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国学里农家是什么 | 农家,是先秦在经济生活中注重农业生产的学派。吕思勉先生在其《先秦学术概论》中,把农家分为两派:一是言种树之事;二是关涉政治。《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农家列为九流之一,并称: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所重民食"也正是农家的特点,尊神农氏。农家学派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 | |
国学里杂家是什么 | 杂家,列于诸子中,是很鲜明的一派,因为它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战国末期,经过激烈的社会变革,封建制国家纷纷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统一。在这种呼声下,学术思想上出现了把各派思想想融合为一的杂家,杂家的产生,大体上反映了战国末学术文化融合的趋势。杂家的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 |
国学里阴阳家是什么 | 阴阳家的名称由来——"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其基本线路,所以称为"阴阳家",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先秦学派之一。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列" | |
国学里法家是什么 | 法家——春秋时期,诸侯势力渐盛,建立在氏族血缘基础上的贵族宗法制度开始瓦解,维护宗法社会等级秩序的礼乐也逐渐失去其统摄力量。周王室虽是名义上天下君王,但诸侯各自为政,欲成为当代霸主,于是富国强兵,就成为春秋战国学术的主旋律。法家是先秦诸子中颇具影响的一个学派,如果说儒、墨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学术的"显学",那么,法家当时则是在政治上独步天下。现代的学者描述传统政治的特点,有几种说法:儒表法里,儒法互补,儒道互补。这可见法家对历代王朝的巨大影响。《史记&m | |
国学里道家是什么 | 道家创始人老子——生卒年不详。据《史记》中记载,孔子向老子问礼后,对弟子说过老子"其犹龙邪"这话,意为老子像龙那样雄伟,境界深不可测。其实这位世界级文化名人老子其人到底是谁,早在太史公时代已成了疑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 | |
国学里名家是什么 | 名家称呼由来——名家其中心论题是所谓"名"(概念)和"实"(存在)的逻辑关系问题,所以称"名家",也称“辩者”、“察士”。《汉书·艺文志》载: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及譥者为之,则苟钩鈲鋠析乱而已。名家的代表人物——春秋末 | |
国学里墨家是什么 | 墨家——先秦学派之一,创始人墨翟,世称墨子,这也就是墨家之名的由来。《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清庙之守",意思是管理庙中事物,演习郊祀或其他祭祀礼仪。春秋初的尹佚,便是 | |
国学里儒家是什么 |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虽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但也只是诸子之一,与其它诸子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儒家的起源——《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有人认为儒者是指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各种宗教仪式。& | |
国学里诸子百家是什么 | 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虎气腾腾的时代。其后两千多年,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那时的辉煌。春秋战国时代,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发祥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便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础。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产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千秋万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人类文化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 | |
