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则天长安二年(702)中进士,中宗神龙三年(707)中材堪经邦科,授秘书省校书郎。玄宗先天元年(712)以应道侔伊吕科对策高第,迁左拾遗。累迁中书舍人、太常少卿等。后出为洪州刺史,转桂州刺史兼岭南按察使。开元二十一年(733)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年迁中书令,兼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修国史。为李林甫所构,出为荆州长史。二十八年卒,谥文献公。两《唐书》有传。九龄忠耿能谏,重视文士,为开元贤相之一。又以工诗能文称。其诗格调清雅,寄兴深婉,对盛唐诗坛颇有影响。文虽多应用之体,然不求富艳,以立言切当淳厚为特色。有《曲江张先生文集》二十卷传世。

敕金城公主书[1]

敕金城公主:异域有怀[2],连年不舍,骨肉在爱,固是难忘。彼使近来,且知安善,又闻赞普情义[3],是事叶和[4],亦当善执柔谦[5],永以为好。前后所请诸物,其中色种不违[6],仍别有条录,可依领也。春晚极暄[7],想念如宜,诸下并平安好[8]。今令内常侍窦元礼往[9],遣书指不多及[10]。

全唐文》卷二八六

上姚令公书[11]

月日,左拾遗张九龄谨奏记紫微令梁公阁下[12]:公登庙堂运天下者久矣[13]。人之情伪,事之得失,所更多矣[14],非曲学之说[15],小子之虑[16],所能损益[17],亦已明矣。然而意有不尽未可息[18],区区之怀[19],或以见容,亦犹用九九之术[20],以此道也,忍弃之乎?今君侯秉天下之钧[21],为圣朝之佐[22],大见信用,渴日太平[23],千载一时,胡可遇也[24]?而君侯既遇非常之主,已践难得之机,加以明若镜中,运如掌上,有形必察,无往不臻,朝暮羲、轩之时,何云伊、吕而已[25]?际会易失,功业垂成。而举朝之众倾心,前人之弊未尽,往往拟议,愚用惜焉。何者?任人当才,为政大体,与之共理,无出此途。而曩之用才,非无知人之鉴;其所以失,溺在缘情之举[26]。夫见势则附,俗人之所能也;与不妄受,志士之所难也。君侯察其苟附,及不轻受,就而厚之,因而用之,则禽息之首,为知已而必碎;豫让之身,感国士而能漆[27]。至于合如市道,廉公之门客虚盈;势比雀罗,廷尉之交情贵贱[28]。初则许之以死殉,体面俱柔[29];终乃背之而饱飞,身名已遂。小人恒态[30],不可不察。自君侯职相国之重,持用人之权,而浅中弱植之徒[31],已延颈企踵而至,谄亲戚以求誉,媚宾客以取容[32],情结笑言,谈生羽翼[33]。万事至广,千变难知,其间岂不有才?所失在于无耻。君侯或弃其所短,收其所长,人且不知深旨之若斯,便谓尽私于此辈。其有议者,则曰不识宰相,无以得迁;不因交游,无以求进。明主在上,君侯为相,安得此言,犹出其口?某所以为君侯至惜也。且人可诚感,难可户说[34],为君侯之计,谢媒介之徒[35],即虽有所长,一皆沮抑[36],专谋选众之举,息彼讪上之失[37]。祸生有胎[38],亦不可忽。呜呼!古人有言:“御寒莫若重裘,止谤莫如自修。”修之至极,何谤不息?勿曰无害,其祸将大。夫长才广度[39],珠潜璧匿[40],无先容以求达,虽后时而自宁[41],今岂无之?何近何远?但问于其类,人焉廋哉[42]!虽不识之,有何不可?是知女不私人[43],可以为妇矣;士不苟进[44],可以为臣矣。此君侯之度内耳[45],安用小人之说为?固知山藏海纳,言之无咎[46],下情上通,气用和洽[47],是以不敢默默而已也。愿无以人故而废其言,以伤君侯之明,此至愿也。幸甚幸甚。

《全唐文》卷二九〇

开大庾岭路记[48]

先天二载,龙集癸丑,我皇帝御宇之明年也[49]。理内及外[50],穷幽极远,日月普烛[51],舟车运行,无不求其所宁,易其所弊者也[52]。初,岭东废路[53],人苦峻极[54]。行迳夤缘[55],数里重林之表;飞梁嶪嶻[56],千丈层崖之半。颠跻用惕,渐绝其元[57]。故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58]。而海外诸国,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59],鱼盐蜃蛤之利[60],上足以备府库之用[61],下足以赡江淮之求[62]。而越人绵力薄材,夫负妻戴,劳亦久矣,不虞一朝而见恤者也[63]。不有圣政[64],其何以臻兹乎?开元四载冬十有一月[65],俾使臣左拾遗内供奉张九龄[66],饮冰矢怀[67],执艺是度[68]。缘磴道[69],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70]。岁已农隙,人斯子来,役匪逾时,成者不日[71],则已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72],转输以之化劳,高深为之失险。于是乎耳贯胸之类[73],殊琛绝賮之人[74],有宿有息,如京如坻[75]。宁与夫越裳白雉之时,尉佗翠鸟之献,语重九译,数上千双,若斯而已哉[76]。凡趣徒役者[77],聚而议曰:虑始者功百而变常,乐成者利十而易业[78]。一隅何幸?二者尽就[79]。况启而未通,通而未有。斯事之盛,皆我国家元泽浸远,绝垠胥洎[80],古所不载,宁可默而无述也?盍刊石立纪[81],以贻来裔[82]?是以追之琢之[83],树之不朽。

《全唐文》卷二九一

* * *

[1] 金城公主,章怀太子李贤次子嗣雍王(后封邠王)守礼女,为玄宗之侄女。中宗神龙三年(707)四月十四日嫁吐蕃赞普,景龙四年(710)正月以左骁卫大将军杨矩为使,送之入吐蕃,开元二十九年(741)薨。按,《册府元龟》卷九七一“外臣部·朝贡四”云:“二十三年二月,吐蕃赞普遣其臣悉诺勃藏来贺正,贡献方物。”同书卷九八○“通好”云:“二十三年三月,命内使窦元礼使于吐蕃,使悉诺勃藏还蕃,命通事舍人杨绍贤往赤岭以宣慰焉。”所记窦元礼使吐蕃时间与敕文“春晚极喧”合,则此书之作,当在开元二十三年三月。文为代皇帝所拟,行文庄重中不乏温情。

[2] 异域:此指金城公主所居的吐蕃。

[3] 赞普:吐蕃君长的称呼。《新唐书·吐蕃传上》:“(吐蕃)其俗谓彊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

[4] 是事叶和:事事和洽。叶,同“协,和洽,相合。

[5] 柔谦:柔和谦恭。

[6] 色种不违:犹言各种名目种类都依所请。不违,相合。

[7] 暄:温暖。

[8] “诸下”句:诸下,公主身边的人。平安好,唐时问候语。

[9] 内常侍:常侍为皇帝的侍从近臣。这里的内常侍,当属宦官。窦元礼,生平事迹未详。

[10] “遣书”句:遣书,遣发使者传书。指不多及,敕书末尾套语,犹言言不尽意,不再赘述。指,旨意。《汉书·孔光传》:“不希指苟合。”颜师古注:“希天子之旨意也。”

[11] 本文是张九龄给时任紫微(即中书省)令的姚崇所写的一封书信,主要就姚崇任相后的用人举措提出了自己的直言批评,认为其虽有知人之鉴,但却有“溺于缘情之举”的过失,由此也对当时竞进谄媚的俗士丑态进行了揭露与讽刺,提请姚崇注意其用人之误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希望其对那些“媒介之徒”,“一皆沮抑”,并“专谋选众之举”,以消除别人攻击之口实。张九龄为人忠耿,信中对姚崇的批评,虽言辞切直而用心诚笃,可见其人品性。姚崇在接到此书后,曾有《答张九龄书》(见《全唐文》卷二〇六)作答,在为自己辩解的同时,也对张九龄直言陈词表示感谢。又,《通鉴·唐纪二六》开元元年下载云:先天二年十月,“左拾遗曲江张九龄以元之(按,姚崇字元之)有重望,奏记劝其远谄躁,进纯厚,其略曰”,下即节引此文。姚崇为紫微令在本年十二月改元开元后,文中称元之为紫微令,则此书当为姚崇任紫微令后作,《通鉴》或提前叙之。

