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韩法师起义与白莲教史实考略   作者:

韩法师,是元末早期(1336年八月十五日)白莲教(也含明教)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更早的元末农民起义,只有元泰定二年(1325)河南赵丑斯、郭菩萨起义。关于韩法师生平、事迹等,文献记载极少。二十四史元史·顺帝纪》仅载至元三年(1337)夏四月辛卯(农历四月二十一日)“合州大足县民韩法师反”,自称“南朝赵王”,五月壬戌(五月二十二日)“命四川省参知政事举理等捕反贼韩法师”寥寥数语。另民国《巴县志》载韩法师“焚铜梁双山,铜梁县君张文德捕杀百余人,其势更炽”。新编《大足县志》所载亦略,无新资料,言其“真名不存”,“相传为今复隆乡庞家井人”。本文以郑圣谦《韩法师与铁丘坟》调查材料为线索,从韩法师墓“铁丘坟”及其所在地——大足县复隆镇庞家井着手,逐一考证,将其生平及主要事迹理出一个大概面目,以补史之阙、详史之略、正史之误。

一、关于“铁丘坟”与《铁墓寻踪记》、《万国才功德碑》

(一)“铁丘坟”

韩法师墓约于1958~1959年“大跃进”时复隆庞家井农民挖土积熏土肥中发现并被毁,当事人尚健在。由其墓可证韩法师为庞家井人的传说不误。其墓俗称“铁丘坟”、“灶王坟”,未毁前有2米多高,占地60多平方米,椭圆形大土堆,顶部有铁水浇铸,不长草,呈铁锈色。清雍正十年(1732)朝廷出于政治目的“铁铸其坟”而得名。同时于附近修观音阁,内有碑记曰:“雍正壬子年春,有灶王幽灵作祟,蛊乱人心,皇帝诏命铁铸其坟,并修观音阁以保一方清吉而福泽四井”(碑已不存,据1998年72岁老人谢泽孚口碑)。“灶王”实即韩法师,因其称“南朝赵王”,当地人讹为“灶王”。“四井”指庞家井盐井,因其地产井盐,盐业自古兴旺,经济繁荣,庞家井因之成为元代大足一大场镇。因韩法师反元为中原汉族反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起义,与清初汉人反对满族统治类似,故有“铁铸其坟”之举。

据当地退休村支部书记蒋国才及老船工蒋子高(1998年89岁)等人口碑:“大跃进”时,他们和谢万中、徐树彬等人亲自挖过“铁丘坟”,墓为石穴墓坑,无石室,用石板隔成两棺,每棺有内碑,刻“法师韩蕤之墓”和“护坛文枸之墓”篆文,顶端都刻有“八卦太极图形”,落款为“天统三年立”。天统三年(1365)为元末红巾军大夏国明玉珍年号,明玉珍原为西系红巾军徐寿辉部下,1363年于重庆称王。其时大足正属明玉珍大夏辖地。在白莲教内,韩法师与刘福通为师兄弟,在明玉珍以前于重庆称王并建都重庆,为明玉珍前辈,用大夏年号为韩法师立碑,势所必然。石墓内有一部分骨头和锈铁片残迹(可能为宝剑之类)。骨头被扔到附近竹林,石头有的被打烂,有的用来修面房安了基脚,面房后来改为村保管室。另据当地老盐工宋庆良(1998年85岁)口碑:复隆镇的采盐工匠都顶敬文枸先师,据传文枸是一位杰出的采盐匠,又是韩法师的女婿,韩法师在庞家井办“法坛”,文枸任“护法”,教徒众习武,“文武全才”,“胆识过人”,起义后被封为“兵马大元帅”,指挥义军作战,后在重庆“壶关”阵亡,韩法师领兵退出重庆。

从“铁丘坟”可以得证:韩法师真名韩蕤,出生于今复隆镇庞家井,为元末白莲教“法师”,民间宗教首领,反元农民起义领袖,称“南朝赵王”,清代犹“铁铸其坟”。其墓与“护坛”文枸两棺合葬,各有墓碑,刻白莲教标志符号“八卦太极图”。墓内仅存尸骨及锈铁片,亦可证其明教徒崇尚节俭,主张裸葬的风俗习惯。

