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部九 诗文评类
《文心雕龙》十卷
梁刘勰撰。分上、下二篇。上篇二十有五,论体裁之别;下篇二十有四,论工拙之由,合序志一篇,亦为二十五篇。其书于文章利病,穷极微妙。挚虞《流别》,久已散佚。论文之书,莫古于是编,亦莫精于是编矣。
《文心雕龙辑注》十卷
国朝黄叔琳撰。因明梅庆生注本,重为补缀,虽未能一一精审,视梅本则十得六七矣。
《诗品》三卷
梁钟嵘撰。取汉魏至梁能诗者一百三人,分为三品。每品各冠以小序,每人又系以论断。惟所称某人诗源出某人者,颇为武断。至其妙解文理,不减刘勰。王士祯尝病其次第高下,多所违失。然古人篇什,今已百不存一,未可据残剩之余,定当日评骘之确否也。
《文章缘起》一卷
旧本题梁任昉撰。考昉书《隋志》称已佚,不应至今复出。然宋王得臣《麈史》所称,与此本相合,又非近人所伪撰,疑即《唐志》所载张绩书也。其注为明陈懋仁作,国朝方熊又补之。词颇枝蔓,姑以原本所有,存之耳。
《本事诗》一卷
唐孟綮撰。取历代缘情之作,各详其事迹,分为七类。惟宋武帝乐昌公主二条为六朝事,余皆唐事也。
《诗品》一卷
唐司空图撰。图论诗欲有味外之味,故是书所论亦妙契精微。凡分二十四品。各以四言韵语,写其意境。平奇浓淡,无体不备。王士祯惟摘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二语,为诗家秘钥,非图之本意也。
《六一诗话》一卷
宋欧阳修撰。诗话莫盛于宋,其传于世者,以修此编为最古。其书以论文为主,而兼记本事。诸家诗话之体例,亦创于是编。
《续诗话》一卷
宋司马光撰。据首卷自序,即续《六一诗话》也。光不以诗名,而是编所论,乃多中理解。惟“梅尧臣病死”一条,与诗话无涉;宋人诗话往往体参小说,此其滥觞也。
《中山诗话》一卷
宋刘攽撰。攽兄弟均以博洽名,吟咏非所留意。此编所论,得失参半。多收嘲谑之词,尤为猥杂。殊不及欧阳、司马二书。然学问终有根柢,故其考证议论,亦尚多可采。
《后山诗话》一卷
旧本题宋陈师道撰。陆游《老学庵笔记》,尝疑其依托;而魏衍《集记》,又有其名。今考所称教塘雷大使事,在师道身后,其伪可知。然持论虽多出入,亦颇有中肯之语。疑师道原有诗话,其本散佚,好事者以意补之也。
《临汉隐居诗话》一卷
宋魏泰撰。泰为曾布之妇弟,故其学薄元祐而重熙宁。是书所论,亦不免门户之私。然一知半见,亦时有可取。盖泰虽邪党,而文章则未尝不工也。
《优古堂诗话》一卷
宋吴开撰。开误国庸臣,人不足道。其论诗乃颇可取。书中涉考证者,不及十分之一。大旨在明诗家用字炼句相承变化之由。虽无心暗合,不必皆有意相师;然换骨夺胎,作者原有是法,亦未始不资触发也。
《诗话总龟前集》四十八卷,《后集》五十卷
宋阮阅撰。《前集》分四十一类,《后集》分六十一类。所采书凡二百种。故旁涉于小说杂书,不免猥滥。而取材既富,资考证者亦多。披沙拣金,在于淘汰。书成于宣和癸卯,苏、黄文禁方严,故元祐诸家悉不见录焉。
《彦周诗话》一卷
宋许 撰。其论诗宗元祐之学,故所述苏、黄绪论为多。其品第诸家,颇为有识。惟参杂以神怪之说,自秽其书,为深可惜耳。
《紫微诗话》一卷
宋吕本中撰。其中或偶涉经义,兼及杂事、杂文,然大致以论诗为主。其学源出豫章,而所论乃不主一家,亦不主一格。虽张子、程子之作,与文士南辕北辙,亦不废称述,可谓无门户之见矣。
《四六话》二卷
宋王铚撰。古无专论四六之书,有之自铚始。所论多宋人表启之文,大抵举其工巧之联,而气格法律,皆置不道。故宋之四六日卑。然就一朝风气而言,则亦多推阐入微者,如诗家之有句图,不可废也。
《珊瑚钩诗话》三卷
宋张表臣撰。其曰“珊瑚钩”者,取杜甫“文采珊瑚钩”句也。书中多及杂文,亦多及琐事,不尽论诗之语。然表臣及与陈师道、晁补之游,往往传其绪论,颇有根柢。大抵法元祐之学,与《冷斋夜话》同。其好载己作,务表所长,亦与《冷斋夜话》同。
《石林诗话》一卷
宋叶梦得撰。梦得为蔡京门客,又与章惇为姻家,本绍述之余党,故其持论与魏泰多同。然梦得学问文章,皆出泰上,故是编所论,其识亦出泰《诗话》上。知其党同伐异之私,分别观之可矣。其书则非无所取也。
《藏海诗话》一卷
