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之勇   作者:

一般来说,现代人多以为儒者便是埋头故纸堆而手无缚鸡力的书生,也不知何时,儒者还和"迂"、"呆"、"腐"、"酸"联了姻,而这显然与意识形态上象征武士精神的"勇"相去甚远。其实不然。

我们通常所说的勇,大致上可分有三点来讨论,而这三点主次问题,套用孟老夫子的一句话来说便是:"勇德"为贵,"勇气"次之,"勇力"为轻。

先说勇力。古代儒家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即所说"小学"学习内容。其中射便是指射箭技术,御则是驾车技能。射与御都是武略,用于战场。可见,传统意义上的儒者本身并不是只知读书而文弱无力的书生,儒家创始人孔子身材魁梧,力能搏牛是一明证。

勇也绝不是单单凭借勇力,还要具有勇气。先秦诸子中墨家很是特别,"墨子之门多勇士"(陆贾新语·思务》)、"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训》)。说明了墨家学者的非凡勇气。庆忌刺杀要离,专诸刺杀王僚,实际上都不是只靠勇立就足已成事的。但这只是勇的表现--有足够的勇力、勇气而已,还相当偏面。换句话说,有了勇力、勇气,犹远远不能称之为"勇"。

那么最主要的勇德是指什么?《说文》:"勇,气也。""勇"是在某种信念驱动下,所体现出的一种无所畏惧的行为及精神,真正的勇可冠之为"精神"二字。分析怎样的勇才是勇德(也就是真正的勇),这一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有待详叙。

首先,勇有等级之勇。

勇有大勇与小勇之分,大勇可以大到安天下,小勇则小到只能力敌一人而已。大勇与小勇,《孟子·梁惠王》篇中,"亚圣"孟子与齐宣王有段对话——宣王说:"先生的话可真高深呀!不过,我有个毛病,就是逞强好勇。"孟子说:"那就请大王不要好小勇。有的人动辄按剑瞪眼说:‘他怎么敢抵挡我呢?'这其实只是匹夫之勇,只能与个把人较量。大王请不要喜好这样的匹夫之勇!《诗经》:‘文王义愤激昂,发令调兵遣将,把侵略莒国的敌军阻挡,增添了周国的吉祥,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这是周文王的勇。周文王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尚书》说:‘上天降生了老百姓,又替他们降生了君王,降生了师表,这些君王和师表的唯一责任,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老百姓。所以,天下四方的有罪者和无罪者,都由我来负责,普天之下,何人敢超越上帝的意志呢?'所以,只要有一人在天下横行霸道,周武王便感到羞耻。这是周武王的勇。周武王也是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如今大王如果也做到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那么,老百姓就会唯恐大王不喜好勇了啊。"

孟子对齐宣王的劝解之词,已说明了大勇与小勇的区别。其实说开来,大勇不外是凭仁与知,小勇则凭借个人力气。在某种程度,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刘备、宋江可以说是属于大勇,莽张飞、黑李逵只是小勇。

孔子曾评价子路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孔子门人中,子路应算是武功第一,但也是最好勇了。"孔子之宋,匡人简子以甲士围之。子路怒,奋戟将与战"(《孔子家语》),老师与自己无辜被人围住,子路很是生气,也自恃武功了得,便要和匡人拼命,孔子劝阻了子路,认为彼强我弱,让子路稍安勿躁,并命之歌,自己相和,期以悲歌感之(事又见《琴操》)。孔子被围于匡地,孔子与子路两位便表现出大勇与小勇之间的区别。

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荀卿,曾在其《荀子·荣辱》篇里提到了四种勇,"争夺饮食,没有廉耻,不知道是与非,不知逃避死伤的危险,不知道害怕众人强大,贪婪地只是看到吃喝,这是狗与猪的勇敢;为了谋利,争夺财物,没有辞让之心,果断而狠毒,极端贪心而暴戾,贪婪地只是看到唯利是图,这是商人与盜贼的勇敢;轻视生命而又暴虐,这是小人的勇敢;站在正义立场上,不为权势吓倒,不管有利与否,便是全国都反对他,也不改变原来想法虽然重视生命,但为了坚持维护正义决不屈从,这是士君子的勇敢。