(二)《铁墓寻踪记》与《万国才功德碑》

《铁墓寻踪记》为清嘉庆年间王昌彦(传说参加过举人考试,或为秀才)所写,是雍正十年“铁铸其坟”后对韩法师墓及其生平事迹较为可信的记述文字,他可能见过有关韩法师的碑文,惜今不存。民国时其子孙中有名王化南者曾于复隆镇教私塾,将他认为王昌彦《铁墓寻踪记》中写得精妙的句子常常在课后念给学生们听。其健在的学生郑圣谦,肖俊仁、曾朝俊、杨子均及其子王公笃等都还记得其中一些句子:

“法师性颖悟,善医卜,壮岁流落中州,与福通共创法坛”。

“下五县两州,民众壶浆相迎,据巴渝天险,蕤公受命称王”。

“举帅环攻渝都日紧,文枸扼守壶关败亡”。

“再战失利,势迫而托五岁孤童,恶徒丧志,成仁惟破釜沉舟”。

“丙子举旗,丁丑蒙难,五十有一,饮恨终天”。

韩法师天性聪颖,悟性高,长于医技、占卜,正适合接近群众。“壮岁”应为40岁左右,流落到河南郑州一带,与刘福通(1320~1366)共创白莲教法坛,为师兄弟,堪称元末白莲教的祖师爷。

“五县两州”之“两州”当指渝州、合州二州,“五县”应有合州下辖铜梁、石照、定远三县及渝州所辖巴县(佛图关属巴县),另一县不知为渝州(即重庆路)所辖江津县还是南川县,待考。韩法师弟子中又有传檄忠夔者,则其已向忠州、夔门方向发展,有沿江而下,走出三峡,向全国发展之意,“其志不在小也”。“民众壶浆相迎”,说明其为正义之师,仁义之师,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拥护。有五县两州,又据巴渝天险,于是称“南朝赵王”。“举帅”指四川行省参知政事举理,他奉命镇压韩法师起义,“环攻渝都日紧”,说明举理几面包围攻打韩法师都城所在地——渝州。“文枸扼守壶关败亡”,指义军兵马大元帅文枸与举理作战失利,战死疆场。“壶关”应为佛图关,属巴县,乃重庆军事要地,佛图关一失,重庆(渝都)必破,与韩法师定都重庆的情况吻合。故不是什么“壶关县”,因四川及重庆境内并无壶关县,山西省有之,却与韩法师无关。

“势迫而托五岁孤童”,是说韩法师再战失利,无法挽回局势,只好托人送走自己5岁的儿子韩林,去找师弟刘福通,以图日后东山再起,自己则破釜沉舟,与元兵决一死战。

“丙子举旗”是说韩法师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丙子年)八月十五日起义。此可证《元史》之误:《元史》记为至元三年四月起义并称王,实为至元二年八月中秋起义,次年四月称王,定都重庆。复隆镇至今有民谚“丙子饼子,同杀鞑子”流传。“丁丑蒙难”指至元三年(1337)五月韩法师战败被俘牺牲。“五十有一”,说明韩法师牺牲时51岁,也就是说韩法师生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三年(1286),牺牲于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五月,一生经历了元朝所有皇帝的统治。

《万国才功德碑》,是复隆镇东南约3公里处万家庙内所立碑,为万国才的子孙于明正德二年(1507)立,今已不存。民国时,有教师苟文钦(川北人)在万家庙内寄宿两三年,曾录有此碑文字并作过一些研究,碑文主要是歌颂万国才一生功德,也旁及韩法师事迹。碑文记万国才生于元延祐二年(1315),“一十有五,从师韩蕤”“忠勇无双,百战沙场”“至诚至孝,全节全忠,宽仁厚义,崇善洁行,广济民众”“徒弟中惟公得师之道而传其道,承师之业而授其业”。韩法师称王后,他“奉命传檄忠夔,途中闻变,恸哭三日,泣泪成血”。为报师恩,他“十载寻骸,终偿夙愿,修墓立碑,略表寸心”。韩法师、文枸墓原来是万国才天统三年(1365)所立,其碑文当然真实可信,惜碑已毁,无法得见。万国才“八十有三,无疾而终”,则逝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其15岁入白莲教,“奉命传檄”时22岁,约于韩林儿建国(1355)后,40岁时开始寻韩法师尸骸,疑受命于小明王韩林儿与刘福通所为。天统三年终偿宿愿,将韩法师及文枸尸骸归葬故里复隆镇庞家井,故有“十载寻骸”之说,“十载”并非虚指,当与韩林儿与刘福通大有渊源。次年韩林儿与刘福通被朱元璋沉溺江中而死,东系红巾军彻底失败。墓碑上称“法师”而不称“赵王”,大约因当时大足属明玉珍大夏国,明玉珍已于重庆称王,韩蕤就只能称“法师”了。万国才亦当与韩林儿、刘福通、明玉珍等有联系,或者韩法师被害于重庆,万国才求助于明玉珍方能寻得尸骸,为其修墓立碑,并得到明玉珍支持。此外,大夏国丞相万胜,与万国才同姓,不知是否有更进一步的关系。从万国才公开立碑来看,西系红巾军明玉珍仍然是尊韩蕤为白莲教(明教)法师的。东系刘福通(韩蕤师弟)红巾军则尊韩蕤为“赵王”,东西两支红巾军内部是有分歧的。韩法师的弟子中,惟万国才“得师之道而传其道,承师之业而授其业”,万于明洪武三十一年才去世,可见万国才于明初洪武年间仍然传布白莲教(含明教),这对后来明嘉靖年间县人蔡伯贯兴白莲教起义不能说没有影响。

