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目錄序

劉向所定《戰國策》三十三篇,《崇文總目》稱第十一篇者闕,臣訪之士大夫家,始盡得其書,正其誤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後《戰國策》三十三篇復完。敘曰:

向敘此書,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後,謀詐用,而仁義之路塞,所以大亂」。其說既美矣。卒以謂「此書戰國之謀士度時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則可謂惑於流俗,而不篤於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時,去周之初已數百歲,其舊法已亡,舊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獨明先王之道,以謂不可改者,豈將強天下之主以後世之所不可為哉?亦將因其所遇之時、所遭之變而為當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變固殊,其法固異,而其為國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後未嘗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蓋法者所以適變也,不必盡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豈好為異論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謂不惑乎流俗而篤於自信者也。

戰國之遊士則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樂於說之易合,其設心注意,偷為一切之計而已。故論詐之便而諱其敗,言戰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勝其害也;有得焉,而不勝其失也。卒至蘇秦、商鞅、孫臏、吳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諸侯及秦用之者亦滅其國,其為世之大禍明矣,而俗猶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時適變,為法不同,而考之無疵,用之無弊,故古之聖賢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說之害正也,宜放而絕之,則此書之不泯其可乎?對曰:君子之禁邪說也,固將明其說於天下,使當世之人皆知其說之不可從,然後以禁,則齊;使後世之人皆知其說之不可為,然後以戒,則明,豈必滅其籍哉?放而絕之,莫善於是。是以孟子之書,有為神農之言者,有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於此書之作,則上繼春秋,下至楚漢之起,二百四五十年之間,載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廢也。

此書有高誘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總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

《南齊書》目錄序

《南齊書》八紀,十一志,四十列傳,合五十九篇,梁蕭子顯撰。始,江淹已為《十志》,沈約又為《齊紀》,而子顯自表武帝,別為此書。臣等因校正其訛謬,而敘其篇目曰:

將以是非得失興壞理亂之故而為法戒,則必得其所托,而後能傳於久,此史之所以作也。然而所托不得其人,則或失其意,或亂其實,或析理之不通,或設辭之不善,故雖殊功韙德非常之跡,將暗而不章,鬱而不發,而檮杌嵬瑣奸回凶慝之形,可幸而掩也。

嘗試論之,古之所謂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萬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適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難知之意,其文必足以發難顯之情,然後其任可得而稱也。何以知其然也?昔者唐虞有神明之性,有微妙之德,使由之者不能知,知之者不能名,以為治天下之本。號令之所布,法度之所設,其言至約,其體至備,以為治天下之具,而為「二典」者推而明之。所記者豈獨其跡耶?並與其深微之意而傳之,小大精粗無不盡也,本末先後無不白也。使誦其說者如出乎其時,求其旨者如即乎其人。是可不謂明足以周萬事之理,道足以適天下之用,知足以通難知之意,文足以發難顯之情者乎?則方是之時,豈特任政者皆天下之士哉!蓋執簡操筆而隨者,亦皆聖人之徒也。

兩漢以來,為史者去之遠矣。司馬遷從五帝三王既沒數千載之後,秦火之餘,因散絕殘脫之經,以及傳記百家之說,區區掇拾,以集著其善惡之跡、興廢之端,又創己意,以為本紀、世家、八書、列傳之文,斯亦可謂奇矣。然而蔽害天下之聖法,是非顛倒而采摭謬亂者,亦豈少哉?是豈可不謂明不足以周萬事之理,道不足以適天下之用,智不足以通難知之意,文不足以發難顯之情者乎?

夫自三代以後,為史者如遷之文,亦不可不謂雋偉拔出之才、非常之士也。然顧以謂明不足以周萬事之理,道不足以適天下之用,智不足以通難知之意,文不足以發難顯之情者,何哉?蓋聖賢之高致,遷固有不能純達其情,而見之於後者矣,故不得而與之也。遷之得失如此,況其他邪!至於宋、齊、梁、陳、後魏、後周之書,蓋無以議為也。

子顯之於斯文,喜自馳騁,其更改破析刻雕藻繢之變尤多,而其文益下,豈夫材固不可以強而有邪!數世之史既然,故其事跡曖昧,雖有隨世以就功名之君,相與合謀之臣,未有赫然得傾動天下之耳目,播天下之口者也。而一時偷奪傾危、悖禮反義之人,亦幸而不暴著於世,豈非所托不得其人故也,可不惜哉!