宋吴可撰。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其论诗喜作不了之语,如禅家之机锋,颇嫌其有心作态。然可及见元祐旧人,学问有所授受,持论乃多有深解。
《风月堂诗话》二卷
宋朱弁撰。盖其使金被留时所作。遗稿留于北地,至度宗时乃传至江南。多述元祐诸人遗闻绪论。首尾两条,皆发明钟嵘“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明”“月照积雪、羌无故实”之意,盖其宗旨所在也。
《岁寒堂诗话》二卷
宋张戒撰。钱曾《读书敏求记》载有其名。然世无传本,今从《永乐大典》录出。其论古来诗人,由苏、黄上溯风骚,分为五等。大旨尊李、杜而推陶、阮。始明言志之义,而终以无邪之训。其论唐人咏杨贵妃事,为无礼于君,尤有裨名教也。
《庚溪诗话》二卷
宋陈岩肖撰。冠以宋代御制及前代帝王之作。次评论唐宋诗人,于元祐诸家,尤多所征引,然其论豫章诗派之流弊,最为确凿,是亦未专主元祐也。
《韵语阳秋》二十卷
宋葛立方撰。其评诗不甚论工拙,惟辨别风旨之是非,故谓之“阳秋”。真德秀《文章正宗》,此其先路。然多推尊释氏,与德秀之旨又殊。
《碧溪诗话》十卷
宋黄彻撰。其持论不尚雕华,惟存风教,与《韵语阳秋》略同。然彻本工诗,尚未至以有韵语录,锢天下之性情也。
《唐诗纪事》八十一卷
宋计有功撰。于唐一代诗,或录名篇,或著本事,或记品评之语,兼载其世系爵里,凡一千一百五十家。唐人诗集,不传于世者,多赖此书以存。
《观林诗话》一卷
宋吴聿撰。此书名见《书录解题》,而传本颇稀。故谈艺者,罕相援引。其学亦宗元祐,故多称述苏、黄。其书作于南宋初,故所论至贺铸、汪藻、王宣而止。凡所考证,大抵典核,为宋人诗话之佳本。
《四六谈麈》一卷
宋谢伋撰。其论四六,多以命意遗词分工拙,所见在王铚《四六话》上。其论长句全句,尤切中南宋之弊也。
《环溪诗话》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皆品评吴沆之诗。书中称沆为“先环溪”,则子孙之词也。其诗以杜甫为宗,而出入于李白、韩愈、黄庭坚之间,亦颇具体。其论诗谓多用实字则健,赵与峕《宾退录》尝驳之,盖欲救空疏率易之弊,而主持至于太过也。
《竹坡诗话》一卷
宋周紫芝撰。紫芝以诗媚秦桧父子,人品颇卑。然诗则不能谓之不工,故其论诗考证品评,亦多可取。原本一百条,今所存者八十条,盖已残缺矣。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六十卷,后集四十卷
宋胡仔撰。其书继阮阅《诗话总龟》而作。自序称,阅所载者皆不录。二书互相补苴,北宋以前之诗话已略备矣。然阅书多类小说,此则论文考义者居多;阅书门目冗碎,此则以作者先后为次,实远在阅书上也。
《文则》二卷
宋陈骙撰。所论文章体制,大率准经以立制。虽分门别类,比较于字句之间,所得颇浅;然取格法于圣籍,终胜摹机调于后人也。
《二老堂诗话》一卷
宋周必大撰。必大学问赅洽,又熟于掌故。故是编论诗考证之文为多,精核者居十之六七。
《诚斋诗话》一卷
宋杨万里撰。题曰“诗话”,而论文之语乃多于诗。又颇及谐谑杂事,盖宋人诗话往往如是也。然其论文论诗之语,中理者实多。惟好以腐语俚语,标为佳句,是其一失。盖万里诗自有此病,故论诗亦尔也。
《余师录》四卷
宋王正德撰。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其书辑前代论文之语,自北齐下迄于宋。虽习见者多,而当时古籍今不传于世者,亦复不少。
《沧浪诗话》一卷
宋严羽撰。其论诗以禅为喻,大旨主于妙悟。胡应麟《诗薮》,比为达摩西来。冯班则作《严氏纠谬》以攻之。实则羽当诗教极坏之时,讲学家肤浅粗疏,江湖派雕锼细碎,因标举盛唐之兴象以救弊补偏。尊为极则者非,斥为缪种者亦非也。
《诗人玉屑》二十卷
宋魏庆之编。与《苕溪渔隐丛话》,大致相仿。胡仔书作于高宗时,所载北宋人语为详。此书作于度宗时,所载南宋人语差备。合是两编,宋人诗话略具矣。
《娱书堂诗话》一卷
宋赵与虤撰。其论诗源出江西,而兼涉江湖宗派,故所取或涉于庸腐。然名章隽句、逸事遗文,亦络绎其间,亦未可以其芜杂,并弃其菁华也。
《后村诗话》前集二卷,后集二卷,续集四卷,新集六卷