二、韩法师起义与白莲教

白莲教属民间宗教,也是中国流传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民间宗教。它渊源于佛教净土宗弥陀净土法门,得名于慧远白莲社,产生于南宋初年。南宋高宗时吴郡昆山人茅子元创立了白莲教,遭禁。孝宗时取消禁令,合法化发展。至元朝益见声势浩大,受元朝廷奖掖,长期是合法化、公开化的宗教,甚至还形成白莲世家传教,并不是人们想象的以下层劳动人民为基础的民间秘密宗教,下层群众在元代白莲教不占主导地位。1308年元朝禁白莲教,1311年开禁为合法,1322年又“禁白莲佛事”,但未取缔白莲教,“夜聚晓散”,不过活动受到限制而已。韩法师与刘福通共创法坛,亦为合法组织,不过利用其合法性组织民众起义而已,并非白莲教就是非法的民间秘密宗教。以后至明代,均有白莲世家,从明初起,因朱元璋禁令,白莲教才真正成为民间秘密宗教。朱元璋本为白莲教、明教教徒,出身农民起义军,对白莲教有深刻的了解,为巩固其统治,坚决禁止白莲教传播。

韩法师利用白莲教的合法性,实则传布明教,这也是刘福通、韩山童东系红巾军,彭和尚、徐寿辉(明玉珍为其部下)西系红巾军与韩法师的内在渊源。红巾军称白莲教徒,实则为明教徒。如明玉珍,原姓闵,与元将哈林都战,为流矢伤右目,人称闵瞎子,因信奉明教,改姓明。后于重庆称王,建大夏国,“禁释道,特奉弥勒”。吴晗曾说:韩氏父子自号大小明王出世。另一系统据巴蜀之明玉珍初不姓明,亦改姓为明以实之。朱元璋承大小明王之后,亦建国曰大明。韩山童父子为明教首领,号明王,朱元璋为明教徒,建国号亦定为“明”。他后来惩治贪官污吏,几乎到了残酷的地步,大约也与明教崇尚节俭有关。明教历代均受到统治者禁令,是“由摩尼教发展而成的民间秘密宗教组织。混合有道教、佛教等成分。五代、宋元农民起义常利用为组织的工具。尊张角为教祖,敬摩尼为光明之神,并崇拜日月。教徒服色尚白,提倡素食、戒酒、裸葬;讲究团结互助,称为一家;认为世上光明力量终必战胜黑暗力量”。明教信奉弥勒,明玉珍部将邹兴于重庆南岸弹子石所造明教弥勒像,至今犹存。北宋方腊起义等均以明教力量为骨干。经五代至宋、元、明,明教名称犹在,以后融入白莲教,其名不存。明教崇尚节俭,从韩法师墓可证。即使是大夏国主明玉珍,其墓亦形制卑小,石穴墓坑,不具帝王陵墓规模,这是明教戒律约束所致。明教徒主张裸葬,“死则不用棺椁衣衾”,仅以布囊盛尸入葬。

