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出国前(1904年春之前)
吊屈原[1]
楚怀本孱王[2],乃同聋与瞽[3]。谤多言难伸[4],虫生木自腐。臣心一如豸[5],市语三成虎[6]。君何喜谄佞[7]?忠直反遭忤[8]。伤哉九畹兰!下与群草伍[9]。临风自芳媚[10],又被薰莸妒[11]。太息屈子原[12],胡不生于鲁[13]?
挽故人陈阕生女士[14]
阕生年方二十一,遽作古人[15]。回忆省垣聚首[16],风雨连床,曾几何时?竟成梦幻。悲从中来,不胜哀惨!手挽一章,亦长歌代哭之意[17]。魂兮有灵,慰予梦寐[18]!
聚首湘垣君丱角[19],掌上珠擎藏绣阁[20]。喜音时按玉参差[21],好客每陈金凿落[22]。三生石上有前缘[23],相见相亲两意怜。栏外同心伫皓月[24],阶前携手惜流年[25]。何期一旦分飞去,催妆各赋于归句[26]。遭际相同奈命何?一水盈盈不得语[27]。从此相思相见难,沙江潭水恨漫漫[28]。鱼书欲寄何由达[29]?几度临风琴韵寒[30]。长颂锦屏春永好[31],忽传噩耗惊相报[32]!召回天上掌书仙[33],劈破人间比翼鸟。驾鹤催归萼绿华[34],却教知己泣天涯。素车白马难为继,斗酒只鸡徒自嗟[35]。伤心侬欲将天问,翘首呼天何太忍?素悉卿家姊妹无[36],高堂能不添悲哽[37]?挽卿几度暗声吞,满纸淋漓尽泪痕[38]!无地可逢怀梦草[39],长歌聊以代招魂[40]。
偶有所感用鱼玄机步光威裒三女子韵[41]
妆台喜见仙才两[42],客路飘蓬月又三[43]。明镜萧疏青翼鬓[44],闲窗宽褪碧罗衫[45]。十联佳句抚膺折[46],一卷新诗信手衔[47]。道韫清芬怜作女,木兰豪侠未终男[48]。高吟白雪谁能继?欲步阳春我自惭[49]。小院伫闻莺睆,旧巢留待燕呢喃。爱翻声谱常抛绣,为买图书每脱簪[50]。身后微名豹雾隐[51],眼前事业蜮沙含[52]。交游薄俗情都倦[53],世路辛酸味久谙[54]。绿蚁拚将花下醉[55],黄庭闲向静中参[56]。不逢同调嗟何益[57]?得遇知音死亦甘。怅望故乡隔烟水[58],红牙休唱忆江南[59]。
剑歌[60]
若耶之水赤廑铁,铸出霜锋凛冰雪。欧冶炉中造化工,应与世间凡剑别[61]。夜夜灵光射牛斗[62],英风豪气动诸侯[63]。也曾渴饮楼兰血,几度功铭上将楼[64]?何期一旦落君手[65]?右手把剑左把酒[66]。酒酣耳热起舞时,夭矫如见龙蛇走[67]。肯因乞米向胡奴[68]?谁识英雄困道途?名刺怀中半磨灭,长歌居处食无鱼[69]。热肠古道宜多毁[70],英雄末路徒尔尔[71]。走遍天涯知者稀,手持长剑为知己。归来寂寞闭重轩[72],灯下摩挲认血痕[73]。君不见孟尝门下三千客,弹铗由来解报恩[74]!
宝剑歌[75]
炎帝世系伤中绝[76],茫茫国恨何时雪[77]?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78]。千金市得宝剑来[79],公理不恃恃赤铁[80]。死生一事付鸿毛[81],人生到此方英杰。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82]。侠骨崚嶒傲九州[83],不信大刚刚则折[84]。血染斑斑已化碧[85],汉王诛暴由三尺[86]。五胡乱晋南北分[87],衣冠文弱难辞责[88]。君不见剑气棱棱贯牛斗[89]?胸中了了旧恩仇[90]。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91]。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92]。空山一夜惊风雨,跃跃沉吟欲化龙[93]。宝光闪闪惊四座,九天白日暗无色[94]。按剑相顾读史书,书中误国多奸贼。中原忽化牧羊场,咄咄腥风吹禹域[95]。除却干将与莫邪[96],世界伊谁开暗黑[97]?斩尽妖魔百鬼藏[98],澄清天下本天职。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99]。
宝刀歌[100]
汉家宫阙斜阳里[101],五千馀年古国死[102]。一睡沉沉数百年[103],大家不识做奴耻。忆昔我祖名轩辕[104],发祥根据在昆仑[105],辟地黄河及长江,大刀霍霍定中原[106]。痛哭梅山可奈何[107]?帝城荆棘埋铜驼[108]。几番回首京华望[109],亡国悲歌泪涕多。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110]。白鬼西来作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111]。主人赠我金错刀[112],我今得此心雄豪。赤铁主义当今日[113],百万头颅等一毛[114]。沐日浴月百宝光[115],轻生七尺何昂藏[116]?誓将死里求生路,世界和平赖武装。不观荆轲作秦客,图穷匕首见盈尺。殿前一击虽不中,已夺专制魔王魄[117]。我欲只手援祖国,奴种流传遍禹域[118]。心死人人奈尔何[119]?援笔作此宝刀歌[120]。宝刀之歌壮肝胆,死国灵魂唤起多。宝刀侠骨孰与俦[121]?平生了了旧恩仇。莫嫌尺铁非英物[122],救国奇功赖尔收[123]。愿从兹以天地为炉、阴阳为炭兮[124],铁聚六洲[125]。铸造出千柄万柄宝刀兮,澄清神州[126]。上继我祖黄帝赫赫之威名兮[127],一洗数千数百年国史之奇羞!
水仙花[128]
洛浦凌波女,临风倦眼开[129]。瓣疑呈玉盏[130],根是谪瑶台[131]。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132]。余生有花癖[133],对此日徘徊。
咏琴志感[134]
泠泠七弦琴[135],所思在翠岑[136]。成连奋逸响[137],中散叹销沉[138]。世俗惟趋利,人谁是赏音。若无子期耳,总负伯牙心[139]。
感事[140]
竟有危巢燕[141],应怜故国驼[142]!东侵忧未已,西望计如何[143]?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144]。谁为济时彦[145]?相与挽颓波[146]。
寄家书[147]
惆怅慈闱隔[148],于今三月馀。发容应是旧[149],眠食近何如[150]?恨别长抚线[151],怀愁但寄书[152]。秋来宜善保[153],珍摄晚凉初[154]。
轮船记事二首[155]
四望浑无岸[156],洋洋信大观[157]:舟疑飞鸟渡,山似毒龙蟠;万派潮声迥,千峰云际攒[158]。茫茫烟水里,乡思入眉端[159]。
水天同一色[160],突兀耸孤峦[161]。望远胸襟畅,凭窗眼界宽[162]。银涛疑壁立,青海逼人寒[163]。咫尺皇州近[164],休歌行路难[165]。
送别
杨柳枝头飞絮稠[166],那堪分袂此高楼[167]!阑干十二云如叠,路程三千水自流[168]。未免有情烟树黯,相留无计落花愁[169]。送君南浦销魂处,一夜东风促客舟[170]。
月[171]
一轮蟾魄净娟娟[172],万里长空现晶奁[173]。照地疑霜珠结露,浸楼似水玉含烟[174]。有人饮酒迎杯问[175],何处吹箫倚槛传[176]?二十四桥帘尽卷[177],清宵好影正团圆[178]。
红莲[179]
洛妃乘醉下瑶台[180],手把红衣次第裁。应是绛云天上幻,莫疑玫瑰水中开。仙人游戏曾栽火[181],处士豪情欲忆梅[182]。夺得胭脂山一座[183],江南儿女棹歌来[184]。
白莲[185]
莫是仙娥坠玉珰?宵来幻出水云乡[186]。朦胧池畔讶堆雪,淡泊风前有异香。国色由来夸素面[187],佳人原不藉浓妆[188]。东皇为恐红尘涴[189],亲赐寒簧明月裳[190]。
题郭诇白宗熙《湘上题襟集》即用集中杜公亭韵二章[191]
江南又见贺方回[192],遮莫樽前击钵催[193]。子夜豪歌琼树腻,卯桥风月鸟声哀[194]。由来名士耽诗酒[195],从古江山助逸才[196]。领略梅花与岩翠,暗香浓绿笔端来[197]。
贾傅祠前载酒回[198],新声才赋管弦催[199]。二分明月珠帘卷,十丈劳尘画角哀[200]。绣虎漫抛词客力,闻鸡好奋济川才[201]。他年书勒燕然石[202],应有风云绕笔来[203]。
旧游重过有不胜今昔之感[204]
旧时景物旧时楼,今日重来宿雨收[205]。小庭花草犹如是[206],故国亲朋好在不[207]?南地音书频阻隔[208],东方烽火几时休[209]?不堪登望苍茫里[210],一度凭栏一度愁!
寄柬珵妹[211]
锦鳞杳杳雁沉沉[212],无限愁怀独拥衾[213]。闺内惟馀灯作伴[214],栏前幸有月知心。数声落叶鸣空砌,一点无聊托素琴[215]。输与花枝称姊妹[216],不堪遥听暮江砧[217]。
清明怀友
节届清明有所思[218],东风容易踏青时[219]。看完桃李春俱艳,吟到荼兴未辞[220]。诗酒襟怀憎我独[221],牢骚情绪似君痴[222]。年年乏伴徒呼负[223],几度临风忆季芝[224]?
独对次清明韵[225]
独对春光抱闷思,夕阳芳草断肠时[226]。愁城十丈坚难破,清酒三杯醉不辞[227]。喜散奁资夸任侠[228],好吟词赋作书痴[229]。浊流纵处身原洁,合把前生拟水芝[230]。
梧叶[231]
梧叶宵来拂画栏[232],西风已觉夹衣单[233]。十分惆怅灯无语,一味相思梦亦叹[234]。白雁声中秋思满,黄花篱畔暮愁宽[235]。却怜镜里容颜减[236],尚为吟诗坐漏残[237]。
赠琴文伯母[238]
萍踪聚首亦前缘[239],一见蒙垂格外怜[240]。谊合芝兰同气味,情深萧艾结忘年[241]。欢言正好匆匆别[242],愁绪无聊黯黯传[243]。一纸乘风凭雁足[244],相思无际海无边。
秋日独坐[245]
小坐临窗把卷哦[246],湘帘不卷静垂波[247]。室因地僻知音少[248],人到无聊感慨多。半壁绿苔蛩语响[249],一庭黄叶雨声和[250]。剧怜北地秋风早[251],已觉凉侵翠袖罗[252]。
赠盟姊吴芝瑛[253]
曾因同调访天涯[254],知己相逢乐自偕[255]。不结死生盟总泛,和吹埙竾韵应佳[256]。芝兰气味心心印[257],金石襟怀默默谐[258]。文字之交管鲍谊[259],愿今相爱莫相乖[260]。
申江题壁[261]
一轮航海又南归[262],小住吴淞愿竟违[263]。马足车尘知己少[264],繁弦急管正声希[265];几曾涕泪伤时局?但逐豪华斗舞衣[266];满眼俗氛忧未已[267],江河日下世情非[268]。
题芝龛记八章[269]
董寅伯之王父所作传奇
今古争传女状头[270],红颜谁说不封侯[271]?马家妇共沈家女[272],曾有威名振九州[273]。
搘撑乾坤女土司[274],将军才调绝尘姿[275]。靴刀帕首桃花马[276],不愧名称娘子师。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蛾眉[277]。吾侪得此添生色[278],始信英雄亦有雌。
百万军中救父回[279],千群胡马一时灰[280]。而今浙水名犹在[281],想见将军昔日才。
谪来尘世耻为男[282],翠鬓荷戈上将坛[283]。忠孝而今归女子,千秋羞说左宁南[284]。
忠孝声名播帝都[285],将军报国有良姝[286]。可怜不倩丹青笔[287],绘出娉婷两女图[288]。
结束戎妆貌出奇[289],个人如玉锦驼骑[290]。同心两女肩朝事[291],多少男儿首自低。
肉食朝臣尽素餐[292],精忠报国赖红颜[293]。壮哉奇女谈军事,鼎足当年花木兰[294]。
咏燕[295]
飞向花间两翅翔[296],燕儿何用苦奔忙?谢王不是无茅屋,偏处卢家玳瑁梁[297]!