[12] 紫微令:《通鉴·唐纪二六》载,先天二年(713)十二月庚寅,改元开元,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中书省为紫微省,门下省,侍中为监。壬寅,以姚元之为紫微令。元之避开元尊号,复名崇。梁公,谓姚崇。《旧唐书·姚崇传》载,先天二年,姚崇复迁紫微令,进封梁国公。

[13] “公登”句:是说姚崇居朝廷高位治理天下的时间很久了。按,姚崇在武后天授中曾历官至夏官侍郎,圣历三年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迁凤阁侍郎、春官尚书,中宗时又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至玄宗先天二年又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紫微令,作者因有此语。庙堂,代指朝廷。运天下,犹言治理天下。

[14] 更:经历,经过。

[15] 曲学:此指学识浅陋的人。

[16] 小子:自称之谦辞。

[17] 损益:增减。此指有所补益。

[18] 未可息:犹言“不能已”。

[19] 区区:犹方寸。清黄生义府·区区》:“‘区区’少意,盖指此心而言,犹云‘方寸’耳。”引申为真情挚意。

[20] 九九之术:指谨于灾祸之道。九九,指阳九、阴九之灾。谢灵运《顺东西门行》:“闵九九,伤牛山,宿心载违徒昔言。”黄节注:“《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闵九九,谓闵阳九阴九之灾也。”

[21] 秉天下之钧:犹言执天下之大政。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后以秉钧喻执政。

[22] 佐:辅佐,辅弼。

[23] 渴(jiē竭)日:终日,尽日。渴,竭的古字。

[24] 胡:何。

[25] “朝暮”二句:谓姚崇执政,很快就会将国家治理得如同远古伏羲氏、轩辕氏那样淳朴太平,而姚崇本人又岂止是伊尹吕尚那样的人才?羲轩,伏羲氏与轩辕氏(黄帝)。伊吕,伊,商代辅佐商汤的大臣伊尹。吕,西周辅佐周武王的大臣吕尚。二人皆有辅弼大功,后世因以伊吕指辅弼重臣。

[26] “而曩之”数句:意谓从以前所用的人看,(您)并非不能明鉴人才,失误在于陷于因循人情。囊,昔,从前。溺,沉陷于。缘情,因循人情,顺乎人情。

[27] “则禽息”四句:意谓(若能公以选才),则天下之士必舍生以报。禽息,春秋时秦大夫,荐白里奚而不见纳,缪公出,当车以头击闑,脑乃播出,曰,“臣生无补于国,不如死也。”缪公感悟,而用百里奚,秦以大化。事见《后汉书·孟尝列传》李贤注。豫让,春秋末战国初刺客,曾事晋范氏、中行氏,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赵襄子与韩、魏灭智伯,豫让漆身灭鬓去眉以变其容,吞炭为哑以变其声,欲刺襄子为智伯报仇。曾言:范、中行氏以众人遇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遇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后谋刺襄子,被执自杀。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

[28] “至于”四句:谓交道与市道相合,才会有廉颇门下之客的增减,势去而门可罗雀,才会有廷尉翟公慨叹交情的贵贱。廉公,指廉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秦、赵长平之战,廉颇将军之位为赵括所代而失势,故客尽去,后复为将,客又复来。“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势比雀罗,《汉书·张冯汲郑传》载:下邽人翟公为廷尉,宾客填门,及废,门可设爵罗。后来复为廷尉,宾客又欲来,翟公于门署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29] 体面俱柔:犹言其姿态、面容皆柔和谦恭。

[30] 恒态:常态。

[31] 浅中弱植:犹言心胸狭窄、懦弱无能。

[32] “谄亲戚”二句:意谓以甘言讨好(姚崇)的亲戚以求取声誉,向(姚崇)的宾客献媚取悦以求安身。

[33] 谈生羽翼:形容谈吐机敏轻巧。

[34] 户说:挨家挨户地告谕解说。《楚辞·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衷情?”朱熹集注:“言众人不可户户而说。”

[35] 媒介之徒:指通过关系夤缘而进者。

[36] 沮抑:阻遏抑制。

[37] “专谋”二句:意谓集中思考选拔人才的措施,止息那些毁谤您的错误言论。

[38] 祸生有胎:谓灾祸的产生是有其孕育的过程的。

[39] 长才广度:才能出众器量宏大的人。

[40] 珠潜璧匿:宝珠深藏水下,璧玉匿而不显。比喻有德而不事张扬者。

[41] “无先容”二句:意谓不经过他人事先关说以追求显达,当仕宦落后于人却能保持心境的淡定平和。先容,本指先加修饰,后引申为事先介绍、推荐或关说。《汉书·邹阳传》:“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42] 廋(sōu搜):藏匿,隐藏。

[43] 女不私人:指女子守其贞洁,无婚外之私情。

[44] 苟进:苟且求进,以求利禄。

[45] 度内:思量之内,意料之中。

[46] “固知”二句:意谓我知道您有山之藏物、海之接流一样的胸襟与气度,我所说的您一定不会怪罪。咎,过错。此指责怪,追究罪责。

[47] 和洽:和睦融洽。

[48] 开元四年(716),张九龄左拾遗任满曾告归还乡。返乡后,他就“始兴北岭,峭险巉绝,大庾南谷,坦然平易”的情况献状朝廷,朝廷因下诏委其开通(见徐浩《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全唐文》卷四四○),本文即是张九龄为大庾岭路开通后所写的记文。据此文看,玄宗即位后的第二年即先天二年(713)即有整修全国道路之举,大庾岭原废路也在整修计划中。结合徐浩的《张公神道碑》及此文看,大庾岭路工程是在张九龄献状后才得以尽快完成的。文中对开通大庾岭路的经过作了简要介绍,并说明了开通这一道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价值与意义,其对于了解唐代岭南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49] “先天”三句:先天,唐玄宗即位初的年号。先天二载,即公元713年。龙集癸丑,谓这一年为岁次癸丑。龙集,犹岁次。龙,指岁星。集,次于。皇帝御宇,此指玄宗即皇帝位。

[50] 理内及外:统治区域之内外。理,治。因避高宗李治讳改。

[51] 日月普烛:犹言朝廷之光明广被,恩泽遍至。

[52] “无不”二句:是说没有不以安宁为目标,对原来破败衰弊之处不加以改造的。

[53] 岭东废路:岭,指大庾岭。又名东峤、梅岭。在今江西大馀与广东南雄交界处,向为岭南、岭北交通咽喉。据此句看,玄宗之前,唐大庾岭原本有一南北通路,可能因其狭小险阻而渐见废弃。

[54] 峻极:极为险峻。

[55] 行迳夤缘:行路须攀援。夤缘,攀援,攀附。

[56] 飞梁嶪嶻(yè jié业截):桥梁架于高峻的山崖间。嶪嶻,高峻貌。

[57] “颠跻”二句:谓登上山巅心惊胆颤,元气尽失。

[58] “故以”二句:意谓用车载则道路狭窄不能容纳车之轨辙,用人运输则须依靠人肩扛背负。

[59] “齿革”句:齿革羽毛,指象牙、犀牛皮及孔雀、翡翠鸟、旄牛尾等。《尚书·禹贡》:“厥贡……齿革羽毛惟木。”孔颖达正义:“《诗》云:‘元龟象齿’,知齿是象牙也。……革之所美,莫过于犀,,知革是犀皮也。……《说文》云:‘羽鸟长毛也。’知羽是鸟羽。南方之鸟,孔雀、翡翠之属,其羽可以为饰,故贡之也。《说文》云:‘犛,西南夷长旄牛也。’此旄牛之尾可以为旌旗之饰,《经》《传》通谓之旄。……故知毛是旄牛之尾也。”此泛指方外之贡物。殷,丰富,多。

[60] “鱼盐”句:指海中所出产的鱼、盐、大蛤、蛤蜊等物所带来的经济利益。鱼盐蜃蛤,《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鱼指海鱼,盐指海盐,蜃为大蛤,蛤为蛤蜊,四者皆出于海,为古代贩运可获利之物。利,利益,收益。

[61] 府库:旧指国家贮藏财物、兵甲的处所。

[62] 赡:供给,供养。

[63] “而越人”数句:越人,古时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称呼。因部落众多,有百越、百粤之称。主要分布于今浙、闽、粤、桂等地。绵力薄材,谓越人力弱身小。不虞,没有想到。恤,怜悯。

[64] 圣政:犹至善之政。

[65] 开元四载:即公元716年。

[66] “俾使臣”句:俾,使。使臣,因朝廷诏委张九龄负责开通大庾岭路,故云。左拾遗,官名。唐设有左、右拾遗,分别属门下省与中书省,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扈从乘舆。按,此处左拾遗当是张九龄的前资官衔(九龄此时已任满)。内供奉,拾遗为内廷常参官,供职于皇帝左右,因称。