四书五经是什么 | 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与耶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如果说今日学子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恐怕会是件难堪的事。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以下聊作简介。一、四书——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书》。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 | |
国学最低书目 | 列出一国学最低书目,或者说列出适合喜欢国学者的国学书目,许有必要。关于国学知识系统论述,有钱穆先生《国学概论》、章太炎先生《国学演讲录》(章太炎先生《国学概论》一书因篇幅短小,且有重复之处,故不提)二书,但《国学演讲录》是以文言文书写的,《国学概论》好读一些,但是繁体竖版。现代版白话有两本书应较适合我们,一是《中国传统文化荟要》(吉林人民出版社),一是《国学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较不错。上面四本只是国学的总体大致轮廓,真正深入还需读古书原著。《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书目已在《国学 | |
国学定义及《四库全书》 |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 | |
风水入门看什么书 | 风水学入门书籍风水学入门最基本的要看是否能过三关,就是:应事、应人、应期,才能判断出风水后学者是不是入门。给大家推荐的书籍:《风水小通胜》、《罗盘逐层详解》、《玄学通》、《风水学入门》、《易经的奥秘》、《中国式解梦》、《教你轻松八字入门》、《天玉经易经风水学入门书籍算命风水开集[23本简繁》、《姓论理学知识》、《算命与命运》、《天翔》、《中华大玄空》、《阵法》、《修建风水学》、《学风水的第一本书》、《室内装修风水学》、《尺度阳宅风水教程》、《凤水学根底常识大全篇》、《命里风水堂》、《风水剖析》、《风水学全 | |
国学入门:曾国藩告诉你应该读什么书。 | 了解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民族的社会进化过程,一定需要先了解他的文化。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学者以及思想家们如同银河上的星星一般的多,他们尝试着解释了一切问题,有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而他们的成就又像太阳的光芒一般绚烂。现在,他们的思想有待我们的继承和发扬。总有名人会写一些自传,告诉我们名人都做些什么。然而,如果想拥有他们的一样的知识,难道不是应该看他们看过的书么?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更是古代科举出身,精通经史子集,他都看过哪些书呢?经史子集四部。这四部 | |
国学入门要读哪些书? | 《诗经》七、八篇,《关睢》、《桃夭》、《静女》、《氓》、《黍离》。《七月》等等。《论语》应该多读一点。如要精读,可选《学而》、《为政》、《里仁》《雍也》、《述而》、《卫灵公》等篇中的关键段落,最好能背诵。《老子》,即《道德经》,总共才五千多字,不妨借着现代译注通读一遍,然后划出重要句子,记住。《孟子》、可选读《梁惠王上》、《尽心上》等篇。《庄子》,读《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至乐》等篇。《离骚》,对照着今译,至少通读两遍。《礼记》,读其中的《礼运》即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rd | |
学佛入门看什么经书 | 《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心经》。一卷。两百六十字。唐朝玄奘大师译。在中国,凡是佛教徒几乎都能将《心经》朗朗上口,甚至许多人以之作为日课,早晚薰修。在佛教消灾、祈福、追荐、祝祷等仪式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心经》的语句随著磬鱼声宣流而出,精简的文字、深远的义蕴,像警钟般敲击心扉,感人肺腑。《八大人觉经》《八大人觉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师安息国人,名清,字世高,原是安息国王子,父殁后,捨王位而皈依佛门,出家学道,博晓经藏,尤其精通阿毘昙学与禅。汉桓帝时,从安息国来到洛阳,是我国 | |
吴澄的人学思想 | 吴澄,元代思想家,哲学家。字幼清,号草庐,世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他在27岁前,生活在南宋,其后大半生是在元代度过的,是元代理学思想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5岁时,他厌科举,用心儒学。19岁时,作《道统图》,以朱熹之后道统的接续者自居。并为邵雍《皇极经世书》作续篇,称《皇极经世续书》。以后他还校定五经,授徒讲学。38岁以后,历任元朝江西儒学副提举、国子司业、翰林学士、国史院编修、太中大夫等官职。但“旋进旋退”,时间很短。其多数时间是僻居乡陋,孜孜于理学,“ | |