春寒[298]
料峭春寒懒启窗[299],重帘犹是冷难降[300]。临风只有呢喃燕[301],花外分飞小语双[302]。
兰花[303]
九畹齐栽品独优[304],最宜簪助美人头[305]。一从夫子临轩顾[306],羞伍凡葩斗艳俦[307]。
玫瑰[308]
闻道江南种玉堂[309],折来和露斗新妆[310]。却疑桃李夸三色[311],得占春光第一香[312]。
秋海棠[313]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314]。平生不藉春光力[315],几度开来斗晚风[316]?
读书口号[317]
东风吹绿上阶除[318],花院萧疏夜月虚[319]。侬亦痴心成脉望,画楼长蠹等身书[320]。
踏青记事四章[321]
女邻寄到踏青书[322],来日清明定不虚[323]。妆物隔宵齐打点[324],凤头鞋子绣罗襦[325]。
曲径珊珊芳草茸[326],相携同过小桥东。一湾流水无情甚,不送愁情送落红[327]!
柳阴深处啭黄鹂[328],芳草萋萋绿满堤[329]。笑指谁家楼阁好?珠帘斜卷海棠枝[330]。
西邻也为踏青来,携手花间笑语才[331]:“昨日卿经贾傅宅[332],今朝侬上定王台[333]。”
去常德舟中感赋[334]
一出江城百感生[335],论交谁可并汪伦[336]?多情不若堤边柳,犹是依依远送人[337]!
重阳志感[338]
容易东篱菊绽黄[339],却教风雨误重阳。无端身世茫茫感[340],独上高楼一举觞[341]。
菊[342]
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343]。夭桃枉自多含妒[344],争奈黄花耐晚风[345]?
梅(十首选二)[346]
本是瑶台第一枝,谪来尘世具芳姿[347]。如何不遇林和靖[348]?漂泊天涯更水涯[349]。
冰姿不怕雪霜侵[350],羞傍琼楼傍古岑[351]。标格原因独立好[352],肯教富贵负初心[353]?
望乡[354]
白云斜挂蔚蓝天,独自登临一怅然[355]。欲望家乡何处似[356]?乱峰深里翠如烟[357]。
季芝姊以诗相慰次韵答之二章[358]
云笺一纸忽还飞[359],相慰空劳尖笔挥[360];已拚此身填恨海[361],愁城何日破重围?
连床夜雨思当日[362],回首谁怜异昔时[363]?炼石空劳天不补[364],江南红豆子离离[365]。
剪春罗[366]
二月春风机杼劳[367],嫣红染就不胜娇[368]。而今花样多翻覆[369],劝尔留心下剪刀。
寄季芝三章[370]
肠断魂消子野歌[371],知心锺子隔山河[372]。年来自笑无他事,缠绕愁魔更病魔。
金兰义气薄云天[373],一别迢迢又数年。欲见恨无怀梦草[374],空劳肠断衍波笺[375]。
相思不见独伤神,无限襟怀托锦鳞[376]。为问粤东吴季子[377],千金一诺等行人[378]。
喜雨漫赋[379]
渊龙酣睡谁驱起?飞向青天作怒波[380]。四野农民皆额首[381],名亭直欲继东坡[382]。
杞人忧[383]
幽燕烽火几时收[384],闻道中洋战未休[385]。漆室空怀忧国恨[386],难将巾帼易兜鍪[387]。
题松鹤图四章[388]
李翰平先生之王父小影
角巾羽扇旧谈兵[389],笑赋归来薄宦情[390]。天与荣名兼寿考[391],吟松饲鹤寄平生[392]。
小坐焚香看鹤嬉[393],山林幸有谪仙司[394]。勋名浪说凌烟阁,争似商山歌采芝[395]?
传家清德有遗经[396],薰沐披图仰典型[397]。自恨生来太迟暮,不曾亲拜少微星[398]。
清福如松古亦稀,遗图犹见静中机[399]。黄巾劫火神呵护[400],夜夜灵光逐电飞[401]。
赤壁怀古[402]
潼潼水势向江东[403],此地曾闻用火攻。怪道侬来凭吊日[404],岸花焦灼尚馀红[405]。
黄金台怀古[406]
蓟州城筑燕王台[407],招士以财亦可哀[408]!多少贤才成底事?黄金便可广招徕[409]。
* * *
[1] 这首诗是秋瑾居湘时期的作品,约写于1894年(光绪二十年)。屈原(前335?—前296?),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年轻时,他曾因学识渊博和长于辞令而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官左徒。由于他主张联齐抗秦,坚持正确的外交路线,遭到楚国统治集团中顽固派的攻击和陷害,加之怀王、襄王昏庸腐朽,屈原先后两次被逐,后投汨罗江自杀。汨罗江在湖南长沙附近,秋瑾居湘时曾到过这里,诗可能写于此时。贤良被妒,忠直遭忤,本是旧社会司空见惯的事。秋瑾有感于此,在诗中追述了这位爱国诗人的不幸遭遇,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2] 楚怀:楚国的国君楚怀王。孱(chán缠):懦弱。
[3] 瞽:瞎。
[4] “谤多”句:因毁谤多,所以直言难于申诉。伸,同申。
[5] 臣:此指屈原。豸(zhì志):即獬豸,神羊,能辨是非曲直。
[6] “市语”句:相传有这样三个人,他们从市上回来,都说那儿有虎,人市上虎是不敢去的,而人们却信以为真(见《淮南子·说山训》)。此喻进谗言的人很多,使人误假为真。
[7] 谄佞(nìnɡ泞):指善以巧言谄媚取宠的人。
[8] 遭忤(wǔ五):获罪。忤,逆,错,引申为罪。
[9] “伤哉”二句:哀伤高洁的兰花却与群草为伍。诗中意为:令人悲伤的是,古往今来,高洁而有才能的贤者,却往往生活在一群庸俗无能者之中。九畹兰,《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这里是以“九畹兰”(众芳)比贤才。此中当有秋瑾自况,观下二句可知。
[10] “临风”句:可与她的“槛鸾谁解怜文彩,长自临风惜羽翰”(《惜鸾》)二句互参。
[11] 薰莸(xūn yóu勋游):《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七年尚犹有臭。”薰,香草;莸,臭草。这里“薰莸”是偏义词,臭草,喻庸俗之辈。
[12] 太息:即叹息。屈子原:对屈原的尊称。
[13] “胡不”句:鲁,指鲁国,因鲁国是孔子的故乡,在秋瑾看来,孔子明礼义,重品德,爱贤才,所以这里说,屈原为什么不生在诗礼之邦的鲁国呢?
[14] 这首诗大约是秋瑾1903年重到长沙时写的哀悼女友的作品。秋瑾1893年(光绪十九年)至1895年春曾随父侍居长沙,与长沙人陈阕生相识,二人感情很好。1895年秋瑾离开长沙至常德、湘乡,翌年又嫁至湘潭王氏。长沙湘水,仅百里之隔,但从此二人却未再见面。诗回忆与陈阕生女士交往的经过,悲叹天不佑人,二十一岁就香消玉殒。
[15] 作古人:人死亡之谓。
[16] 省垣:一省行政机关所在地,即省城,这里指长沙。
[17] 长歌代哭:以歌代哭,这里指用长诗来抒发对女友的悼念。
[18] 慰予梦寐(mèi妹):在梦中使我得到慰藉。
[19] 丱(ɡuàn贯)角: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秋瑾与陈阕生相识时,她大约只有十三四岁。
[20] 掌上珠擎:谓陈氏系父母掌上托着的明珠。
[21] “喜音”句:写陈氏喜爱音乐。玉参差(cēn cī),镶玉的无底排箫,一说即玉笙。这里指弹奏的乐器。“玉参差”与下句的“金凿落”相对。
[22] 金凿落:以镌镂金银为饰的酒盏(酒杯)。宋代叶廷珪《海录碎事·饮食》:“湘楚人以盏斝中镌镂金渡者为金凿络。”凿落,同凿络。这里指美酒。
[23] 三生石:传说唐代李源与僧圆观友善,同游三峡,见妇人引汲,圆观说:“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并约李源十二年后中秋节月夜,相会于杭州天竺寺外。这天晚上,圆观果然殁而孕妇生产。十二年后李源如约至,闻一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李源因知牧童就是圆观的前身。后人附会此说,认定杭州天竺寺后山的三生石就是李源和圆观的相会处。三生,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
[24] 伫(zhù助)皓月:久立在皎洁的月光下。
[25] 惜流年:叹惜岁月的流失。
[26] “催妆”句:写双方均先后出嫁。催妆,旧时女子出嫁,必多次催促,才梳妆启行。于归,出嫁。《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27] “一水”句:《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里是一水相隔不能见面意。
[28] 沙江潭水:长沙附近有汨罗江,湘潭有湘江。
[29] 鱼书:指书信。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30] 琴韵寒:意为琴声悲伤、惆怅。
[31] “长颂”句:我经常祝愿陈氏青春永远美好。长,经常,常常。《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锦屏,指妇女的住处,闺阁。温庭筠《蕃女怨》词:“年年征战,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这里用锦屏代陈阕生。
[32] 噩耗:人死的消息。
[33] “召回”句:典出李贺故事。贺将死,见绯衣人持玉版书召之,谓天帝白玉楼成,请为作记。见李商隐《李贺小传》。这里是说天帝召陈氏到天上掌书记。
[34] 驾鹤:道家称人死为驾鹤,所谓驾鹤成仙。传说王子乔学道,三十多年后人们见他乘白鹤驻缑氏山巅,数日而去。见刘向《列仙传·王子乔》。萼绿华(huā花):传说中的女仙名,自称是九嶷山中得道的女子罗郁。见南朝梁人陶弘景《真诰·运象》。
[35] “素车”二句:我难以置办素车白马为您发丧,只能以斗酒只鸡为您奠祭,徒自悲叹!素车白马,汉人范式,字巨卿,与张劭为友。张劭死,范式奔丧,未至而丧已发,既而到了葬地圹前,柩(棺材)不肯进,于是众人便停下灵柩,乃见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劭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范式因之执绋而引,灵柩于是前进。事见《后汉书·独行传·范式》。斗酒只鸡,曹操吊桥玄事,见《后汉书·桥玄传》。后用作吊亡友之词。
[36] 卿:你,指陈氏。
[37] 高堂:指父母。悲哽(ɡěnɡ耿):悲痛、呜咽。
[38] “满纸”句:全篇渗透着泪痕。淋漓,沾湿或流滴。
[39] 怀梦草: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草名,谓怀着这种草可以梦见自己想要梦见的人。事见郭宪《洞冥记》卷三。
[40] 聊:姑且。招魂:慰藉死者的亡灵。
[41] 从诗末二句看,约作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寓京期间。诗表现了她“身不得,男儿列”的感慨。秋瑾具有奇才卓识、雄心壮志,无奈在当时那种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这一切只能成为人们攻击、中伤的对象,不可能为世俗之辈所了解。诗人已深深地感到面前现实与自己理想的矛盾,但她又无力解决这一矛盾,故只有发出“不逢同调嗟何益?得遇知音死亦甘”的感叹。鱼玄机(约844—868):唐代的女诗人。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今西安市)人。她原为李亿妾,后出家为女道士。今存影宋本《鱼玄机诗》一卷,又《全唐诗》卷八○四收其诗一卷。鱼玄机诗集中有《因次光威裒韵》一诗。光、威、裒(póu抔)姊妹三人曾合吟一诗,每人一联,如是者凡十二联。玄机次她们三姊妹的韵赋诗一首,秋瑾又次玄机的韵写了这首诗。
[42] “妆台”句:诗人看到镜中自己的面影,联想到镜台前有两个才女。
[43] 飘蓬:蓬,菊科植物,蓬花如球,遇风被吹起,随风而飘,这里喻飘泊不定的生活。月又三:又是三个月了。按:诗人进京后,又出京回湘送儿子沅德,往返近三个月。
[44] 青翼鬓:即“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相传魏文帝宫人莫琼树最早制蝉鬓,看上去缥缈如蝉翼,故称。见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
[45] 褪:脱下。
[46] 十联佳句:指鱼玄机次光、威、裒三女子韵的诗,全诗凡十二联。抚膺折:异常敬佩意。抚膺,如言抚心。折,折服。
[47] 一卷新诗:指《鱼玄机诗》。
[48] “道韫”二句:谢道韫虽有文才,花木兰虽尚豪侠,可惜她们都是女子,在社会上不能发挥其才能。道韫,谢道韫,东晋王凝之的妻子,谢安的侄女,聪慧有才辩,因有“未若柳絮因风起”的佳句,人称才女。见《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清芬,原指美德,这里喻才华。未终男,没有终生做男子,意为毕竟是女的。花木兰曾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后归故乡,仍着红装,故此云“未终男”。
