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明代传奇《青衫记》介绍 | 《青衫记》传奇剧本。明顾大典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中品”,说:“远、白好题目。点缀大概亦了了。仿佛《四节记》。”明王骥德《曲律》说:“古戏科诨,皆优人穿插,传授为之,本子上无甚佳者。惟近顾学宪《青衫记》,有一二语咄咄动人,以出之轻俏,不费一毫做造力耳。”明徐复祚《曲论》说:“吴江顾大典有《义乳》、《青衫》、《葛衣》等记,皆起流派,操吴音以乱押者;清峭拔处,各自有可观,不必求其本色也。”清杨恩寿《词余丛 | |
明代传奇《红梨记》介绍 | 《红梨记》又名《赵状元三错认》。传奇剧本。明徐复祚著。明凌濛初《谭曲杂札》认为此剧“大是当家手,佳思佳句,直逼元人处,非近来数家所能。才具虽小狭于汤,然排置停匀调妥,汤亦不及。”清叶堂《纳书楹曲谱》说:“《红梨记》词旨亦称尔雅;嫌其笔力稚弱,每二三曲后,即有捉襟露肘之态;惟《闲情》始终匀称。”近人吴梅《霜厓曲跋》说:“此剧 颇称奇艳,明曲中上乘之作也。”“中记南渡遗事及汴京残破情形,大有故国沧桑之感。传奇诸作,大抵言一家离 | |
明代传奇《西楼记》介绍 | 《西楼记》又题作《西楼梦》。传奇剧本。明袁于令著。明徐复祚《曲论》认为此剧“调唇弄舌,骤听之亦堪解颐,一过而嚼然矣,音韵宫商,当行本色,了不知为何物矣。”《曲海总目提要》载冯梦龙《楚江情自序》说:“此记模情布局,种种化腐为新。《训子》严于《绣襦》,《错梦》幻于《草桥》。即考试最平淡,亦借以翻无穷情案,令人可笑可泣。但有几处未妥,必当窜定者。”明张琦《衡曲麈谈》说:“袁凫公奉谱严整,辞韵恬和,《西楼》一帙,即能引用谱书以畅己欲言,笔端之有慧识者。& | |
谢鲲折齿投梭记 | 明代徐复祚的《投梭记》,叙写晋时谢鲲与其东邻女子元缥风的爱情故事。谢鲲雄才大略,“志气腾骧,人方超乘。笔下三千牍,学究天人;胸中十万兵,机参造化”,只是济世之志,尚未得舒展,所以终日放怀畅饮。但家贫如洗,常以典当度日。作者先在第二出《叙饮》中描绘他的落拓襟怀;〔玉芙蓉〕我遗荣忽若无,归杖 真知足,向波涛乞得泉石闲躯。饥来菘菜和云煮。兴到村醪带月沽。无忧虑,但扪虱自语,任京尘眯眼,怎到草茅庐。(《六十种曲》本,中华书局版)其妻王氏贤惠大度。东邻有一少女元缥风,客貌艳丽,性格坚强。父母 | |
明代传奇《金雀记》介绍 | 《金雀记》传奇剧本。明无心子著。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能品”,说:“轻倩之词,利于搬演,不耐咀嚼。‘安仁掷果’一段,正可想见当年。”清梁廷楠《曲话》说:“《金雀记》苦无丑、净,至强以左太冲、张孟阳当之!亦不善挪虚步,阅之辄不满人意。”近人姚华《菉猗室曲话》说:“潘安掷果,久成杂剧传奇家故事。此本据之而作,衍成三十出。颇窘事实,至使大冲、孟阳,粉墨登场。戏弄古人,毋乃过甚!& | |
明代传奇《蕉帕记》介绍 | 《蕉帕记》传奇剧本。明单本著。明凌濛初《谭曲杂札》认为此剧“颇能不填塞;间露一二佳句,而每每苦稚;至尾必双收,则弋阳之派,尤失正体也。虽谱《中原》有[双煞]一体,然岂宜频见?况煞句得两,必无余韵乎?”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逸品”,说:“槎仙生而不好学,故词无腐病,生而不事家人产,故曲无俗情;且又时以衣冠优孟,为按拍周郎,故无局不新,无词不合。龙骧、弱妹诸人,以毫锋吹削之,遂令活脱生动。此君于词曲,洵有天才。”近人吴梅《中国戏 | |
明代传奇《紫箫记》介绍 | 《紫箫记》传奇剧本。明汤显祖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上品”,说:“琢调鲜美,炼白骈丽。向传先生作酒、色、财、气四犯,有所讽刺,是非顿起,作此以掩之,仅成半本而罢。觉太曼衍,留此清唱可耳。”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艳品”,说:“工藻鲜美,不让《三都》、《两京》。写女儿幽欢,刻入骨髓,字字有轻红嫩绿。阅之不动情者,必世间痴男子。先生称‘禹金《玉合》,并其沈丽之思,减其浓长之累&rsq | |
明代传奇《玉玦记》介绍 | 《玉玦记》传奇剧本。明郑若庸著。明王骥德《曲律》说: “南曲自《玉玦记》出,而宫调之饬,与押韵之严,始为反正之祖。迩词隐大扬其澜,世之赴的以趋者比比矣。”又说:“近郑若庸《玉玦记》作,而益工修词,质几尽掩。夫曲以模写物情,体贴人理,所取委曲宛转,以代说词,一涉藻缋,便蔽本来。”又说:“《西厢》、《琵琶》用事甚富,然无不恰好,所以动人。《玉玦》句句用事,如盛书柜子,翻使人厌恶,故不如《拜月》一味清空, 自成一家之为愈也。”又说:&ldq | |