[67] 饮冰矢怀:犹言忧心惶恐,小心谨慎。饮冰,《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成玄英疏:“(沈)诸梁晨朝受诏,暮夕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燻灼,询道情切,达照此怀也。”

[68] 执艺是度:谓执掌开通大庾岭路工程。

[69] 缘磴道:顺着山中的石路。缘,沿着,围绕。磴道,登山石径。

[70] “相其”二句:谓审视山谷之所宜开凿者,除去山道上旧有的险阻。相,视,观察。坂,山坡,斜坡。故,旧。

[71] “岁已”四句:意谓大庾岭路的修筑,已是一年中的农闲时节,所以人们都来参与其事,其工程没有超越原来的时限,很快就完工了。

[72] “则已”二句:意谓所修道路宽广平坦,可使五辆车并行,车声辚辚,因以通行四方。坦坦,宽平貌。阗阗,象声词。此指车行声。

[73] 耳贯胸:耳,穿耳而带金银耳环。《文选左思《魏都赋》:“髽首之豪、耳之杰,服其荒服,敛衽魏阙。”张铣注:“髽首、耳,皆夷人也。豪、杰,谓酋长。”贯胸,传说中的古国名。《逸周书·王会》:“正西昆仑、狗国、鬼亲、枳己、闟耳、贯胸、雕题、离丘、漆齿。”此处以“耳贯胸”泛指海外之国。

[74] 殊琛绝賮:异域殊方之贡物。此与“耳贯胸”皆代指异域方外。

[75] 如京如坻:谓粟米堆积如山。《诗·小雅·甫田》:“曾孙之庾,如坻如京。”后代指丰收。这里指殊方之人也得以生活丰裕。

[76] “宁与夫”数句:意谓与越裳国献白雉、尉佗国献翠鸟,语言经过数重翻译,尉佗愿岁贡“翠鸟一千、白璧一双、生翠四十双、孔雀二双”时相比,其能像今天这样吗?越裳,又作越常,越尝。《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交阯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尉佗,即赵佗。真定人,秦末,中原乱,南海尉任嚣病且死,招之,行南海尉事,嚣死,稍以法诛秦所置吏,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至汉立,高祖遣陆贾立其为南越王。吕后时,尝自称南越武帝。文帝立,复遣陆贾为使谕意,因去帝号,为汉藩臣,奉贡职。传国五世,九十三年,国亡。事见《史记·南越列传》、《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及《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语重九译,谓语言经过辗转翻译才能听懂。后以喻边远之地。数上千双,《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载,汉文帝时,遣陆贾出使南越晓谕以德,尉佗向文帝上书,表示愿为汉藩臣,书中有语云:“谨北面因使者献白璧一双,翠鸟千,犀角十,紫贝五百,桂蠹一器,生翠四十双,孔雀二双。”语当本此。

[77] 凡趣徒役者:凡是参与这次工程的人。趣,赴,前往。徒役,服劳役。此指参与开大庾岭路的人。

[78] “虑始者”二句:谓最初谋划此役的人其功最巨,因为他改变了原本之常态;乐成其事者,获利可至十分,并由此而改换其所业。

[79] “一隅”二句:谓幸运的是,(处于岭南)这一隅的人,(上述)两者都成就其事了。隅,边侧之地。此指岭南。

[80] 绝垠胥洎:犹言无所不至。绝,极。垠,边际,界限。胥,尽。洎,及,到。

[81] 盍:何不。

[82] 以贻来裔:以之留与后来者。贻,遗留,赠与。来裔,后世。裔,后代。《文选》左思《吴都赋》:“虞魏之昆,顾陆之裔。”刘良注:“昆、裔,皆后世也。”

[83] 追之琢之:雕琢,雕刻。《诗·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毛传:“追,彫也。金曰彫,玉曰琢。”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太原),至父处廉徙家于蒲(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721)进士及第,授太乐丞,旋坐事贬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735),张九龄擢其为右拾遗。天宝中,历官至给事中。安史乱起,玄宗奔蜀,维为乱军所获,拘于洛阳菩提寺。两京收复,以陷贼官论罪,因《凝碧池诗》及弟缙愿削己职赎兄罪而获免,责授太子中允。后历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早年向往开明政治,中年以后渐趋消极,在蓝田辋川购得宋之问别墅,与友人优游其间。又笃信佛教,退朝之馀,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两《唐书》有传。维擅诗文、音乐、绘画。其诗众体兼擅,五律、绝句成就尤高。题材上则以山水田园诗影响最大,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有《王右丞文集》十卷传世,今人有整理本《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序[1]

舜觐群后[2],有苗不服[3],禹会诸侯,防风后至[4]。动干戚之舞[5],兴斧钺之诛[6],乃贡九牧之金[7],始颁五瑞之玉[8]。我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9],大道之行[10],先天布化[11],乾元广运,涵育无垠[12]。若华为东道之标[13],戴胜为西门之候[14],岂甘心于邛杖[15]?非征贡于苞茅[16]。亦由呼韩来朝,舍于蒲陶之馆[17];卑弥遣使,报以蛟龙之锦[18]。牺牲玉帛,以将厚意[19];服食器用,不宝远物[20]。百神受职,五老告期[21],况乎戴发含齿,得不稽颡屈膝[22]?海东国日本为大[23],服圣人之训,有君子之风。正朔本乎夏时[24],衣裳同乎汉制。历岁方达,继旧好于行人[25];滔天无涯,贡方物于天子[26]。司仪加等,位在王侯之先[27];掌次改观,不居蛮夷之邸[28]。我无尔诈,尔无我虞[29]。彼以好来,废关弛禁。上敷文教[30],虚至实归[31],故人民杂居,往来如市。晁司马结发游圣[32],负笈辞亲[33],问礼于老聃,学《诗》于子夏[34]。鲁借车马,孔丘遂适于宗周[35];郑献缟衣,季札始通于上国[36]。名成太学[37],官至客卿[38]。必齐之姜,不归娶于高、国[39];在楚犹晋,亦何独于由余[40]?游宦三年,愿以君羹遗母[41];不居一国,欲其昼锦还乡[42]。庄舄既显而思归[43],关羽报恩而终去[44]。于是稽首北阙[45],裹足东辕[46]。箧命赐之衣[47],怀敬问之诏[48]。金简玉字,传道经于绝域之人[49];方鼎彝樽,致分器于异姓之国[50]。琅邪台上[51],回望龙门[52];碣石馆前[53],夐然鸟逝[54]。鲸鱼喷浪,则万里倒回;鷁首乘云[55],则八风却走[56]。扶桑若荠[57],郁岛如萍[58]。沃白日而簸三山[59],浮苍天而吞九域[60]。黄雀之风动地[61],黑蜃之气成云[62]。淼不知其所之[63],何相思之可寄?嘻!去帝乡之故旧[64],谒本朝之君臣[65]。咏七子之诗[66],佩两国之印[67]。布我王度[68],谕彼蕃臣[69]。三寸犹在,乐毅辞燕而未老[70];十年在外,信陵归魏而逾尊[71]。子其行乎!余赠言者[72]。

《王维集校注》卷四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73]

近腊月下[74],风景和畅,故山殊可过[75],足下方温经[76],猥不敢相烦[77],辄便独往山中,憩感配寺[78],与山僧饭讫而去。比涉玄灞[79],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80],辋水沦涟[81],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82],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童仆静默,多思囊昔,携手赋诗,步仄径[83],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84],春山可望,轻鯈出水[85],白鸥矫翼[86],露湿青皋[87],麦陇朝雊[88],斯之不远[89],傥能从我游乎[90]?非子天机清妙者[91],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此中有深趣矣,无忽[92]。因驮黄蘗人往[93],不一[94]。山中人王维白。

《王维集校注》卷一○

* * *

[1] 这是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之前的小序。原题作《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并序》,因这里仅录其序,故改今题。秘书晁监,即晁衡,日本人,本名阿部仲麻吕(两《唐书》作仲满)。开元五年(717),衡随日本遣唐使来唐,以慕中国之风,逗留不去,改姓名为晁衡(两《唐书》作朝衡,朝、晁古通)。后官左补阙、秘书监兼卫尉卿等。天宝十一载(752),日本遣唐大使藤原清河一行抵长安,次年秋末,清河等返国,衡请同归,玄宗命以唐使臣身份送清河还。十一月中,衡等自扬州乘船出海,因中途遇风,衡所乘船漂流至安南,十四载(755)六月复返长安。衡离长安时,朝臣中多有赠诗为别者,王维是其中之一,故此序文当作于天宝十二载(753)。