韩法师是元末利用白莲教的合法性及其与明教教义相通(都崇奉弥勒)来传布明教,并利用“反元复宋”力量组织农民起义的早期杰出民间宗教领袖,农民起义首领。在明教中地位较高,仅次于明教教主,与刘福通为师兄弟。明教被统治阶级诬为“魔教”、“吃菜事魔”,故其借助于白莲教掩护。同时,这也使白莲教逐渐脱离与封建皇朝的关系,性质逐渐发生变化,明清时完全成为农民起义的工具,韩法师可以说是这一转折的早期关键人物。从韩法师起义直至后来红巾军首领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均由明教引起。朱元璋不但以“明”为国号,甚至还以明教“崇尚节俭”的思想来治国。韩山童、刘福通红巾军起义利用“反元复宋”思想,打“赵宋”旗号,以号召民众,实源于韩法师。“韩法师,诡称神人授以妖术,拥众作乱,称南朝赵王,以海内咸不忘赵宋也”。从此以后,明教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多以“宋”为旗号,甚至建为国号。韩法师为元末农民起义军最早打“赵宋”旗号者,假皇权以自重,符合当时形势需要,如陈胜、吴广借“楚”兴兵一样,便于最大限度发动、团结广大群众,结成统一战线,打击共同的敌人。以后刘福通拥戴“小明王”韩林儿所建政权,国号“宋”,成为红巾军共同拥戴的讨元总盟所在。“起兵叛元者遥附之”。徐寿辉、明玉珍、朱元璋等都以复兴宋室相号召,大率“以复兴亡宋为辞”。这在《元史·顺帝纪》、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叶子奇《静斋文集》、高岱鸿猷录·宋事始末》、何乔远名山藏·天因记》等文献中均有相关记载。《罪惟录·明玉真传》有明玉真(珍)攻重庆时“分兵半以粮还汴,留其半攻重庆”。汴即汴梁,刘福通正攻下迎韩林儿迁都于此,拟大举北伐。西系红巾军运粮草支援总部,说明红巾军是有统一组织领导,有统一旗号的,明教徒是服从小明王号令的。据复隆镇民间传说,韩法师内弟名“赵莽子”,则韩法师妻子姓赵,与宋朝宗室或有渊源。白莲教、明教、“反元复宋”力量的汇合,为了反抗元朝的残暴统治,揭竿而起,势在必然。加之韩法师40岁左右“流落中州”,创法坛,正是元泰定三年(1326)左右,也是1325年河南赵丑斯、郭菩萨起义,倡言“弥勒佛当有天下”(以此推之,赵、郭2人当为弥勒教徒),被元兵镇压后不久,韩法师或与之有关,而又回到大足庞家井,经过周密组织准备,于1336年八月十五日起义,1337年四月称“南朝赵王”,以驱除元朝统治者,解救天下民众为己任。以后韩法师师弟刘福通,为组织起义,充分利用“反元复宋”思潮,说韩山童是宋徽宗八世孙(因帝昺入日本),生海外得还,当主中国。向群众宣传起义的理由,均不失为一种策略。

按《元史》所载,韩法师于1337年四月起义,称“南朝赵王”于重庆,五月被镇压。实与情理不合:其一,义军一起义便称王,没有军事、人力、财力,如何可能?最初起义之地应为庞家井,而称王却是在重庆,不合。其二,历代农民起义或王朝更迭,都是有一定实力者才公开称王,以后建国号,立都,建元纪年,这是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的,并非率意所为。韩法师亦不能例外。其三,如果四月称王,一月之间要“下五县两州”,还要准备“称王”事宜,时间上也来不及。按《铁墓寻踪记》所言为1336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可能更符合情理。经过七八个月征战,“下五县两州”,“据巴渝天险”,第二年四月,已具备一定实力,始称“南朝赵王”,这才引起元朝统治者恐慌,派四川参知政事举理带兵残酷镇压,五月扑灭起义烈火。韩法师起义坚持9个月而失败。庞家井民间传说,韩法师组织起义,利用中秋节吃月饼,亲友间送月饼的习俗,在月饼中夹递纸条,巧妙避开元兵检查,传递信息,相约起义,号召人民“八月十五杀鞑子”。至今当地还有“丙子饼子,同杀鞑子”的民间谚语。其起义准确时间应为元顺帝至元二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有谓元末红巾军起义,始以月饼夹递纸条号召群众“八月十五杀鞑子”,误,此当源于韩法师起义,比红巾军起义早15年。红巾军或许也用了此种方法,因韩法师、刘福通本系师兄弟。

