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五代笔记小说集《玉堂闲话》 | 《玉堂闲话》轶事小说。三卷。五代王仁裕撰。《宋志》入小说类。今本残。《类说》本、重编《说郛》本均不全。《太平广记》收有一百五十余条。内容驳杂,良莠不等,率多荒诞不经、因果报应之言。其中部分篇幅,记录现实生活中所发生之事,从中可以窥见唐代后期社会状况和风俗人情,颇有意义。且这部分作品叙事清楚,不乏起伏曲折之笔;刻划人物性格,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平易晓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书所记,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记录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特别刻划某些刚直忠贞、豁达大度的朝臣之事,虽或少有因果报应之言,但能着力于从某些方 | |
《辽海丛书》全集 | 金毓黻 | 我国第一部关于东北典籍之大型文化丛书。金毓黻主编,1936年集资刊行。19世纪30年代初,日本欲配合其政治、经济、军事侵略,对我国东北之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进行大规模调查,数以千计之调查报告、著作等相继出笼,大肆宣扬“日满同文同种,”旨在泯灭我民族意识,扼杀我民族精神。大敌当前,唤起民众,弘扬民众文化,振作民族精神、搜集、发掘、整理和出版一部有关东北文献的系列丛书,已刻不容缓。古文献专家金毓黻勇荷重担,自1930年始,受战事干扰,几经周折而历尽艰辛,六阅寒署,丛书辑成,刊印行世。 |
唐代志怪小说集《前定录》 | 《前定录》传奇小说集。唐·锺簵撰,锺簵,今本皆作锺辂。疑为一人。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一卷,今本附有《续录》一卷。今存《百川学海》本、《学津讨源》本、 《说郛》本、 《唐人说荟》本、 《唐代丛书》本等。《四库总目》说“是书所录前定之事,凡二十三则,与《书录解题》所言合……《续录》一卷,不题撰人名氏, 《书录解题》亦载之。观其以《唐明皇》与《唐玄宗》列析两条,知为杂采类书而成,失于删并。又《柳宗元》一条, | |
英雄重举义旗,抗击外来侵略者《水浒后传》 | 四十回的《水浒后传》写三十二位梁山未死英雄重举义旗,并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最后到海外创立基业的故事。小说一开始就写阮小七梁山感旧、手刃张干办和李俊太湖捕鱼、反抗巴山蛇两件事情。正是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梁山馀党”,鱼肉人民,使散处各地的梁山好汉又很快地聚在义旗之下,建立了登云山、饮马川的反抗据点。这时,部分梁山的英雄在经历了种种严酷的斗争,接受了梁山起义失败的教训之后,认识有所提高,性格也随着发展了。“当日不受招安,弟兄们同心合胆,打破东京,杀尽了那些蔽贤嫉能这班奸贼,与 | |
反《水浒传》小说《荡寇志》 | 作者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思想与金圣叹相一致,所以他紧接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从七十一回写起,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作者死后,此书的初刻本却改署书名为《结水浒传》,这大概是刻书者为了要利用《水浒传》原来的社会影响,以广招徕,诱人购读的缘故。《荡寇志》的作者名俞万春(一七九四——一八四九年),字仲华,号忽来道人。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出身于一个地方官吏的家庭,一生并没有正式任官,科举功名 | |
被埋没二百多年的小说《歧路灯》 | 《歧路灯》情节梗概:明嘉年间,河南开封贡生谭忠弼,为人端正谨慎,家教甚严。忠弼临终留其子绍闻八字:用心读书,亲近为人。同辈子弟,有夏鼎、张绳祖、管贻安、盛希侨等人浮华浪荡。谭忠弼既故,处长来引诱,闻因无约束而从之。五人结拜兄弟,同吃共赌。绍闻渐染恶习。几人开赌场,窝土娼,宠爱娈童,私铸银钱。绍闻陷于泥沼,入狱候审。家人倾家荡产,使得出狱,为偿债,绍闻伐尽祖坟林木,备尝辛酸,终迷途知返,立志悔过。年至不惑,潜心攻读,后得授知县。绍闻常以平生遭遇戒其子篑初,篑初随父读书,考场屡捷。后钦点翰林,重振家事。简评: | |
清官的罪恶:《老残游记》 | 《老残游记》内容简介:清末刘鹗创作的《老残游记》,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内容丰富,意蕴深邃,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小说以老残的见闻为线索,描写了晚清各种社会现象,尤其是对于所谓的清官,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认为他们实际上是酷吏。小说结构比较松散,但有些片断写得很成功。全书对人物、景物描写都很细腻生动。如大明湖的风光,黄河的冰雪,桃花山的月夜等给人留下的印象极为鲜明。《老残游记》的语言清新流畅、富有 | |
愚忠、愚孝、愚仁《说岳全传》 | 康熙、雍正年间,钱采、金丰在各种“岳传”的基础上加工增订成八十回的《说岳全传》。岳飞故事在民族矛盾尖锐的南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并成为说话人的重要题材之一。至明中叶以后,权奸当道,国势日危,借以寄寓思良将、恶权臣思想的各种“岳传”便应运而生,先后出现了熊大木的《武穆演义》,邹元标的《精忠全传》等书。这就使清代的钱、金二人能在一个较好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他们描述“岳武穆之忠,秦桧之奸,兀术之横”,不仅为了安慰屈死在风波亭上的忠魂(注:见《说 | |