宋刘克庄撰。克庄晚节颓唐,诗亦日趋潦倒。其论诗则终多心得之言。前集、后集、续集,统论历代之诗,而论唐宋者为多,所载宋人诸集,多今所未睹。新集惟论唐诗,往往连篇备录,与他家诗话为例独殊。
《荆溪林下偶谈》四卷
宋吴子良撰。子良为叶适门人,学问具有端绪。故此编品评诗文,多述适之余论,大抵精确者居多。
《草堂诗话》二卷
宋蔡梦弼撰。裒集宋人评论杜诗之语,共为一编,颇足以资参考。远在方道醇《老杜诗评》之上。
《文章精义》一卷
宋李耆卿撰。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其论文多原本六经,不屑于声律章句。于源流得失,具有鉴裁。其论三苏、二程之文,尤破除门户,独得其平。
《竹庄诗话》二十四卷
宋何溪汶撰。其例每条以前人诗话列前,以所论之诗全篇附载于后,互相勘证,颇便于参考。
《浩然斋雅谈》三卷
宋周密撰。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上卷考证经史、品评文章,中卷为诗话,下卷为词话。其持论多精确。而遗篇断句,为他书所不载者,居十之九。
《对床夜话》五卷
宋范晞文撰。皆论诗之语,自汉魏至宋,皆有品评。虽不免瑕瑜互见,然当宋之末,能力排四灵、晚唐二派,亦可云特识矣。
《诗林广记》前集十卷,后集十卷
宋蔡正孙撰。与《竹庄诗话》体例相同。但《竹庄诗话》以诗列评后,此以评列诗后为小异。
《文说》一卷
元陈绎曾撰。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盖因廷祐复行科举,以此为程试之式。然绎曾受学于戴表元,虽论场屋之文,亦不失先正典型也。
《修词鉴衡》二卷
元王构编。上卷论诗,下卷论文。皆采录旧说,然简择特为精审。中如《诗文发源》《诗宪》《蒲氏漫斋录》之类,亦今人未见之书。
《金石例》十卷
元潘昂霄撰。前五卷述碑志之始,凡制度源流,一一详核;六卷至八卷,举韩愈所撰碑志,标为程序;九卷杂论文体;十卷为史院;凡例则附录也。所举韩愈诸篇,虽不免拘于定法,然愈于无法者多矣。
《作义要诀》一卷
元倪士毅撰。皆当时科举经义之体例。虽拘于程序,不足括文章之变,然所论皆后来八比之龟鉴也。
《墓铭举例》四卷
明王行撰。取韩愈、李翱以下十五家,志墓之文,标为一十三例,以补潘昂霄书之遗。较墨守韩氏一家者,为得其变通。
《怀麓堂诗话》一卷
明李东阳撰。其论诗主于法度音调,而极论剽窃摹拟之非。至李梦阳出,乃一变其体。然赝古之派,适中其所诋诃。故后人多抑彼伸此。惟好誉其子兆先,有王福畤之癖,为其所短耳。
《颐山诗话》二卷
明安磐撰。其论诗以严羽为宗,持论往往中理,虽载及俳谐,未免涉于小说,然不害其宏旨也。
《诗话补遗》三卷
明杨慎撰。作于谲戍永昌之时,边地少书,惟凭记忆,故不免小有舛讹。然慎学有根柢,兼富词章,其所论说,究在明人诗话之上。
《艺圃撷余》一卷
明王世懋撰。杂论诗格,大旨宗其兄世贞之说。然成书在《艺苑卮言》以后,已稍觉摹古之流弊。故于李攀龙颇示裁损,而于徐祯卿、高叔嗣深致推挹,则所见过于其兄矣。
《唐音癸签》三十三卷
明胡震亨撰。所编《唐音统签》凡十集,以十千为记,此其第十集也。前九集皆录唐诗,此集则专录诗话,凡分七目。虽多录明人议论,未可据为定评,然缕析条分,元元本本,唐三百年诗派之源流,已约略备具矣。
《金石要例》一卷
国朝黄宗羲撰。亦补潘昂霄书之缺,凡为例三十有六,附以论文九则,其考订较王行为密。
《历代诗话》八十卷
国朝吴景旭撰。统论历代之诗,上起三百篇,下迄明季,分为十集,皆仿《学林就正》之例,先列旧说于前,而杂引诸书,以互相参考其旧说所无。而景旭自立论者,则列本诗于前,而附己意于其后。虽嗜奇爱博,不免有曼衍之失,然取材宏富,亦《苕溪渔隐丛话》之亚也。
《渔洋诗话》三卷
国朝王士祯撰。士祯论诗之语,杂见所著说部中,未有专书。康熙乙酉,乃应吴陈炎之请,著为此编。其所标举,不离乎神韵之说,然搜罗名隽,宏奖风流,在近人诗话之中,固无能出其右也。
《师友诗传录》一卷,《续录》一卷
《师友诗传录》,国朝郎庭槐编;《续录》,刘大勤编。二人皆学诗于王士祯,各述其师说以成书。郎录虽以士祯为主,而兼质于平原张笃庆、邹平张实居故,每问必有三答,然宗旨则一耳。
