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什么书   作者:

又名《道德经》,因分《道经》和《德经》两篇,故名。又全书共计五千余言,故亦称《老子五千文》。阐述哲理思想的著作。旧题春秋末期老子所作。现在对其作者和成书年代颇多争议,多数学者认为成书于孔子、墨翟之后,不晚于庄子,可能在战国中前期,其书不是老子本人亲著,但基本上保存了老子的学说,其中也间杂有后人的文句。

关于老子的姓字,历来有多种不同说法。《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认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与孔子大致同时代,具体生卒年不详。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朝藏书室中管理图书的史官。孔子到周时,曾问礼于他。及周之衰,西出函谷关,退隐,莫知所终。一说老子即太史儋。关于太史儋,则言:“自孔子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说老子即老莱子。关于老莱子,则言:“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司马迁所言,已有模糊之处。今人虽深加探讨,仍无定论。但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说最为人重视。老子在后来有许多封号。道教兴起后,奉老子为教主,奉为“太上老君”。唐高宗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奉老子为“混元上德皇帝”。

通行本(王弼注本、河上公本)《老子》中《道经》在前,分三十七章,《德经》在后,分四十四章,共八十一章。各章都从不同角度围绕着“道”这个核心展开论述。文句长短不一,但多有对偶句,以古音读之,大致合韵。

《老子》中的哲学思想是围绕“道”这个核心范畴而展开的。

《老子》中的“道”有多重规定性。首先,“道”是一种处在精神和物质没有明确区分混沌状态下的东西,是“有”和“无”的统一。一方面,“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摸之不可得,也即无形、无声、无体;它不分上下,不辨明暗,不见前后,而最终又归于“无物”;它还是一种不可感知的冲虚之物。而且,“道”可名之为“无”、名之为“谷神”。这些特征说明“道”是非物质的东西,不能为人所感知,是一种心灵的虚构。另一方面,“道”虽然是恍惚不清的,但恍惚之中,又“有象”、“有物”、“有精”,还具有一定的物质性。所以,“道”本身是一矛盾物。其次,“道”是天地万物的始基。《老子》第一章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不仅仅是“先天地而生”,而且天地万物还是它所创生的。《老子》还对“道”生万物的过程作了表述,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四十二章)宇宙的生成过程就是从“无”(“道”)生“有”(“一”),由“有”而生阴阳(“二”),由阴阳而有阴阳之合和(“三”),由阴阳合和而生万物。最后,“道”是种宇宙普遍法则,它效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天地万物虽由“道”而生,但“道”生出万物却非出于有意。第三十七章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的重要特征。“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没有作为,甚至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但“道”又是“无不为”的,其作用是独立长存,运行不息,无所不至的。所以,“道法自然”(二十五章)是“道”所遵循的法则。人应当效法“道”的这种精神,以作为生活之准则。

关于“道”的论述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把恍惚不清而又真实存在的“道”作为天地万物本原,且认为“道”生万物是自然而然的。这种思想有着重要的哲学意义。首先,以“道”作为万物本原,是从总体上说明宇宙的构成问题,比起仅用某一种或几种自然的特殊实物(如五行八卦等)的性质和作用来说明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思想,在认识水平上说来是一种深化和进步。其次,以“道”作为宇宙界最高本体,这就在事实上否定了作为世界之创造者和主宰者的至上神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无神论思想因素。“道”虽然广泛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万物都依靠它生长,但“道”并不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生长万物,也不干预和主宰万物,而是通过自然无为的法则在起作用。因而具有一定神秘性。

《老子》书中还包含有极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间万事万物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书中提出了大量的矛盾概念,诸如:有无,轻重,曲全,智愚,贵贱,生死,主客,静躁,刚柔,盈虚等等。认为矛盾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同时,该书提出了许多关于矛盾转化的命题:“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等等。在观察描述了大量的矛盾转化现象后,《老子》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四十章)这一矛盾运动普遍性法则。把事物向自己反面转化视作是合乎规律的运动。六十四章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生动地说明了事物向对立面转化,有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弱变强,由柔转刚的变化发展过程。而进一步,则又循环为“物壮则老”(五十五章),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但《老子》把“柔弱胜刚强”原则抽象化和绝对化,从而主张“守柔”,主张在任何时候都要谦卑处下,“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

