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卷目录
旱灾部汇考九
皇清〈康熙十一则〉
旱灾部总论
庶徵典第九十三卷
旱灾部汇考九
皇清
康熙九年三月二十二日
上谕吏部等衙门,时已入夏,雨泽愆期,皆由部院大
小臣工,因循旧习,不能精白乃心,公廉尽职,以致政务失当,有干
天和。尔等堂上官,宜力图修省,靖共职业,严督所属司
官,凡事应秉公勤励,革除积弊,勿瞻徇情面。仍稽察胥吏、作奸事。有应结者,速行完结,勿得借端多驳,图遂己私。其问刑等衙门一切狱讼,务期平允得情,速审速结,勿得株累无辜,久淹羁禁。尔等大小各官,须实心修省,勿得视为具文,仍前怠玩,有负朕委任责成之意。著吏部通行,申饬特谕。
上谕礼部:自闰二月以来,天气亢旸,雨泽稀少,农务
方殷,殊切朕怀。著尔部堂上官,同顺天府官员,竭诚祈祷。其应断屠宰,照例行,特谕。
康熙十年
四月初七日
上谕礼部:今已入夏,亢旸不雨,农事堪忧。朕念切民
生,躬自刻责,特颁严旨:戒饬各官,修省过愆,祈求雨泽,乃精诚未达,霖雨尚稽。朕心昼夜焦劳,不遑启处。兹朕虔诚斋戒,躬诣
天坛祭告,恳祈甘霖速降,以拯生民。尔部作速择吉,其
祭告仪物,即行备办。特谕。
康熙十二年
三月十一日
上谕礼部:民资粒食以生。今当播种之时,亢旸不雨,
农事堪忧,皆由朕躬凉德,政治有所未协,未能仰格
天心。用是夙夜靡宁,实图修省,以感召休和,为民请命。
尔部即虔诚祈祷雨泽,以副朕勤恤民隐至意。特谕。
康熙十七年
六月十三日
上谕礼部:朕惟天人感召,理有固然,人事失于下,则
天变应于上,捷如影响,岂曰罔稽。今时值盛夏,天气亢旸,雨泽维艰,炎暑特甚。禾苗枯槁,农事堪忧。朕用是夙夜靡宁,力图修省,躬亲斋戒,虔祷甘霖,务期精诚上达,感格
天心。尔部即察例择期,具仪来奏。特谕。
康熙十八年
三月二十六日
上谕礼部:时已入夏,天气亢旸,农务方兴,雨泽未降,
恐麦禾不能及时长养,朕心深为惓切。著尔部堂上官一员,同顺天府官员竭诚祈祷,特谕。康熙十九年。
四月十一日
上谕礼部:农务为国家之本,粒食乃兆姓所资。必雨
旸时若,而后秋成可期。自去冬以来,雨雪未降。今时已入夏,甘霖尚稽,久旱伤麦,秋种未布,农事深为可虞。且失业之民,饥馑流移,尤堪悯恻。或因政治未协,致干
天和。朕用是夙夜靡宁,循省儆惕。兹当虔诚斋戒,躬诣天坛,亲行祈祷,为民请命。尔部即择吉具仪来奏,特谕。
五月十五日
上谕内阁九卿:詹事科道,朝廷致治,惟在端本澄源。
臣子服官,首宜奉公杜弊。大臣为小臣之表率,京官乃外官之观型。大法则小廉,源清则流洁,此从来不易之理。如大臣果能精白乃心,恪遵法纪,勤修职业,公尔忘私。小臣自有所顾畏,不敢妄行。在外督抚各官,自应慎守功令,洁己爱民。乃大臣等每自谓清正无私,粉饰空言,至其所行,往往营私作弊,有玷官方深负委任之意。科道系耳目之官,凡有弊端,自当据实参奏,且居处甚近。如此情弊,岂无见闻。乃瞻徇情面,缄默不言,即有条奏,多系繁文。言官职掌,殊为未尽,如肯从公纠举,孰敢恣行无忌。朕以为目今之弊莫大于此,近因天气亢旱,朕夙夜焦思,念虑所及,无不举行,感格之道,犹恐未尽。故特召
尔等各面陈所见。因宣谕朕意,令尔等知之。又