《声调谱》一卷
国朝赵执信撰。古诗不拘平仄拗体,律诗亦不拘平仄,而别有一定之平仄,不可更移。执信尝求其法于王士祯,士祯密不肯语,乃以古诗、唐诗,互相钩稽而得之,因著为此书,其法律至为精密。
《谈龙录》一卷
国朝赵执信撰。王士祯与门人论诗,谓当如云中之龙,时露一鳞一爪,执信因作此书以排之。大旨主于诗中有人,不当为缥缈无著之语,使人人可用、处处可移。其说足救新城末派之弊,似相反而实相成。
《宋诗纪事》一百卷
国朝厉鹗撰。孟棨《本事诗》所录篇章,咸有故实,刘攽《诗话》之类,或偶存轶事,而不必有诗。计有功《唐诗纪事》之类,或但录其诗,而不必有事。鹗作此书,乃兼三例而用之,虽搜罗太博,抵牾所不能无,然南北宋逸篇轶事,此其渊薮也。
《全闽诗话》十二卷
国朝郑方坤编。是编所载诗话,皆闽人所作之诗,与诗之为闽而作者。虽网罗既富,细大不捐,而体例分明,辨证有据,在郭子章豫章诗话之上。
《五代诗话》十卷
国朝郑方坤撰。初,王士祯辑五代诗话,而未成;其乡人臆为补缀,舛漏殊多。方坤得士祯原稿六百四十二条,为删二百十六条,补七百八十九条,定为此编,较山东新刻之本,实为赅备。
右诗文评类。六十四部,七百三十一卷。
集部十 词曲类
《珠玉词》一卷
宋晏殊撰。殊性刚方,而词格特为婉丽。刘攽《中山诗话》称,殊喜冯延已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已,良不虚也。
《乐章集》一卷
宋柳永撰。永词虽未能免俗,然风流旖旎,亦足以移人。故叶梦得《避暑录话》称,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凡有井水吃处,皆能歌之也。
《安陆集》一卷,附录一卷
宋张先撰。先本工诗,而当时但传其乐府,后乐府亦不传,但传“张三影”为佳话耳。此本乃安邑葛鸣阳所辑,凡诗八首、词六十八首,今从其多者归之词集。
《六一词》一卷
宋欧阳修撰。修诗文皆变当时旧格,惟词为小技,未尝别关门庭,然婉约风流,较苏轼之硬语盘空,转不失本色。
《东坡词》一卷
宋苏轼撰。轼以歌行纵横之笔,盘屈而为词,跌宕排奡,一变唐五代之旧格,遂为辛弃疾一派开山,寻溯源流,不能不谓之别调,然亦不能谓之不工。
《山谷词》一卷
宋黄庭坚撰。庭坚诗峭拔奇丽,自为门径,入词乃非当行。集中如《沁园春》等十余首,尤帙诨不可名状,然当其造语高妙之处,亦脱尽畦町。盖此事非所留意,但偶然兴到即佳耳。
《淮海词》一卷
宋秦观撰。观诗谓之小石调,格少逊于苏、黄;词则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
《书舟词》一卷
宋程垓撰。垓词清便流易,不施雕饰,其《意难忘》《一翦梅》诸调,毛晋刻《六十家词》,定为苏轼之作,误入垓集,不知何据。然诸词格力俱较轼为弱也。
《小山词》一卷
宋晏几道撰。几道为殊之幼子,词有父风。黄庭坚序,称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不减《桃叶》《团扇》,推之诚过。然其“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句,虽伊川程子亦赏之也。
《晁无咎词》六卷
宋晁补之撰。其词神姿高秀,与苏轼可以肩随。《书录解题》,载其论黄庭坚词,“不是当家语,是著腔子唱好诗”。又载其品题秦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语,知其于此事特深也。
《姑溪词》一卷
宋李之仪撰。之仪以尺牍擅名,而词亦甚工。小令尤清婉峭蒨,黄升《花庵词选》北宋名篇采摭略尽,独未登之仪一字,殆未见其集欤。
《东堂词》一卷
宋毛滂撰。滂初以《惜分飞》词,为苏轼所赏;后竟以寿词媚蔡京,得官,颇干清议。然其词实工,《书录解题》谓他词皆不及苏轼所赏之一首,则随人作计之见也。
《溪堂词》一卷
宋谢逸撰。逸诗列江西宗派中,《复斋漫录》又载其《杏花村馆词》为世所传录,盖诗词并工也。今观是集,大抵淘炼清圆,点染工丽。原序但称其《菩萨蛮》《望江南》中四语,殊不尽所长。
《片玉词》二卷,补遗一卷
宋周邦彦撰。邦彦于南北宋间为词家大宗,所作皆精深华艳,而气格浑成,镕铸成语如己出,此由笔力高妙,不但以娴于音律见长也。