[49] “高吟”二句:赞鱼玄机的诗写得好,没人能比得上,连想步她的韵作诗自己也感到惭愧。意为自己写的诗不好,谦词。白雪、阳春,即古代歌曲名。宋玉对楚王说:“有人在郢中歌唱,开始唱《下里》、《巴人》,国中能跟着唱的有几千人,又唱《阳春》、《白雪》,国中能跟他唱的,只不过几十个人了。”见《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后即用《阳春》、《白雪》,比喻高雅、优美,即曲高和寡之作。
[50] “小院”四句:写诗人的生活,前二句写她闲听莺歌燕语,后二句写她喜爱读书作诗。睆(xiàn huǎn县缓),美丽。《诗经·邶风·凯风》:“睆黄鸟,载好其音。”这里是形容莺叫时清脆婉转的声音。呢喃,燕子的叫声。爱翻声谱,喜欢作诗填词。绣,此泛指女红。脱簪,把首饰除下来卖掉。
[51] “身后”句:言不求名传,此可与“青史不铭勋”、“祗强同族势,岂是为浮名”(《寄徐寄尘》)句互参。豹雾隐,即“豹隐”。陶答子妻说:“我听说南山有玄豹,在雾雨中七天不下来吃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想使它的毛光亮而美丽,所以隐藏起来。”见《列女传·贤明·陶答子妻》。后因以“豹隐”喻隐居。这里是埋名的意思。
[52] 蜮沙含:即“蜮含沙”,倒置是为诗押韵的关系。水中有种叫蜮的动物,形似鳌,能含沙射人,被射者会因此得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
[53] “交游”句:与世俗来往应酬使我感到厌倦。
[54] 世路:旧时把人生比作行路,“世路”即指在社会上所经历、所遭遇的各种情态。谙(ān安):熟悉,此可引申为饱尝。
[55] 绿蚁:新酿的米酒,未过滤时,酒面上有一层浮沫,微呈绿色,细如蚁,称为绿蚁,此代指酒。按:据秋瑾传记云:瑾“善饮酒”,“自以与时多迕,居常辄逃于酒”。见陈去病《鉴湖女侠秋瑾传》、徐自华《鉴湖女侠秋君墓表》。
[56] 黄庭:即《黄庭经》,道家的经典。宋人张君房编的《云笈七签》有《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遁甲缘身经》三种,另外道书所载尚有《黄庭养神经》、《黄庭中景经》、《黄庭五脏六腑真人玉轴经》等数种。据《云笈七签》说:“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指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实为道家养生的书籍。参(cān餐):佛家禅门有参究、参禅等语,“参”字可引申为研究意。
[57] 同调(diào吊):本指音乐的调子相同,后用以喻志趣和主张相同的人。孟浩然《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诗:“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58] “怅望”句:陆游《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梦断故国山川,隔重重烟水。”秋诗由此转化而来。怅望,怅然遥望。烟水,指山河,因山头和水面上常常笼罩着烟一般的薄雾,故称。
[59] 红牙:红牙板,即拍板,演唱时用以调节乐曲节拍,色红,故名。这里代手执红牙板演唱的人,实为作者自指。忆江南:词牌名。此用其字面意。这句诗是说:不要再想念南方了。
[60] 吴芝瑛《记秋女侠遗事》云:秋瑾在北京时曾作有《剑歌》等诗。从全诗的内容看,大约作于1903(光绪二十九年)至1904年居京期间。诗赞美了剑的非凡,而这样的剑并不能为一般人所赏识。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困窘的处境,产生了怀才不遇、知音难寻的感慨;她把宝剑认为知己,希望它能为祖国复仇。这首《剑歌》和后面所选的《宝剑歌》、《宝刀歌》等篇,均是托物言志,抒发诗人主张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革命精神,以及无法拯救祖国危亡的苦痛和感慨,也表达了她献身祖国的意愿和决心。是秋瑾前期诗歌中思想性较高的篇章。
[61] “若耶”四句:写剑的非凡,是用名水、名铁、名炉铸造的。若耶,溪名,在今浙江绍兴县南若耶山下,北流入镜湖,相传为欧冶子铸造名剑的地方。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赤廑,亦作“赤堇”,即赤堇山,又名鄞城山,在浙江奉化县东五十里,相传为欧冶子造剑处。据《越绝书·外传》记载,当欧冶子造剑时,赤堇山破而出锡。霜锋,本指剑刃的锋利,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这里代指宝剑。凛冰雪,形容宝剑白光凛凛,让人看了觉得比冰雪还冷。凛,寒冷。欧冶,即欧冶子,春秋时冶工,善铸剑,曾为越王铸五名剑,即纯、湛卢、豪曹(或称盘郢)、鱼肠、巨阙。见《艺文类聚》卷六十引《吴越春秋》。又与干将合作为楚王铸三名剑,即龙渊、太阿、工布(亦作市)。见《越绝书·外传·宝剑》。造化,创造化育,本指天地创造万物,此借指铸剑。凡剑,普通的剑。
[62] “夜夜”句:写剑的神光。相传晋代张华见天空斗、牛二星间有紫气,后来令人于丰城狱中掘地得二剑,一名龙泉(原名龙渊),一名太阿。见《晋书·张华传》。灵光,宝剑所放的紫光。
[63] 诸侯:指张华。因张华在晋惠帝时做过广武侯。
[64] “也曾”二句:写宝剑屡立战功。楼兰,汉代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一带。汉武帝时,曾派使臣去大宛,楼兰当道,它勾结匈奴,数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汉昭帝立,遣傅介子斩楼兰王而归。见《汉书·傅介子传》。这里“楼兰”,泛指敌人。诗句化用宋岳飞《满江红》“笑谈渴饮匈奴血”句意。上将楼,未详。
[65] 何期:哪里想到。
[66] 把:执,拿。
[67] “夭矫”句:喻宝剑舞动时的姿态。夭矫,屈伸自如而有气势。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诗:“船头龙夭矫。”
[68] “肯因”句:胡奴,晋代陶范的乳名。王修龄在东山很贫苦,当时陶范为乌程县令,派人送一船米给王,王不受,并说:“不须陶胡奴米。”见《世说新语》。这里“胡奴”借指达官贵人。这句诗意是说,我处境虽极困难,也不向达官贵人求助。肯,这里正是不肯。
[69] “名刺”二句:写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名刺”句,怀藏名刺,希望随时有所谒见,但不遇识者。《后汉书·祢衡传》:“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名刺,即今之名片。古人用削木书字,汉末称“刺”,后世因称之。见赵翼《陔馀丛考·名贴》。“长歌”句: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冯(一作煖),因不为人重视,便弹铗作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见《战国策·齐策》。
[70] 热肠古道:即“古道热肠”。古道,古代的道德风尚,后来又指忠厚朴实、守正不阿的品行。热肠,指有正义感、富有热情的人。这两个词常连用。此句可与她《致琴文书》“于时世而行古道,处冷地而举热肠,必知音之难遇,更同调而无人”互参。宜多毁:这里是愤慨不平的话。毁,诽谤。
[71] 徒尔尔:也不过如此的意思。亦含愤慨。
[72] 重(chónɡ虫):表示不止一层。轩:窗子,门。
[73] 摩挲:抚摸。
[74] “君不”二句:是说孟尝君门下虽有三千客人,但只有冯煖知道报恩。冯煖因为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三兴弹铗之歌,孟尝君一一答应了他的要求,并十分尊重他。后冯煖便设法为知己报恩,为孟氏营就“三窟”,使孟为相数十年,得以高枕无忧。见《战国策·齐策》。诗人用此历史故事的意谓:我把你(剑)认为知己,你应当对祖国有所贡献啊!铗,剑把。
[75] 这首诗从“千金市得宝剑来”、“养晦京华几度秋”看,大约写于居京期间。诗通过写宝剑,抒发了诗人的爱国热忱,同时也表明了秋瑾的政治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这种主张,在民主革命日趋高涨的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同时,这一点也鲜明地体现了作为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在民主革命问题上,秋瑾和改良主义者、投机分子空唱高调的不同。
[76] “炎帝”句:汉族正统中断。炎帝,即神农氏,因他以发明火称王,故称炎帝。他和黄帝都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帝王,中国人民常称自己为炎黄的裔胄。世系,本谓一姓相承的系次,此指汉族世代相传的系统。
[77] 茫茫:本谓辽阔、深远,此用其引申义,喻国恨之大,国仇之深。
[78] 眦(zì字)欲裂:眼眶都要裂开,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79] 市:这里作动词用,买。
[80] 赤铁:此指宝剑,兼泛指武器。
[81] “死生”句:喻把生死看得很轻。此应理解作:为祖国不怕牺牲的精神。秋瑾《致王时泽书》云:“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后便以“鸿毛”喻其轻。
[82] “饥时”二句: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仇恨和革命精神。语本岳飞《满江红》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啖(dàn但),吃。匈奴,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也称“胡”,此借指清统治者。
[83] 侠骨:侠义者的骨气。崚嶒:本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此喻侠骨的清高桀骜。
[84] 大(tài太)刚刚则折:隽不疑对暴胜之说:“凡为吏,大刚则折,大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见《汉书·隽不疑传》。用于此意为:人的性格太刚强了易于遭祸,秋瑾于此持否定态度。
[85] “血染”句:《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诗用此典。
[86] 汉王:此指刘邦。暴:此指秦。三尺:《汉书·高帝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三尺,指剑,因剑长约三尺,故云。
[87] “五胡”句:晋代自晋武帝死后,诸王为了争权,互相攻杀,国内混战,于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种胡人贵族,乘机分占了中国北部,历史上称为“五胡之乱”。西晋亡,东晋偏安江南,胡人占据江北,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88] 衣冠:古代士以上的人戴冠,庶人包巾,衣冠连称,是士大夫阶级以上者之服装。《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后引申借指官宦之家,此指东晋的统治阶级。文弱:文雅而懦弱。
[89] 剑气棱棱贯牛斗:见前《剑歌》注〔3〕。棱棱,严寒貌,此喻宝剑寒光逼人。以下十句写宝剑的神威非凡,兼自况。
[90] 了了:清楚。
[91] 养晦(huì惠):隐居以待时机。京华:指清王朝的京都北京。
[92] 落落:本喻孤独,如“落落寡合”,此为寥寥无几意。
[93] “空山”二句:以龙喻宝剑,并赋予它以生命力。惊风雨,杜甫《滟滪》诗:“风雨时时龙一吟。”联系上下文,此所谓“惊风雨”者,是剑鸣惊风雨。跃跃,因急切期待而心情激动的样子。沉吟,此指剑鸣。欲化龙,梁人殷芸《小说》:“王子乔墓在京茂陵,国乱时,有人盗发之,都无所见,唯有一剑悬在空中。欲取之,剑便作龙吟虎吼,遂不敢近。俄而飞上天。”沈贞吉《咏剑》诗:“三尺精灵夜吐辉,曾闻天上化龙飞。”
[94] “宝光”二句:极形容宝剑的光泽。九天,天空,极言其高;亦谓天有九重。
[95] “中原”二句:指清朝统治中国。牧羊场,少数民族多以畜牧为业,满族为少数民族之一,所以这里用“牧羊场”指满洲贵族侵占中国。咄咄(duō duō多多),叹词,表示感慨。腥风,腥膻之风,这是对少数民族污辱之词。禹域,相传禹最先划分中国为九州,并指定名山大川为各州疆界,故后世沿称中国为“禹域”。
