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集解》订补(《鲁语》部分)   作者:戎辉兵

国语》成书以来,东汉郑众、贾逵,魏晋王肃、唐固、虞翻、韦昭、孔晁等为之作注。唐宋以来,各家之注多亡佚,惟韦昭《国语解》存于世。北宋时,宋庠(字公序)曾整理《国语》及韦解,并作《国语补音》三卷,成为主要传世之本(公序本);又有仁宗明道年间所刊之本(明道本),清黄丕烈重刊之,并作校勘札记一卷。自清中期以后,明道本与公序本同为《国语》通行之本。清代学者校注《国语》者主要有:汪远孙《国语校注本三种》(《三君注辑存》、《国语发正》、《国语考异》)、董增龄《国语正义》、刘台拱《国语补校》、汪中《国语校文》、陈瑑《国语翼解》,又王引之《经义述闻》、俞樾《群经平议》、于鬯《香草校书》亦有重要校释成果。清末民国间吴曾祺之《国语韦解补正》,采摭各家之说较多。徐元诰《国语集解》,[1]行世最晚,而能网罗各家之说,详于其前各书,于读《国语》者甚为便利,可称当前《国语》校注本之最佳者。然其中亦有可商榷、补充之处。今就可商榷、补充之处,成札记数条,以就教于方家。时贤有论及且得其义者,兹不赘述。

《鲁语》上

夫齐弃太公之法而观民于社,君为是举,而往观之,非故业也,何以训民?土发而社,助时也;收攟而烝,纳要也。今齐社而旅往观,非先王之训也。(《国语·鲁语上》,页一四五~一四六)

“今齐社而往旅往观”,韦解:“旅,众也。”《集解》:“各本作:‘今齐社而往观旅。’俞樾曰:‘当作“今齐社而旅往观”。《说文· 部》:“ ,古文旅,古文以为鲁卫之鲁。”然则齐社而旅往观,即齐社而鲁往也。上文曰:“夫齐弃太公之法而观民于社,君为是举而往观之。”彼文“君”字即此文“鲁”字,异名而同实。若“往观”上无“鲁”字,则于文义为不备。且不曰“观社”而曰“观旅”,于义又为不通,盖由浅人不知“旅往观”即“鲁往观”,因误倒其文耳。’元诰按:俞说得之,今据以乙正。”

今按:韦解疑不确,俞说似可商。“今齐社而旅往观”,疑当从各本作“今齐社而往观旅”,且“旅”字当读如字。上文:“庄公如齐观社。”韦解:“庄公二十三年,齐因祀社,搜军实以示客,公往观之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亦有:“齐社,搜军实,使客观之。”“今齐社而往观旅”之“旅”,疑训“师旅、军旅”。《广韵·语韵》:“旅,师旅也。”《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毛传:“旅,师。”《史记·天官书》:“小三星隅置,曰觜觿,主葆旅事。”司马贞《索隐》引姚氏曰:“旅,犹军旅也。”“往观旅”之主语承上文“君为是举而往观之”而省,于文义不为不备;因齐搜军实,故云“往观旅”,于义又不为不通。

天灾流行,戾于弊邑,饥馑荐降,民羸几卒,大惧乏周公、太公之命祀,职贡业事之不共而获戾。(《国语·鲁语上》,页一四九)

“戾于弊邑”,韦解:“戾,至也。”《集解》引陈瑑曰:“戾,当以罪戾为义。下‘获戾’,解曰:‘戾,罪也。’”

今按:韦解不误,《集解》引陈瑑说非是。“戾”训“至”,是其常义。《尔雅·释诂上》:“戾,至也。”《玉篇》、《广韵》、《集韵》同。《国语·周语下》:“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韦解:“戾,至也。”“戾于弊邑”之“戾”,前承上文“天灾流行”之“行”,后应下文“饥馑荐降”之“降”,实与“职贡业事之不共而获戾”之“戾”无涉。故韦解:“戾,至也。”

反,既复命,为之请曰:“地之多也,重馆人之力也。臣闻之曰:‘善有章,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今一言而辟境,其章大矣。请赏之。”(《国语·鲁语上》,页一五四)

“善有章,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韦解:“章,明也。衅,兆也。”