明代传奇《狮吼记》介绍 | 《狮吼记》传奇剧本。明汪廷讷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下品”,说:“惧内从无南戏。汪初制一剧,以讽枌榆。旋演为全本,备极丑态,总堪捧腹。末段悔悟,可以风筓帏中矣。”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逸品”,说:“初止一剧,继乃杂引妒妇诸传,证以内典,而且曲肖以儿女子絮语口角,遂无境不入趣矣。曲、白恰好,迥越昌朝他本。”近人吴梅《顾曲麈谈》说:“《狮吼记》以东坡《方山子传》为主,其中摹写惧内情形, | |
明代传奇《义侠记》介绍 | 《义侠记》是明代传奇剧本。《曲品》著录。沈璟撰。现存版本有: 万历间继志斋刊本,《古本戏曲丛刊》据之影印;万历间文林阁刊本;万历间环翠堂刊本;明末汲古阁原刊初印本;汲古阁刻《六十种曲》所收本。沈璟(1553—1610),字伯英,晚字聃和,号宁庵,别署词隐生。江苏吴江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除兵部主事,改礼部,转员外郎,复改吏部。万历十四年(1586),以上疏立储及为王恭妃请封号,忤旨,左迁行人司正,奉使归里。二年后复光禄寺丞,明年以疾告归,家居20余年卒。善词曲,尝厘正同里沈义甫之《乐府 | |
明代传奇《东郭记》介绍 | 《东郭记》是明代传奇剧本。《八能奏锦》别题《饭袋记》。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著录,题孙钟龄撰,而《古人传奇总目》、《曲海总目提要补编》,均误为明汪道昆作。今流传版本有: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原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 明末汲古阁原刻初印本(即 《六十种曲》本);清初文茂堂据原刻重刊本;清致和堂重刻本,与文茂堂本同;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达观堂刻本;清同治十一年(1872)经纶堂刻本。另有中山大学中文系55级明清传奇校勘小组整理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出版。孙钟龄,生卒年不详。字 | |
明清小说《灯草和尚传》介绍 | 《灯草和尚传》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又名《灯花梦》、《灯花梦全传》、《灯花记》、《灯花奇缘》、《和尚缘》、《和尚奇缘》、《奇僧传》、《贪官报》、《贤夫妻》。十二回。题“元临安高则诚著,云游道人编次,明趋(一作‘吴’)周求虹评”。高则诚显系假托,云游道人之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初。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和轩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素白纸抄本,藏英国国家图书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粤东游戏轩石印本;民国东亚书局石印本;民国红豆书屋&ldq | |
清史稿陈宏谋传 | 陈宏谋,字汝咨,广西临桂人。为诸生,即留心时事,闻有邸报至,必借观之。自题座右,谓“必为世上不可少之人,为世人不能作之事。”雍正元年恩科,世所谓春乡秋会。宏谋举乡试第一,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四年,授吏部郎中。七年,考选浙江道御史,仍兼郎中。监生旧有考职,多以人代。世宗知其弊,令自首,而州县吏藉察访为民扰。宏谋疏请禁将来,宽既往。召见,征诘再三,申论甚晰,乃允其奏,以是知其能。授扬州知府,仍带御史衔,得便宜奏事。丁父忧,上官留之,辞,不许。迁江南驿盐道,仍带御史衔,摄安徽布政使 | |
张之洞《劝学篇》介绍 | 教学著作。二十四篇。近人张之洞撰。成书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一说为张之幕僚起草,张本人定稿。“书成镂刻,风行海内。五月,袁忠节(袁昶)重刻于芜湖,”张之洞“续有改正,以为定本。”(许同莘:《张文襄公年谱》)。(撰者事迹参见“《顺天府志》”条)《劝学篇》是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集大成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张之洞的思想方法,理论纲领及施政要略,是对其前期事业的概括和总结、后期事业的规划和蓝图。全书共 | |