[96] 干将、莫邪(yé爷):干将,春秋时吴国人;莫邪,是干将的妻子。干将造剑,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金铁乃濡,铸成一对宝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后“干将”、“莫邪”便成为宝剑的代名词。
[97] 伊:语中助词,无义。
[98] 妖魔、百鬼:指清朝大大小小的统治者。
[99] 铁血主义:即扩张军备,实行武力政策。普鲁士首相俾斯麦1862年9月曾在议会上公开宣称:“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演说词与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有用铁与血。”见周一良等主编《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上册,第377页。这里的意思是主张用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
[100] 这首诗从“几番回首京华望”句看,大约写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夏秋瑾离开北京时。诗写祖国的危亡,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抒发了诗人的政治主张。与前面的《剑歌》、《宝剑歌》为同一主题。从这几首写宝剑、宝刀的诗中,可以看出北京之行在秋瑾思想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时她的思想已不同于早期在《杞人忧》中对国事所流露的那种忧虑、感伤的情调,而是充满对祖国危亡的热切关注,对清王朝媚外辱国的刻骨仇恨,并表露了她准备献身革命的坚强意志。
[101] “汉家”句:汉族的天下已经危亡。相传李白有词《忆秦娥》,中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词句,后便以夕阳笼罩宫阙,象征国家命运的衰落。宫阙,阙,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高建筑物,由于“阙”多建在“宫”前,成为皇宫建筑的一部分,故常“宫阙”连称,借指朝廷。
[102] 五千馀年:我中华民族,从黄帝降生算起距写此诗为四千六百一十五年。据刘光汉《黄帝纪元大事表》,见《左盦外集》卷十四,又见《秋瑾集》文附录。此为约数。
[103] 数百年:自清兵1644年(顺治元年)入关至写此诗之年,历时已二百六十年。
[104] 轩辕:即黄帝,因他生在轩辕之丘,故名轩辕氏。他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向来被看作汉族人民的祖先。
[105] “发祥”句:在古代传说中,黄帝是夏族(又称华族,即后来的汉族)的首领,夏族曾居陕甘一带,而昆仑山的北支穿过甘肃、陕西,故诗中说“发祥在昆仑”。发祥,语出《诗经·商颂·长发》:“浚哲维商,长发其祥。”又,《后汉书·班固传》:“发祥流庆”,李贤注:“言发祯祥以流庆于子孙。”后因称帝王出生和始建基业之地为发祥地。昆仑,在新疆、西藏之间,是我国西北最高的山脉之一,由帕米尔高原之葱岭发脉,其北支出青海,穿甘肃,入东北。
[106] “辟地”二句:指汉族开发中原。相传黄帝曾与蚩尤打仗,战败蚩尤,由陕、甘一带逐渐向东发展,进入黄河、长江流域。霍霍,刀光闪闪发亮。刘子翚《谕俗》诗:“晚电明霍霍。”中原,此指中国本土。广义的中原也主要是指黄河中下游。
[107] “痛哭”句: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因崇祯是汉族封建地主阶级中最后的一个皇帝,故诗人用这个历史典故旨在说明汉族统治的天下从此中断了。梅山,应作“煤山”,清代改名为景山,在北京紫禁城神武门外(今北京市景山公园内),相传明代永乐年间修建宫殿时曾在此处堆过煤,故名。按:秋瑾《某宫人传》:“……众攻陷京城,怀宗(即崇祯帝)见势不佳……自缢于梅山。”由此可佐证诗中“梅山”确系“煤山”之误写,或有意改“煤”为“梅”。
[108] “帝城”句:《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此指明亡于清。
[109] 京华:见前《宝剑歌》注〔17〕。
[110] “北上”二句: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帝国主义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并企图进而瓜分中国,英、俄、法、德、美、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攻入北京。次年九月,卖国投降的清王朝又与列强签订了割地赔款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加速进入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111] “白鬼”二句:帝国主义侵略的炮火惊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民,在当时想老老实实地做国内外敌人的奴才都已不可能。这两句可这样理解:八国联军之役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惊破了许多人改良主义的幻梦,促进了人们革命觉悟的提高。白鬼,指西方帝国主义,因英、美、法、德等国都是白种人,故云。
[112] 金错刀:刀名,柄和环上都是用黄金雕错的,故名。此句当脱胎于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
[113] 赤铁主义:即铁血主义,见前《宝剑歌》注〔25〕。
[114] “百万”句:喻把生死看得很轻,此可与“死生一事付鸿毛”(《宝剑歌》)句互参。
[115] “沐日”句:写宝刀经日月光辉的照射而发出夺目的奇光异彩。
[116] “轻生”句:慷慨为国献出生命的人是多么的气宇轩昂啊!七尺,古代的尺比现制短,一般男子大多身高七尺。此代指人。昂藏,仪表雄伟,气宇不凡。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诗:“绣衣柱史何昂藏,铁冠白笔横秋霜。”
[117] “不观”四句:战国时著名刺客荆轲的故事。荆轲,战国时卫人,为燕太子丹的刺客,太子丹为向秦国报仇,派荆轲以外交使臣的身份,去刺秦王嬴政。荆轲事先把匕首藏在地图里,秦王召见荆轲,他便献上地图,当秦王打开看时,在地图的尽端露出匕首。他急忙抓起匕首刺向秦王,未中,荆轲被害。事见《史记·刺客列传》。匕(bǐ比)首,短剑。见,同“现”。盈尺,刚满一尺,指匕首的长度。专制魔王,此指秦始皇嬴政。
[118] “我欲”二句:我愿只身援救祖国,无奈奴性的馀毒已遍布中原。禹域,见前《宝剑歌》注〔21〕。
[119] “心死”句:人们的心已经死了,你又有什么办法呢?人人,泛指中国人民。以上三句诗反映了作者个人英雄主义和脱离群众、轻视群众的思想。
[120] 援笔:提起笔来。
[121] 孰与俦:无可与比者之意。
[122] 尺铁:此指宝刀。
[123] 收:收到功效。
[124] 以天地为炉、阴阳为炭兮:语出贾谊《鸟赋》:“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贾谊是以冶铸为喻,阐明天地间合散变化之理,这里“愿从兹”二句,是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写铸剑,实指组织革命力量。
[125] “铁聚”句:即聚集六洲之铁。六洲,指亚洲、欧洲、非洲、澳洲、北美洲、南美洲,即全世界。
[126] 神州:《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后即用“神州”代称中国。
[127] 赫赫:声威盛大。以上六句,诗人以革命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抒发了她准备造就人才、组织革命力量,推翻清王朝的强烈的革命愿望。
[128] 水仙花: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尺多高,根似蒜头,叶细长扁平,花为伞形,色白芬香,多生长于浙江、福建等地,以福建漳州蔡坡村一带的水仙最为著名。水仙花从外貌的素雅,到精神的高洁,均和荷花相似,同是出污泥而不染,故古代诗人曾赞她“丰容要是小莲花”(杨万里《咏千叶水仙花》诗)。秋瑾爱水仙,其中寄寓着诗人高洁的情愫。
[129] “洛浦”二句: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水仙比作洛浦女神,用美人临风微张的睡眼喻初开的水仙花。洛浦,洛水之滨,传说为洛神出没的地方。洛神,即宓妃,传说是宓(伏)羲的女儿,在洛水溺死,后为洛水之神。见曹植《洛神赋》。凌波,喻美人步履细碎轻盈。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130] “瓣疑”句:水仙花色白圆如酒杯,上有五尖,宛然盏样,故有金盏银台之称。见《洛阳花木记》。
[131] 谪(zhé哲):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叫“谪”或“谪贬”。此处的“谪”为“谪降”意。迷信说法,谓仙家因过失或失宠降到人间。此说水仙之根是从瑶台谪降而来,喻其高贵洁白。瑶台:神仙住的地方。
[132] “嫩白”二句:喻水仙花的洁白与清香。
[133] 花癖:对花特别爱好,犹嗜花成癖。癖,积久成习的嗜好。
[134] 诗通过咏琴抒发作者愤于世俗之辈的只知追名逐利,从而感叹自己高洁的志趣无人赏识。
[135] “泠泠”句:唐刘长卿《听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琴,即古琴,拨弦乐器,因张弦七条,故名。
[136] “所思”句:所想的是在遥远的高山上。汉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实隐喻自己胸怀的远大和志趣的高洁。翠,远山的颜色。岑(cén涔),本指小而高的山,此泛指高山。
[137] 成连:人名,善鼓琴,是古琴家伯牙的老师。奋逸响:发出超越寻常的音响。
[138] 中散:即嵇康(223—262),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县西)人,魏末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音乐家,曾拜为中散大夫,故后人称嵇中散。叹销沉:嵇康因反对司马氏政治的黑暗,被陷害处死,临刑前奏《广陵散》,曲终叹曰:“袁孝尼曾请求跟我学此曲,我坚决不肯,《广陵散》从今绝了。”见《世说新语·雅量》。
[139] “若无”二句:喻无知音的苦闷。春秋时伯牙善弹琴,他的好友锺子期善于欣赏。伯牙弹琴时,志在高山或流水,锺子期立刻能听出来。见《列子·汤问》。后来锺子期便成为知音的代称。
[140] 这首诗约作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诗从祖国危亡日深、东西方帝国主义虎视眈眈的局势写起,认为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妇女亦不例外,可是这时谁又能出来挽救这衰颓的国势呢?诗人至为担忧,全诗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激情,真挚感人地表露了一位爱国诗人的忧虑情怀。
[141] 危巢燕:见前《普告同胞檄稿》注〔9〕,此喻处在祖国民族危难中尚未觉醒的人。
[142] 故国:此指祖国。驼:见前《宝刀歌》注〔9〕。
[143] “东侵”二句:对东方侵略的忧虑(此指甲午中日战争)还未完,面对西方帝国主义的瓜分,又当以什么策略来对付呢?
[144] “儒士”二句:文人、妇女也想卫国杀敌。投笔,即“投笔从戎”。班超幼年家贫,常替官员做些抄写工作,以维持生活。一次他正在写字,心有所感,忽然把笔摔在地上,大声叹息说:“大丈夫纵无大志,也应学习傅介子和张骞(两人均为出使西域的名人),在边疆建立功业,封侯拜相,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见《后汉书·班超传》。后以“投笔从戎”喻弃文就武。戎,军队。闺人,妇女。负戈,扛起武器。
[145] 济时彦:匡乱扶危的志士,英雄豪杰。彦,古代对有才学之士的美称。
[146] 颓波:下流的水势,此喻衰颓的国势。
[147] 这首诗约作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初秋作者寓京时。秋瑾这年春随她的丈夫进京,途中曾返故乡绍兴住过一个短时间,又匆匆北上,至此已三月有馀。诗中抒发了真挚、深沉的怀母之情。
[148] 慈闱:母亲的代称。隔:分离。
[149] “发容”句:此为诗人想象中词,别后母亲当没有增加皱纹和白发吧!