[2] 舜觐群后:《尚书·舜典》:“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又:“五载一巡,群后四朝。”孔颖达疏:“群后四朝,是言四方诸侯各自会于方岳之下。凡四处别朝,故云四朝。上文‘肆觐东后’,是为一朝,四岳礼同,四朝见矣。”觐,见。群后,谓四方诸侯。

[3] 有苗不服:《尚书·大禹谟》:“三旬,苗民逆命……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又,《韩非子·五蠹》:“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有苗,也称三苗,我国古代部族名。

[4] “禹会”二句:相传大禹于会稽山会诸侯,而防风氏违命后至,故禹杀而戮之。事见《国语·鲁语下》。防风,古代部落酋长名。据韦昭注,其为汪芒氏之君。

[5] 干戚之舞:古代一种操干戚而舞的乐舞,属武舞。干戚,即盾与斧。《礼记·乐记》:“干戚之舞,非备乐也。”

[6] 斧钺之诛:犹言诉诸武力与诛杀。斧钺,两种兵器,亦指刑罚。《国语·鲁语上》:“臧文仲言于僖公曰:‘……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

[7] “乃贡”句:意即九州之牧贡金。《左传·宣公三年》载王孙满语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8] “始颁”句:意谓获得支配诸侯的权力。《尚书·舜典》:“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孔颖达疏:“辑是敛聚,班为散布,故为还也。下云班瑞于群后,则知辑者从群后而敛之,故云舜敛公侯伯子男之瑞圭璧也。《周礼·典瑞》云: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榖璧,男执蒲璧。是圭璧为五等之瑞,诸侯执之,以为王者瑞信,故称瑞也。舜于朔日受终于文祖,又遍祭群神及敛五瑞,则入月以多日矣。尽以正月中,谓从敛瑞以后至月末也,乃日日见四岳及九州牧监。舜初摄位,当发号出令,日日见之,与之言也。州牧各监一州诸侯,故言监也。更复还五瑞于诸侯者,此瑞本受于尧,敛而又还之,若言舜新付之,改为舜臣,与之正新君之始也。”按,班,同“颁”。

[9] “我开元”句:谓玄宗。据《旧唐书·玄宗本纪》载,天宝八载闰六月丙寅,“群臣上皇帝尊号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10] 大道之行:语出《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颖达疏:“大道之行也,谓广大道德之行,五帝时也。”

[11] 先天布化:先天,谓行事在天时之前。《易·乾卦·文言》:“夫大人者……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时。”孔颖达疏:“先天而天弗违者,若在天时之先行事,天乃在后不违,是天合大人也;后天而奉天时者,若在天时之后行事,能奉顺上天,是大人合天也。”布化,推行教化。

[12] “乾元”二句:赞美唐帝之德广大深远,其所涵养化育者,无远不及。乾元,《易·乾卦》:“《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此以象君。广运,《尚书·大禹谟》:“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孔安国传:“益因舜言,又美尧也。广谓所覆者大,运谓所及者远,圣无所不通,神妙无方,文经天地,武定祸乱。”此以言君德之广大深远。涵育,涵养化育。无垠,没有边际。

[13] “若华”句:言唐帝国的东方以若木之所在为标志。若华,若木之华。若木,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乙编谓:“案古言若木有二。《山海经·大荒北经》曰:‘泂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又《海内经》曰:‘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若木。’《淮南子·墬形训》曰:‘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此西极之若木也。《说文》曰:‘叒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叒木也’,叒读曰若。故亦作若木。此东极之若木也。”据王维文意,此指东极之若木而言。东道,通往东方的道路。此泛指东方。《左传·僖公三十年》载,晋秦两国合围郑,郑派烛之武见秦君,曰:“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东道主,郑在秦东,言其可作为秦国使节出使东方的接待主人。标,标志。

[14] “戴胜”句:谓唐西以昆仑为其门户。戴胜,戴玉琢之华胜。是神话人物西王母的头饰。《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郭璞注:“胜,玉胜也。”郝懿行笺疏:“郭云‘玉胜’者,盖以玉为华胜也。”又,《大荒西经》:“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西王母所处昆仑在西方,故这里以戴胜指西王母,代其所居之地。候,守门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有司马十二城门候。”颜师古注:“门各有候是也。”

[15] “岂甘心”句:邛杖,《史记·大宛列传》:“(张)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司马贞正义:“邛都邛山出此竹,因名邛竹。节高实中,或寄生,可为杖。”句谓唐东及若木,西及昆仑,极为辽远,岂以邛杖之输入为满足?

[16] “非征贡”句:《左传·僖公四年》载,齐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尔贡包茅之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包,同“苞”。茅即楚地所产之菁茅,古人拔此茅而裹之,谓之苞茅,为王祭所用之物,也是楚王应向周天子所交纳的贡物之一,故管仲以“苞茅不入”为问罪借口。这里作者是说异域殊方之交纳贡物,并非是唐朝廷责其贡之,而是出于其自愿。

[17] “亦由”二句:由,通“犹”。呼韩来朝,《汉书·宣帝纪》:甘露三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来朝,赞谒称藩臣而不名。”舍于蒲陶之馆,《汉书·匈奴传》:“(哀帝)元寿二年,(乌珠留)单于来朝,上以太岁厌胜所在,舍之上林苑蒲陶宫。”这里作者二事合用,明异域来朝之意。

[18] “卑弥”二句:《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倭国乱,相攻伐历年,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子朝献,太守刘夏遣吏将送诣京都。其年十二月,诏书报倭女王曰:‘制诏亲魏倭王卑弥呼……汝所在逾远,乃遣使贡献,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今以汝为亲魏倭王,假金印紫绶,装封付带方太守假授汝……以绛地交龙锦五匹、绛地绉粟罽十张、蒨绛五十匹、绀青五十匹,答汝所献贡直……。’”按,交通蛟。这里用此典,明外夷款附之意。

[19] “牺牲”二句:谓朝廷以各种礼物来传达对四方客人的厚意。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帛,圭璋和束帛,古代祭祀、会盟、朝聘等用之。此处以“牺牲玉帛”代指各种礼物。将,传达,表达。《仪礼·士相见礼》:“请还贽于将命者。”郑玄注:“将,犹传也。”

[20] “服食”二句:谓天子的服食器用,不苛责异域远方来贡其宝物。服食器用,《尚书·旅獒》:“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孔安国传:“天下万国无有远近,尽贡其方土所生之物,惟可以供服食器用者。言不为耳目华奢。”不宝远物,《尚书·旅獒》:“不宝远物,则远人格。”孔安国传:“不侵夺其利,则来服矣。”

[21] “百神”二句:百神受职,《礼记·礼运》:“故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孔颖达疏:“百神,天之群神也。王郊天礼备,则星辰不忒,故云受职。”五老告期,五老为神话传说中的星精,尧将禅位于舜,五老相谓曰:“《河图》将来告帝期,知我者重瞳黄姚(指舜)。”后礼备,有龙马缘坛而上,吐《甲图》而去。事见《竹书纪年》卷上。二句言以天子圣明,百神各司其职,无有差错,天上五老星精也出现告以其得天命之期。

[22] “况乎”二句:戴发含齿,指人。《列子·皇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得,犹能。稽颡(qǐ sǎnɡ启嗓),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虔诚。二句承上而言,谓天子圣明,受命于天,群神拥戴,何况乎人,怎能不虔诚拜服。

[23] 海东:指大海以东的地区。

[24] “正朔”句:谓其采用的是夏朝的历法。正朔,帝王新颁布的历法。古代易姓受命,必改正朔,故夏、殷、周、秦及汉初的正朔各不相同。《礼记·大传》:“改正朔,易服色。”孔颖达疏:“改正朔者,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始从我始,改故用新,随寅丑子所损也。周子、殷丑、夏寅,是改正也;周半夜、殷鸡鸣、夏平旦,是易朔也。”夏建寅,即以正月为岁首,而殷以十二月为岁首,秦以十一月为岁首。自汉武帝后,改用夏正,历代因之。夏时,即夏历。

[25] “历岁”二句:谓经过多年其使者方才到唐,继续原先已建立的双方的友好关系。按,日本多次有遣唐使来中国,其中玄宗朝分别有开元五年、二十二年、天宝十一载三次。行人,古代职官名,掌朝觐聘问之事。