在认识论上,《老子》把“道”作为认识的对象。它把对“道”的认识活动视作“为道”,把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活动看作“为学”。“为道”与“为学”是相对立的。“为学”有损于对“道”的认识,“为道”就得抛弃知识。因此,《老子》从求“道”的角度出发,反对启迪民智,要人们抛弃聪明智巧,以合于“道”的无为精神。因而,在理政上公开主张实行愚民政策,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六十五章)以为感性认识只会扰乱人的心智,由此而提出“涤除玄览”(十章)要求人澄清心灵,不受任何外来干扰,心如明镜,没有瑕疵。这样,万物自然会呈现于眼前,从而就可以从万物始于“道”又复归于“道”的循环往复中把握住永恒不变的“道”。

《老子》把世间争乱的根源归之于人为和物质生活的进步。认为世间利器越多,国家越陷于昏乱;人们的技巧越多,邪恶之事越加频繁;法令越森严,盗贼越是增加。《老子》第八十章述其理想社会为:“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表现出《老子》作者复古到结绳而用的原始时代的企图。

《老子》一书的伦理思想也很有特色。在道德观上,提出“道常无为”、“上德不德”等观点,以无为原则批评儒家仁义礼智道德。并把无为道德建立在民性素朴这种人性论基础之上。在品德论上,《老子》推崇“贵柔”、“知足”、“不争”、“不敢为天下先”这些品质。这种处世哲学的实质是保存自己,以不争而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在道德修养方法上,主张“少私寡欲”、“为道日损”、“涤除玄览”,提倡内心体验的修养方法。

《老子》最先把“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质,又树立了一个朴素辩证法体系,对历代思想家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如对韩非、王充王安石王夫之及魏晋玄学、黄老学派和整个道教的影响。同时,对中国文学、政治、军事等方面也都发生过巨大影响。

《老子》的传本很多。现存的最早版本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有甲、乙两本。甲本文字,不避汉高祖刘邦讳,当为刘邦称帝以前抄写的;乙本避刘邦讳,但不避惠帝刘盈、文帝刘恒讳,当为刘邦称帝后,刘盈、刘恒即位前抄写的。甲、乙两本都是分《道篇》和《德篇》两篇。《德篇》在前,《道篇》在后。都不分章次。韩非的《解老篇》和《喻老篇》以及《淮南子》中所引《老子》,也都可称作古本。西汉末严遵撰《道德真经指归》,章句与诸本颇有不同,今存残本,但有人认为是后人伪托。魏晋以后最通行的《老子》传本是王弼《老子注》(参见《老子注》条)本和河上公注本(参见《老子河上公章句》条)。这两本都是《道篇》在前,《德篇》在后,都分八十一章。其中河上公注本于每章章次前冠以“章题”二字。唐初傅奕撰《老子古本篇》,所根据的古本有北齐武平五年(574年)彭城人开项羽妾冢所得之“项羽妾本”,魏太和中道士寇谦之所传之“安丘望本”,及齐处士仇岳所传之“河上丈人本”。其中“项羽妾本”至今仍有很高学术价值,另两本不一定可信。

注释《老子》的书极多,重要的有:三国魏王弼《老子注》,《二十二子》本和《诸子集成》本。河上公《老子章句》,《四部丛刊》本。唐傅奕《老子古本篇》,《道藏》本,《经训堂丛书》本。明焦竑《老子翼》,有清刻本、排印本。清魏源《老子本义》,《诸子集成》等本。清毕沅《老子道德经考异》,《经训堂丛书》本。近人罗振玉《老子道德经考异》,上虞罗氏刊本。近人马叙伦《老子校诂》,中华书局刊本。近人杨树达《老子古义》,中华书局刊本。高亨《老子正诂》,中华书局刊本。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刊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