《初寮词》一卷
宋王安中撰。安中人不足称,然学出苏轼、晁说之。其文章之富艳,亦不可掩。以其余技填词,犹清丽芊眠,与专门者联镳并驾。
《友古词》一卷
宋蔡伸撰。伸与向子 同官彭城,漕属集中多赠子 之作,而子 《酒边词》中所载倡酬姓字,独无一首及伸,似于伸颇有所不满。然伸词格韵婉约,实不在子 之下。
《和清真词》一卷
宋方千里撰。清真者,周邦彦之别号也。千里词规抚邦彦,故追和其韵;如苏轼之和陶。虽天然谐婉,终有芒忽之差;然亦似唐摹晋帖,几于乱真矣。
《圣求词》一卷
宋吕滨老撰。案:滨老或作渭老,未详孰是 。滨老初以诗名,南渡后其诗已佚,惟词集仅存。然赵师峨序所载,诗数联皆未为超诣,词则秀逸清新。杨慎《词品》尝称,其佳处不减秦观,又称其咏梅词不减苏轼。
《石林词》一卷
宋叶梦得撰。其词初以秾艳擅长,晚年刊落浮华,乃颇类苏轼。旧本多与轼词互刊,由其近似而误收也。
《筠溪乐府》一卷
宋李弥逊撰。凡长短调八十一首。其长调多学苏轼,与柳周纤秾,别为一派,而力稍不足以举之,不及轼之操纵自如;短调则不乏秀韵矣。
《丹阳词》一卷
宋葛胜仲撰。其诗文集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词集则原有传本,但多讹脱,今亦以《永乐大典》补完。胜仲多与叶梦得唱和,词格少亚于梦得,而工力大致相埒。
《坦庵词》一卷
宋赵师使撰。案:师使或作师侠,未详孰是 。其词萧疏淡远,不肯为翦红刻翠之文,为倚声家之高格。但微鬲率易,是其一短。
《酒边词》二卷
宋向子 撰。上卷曰“江南新词”,下卷曰“江北旧词”。新词绍兴中作,旧词宣和政和中作也。以老境渐归平淡,故退置少作于后云。
《无住词》一卷
宋陈与义撰。无住,其庵名也。与义诗为南渡第一,词亦吐言天拔,不为花亸莺娇之态,亦不含蔬笋之气。殆于首首可传,不止如《渔隐丛话》之所称,未可以篇页之少而废之。
《竹坡词》三卷
宋周紫芝撰。据其《鹧鸪天》词下自注,其词盖初学晏几道,晚乃刊除秾丽,自为一格。孙兢序称,其初师张耒,后师李之仪者,乃诗文之渊源耳。
《漱玉词》一卷
宋李清照撰。清照虽女子,而词格高秀,乃与周、柳抗行。此本仅十七阕,附以《金石录后序》一篇,盖后人掇拾而成,非其完本,然已见大概矣。
《芦川词》一卷
宋张元干撰。元干以作词送胡铨除名,此集即冠以是篇,而次以寄李纲一篇,并慷慨悲歌,声动简外。然其他作,则清新婉丽,与秦观、周邦彦,可以肩随。
《东浦词》一卷
宋韩玉撰。玉本金人,绍兴初挈家南渡,此集皆归宋以后作也。毛晋刻入《六十家词》中,称其虽与康与之,辛弃疾唱和,相去如苎萝、无盐。今考集中,惟庆贺诸篇,不免俗滥,晋所摘《且坐令》二语,体类北曲,亦诚为不佳,然宋人词此类甚多,何独刻责于玉。至如《感皇恩》《减字木兰花》《贺新郎》诸作,又何尝不凄清宛转,岂可一概排诋欤。
《孏窟词》一卷
宋侯寘撰。寘为晁氏之甥,犹有元祐旧家余韵。其词皆婉约娴雅,无酒楼歌馆簪鸟狼藉之态。
《逃禅词》一卷
宋杨无咎撰。无咎工画墨梅,赏鉴家至今宝贵,遂以技艺掩其文章。然词格殊高,无绮罗脂粉之气。盖无咎当秦桧柄国时,耻于附势,遂伏处终身,其胸次本无俗事也。
《于湖词》三卷
宋张孝祥撰。其诗文皆追摹苏轼,词亦骎骎乎近之。《朝野遗记》称其在建康留守席上,赋《六州歌头》,感慨淋漓,主人为之罢席,可以想其气概矣。
《海野词》一卷
宋曾觌撰。其应制诸作,多任务稳。奉使过汴诸作,黄升收入《花庵词选》,称其有黍离之悲。虽与龙大渊并列名《佞幸传》中,然才华富艳,实有可观。过而存之,亦选六朝诗者,不废江总之意也。
《审斋词》一卷
宋王千秋撰。其词出入于秦观、苏轼之间。毛晋跋以绝少绮艳病之。然如《忆秦娥》《清平乐》《好事近》《虞美人》《点绛唇》及咏花诸作,短歌微吟,兴复不浅,何必屯田乐章,始为情语也。
《介庵词》一卷
宋赵彦端撰。彦端尝以“波底斜阳红湿”之句,见赏于高宗。全集亦多婉转纤秾,不愧作者。惟集末《鹧鸪天》十阙,俨然北里之音,颇伤大雅耳。
《归愚词》一卷
宋葛立方撰。立方作《韵语阳秋》,颇不以兴象为重。其词亦朴实平直,少清新宛转之思。然究不失为雅音,犹诗家之有长庆体也。
《克斋词》一卷