今按:韦解未审文例,未为确诂。“章”,此处当训“功”。《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杜预集解:“着之篇章,使子孙不忘。”亦非。王引之《经义述闻·左传中》:“家大人曰:凡功之显著者谓之章。”[2]下文:“今一言而辟境,其章大矣。” “章”训“功”,甚明。《国语·晋语》:“夫三德者,偃之出也。以德纪民,其章大矣。不可废也。”韦解:“章,着也。”亦未确。“章”亦训“功”。是其比。“衅”,此处当训“罪”、“过”。《玉篇·爨部》:“衅,罪也。”《广韵·震韵》、《集韵·稕韵》同。《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杜预集解:“衅,罪也。”《左传·昭公元年》:“吴、濮有衅,楚之执事,岂其顾盟?”杜预集解:“衅,过也。”是其证。“善有章,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对文甚工。“善”、“恶”,“章”、“衅”、“贱”、“贵”,“赏”、“罚”,一一相对。故“章”训“功”,“衅”训“罪”、“过”。

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鄣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以武烈,去民之秽。(《国语·鲁语上》,页一五六~一五九)

“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韦解:“单,尽也。均,平也。”《集解》引汪远孙曰:“单,当读为禅,谓逊位于舜也。均刑法,谓诛四凶也。《周礼·大司乐》注:‘尧能禅,(据宋本《释文》)均刑法以仪民。’正用此文。”《集解》元诰按:“单,疑当读为殚,古字通用。殚,尽也。单均刑法以仪民,谓尽力平法以为民准,如诛四凶是也。”

今按:韦解、汪说、元诰按疑皆失之。《国语·郑语》有:“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物乐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榖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为王公侯伯。”“夏禹能单平水土”,韦解:“单,尽也。”《集解》:“元诰按:单与殚通。《礼记·祭义》篇:‘岁既单矣。’《释文》:‘单同殚。’是其证。《说文》:‘殚,极尽也。’段《注》:‘穷极而尽之也。’”韦解、《集解》疑亦皆失之。《礼记·祭法》作:“帝喾能序星辰以着众,尧能赏均刑法以义终,舜勤众事而野死,鲧鄣鸿水而殛死,禹能修鲧之功,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契为司徒而民成,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寛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葘。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郑笺:“赏,赏善。谓禅舜、封禹稷等也。”《论衡·祭义》亦作:“尧能赏均刑法以义终。”王引之《经义述闻·礼记下》:“案此篇自‘圣王之制祭祀’以下,皆《鲁语》文也。彼文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单,尽也。均,平也。仪,善也。皆韦注。谓尧能尽平刑法以善其民也。此作‘尧能赏均刑法以义终’者,‘赏’,当为‘亶’,字之误也。‘亶’与‘单’通。‘终’与‘众’通。众,亦民也。即《鲁语》之‘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也。《郑语》曰:‘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韦注:‘单,尽也。’文义与此相似。”[3]谓“赏”为“亶”之误,亶、单上古皆端母元部,‘亶’与‘单’通,甚是。然其亦从韦解:“单,尽也。”则有疑焉。“亶”疑读为“坦”,二字皆从“旦”得声,义当可通。贾谊新书·君道》:“书曰:‘大道亶亶,其去身不远。’”“亶”通“坦”甚明。《广韵·旱韵》:“坦,平也。”“坦”训“平”,是其常义,兹不赘述。“单平”与下文之“和合”、“播殖”皆二字平列,同义连文。“单”当与“平”义同、义近。《玉篇·吅部》:“单,一也。”“一”亦可训“平、均”。《吕氏春秋·审分览·执一》:“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高诱注:“一者,平。”“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之“单均”,亦平列同义,“单”亦当训“平、均”。是其比。《国语·鲁语上》:“若布德于民而均平(明道本作“平均”)其政事。”《国语·楚语下》:“楚国之能平均以复先王之业者,夫子也。”其中“均平”、“平均”连文,与“单均”、“单平”殆无异义,亦是“单”训“均、平”之证。

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智矣。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能问,非智也。(《国语·鲁语上》,页一六一)

“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韦解:“处,名也。”