居虔祷,虽雨泽薄降,四野田畴,尚未沾足。今兹不雨,为时又久,旱魃为灾,朕甚惧焉。意者政事之失,宜者多欤。不然天心仁爱,下民何其宜雨而久不雨也。日者以政理之故勤求言矣,而言者文繁无益,其集九卿詹事科道掌印,不掌印各官,问:今有何事。当行何事。当革悉意以陈,毋有所隐。
康熙二十年
四月二十二日
上谕大学士明珠:朕闻京城左右亢旱,农事堪忧,尔
可传谕礼部,著行祈雨。再传谕内务府总管噶禄,照前祈雨例于西山等处,虔行致祷。朕体甚佳,皇长子亦安。尔近隹否。为此特谕。
康熙二十一年
十二月十四日
上谕礼部:农事为民生之本,必雨雪以时,庶春耕不
误,秋成可期。今岁入冬以来,尚未降雪,愆阳日久,时序失宜,田亩暵乾,恐妨明年东作。应虔行祈祷。尔部即照例作速举行。特谕。
康熙二十八年
四月十三日
上谕内阁:顷者时已初夏,雨泽虽降,而犹未沾足。其
命礼部,照前祈祷之礼,三日禁止杀牲,不理刑名事务,虔恭斋祓,以祈甘雨。特谕。
二十七日
上谕大学士伊桑阿:今岁旱已久,其传谕九卿詹事
科道,朕与卿等静处以俟之耶。应行应革事,有无耶。抑何以祷祀而求之耶。其会同详议以闻。五月初六日
上谕礼部:时已仲夏,雨泽未沾,农事堪忧,已经遣官
于。
太岁、
天神、
地祇诸坛,祈求未应。朕衷夙夜靡宁,今特遣官于天坛、
地坛、
社稷,虔行祷祀。尔部即察例择期来奏,特谕。
六月初四日
上谕礼部:自春徂夏,时雨愆期,朕念切民生,躬自刻
责,祗祓斋居,戒饬臣工,共图修省。曾经遣官遍祷。
天、
地神祇。微雨虽降,未沛祥霖。今三伏届期,农事可虑。朕
心弥切焦劳,不遑宁处。兹仍洁诚斋戒,特遣官于
天坛,虔行祷祀,尚期仰格
苍昊,下拯黔黎。尔部即察例择日来奏。特谕。
十一月初七日
上谕:今岁畿辅之地,亢旱为灾,田亩鲜穫,小民无以
资生。虽已蠲免钱粮,加恩赈给银两,已购买米石,仍虑艰于糊口。迩者亲诣
陵寝,于所经过地方,询问民间疾苦,目睹被灾情形,
非仅米粟匮乏,即薪刍亦复无有,以致饥寒交迫。若不速行多方赈恤,必且流离失所。朕夙夜焦思,不遑宁处。遘此荒年歉岁,应将内府屯庄及诸王以下大臣官员,并饶裕之家庄田所积粮米,酌量捐输。直属绅衿富民有积谷者,亦令其捐助,以充赈济。其分赈银两,仍行给与,俾供柴薪之用,以与饥民,方有裨益。尔部会同九卿詹事科道,详议具奏。
康熙四十四年
四月初四日
赵世显奏,三月初三日,全省俱得雨,二十州县雨微小,七十州县俱沾足。朕时时以农事为念,曾问京师来人,云:三月十六日、二十四日两日俱大雨,想畿辅地方,已皆沾足矣。
康熙五十年
五月初七日
上谕大学士温达等:此间大学士等,将朕口传旨意,
令在京大学士齐集九卿詹事科道掌印、未掌印官员通行晓谕:伊等有可言之事,在九卿前各亲书奏闻,朕自京偶尔违和,至今扶掖,未能行走,又兼天时亢旱,日夕忧虑,寝食靡宁,古来君臣之义最重,必明良合德,方能上格
天心,感召和气,不在修饰虚名也。今亢旸不雨,君臣宜
时相儆惕,以万民生计为忧。其间念切国家,不乏其人。而玩泄性成者,亦未必全无。凡尔臣工,
理宜体朕孜孜忧民之念,竭诚祷祝,庶可望甘霖早沛耳。
初八日
上谕大学士温达等:现在此处大学士等,将朕手书
谕旨,发往京城,会集满汉大学士、九卿詹事掌印、不掌印科道官,详晰传谕:伊等有应陈奏之事,各自亲书奏摺,即当九卿前,交明具奏。朕自京师抱恙而出,今行步未健,尚需人扶掖。又兼天时亢旱,早夜焦劳,以致不安寝食。自古君臣之义甚重,必上下一德相成,然后能感