[150] “眠食”句:问候起居。眠食,饮食睡眠。
[151] “恨别”句:恨与母别离,故常常抚线自慰。线,孟郊《游子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指母亲给她缝的衣服。此为用典寄情,未必就是写实。
[152] 但:只有。
[153] 善保:好好保重身体。
[154] 珍摄:珍重保养。晚凉初:即“初晚凉”,倒置为了押韵。初,指秋初。秋初易患病,故叮嘱“珍摄”。
[155] 这两首五律系1904年(光绪三十年)春秋瑾南下探母后由海道返京途中所作。诗描写海上壮丽的美景,以及诗人的感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只身万里、不畏险阻的乐观进取精神。
[156] “四望”句:四面瞭望,大海茫茫无边。
[157] “洋洋”句:此形容众多而丰盛的海上奇景。洋洋大观,语出《庄子·天地》。
[158] “舟疑”四句:写在行驶的轮船上所见海上广阔而奇丽的景象。蟠,盘曲而伏。万派,喻水的分流。迥(jiǒnɡ窘),远。此句喻船行之速,远远地把潮声丢到后边。攒(cuán汆阳平),聚集。
[159] 入眉端:犹言上眉梢。
[160] “水天”句: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秋诗由此化出。
[161] 突兀:高貌。孤峦:孤独的山峰。
[162] “望远”二句:诗人在舱外遥望大海,顿觉胸怀舒畅,眼界开阔。
[163] “银涛”二句:诗人凭窗而望,看到那海上翻滚的白色浪涛,犹如墙壁矗立,青蓝色的大海,使人感到寒气逼人。
[164] “咫尺”句:望中看见北京近在咫尺。这是形容船行之速。皇州,帝都,京城。
[165] 行路难:本为乐府古题,因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绪,故名。这里诗人有感于现代交通工具轮船之迅速,所以说,不要再感叹行路的艰难了。此为用其字面意。
[166] 飞絮稠:随风飘落的柳絮多而密。飞絮,杨柳春天开花,形状如棉絮,成熟时随风飘飘落下,故称。
[167] 那堪:哪禁得住,哪能忍受。分袂(mèi妹):分手,离别。
[168] “阑干”二句:这两句是承“分袂”而来。上句说居者凭阑而望,只见那白云重重叠叠;下句说行者路程很远,如同江水长流不息。十二、三千,都是泛指,言阑干之多,路程之远。欧阳修《少年游·春草》:“阑干十二独凭春,晴连碧远云。”
[169] “未免”二句:柳树黯然,未免显得多情;相留无计,致使落花满带愁容。这两句诗表面上写自然景物的多情,实则是借此抒发诗人的惜别之感。烟树,远望树林如烟笼罩,故称。此指春天的柳树。戎昱《途中寄李二》诗:“杨柳烟含霸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黯,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
[170] “送君”二句:送君南浦正是我为伤别而销魂的地方;一夜东风,好像在催促你所乘的行舟。君,您,第二人称的敬词。南浦,原是古代的一条水名,在今湖北武昌市南。屈原《离骚》:“送美人兮南浦。”后沿为送别地的代词。销魂,亦作“消魂”,指人们为情所感,使得神思茫茫,仿佛魂将离体,多用来形容人极度悲伤、愁苦时的情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东风,此指春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促客舟,“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词)意。促,催。
[171] 这是一首咏月诗。
[172] 蟾(chán缠)魄:指月亮。古代神话中,相传月里有桂树和金蟾,又说月轮无光之处为“魄”,故月亮称“桂魄”、“蟾魄”。娟娟:姿态美好的样子。
[173] 晶奁(lián联):像水晶一样的镜子,此喻月明如镜。奁,本为镜匣,这里代镜子。
[174] “照地”二句:喻月的皎洁明亮。照地疑霜,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用此意。
[175] “有人”句: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秋诗化用此意境。
[176] “何处”句: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用此典。
[177] 二十四桥:旧址在扬州,有两说:一说是隋代建造的二十四座桥,每座桥都以城门坊市为名(见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一说桥名二十四,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这里指画在竹帘上的二十四桥图。
[178] 清宵:清幽的夜晚。
[179] 荷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圆如盖,夏季开花,色艳丽,有红、白、粉三色。此诗是写红莲。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用“红衣”、“绛云”、“玫瑰”、“红梅”、“胭脂山”等比喻来描绘“红莲”,突出了红莲的艳丽和光彩,诗末江南女儿划着小船歌唱采莲的喜悦,使诗篇洋溢着欢快的情调。
[180] 洛妃:洛水中女神。曹植《洛神赋》中说:洛妃是古代帝王宓羲的女儿宓妃,她因渡水被淹死,后成为洛水中的水神。乘醉下瑶台:醉后面成酡色,为渲染红莲,故云。瑶台,仙人住的白玉台。
[181] “仙人”句:诗人由此联想到神话中的“仙人栽火”。栽火,《洞冥记》中说:“种火之山有梦草,似蒲,色红。”
[182] 处士:这里指孤山处士林逋。他异常爱梅,有“梅妻鹤子”的佳话。这里是说由红莲联想到红梅。因为莲花和梅花都具有高洁的品格。
[183] 胭脂山:即燕支山。此山古代在匈奴境内,以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匈奴失此山,曾作歌曰:“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句用此典,以“胭脂山”比红莲。
[184] 棹(zhào赵)歌:划船人唱的歌。
[185] 诗作赞美白莲的洁白和异香,从而反衬世俗的污浊和黑暗。“国色由来夸素面,佳人原不藉浓妆”,表现了诗人重天然、尚本色的美学观。
[186] “莫是”二句:意思是莫不是天上仙女掉下来的玉耳环,一夜之间在水乡幻出了白莲。玉珰,玉制的耳饰。此喻白莲之洁白。
[187] 国色:姿容极美的女子,冠绝一国。《公羊传·僖公十年》:“骊姬者,国色也。”何休注:“其颜色一国之选。”素面:不加粉饰的面容。
[188] 不藉:不依赖。
[189] 东皇:古代指春神。《尚书纬》:“春为东皇,又为青帝。”红尘涴(wò卧):被尘世污染。涴,沾污,弄脏。
[190] 寒簧:月宫仙子。传说她是西王母的散花女史,后来又任月宫中的侍书,曾向嫦娥学习紫云歌和霓裳舞。见明人叶绍袁《续窃闻记》。《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弄玉吹笙,寒簧击敔。”明月裳:古代仙人穿的白色透明的衣服。
[191] 郭宗熙(1874—1934),字诇(xiònɡ)白,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吉林交涉使。1893(光绪十九年)至1894(光绪二十年)年,秋瑾的父亲秋寿南在长沙候补,结识了一些当地文士,郭宗熙也是其中之一。郭氏擅诗词,著有《湘上题襟集》,秋瑾看到后,步集中一首诗的韵写了这两首诗。诗约写于1894年甲午战争中,表现了秋瑾少女时代的才华和豪情,以及她关心国事并希望将来建功立业的壮志。杜公亭,唐代大历四年(769)春,杜甫飘泊湖南,自长沙过湘潭,写有《发潭州》一诗,中有“岸花飞送客”句,后人为纪念杜甫此行,在湘江西岸筑“岸花亭”。所谓“杜公亭”,即指此事。
[192] 贺方回:即宋代词人贺铸(1052—1125),字方回,卫州(今河南卫辉)人,他是宋代著名的词人,这里是代指郭宗熙。郭氏也是清代词人,著有《栖白庼词》。
[193] “遮莫”句:言其诗才敏捷。遮莫,任凭。击钵催,即击钵催诗,南朝齐人萧子良,常在夜间集文士饮酒赋诗,刻烛限时,规定烛燃一寸,诗成四韵。萧文琰认为此事太容易,乃与丘令楷、江洪二人改为击铜钵催诗,要求钵声一止,诗即吟成。事见《南史·王僧孺传》。后来便以“击钵催诗”指限时成诗或喻诗才敏捷。
[194] “子夜”二句:称赞郭宗熙诗写得好。谓郭诗如子夜高歌时之清新流美,又如卯桥两岸鸟鸣之哀婉感人。子夜,即《子夜歌》,乐府诗题,属吴声歌。子夜歌多为吴地男女恋歌和相思之辞。豪歌,放声高歌意。琼树,美女,此泛指女郎。周邦彦《黄鹂绕碧树·春情》词:“纵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争如盛饮流霞,醉偎琼树。”腻,本指细腻润泽,这里喻歌喉的圆润。卯桥,卯水上的桥,浙江馀杭有“九峰三卯”之说,三卯,即三条卯水。据说,卯桥两岸鸟的叫声特别哀伤。
[195] 耽(dān单):沉湎,爱好。
[196] “从古”句:自古以来江山之美就有助于才士的诗文创作。《文心雕龙·物色》:“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197] “领略”二句:说诗人领悟透了梅花与翠竹,笔端自然涌现出梅与竹高洁的品格。岩翠,这里指竹子。南方山间多竹林,翠是竹子的颜色。暗香,指梅花。林逋有写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名句,后以“暗香”代梅。浓绿,喻竹。
[198] 贾傅祠:即贾谊的祠堂。贾谊(前201—前169),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少年即以才华称,二十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后为大臣周勃、灌婴等权贵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称贾太傅,后人为纪念他,在贾谊故宫建贾太傅祠。贾太傅祠,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区太平街太傅里(即《长沙县志》所说的旧长沙县西北的濯锦坊),现仅存祠屋一间。
[199] “新声”句:新诗才赋就谱上曲子流播四方。新声,新诗。管弦催,谱上曲子。
[200] “二分”二句:由明月当空的夜景,而想到战场上的将士。此时正值甲午中日战争,故诗人有此设想。二分明月,徐凝《忆扬州》诗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此写月光的皎洁。十丈劳尘,这里指战士的劳累与征尘。古人多以“十丈”形容尘之多。画角,古代管乐器,相传来自西羌,形状如竹筒,本细末大,用竹木或皮革制造,因上面有彩绘,故云“画角”。古代军中用它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这里“画角哀”,指夜间军中传出的悲哀的画角声。此为诗人想象中的意境。
[201] “绣虎”二句:不要只知讲究诗词的华美,而应当关心时事,随时准备报效祖国。绣虎,《类说》卷四引《玉箱杂记》:“曹植七步成章,号绣虎。”后来便以“绣虎”称擅长诗词、词采华美者。闻鸡,即闻鸡起舞。祖逖与司空刘琨均为司州主簿,二人感情很好,夜间同眠,听到荒野鸡鸣,就对刘琨说:“此非恶声也。”因起舞。事见《晋书·祖逖传》。后便以“闻鸡起舞”指有志之士及时奋发之意。济川才,一般泛指辅佐帝王之才,语出《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这里似仍指祖逖。《晋书·祖逖传》说,祖逖为奋威将军,部曲百馀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202] 勒:在碑上刻字。燕然石:东汉永元年间,窦宪大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勒石纪功而还。见《后汉书·窦宪传》。后来便把“燕然石”作为纪功碑。
[203] 风云:这里比喻豪情壮志。以上四句,是诗人对郭诇白的祝愿,同时也隐含着秋瑾的自期自勉。
[204] 这首诗从“东方烽火几时休”看,约作于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期间。诗人旧地重游,但物是人非,引起了她许多感慨。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个人感慨中,还含有为国事担忧的成分,这对当时静处深闺的少女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也正是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秋瑾爱国主义思想所孕育的种子。
[205] 宿雨:前夜的雨。收:停止。
[206] 犹如是:还像过去一样。
[207] 故国:故乡。
[208] 南地:指何处不详。但既然上文有“故国亲朋好在不”句,疑指秋瑾故乡绍兴。秋瑾此时随父侍居湖南(见秋宗章《秋瑾与六月霜》),就湖南而言,绍兴似不应称“南地”,但亦不能称“北地”,且要与下句“东方”对仗,故云。存疑待考。