明代刘基《诚意伯文集》介绍 | 《诚意伯文集》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文学家刘基的诗文集。因刘基后封为诚意伯,故名。他一生著述颇丰,最先是由其子刘仲景、其孙刘分别编订成书。大略有 《郁离子》5卷,《覆瓿集》并拾遗20卷,《写情集》4卷,《犁眉公集》5卷,《春秋明经》4卷,于明初刊行于世,明成化中戴鱀始合为一帙,汇刻为《诚意伯文集》20卷,并冠以刘所撰的《翊运录》,嘉靖三十五年(1556)樊献科更定编次,为《重编诚意伯文集》18卷,凡 《郁离子》2卷,《覆瓿集》10卷,《写情集》2卷,《犁眉公集》2卷,《写情词集》2卷,《春秋明经》2卷, | |
何景明《大复集》介绍 | 《大复集》诗文别集。三十八卷,附录一卷。明何景明撰。嘉靖十年(1531年)刊刻。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山人。生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卒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信阳(今河南省信阳市)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曾任陕西提学副使等职。刚直不阿,敢于同宦官佞幸进行斗争,有操守。在陕西任职期间他把省内各地的优秀生员选入正学书院,亲自为他们讲课,由于劳累过度而患病呕血。正德十六年引疾辞官,归家六日而卒,终年三十九岁。《大复集》,根据文体分卷编次,有赋二卷,辞一卷,古诗一卷,乐府杂调二卷,五言古诗四卷,七言歌行四 | |
李梦阳《空同集》介绍 | 《空同集》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的一部诗文集。《四库全书总目》著录66卷。今传有明嘉靖间其甥曹嘉刊本。又李梦阳诗集单行本有明万历间李三才辑《李何二先生诗集》本《李崆峒先生诗集》33卷本; 清光绪间张祖同辑《弘正四杰诗集》中《李空同诗集》33卷、附录1卷; 另《盛明百家诗前编》收有《李空同集》2卷。李梦阳(1473-1530)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甘肃庆阳)人。后徙大梁(今河南扶沟)。弘治六年(1493)举陕西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弘治十一年(1498)出任户部主事,后迁郎中。弘治十八年(1505 | |
陈天华《警世钟》介绍 | 《警世钟》是20世纪初年与 《猛回头》齐名的著名爱国主义宣传著作。陈天华著。1903年继 《猛回头》之后出版于日本东京。有1903年初版本和1904年增补本两种。通行本系根据曹亚伯著《武昌革命真史》所收文字排印,经考订,属初版本。后全文收入195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陈天华集》中。198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由刘晴波、彭国兴编校的《陈天华集》第2版,又将《警世钟》再版本增补内容,标明注出,可作对比阅读,为当前较完整版本。陈天华(1875—1905),原名星宿,字星台、过庭,别号思黄,湖 | |
张问陶诗集《船山诗草》介绍 | 《船山诗草》诗别集。二十卷。清张问陶撰。初刊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张问陶,字仲冶,号船山。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卒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四川遂宁人,出生于山东馆陶。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迁御史,后任山东莱州府知府,有政绩。个性狷介,不事趋奉,屡与上司发生龃龉,不得已借病辞官,寄寓苏州,游历大江南北,后卒于苏州。张问陶诗、书、画皆工,论诗主张诗中有我,反对讲求格调宗法。《船山诗草》前十六卷为张问陶第一次手订,第十七、十八两卷为张第二次手订,十九、二十两卷可能是张谢世后其兄张问 | |