蓋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故為之者亦必天下之材,然後其任可得而稱也。豈可忽哉!豈可忽哉!

《梁書》目錄序

《梁書》六本紀、五十列傳,合五十六篇,唐貞觀三年詔右散騎常侍姚思廉撰。思廉者,梁史官察之子,推其父意,又頗采諸儒謝、吳等所紀,以成此書。臣等既校正其文字,又集次為目錄一篇,而敘之曰:

自先王之道不明,百家並起,佛最晚出,為中國之患,而在梁為尤甚,故不得而不論也。蓋佛之徒,自以為吾之所得者內,而世之論佛者皆外也,故不可詘。雖然,彼惡睹聖人之內哉?

《書》曰思曰睿,睿作聖,蓋思者所以致其知也。能致其知者,察三才之道,辨萬物之理,小大精粗,無不盡也。此之謂窮理,知之至也。知至矣,則在我者之足貴,在彼者之不足玩,未有不能明之者也。有知之之明而不能好之,未可也,故加之誠心以好之。有好之之心而不能樂之,未可也,故加之至意以樂之。能樂之則能安之矣。如是則萬物之自外至者,安能累我哉?萬物之所不能累,故吾之所以盡其性也。能盡其性,則誠矣。誠者,成也,不惑也。既誠矣,必充之,使可大焉。既大矣,必推之,使可化焉。能化矣,則含智之民,肖翹之物,有待於我者,莫不由之以全其性,遂其宜,而吾之用與天地參矣。德如此其至也。而應乎外者,未嘗不與人同,此吾之道所以為天下之通道也。故與之為衣冠飲食、冠婚喪祭之具,而由之以教,其為君臣父子兄弟夫婦者,莫不一出乎人情;與之同其吉凶而防其憂患者,莫不一出乎人理。故與之處而安且治之所集也,危且亂之所去也。與之處者其具如此,使之化者其德如彼,可不謂聖矣乎!既聖矣,則無思也,其至者循理而已,無為也,其動者應物而已。是以覆露乎萬物,鼓舞乎群眾,而未有能測之者也,可不謂神矣乎!神也者,至妙而不息者也。此聖人之內也。聖人者,道之極也。佛之說,其有以易此乎?求其有以易此者,故其所以為失也。夫得於內者,未有不可行於外也;有不可行於外者,斯不得於內矣。《易》曰:「智周乎萬物而道濟乎天下,故不過。」此聖人所以兩得之也。知足以知一偏,而不足以盡萬事之理;道足以為一方,而不足以適天下之用,此百家之所以兩失之也。佛之失,其不以此乎?則佛之徒,自以謂得諸內者,亦可謂妄矣。夫學史者,將以明一代之得失也,臣等故因梁之事,而為著聖人之所以得及佛之所以失以傳之者,使知君子之所以距佛者,非外而有志於內者,庶不以此而易彼也。

《陳書》目錄序

《陳書》六本紀,三十列傳,凡三十六篇。唐散騎常侍姚思廉撰。始,思廉父察,梁陳之史官也,錄二代之事,未就而陳亡。隋文帝見察,甚重之,每就察訪梁陳故事,察因以所論載,每一篇成輒奏之,而文帝亦遣虞世基就察求其書,又未就而察死。察之將死,屬思廉以繼其業。唐興,武德五年,高祖以自魏以來二百餘歲,世統數更,史事放逸,乃詔論次,而思廉遂受詔為《陳書》,久之猶不就。貞觀三年,遂詔論撰於秘書省,十年正月壬子始上之。