三、“皂王”“灶王”辨

魏嵩山《元末刘福通等起义经过与最初起义之地考实》认为刘福通故里白鹿庄为红巾军最初起义誓师之地,在今安徽界首县皂庙镇。而“皂庙”的得名,当地传说是镇上有庙,“因为庙内供奉皂王爷,是一黑脸大汉,刘福通于此誓师起义,他负责主持炊务,因能保证伙食的及时供应,受到起义军将士的尊敬,不幸在随军进攻沈丘城战斗中牺牲,未能留下姓名。为表达起义将士对他的怀念,表彰其功绩,刘福通遂决于花园内建庙祭祀,并决定以誓师起义之日农历四月十二日为祭奠日。因皂乃黑意,皂王爷为黑脸,故名皂庙,又名皂爷庙”。“至今虽皂庙久圮,祭奠日期却历数百年而不衰。每逢会期,界首四周数百里内民众群集界首,城内人山人海,热闹非常,除进行农副产品交易外,亦与怀念‘皂王爷’有关。”以上“皂庙”得名之传说虽然不稽,却是一重要线索,沿此蛛丝马迹,拨开历史的迷雾,不难见其真相。按理“皂王”生前不过军中一伙夫,就算有功劳,也还上升不到立庙祭祀的程度,所以,刘福通为“皂王”立庙之说太过牵强,明显不合情理。实际上,“皂王”乃是同音致讹,当为“赵王”,为反元先驱韩法师(韩蕤)立庙祭祀,这才是事实的真相,不过群众不知,以讹传讹罢了。即使刘福通为伙夫立庙也达不到称王的程度,不会称“皂王”;如果仅仅是表彰纪念一伙夫,刘福通也用不着在自己花园内立庙,应大张旗鼓在外面立庙才对;庙立在刘氏花园,说明其人与刘福通有深厚私人感情,连刘福通这样的明教首领,农民起义领袖也倾心敬重他,称“赵王”,每年四月十二日祭奠他。如此之人,舍韩法师其谁!如为韩山童,山童并未称“赵王”。从其祭奠日期推测,四月十二日当为韩法师生日。刘福通将祭奠日子定在四月十二日,是为纪念韩法师及其领导的农民起义,有特殊的含义。四月二十一日为韩法师称王之日,却未定为祭日,四月十二日为韩法师生日是大致无误的。考之古今庙祭通例,如孔庙、关公、城隍、忠孝、乡贤等均于其生日祭祀。所以,“皂王庙”的传说虽然无据,而一旦弄清了“皂王”乃是“赵王”,则其祭奠日期又可证为韩法师生日。

以上同音致讹的情况并非孤例,复隆镇庞家井人称“铁丘坟”为“灶王坟”,称韩法师为“灶王”,亦为同音致讹,将“赵”讹为“灶”,此已由其碑证实无误。界首则将“赵”讹为“皂”,属同一情况。不过,安徽界首皂庙镇却因之与重庆市大足县复隆镇有了历史的联系。

四、韩林儿谜案

清人王昌彦《铁墓寻踪记》记韩法师与元军决战失利后,“势迫而托五岁孤童”。当地民间传说韩法师当年(1337年五月)托其内弟“赵莽子”(也是其徒弟)带上5岁的儿子韩林(其母姓赵,赵莽子为其舅父)到中原去找师弟刘福通,以图日后有所作为。巧合的是,韩山童之子名韩林儿,与韩林仅一字之差,而这个“儿”字又可能是一儿化音(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往往于名字末尾加一儿化音)。加上韩山童又被说成是宋徽宗八世孙,也有赵姓渊源,韩林与韩林儿是否同一人,值得研究。不过,六百多年来,此已成历史谜案,两种可能性都存在。有关韩林儿的文献资料均言其红巾军起义后事迹,直称其父为山童。而韩林被送到刘福通处较早(比红巾军起义早14年),韩法师已牺牲,其5岁时已过继给山童为子不能说没有可能。如果韩林儿就是当年的韩林,则1337年5岁,1351年刘福通红巾军起义时19岁,1355年建宋国(国号为 “宋”,当与赵宋及韩法师称“南朝赵王”有关),定都亳州时23岁,这与文献记载也并无矛盾之处。邵远平《元史类编·韩林儿传》载:“韩林儿,真定栾城人,父山童,自其先以白莲会烧香惑众……言山童实宋徽宗八世孙,走海外得还,当为中国主……以红巾为号,官兵捕之急,山童被擒……福通自砀山夹河,求得林儿,立为帝,又号小明王,都亳州,号宋,改元龙凤”。查继佐《罪惟录·韩林儿传》言“县官捕山童杀之,其妻杨氏与林儿遁走武安山中……福通乃至砀山夹河求得林儿归,立为帝,军中群呼明王,都亳州,国号宋,建元龙凤……凡起兵叛元者遥附之”。文献资料均未言及1351年红巾军起义前韩林儿事,而韩林5岁即到刘福通处,福通住地花园又为韩法师立庙祭祀,每年四月十二日祭奠,是否为掩人耳目而将韩林直接说成是韩山童之子呢?韩山童与韩蕤同姓,是否又有更深一层的关系呢?待考。