上天之心,召致和气,不在徒饰虚文,务空名以从事也。
今当此亢旱之际,我君臣应协同心力,夙夜靡宁,以为万民筹画生计。大抵诸臣内,实心以国家为念者,固自不少。而秉性奸恶,亦不可谓无人。惟尔诸臣仰体朕怀,日存忧惕,为群黎竭诚祈祷,庶几甘霖,可冀倖早获也。特谕。
旱灾部总论
《春秋谷梁传》
《定公元年》
雩月,雩之正也。秋大雩,非正也。冬大雩,非正也。秋大雩,雩之为非正何也。毛泽未尽,人力未竭,未可以雩也。雩月,雩之正也,月之为雩之正何也。其时穷人力尽然后雩,雩之正也。何谓其时穷人力尽。是月不雨,则无及矣;是年不艾,则无食矣,是谓其时穷人力尽也。雩之必待其时穷人力尽何也。雩者,为旱求者也。求者请也,古之人重请。何重乎请。人之所以为人者,让也。请道去让也,则是舍其所以为人也,是以重之。焉请哉。请乎应上公。古之神人有应上公者,通乎阴阳,君亲帅诸大夫道之而以请焉。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是以重之。
《王充·论衡》《明雩篇》
变复之家,以久雨为湛,久旸为旱。旱应亢阳,湛应沈溺。或难曰:夫一岁之中,十日者一雨,五日者一风。雨颇留,湛之兆也。旸颇久,旱之渐也。湛之时,人君未必沈溺也;旱之时,未必亢阳也。人君为政,前后若一。然而一湛一旱,时气也。范蠡计然曰:太岁在子水,毁;金,穰;木,饥;火,旱。夫如是,水旱饥穰,有岁运也。岁直其运,气当其世,变复之家,指而名之。人君用其言,求过自改。旸久自雨,雨久自旸,变复之家,遂名其功;人君然之,遂信其术。试使人君恬居安处不求己过,天犹自雨,雨犹自旸。旸济雨济之时,人君无事,变复之家,犹名其术。是则阴阳之气,以人为主,不说于天也。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春秋》鲁大雩,旱求雨之祭也。旱久不雨,祷祭求福,若人之疾病祭神解祸矣。此变复也。《诗》云:月离于毕,俾滂沲矣。《书》曰:月之从星,则以风雨。然则风雨随月所离从也。房星四表三道,日月之行,出入三道。出北则湛,出南则旱。或言出北则旱,南则湛。案月为天下占,房为九州候。月之南北,非独为鲁也。孔子出,使子路赍雨具。有顷,天果大雨。子路问其故,孔子曰:昨暮月离于毕。后日,月复离毕。孔子出,子路请赍雨具,孔子不听,出果无雨。子路问其故,孔子曰:昔日,月离其阴,故雨。昨暮,月离其阳,故不雨。夫如是,鲁雨自以月离,岂以政哉。如审以政令月,离于毕为雨占,天下共之。鲁雨,天下亦宜皆雨。六国之时,政治不同,人君所行赏罚异时,必以雨为应政令月,离六七毕星,然后足也。鲁缪公之时,岁旱。缪公问县子:天旱不雨,寡人欲暴巫,奚如。县子不听。欲徙市,奚如。对曰:天子崩,巷市七日;诸侯薨,巷市五日。为之徙市,不亦可乎。案县子之言,徙市得雨也。案《诗》、书之文,月离星得雨。日月之行,有常节度,肯为徙市故,离毕之阴乎。夫月毕,天下占。徙鲁之市,安耐移月。月之行天,三十日而周。一月之中,一过毕星,离阳则阳。假令徙市之感,能令月离毕阳,其时徙市而得雨乎。夫如县子言,未可用也。董仲舒求雨,申《春秋》之义,设虚立祀,父不食于枝庶,天不食于下地。诸侯雩礼所祀,未知何神。