今按:韦解疑未确。“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对文,“讲”、“处”之义相类。韦解:“讲,论也。”《说文》:“论,议也。”“讲”之义即“谋、议”。见《广韵·讲韵》。故此“处”疑当训“审、辨”。《淮南子·兵略训》:“是故处于堂上之阴,而知日月之次序。”《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作:“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可见“处”、“审”义同。《国语·鲁语下》:“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韦解:“处事,处身于作事也。”《集解》引汪远孙《发正》曰:“处,读如‘智者处物’之‘处’。处事,辨事也。”《经义述闻·通说上·处》:“引之谨案:处之为居、为止,常训也。而又为审度、为辨察,书传具有其义。《大戴礼·文王官人》篇:‘以其声,处其气。’又曰:‘听其声,处其气。’谓审其气也。《吕氏春秋·有始览》:‘察其情,虞其形。’谓审其形也。《淮南·兵略》篇:‘相地形,处次舍。’谓审度次舍也。《周语》:‘目以处义。’谓相度事宜也。《鲁语》:‘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谓辨物也。韦注:‘处,名也。’于义未确。《淮南·主术》篇:‘问瞽师曰:“白素何如?”曰:“缟然。”曰:“黑何若?”曰:“黮然。”援白黑而示之,则不处焉。’谓不辨也。《史记·龟策传》:‘观斗所指,定日处乡。’谓辨方也。”[4]俞樾《羣经平议·春秋左传一》“德以处事”条、《诸子平议·淮南内篇三》“是故处堂上之阴”条说亦如之,不烦引。

夫莒太子杀其君而窃其宝来,不识穷固又求自迩,为我流之于夷。今日必通,无逆命矣。(《国语·鲁语上》,页一六七)

“不识穷固又求自迩”,韦解:“固,废也。”

今按:韦解失之。“穷”“固”连文,义类。“穷”,殆“不贤”之谓也。《逸周书·常训》:“上贤而不穷。”“穷”、“贤”对文,义反,“穷”即“不贤”。《荀子·修身》:“老老而壮者归焉,不穷穷而通者积焉。”杨倞注:“穷者则寛而容之,不迫蹙以苛政,谓惠恤鳏寡穷匮也。”俞樾《诸子平议·荀子一》:“樾谨按:杨注以‘不穷穷’谓‘惠恤鳏寡’,非也。‘穷’‘通’以‘贤’‘不肖’言,孔晁注《周书·长训》篇曰:‘穷谓不肖之人。’是也。‘不穷穷’者,不强人以所不知不能。《中庸》所谓‘矜不能’也。若以‘穷’为‘鳏寡’,则‘通者’岂不鳏寡之谓乎?《非十二子》篇曰:‘聪明圣知,不以穷人。’即可说此文‘不穷穷’之义。”[5]“固”,当训“鄙陋、蔽塞”。亦不贤明之谓。《广雅·释言》:“固,陋也。”《论语·述而》:“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固,陋也。”《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李周翰注:“固,犹鄙也。”《书·多士》:“惟天不畀,允罔固乱。”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固者,蔽也。”皆是其证。《国语·郑语》:“今王弃髙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韦解:“角犀,谓颜角有伏犀。丰盈,谓颊辅丰满,皆贤明之相也。顽童,童昏,固,陋也。谓皆暗昧穷陋不识徳义者。”此处韦解不误,是其比。

吾闻之,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夫苦成叔家欲任两国而无大德,其不存也,亡无日矣。(《国语·鲁语上》,页一七一)

“亡无日矣”,《集解》元诰按:“亡即‘无’字。此谓其不存也亡日矣。”

今按:《集解》元诰按失之。“亡无日矣”,古书习见。义殆“其亡也无日矣”。《国语·晋语一》:“诸夏从戎,非败而何?从政者不可以不戒。亡无日矣!”又《晋语五》:“尔童子,而三掩人于朝。吾不在晋国,亡无日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堕军实而长寇雠,亡无日矣。”《韩诗外传》卷二:“君王听臣言,大命去矣!亡无日矣!”皆是其比。

《鲁语》下

子以君命镇抚弊邑,不腆先君之礼,以辱从者,不腆之乐以节之。吾子舍其大而加其礼于细,敢问何礼也?(《国语·鲁语下》,页一七八)

“子以君命镇抚弊邑”,韦解:“镇,重也。抚,安也。”