明中叶后长篇小说 | 明中叶后长篇小说,数量最多的是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它们都属于历史小说的范围,不过前者主要是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为主;而后者是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描写重点。历史演义的大量产生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中叶后,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厂卫的特务统治日益残暴,文人们感到直接表示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困难。因此借用历史题材来托古讽今、寄托理想。其次,我国历史悠久,史籍浩繁,在客观上为这类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宋元以后,“讲史”小说的发展,特别是《三国演义》的杰出成就,为它们树立了光辉 | |
明清小说综述 |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小说是伴随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而发展起来的。宋代前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了都市的繁荣,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观众,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这种发展,从而产生出新的文学样式──话本。话本是说话人所用的底本,有讲史、小说、公案、灵怪等不同家数,已初具小说规模,在以后的 | |
宋代话本小说源流 | 话本小说的流行正当印刷事业普遍发展的宋元时期,当时说话篇目仅“小说”一项,据《醉翁谈录》所记已达百种以上,实际当不止此数。为什么流传下来的却这样少呢?这主要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通俗文学的歧视,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也给它带来重大损失。据《四库全书》杂史类存目《平播始末》提要说,《永乐大典》有平话一门,所收平话极多,其中当有不少宋元旧编。一九??年,英法联军入京,《永乐大典》散佚,这部分平话就无法再见到了。“小说”是说话中影响最大的一家。由于“小说&rd | |
《隋唐演义》:说唐故事集大成者 | 《隋唐演义》一百回,是一部兼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作者褚人获,字稼轩,又字学稼,号石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年前后在世。终身不仕,文名甚高,能诗善文,尤喜涉猎历代稗史轶闻,著作颇多,最能代表其文学成就的是《隋唐演义》。《隋唐演义》以隋唐历史为题材。宋代以来,有关隋末群雄割据,“十八路烟尘”造反的种种传说和故事,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演隋唐历史的小说,数量颇多,可以构成一个较大的系列。《隋唐演义》之前较有影响的同类题材的作品有明代的《隋唐志传》、《隋 | |
清代词论家谭献 | 谭献清代学者、文学家。原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同治六年(1867)举人。曾官安徽歙县、全椒等县县令,晚年应张之洞之邀,一度主讲湖北经心书院。著有《复堂类集》,包括文四卷,诗九卷,词三卷,日记六卷。又选录唐至明人词为《复堂词录》十卷,选录清人词为《箧中词》六卷,《续》四卷。其论词言论,由弟子徐珂纂辑为《复堂词话》。谭献是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尤以词学显名,是常州词派中后期重要词论家,夏孙桐说“光绪以来,言词者奉为导师”(《广箧中词序》)。清代嘉庆、道光之际,内 | |
明清文学选本对载道观的反拨 | 文道关系是中国古代文学无法摆脱的沉重命题,然而时代不同,文与道的分量也有所不同:六朝重文轻道,唐代文道并重,汲乎两宋,则变本加厉,发展到重道轻文,乃至重道弃文的严重程度。迹其大略,可以说道的分量递增,而文的分量递减;究其实质,则是占支配地位的主流文学观发生了从唐代“明道”向宋代“载道”的转变。二者的区别在于,“唐人的‘明道’与宋人的‘载道’是相互联系同时又有着重大差异 | |
元代话本小说 《五代史平话》 | 全名《新编五代史平话》。作者性名已佚。分为《梁史平话》、《唐史平话》、《晋史平话》、《汉史平话》、《周史平话》,各上下二卷,共十卷。此书为宋代“讲史”艺人演说之口语实录,而由元人增益刻印。元明以来公私藏书家均未著录。清光绪辛丑年(1901),曹元忠得常熟张敦伯家藏书。1911年,董康诵芬室影印行世。1925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1954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据诵芬室影刊本直行排印出版,前有“出版说明”,后附有曹元忠为诵芬室影刊本写的跋语。《梁史平话》叙说唐僖宗 | |
宋代话本《碾玉观音》 | 话本《碾玉观音》(全文略,据影元本《京本通俗小说》)这篇小说选自《京本通俗小说》卷十。《京本通俗小说》为清末民初人缪荃孙所刊,据称是他在上海发现的“影元人写本”的残本,共存九篇,此书刊印了七篇。据现代学者近年来考证,此书实非古本,而是缪氏本人根据明代冯梦龙所编《三言》中的宋人话本编纂而成,“元人写本”云云乃是一种伪托。不过,书中所收作品确为宋元话本则无疑义。《京本通俗小说》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篇小说在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题为《崔 | |
华夏十大名医轶事简介 | 扁鹊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他走南闯北,真 | |
