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元代话本小说 《五代史平话》 | 全名《新编五代史平话》。作者性名已佚。分为《梁史平话》、《唐史平话》、《晋史平话》、《汉史平话》、《周史平话》,各上下二卷,共十卷。此书为宋代“讲史”艺人演说之口语实录,而由元人增益刻印。元明以来公私藏书家均未著录。清光绪辛丑年(1901),曹元忠得常熟张敦伯家藏书。1911年,董康诵芬室影印行世。1925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1954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据诵芬室影刊本直行排印出版,前有“出版说明”,后附有曹元忠为诵芬室影刊本写的跋语。《梁史平话》叙说唐僖宗 | |
宋代话本《碾玉观音》 | 话本《碾玉观音》(全文略,据影元本《京本通俗小说》)这篇小说选自《京本通俗小说》卷十。《京本通俗小说》为清末民初人缪荃孙所刊,据称是他在上海发现的“影元人写本”的残本,共存九篇,此书刊印了七篇。据现代学者近年来考证,此书实非古本,而是缪氏本人根据明代冯梦龙所编《三言》中的宋人话本编纂而成,“元人写本”云云乃是一种伪托。不过,书中所收作品确为宋元话本则无疑义。《京本通俗小说》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篇小说在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题为《崔 | |
华夏十大名医轶事简介 | 扁鹊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他走南闯北,真 | |
明清文学成就 | 一、丰收成熟的明清小说(一)1、明清小说概况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这两支中国古典小说流派,在经历了先唐笔记小说、唐代传奇小说和宋元话本小说三个发展阶段后,发展到明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文言“传奇”小说到了宋代已大大减色,到了明代更加衰落,仅明初的《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和《觅灯因话》中稍有可观的作品。而白话小说却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繁荣,以致臻于极盛。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小说算是大器晚成了。从体裁来说,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 |
敦煌话本小说《韩擒虎话本》 | 敦煌写本《韩擒虎话本》,原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标题原无,王庆菽先生依故事内容,又据篇末“画(话)本既终,并无抄略”八字拟今题。篇中有“会昌既临朝之日”字样,“会昌”,是唐武宗李炎的年号(841—846),故知这一话本产生于唐武宗时代,它无疑是真正的唐话本。故事叙说北周末年皇帝无道,海内僧尼纷纷还俗。有一法华和尚,隐藏在随州的山中茅庵里念经。每天都有八个人来听经,原来他们就是八大海龙王。龙王们告诉法华和尚,随州杨坚合有天分 | |
宋代诗论著作《韵语阳秋》 | 《韵语阳秋》诗话集。又名《葛常之诗话》、《葛立方诗话》。二十卷。南宋葛立方撰。葛立方(?—1164),字常之,号懒真子。其先丹阳(今属江苏)人,后迁居吴兴(今浙江湖州)。绍兴八年(1138)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后赋闲家居于吴兴。著有《西畴笔耕》、《归愚集》、《归愚词》、《韵语阳秋》等。据徐林《韵语阳秋序》:“隆兴元年(1163),常之由天官侍郎罢七年矣,于是《韵语阳秋》之书成。”明年葛立方卒,则知为作者晚年绝笔之作。作者《自序》则谓不耐经注政论,“独喜读古今 | |
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修辞理论汇编《修辞鉴衡》 | 《修辞鉴衡》是中国第一部用 “修辞”题书名的著作。元代王构编撰。最早刊本为元代至顺集庆路学本,附有王理《修辞鉴衡序》。尔后有四库全书本、指海本、文学津梁本等。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所藏集庆路学刊本影印发行。王构 (约1246—1309),字肯堂,元代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元成宗大德年间曾任济南路总管。据《元史》载: “少颖悟,风度凝厚,学问该博,文章典雅”,曾 “纂修国史”。本书非编者自撰 | |