如天神也,唯王者天乃歆,诸侯及今长吏,天不享也。神不歆享,安耐得神。如云雨者气也,云雨之气,何用歆享。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泰山也。泰山雨天下,小山雨国邑。然则大雩所祭,岂祭山乎。假令审然,而不得也。何以效之。水异川而居,相高分寸,不决不流,不凿不合。诚令人君祷祭水旁,能令高分寸之水流而合乎。夫见在之水,相差无几,人君请之,终不耐行。况雨无形兆,深藏高山,人君雩祭,安耐得之。夫雨水在天地之间也,犹夫涕泣在人形中也。或赍酒食,请于惠人之前,求出其泣,惠人终不为之陨涕。夫泣不可请而出,雨安可求而得。雍门子悲哭,孟尝君为之流涕。苏秦、张仪悲说坑中,鬼谷先生泣下沾襟。或者傥可为雍门之声,出苏、张之说以感天乎。天又耳目高远,音气不通。杞梁之妻,又已悲哭,天不雨而城反崩。夫如是,竟当何以致雨。雩祭之家,何用感天。案月出北道,离毕之阴,希有不雨。由此言之,北道,毕星之所在也。北道星肯为雩祭之故下其雨乎。孔子出,使子路赍雨具之时,鲁未必雩祭也。不祭,沛然自雨;不求,矌然自旸。夫如是,天之旸雨,自有时也。一岁之中,旸雨连属。当其雨也,谁求之者。当其旸也,谁止之者。人君听请,以安民施恩,必非贤也。天至贤矣,时未当雨,伪请求之,故妄下其雨,人君听请之类也。变复之家,不推类验之,空张法术,惑人君。或未当雨,而贤君求之而不得;或适当自雨,恶君求之,遭遇其时。是使贤君受空责,而恶君蒙虚名也。世称圣人纯而贤者驳,纯则行操无非,无非则政治无失。然而世之圣君,莫有如尧、汤。尧遭洪水,汤遭大旱。如谓政治所致,尧、汤恶君也;如非政治,是运气也。运气有时,安可请求。世之论者,犹谓尧、汤水旱。水旱者,时也;其小旱湛,皆政也。假令审然,何用致湛。审以政致之,不修所以失之,而从请求,安耐复之。世审称尧、汤水旱,天之运气,非政所致。夫天之运气,时当自然,虽雩祭请求,终无补益。而世又称汤以五过祷于桑林,时立得雨。夫言运气,则桑林之说绌;称桑林,则运气之论消。世之说称者,竟当何由。救水旱之术,审当何用。夫灾变大抵有二:有政治之灾,有无妄之变。政治之灾,须耐求之,求之虽不耐得,而惠悯恻隐之恩,不得已之意也。慈父之于子,孝子之于亲,知病不祀神,疾痛不和药。又知病之必不可治,治之无益,然终不肯安坐待绝,犹卜筮求祟、召医和药者,恻痛慇勤,冀有验也。既死气绝,不可如何,升屋之危,以衣招复,悲恨思慕,冀其悟也。雩祭者之用心,慈父孝子之用意也。无妄之灾,百民不知,必归于主。为政治者慰民之望,故亦必雩。问:政治之灾,无妄之变,何以别之。曰:德酆政得,灾犹至者,无妄也;德衰政失,变应来者,政治也。夫政治〈一有也治字〉则外雩而内改,以复其亏;无妄则内守旧政,外修雩礼,以慰民心。故夫无妄之气,历世时至,当固自一,不宜改政。何以验之。周公为成王陈《立政》之言曰:时则物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维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周公立政,可谓得矣。知非常之物,不赈不至,故敕成王自一话一言,政事无非,毋敢变易。然则非常之变,无妄之气间而至也。水气间尧,旱气间汤。周宣以贤,遭遇久旱。