明清文学成就 | 一、丰收成熟的明清小说(一)1、明清小说概况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这两支中国古典小说流派,在经历了先唐笔记小说、唐代传奇小说和宋元话本小说三个发展阶段后,发展到明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文言“传奇”小说到了宋代已大大减色,到了明代更加衰落,仅明初的《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和《觅灯因话》中稍有可观的作品。而白话小说却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繁荣,以致臻于极盛。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小说算是大器晚成了。从体裁来说,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 |
敦煌话本小说《韩擒虎话本》 | 敦煌写本《韩擒虎话本》,原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标题原无,王庆菽先生依故事内容,又据篇末“画(话)本既终,并无抄略”八字拟今题。篇中有“会昌既临朝之日”字样,“会昌”,是唐武宗李炎的年号(841—846),故知这一话本产生于唐武宗时代,它无疑是真正的唐话本。故事叙说北周末年皇帝无道,海内僧尼纷纷还俗。有一法华和尚,隐藏在随州的山中茅庵里念经。每天都有八个人来听经,原来他们就是八大海龙王。龙王们告诉法华和尚,随州杨坚合有天分 | |
宋代诗论著作《韵语阳秋》 | 《韵语阳秋》诗话集。又名《葛常之诗话》、《葛立方诗话》。二十卷。南宋葛立方撰。葛立方(?—1164),字常之,号懒真子。其先丹阳(今属江苏)人,后迁居吴兴(今浙江湖州)。绍兴八年(1138)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后赋闲家居于吴兴。著有《西畴笔耕》、《归愚集》、《归愚词》、《韵语阳秋》等。据徐林《韵语阳秋序》:“隆兴元年(1163),常之由天官侍郎罢七年矣,于是《韵语阳秋》之书成。”明年葛立方卒,则知为作者晚年绝笔之作。作者《自序》则谓不耐经注政论,“独喜读古今 | |
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修辞理论汇编《修辞鉴衡》 | 《修辞鉴衡》是中国第一部用 “修辞”题书名的著作。元代王构编撰。最早刊本为元代至顺集庆路学本,附有王理《修辞鉴衡序》。尔后有四库全书本、指海本、文学津梁本等。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所藏集庆路学刊本影印发行。王构 (约1246—1309),字肯堂,元代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元成宗大德年间曾任济南路总管。据《元史》载: “少颖悟,风度凝厚,学问该博,文章典雅”,曾 “纂修国史”。本书非编者自撰 | |
我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文则》 | 《文则》是中国最早一部初具规模的修辞学著作。南宋陈骙著。成书于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70)。有元代至正已亥(1359)陶宗仪本, 明代弘治己酉(1489)山阴陈哲本,万历间甬东屠本畯本,《宝颜堂秘笈》本等。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刘明晖校点本 (同李涂 《文章精义》合一册)。该版以清代 《台州丛书重刊文则》为底本,参校上列各版及宋世荦《校记》引陈本,整理而成。陈骙 (1128-1203), 字叔进, 南宋台州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县) 人。绍兴24年(1154)中进士,曾任吏部侍郎,官至知枢密事,兼参知政 | |
宋代刘昌诗笔记《芦浦笔记》 | 史料笔记。十卷。南宋刘昌诗撰。书成于宋嘉定六年(1213年)。刘昌诗,字兴伯。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宋孝宗、光宗及宁宗期间。江西清江人。宋开禧元年进士,后曾任盐官。嘉定七年任六合县知县。在任期间颇有政绩。其生平事迹鲜为人知。《六合县志》中有刘昌诗小传,记载了他修建县公署与县学诸政绩。此外,《四明县志》、《清江县志》、《宋会要辑稿》及此书中还存有一些零星片断的记载。刘昌诗博综群籍,为文精于考据。他平生所著,除《芦蒲笔记》外,他还曾修过《六峰志》,并修过《广陵志》的《续志》。刘昌诗在登进士第后,曾做过盐官,《 | |
唐代传奇小说名篇《李娃传》 | 《李娃传》源自唐代说话《一枝花》故事。大诗人白居易之弟白行简在民间题材的基础上,加以敷演润饰,使得原已“近情而耸听”的情节,更加委宛曲折,“缠绵可观”。在绚丽多彩的唐人传奇花坛上,又增添了一朵美丽芬芳的奇葩。小说描写荥阳巨族之子郑生赴长安应试,在长安访友路经平康里时,遇到倚身门外的名妓李娃。郑生惊羡李娃之美,与李娃两情眷注。后辗转相访,遂留住在娃家,“屏迹戢身,不复与亲知相闻”。一年后行囊尽空,被鸨母和李娃设计骗逐。郑生知情后惶惑发狂 | |
唐代传奇小说《柳氏传》 | 唐人前期小说,由多记妖异鬼怪,开始转为摹写世态人情,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柳氏传》便是出现较早的一篇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就这一点而论,它在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不应抹煞的。《柳氏传》当是一篇有事实依据的传奇小说,不但韩翊实有其人,孟《本事诗》中也有近似的记载,并云所记是闻“目击”者大梁夙将赵唯所言,可见柳氏事在当时颇为流传。这篇小说不以刻画人物为主,而以情节曲折取胜。情节曲折,又突出表现在奇与巧两个方面。落魄的穷诗人韩翊得到了李生的厚爱,竟将幸姬柳氏相许,“翊仰柳氏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