我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文则》 | 《文则》是中国最早一部初具规模的修辞学著作。南宋陈骙著。成书于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70)。有元代至正已亥(1359)陶宗仪本, 明代弘治己酉(1489)山阴陈哲本,万历间甬东屠本畯本,《宝颜堂秘笈》本等。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刘明晖校点本 (同李涂 《文章精义》合一册)。该版以清代 《台州丛书重刊文则》为底本,参校上列各版及宋世荦《校记》引陈本,整理而成。陈骙 (1128-1203), 字叔进, 南宋台州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县) 人。绍兴24年(1154)中进士,曾任吏部侍郎,官至知枢密事,兼参知政 | |
宋代刘昌诗笔记《芦浦笔记》 | 史料笔记。十卷。南宋刘昌诗撰。书成于宋嘉定六年(1213年)。刘昌诗,字兴伯。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宋孝宗、光宗及宁宗期间。江西清江人。宋开禧元年进士,后曾任盐官。嘉定七年任六合县知县。在任期间颇有政绩。其生平事迹鲜为人知。《六合县志》中有刘昌诗小传,记载了他修建县公署与县学诸政绩。此外,《四明县志》、《清江县志》、《宋会要辑稿》及此书中还存有一些零星片断的记载。刘昌诗博综群籍,为文精于考据。他平生所著,除《芦蒲笔记》外,他还曾修过《六峰志》,并修过《广陵志》的《续志》。刘昌诗在登进士第后,曾做过盐官,《 | |
唐代传奇小说名篇《李娃传》 | 《李娃传》源自唐代说话《一枝花》故事。大诗人白居易之弟白行简在民间题材的基础上,加以敷演润饰,使得原已“近情而耸听”的情节,更加委宛曲折,“缠绵可观”。在绚丽多彩的唐人传奇花坛上,又增添了一朵美丽芬芳的奇葩。小说描写荥阳巨族之子郑生赴长安应试,在长安访友路经平康里时,遇到倚身门外的名妓李娃。郑生惊羡李娃之美,与李娃两情眷注。后辗转相访,遂留住在娃家,“屏迹戢身,不复与亲知相闻”。一年后行囊尽空,被鸨母和李娃设计骗逐。郑生知情后惶惑发狂 | |
唐代传奇小说《柳氏传》 | 唐人前期小说,由多记妖异鬼怪,开始转为摹写世态人情,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柳氏传》便是出现较早的一篇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就这一点而论,它在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不应抹煞的。《柳氏传》当是一篇有事实依据的传奇小说,不但韩翊实有其人,孟《本事诗》中也有近似的记载,并云所记是闻“目击”者大梁夙将赵唯所言,可见柳氏事在当时颇为流传。这篇小说不以刻画人物为主,而以情节曲折取胜。情节曲折,又突出表现在奇与巧两个方面。落魄的穷诗人韩翊得到了李生的厚爱,竟将幸姬柳氏相许,“翊仰柳氏之色, | |
我国古代共编著多少部兰谱? | 从1233年我国第一部兰谱《金漳兰谱》问世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700余年里我国共编著的兰谱共有45部。即:《金漳兰谱》宋(1233年) 赵时庚编著《建兰谱》宋(《王氏兰谱》)(1247年) 王贵学编著《兰易》宋 鹿亭田父编著《艺兰月令》宋 李愿中编著(后人伪托)《至正直记》元 孔静斋编著《兰史》明 簟溪子编著《罗钟斋兰谱》明 张应文编著《种兰奥诀》明 高濂编著《艺兰杂记》清 鲍薇省编著《第一香笔记》清 朱克柔编著《名种册》清 周怡亭编著《心兰集》清 孙侍洲编著《王者香集》清 陈研耕编著《品兰说》清 沈 | |
景德镇窑业诗集《景德镇陶歌》 | 记载清代景德镇窑业情况的诗集。一册。清龚鉽撰。初刊于道光四年(1824年)。龚鉽,字适父。具体生卒年不详。南昌人。据《景德镇陶歌》序言自叙载,龚鉽曾于清嘉庆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在浮梁县衙做参谋、书记一类的工作。在此期间,他得工作之便,常去景德镇“谒御窑厂、探坯房窑户,看满窑”。他留心陶业,并结交了许多陶工为友,向他们了解窑业详情。陶工亦推心置腹“为指窑瓷攻苦,皆一一穷其原委。”龚鉽将所闻所见记录下来“为谱之歌诗,得诗百首。”后龚鉽离任& | |
清代词话著作《花草蒙拾》 | 词话。一卷。清王士禛撰。《花草蒙拾》共五十九则,乃作者于读《花间集》和《草堂诗余》时,“偶有所触,辄以丹铅书之,积数十条”的随感之作。书中多举前人胜语以示其对词学的体会,对后人也有启发。王士禛的诗论提倡“神韵说”,在诗歌理论批评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其词论与诗论也颇有相通之处。他说:“程村(邹祗谟)尝云:‘咏物不取形而取神,不用事而用意。’二语可谓简尽。”可见他极其赞赏“不取形而取神&r | |
中国古代最早的综合性星占书《乙巳占》 | 《乙巳占》天文星占学著作。十卷。唐李淳风撰。成书于唐贞观年间。 李淳风,生于隋仁寿二年(602年),卒于唐咸亨元年(670年)。岐州雍县(今陕西凤翔)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宦人家,唐高祖时父亲李播弃官出家当了道士。李播精通天象,著有《天文大象赋》,是《玄象诗》以后《步天歌》以前最重要的歌赋形式的天象诗,对李淳风有很大影响。李淳风不但是天文历算家、天文仪器设计制造家、天文学史家,还是一个大天文星占家。他制出过复杂的浑仪,并著《法象志》评述浑仪。他为《晋书》和《隋书》撰写了《天文志》和《律历志》,编撰出《麟德历》 | |