宋沈端节撰。其词多有调而无题,虽唐五代之旧例,然无以考其用意之工拙。以词采论之,则吐属颇有风韵,不以《花庵》《草堂》诸选未见采录减价也。
《稼轩词》四卷
宋辛弃疾撰。其词源出于苏轼,而才气纵横,溢为奇恣。遂于宋人中,别辟门庭。譬诸苏,黄之书,不可绳以二王法,而能自为一法,传之至今。
《龙川词》一卷,补遗一卷
宋陈亮撰。亮词已载本集中,然无艳绮之作。其艳绮之作,乃载于黄升《花庵词选》。盖集为其子沉所编,意有所讳,黄升则据其流传之稿也。此本合两书所载为一编,差为完备。
《西樵语业》一卷
宋杨炎正撰。词凡三十七首,而与辛弃疾唱和者六。其奇逸排奡之气,虽不足以敌弃疾,而洗涤铅华,独标清隽,要非俗艳所能拟。
《放翁词》一卷
宋陆游撰。填词为游之余事,故所作仅及诗集百分之一。刘克庄《诗话》谓其时掉书袋,要是一病。杨慎《词品》则谓其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平心而论,慎评为允矣。
《樵隐词》一卷
宋毛幵撰。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樵隐词》一卷,此刻计四十二首,不知即振孙所见否。开他作不甚著,而小词最工。王木叔题词,有“病其诗文视乐府颇不逮”之语,则当时已定论矣。
《知稼翁词》一卷
宋黄公度撰。据其子沃跋语,盖公度没后,掇拾未竟之本,故词仅十四阕。其每调之下,系以本事,并及倡酬诸作,公度生平可以见其大概。较他家词集,体例特详。
《蒲江词》一卷
宋卢祖皋撰。祖皋为楼钥之甥,又与永嘉四灵游,故颇工于诗。然其诗传者不多;词集虽存,较《花庵词选》所载仅多一首,盖即从《花庵词选》录出,亦非原帙也。张端义《贵耳集》,称其小词纤雅。今虽散佚之余,尚可见一班。
《平斋词》一卷
宋洪咨夔撰。咨夔骨鲠之士,早年见扼于权幸,晚乃致位通显。故其词多抑塞磊落之气,颇近辛弃疾、刘过。毛晋跋以王岐公文,多富贵拟之,未为得实。
《白石道人歌曲》四卷,《别集》一卷
宋姜夔撰。夔诗格高秀,迥出一时,词亦华妙精深,尤娴于音律。故于《九歌》,皆注律吕,琴曲亦注指法,自制诸曲皆注节拍于旁,似西域旁行之字,亦足以资考核。
《梦窗稿》四卷,补遗一卷
宋吴文英撰。分甲、乙、丙、丁四稿,皆其原本。补遗则毛晋所辑也。沈泰嘉称其深得清真之妙,但用事下语太晦处,人不易知。张炎称其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所短所长,可谓均得之矣。
《惜香乐府》十卷
宋赵长卿撰。其词瑕瑜互见,不能一一警策。然长卿恬于进取,觞咏自适,随意成文,亦颇有淡远萧疏之致。
《龙洲词》一卷
宋刘过撰。黄升谓过乃辛弃疾客,词多壮语,盖学弃疾。然过惟和弃疾者用弃疾体,其他作实不尽然。如《贵耳集》所取《南楼令》一首,颇为婉秀;《辍耕录》所取《沁园春》二首,未尝非香奁媟语也。
《竹屋痴语》一卷
宋高观国撰。其词与史达祖齐名,其清新挺拔,壁垒诚足以相当。故陈造序称,《竹屋》《梅溪》,妙处皆不经人道也。
《竹斋诗余》一卷
《梅溪词》一卷
宋史达祖撰。达祖为韩侂胄堂吏,而其词则抗行作者间。张镃序,称其“分镳清真,平睨方回”,固为过当;然清词丽句,亦姜夔之次乘也。
《石屏词》一卷
宋戴复古撰。方回《瀛奎律髓》,称其诗清新健快,其词亦然。至《赤壁怀古》之类,豪情壮采,直逼苏轼,又集中之变调也。
《散花庵词》一卷
宋黄升撰。案:毛晋刻本作黄昃,乃字之误 。升尝辑《花庵词选》,自录其词四十首。此本即从是集录出,所增不过三首。然升于词极有鉴别,选录己作尤冷暖自知,其菁华已略具于此矣。
《断肠词》一卷
宋朱淑真撰。淑真所适非偶,故多幽怨之音。旧与李清照《漱玉词》合刊,虽未能与清照齐驱,要亦无愧于作者。此本由掇拾而成,其《元夜·生查子》一首,本欧阳修作,在《庐陵集》一百三十一卷中,编录者妄行采入,世遂以淑真为佚女,误莫甚矣。
《山中白云词》八卷
宋张炎撰。炎以《春水》词得名,此集即以压卷。然集中似此者尚众。宋亡以后,抚时感事,尤苍莽悲凉,以之接武姜夔,可云后劲。
《竹山词》一卷
宋蒋捷撰。其词炼字深稳,抒词谐畅,为倚声家之正轨,不但抱节终身,其人品为足贵也。
《天籁集》二卷
金白朴撰。朴幼鞠于元好问,家学有端绪。其词清婉秀逸,可与张炎相匹。旧无刻版,亦无传本,康熙中朱彝尊始序而传之。书虽晚出,然倚声家未有疑其伪者,盖词采气韵,望而知为宋、金、元人,非后人所能依托也。