[26] 方物:指本地的特产。

[27] “司仪”二句:司仪加等,犹言司仪在接待时提高其地位等级。司仪,官名。《周礼·秋官》有司仪,负责接待宾客的礼仪。位在王侯之先,指给予特殊的礼遇。

[28] “掌次”二句:谓负责住宿的官员也对之另眼相看,不将其安排于一般蛮夷使者所住的邸舍。掌次,官名。《周礼·秋官》有掌次,掌王出行、诸侯朝会等舍止事。此指接待安排住处的官员。改观,犹改变其看法。蛮夷之邸,专供蛮夷(四夷)来京住宿的邸舍。据《三辅黄图》卷六,汉代长安有蛮夷邸,在长安的藁街。

[29] “我无”二句:言双方以诚相待,互不相欺。《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虞,欺诈。

[30] 敷:施,加。文教:即以礼乐等进行道德教化。《尚书·禹贡》:“三百里揆文教。”

[31] 虚至实归:言来学习者皆获其所得而归。《庄子·德充符》:“虚而往,实而归。”语本之。

[32] “晁司马”句:司马,官职名,为州郡之佐。晁衡任司马事未见载,具体未详。结发,即束发。古代男子成童开始束发,因以束发指初成童或少年。游圣,谓游于圣人之门。语本《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这里指晁衡入唐学习儒家典籍。

[33] 负笈:背负书籍求学。笈,书箱。

[34] “问礼”二句:老聃,即老子。春秋战国时楚苦县人,姓李名耳,曾为周藏书室史官,著有《老子》五千馀言。相传孔子曾向老聃学礼。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及《孔子家语·观周篇》。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相传子夏曾传《诗》。《汉书·艺文志》:“(《诗》)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二句是说晁衡入唐涉猎广泛,既学《礼》,又学《诗》。

[35] “鲁借车马”二句:《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又,《孔子家语·观周篇》:“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之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对曰:‘谨受命。’遂言于鲁君曰:‘今孔子将适周,君盍以乘资之?’公曰诺。与孔子车一乘,马二匹,竖子侍御,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二句事本之。宗周,周为诸侯所宗仰,故王都所在称宗周。此指东周都城洛邑。

[36] “郑献缟衣”二句:《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季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又,《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吴)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遂聘于晋,以观诸侯。”上国,春秋时吴楚等国对中原诸国称上国。此处用二事,用以喻晁衡之入唐。

[37] 太学:唐代中央设有太学,为国子监所属七学(即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之一,主要接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孙。

[38] 客卿:对在本国作官的外国人的称呼。晁衡在唐曾历官左补阙、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故云。

[39] “必齐”二句:必齐之姜,《诗·陈风·衡门》:“岂其取妻,必齐之姜?”郑玄笺:“何必大国之女然后可妻,亦取贞顺而已。……齐,姜姓。”不归娶于高、国,《左传·定公九年》:“秋,齐侯伐晋夷仪。敝无存之父将室之,辞,以与其弟,曰:‘此役也不死,必娶于高、国。’”杜预注曰:“无存,齐人也。室之,为取妇。”又曰:“高氏、国氏,齐贵族也,无存欲必有功,还取卿相之女。”此处用二事,意谓晁衡不娶其本国贵族之女,而在唐成家。

[40] “在楚”二句:在楚犹晋,《左传·昭公三年》载,郑国罕虎到晋国,说楚国每日派人来问郑国为什么不去向他们新立之君朝贺,我们如果派人去,又怕晋国说我君本来就有外心,进退都为难,所以我君让我来陈诉。晋宣子使叔向对曰:“……君实有心,何辱命焉?君其往也!苟有寡君,在楚犹晋也。”由余,人名。《史记·秦本纪》:“戎王使由余于秦。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闻缪公贤,故使由余观秦。”二句意谓晁衡虽离本国来唐,但却并不孤独。

[41] “游宦”二句:谓晁衡在唐为官多年,因生思亲之念而欲还其乡国。游宦,外出求官或作官。三年,非实指,犹言多年。君羹遗母,《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庄公与其母发生冲突,发誓不再相见,后又悔之。颖考叔听说后,“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此以喻晁衡的思亲之情。

[42] “不居”二句:不居一国,《汉书·李陵传》:“李少卿贤者,不独居一国。范蠡遍游天下,由余去戎入秦。”昼锦还乡,《汉书·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又,《三国志·魏书·张既传》:“(既)出为雍州刺史,太祖谓既曰:‘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行矣。’”两句谓晁衡有所成就,将光耀其乡里。

[43] “庄舄”句:《史记·张仪列传》载:“越人庄舄仕楚执珪,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珪,富贵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此言晁衡虽在唐有官职,却仍不忘其故国。

[44] “关羽”句:建安五年,曹操东征,获关羽,礼之甚厚,表封为寿亭侯。但曹操察关羽无久留之意,因使张辽探其情,关羽叹息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后关羽为曹操杀颜良,曹知其必去,重加赏赐,关羽尽封其所赐,拜书辞去。事见《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45] 稽首北阙:谓晁衡辞别唐天子而去。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为大臣奏事或等候朝见的地方,后因为帝王宫禁的代称。

[46] 裹足东辕:谓其整装东行。裹足,古人远行,则缠裹其足(说见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乙编)。东辕,即东向而行。《汉书·李广传》:“上报曰:‘……将军其率师东辕,弥节白檀,以临右北平盛秋。’”

[47] 箧命赐之衣:将天子所赐之衣装于衣箱。箧,衣箱。此做动词用。

[48] 怀敬问之诏:怀藏唐天子问候日本国君的诏书。怀,怀藏。

[49] “金简”二句:金简玉字,《吴越春秋》卷六《越王无余外传》:“(宛委山)其岩之颠,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禹)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此以之代指珍贵的典籍。道经,《荀子·解蔽》:“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杨倞注:“今《虞书》有此语而云道经,盖有道之经也。”绝域,犹极远。二句谓晁衡回国携带珍贵典籍,将把它传播于遥远的日本。

[50] “方鼎”二句:谓晁衡归国,携带了唐天子送给日本国君的各种宝器。方鼎,古代两耳四足的方形食器,商周时代多用作祭器。彝樽,古代祭享用的酒器。分器,古时天子分赐给诸侯国世代保存的宝器。异性之国,此指日本。

[51] 琅邪台:在今山东琅邪山上。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登琅邪山,筑台立碑以颂秦德。原台现已废圮,遗址如小山丘,地临黄海,气象恢弘。

[52] 龙门:在今山西河津西北与陕西韩城东北。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门阙,故名。又,《楚辞·九章·哀郢》有句:“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王逸注:“龙门,楚东门也。”陈铁民谓:“此处疑即用《哀郢》之意,以写衡渡海前回望唐都城门而不可见的依依惜别之情。”(《王维集校注》卷四)陈说近之。

[53] 碣石:山名。其所在说法不一。一说在河北昌黎西北;一说在今河北乐亭。秦始皇、汉武帝均曾东巡至此,观海刻石。

[54] 夐(xiònɡ诇)然鸟逝:谓晁衡船行迅疾,如鸟飞一般,刹那间已远逝不见。夐,远,辽阔

[55] 鷁首:指船。《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浮吹以娱。”高诱注:“鷁,水鸟也。画其象著船头,故曰鷁首。”乘云,形容船行之迅疾,如乘云而飞。

[56] 八风:八方之风。八风之名,古书所说不同,详见《淮南子·墬形训》及《左传·隐公五年》孔疏引《易纬通卦验》。

[57] 扶桑若荠:扶桑,神木名。《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郭璞注:“扶桑,木也。”传说日出于其下,后以之代日本国。若荠,远貌。远望树小若荠,故称。荠,荠菜。

[58] 郁岛:亦称郁洲。《太平御览》卷六九:“《山海经》曰:郁洲一曰都洲,在海中。”郭璞注曰:“即东海郁洲山也。传此洲自苍梧徙来,上有方物。”后称郁洲山为“郁岛”,传说是能移动的仙山。按,今本《山海经·海内东经》文及郭注略有异。

[59] “沃白日”句:极言海上风浪之大。簸,颠动。三山,指蓬莱、方丈、瀛洲。《史记·封禅书》:“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其传在渤海中。”

[60] “浮苍天”句:极言海之辽阔。九域,九州。

[61] 黄雀之风:夏日的东南风。《太平御览》卷九晋周处《风土记》:“南中六月,则有东南长风,风六月止,俗号黄雀长风。时海鱼变为黄雀,因为名也。”