五、关于庞家井镇——韩法师出生地及最初起义之地

复隆镇庞家井,本井盐产地,附近另有潘家滩井,鄢家井等盐井,还有盐井河。韩法师“铁丘坟”所在地,当地俗称“镇子屋基”,是今复隆镇新街与老街之间一大片肥沃的黑土地,约2万多平方米,为濑溪河与一小支流交汇处冲积滩。黑褐色肥土下全是瓦砾、碎石,是有名的“复隆大萝卜”产地。唐、宋、明、清,大足都有产盐的历史记载,庞家井在元代也应是一著名盐井,因产盐而逐步兴为场镇,为元代大足一处兴旺的手工业场镇。清代尚有碑记称“岸头,原有古镇,毁于元末兵燹”。庞家井镇为韩法师出生地,也是其最初起义誓师之地,韩法师“兵马大元帅”文枸是杰出的采盐匠,其队伍中亦当有大量盐民。渝州战败后,沿铜梁退回大足,很可能最后回到庞家井镇,被元兵残酷镇压,繁荣古镇毁于元兵烧杀,这才形成今天肥沃的土地下却全是瓦砾,碎石的状况。因为焚烧后有机肥的增加,土质的变化,造成此处所种萝卜个大、化渣、味道好,为全县之冠。四川南充等地曾来购种,种出无此效果。

六、关于韩法师生平的结论

韩法师(1286年四月十二日~1337年五月),名蕤,生于元朝四川合州大足县庞家井(今复隆镇),元末白莲教著名首领,明教“法师”,农民起义军领袖。人称“韩法师”而不名,为红巾军首领刘福通师兄,早年“流落中州”与刘福通共创法坛,借医卜传教,以复兴“赵宋”相号召。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于庞家井揭竿起义(以月饼夹递纸条传递信息,避过元兵检查),随后“下五县两州”,“民众壶浆相迎”,声势浩大。至元三年(1337)四月二十一日于重庆称“南朝赵王”,“据巴渝天险”,欲走出三峡,推翻元朝统治。五月,被四川省参知政事举理带兵残酷镇压,韩法师被俘牺牲。其妻赵氏。法师就义前将其子韩林托内弟赵莽子送往师弟刘福通处。刘福通又于自己住地白鹿庄花园(今安徽界首皂庙镇)设“赵王庙”祭祀,每年四月十二日祭奠。法师有女1人,女婿文枸为义军“兵马大元帅”,明教法坛“护坛”,后于壶关与元兵作战失败阵亡。韩法师在元末红巾军农民大起义之前领导了一场大规模的、有组织、有准备、有直接政治目的,影响深远、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充分利用了白莲教、明教及“反元复宋”力量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大大震惊了元朝统治者。清朝统治者犹“铁铸其坟”,控制人们思想,压制反清意识。在中国农民起义史、民间宗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以上于《元史》,可补其阙,详其略,正其误,更可补地方史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濂.二十四史·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大足县县志编修委员会.大足县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

[3]界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界首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5.

[4]郑圣谦.韩法师与铁丘坟[J].史志文汇,1999(1).

[5]任继愈.宗教词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6]李尚英.民间宗教常识答问[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7]重庆市博物馆.明玉珍及其墓葬研究[M]. 重庆:重庆地方史资料组,1982.

[8]复隆镇小学校志编写组.大足县复隆镇小学校志[M]. 重庆:2001.

[9]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 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

原载2008年大众文艺出版社《七宝山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