养生学杂著《遵生八笺》介绍 | 《遵生八笺》养生学杂著。十九卷。明高濂辑撰。刊行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撰者事迹参见“《玉簪记》”条)高濂少时患有羸疾和瞆眼,而有“忧生之嗟”,并“癖喜谈喜”。家居客游时,多方咨访奇方秘药,用以施治。及后身愈,便喜而收其所藏,又益之以平日博览群书而条记者,参以己意,编成是书。自云“余《八笺》之作,无问穷通,贵在自得,所重自足,所生自尊。”第一,《清修妙论笺》。该笺为“日抄玄经秘典圣贤散戒省心 | |
皮锡瑞《经学历史》介绍 | 《经学历史》是迄今为止较好的中国经学史专著,也是研究经学的入门书。清皮锡瑞撰。皮氏晚年讲学湘垣,撰本书作为初学治经者的课本。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 (1907) 由湖南思贤书局刊刻,后收入 《师伏堂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曾出过影印本,群益书局也出过铅印本。1928年,周予同根据上述三种本子,参互校勘,施以标点,详加注释,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为《学生国学丛书》之一。次年,经订正及补遗,收入商务印书馆发行的 《万有文库》中。1959年,周予同再加修订,移交北京中华书局印行;至今已重印多次,广为流传。皮锡瑞(185 | |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介绍 | 《孔子改制考》经学考证著作。二十一卷。清康有为撰。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编纂,光绪二十四(1898年)年由上海大同译书局刊行。(撰者事迹参见“《新学伪经考》”条)该书是康有为继《新学伪经考》后主张托古改制的又一重要经学著作。著者采用历史考证的方法,遍收历史资料,分类编次,酌加案语,进行说明解释。全书共分为二十一卷。第一卷,《上古茫昧无稽考》,说明上古时期人类无文字记载,没有给人类留下任何可查资料。第二卷,《周末诸子并起创教考》,列举了古籍中对子桑伯子、原壤、棘子成、管子、晏子、 | |
朱震亨中医著作《丹溪心法》介绍 | 反映丹溪学说及其临床经验的综合性医著。五卷。元朱震亨撰,成书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撰者事迹参见“《格致余论》”条)此书并非朱氏自撰,而是由其门人根据其学术经验及平时所述纂辑而成书。故为后世医家研究、探讨丹溪学说及其学术成就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本书卷首载有十二经见证、不治已病治未病、亢则害承乃制、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治病必求于本等六篇医学专论。后则分别论述各科病证一百篇,其中以内科杂病为主,并兼及外、妇、儿等各科病证。书中论及每一病证,皆先引朱氏之原论,继则载 | |
章太炎《訄书》介绍 | 《訄书》是中国近代的一部学术著作。章炳麟著。初版于1900年,后经删改,1904年由日本东京翔鸾社刊行。1914年又作根本性的增删,易名为《检论》,次年收入上海右文社出版的《章氏丛书》。现有1919年浙江省图书馆出版的 《章氏丛书》本、1958年中华书局本等。章炳麟(1868—1936)字枚叔,后更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今杭州)人。青少年时代饱学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知识,曾从师于著名古文经学家俞樾。28岁时任上海 《时务报》撰述,后任职于 《经世报》,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通缉而流亡 | |
明代王逵《蠡海集》介绍 | 博物学著作。一卷。旧误题宋王逵撰。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考证,宋代见于记载者有三个王逵,一为宋仁宗时江南西路转运使,为人贪鄙无文,二为濮阳人,天禧三年进士,三为淄川人,绍兴中太仆丞王佾之子,但三人都不以博物称,没有曾著过同类著作的记录,所以不可能成为《蠡海集》的作者。唯有明代洪武永乐年间的钱唐人王逵,以卖药为生,又卖卜于市,学问极博,遍究子史百家,与客议论古今事,侃侃不休,常为人解答疑难之问题。因此《四库提要》判定此王逵即为《蠡海集》之作者。其考证证据充分,可从。只是因明商濬刻《稗海》,收此书,误题为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