[62] 黑蜃之气:指海市蜃楼。黑蜃,传说中的蛟属,其嘘出之气,隐然若楼台,如在烟雾中,俗谓之蜃楼。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云:“《埤雅》:蜃形似蛇而大,腰以下鳞尽逆。一曰状似螭龙,有耳有角,背鬣作红色,嘘气成楼台,望之丹碧隐然,如在烟雾,高鸟倦飞,就之以息,喜且至,气辄吸之而下,今俗谓之蜃楼,将雨即见。《史记》曰:海旁蜃气成楼台,广野气成宫阙,即此是也。”按,海市蜃楼是海上或沙漠中由于光线折射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人不解,误以为是蜃嘘气而成。

[63] 淼:水广大无边貌。

[64] 帝乡:京城。此指长安。

[65] 本朝:指其本国日本。

[66] 咏七子之诗:高步瀛谓用《左传》七子饯赵武事。说见《唐宋文举要》乙编。是。按,《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二子石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于是,七子分别赋《草虫》、《鹑之贲贲》、《黍苗》、《隰桑》、《野有蔓草》、《蟋蟀》、《桑扈》诗。作者此处以此喻晁衡离别,诸故旧皆赋诗以道别情。

[67] 佩两国之印:晁衡既是日本国遣唐使臣,此次又兼唐使臣的身份,故云。

[68] 布我王度:犹言传播我国君的德行器度。王度,王者的德行器度。亦指法度。

[69] 谕彼蕃臣:犹言告知彼蕃屏之臣。蕃臣,蕃屏之臣。此指日本国君臣。

[70] “三寸”二句:三寸犹在,三寸,指舌。《史记·留侯世家》:“留侯乃称曰:‘……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司马贞索隐:“《春秋纬》云:‘舌在口,长三寸,象斗玉衡。’”又,《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乐毅辞燕而未老,《史记·乐毅列传》载:乐毅本魏人,后为燕昭王拜为上将军以伐齐,下齐七十馀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昭王死,惠王立。惠王为太子时,尝与乐毅有间,齐因施反间计,惠王遂以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二句意谓晁衡在唐多年,但年尚未老,归国后犹能有所作为。

[71] “十年”二句:《史记·魏公子列传》载:魏公子无忌(即信陵君)矫魏王令夺晋鄙军救赵后,客居于赵十年。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伐魏。魏王使使往请公子。因归救魏。魏王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此以信陵君居赵归魏事喻晁衡之归国。

[72] 赠言:即临别赠言之意。

[73] 这是王维写给友人裴迪的书信,约作于玄宗天宝三载(744)以后、安史之乱前。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辋川令人神往的山水自然景色,笔致清淡空灵,情趣盎然。山中,此指辋川别业。裴迪,关中人,王维好友,曾与王维在辋川“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天宝后尝任蜀州刺史。秀才,唐人对士子的泛称。

[74] 近腊月下:腊月,即农历十二月。古代于此月举行腊祭,故称。下,谓月末。

[75] “故山”句:故山,指辋川,为王维辋川别业所在。过,过访,游览。

[76] “足下”句:足下,古人对上或同辈的敬称。温经,即温习经书。

[77] 猥:鄙。自谦之词。

[78] 感配寺:陈铁民以为“感配寺”当是“化感寺”之讹误。说见《王维集校注》。化感寺在蓝田县境内。

[79] 比涉玄灞:比,等到。玄灞,指灞水颜色深绿,几近于黑色。玄,赤黑色。灞,水名。又称霸水、滋水,源出蓝田县蓝田谷,北流入渭河。

[80] 华子冈:辋川中地名,也是王维辋川别业的景点之一。

[81] 辋水沦涟:辋水,即辋谷水。宋敏求长安志》卷一六:“蓝田辋川在县南二十里,辋谷水出南山辋谷,北流入霸水。”沦涟,水旋转流动貌。

[82] 村墟:即村落。

[83] 仄径:狭窄的小路。

[84] 漫:滋长。

[85] 鯈(tiáo 条):一种银白色小鱼,又名白鯈、白鲦。

[86] 矫翼:谓张开翅膀。矫,举。

[87] 皋:水边高地。

[88] 朝雊:清晨野鸡的鸣叫。《诗·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郑玄注:“雊,雉鸣也。”

[89] 斯之不远:意谓以上所说春天景象不久当会到来。

[90] 傥:或许,也许。

[91] 天机:犹言天然之本性,与“嗜欲”相对。《庄子·大宗师》:“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成玄英疏:“夫耽耆诸尘而情欲深重者,其天然机神浅钝故也。若使智照深远,岂其然乎!”

[92] 无忽:不要忽略。

[93] “因驮”句:意谓托驮运黄蘗之人带信。黄蘗,植物名。落叶乔木,开黄绿色小花,果实黑色,茎可制黄色染料,树皮可入药,有清热解毒作用。

[94] 不一:书信结尾的套语,犹言“不一一详说”。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先世因罪流徙西域,白即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北部)。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白少学于蜀中,博览群书,任侠放纵,喜纵横术。开元十二年(724)出蜀,漫游江汉、洞庭、金陵、扬州等地。后至安陆(今属湖北),故相许圉师妻以孙女,遂留居之。开元十八年(730),西入长安,未几失意而归。开元末,移家东鲁。天宝初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寻以得罪权贵放还。安史乱起,受邀入永王璘幕,璘败,判长流夜郎。中途遇赦还,后病殁于当涂(今属安徽)。两《唐书》有传。白酷爱自由,蔑视权贵,嗜酒放纵,傲岸不群。其诗横绝一代,感情强烈,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语言清新俊逸。文亦有鲜明特色,既有豪迈奔放之气势,复具清新自然之畅朗。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传世。清王琦有辑注本《李太白文集》,较为详备,中华书局有排印本,1977年出版。今人整理本有《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

与韩荆州书[1]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2]: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3]?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4],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5],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6],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7],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8]。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9]。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10]。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11];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12]。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臣许与气义[13],此畴曩心迹[14],安敢不尽于君侯哉[15]?

君侯制作侔神明[16],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17],不以长揖见拒[18]。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19],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20]。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21],人物之权衡[22],一经品题[23],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24]?

昔王子师为豫章,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25]。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馀人[26],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27],入为祕书郎[28],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29],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30],忠义奋发,以此感激[31],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32],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33]。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34]。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35],安敢自矜[36]?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37],恐雕虫小技[38],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39],则请给纸墨,兼之书人[40],然后退扫闲轩[41],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42],长价于薛卞之门[43]。幸惟下流[44],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45]。

《李白集校注》卷二六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46]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47];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48]。而浮生若梦[49],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50]。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51]。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52]。群季俊秀[53],皆为惠连[54];吾人咏歌,独惭康乐[55]。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56]。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57]。

《李白集校注》卷二七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58]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59],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之壮观[60],酒隐安陆[61],蹉跎十年[62]。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63],时予拜见预饮林下[64],耑乃稚子[65],嬉游在傍。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66]。长山横蹙,九江却转,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潀射万壑[67],此宇宙之奇诡也。其上有方湖石井[68],不可得而窥焉。羡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69]。使秦人著鞭,先往桃花之水[70]。孤负宿愿,惭归名山,终期后来,携手五岳[71]。情以送远,诗宁阙乎[72]?

《李白集校注》卷二七

* * *

[1] 开元二十二年(734)作于襄阳。韩荆州,即韩朝宗,初仕左拾遗,累迁荆州长史,开元二十二年以荆州长史兼判襄州长史、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两《唐书》有传。朝宗喜识拔奖掖后进,当时士流咸归之。本文是作者向韩朝宗写的自荐书。文中以豪迈洒脱的姿态,向对方陈述自己不同寻常的经历与才性,表达了希望得到赏识与荐拔的愿望以及士为知己者用的思想,显示出作者积极用世的热情。文为干谒之作,难免有虚浮称颂之词,但气势甚盛,神采飞扬,颇见李白的个性。

[2] 谈士:游说之士,辩士。此指当时一些为功名而奔走活动的人。

[3] 景慕:景仰羡慕。

[4] “岂不”句:难道不是因为在您的身上具有周公的遗风,能躬行“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吗?吐握之事,《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5] 登龙门:见前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注〔83〕。

[6] 龙盘凤逸:谓龙盘踞以待时,时机一到就会像凤一样飞翔。这里比喻怀才隐居而等待时机的人。

[7] 收名定价:得到名声,确定身价。君侯:对达官显贵的敬称。此指韩朝宗。

[8] “愿君侯”句:希望韩朝宗不要因为自己富贵而傲视士人,也不要因为士人贫贱而轻视之。

[9] “则三千”句:谓如果三千宾客中有毛遂那样颖脱而出的,我李白就是那样的人。三千,指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食客。毛遂,平原君的门客。颖,锥尖。《史记·平原君列传》载,秦围赵之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入楚求救。平原君准备带二十个有勇力且文武备具的食客去,但仅得十九人。门下有毛遂者,请求同去。“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作者用此事,意谓只要给他机会,他就会像毛遂那样颖脱而出,建立功勋。