觀察等之為此書,歷三世,傳父子,更數十歲而後乃成,蓋其難如此。然及其既成,與宋、魏、齊、梁等書,世亦傳之者少,故學者於其行事之跡,亦罕得而詳也。而其書亦以罕傳,則自秘府所藏,往往脫誤,嘉祐六年八月始詔校讎,使可鏤版,行之天下。而臣等言梁、陳等書缺,獨館閣所藏,恐不足以定著,願詔京師及州縣藏書之家,使悉上之。先皇帝為下其事,至七年冬稍稍始集。臣等以相校,至八年七月,《陳書》三十六篇者始校定,可傳之學者。其疑者亦不敢損益,特各疏於篇末。其書舊無目錄,列傳名氏多闕謬,因別為目錄一篇,使覽者得詳焉。

夫陳之為陳,蓋偷為一切之計,非有先王經紀禮義風俗之美,制治之法可章示後世。然而兼權尚計,明於任使,恭儉愛人,則其始之所以興;惑於邪臣,溺於嬖妾,忘患縱欲,則其終之所以亡。興亡之端,莫非自己致者。至於有所因造,以為號令、威刑、職官、州郡之制,雖其事已淺,然亦各施於一時,皆學者之所不可不考也。而當時之士,爭奪詐偽,苟得偷合之徒,尚不得不列以為世戒,而況於壞亂之中,倉皇之際,士之安貧樂義,取舍去就,不為患禍勢利動其心者,亦不絕於其間。若此人者,可謂篤於善矣。蓋古人之所思見而不可得,《風雨》之詩所為作者也,安可使之泯泯不少概見於天下哉?則陳之史其可廢乎?

蓋此書成之既難,其後又久不顯,及宋興已百年,古文遺事靡不畢講,而始得盛行於天下,列於學者,其傳之之難又如此,豈非遭遇固自有時也哉!

太祖皇帝總序

蓋唐之敝,自天寶已後,紀綱浸壞,不能自振,以至於失天下。五代興起,五十餘年之間,更八姓十有四君,危亡之變數矣。其尤甚也,契丹遂入中國,擅立名號。當是時,天地五行人事之理反易繆亂,不同夷狄者亡幾耳。

太祖為天下所戴,踐尊位,以生民為任,故勸農桑,薄賦斂,緩刑罰,除舊政之不便民者,詔令勉核相屬,推其心,無一日不在百姓也。知方鎮之病民也,故設通判之員,使斂以繩墨。憂吏之不良也,故數使在位舉其所知。患吏或受賕、或不奉法也,故罪至死徙,一無所貸。原其意,蓋以謂遭世大衰,不如是,吏不知禁,不能救民於焚溺之中也。征伐既下諸國,必先已逋欠,滌煩苛,賙乏絕,雪冤滯,惠農民,拔人才,申命郡邑,反復不倦。或遇水旱,輒蔬食請禱,欲移災於己。其於群臣,有恩舊,有勞能,待之各盡其分,以位貴之,以財富之,有男使尚主,有女使嫁宗室,其予人之周也如此。即材可用,雖仇不廢;不可用,雖光顯矣,不處以勢。其有罪多縱貸之,或賜之使自愧。及至堅明約束以整齊天下者,亦使之不能逾也。

強僭之國,皆接以恩禮。商賈往來不禁,有出境犯其令者,乃為之置市邊邑,使兩利。有所乏少,常賑助之。征伐所加,必其罪暴著,師出未嘗不以義也。其君長已降,及就俘執,道路勞問迎致,使者相望,既至,罪不數辱之,優假秩祿,及其宗親吏屬,賜以田宅,使子孫世守,擁護保全,皆得以壽考終。