今按:韦解“抚,安也”得之,“镇,重也”,则失其义矣。“镇”、“抚”平列同义。《广雅·释言》:“镇,抚也。”《国语》“镇抚”同义连文者伙矣。《周语中》:“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而缩取备物以镇抚百姓,余一人其流辟旅于裔土,何辞之有与?”《鲁语上》:“其何以镇抚诸侯?”《晋语二》:“君若惠顾社稷,不忘先君之好,辱收其逋迁裔胄而建立之,以主其祭祀,且镇抚其国家及其民人。”《晋语三》:“若狄公子,吾是之依兮。镇抚国家,为王妃兮。”《晋语四》:“若复而修其德,镇抚其民,必获诸侯,以讨无礼。”《晋语五》:“国有大役,不镇抚民而备锺鼓,何也?”《晋语七》:“君镇抚羣臣,而大庇阴之。”皆是其例。此处“镇”、“抚”皆当训“安”。《广雅·释诂一》:“镇、抚,安也。”《玉篇·金部》亦曰:“镇,安也。”《国语·晋语七》:“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韦解:“镇,安也。”《汉书·高帝纪上》:“汉王如陕,镇抚关外父老。”颜师古注:“镇,安也。抚,慰也。”是皆“镇”训“安”之证。

虢之会,诸侯之大夫寻盟未退。季武子伐莒取郓,莒人告于会,楚人将以叔孙穆子为戮。晋乐王鲋求货于穆子,曰:“吾为子请于楚。”穆子不予。梁其胫谓穆子曰:“有货,以卫身也。出货而可以免,子何爱焉?”(《国语·鲁语下》,页一八七~一八八)

“有货,以卫身也”,韦解:“卫,营也。”《集解》引吴曾祺说曰:“卫,藩也。《内传》作:‘货以藩身’,不训‘营’。”

今按:韦解:“卫,营也。”不误。吴曾祺说殆知一十,而不知二五。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七、四六、六七并引《苍颉篇》曰:“营,卫也。”《墨子·天志中》:“欲人之有力相营,有道相敎,有财相分也。”孙诒让墨子闲诂》引锺会《老子》注云:“经护为营。”《论衡·书虚》篇:“子胥之生,不能从生人营卫其身,自令身死。”又《死伪》篇:“人君之威固严(一本作压),人臣营卫,卒使固多众。”又《书解》篇:“邹阳举疏,免罪于梁;徐乐上书,身拜郎中,材能以其文为功于人,何嫌不能营卫其身?”“营卫”连文者伙甚,平列同义,皆是其证。

天子及诸侯合民事于外朝,合神事于内朝;自卿以下,合官职于外朝,合家事于内朝;寑门之内,妇人治其业焉。上下同之。夫外朝,子将业君之官职焉;内朝,子将庀季氏之政焉,皆非吾所敢言也。(《国语·鲁语下》,页一九三)

“天子及诸侯合民事于外朝”,韦解:“言与百官考合民事于外朝也。”

今按:《国语·周语下》:“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又《周语下》:“三曰姑洗,所以修洁百物,考神纳宾也。”韦解并曰:“考,合也。”此处韦解以“考合”训“合”,“合”训未详。上文:“自卿以下,合官职于外朝,合家事于内朝。”其下:“寑门之内,妇人治其业焉。”下文又有:“夫外朝,子将业君之官职焉;内朝,子将庀季氏之政焉。”韦解:“庀,治也。”则“合”殆与“治”、“业”、“庀”义类。《周礼·春官·大史》:“戒及宿之日,与羣执事读礼书而协事。”郑玄注:“协,合也。合,谓习録所当共之事也。”此处“合”义当如郑注所云。

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国语·鲁语下》,页一九四)

“昔圣王之处民也”,韦解无说。《集解》元诰按:“处,犹处理也。”

今按:《集解》元诰按未得确诂。此“处”殆训“安”。《礼记·檀弓》:“(颜渊)谓子路曰:‘何以处我?’”郑玄注:“处,犹安也。”《汉书·张汤传》:“上自安置其里,居冢西鬬鸡翁舍南。”颜师古注:“处,安也。”《国语·鲁语上》:“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韦解:“固,安也。”“处民”、“固民”义皆“安民”。《左传·宣公二十八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左传·成公十四年》:“安民而宥宗卿,不亦可乎?”是其类。“择瘠土而处之”之“处”训“安”义甚显,不赘述。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后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而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讨过无憾,而后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国语·鲁语下》,页一九四~一九七)

“与百官之政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韦解:“宣,徧也。序,次也。”《集解》无说。