[10] “白陇西”二句:陇西布衣,李氏郡望为陇西,故云。楚汉,指古楚地及汉水流域。时白困顿于安陆,故云“流落楚汉”。

[11] 遍干诸侯:干谒尽各地的地方长官。干,干谒。诸侯,这里指州郡地方官。

[12] 历抵卿相:拜访遍所有朝廷达官。历抵,普遍干谒。白此前曾一入长安,故云。

[13] 许与气义:赞许以气概与道义。

[14] 畴曩:犹往日。

[15] 尽:完全表露。

[16] “君侯”句:此赞美韩朝宗的政绩。制作,“制礼作乐”的省称。《礼记·明堂位》:“(周公)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这里指政绩。下文的“制作”,指诗文。侔,相等。

[17] 开张心颜:犹言坦开心扉,和颜相待。

[18] “不以”句:不要因为礼节简慢而拒绝。长揖,即拱手礼。双手拱而高举,自上而下行礼。《汉书·高帝纪上》:“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颜师古注:“长揖者,手自上而极下。”按,古代见尊者行跪拜礼,平辈间施以长揖,故白有此语。

[19] “必若”句:指以盛大的宴会接待,任其纵情而谈。高宴,盛宴。

[20] 倚马可待:《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温)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此比喻文思敏捷。

[21] 司命:星名,即文昌第四星。旧时传说主文运,俗称为文曲星或文星。

[22] 权衡:此为衡量、评定的意思。

[23] 品题:品评。

[24] 激昂青云:犹言激励奋发,豪气干云。

[25] “昔王子师”句:王子师,名允,东汉时人。下车,旧称官员初到任为下车。辟,征聘。荀慈明,名爽。孔文举,名融。荀、孔二人皆东汉名士。《后汉书·王允列传》:“王允,……拜豫章刺史。辟荀爽、孔融等为从事。”又,《晋书·江统传》:“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辟荀慈明,下车辟孔文举。”

[26] 山涛:字巨源,西晋人。《晋书·山涛传》:“羊祜执政,(涛)出为冀州刺史……冀州俗薄,无相推毂。涛甄拔隐屈,搜访遗才,旌命三十馀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

[27] 严协律:或为严武。协律,官名,太常寺属官,正八品上,掌和律吕。武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两《唐书》有传,然未载其历协律职,而《新唐书·韩朝宗传》载,朝宗“尝荐崔宗之、严武于朝,当时士咸归重之。”

[28] 祕书郎:祕书省属官,从六品上,掌经籍图书。

[29] “中间”句:崔宗之,宰相崔日用子,袭封齐国公,好学,宽博有风检,与白为知交。事迹见《新唐书·崔日用传》。犁昕、房习祖、许莹,事迹未详。

[30] 衔恩抚躬:谓感其恩而思忖如何报答。衔恩,感恩。躬,自身。

[31] 感激:犹感动。

[32] “知君侯”句:意谓韩朝宗能以诚待人。《后汉书·光武帝纪》:“萧王(即光武帝)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33] 国士:此指韩朝宗。

[34] 敢效微躯:愿贡献自己的生命。微躯,谦辞,指自己。

[35] 谟猷:谋略。

[36] 自矜:自负,自夸。

[37] 尘秽视听:谦辞。意谓自己的作品可能会玷污韩荆州的耳目。尘秽,脏东西。此做动词用。

[38] 雕虫小技: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西汉学童必习秦书八体,其中虫书、刻符是两体,纤巧难工。扬雄以之喻作赋,谓与童子雕琢虫书、篆写刻符相似,都是童子所习的技巧。后以喻小道,亦常指辞章之学。

[39] 刍荛(chú ráo除饶):割草打柴的人。《诗·大雅·坂》:“先民有言,询于刍荛。”亦是李白自谦之辞。

[40] 书人:指抄写的人。

[41] 闲轩:空闲的屋子。

[42] 青萍:宝剑名。葛洪抱朴子·博喻》:“青萍、豪曹,剑锋之精绝也,操者若非羽、越,则有自伤之患焉。”结绿:美玉名。《史记·范雎列传》:“周有砥砨,宋有结绿,梁有县蔾、楚有和璞。此四者,土之所生,良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

[43] 薛卞:薛烛与卞和。薛烛,春秋时越人,善相剑。袁康越绝书》:“客有能相剑者,名薛烛。越王勾践召而问之。乃召掌者使取纯钩。薛烛望之,手振拂扬,其华捽如芙蓉始出。”卞和,春秋楚人,善识玉。其发现玉璞先后献楚厉王、楚武王,皆误为欺诈而刖双足。后文王使人琢之,得宝玉,命为“和氏璧”。事见《韩非子·和氏》。

[44] 幸惟下流:希望能够礼敬在下者。惟,一作“推”,有推奖的意思。下流,处下位者。此白自指。

[45] 图:犹考虑,思考。

[46] 作者春夜在桃花园与从弟相聚饮宴,叙天伦之乐事,申幽赏之雅怀,有流连赋诗之举,因序引其事。文章清逸工丽,流畅洒脱,堪称精美小品。至于作者俯仰感慨间而流露出的浮生若梦、及时行乐之趣,读者自当有所鉴别。从弟,堂弟。其具体为谁,未详。白有《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从弟幼成令问》诗,或以为即其人。序,古代文体之一,有宴饮酬唱之诗序与临别赠行之赠序之别,本文属前者。

[47] 逆旅:客舍,客店。

[48] 过客:过路的旅客。

[49] 浮生若梦: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意谓人生变化无常,飘忽不定。

[50] “古人”句:《古诗十九首》:“人生不满百,长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又,曹丕《与吴质书》:“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作者语本之。良有以也,犹言确实有其原因。

[51] 大块:大自然。《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又,《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

[52] 序:通“叙”。

[53] 群季:诸弟。古人以伯仲叔季为兄弟间的排行,季因成为弟的代称。

[54] 惠连:即谢惠连(407—433)。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族弟。幼聪敏,能书画,工诗文,《宋书》有传。此处是以谢惠连比其诸弟,称道其才华。

[55] 独惭康乐:康乐,指谢灵运,以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灵运极为推崇谢惠连,曾谓其“张华重生,不能易也”,又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句”,其“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自谓即因梦见惠连而得。这里作者意思是说,惭愧的是自己无谢灵运的才华。也即自谦其才能不及诸弟。

[56] “开琼筵”二句:谓值开花时于花丛中开宴,在畅饮中醉于月下。琼宴,华贵的筵席。坐花,置座于花间。羽觞,鸟雀形的酒杯。《汉书·孝成班婕妤传》:“酌羽觞兮销忧。”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羽觞,爵也,作生爵形,有头尾羽翼。”醉月,醉于月下。

[57] 金谷酒数:指酒宴上所罚的酒数。金谷,即西晋石崇的金谷园,在今河南洛阳。石崇常在金谷园宴客,其《金谷诗序》云:“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58] 从侄李耑将游庐山,李白因作此序赠别。庐山的山水奇观,作者仅略事勾画,却气象宛然,而其热爱自然与神驰向往之情,亦溢于词表。敬亭,山名,在宣城(今安徽宣城)北。李耑,其人未详。

[59] 《子虚赋》: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作品。

[60] 云梦、七泽:司马相如《子虚赋》:“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又,“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馀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云梦,古泽名,又称云瞢。《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薮曰云瞢。”郑玄注:“衡山在湘南,云瞢在华容。”七泽,未详。

[61] 安陆:地名。即今湖北安陆。

[62] 蹉跎十年:李白自开元十五年居安陆,至开元二十八年移居东鲁,其在安陆,约略十年。蹉跎,失意,虚度光阴。

[63] 嘉兴季父:其人不详。或以为是白之叔父为嘉兴令者(见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嘉兴,唐为苏州属县,今属浙江。

[64] 预饮林下:《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七贤中阮籍、阮咸为叔侄,作者这里化用其事,也暗含以阮氏叔侄比拟之意。

[65] 稚子:小孩。

[66]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北部,状似香炉,峰顶水气郁结,云雾弥漫,如烟雾缭绕,故名。

[67] 潀(cónɡ从):水流相会处。

[68] 方湖石井:当是庐山自然奇景。慧远庐山记》:“自托此山,二十三载,再践石门,四游南岭,东望香炉峰,北眺九江。传闻有石井方湖,中有赤鳞涌出。野人不能叙,直叹其奇而已。”

[69] 白龙来迟:此用阳子明钓白龙成仙事。《水经注·沔水》:“水出陵阳山下。径陵阳县西为旋溪水,昔县人阳子明钓得白龙处。后三年,龙迎子明上陵阳山,山去地千馀丈,后百馀年,呼山下人令上山半,与语溪中,子安问子明钓车所在。后二十年子安死,山下有黄鹤栖其塚树,鸣常呼子安。”

[70] “使秦人”句:陶渊明《桃花源记》叙渔人入桃花源,得其人接待,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来此。这里化用其事,意谓李耑先他造访胜境。著鞭,即先著鞭,意即占先。《世说新语·赏誉》引《晋阳秋》:“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尔。’”

[71] 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72] 诗宁阙乎:犹言岂能缺少送行之诗?

