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林广记》作品介绍   作者:

事林广记》是一部日用百科全书型的古代民间类书。南宋末年陈元靓适民间所需,取便流俗而撰。本书成书于宋季,考之其内容,乃至地舆,圣贤等类之形制避讳“是编各类所征引至南宋亡”(《皕宋楼藏书志》卷60)确为可信。或有题作元,如《故宫善本书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氏书目》等,误。宋季原本今已不可见,今所见者元至顺(1330-1333)间建安椿庄书院刻本,4集42卷,题作《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已有增补;元后至元六年(1340)建阳郑氏积诚堂刻本,以天干分有10集20卷,题作《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不著编纂人;日本元禄十二年(1699)翻刻元泰定二年(1325)刻本,各卷题名杂陈不一;明永乐十六年(1418)建阳翠岩精舍刻本,题名同后至元本,6集12卷;明成化十四年(1478)建阳刘廷宾等刻本,40卷,明钟景清增补。以上诸本,以至顺本最为完整,资料丰富,错误较少,插图亦较详明。1963年中华书局利用此本摄影原本影印(原书现存台湾),是目前较为易得的一个本子。但此本原版已模糊缺损,有的地方亦不甚清晰。

陈元靓(生、卒年不详),自署广寒仙裔,约生活在南宋宁宗,理宗时,崇安(今福建崇安)人,为名臣陈逊的后裔。生平不详。其一生无甚功名,惟隐居著书而已,多数著作是应书坊主之约,取便流俗通用而编,为民间所喜爱。有《博闻录》、《岁时广记》、《事林广记》等。《博闻志》今已佚,仅从《岁时广记》、《农桑辑要》及《永乐大典》残存各卷的引用文字中可窥其一斑。

该书著者名微,而其书颇利民间日用,故各代增删翻刻屡屡不绝。各版本之间,卷数、门类亦大相径庭。就目前所见到的版本,有42卷、20卷、12卷之别,有10集、6集、4集之分。其中,以6集的至顺本为优。此本分前集13卷15类,后集13卷18类,续集8卷3类,别集8卷7类,共计42卷43类(前集卷5“方国类”缺,卷1“两仪图说”、“两曜图说”及卷2第160叶亦缺)。前集卷1:天文类,卷2:历候类、节序类,卷3:地舆类,卷4:郡邑类,卷5:方国类(缺),卷6:胜迹类、仙境类,卷7:人纪类,卷8-卷9:人事类,卷10:家礼类,卷11:仪礼类,卷12:农桑类,卷13:花果类、竹木类;后集卷1:帝系类,卷2:纪年类、历代类,卷3-卷4:圣贤类,卷5:先贤类,卷6:宫室类、学校类,卷7:文籍类、辞章类,卷8:儒教类,卷9:幼学类、文房类,卷10:服饰类,闺妆类,卷11:器用类,卷12:音乐类、音谱类,卷13:武艺类;续集卷1-卷2:道教类;卷3:禅教类,卷4-卷8:文艺类;别集卷1-卷2:官制类,卷3:刑法类,卷4:公理类,卷5:货宝类,卷6:算法类,卷7:茶果类,卷8:酒曲类。原刻本缺后,续,别集目录,中华书局影印时补之。

该书类下有子目,每子目下黑题标目,引经史子集乃至民间俗语作诠释。或述源流,或明构造,或辨体制,或列沿革,各应其类目,侧重有所不同。有的引文注明出处,有的配以插图。例如:后集卷11“器用类”:器用制度(略)

筵(有图)周礼注云:“筵亦席也。在上辅陈曰筵,在下蹈籍曰席。”古人坐席之重,再重各有差。簋(有图)内方外圆曰簋,盛黍稷之器,有盖象龟其中。爵(有图)一升曰爵,上有两柱,取其饮不尽之意;三足如戈,形戒其过则伤也。

