斯 | 诗文别集,十八卷,诗九卷,又名《揭文安公全集》、《文安集》、《秋宜集》等。诗文别集。元揭傒斯撰。各本卷数不一。揭傒斯,字曼硕,生于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卒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揭源人。仁宗、英宗两朝历任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等官。文宗参与纂修《皇朝经世大典》,又尝进《太平政要》,深得文宗信任,常字而不名,以示亲重。顺帝朝历任翰林待制、集贤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等官。至正初诏修宋、辽、金三朝史书,揭傒斯为总裁官。卒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揭诗多为写景抒情、状物喻怀之作,但其中也往往摄取时事及民间疾苦入诗。《临川女》借一盲幼女之口言其家为佃农,母兄因为贫困将盲女投入江中,后为人所救。全诗言浅情深,读之令人酸鼻。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为《揭傒斯全集》,李梦生标校 |
道园学古录 | 虞集 | 诗文集。元人虞集(1272—1348)撰。五十卷。集字伯生,号道园,祖籍四川仁寿,迁居江西崇仁。历官国子助教、国子祭酒。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卒谥文靖。以编《经世大典》负有盛名。有《虞文靖公诗集》、《道园遗稿》。虞氏为元著名学者、诗人。当时宗庙朝廷典册、公卿大夫碑版,多出其手。是书为其门生李本等整理,于至正六年(1346)刻印行世。全书分为四篇。包括在朝稿、应制稿、归田稿、方外稿。总计收各类诗七百余首,各类文八百余篇。诗以应酬赠答及题画之作居多,辞丽韵雅。后期诗转沉郁,表现厌弃官场生活,向往归老田园。虞集词在元代为上品。黄宗羲在《明文案·序》中将虞集与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曾巩相比,则为过誉。有明景泰、嘉靖刻本及《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民国间中华书局铅印本较为通行。 |
朱枫林集 | 朱升 | 诗文别集。十卷。明朱升(约1341前后在世)撰。朱升,字允升,休宁人,生卒年均不详。朱升为明初著名历史人物,也是位著名学者,人称“枫林先生”。明初建时曾参与制定经国大略,当时的典章制度多出其手,与陶安、宋濂齐名。明陈敬则在《明兴杂记》中称其所写诰命最佳,明太祖大封功臣,诰命制词大多为朱升所撰。著有《周易旁注图说》、《枫林集》。是集凡十卷。前八卷为诗文,第九卷载《徽州府志·本传》一篇及由明廖道南写的诗赞一首,还有《翼运节略》十则。第十卷为附录,都是他人投赠朱升的诗文。观其文章,不如制诰,非其所长。其诗则近于鄙俚,因此清初朱彝尊选编《明诗综》时,不收其诗。是集今有明万历年间刻本传世,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书名题为《朱枫林集》,内容无异。 |
谢宣城集 | 谢朓 | 诗文集。南朝齐谢脁(464—499)撰。五卷。脁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著名诗人,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历竟陵王萧子良、随王萧子隆功曹、文学等职,深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后迁明帝中书郎,建武二年(495)出任宣城太守,累尚书吏部郎,为徐孝嗣构陷,狱死。少好学,以文辞清丽称著,是“永明体”新诗的主要作家。现存诗二百余首,优秀之作,多为山水诗,风格清新流丽,深受谢灵运、陶渊明影响。朓曾官宣城太守,故名。原集十二卷,至宋存十卷。南宋楼炤取其前五卷诗赋歌曲刻之,名《谢宣城诗集》,后五卷应用文屏而不取,已佚。今有影印明依宋钞本。别有明薛应旂、汪士贤刻本及张溥刻一卷本等。又有明正德间刘绍刻本,名《谢脁集》。 |
刘公干集 | 刘桢 | 诗文别集。一卷。魏刘桢撰。初刊于明崇祯年间。刘祯,字公干。生年不详,卒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东平(今属山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曹操丞相掾属。性卓傲倔强,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治罪,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染疫疾而亡。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原有集四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刘公干集》,一卷,存诗十五首、赋六篇、书二篇、碑一篇。诗歌以五言成就较高,内容多为赠答之作,但风格遒劲,以气盛见长。 |
应德琏应休琏集 | 应玚 | 应瑒,字德琏,应劭之从子(侄),父应珣,官至司空掾。汉献帝建安时期,与刘桢一起为曹操征为丞相掾属,转平原候庶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时,应瑒任将军府文学,着有诗赋多章,是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关中大疫,陈琳与刘桢、徐干、应瑒病故。葬于项城县,高寺镇今有应冢。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典论》称应瑒之文和而不壮。瑒,音徒哽反,一音畅。原有集五卷,已佚,明人辑有《应德琏集》。应璩,字休琏。汝南(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应玚之弟。博学好作文,善于书记。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应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其诗、文共10余篇,与应瑒作品合为《应德琏、应休琏集》,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
阮元瑜集 | 阮瑀 | 诗文别集。一卷。汉阮瑀撰。初刊于明崇祯间。阮瑀,字元瑜。生于汉延熹八年(165年),卒于汉建安十七年(212年)。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建安七子之一。少曾受学于蔡邕,后为曹操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草拟书檄公文。转为仓曹掾属。擅长章表书记,与陈琳齐名。曹丕说:“孔璋章表殊健,……元瑜书记翩翩。”(《与吴质书》)。原有集五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辑刻。《阮元瑜集》,一卷。存赋四篇,论一篇,书两篇,笺一篇,吊文一篇,诗十二首。 |
孔北海集 | 孔融 | 一名《孔少府集》。诗文别集。一卷。汉孔融撰。初刊于明崇祯间。孔融,字文举。生于汉元嘉三年(153年),卒于建安十三年(208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北海(今山东寿光)相,时称“孔北海”。又迁少府,亦称“孔少府”。性刚直,直言敢谏,但政治上较保守,后为曹操所杀。原有集九卷,已佚。《孔北海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孔北海集》一卷,共收诗文三十六篇,其中诗八首,文二十八篇。融曾官北海相,文辞锋利简洁,为时人称道。著诗、颂、碑文、议论、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等多篇。其集至宋已佚,今本系明人所辑,得36篇。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乾坤正气集》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