李阳冰

李阳冰(724?—785?),字少温,郡望赵郡,世居京兆云阳(今陕西泾阳)。肃宗乾元中,任括州缙云县令,有政声。宝应元年(762),秩满,迁当涂令。时李白以衰迈贫病,往依之。疾亟,尽付其遗稿,嘱为序之。阳冰因编为《草堂集》,并撰序,盛赞其诗。代宗大历九年(774),为京兆府户曹参军。德宗兴元元年(785),任将作少监。阳冰善词章,工篆书,笔法妙天下。曾著有《刊定说文》、《翰林禁经》,已佚。今《全唐诗》仅存其诗一首,《全唐文》存其文八篇。

李翰林《草堂集》序[1]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2],凉武昭王暠九世孙[3],蝉联珪组[4],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5],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6],亦可叹焉。神龙之始[7],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8]。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9]。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10],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所为著述,言多讽兴[11]。自三代以来[12],风骚之后[13],驰驱屈、宋[14],鞭挞扬、马[15],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16]。群贤翕习[17],如鸟归凤。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18],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19]。可谓力敌造化欤。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20]。以七宝床赐食[21],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畜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22],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丑正同列[23],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24]。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25],谓公谪仙人,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26],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27]。将东归蓬莱,仍羽人驾丹丘耳[28]。阳冰试弦歌于当涂[29],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30],公又疾亟[31],草藁万卷,手集未修[32]。枕上授简,俾余为序[33]。论《关雎》之义,始愧卜商;明《春秋》之辞,终惭杜预[34]。自中原有事[35],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36]。

《李白校注集》附录三“序跋”

* * *

[1] 本文是作者为李白《草堂集》所写的序言。李翰林即李白,因白曾为翰林待诏,故称。《草堂集》当是李白为其诗文所定的集名。李白抱负远大,却一生漂泊,晚年尤为凄凉,垂暮之际,往依时为当涂县令的李阳冰,并托付后事,以诗文集草稿相授,嘱为序。作者在序文中,对李白的家世背景与神奇禀赋、创作特征与历史地位、政治遇合与仕途遭际、暮年来从与临终付嘱等事,作了简明而周至的叙述说明。由于此文乃应李白病亟之际付托所作,故其所述,文献价值甚高,是研究李白家世生平的重要资料。

[2] 陇西成纪:故治在今甘肃秦安西北。

[3] 凉武昭王暠:即十六国西凉的建立者李暠。暠(351—417),字玄盛,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出身凉州大族,北凉段业时任敦煌太守,不久自称凉公,建立西凉政权,死后谥武昭王。《北史》有传。

[4] 蝉联珪组:犹言世代历显职。蝉联,连续相承,绵延不断。珪组,玉珪和印绶。引申为爵位、官职。《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既袭珪组,对扬王命。”刘良注:“珪,诸侯所执也;组,绶,所以系印者也。”

[5] “中叶”二句:谓其家族中期无辜被贬居条支。中叶,中世,中期。这里是自远祖至李白而言。非罪,强加之罪,无罪。条支,唐时西域地名,又称诃达罗支,治鹤西那城(今阿富汗加兹尼),属安西督护府管辖,故址在今阿富汗北部伐济纳一带。

[6] “然自”数句:言五代为庶民,家世已不大辉煌。穷蝉,舜五世祖。《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午桥,午桥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自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7] 神龙:唐中宗年号(705—707年)。

[8] “复指”句:指复以李为姓。《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句司马贞索隐:“按:葛玄曰‘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又云‘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

[9] “惊姜”数句,意谓其出生时,其母梦见长庚星入怀,因取名为白,字太白。惊姜之夕,指出生。《左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取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语本之。

[10] 郑卫之作:指《诗经》中的《郑风》、《卫风》。《诗经》中的郑、卫风诗多描写男女之情,后人或以为这类诗不够雅正,因称为“郑、卫之风”。

[11] 讽兴:即讽谕与比兴。

[12] 三代:谓夏、商、周。

[13] 风骚:指《诗经》与《楚辞》。《诗经》中“风”诗数量最多,《楚辞》中《离骚》最具代表性,故以二者代称之。

[14] 屈、宋:指屈原宋玉。屈原(前339—?),名平,字原,楚人,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宋玉(生卒年不详),楚国鄢(今湖北宜城陵)人,与屈原同时而稍晚,或以为曾师事屈原,长于辞赋,与屈原齐名,并称“屈宋”。

[15] 扬、马:扬雄、司马相如。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前118),字长卿,西汉辞赋家、散文家。

[16] 列岳结轨:谓有名望者纷纷与之结交。列岳,高大的山岳,喻名高望重者。结轨,轨迹交接,形容车辆往来不绝。

[17] 翕习:会聚。

[18] “卢黄门”句:卢黄门,指卢藏用,因曾官黄门侍郎,故称。卢藏用曾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中评论陈子昂诗歌“崛起江汉,虎视函夏,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语本此。

[19] 六合:见前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注〔48〕。

[20] “天宝”数句: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皇祖,君主的远祖或祖父。此指唐玄宗。因此文作于代宗宝应元年,玄宗为代宗祖父,故称。金马,即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史记·滑稽列传》:“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旁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汉代金马门亦为学士待诏之处,此代指唐之翰林院。辇,帝王后妃所乘的车。绮、皓,指绮里季等商山四皓。这里代指隐逸的高士。

[21] 七宝床: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华贵的几案。七宝,说法不一。或以为指金、银、珠玉、珊瑚、琉璃、琥珀、玛瑙、漆等宝物。

[22] 翰林:指翰林院。唐代翰林院约在玄宗时确立,是备皇帝顾问与代皇帝撰写特别诏旨的待诏之所。《新唐书·百官一》:“学士之职,本以文学言语被顾问,出入侍从,因得参谋、纳谏诤,其礼尤宠;而翰林院者,待诏之所。”

[23] 丑正:指嫉害正直的人。

[24] 东山:东晋谢安早年曾辞官隐居会稽之东山,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东晋重臣。后因以东山为隐居或游憩之地的典故。

[25] 八仙之游:此指盛唐时八位嗜酒放纵的人,称为“酒中八仙人”。八仙之名,据《新唐书·李白传》及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之外,另有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26] 彦允:其人生平事迹未详。

[27] “请北海”句:北海,郡名,即青州,治益都县(今山东益都)。高天师,即高如贵。李白有《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诗。道箓,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隋书·经籍志四》:“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箓》,次受《三洞箓》、次受《洞玄箓》,次受《上清箓》。箓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弟子得箓,缄而佩之。”齐州,唐属河南道,治历城(今山东历城)。紫极宫,唐代道教宫观名。《旧唐书·玄宗纪》:“(天宝二年)改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东京为太微宫,天下诸郡为紫极宫。”

[28] “仍羽人”句:谓将从仙人以游仙境。《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羽人,飞仙。丹丘,神话中的神仙之地,昼夜长明。

[29] “阳冰”句:指任县令之职。《论语·阳货》载孔子学生子游为武城宰,以弦歌为教民之具。后弦歌因成为出任邑宰之典。当涂,县名。唐属江南道宣州,今属安徽。

[30] 挂冠:辞官。此指任期届满将去职。

[31] 疾亟:病情加重。

[32] 修:整理。

[33] 俾:使,让。

[34] “论《关雎》”四句:意谓不能发明作者之意。是作者的谦辞。卜商曾传授《诗经》,杜预曾为《左传》作注,故作者用二事以明己意。

[35] 中原有事:指安史之乱。

[36] 宝应元年:即762年。宝应,唐代宗李豫的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