《事林广记》在各种类书中别树一帜。首先,它名罗万象,保存了较多的宋元时代市井状态和民俗生活方面的资料。例如:别集卷4“公理类”列各种诉状程式,有“军人告取封装状式”、“妇人夫亡无子告据改嫁状式”等,可窥见当时社会的风俗;续集卷6至卷8“文艺类”载有当时民间各种娱乐活动方法,有“投壶”、“双陆”、“打马”、“蹴气毬”、“幻术”等,细述其形式方法,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别集卷6“算法类”罗列“累算数法”,“足数展省”,“省数归足”,“九九算法”等都是当时民间习用的算法;同类中又有“鲁般尺法”、“玄女尺法”、“飞白尺法”等都是过去民间营造工匠世代沿用的尺度,以往无其他文献叙述过,这些在今天仍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如数学家李俨曾从此书中辑录“算法源流”编入其所撰《十三、十四世纪中国民间数学》一书。日本加藤繁著《宋代都市的发展》及英国李约瑟著《中国科技史》皆得益于本书,书中所附插图,亦来源于此。《事林广记》为宋元时期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民间生活资料。

其次,开类书大量附载插图之先河。书中附载图画,以便读者直观理解。溯类书之有图者,推源于唐仲友之《帝王经世图谱》(1201),但其书绝大部分是谱,图仅有地图5幅,而无形象之图,故而大量附载插图之类书,始于《事林广记》。其图品类广泛,既有谱表、地图,亦有实物之图画。如“历候类”之“律度量衡图”、“古制莲漏之图”、“今制莲漏之图”,“仪礼类”之“习跪图”,“农桑类”之“耕获图”,“平粜图”,“蚕织图”,“圣贤类”之“先圣遗像”,“昭烈武成王”,“禅教类”之“如来演教图”,“文艺类”之“夫子杏坛之图”,“道教类”之“老子出关图”,及“服饰类”之各种冠冕衣服图,“器用类”之度量衡具图,车制图等等,或人物事件,或器具形制,逼真形象地再现于眼前,这使我们对古代器物,古人生活状况,有较直观的进一步了解。尽管其图绘制刻印颇为粗糙,亦有益于后世。从此,后代类书,如明代官修的《永乐大典》,章潢辑《图书编》及王圻撰《三才图会》,清代官修《古今图书集成》等都无不受之影响,于插图之属备受重视。

第三,《事林广记》征引古籍或已散佚,或系古本,而今不可多见,虽然其审校欠精,于比勘古籍,匡正谬误,亦有一定价值。该书后集卷7“辞章类”引梁任昉文章缘起》全文,此文目前流行的皆明以后版本,前代不多见。本书所引却是南宋版本,用以校勘,发现大有善处。如“引”云凡“十五条”,今本“五”皆作“四”,核其所举,确为:十五事;又“诰”一条,“汉司隶从事冯衍作《德诰》”,今本都脱去“德诰”二字;又篇末载洪适刻书跋结语“绍兴三十年四月二日鄱阳洪适识”,今本仅作“洪适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此疑为伪托自《盘洲集》钞入,查核《盘洲集》亦无年月,可知南宋流行者仍有年月而后为明刻本所失,可释其疑;另外,后集卷13“武艺类”引《射经》,此《射经》为唐人王踞所撰,诸家皆有著录。宛委山堂本《说郛》卷101及《古今图书集成、戎政典》卷279皆载,以此与《事林广记》所引者对勘,始知《说郛》、《古今图书集成》二者多误将双行夹注窜入正文。如“步射病色”一文,《事林广记》迄“卷弦入弰”一篇止,《说郛》、《古今图书集成》二者后多出“弓有六善”一篇。此篇抄自《梦溪笔谈》卷18技艺第6,为后人混入甚明显。凡此种种,可见本书于今在校勘诸方面的重要意义。

然而本书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校订粗糙,引文出处不够详明。就其应用内容上而言,与民间日常所需也有一定距离,布局颇不均衡,医药农桑等重要方面或述之过简,或付之阙如,所以虽经不断修订,还是被后出的许多民间类书手册如《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五车拔锦》、《文林聚宝万卷星罗》之类的民间通用书籍所取代,这也是《事林广记》至今流传稀少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