自晉既覆滅,契丹浸大,中國惴畏不敢當。太祖拔用材武護西北邊,寵以非常之恩,任屬專,聽信明,常遣戍卒,戒之曰:「我猶赦汝,郭進殺汝矣。」有訟進者,謂曰:「進軍政嚴,此必犯進法。」送進,使殺之。關市租賦,諸將得恣用,不問出入。以其故,士附,鬥者盡力,諜者盡情,邊臣可諉者,皆十餘年不易其任。然位不過巡檢使,眾不過三五千人。蓋任專則勢便,位不極則士勵,兵少則用約,御將亦多術矣。總其所長,能兼用之,故能省費息民,振新集之眾,屈憑陵之虜也。蓋太祖篤於孝友,有天下之行;聰明智勇,有天下之材;仁心愛人,有天下之志;包含遍覆,有天下之量。守之以勤儉恭慎,虛心納諫。鑒於粵、蜀,以奢侈為戒。思天下之重,不復遊畋。封拜諸子,務自約損,不盡循故典。收納學士大夫,用之不求其備,或守難進之節,亦不奪也。晚喜讀書,勸諸將以學,曰:「欲使之知治道也。」兼覆夷夏,從容以德。江南平,覽捷書而泣曰:「師征不義,而顧令吾民死兵,彼何負哉!」秦州已入,尚波於之地,卻而不受。錢俶來朝,復歸之越。契丹願聽盟約,逡巡退抑,不自矜伐。天下大勢,連數十城之鎮,割其故地,以小其力;易動難畜之兵,斂置懷服,以消其難。至於舉賢良,崇孝悌,綴禮樂,明考課,雖宇內初輯,然庶政大體,彌綸備具;遺文故事,施於後世,皆可為法。民於是時,從死更生,室家相保;士農工賈,各還其職;鳥獸草木,亦莫不遂。前世舊臣,備將相、處腹心爪牙之任者,一旦回心,奉令北向,如素委質。天下廣都通邑,兼地千里,德懷二三之臣,負眾自用,令之不從、召之不至者,尚數十,皆束衽來庭,代易奔走,如水湊下。粵、吳、楚、甌、閩之君,分天下為八九,曰帝與王,傳子及孫,更數十歲者,編名外域,並聚闕下。四海之內,混齊為一。海東之國高麗,極南交阯,西戎吐蕃、回紇,北狄契丹,皆請吏奉貢。天地所養,通途之屬,莫不內附。當是時,更立天下,與民為始,天地五行人事之理,亂而復正。蓋太祖之於受命,非如前世之君,圖眾以智,圖柄以力,其處心積慮,非一夕一日在於取天下也。其在天者曆數,在人者群臣萬民,三軍之士不歸周,歸太祖,未有知其所以然者,所謂天也。及其傳天下也,舍子屬弟。是則太祖之受天下,與舜受之堯,禹受之舜,其揆一也。其傳天下,與堯傳之舜,舜傳之禹,其揆一也。受天下及傳天下,視天與人而已,非其心未嘗有天下,豈能如是哉!

世以為太祖不世出之主,與漢高祖同。蓋太祖為人有大度,意豁如也,知人善任使,與漢高祖同,固然也。太祖承自天寶以後、更五代二百餘年極敝之天下;漢祖承全盛之秦,二世之末,天下始亂,所因之勢既殊。太祖開建帝業,作則垂憲,後常可行;漢祖粗定海內而已,不及一。太祖立折杖法,脫民榜笞死禍,定著常刑,一本寬大;漢祖雖約法三章,然肉刑三族之誅,至孝文始去,不及二。太祖功臣,皆故等夷,及位定,上下相安,始終一意;漢祖疑間諸將,夷滅其家,不及三。太祖削大弱強,藩臣遵職;漢祖封國過制,反者更起,累世乃定,不及四。太祖征伐必克;漢祖數戰輒北,不及五。太祖文武自出,群臣莫及;漢祖非得三傑之助,不得無失,不及六。開寶之初,南海先下;趙陀分越而帝,漢祖不能禁,不及七。太祖不用兵革,契丹自附;漢祖折厄白登,身僅免禍,不及八。太祖後宮二百,問願歸者,復去四之一;漢祖溷於衽席,女禍及宗,不及九。太祖明於大計,以屬天下;漢祖擇嗣不審,幾墜厥世,不及十也。漢祖所不能及,其大者如此。

是自三代以來,撥亂之主,未有及太祖也。三代盛矣,然禹之孫太康失國,湯之孫太甲放廢。文武之後三四傳,昭王不返於楚。繇漢以下,變故之密,蓋不可勝道也。太祖經始大基,流風餘澤,所被者遠。五聖遵業,至今百有二十餘年。上下和樂,無變容動色之慮,接於耳目,治安久長,自三代以來所未有也。維太祖創始傳後,比跡堯舜,綱理天下,軼於漢祖;太平之業,施於無窮,三代所不及。成功盛德,其至矣哉!蓋唐天寶十四年,天下戶八百九十一萬。太祖元年,戶九十六萬;末年,天下既定,戶三百九萬。今上元豐二年,戶一千三百九十一萬。六聖之德澤,覆露生養,斯其所以盛也。本原事實,其所由致此,有自也哉。