[209] 东方烽火:指甲午中日之战。烽火,古代边境遇到敌人侵犯时,报警的一种信号。这里指战火。
[210] 苍茫:旷远迷茫貌。此处“苍茫里”,当指诗人不忍登高远望的故乡绍兴一带。
[211] 这首诗大约是秋瑾结婚之后的作品。柬(jiǎn俭),书信。珵妹,秋瑾的胞妹,原名闺珵,字佩卿,后改名珵,小秋瑾两岁。
[212] “锦鳞”句:诗人切盼妹妹的书信,但杳无消息。锦鳞,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称书信为“鱼书”。这里“锦鳞”是书信的美称。杳杳,这里是杳无音信的意思。雁,《汉书·苏建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后因称书信为“雁书”。沉沉,与“杳杳”同意。
[213] 拥衾(qīn亲):围裹着被子。衾,被子。
[214] 闺内:女子居住的内室。
[215] “数声”二句:树叶落在台阶上发出飒飒的声音,那孤单无聊的思妹之情,只好寄托于琴音了。砌(qì气),台阶。素琴,不加修饰的琴,此泛指琴。
[216] 输与:这里有不如让……的意思。花枝:大约指诗人周围一般平庸的女子。
[217] “不堪”句:不敢遥听江边传来的捣衣声,是因怕触动思妹之情。据杨慎《丹铅录》云:“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这里用捣衣借指过去姊妹二人朝夕相处。砧(zhēn真),捣衣石。
[218] 届(jiè借):到。有所思:有所怀念。
[219] “东风”句:东风吹来,很快又是踏青时节了。踏青,春天到郊外游览。旧俗以清明节为踏青日。按:古俗踏青节有三:一为正月初八;一为二月初二;一为三月初三。均见《月令粹编》。
[220] “吟到”句:吟到荼花开的初夏,诗兴仍在。荼(tú mí徒迷),蔷薇科花名,即“酴醾”,初夏开花,此时春天的花俱已凋谢,故古人有“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苏轼《酴醾花菩萨泉》)和“开到荼醾花事了”(王琪《春暮游小园》)的说法。
[221] “诗酒”句:秋瑾善诗文,喜饮酒,亦豪侠爱友,史称“工诗文词,著作甚美,又好剑侠传,习骑马,善饮酒”(陈去病《鉴湖女侠秋瑾传》)。诗人这种豪爽的性格,厌恶孤独、无聊的生活,况时届清明,更增加了她对亲友的怀念。
[222] 牢骚情绪:这之中有个人的牢骚,但也有忧国伤时的感慨。
[223] 负:“负负”的省略,十分惭愧意。《后汉书·张步传》:“步曰:‘负负无可言者。’”李贤注:“负,愧也,再言之者,愧之甚。”柳亚子《哀女界》:“而赤手空拳,徒呼负负。”
[224] 忆:这里是想起、怀念的意思。季芝:即吴季芝,女,广东人,秋瑾婚前的好友。《秋瑾集》中另有《季芝姊以诗相慰次韵答之》(二章)、《寄季芝》(三章)、《金缕曲·送季芝女兄赴粤》诸作可参。
[225] 秋瑾有《清明怀友》诗(见前),这首诗便是次《清明怀友》韵,抒写秋瑾豪侠好学的性格特点,以及她高洁的情怀。次韵,古人和诗,用原诗的韵脚称次韵,这里是用她自己前诗的韵。
[226] “独对”二句:诗人对着美好的春光发愁,看到夕阳下的芳草更感悲伤。断肠,形容悲痛到极点。
[227] “愁城”二句:诗人重重的忧愁是难以解除的,此时若有酒可消愁,即使会喝醉,也不推辞。此二句喻愁苦之深。愁城,喻被忧愁包围。庾信《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
[228] “喜散”句:意为轻金尚侠。据吴芝瑛《记秋女侠遗事》云:秋瑾为赴日留学,在筹备学旅费时,曾把自己的首饰、衣物卖掉,经济十分困窘。临行前听说王照因戊戌事自首,被关狱中,正需钱打点,秋瑾便将学旅费的一部分托人转送狱中,并嘱勿告己名。王照出狱才知此事始末,而此时秋瑾已去日本。王照后与人谈起,感激涕零。然秋瑾与王照素不相识,由此可见秋瑾平生尚侠之一斑。奁(lián联)资,旧时女子出嫁时,母家陪送的嫁妆。
[229] 书痴:沉迷于书中,成为一种癖好。《旧唐书·窦威传》:“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230] “浊流”二句:生在污浊的社会,仍能保持自身的纯洁,正如荷花一样,虽出污泥而不染。拟,比。水芝,荷花。
[231]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悲秋之感。诗人通过飘落的梧叶、萧瑟的秋风,烘托深秋凄凉、悲愁的气氛;而那白雁的哀鸣、篱畔的菊花,更令诗人愁情满怀。此时已是夜深人静,相思之情油然而生,镜中又看到自己容颜的憔悴,故只有独对孤灯吟诗自慰了。
[232] 画栏:彩绘栏杆。
[233] 西风:秋风。
[234] “十分”二句:因烦闷难遣,未免怨孤灯不能相与谈心;相思无际,致使睡梦中也发出叹息声。惆怅,怅惘失意、烦闷。
[235] “白雁”二句:白雁声中诗人充满了悲秋之感;看到篱畔的菊花,更增添了日暮的愁情。黄花篱畔,陶潜有“采菊东篱下”的诗句,诗用此意。黄花,菊花。
[236] 容颜减:面容消瘦憔悴。
[237] 坐漏残:坐到深夜。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古代计时,用铜壶盛水,壶底穿一孔漏水,中间插上一根刻着度数的箭,人们由此知时刻。漏残,漏中的水快滴完了,指深夜或夜将尽。
[238] 这首诗是秋瑾来北京后不久写给琴文的,作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夏初。诗附在《致琴文书》后,并云:“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鉴湖女侠秋闺瑾求正草。”见《秋瑾集》,第31页。诗抒写了秋瑾对一见如故的琴文真挚的怀念。琴文,生平未详,从秋瑾《致琴文书》看,大约是思想较开通的一旧式妇女。
[239] 萍踪聚首:即萍水相逢,偶然相遇的意思。
[240] 蒙:受。垂:自上施下,常用来表示别人(长辈或上级)对自己所施的敬词。怜:爱怜。
[241] “谊合”二句:因和您志趣相投结成了友谊,而友谊的深厚又使我们成了忘年交。芝兰同气味,芝和兰都是香草,这里以芝兰同香喻两人志趣相投。萧艾,一般指草中之贱者。此处萧和艾又可分。萧,有香气,指琴文;艾,自比。忘年,即忘年交,两人年龄相差很多而结成朋友者称“忘年交”。《后汉书·祢衡传》:“祢衡有逸才,少与孔融交,时衡未满二十,而融已五十,为忘年交。”
[242] 匆匆:此指相聚时间之短促。
[243] 黯黯:如黯然,见前《送别》诗注〔4〕。
[244] 一纸:指书信。雁足:古代传送书信人的代称。见《汉书·苏建传》。
[245] 这首诗作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秋天寓居北京时。诗中抒写了作者秋日独坐的寂寞心情。
[246] 小坐:暂坐,言时间较短。把(bǎ靶)卷:手执书卷。哦:吟哦。
[247] 湘帘:用湘妃竹做的帘子。湘妃竹,也叫斑竹。此竹珍贵,产于湖南、广西等地。静垂波:形容湘帘下垂如平静的水波。
[248] “室因”句:瑾居北京,少亲寡友,除吴芝瑛等一二人外,知己甚少。室,此指诗人的住处,并非指狭义的房子而言。
[249] 绿苔:地衣植物,即苔藓。蛩(qiónɡ穷)语:蟋蟀的叫声。
[250] “一庭”句:满院的落叶声和秋雨相和。
[251] 剧怜:甚是哀怜。北地:此指北京。
[252] 翠袖罗:绿罗衣袖。这里不言“罗袖”而言“袖罗”,是为了押韵的关系。
[253] 这首诗《小说林》第五期又题作《赠桐城女士吴芝瑛》。吴芝瑛(1867—1934),字紫英,号万柳,安徽桐城人,是著名桐城派古文大家吴汝纶的侄女,善诗文,工书法,坊间流传她的蝇头小楷,称《小万柳堂法帖》,嫁无锡廉泉(号南湖)。她和秋瑾都因随丈夫进京而得以相识,两人相处很好,并常有诗词唱和。《六六私乘》云:“女士幼承家学,尤精八法,诗文转为书名所掩,于时人少所许可,邂逅论文,独倾倒于姊,结金兰之契,女士稍长,妹之。两情爱好,不啻同怀,居处密迩,过从酬唱无虚日,惜随手散佚,稿已不可得见。”由此知秋、吴唱和的诗一定很多,可惜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却只有《赠盟姊吴芝瑛》这一首了。诗写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夏历正月初八。诗中秋瑾把吴芝瑛认为“知己”,并希望她们间的友谊与日俱增。
[254] “曾因”句:曾经为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访遍了天涯海角。
[255] 乐自偕:彼此都很快乐。偕,共同。
[256] “不结”二句:意为结盟非生死之交总觉泛泛(平淡),但姊妹间情投意合,这样的友谊也是美好可贵的。盟,古代诸侯在神前立誓缔约,后结拜为弟兄也称“盟”,此指吴、秋结拜姊妹。埙竾(xūn chí勋池),古代的两种乐器。《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箎(同竾)。”这两种乐器声音相和,故后来用以赞美兄弟和睦。这里是指吴、秋姊妹间友情的谐和、深厚。
[257] 芝兰气味:芝、兰均指香草,这里以“芝兰气味”喻吴、秋高洁的志趣。心心印:心心相印,言彼此心意相通、完全一致。
[258] 金石:这两种东西质地坚硬、纯洁,这里喻胸怀的纯正高洁。襟怀:胸怀。默默谐:默默相合。
[259] “文字”句:我们的文字交情像管鲍的友谊那样深厚。文字之交,以文字交结的友谊。管鲍,春秋人管仲、鲍叔牙,两人相知最深。管仲曾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见《史记·管晏列传》。后便以“管鲍”喻友谊深厚的朋友。
[260] 乖:相背,不和谐。
[261] 这首诗写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春。秋瑾赴日本留学前夕,为了帮助爱国青年王照出狱,出国的学费已告绌,便决定回故乡绍兴,一方面向老母告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筹集学费。于是诗人便和吴芝瑛一同南下,并在上海小住。秋瑾看到半殖民地的上海纸醉金迷的生活,面对祖国危亡的现实,心中更加烦闷与忧伤,决定离开“但逐豪华斗舞衣”的上海。诗即抒发了诗人的这种心情。申江,即春申江,今上海市境内黄浦江的别称,误传战国时楚人春申君黄歇疏凿此江而得名。题壁,把诗写在墙上。
[262] 南归:从上海到绍兴航行是向南。
[263] 吴淞:原属宝山县,今为上海市市区,它是上海的门户。这里代称上海。
[264] 马足车尘:陶潜《饮酒二十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用此意。这里代指来往的朋友。
[265] 繁弦急管:原指繁杂而急促的音乐声,此指上海洋场的靡靡之音,即所谓“醉生梦死”之音。正声:此处是对“靡靡之音”而言,即能激发人们正当感情(如爱国心、积极进取心等)的乐声。希:同“稀”。
[266] “几曾”二句:人们何曾为颓败的国势伤心,而只知一味地追求腐化、享乐。但,连词,犹言“只是”。逐,追随,此作追求讲。
[267] 忧未已:担忧不止的意思。
[268]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逐日流向下游,常用来比喻事物日衰,景象日非。这里比喻世态民俗一天比一天坏。
[269] 这组诗大约是秋瑾少女时代的作品。诗通过对秦良玉和沈云英的歌颂,旨在表现作者反对重男轻女这种封建思想的馀毒。《芝龛记》,是董寅伯的祖父董榕的传奇。董榕(1711—1760),清代戏剧家,丰润(今属河北)人,字念青,一字恒岩,号谦山,又号繁露楼居士,官至九江知府。他的《芝龛记》传奇,全剧六十出,主要是叙述明代女将秦良玉、沈云英立战功的故事。按:秦良玉曾抗击过外敌,但后来她和沈云英又都镇压过农民起义,以今天的观点看,对她们自然不应毫无批判地颂扬。秋瑾由于受时代及阶级的局限,未能认识到这点。秋瑾当时极力反对重男轻女,而秦良玉、沈云英又是女中豪杰,英名盛传,故诗人对她们很敬佩。
[270] 女状头:女状元。状元,科举时代,经过会试考取的一甲(会试考中者分为三甲)第一名为状元。
[271] 红颜:女子。
[272] 马家妇:指马千乘之妻秦良玉。秦良玉(1584—1648),女中豪杰,明代四川忠州(今重庆)人。她系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之妻,丈夫死后,她代任其职,所部号白杆兵。明天启元年(1621)率兵北上抵御后金(清),崇祯三年(1630)又入援京师,有战功。后返回四川,与农民义军为敌。沈家女:即沈云英,明代浙江萧山人,道州守备沈至绪之女。她武艺高强,曾从父镇压过农民起义。沈至绪后为张献忠部下农民所杀,她从敌营中夺回父尸,据城抵抗,朝廷授为游击将军。
[273] 九州:指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故称。
[274] 搘(zhī支)撑:支持。女土司:指秦良玉和沈云英。土司,元明清时代,朝廷于西北、西南地区设置的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
[275] 才调:才气。李商隐《贾生》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绝尘姿,姿色人世无比。