今按:韦解:“宣,徧也。序,次也。”未审文例,疑皆失之。上文:“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祖识”同义连文。故韦解:“祖,习也。识,知也。”下文:“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纠虔”亦连文例,韦解:“纠,恭也。虔,敬也。”“宣序”二字亦当平列同义。“宣”,此处疑训“通、顺”。《广韵·仙韵》:“宣,通也。”《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一作阳道壅塞不行其次),民气欝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倡导之。”高诱注:“宣,通。”《诗·大雅·公刘》:“既庶既繁,既顺乃宣。”“宣”、“顺”义同,甚明。“序”,亦训“顺”。王引之《经义述闻·国语上》:“‘周旋序顺’者,序,亦顺也。《尔雅》曰:‘顺,叙也。’《大戴礼·保傅》篇曰:‘言语不序。’《周语上》篇曰:‘时序其德。’《楚语》曰:‘奔走承序。’序,皆谓顺也。”[6]王念孙读书杂志·墨子第二·非攻下》、王引之《经义述闻·书》亦有论“序(叙)”训“顺”者,不烦引。“宣序民事”,义即“顺民事”。

“夜而讨过无憾”,《集解》:“各本‘讨’作‘计’,汪远孙曰:‘《列女传》“计”作“讨”,(案‘讨’)是也,读如讨军实之讨。’王引之曰:‘(“夜而计过”,《列女传》作“夜而讨过”。)讨者,除也,见隐四年《公羊传》注。除去其过然后无憾,于义为长。’元诰按:讨过,谓搜求己过也。今据改。”张以仁《国语斠证·鲁语下》:“以仁案:计谓虑也。思虑也。《吴语》:‘以能遂疑计恶。’韦注:‘计,虑也。’夜而计过,谓夜而思虑过失也。亦即自省之意。《述闻》训为除过,然过可改面(“面”疑“而”之讹,盖手民误植)不能除,且除过何待乎夜?夜亦非除过之时也。《考异》训为探讨,其义与思虑近。则不烦改字也。《列女传》之‘讨’,盖‘计’之误。前文《襄公如楚》篇‘二三子其计乎’,世界本误‘计’为‘讨’,是其例也。宋邹浩有‘计过斋’(见《宋史》三四五),盖用此典。”[7]今按:诸说皆有可商之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说文》:“讨,治也。”《左传·隐公五年》:“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齐社,搜军实,使客观之。”杜预《集解》:“祭社,因阅数军器。”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引《周礼疏》云:“搜,数。军实,兵甲器械。”《国语·楚语上》:“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讲军实”之“讲”当训“校、论校”。“讨军实”义即“讲军实”“搜军实”、“数军实”也。此处“讨”疑亦训“数”。《说文》:“计,会也,筭也。”则“讨”与“计”义有相通之处。“计”由“会也,筭也”引申可得“度、虑、谋”义。《国语·吴语》:“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以能遂疑计恶,以不陷于大难。”韦解:“计,虑也。”《广雅·释诂四》:“计,谋也。”《战国策·东周策》:“周之君臣,内自尽计。”鲍彪注:“计,犹谋。”“讨”有“整理、寻究”义。《论语·宪问》:“世叔讨论之。”刘宝楠正义引郑玄注云:“讨论,整理。”朱熹集注:“讨,寻究也。”汪云:“‘计’作‘讨’,案:‘讨’是也。”不必。张以仁《国语斠证·鲁语下》辨王引之说云:“《述闻》训为除过,然过可改面(“面”疑“而”之讹,盖手民误植。)不能除,且除过何待乎夜?夜亦非除过之时也。”当是。又云:“《列女传》之‘讨’,盖‘计’之误。”则不必。《集解》元诰按:“讨过,谓搜求己过也。今据改。”于义近得之,改“计”为“讨”则不必。《国语》作“计”,《列女传》作“讨”,义皆可通,当各有所本,皆可训“谋、虑”,亦即自省之意。不必据彼改此、据此改彼。故此处当从明道、公序各本作“计”为妥。

注释:

[1]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修訂本),中華書局2002年版。

[2] 王引之《經義述聞》,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26頁。

[3] 同上,第379頁。

[4] 同上,第743頁。

[5] 俞樾《諸子平議》,上海書店,1988年,第229頁。

[6] 同[2],第482頁。

[7]張以仁《國語斠證》,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第164頁。

文原刊于《古典文献研究集刊》第3辑,200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