中国古史考证辩伪著作《考信录》 | 《考信录》先秦古史考证著作。三十六卷。清崔述撰。崔述(1740—1816),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府魏县(今河北大名)人。出生寒儒之家,幼嗜学,十五岁时应大名府童子试,名列第一。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举。三十岁立下著《考信录》的志愿。四十岁以后动笔,“至七十而始成,暇中复加增改,又五年而始定,前后四十余年,毕生之精力尽在此书矣!”(《自订全集目录》)。 | |
全国主要喇嘛庙一览表 | 名称 所在地 建寺年代 雍和宫 北京 清乾隆九年(1744年)改建 妙应寺(白塔寺) 北京 元至元八年(1271年) 真觉寺(五塔寺) 北京 明永乐间十五世纪初 西黄寺 北京 清顺治九年(1652年) 安远庙 河北承德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须弥福寿之庙 河北承德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殊像寺 河北承德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 |
历世噶玛巴世系表 | 世次 名 字 生卒年 第一世 都松钦巴dus-gsum mkhen-pa 1110—1193 第二世 噶玛拔希karma pakshi 1204—1283 第三世 攘迥多吉rang-byung rdo-rje 1284—1339 第四世 乳必多吉rol-pa’i rdo-rje 1340—1383 第五世 得银协巴de-bzhin bshegs-pa 1384—1415 第六世 通哇顿丹mthong-ba don-ld | |
历世班禅额尔德尼世系表 | 世次 名字 生卒年 出生地 备注 一世 克珠·格 里白桑 1385—1438 后藏拉堆 | |
历世达赖喇嘛世系表 | 世次 名字 生卒年 出生地 备注 一世 根敦珠巴 1391—1474 后藏霞堆牧区 二世 根敦嘉措 1475&mdas | |
一句话概括280部国学经典著作 | 十三经(13种)001.《周易》——领袖群经,神龙见首002.《尚书》——尧舜禹汤,昭如日月003.《诗经》——所谓天籁,在此一方004.《周礼》——天地四时,百官居位005.《仪礼》——尊卑有序,亲疏有别006.《礼记》——六艺之教,中庸之道007.《春秋左传》——跌宕不群,纵横自得008.《春秋公羊传》——三科九 | |
30部国学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 1.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尚书》以戏弄他人为乐,是道德败坏的表现。太过沉迷于某一事物,就会丧失斗志。自身的意志要符合道才能安宁,别人的言论也要符合道才能让人接受。2.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春秋》带着私心去看问题,就会什么也看不见;带着私心去听问题,就会变成聋子,带着私心去思考问题,就会使心狂没有准则。3.心如欲壑,后土难填。——《国语》人一旦被欲望控制,欲望就像深谷,深不可测,多少东西都填不 | |
《小窗幽记》:不依外物则淡 超越世俗乃定 | 生活越简单,对外物的依赖就越少,越能够在富丽繁华的大千世界保持清醒;能够超越世俗的羁绊,不因名利的得失患得患失,越能在纷纷扰扰的闹境中保持镇定。《小窗幽记》说:“淡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女同事,家境比较殷实,她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就是逛街购物,一进入商场,看见琳琅满目的奢侈品就爱不释手,就一个字“买买买”,不管是不是真的需要。有一次她换房子,叫我们几个男生替他搬行李,一进她的房间,我的天啦 | |
国学十二道:孔子、孟子、老子、鬼谷子...道道经典! | 1孔子——为人之道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此上就是为人之道,是人都要努力做到!2老子——处事之道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道者,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 | |
“四书五经”中那些流传千年的名句,你还记得多少? | “四书五经”中那些流传千年的名句,你还记得多少?作者:佚名 国学知识 来源:网络《大学》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