显而易见,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狗彘之勇"、"贾盜之勇"、"小人之勇"不但都是从自己的利害关系出发,并因此危及他人,这种勇必然是不足取的,更谈不上勇德。再看不同于前三者的"士君子之勇"则不然,士君子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具有较强的道德观,在《论语·为政》篇中有千古名句"见义不为,无勇也",士君子的勇原本就不是为了己身、私利,而是为了正义,为了公利,这也便是勇德。

其次,勇发乎仁,适乎礼,止乎义。

仁,是贯穿孔学思想体系的基本观念。勇原本与克己、爱人、惠、恕、孝、忠、信、讱、俭、无怨、直、刚、恭、敬、宽、庄、敏、慎、逊、让等一样是一种美德,隶属做为道德极则的"仁"统辖下。且孔子曾多次将勇和智提出来与仁相提并论,"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同上),于中可见,对勇的推崇之意。"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仁中一定已包含了勇,而勇未必便能做到了仁,当然,也不排除勇者也有仁的情况存在。勇与仁的关系很明显,一如孝(或者其它众仁德),仁一定已包含了孝,而孝未必便能做到了仁。而上面孔子对勇的肯定,是建立在勇属于仁德之一的基础上。见义勇为的人,首先是有了仁心,然后去做。

勇依于仁,而立于礼。"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按:子路问什么是完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的智慧,孟公绰那样的不贪心,卞庄子那样的勇敢,冉求那样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称为完人了。")照孔子的看法,完美的人必然也包含了勇,否则便不能称为完美了。但是这时的勇还只是指有勇气,单单只有勇气还不足以成勇德,所以还要用礼乐加以修饰。礼作为标尺,来衡量勇。关于礼对众德的节制,在《论语·泰伯》篇里还有提及,"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按:恭敬而不符合礼就会劳倦,谨慎而不符合礼就会畏缩,勇敢而不符合礼就会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就会尖刻伤人。")勇与恭、慎、直一样,如果失去礼,那么无视国法则会叛乱,动辄较劲则惹出乱子,再如车匪路霸,杀人贩毒,肆无忌惮,无恶不做,也是因为有勇气啊,只是这不符合礼,是不对的。"勇而无礼则乱"在《论语》中曾两次谈到,徒有勇是不够的,惟有遵循礼,然后勇才成为勇德!在《论语-先进》篇,孔子让弟子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说道,"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按:"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外面受到军事威胁,里面发生灾害饥荒。让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以使老百姓勇敢而懂得礼。")子路在"可使有勇"后加了个韵脚———"且知方也",看来子路这里也已意识到单单使老百姓勇敢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知方","方"字可指"礼",但可以说是指"义"。"义者,宜也"(《中庸》),此处姑不论是指礼还是义,归根结底,勇都要合宜(符合义)。

勇本属于仁德,仁行不合宜(义),就离开仁的本质。仁是义的主体,礼也是一样,义是制约、调和仁与礼的客观标准。"仁者,义之本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礼记·礼运》)。简单来说,仁与礼都需要义来节制,勇发乎仁,适乎礼,而止乎义。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由于孔子深知子路勇有余,便回答说君子以义为上,这是"因材施教",而不能说尚义而不尚勇。孔子又告诉他应该用义来约束勇。并谈到勇如果没有义来约束,则君子也罢,小人也罢,都有害无益。所以,我们一定要用义来约束自己,以免闯祸,诸如"一朝之忿,而忘其身及其亲"(《忍经》),自身遭难不说,还累及父母家人。孟子所举"今之不孝者有五"中所说"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孟子》)便是其中之一。且不再提小人之勇的危害,上文业已详叙。这里的君子之勇,已是勇德了,但不合于义也是会出乱子。是以一言一蔽之,勇惟义是从。

《论语·里仁》篇所谓"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因而,发乎仁,适乎礼,止乎义,不单单是勇的界定,应该说也是克己、爱人、惠、恕、孝、忠、信、讱、俭、无怨、直、刚、恭、敬、宽、庄、敏、慎、逊、让等等众仁德的界定。

综上所述,接上前话,我们不难发现,只是有勇力与勇气,明显不足以为勇的。勇的可取,正是因为勇是在仁爱信念的驱使下,所体现出的一种无所畏惧的行为及精神。勇本身所应具有的是仁爱这一道德思想,并符合仁爱的外在表现"礼",再由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之最高原则的"义"来加以节制,那么这勇便成为大勇,成为士君子之勇———也便是勇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