新序》目錄序

劉向所集次《新序》三十篇,目錄一篇,隋唐之世尚為全書,今可見者十篇而已。臣既考正其文字,因為其序論曰:

古之治天下者,一道德,同風俗。蓋九州之廣,萬民之眾,千歲之遠,其教已明,其習已成之後,所守者一道,所傳者一說而已。故《詩》《書》之文,歷世數十,作者非一,而其言未嘗不相為終始,化之如此其至也。當是之時,異行者有誅,異言者有禁,防之又如此其備也。故二帝三王之際,及其中間嘗更衰亂、而餘澤未熄之時,百家眾說未有能出於其間者也。及周之末世,先王之教化法度既廢,餘澤既熄,世之治方術者,各得其一偏。故人奮其私智,家尚其私學者,蜂起於中國,皆明其所長而昧其短,矜其所得而諱其失。天下之士各自為方而不能相通,世之人不復知夫學之有統、道之有歸也。先王之遺文雖在,皆絀而不講,況至於秦為世之所大禁哉!漢興,六藝皆得於斷絕殘脫之餘,世復無明先王之道以一之者,諸儒苟見傳記百家之言,皆悅而向之。故先王之道為眾說之所蔽,暗而不明,鬱而不發。而怪奇可喜之論,各師異見,皆自名家者,誕漫於中國,一切不異於周之末世,其弊至於今尚在也。自斯以來,天下學者知折衷於聖人,而能純於道德之美者,揚雄氏而止耳。如向之徒,皆不免乎為眾說之所蔽,而不知有所折衷者也。孟子曰:待文王而興者,凡民也。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漢之士豈特無明先王之道以一之者哉?亦其出於是時者,豪傑之士少,故不能特起於流俗之中、絕學之後也。

蓋向之序此書,於今為最近古,雖不能無失,然遠至舜禹而次及於周秦以來,古人之嘉言善行亦往往而在也,要在慎取之而已。故臣既惜其不可見者,而校其可見者特詳焉,亦足以知臣之攻其失者,豈好辯哉?臣之所不得已也。

《列女傳》目錄序

劉向所敘《列女傳》,凡八篇,事具《漢書》向列傳。而《隋書》及《崇文總目》皆稱向《列女傳》十五篇,曹大家注。以《頌義》考之,蓋大家所注,離其七篇為十四,與《頌義》凡十五篇,而蓋以陳嬰母及東漢以來凡十六事,非向書本然也。蓋向舊書之亡久矣。嘉祐中,集賢校理蘇頌始以《頌義》為篇次,復定其書為八篇,與十五篇者並藏於館閣。而《隋書》以《頌義》為劉歆作,與向列傳不合。今驗《頌義》之文,蓋向之自敘。又《藝文志》有向《列女傳頌圖》,明非歆作也。自唐之亂,古書之在者少矣,而《唐志》錄《列女傳》凡十六家,至大家注十五篇者亦無錄,然其書今在。則古書之或有錄而亡,或無錄而在者亦眾矣,非可惜哉!今校讎其八篇及其十五篇者已定,可繕寫。

初,漢承秦之敝,風俗已大壞矣,而成帝後宮,趙衛之屬尤自放。向以謂王政必自內始,故列古女善惡所以致興亡者以戒天子,此向述作之大意也。其言大任之娠文王也,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又以謂古之人胎教者皆如此。夫能正其視聽言動者,此大人之事,而有道者之所畏也。顧令天下之女子能之,何其盛也!以臣所聞,蓋為之師傅保姆之助,《詩》《書》圖史之戒,珩璜琚瑀之節,威儀動作之度。其教之者雖有此具,然古之君子,未嘗不以身化也。故《家人》之義歸於反身,《二南》之業本於文王,夫豈自外至哉!