[276] 靴刀:弯如靴形的刀。帕首:古代女子用以裹头的头巾。桃花马:桃花色的马。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君家赤骠画不得,一团旋风桃花色。”
[277] “平台”句:指明崇祯(思宗)帝赋诗赞秦良玉事。《明史·秦良玉传》:“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与翼明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庄烈帝(崇祯的谥号)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平台,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蛾眉,本指女子长而美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语出《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蛾,以蛾的触须比拟眉毛的弯状。
[278] 吾侪(chái柴):我辈。添生色:增光彩。
[279] “百万”句:赞沈云英从敌营中抢回父尸。
[280] “千群”句:写敌军被沈云英的英勇夺父尸惊破了胆,脸上的颜色一片灰白。胡马,指沈云英与之为敌的少数民族军队。古代称北方的少数民族为胡。
[281] “而今”句:如今浙江一带还传诵着沈云英的英名。
[282] 谪(zhé哲)来尘世:从天堂来到人间。谪,封建时代官吏被贬职或流放谓谪。从天上到人间也有类此性质,故云“谪来尘世”。
[283] “翠鬓”句:写秦良玉登上点兵台。翠鬓,黑色的鬓发。翠,古代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的矿物颜料)画眉,故又称眉为翠黛。翠黛近黑色,故这里翠指黑色。荷戈,本是指扛着武器,这里指全身披挂。将坛,将台,军队中主将点兵的台子。
[284] 左宁南:明末将领左良玉(1599—1645),山东临清人,因镇压农民起义军有功,封为宁南伯,进侯爵,驻武昌。南明弘光政权成立,马士英等执政,起内讧,他又以清君侧为名讨伐马士英,导致南明政权危机,南京为清兵占领。诗中说“千秋羞说左宁南”,是因为秋瑾看来,在国家危难之际,拥重兵的左良玉未能以国事为重共同对敌,而却参与内讧,导致清兵得以顺利南下。这种看法表现了秋瑾的卓识。
[285] 播:传播。帝都:帝王住的地方。
[286] 良姝(shū书):美貌的女子。
[287] 可怜:可惜。丹青笔:画家。丹和青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色,故又以丹青代称绘画。
[288] “绘出”句:画出秦良玉和沈云英两位女英雄的丰采。娉婷(pīnɡ tínɡ乒亭),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289] 结束:装束,打扮。戎妆:身披铠甲的装束。
[290] 个人:彼人,那人,多指所敬爱的人。陈亮《念奴娇·至金陵》:“因念旧日山城,个人如画,已作中州想。”
[291] “同心”句:秦、沈二女同心同德,肩负朝政。
[292] 肉食:高位厚禄,指做官的人。《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诗也兼用此意。素餐:俗谓无本事,白吃饭,无才无德白享俸禄。《诗经·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293] 赖:依仗。
[294] 鼎足:鼎三足,故后来凡成三分之势的谓鼎立。这里是说秦良玉、沈云英与古代的花木兰可以并称女中三杰。花木兰是一个文学故事人物,最早见于北朝民歌《木兰诗》,她曾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战场立功。其姓氏,或姓花,或姓朱(一作木)。后成为女英雄的代词。
[295] 这首诗表面上是咏燕,实则含有深刻的寓意。它借到处奔忙的燕子,讽刺趋炎附势的世俗之辈。
[296] 翔:鸟展开翅膀飞。
[297] “谢王”二句:谢家、王家都是晋代的大贵族,后家势衰落,而燕子仍照常飞来,但所住的地方已不是王、谢华堂,而变成普通百姓的茅屋了。所以刘禹锡《乌衣巷》诗有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秋诗用此典而反其意。这里是说:谢、王家势虽衰,可并不是连茅草屋都没有供燕子住的,为什么偏偏去住卢家的玳瑁梁呢?“偏处”句:语本唐朝诗人沈佺期《独不见》诗:“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但意不同。卢家,相传是六朝的富户。玳瑁梁,用玳瑁装饰的屋梁,极言华丽。玳瑁,海产动物,甲光亮,有花纹,是珍贵的装饰品。
[298] 这首诗系秋瑾少女时代的作品,于春寒中赞美不畏寒的燕子迎风飞翔、呢喃细语的自由自在。从而表现了秋瑾从少年时代就喜欢冲破困境、追求自由的性格。
[299] 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苏轼有词《定风波》云:“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300] 冷难降(xiánɡ详):寒冷难退去。
[301] 呢喃:燕子的叫声。刘季孙《题饶州酒务厅屏》诗:“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302] 分飞:几只燕子在空中飞翔。小语双:指成双成对的燕子呢喃细语。
[303] 这首诗是诗人为其嫂夫人张淳芝所画兰花而题的诗,大约也是她早期的作品。秋社1913年印行的《秋女侠诗文稿汇编》题作《为嫂氏画吾乡九节兰口占》。兰为多年生草本花卉,兰花朴实无华,幽香清远,居“花草四雅”之首。兰本生在深山幽谷之中,不为俗人所赏识,但它却不因地处清寒而花不放,也不因无人赏识而气不芳,故有“花中君子”之称。唐太宗李世民有咏《芳兰》诗云:“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应是君子的饰物。从诗的末句,不难看出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操和羞与流俗为伍的高贵品格。
[304] 九畹:《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王逸注:“十二亩曰畹。”后以“九畹”作兰花的典故。品独优:指九节兰,品种最好。
[305] 簪助:插戴。簪,本是古代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
[306] 夫子:此指丈夫。
[307] 羞伍:羞于同伍。凡葩:普通的花。
[308] 此为秋瑾少女时代的作品。
[309] 玉堂:汉代的宫殿名,后也泛指富贵之家。
[310] 和露:带着露水的玫瑰,分外美丽。
[311] “却疑”句:意谓桃、李不能和玫瑰一样鼎足而三。按:秋瑾不太喜欢桃花的“艳色秾芳”。她曾有“不与夭桃一例娇”(《梅》)之句,而对有刺的玫瑰倒情有独钟。
[312] 得:应当。
[313] 这是一首咏物诗,从眼前的秋海棠联想起这种花虽不凭借春光之力,却能与秋风抗争。诗人一生争独立,图自强,于此可察端倪。秋海棠,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卵形,基部斜心形,有细刺毛,背面红色。一般栽在庭院里,秋天开花,花色淡红。
[314] “栽植”二句:种植这种花,培育的工夫一样,承受的雨露相同,但花的颜色却一丛浅淡,一丛浓艳。
[315] 藉(jiè借):依靠,凭借。
[316] 晚风:此指秋风。
[317] 这首诗写秋瑾少女时代的勤奋好学,反映了她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口号,犹“口占”,用于诗的题目上,表示信口吟成。
[318] 阶除:原称宫殿的台阶谓“除”,后来“阶除”也泛指台阶。
[319] “花院”句:稀稀落落的花院在月夜里更显得清虚。萧疏,稀稀落落。
[320] “侬亦”二句:承上两句,不管白天夜晚,我一心想变成那蠹书的脉望,在画楼上专心攻读。脉望,虫名。《酉阳杂俎·支诺皋中》:“唐何讽于书中得一发卷,规四寸许,如环而无端,用力绝之,两端滴水。方士曰:‘此名脉望,蠹鱼三食神仙字,则化为此物。’”画楼,用彩画装饰的楼阁,后泛指华丽的楼阁。蠹(dù杜),蛀蚀、侵害,此指脉望蠹书(实为刻苦钻研意)。等身书,贾黄中年幼聪慧,才五岁,他父亲每天早晨叫他立直,与打开的书卷相比,让他每天读完与他身高相等的一段卷子(古代的书籍是卷轴装帧,读书多少以卷子的长短而论),谓“等身书”。见《宋史·贾黄中传》。诗中用此典故形容每天读书之多。
[321] 这组诗从第四首的“昨日卿经贾傅宅,今朝侬上定王台”看,当作于秋瑾少女时代随父侍居长沙时。诗记述踏青情景以及与女友相戏的喜悦心情,调子是欢畅明快的;但触景生情,诗中也流露出秋瑾春怀难展的淡淡愁情。踏青,春天到郊外游览。详见前《清明怀友》注〔2〕。
[322] 踏青书:邀请踏青的信。
[323] 不虚:不空,引申为践约之意。
[324] 隔宵:隔夜,头天晚上。
[325] 凤头鞋:古代女子所穿一种绣花鞋,因鞋头多绘凤凰,故称。绣罗襦:带刺绣的纱织品短袄。
[326] 珊珊:妇女衣裙拂地所发出的声音。宋玉《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茸(rónɡ容):初生的纤细、柔软的草。
[327] 落红:落花。
[328] 阴:通“荫”。啭:鸟叫的声音,这里作动词用。黄鹂:即黄莺,也叫仓庚,一种黄色的鸟。
[329]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330] 珠帘:古代原指用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后来多指用琉璃珠穿成的帘子。海棠枝:指春天开花的海棠树。海棠是落叶乔木,花为淡红色。
[331] 才(zāi哉):通“哉”,语气词。《庄子·列御寇》:“必且有感摇而本才。”于省吾《双剑诸子新证·庄子二》于此句释云:“按‘感’读撼,‘才’读哉。西周金文哉字皆以才为之。”
[332] 贾傅宅:即贾傅祠。王芷馥编的《秋瑾诗词》(1907年刊)即作“贾傅祠”。详见前《题郭诇白(宗熙)〈湘上题襟集〉即用集中杜公亭韵》注〔8〕。
[333] 定王台:相传汉景帝之子、长沙王刘发为想望他的生身母唐姬而筑,故址在今湖南长沙市东部。左宗棠《题罗忠节公遗像》诗:“春风归咏定王台。”句下自注云:“咸丰初,公馆贺耦耕尚书里第,及门诸子假馆长沙东郭定王台……”按:贾傅宅和定王台,一在原长沙县西,一在原长沙县东,所以诗末二句说:“昨日卿经贾傅宅,今朝侬上定王台。”
[334] 这首诗是秋瑾离开常德赴湘潭途中之作,约写于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诗主要抒发诗人离开常德的感慨。去,离去,离开。常德,清代为府名,治所在武陵(今湖南常德市)。感赋,心有所感而作诗。
[335] 江城:此指常德,因它位于沅江下游北岸,故称。
[336] “论交”句:李白《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据《李太白文集》杨齐贤注云:“(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酿美酒以待白。”诗人有感于现实世俗友情的淡薄,故有论友情谁可与汪伦相提并论之叹。
[337] “多情”二句:此紧承上二句,如论情谊,世人还不如那堤边的柳树,杨柳尚能垂枝依依,致惜别之意呢!犹,尚且,还。依依,字面是写柳条柔弱,随风飘动的姿态,实则内含依恋不舍意。《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338] 诗表现了秋瑾重阳佳节时一种落拓茫然之感。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又叫“重九”。因“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应,故称。
[339] “容易”二句:好不容易盼来东篱下的菊花绽开黄黄的花瓣,可惜又被风雨耽误了重阳佳节的玩赏。东篱菊,见前《梧叶》注〔5〕。绽(zhàn战),这里是开放的意思。
[340] 无端:无奈意。罗邺《早行》诗:“无端戍鼓催前去,别却青山向晓村。”茫茫感:言感之无边。
[341] “独上”句:诗人独自登高饮酒。古俗,重阳佳节,都人皆置酒,登高赏菊,并饮菊花酒。见《续齐谐记》。觞,酒杯。
[342] 诗赞菊花的高洁并自况。
[343] “铁骨”二句:菊花虽有坚强的性格和傲岸不群的天性,但不遇赏菊人也是徒然。彭泽,指陶潜。因陶氏做过彭泽县令,又称陶彭泽。他酷爱菊花。《南史·隐逸传》:“陶潜,字渊明,为彭泽令,解印绶去职。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
[344] 夭桃:鲜艳的桃花。枉自:徒然,白白的。
[345] 争奈:怎奈。黄花:菊花。耐:经得住。
[346] 这是一组咏梅诗。诗通过对梅花高洁、坚贞本色的赞颂,表现了诗人傲岸不群、坚强不屈的品格。组诗以梅自喻,意思很显豁,如“天涯沦落无人惜,憔悴欺霜傲雪姿”(其三);“自怜风骨难谐俗,到处逢迎百不售”(其六)。这里选的是第一、第十两首。
[347] “本是”二句:相传瑶台是神仙住的地方,又传百花由女夷花神掌管(见《月令广义》),所以这里说梅花是从瑶台谪降尘世。第一枝,言梅花是瑶台的第一枝花,赞美意。