建初孟季,北州连旱,牛死民乏,放流就贱。圣主宽明于上,百官共职于下,太平之明时也。政无细非,旱犹有,气间之也。圣主知之,不改政行,转谷赈赡,损丰济耗。斯见之审明,所以救赴之者得宜也。鲁文公间岁大旱,臧文仲曰:修城郭,贬食省用,务啬劝分。文仲知非政,故徒修备,不改政治。变复之家,见变辄归于政,不揆政之无非,见异惧惑,变易操行,以不宜改而变,祇取灾焉。何以言必当雩也。曰:《春秋》大雩,传家在宣、公羊、谷梁无讥之文,当雩明矣。曾晰对孔子言其志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平舞雩,咏而归。孔子曰:吾与点也。鲁设雩祭于沂水之上。暮者,晚也;春谓四月也。春服既成,谓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雩祭乐人也。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龙之从水中出也。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归,咏歌归祭也,歌咏而祭也。说论之家,以为浴者,浴沂水中也,风乾身也。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风乾身。由此言之,涉水不浴,雩祭审矣。《春秋》《左氏传》曰:启蛰而雩。又曰:龙见而雩。启蛰、龙见。皆二月也。春二月雩,秋八月亦雩。春祈谷雨,秋祈谷实。当今灵星,秋之雩也。春雩废,秋雩在。故灵星之祀,岁雩祭也。孔子曰:吾与点也。善点之言,欲以雩祭调和阴阳,故与之也。使雩失正,点欲为之,孔子宜非,不当与也。樊迟从游,感雩而问,刺鲁不能崇德而徒雩也。夫雩,古而有之。故《礼》曰:雩祭,祭水旱也。故有雩礼,故孔子不讥,而仲舒申之。夫如是,雩祭,祀礼也。雩祭得礼,则大水鼓用牲于社,亦古礼也。得礼无非,当雩一也。礼祭也社,报生万物之功。土地广远,难得遍祭,故立社为位,主心事之。为水旱者,阴阳之气也,满六合难得尽祀,故修坛设位,敬恭祈求,效事社之义,复灾变之道也。推生事死,推人事鬼。阴阳精气,倘如生人能饮食乎。故共馨香,奉进旨嘉,区区惓惓,冀见答享。推祭社言之,当雩二也。岁气调和,灾害不生,尚犹而雩。今有灵星,古昔之礼也。况岁气有变,水旱不时,人君之惧,必痛甚矣。虽有灵星之祀,犹复雩,恐前不备,彤绎之义也。冀复灾变之亏,获丰穰之报,三也。礼之心悃,愊乐之意欢忻。悃愊以玉帛效心,欢忻以钟鼓验意。雩祭请祈,人君精诚也。精诚在内,无以效外。故雩祀尽己惶惧,关纳精心于雩祀之前,玉帛钟鼓之义,四也。臣得罪于君,子获过于父,比自改更,且当谢罪。惶惧于旱,如政治所致,臣子得罪获过之类也。默改政治,潜易操行,不彰于外,天怒不释。故心雩祭,惶惧之义,五也。汉立博士之官,师弟子相诃难,欲极道之深,形是非之理也。不出横难,不得从说;不发苦诘,不闻甘对。导才低仰,欲求裨也;砥石劘厉,欲求铦也。推《春秋》之义,求雩祭之说,实孔子之心,考仲舒之意,孔子既殁,仲舒已死,世之论者,孰当复问。唯若孔子之徒,仲舒之党,为能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