世皆知文王之所以興,能得內助,而不知所以然者,蓋本於文王之躬化,故內則后妃有《關雎》之行,外則群臣有《二南》之美,與之相成。其推而及遠,則商辛之昏俗,江漢之小國,《兔罝》之野人,莫不好善而不自知,此所謂身修故國家天下治者也。後世自學問之士,多徇於外物而不安其守,其家室既不見可法,故競於邪侈,豈獨無相成之道哉!士之苟於自恕,顧利冒恥而不知反己者,往往以家自累故也。故曰「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信哉!如此人者,非素處顯也,然去《二南》之風亦已遠矣,況於南向天下之主哉!向之所述,勸戒之意可謂篤矣。

然向號博極群書,而此傳稱《詩·芣苡》、《柏舟》、《大車》之類,與今序《詩》者之說尤乖異,蓋不可考。至於《式微》之一篇,又以謂二人之作。豈其所取者博,故不能無失歟?其言象計謀殺舜及舜所以自脫者,頗合於《孟子》。然此傳或有之,而《孟子》所不道者,蓋亦不足道也。凡後世諸儒之言經傳者,因多如此,覽者采其有補,而擇其是非可也。故為之序論以發其端云。

《說苑》目錄序

劉向所序《說苑》二十篇,《崇文總目》云:「今存者五篇,餘皆亡。」臣從士大夫間得之者十有三篇,與舊為十有八篇,正其脫謬,疑者闕之,而敘其篇目曰:

向采傳記、百家所載行事之跡,以為此書。奏之欲以為法戒,然其所取,往往不當於理,故不得而不論也。

夫學者之於道,非知其大略之難也,知其精微之際固難矣。孔子之徒三千,其顯者七十二人,皆高世之材也,然獨稱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及回死,又以謂無好學者。而回亦稱夫子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子貢又以謂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則其精微之際,固難知久矣。是以取舍不能無失於其間也,故曰「學然後知不足」,豈虛言哉!

向之學博矣,其著書及建言,尤欲有為於世,至其枉己而為之者有矣,何其徇物者多而自為者少也。蓋古之聖賢非不欲有為也,然而曰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故孔子所至之邦,必聞其政,而子貢以謂非夫子之求之也,豈不求之有道哉!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豈不得之有命哉!令向知出此,安於行止,以彼其志,能擇其所學,以進乎精微,則其所至未可量也。是以孔子稱古之學者為己,孟子稱君子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則取之,左右逢其原,豈汲汲於外哉!向之得失如此,亦學者之戒也。

故見之序論,令讀其書者,知考而擇之也。然向數困於讒而不改其操,與夫患失之者異矣,可謂有志者也。

徐幹《中論》目錄序

臣始見館閣及世所有徐幹《中論》二十篇,以謂盡於此。及觀《貞觀政要》,怪太宗稱嘗見幹《中論·復三年喪》篇,而今書此篇缺。因考之《魏志》,見文帝稱幹著《中論》二十餘篇,於是知館閣及世所有幹《中論》二十篇者,非全書也。幹字偉長,北海人,生於漢魏之間。魏文帝稱幹「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而《先賢行狀》亦稱幹「篤行體道,不耽世榮,魏太祖特旌命之,辭疾不就,後以為上艾長,又以疾不行」。

蓋漢承周衰及秦滅學之餘,百氏雜家與聖人之道並傳,學者罕能獨觀於道德之要,而不牽於俗儒之說。至於治心養性、去就語默之際,能不悖於理者固希矣,況至於魏之濁世哉!幹獨能考六藝,推仲尼、孟軻之旨,述而論之。求其辭,時若有小失者;要其歸,不合於道者少矣。其所得於內者,又能信而充之,逡巡濁世,有去就顯晦之大節。

臣始讀其書,察其意而賢之。因其書以求其為人,又知其行之可賢也。惜其有補於世,而識之者少。蓋跡其言行之所至,而以世俗好惡觀之,彼惡足以知其意哉。顧臣之力,豈足以重其書,使學者尊而信之!因校其脫謬,而序其大略,蓋所以致臣之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