[348] “如何”句:诗人以梅自喻,隐含不遇知音意。林和靖,即林逋(967—1028),字君复,宋代钱塘(今杭州市)人,平生不愿做官,长期隐居西湖孤山,无妻无子,种梅养鹤以为伴侣,人称“梅妻鹤子”。不遇林和靖,是说梅花偏偏遇不到爱梅的人。
[349] “漂泊”句:四处飘泊意。
[350] “冰姿”句:言梅花耐寒,不畏霜雪。
[351] “羞傍”句:暗喻诗人不趋炎附势、傲岸刚直的品格。琼楼,本指仙界的楼阁,此喻富贵有权势人家的楼阁。古岑,这里指孤山,爱梅的林和靖就住在这里。
[352] 标格:风范、风度。原因:本由于的意思。独立好:这里指不同一般,即“风骨难谐俗”意。
[353] “肯教”句:岂肯因贪爱富贵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呢?这里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354] 诗抒发作者登高远望而引起的思乡之情。
[355] “白云”二句:写诗人独自登高所见的景象,并由此引起她的思乡之感。怅(chànɡ唱)然,烦闷,失意的样子。
[356] “欲望”句: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秋诗由此点化而来。似,像。
[357] 翠如烟: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此句意境近似杜牧《山行》诗:“白云深处有人家。”
[358] 这首诗是秋瑾婚后居湖南时的作品,抒写了诗人与季芝的友情之深和思念之切。
[359] 云笺:有云状花纹的信纸。
[360] 尖笔:亦称尖毫,毛笔。
[361] “已拚”句:对自己婚姻不幸的愤词。
[362] 连床:并榻或同床,多形容情谊笃厚。
[363] 怜:爱怜,可引申为留恋意。
[364] “炼石”句:诗人感叹自己无力补天。炼石补天,古代神话,相传共工与颛顼战,共工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天塌下来一个大缺口,女娲(wā蛙,神话传说中的女帝)便炼五色石补天,斩鳖足撑住四方的天,积聚芦草灰止住洪水,于是地平天成。见《列子·汤问》和《淮南子·览冥训》。
[365] “江南”句:写对吴季芝的思念。红豆,南方(两广一带)有红豆树。此树高丈馀,结实如豆,色鲜红、光亮,称红豆。相传有一个人死在边地,他的妻子因思念丈夫,哭死在红豆树下,化为红豆,又称相思子。离离,本指粒粒红豆,形容红豆众多的样子,此处暗指诗人思念季芝的忧伤。
[366] 春罗:一种丝织品。
[367] 机杼(zhù柱):织布机上的梭子。唐贺知章《咏柳》:“二月春风似剪刀。”
[368] 嫣红:红色之娇艳者。
[369] 花样:此指衣服的款式。翻覆:变化。
[370] 这是一首怀友之作。诗中抒发了作者与好友吴季芝天各一方、音讯隔绝、欲见无缘的孤寂与悲伤,更可反衬出诗人对友情的珍重与笃诚。吴季芝,见前《清明怀友》注〔7〕。
[371] 子野歌:《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这里取“奈何”意,表示闻歌深受感动,情意难堪,令人肠断魂销。
[372] 锺子:即锺子期,他善于欣赏音乐,详见《咏琴志感》注〔6〕。这里作为知音的代词,指吴季芝。
[373] 金兰义气:这里是形容诗人与吴季芝的友谊之深。金兰,言友情契合、深厚。语出《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气味)如兰。”薄云天:喻友谊之深厚。薄,近。
[374] 怀梦草:见前《挽故人陈阕生》注〔26〕。
[375] 衍波笺:诗笺名。《诗话总龟》卷三十四引宋王直方《直方诗话》云:萧贯少时,曾梦至宫庭中,见一群妇人如神仙,十分惊愕。贯自陈系进士,会写诗,中有一人授萧贯纸,曰:“此所谓衍波笺,烦赋《宫中晓寒歌》。”
[376] 锦鳞:代指书信。见前《寄柬珵妹》注〔2〕。杜牧《春思》诗:“锦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
[377] 粤东:广东的东部或泛指广东。吴氏系广东人。
[378] 千金一诺:谓重信义,守许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行人:指在广东的友人吴季芝。
[379] 这首诗抒写了作者雨后的喜悦心情。末二句与陆游在《喜雨》诗中所写的“人言雨非雨,乃是倾玉粒”一样,充分表现了秋瑾与劳动人民息息相通的那种可贵的思想感情。漫赋,随口吟成的诗。
[380] “渊龙”二句:谁赶起那沉睡的渊龙,使它飞向青天,兴狂风、作怒波呢?“渊龙”句,陆游《闵雨》诗:“我愿上天仁,顾哀民语悲;鞭龙起风霆,尚继丰年诗。”古代迷信说法,龙懒不行雨,故称沉睡的渊龙。渊龙,深渊里的龙。
[381] 四野:野外各地。额首:如“额手”,以手加额,表示尊敬、庆幸。
[382] “名亭”句:苏轼(字东坡)有《喜雨亭记》。苏轼在扶风(今陕西省凤翔县)任判官时,久旱不雨,后连降大雨三天,人们欢庆喜雨,适值官舍旁所建亭子落成,遂命名“喜雨亭”,苏轼作《喜雨亭记》,表示他欢庆、喜悦的心情。诗即用此事。
[383] 这首诗约作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事变时期。诗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命运的热切关注,以及她迫于封建礼教的束缚无法卫国杀敌的抑郁心情。杞(qǐ起)人忧,《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这里指徒作无益的忧虑。
[384] 幽燕:指中国北部(偏东)古幽州、古燕国地区。《尔雅·释地》:“燕曰幽州。”《周礼·职方》:“东北曰幽州。”按幽、燕所辖地区,历史上变化不一,大体相当于今天河北省北部及辽宁一带。烽火:见前《旧游重过有不胜今昔之感》注〔6〕。
[385] 中洋战未休:可能指1900年中国人民和清军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战争。
[386] 漆室:即漆室女。鲁国漆室邑有一女,久未出嫁,一天倚柱叹息说:“鲁君老,太子幼。”一邻妇说:“此卿大夫之忧也。”女对曰:“不然。昔有客马逸,践吾国葵,使吾终岁不饱葵。鲁国有患,君臣父子被其辱,妇女独安所避乎?”见《列女传》卷三。这里以漆室女自比。
[387] “难将”句:难用女子的装束换取战士的盔甲。意谓无法走出闺房,卫国杀敌。巾帼,古代妇女的头饰。兜鍪(dōu móu唗谋),亦称“兜牟”,古代兵士打仗戴的帽子,古谓之“胄”,秦谓之“兜鍪”,俗称盔。
[388] 此篇是为李翰平祖父的小影《松鹤图》题的诗。李翰平,湖南湘潭人,光绪举人,曾任福建云霄厅主簿。其王父李韵园,曾在彭玉麟部下任盐道,晚年卜居湘潭城二十公里之古塘桥。有人为其绘图。秋瑾的祖父曾任福建云霄海防厅同知,两家可能为世交。秋瑾婚后居湘潭,又有诗名,故李翰平请秋瑾为其祖父的小影题诗。诗作于“壬寅年(1902)五月下浣”,时秋瑾居湘潭。
[389] 角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有棱角的帽子。《晋书·羊祜传》:“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羽扇:用羽毛做成的扇子。《太平御览》卷七○二引裴启《语林》:“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因之后来羽扇便成为儒将装束的标志。这句是说,现在图画中的这位隐士,原是过去指挥三军的儒将。
[390] 归来:即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归去来辞》,它的主题是辞官归隐。
[391] 与:给予。荣名:令名、美名。
[392] 吟松饲鹤:多是隐者的所好。陶渊明归田后喜爱松,所谓“抚孤松而盘桓”;林和靖隐居后曾以梅妻鹤子为伴。
[393] 鹤嬉:鹤互相追逐玩耍。
[394] 谪仙司:谪仙住的地方。谪仙,旧时称誉才学优异的人,谓如谪降人世的神仙。李白《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司,旧时官署的名称,这里泛指谪仙(指李之祖父)住的地方。
[395] “勋名”二句:勋名图于凌烟阁,也算够大的了,但怎能比上歌《采芝》的商山四皓那样清心逍遥呢?这里是以商山四皓比李翰平的祖父。浪说,犹漫说。凌烟阁,皇帝将开国元勋、功臣图于凌烟阁以示表彰。见刘肃《大唐新语·褒赐》。争似,怎似,这里是怎比意。商山,山名,在今陕西商县东,地形险阻,景色幽胜。秦末汉初四位年长德高的秦博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为避秦乱,隐居商山,四公均年八十馀,须眉皓白,时称商山四皓,亦称商山四公、商山四翁,见《史记·留侯列传》。采芝,商山四皓曾作此歌,歌云:“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高贵之畏人,不及贫贱之肆志。”见晋皇甫谧《高士传·四皓》。后便以“采芝”称退隐。
[396] 遗经:遗传的经典。李氏祖辈有著作流传。尊之为经,敬词。
[397] “薰沐”句:诗人说,我薰香沐浴,披图瞻仰世人的典范。古代事前薰香、沐浴,表示虔诚、尊敬。典型,这里指典范人物。
[398] 少微星:星名,古代星象学家认为是象征士大夫或处士的星。《晋书·隐逸传·谢敷》:“初,月犯少微。少微一名处士星,占者以隐士当之。”后用以称处士。
[399] 遗图:指松鹤图。机:本意为灵巧,可引申为机智、智慧。
[400] “黄巾”句:意为松鹤图虽经战乱,犹有神暗中保护,未遭劫火。黄巾,指东汉末张角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头裹黄巾,故称黄巾军。这里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劫火,佛家语,能使天地万物都毁灭的灾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诗中把农民战争视为劫火,反映了作者对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错误认识。
[401] 灵光:神灵的光辉。逐电飞:旧时迷信的人认为神仙夜间来临时有电光闪烁。
[402] 赤壁:山名,在今湖北蒲圻县城西北六十华里的长江南岸。见丁力《赤壁考》。公元208年(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大军,顺长江而下,进攻吴国。吴帅周瑜,火烧曹操战舰于赤壁山对岸,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见《三国志·周瑜传》。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秋瑾由湖南湘潭随丈夫进京,途经赤壁山,大约她心有所感,写了这首七绝。诗通过凭吊赤壁古迹,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钦慕和崇敬。
[403] “潼潼”句:高高的水势滚滚流向东方。潼潼,高貌,长江中上游,高陡流急,故云。
[404] 怪道:怪不得。侬:我。凭吊:对遗迹悼念古人或感慨往事。
[405] “岸花”句:至今长江南岸花朵的颜色还遗留着火烧的痕迹。这里诗人运用她丰富的想象力,从红色的花朵联想到当年火烧赤壁的盛状;又从这举世闻名的火烧赤壁,引起人们对周瑜这位“雄姿英发”的少年英雄的无限敬佩。
[406] 诗约作于秋瑾居京期间。卖官鬻爵,是清王朝吏治腐败的典型特征之一,同时代的李宝嘉在《官场现形记》中对此有真实而深刻的揭露。秋瑾居京期间,曾去黄金台游览,有感于此,反用黄金台招贤的历史典故,讽刺卖官鬻爵的清朝统治者。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北易水南,相传此台是战国时代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士,故名。见《战国策·燕策》。诗中的“黄金台”指后世慕此另在北京市东南筑的台。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一:“都城黄金台,出朝阳门循濠而南,至东南角,岿然一土阜是也。……京师八景有曰‘金台夕照’,即此。”
[407] 蓟(jì记)州城:即燕国的都城蓟城。据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三云:“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经今人侯仁之考证,古蓟城约在今北京广安门附近一带。这里指北京。燕王台:亦称燕台,即黄金台。
[408] “招士”句:黄金台招士历来传为美谈,其实这正是封建统治阶级笼络人心,让士大夫甘心为自己效劳,借以巩固其封建统治的手段之一。秋瑾能认识到这是“可哀”的事,正见出她的卓识远见和高贵品格。
[409] “多少”二句:诗人对“黄金便可广招徕”的“贤才”持否定态度。成底事,能成就什么大事呢?招徕,招之使来。《汉书·公孙弘传》:“招徕四方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