《蜕岩词》二卷
元张翥撰。其词皆风流婉丽,有姜夔、吴文英之遗。又一身阅元之盛衰,故闵乱忧时,颇多楚调。
《珂雪词》二卷
国朝曹贞吉撰。贞吉诗集、词集,皆以“珂雪”为名。而其词寄托遥深,风华掩映,实远过其诗,盖才性有所偏至也。
右词曲类词集之属。五十九部,一百三卷。
《花间集》十卷
蜀赵崇祚编。诗变为词,始于中唐,而成于五代。然大抵附见诗集中,其以长短句自为一编者,自此集始。其语多浓艳而隐秀,不似后来畅发无余,盖词之初体本如此。
《尊前集》二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毛晋跋以为明顾梧芳作,朱彝尊据吴宽手写本,定为宋初人作。考张炎《乐府指迷》,有“尊前”之名,则彝曾说当信然。《书录解题》称《花间集》为倚声之祖,又不载此集,疑以传疑,莫能确定。就词论词,固《花间集》之亚也。
《梅苑》十卷
宋黄大舆编。所录皆咏梅之词,起于唐代,止于南、北宋之间。
《乐府雅词》三卷,补遗一卷
宋曾慥编。所录宋人之词,凡三十有四家。自序谓涉谐谑则去之,当时艳曲谬托欧公者则除之。其去取具有风旨,故命曰“雅词”。
《花庵词选》二十卷
宋黄升编。前十卷曰《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始于唐李白,终于北宋王昂,方外、闰秀各为一卷附焉;后十卷曰《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始于康与之,终于洪瑹。升本工词,能心知其得失,故去取精审,在曾慥书之上。
《类编草堂诗余》四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王楙《野客丛书》已引之,则书在庆元以前矣。后来小令、中调、长调之分,始于此集。其持择不及《花庵词选》之精,然名章隽句,亦往往而在。朱彝尊以无目诋之,未免已甚矣。
《绝妙好词笺》七卷
《绝妙好词》,宋周密编,其笺则国朝查为仁、厉鹗同撰也。密所录歌词,始于张孝祥,终于仇远,凡一百三十二家。采掇菁华,几于篇篇皆善。为仁等所注,亦颇详赅。
《乐府补题》一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所录宋末遗民唱和之作,凡十三人三十七首,皆咏物词也。旧无刊本,康熙中始行于世。前后无序跋,亦无目录,疑从墨迹录出也。
《花草粹编》二十四卷,附录一卷
明陈耀文编。所录皆唐、宋二代之词。曰“花草粹编”者,《花间集》为唐词,《草堂诗余》为宋词,各摘其一字也,立名殊为不典。然其书援据繁富,笺释详赅,颇足以资参考。
《御定历代诗余》一百二十卷
康熙四十六年,翰林院侍读学士沈辰垣等奉敕撰。所录自唐及明词,凡一千五百四十调九千余首,为一百卷,又撰人姓氏爵里十卷,词话十卷。于倚声家之派别异同,博征详考,本末粲然。而崇雅黜浮,别裁不苟,固度曲之渊海,而赏音之衡鉴矣。
《词综》三十四卷
国朝朱彝尊编。所录宋、金、元词凡五百余家,采摭极为繁富,而鉴别精审,辨订详核,迥出诸家词选之上。著精考证者,多不娴于音律;娴音律者,多不精于考证;彝尊则兼是二者也。
《十五家词》三十七卷
国朝孙默编。十五家者,吴伟业、梁清标、宋琬、曹尔堪、王士禄、尤侗、陈世祥、黄永、陆求可、邹祗谟、彭孙遹、王士祯、董以宁、陈维崧、董俞也。国初填词之家约略具是矣。
右词曲类词选之属。十二部,二百七十四卷。
《碧鸡漫志》一卷
宋王灼撰。详载曲调源流,首述古初至唐宋声歌递变之由,次列二十八调,溯其得名之所自,与其渐变宋调之沿革。但据其传授分明者;其晚出杂曲,则不暇悉举。以作是书时,适居碧鸡坊,因以为名焉。
《沈氏乐府指迷》一卷
宋沈义父撰。凡二十八条。其论词以周邦彦为宗,颇多中理。其谓去声字要紧,及入声可替平声,不可替上声,尤入微之解。又谓古曲谱亦有异同,嘌唱家多有添字,亦足以解释纠纷。
《渚山堂词话》三卷
明陈霆撰。本与所作《诗话》同刊,而较胜其《诗话》。盖霆诗格颇纤,于词为近,故论词转多中肯也。其中轶事逸篇,亦可资考订。
《西河词话》二卷