《墨客挥犀》简介 | 《墨客挥犀》是一部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彭乘撰。十卷。书中记有苏轼自海南北归及章惇贬至雷州两事,可见成书于宋徽宗时期。 今存《稗海》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说郛》收有部分内容。本书所记,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官场见闻。作者生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等朝,仕历颇长,熟知官场情况,部分地反映在此书中。这些见闻,虽然大都属于真人真事,但许多条目可以视为志人小说。其中,有的记载了贤臣的嘉言懿行,如卷一写张昪的直言敢谏;有的记载了官员之间的争斗与倾轧,如卷五载黄宗旦之被捉弄;有的揭露了官场中的蝇营狗苟之 | |
《荀子》是什么书 | 思想著作。战国末荀况撰。三十二篇二十卷。成书于战国末年。荀子,名况,又称荀卿或孙卿。约生于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年),卒于秦王政九年(前238年)。赵国(今山西省南部)人。荀子曾与楚将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之前,又西入秦,见秦昭王及应侯范睢,打破“儒不入秦”的先例。五十岁时始游学于齐国稷下,以德高年长屡被推为“祭酒”,在稷下先生中最为老师。后遭受谗言,去齐至楚,被楚春申君委以兰陵令。春申君后被杀,荀子因废,即留居兰陵,设教著书。其学生著名者有韩非、李斯。终老 | |
《韩非子》是什么书 | 思想著作。二十卷,五十五篇。战国末期韩非撰。约成书于战国末年。韩非,名非。约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前233年)。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口吃,不善言,长于著书,喜好刑名法术之学。有感于韩国的日益衰弱,上书变法,未被采纳。“观往者得失之变”,著书立说,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其书传至秦国,备受秦王赞赏。韩非使秦,被李斯、姚贾所谗入狱,服毒自杀于秦。《韩非子》原名《韩子》,因与唐代韩愈相重,唐以后逐改称 | |
《仪礼》是什么书 | 原名《礼》。汉代人以其所讲为士所必习的礼节,称为《士礼》;相对《礼记》而言,又叫《礼经》。晋人以其所讲不是礼的意义,而是具体仪式礼节,故称之为《仪礼》。记载古代礼制著作。有今古文之分。今文经即汉高堂生所传之经,共十七篇。相传鲁恭王得自孔子旧宅的为古文经,凡五十六篇,中十七篇与今文经相同,但文字上略有出入,余三十九篇,即篇目亦无从考见,亡失已久,称之为《逸礼》。今通行本十七篇。关于《仪礼》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存有争论。旧题此书为周公撰。唐代孔颖达、贾公彦、元代敖继公等著名经学家都认为《仪礼》为周公作。但此 | |
《周礼》是什么书 | 又名《周官》、《周官经》。一般认为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并附添有儒家政治理想的著作。各种版本卷数不一。旧题周姬旦撰。关于《周礼》真伪和成书年代问题,历史上一直有争议。西汉刘歆始言《周官》为周公作,东汉郑众始把《周官》称《周礼》,郑玄直言《周礼》为周公作。周公姓姬名旦,一称叔旦。西周初年政治家,周文王第四子。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曾辅助其兄武王灭商。又佐成王治政,后曾受王命制作礼乐,建立典章。是儒家推崇的圣人。马融、郑玄、贾公彦等古文经学家都对《周礼》为周公作这一说法深信不疑。范 | |
《管子》是什么书 | 思想杂著。刘向编定《管子》时共八十六篇,今本存七十六篇,另有十篇名存实亡。相传为春秋时管仲撰。成书于战国(约前475—前221年)间。管仲,名夷吾,字仲,谥敬,故又称管敬仲。生年不详,卒于周襄王七年(前645年)。颍上(今安徽颍县)人。官至齐相。早年贫困,后经鲍叔牙多次举荐,于周庄王十二年(前685年)相齐桓公。任齐相四十年,完成齐国各方面的封建改革,又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使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第一位霸主。今存《管子》七十六 | |
《老子》是什么书 | 又名《道德经》,因分《道经》和《德经》两篇,故名。又全书共计五千余言,故亦称《老子五千文》。阐述哲理思想的著作。旧题春秋末期老子所作。现在对其作者和成书年代颇多争议,多数学者认为成书于孔子、墨翟之后,不晚于庄子,可能在战国中前期,其书不是老子本人亲著,但基本上保存了老子的学说,其中也间杂有后人的文句。关于老子的姓字,历来有多种不同说法。《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认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与孔子大致同时代,具体生卒年不详。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朝藏书室中管理图书 | |
《墨子》是什么书 | 思想杂著。《汉书·艺文志》录七十一篇,今本《墨子》十五卷,五十三篇。关于《墨子》一书或其中各篇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学术界有许多种不同看法。一般认为它既非墨子所著,亦非某一人所著,又非一时所成,可以视之为战国时期的“墨学丛书”。反映了墨子和前期墨家以及后期墨家的学说。墨子,姓墨,名翟。关于墨子生卒年,有多种不同的考证结果。一种意见认为墨子大约生于周定王元年(前468年),卒于周安王二十四年(前376年)左右。另一种主要意见认为墨子生于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