国朝毛奇龄撰。奇龄填词之功,较深于诗,且本为小技,萌于唐而成于宋,亦不能附会古义,辗转辨争,故所说转多可取。
《词苑丛谈》十二卷
国朝徐釚撰。辑录词家故实,分为七类,采摭颇详。惟引书不著所出,是其一失。朱彝尊、陈维崧等尝病之,釚亦自欲添注,而讫未能也。
右词曲类词话之属。五部,十九卷。
《钦定词谱》四十卷
康熙五十四年,詹事王奕清等奉敕撰。凡八百二十余调、二千三百余体,均以字数多寡为序,而删除《草堂诗余》小令、中调、长调之名,并删除《啸余谱》第一体、第二体之次。刊讹订妄,具有考证。于诸调得名之源流,倚声之平仄,句法之异同,以及大曲之套数,尤博赡而典核。
《词律》二十卷
国朝万树撰。多纠正《啸余谱》及《填词图谱》之讹,虽不及《钦定词谱》之精密,而当众说 之时,能参互考证,得古人之旧法,其翦除榛楛之功,亦不可没。故并存以备考焉。
右词曲类词谱词韵之属。二部,六十卷。
谨案:自明以来,词韵无一善本,是以概不收录,然存目中则有之。门类标题,不可歧出,故缺其书,而仍兼著其名。
《顾曲杂言》一卷
明沈德符撰。专论南曲、北曲之别。其条分缕析,辨订颇为精确。以上曲品。
《御定曲谱》十四卷
康熙五十四年,詹事王奕清等奉敕撰。首载诸家论说及九宫谱定论一卷,次北曲谱四卷,次南曲谱八卷,次以失宫犯调诸曲别为一卷附于末。南曲、北曲,各以宫调提纲,每曲各详注其音律。其旧谱讹字,亦一一辨证,载于本调之后。以上曲谱。
《中原音韵》二卷
元周德清撰。其例以平声分阴阳,而以入声分隶三声。盖乐府既为北调,则声韵亦宜用北音,所谓言各有当,不能以一格执也。以上曲韵。
右词曲类南北曲之属。三部,十七卷。
谨案:南北曲非文章之正轫,故不录其词,惟存其论曲之语,与曲谱、曲韵,以备一家。词话列词韵、词谱前,故此亦以论曲者列前焉。
补遗
从赵怀玉刻本补录
别史类 (卷五,史部四)
明李清撰。以宋、齐、梁、陈四史参定《南史》,以魏、齐、周、隋四史参定《北史》,兼旁采诸书,考证异同,以为之注,用意颇为精密。惟于李延寿书多所改定,既不可云清之新撰,又不可以云延寿之原文,未免进退无据耳。
载记类 (卷六,史部九)
《南唐书合订》二十五卷 案:在《安南志略》后 。
明李清撰。以陆游书为主,以马令书及诸家所录参之,多所补正。大旨以南唐绍长安正统。申陆游之谬说,殊为乖舛。其考证之详核,则与南北史合注可并称焉。
地理类杂记之属 (卷七,史部十一)
《闽小记》四卷 案:在《颜山杂记》后 。
国朝周亮工撰。杂记闽中物产民风,颇及遗闻琐事。叙述雅令,时时参以论断,亦颇名隽。
艺术类书画之属 (卷十二,子部八)
《读画录》四卷 案:在《石渠宝笈》后 。
国朝周亮工撰。记明末国初画家凡七十六人,各论其品第及其生平梗概,亦间附以题咏,后列有名无传者六十九人,或欲撰而未成,或以有传无传分甲乙,则莫可考矣。
《书画记》六卷 案:在《庚子销夏记》后 。
国朝吴其贞撰,录所藏及所见真迹,各为品题,于行款、位置、方幅大小、卷轴长短及印记、纸绢、装褙,一一详述,并注所见年月,惟不录旧人题跋,与郁、张诸家体例小异。
艺术类杂技之属 (卷十二,子部八)
国朝周亮工撰。亮工喜集印章,工于鉴别,所编赖古堂印谱,为篆刻楷模。此书以谱中诸人各为小传,首载文天祥、海瑞、顾宪成三印及其父、其弟与其友许宰印,次为文彭以下六十九人,附见三人,又不知姓名一人,有名无传者六十一人,其例与《读画录》同。
杂家类杂说之属 (卷十三,子部十)
国朝周亮工撰。曰书影者,取老人读书惟存影子意也。所录皆杂论杂事,每引据旧文,而系以评语,大抵明末国初人所著为多,引古书者仅十之一二,然去取颇有持择,虽繁而不杂。
类书类 (卷十四,子部十一)
《历代不知姓名录》十卷 案:在《广博物志》后 。
明李清撰。取诸书所载有事迹而无姓名者,类为一编,分五十四门,大致以正史为主,而参以小说杂记之可信者。
《诸史同异》六十八卷 案:次于前种之后 。
明李清撰。取诸史所载事迹,以相合者为同,分三十八类;相反者为异,分三十类。与陈禹谟之《骈志》,大致相近,而体例各异,博洽亦较胜之。
《同书》四卷 案:在《韵府拾遗》后 。
国朝周亮工撰。大致如李清《诸史异同》,而李书多载相类之事,此则兼载相类之语,颇足以稽古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