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世间, 具足八苦。纵生天上, 难免五衰。唯西方极乐世界, 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经云:三界无安, 犹如火宅。众苦充满, 甚可怖畏。人命无常, 速如电光。大限到来, 各不相顾。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于此犹不惺悟, 力修净业, 则与木石无情, 同一生长于天地之间矣。有血性汉子, 岂肯生作走肉行尸, 死与草木同腐。高推圣境, 自处凡愚。遇大警策而不愤发, 闻圣贤佛祖之道而不肯行。是天负人耶?抑人负天耶?【书一】三一

●心跳、恶梦, 乃宿世恶业所现之兆。然现境虽有善恶, 转变在乎自己。恶业现而专心念佛, 则恶因缘为善因缘。宿世之恶业, 翻为今世之导师。惜世人多被业缚, 不能转变。遂成落井下石, 苦上加苦矣。【书一】四一

●今之时, 是何时也!南北相攻, 中外相敌。三四年来, 人死四五千万。自有生民以来, 未闻有如此之惨凄者。又复风吹、水冲、地震、瘟疫, 各处频频见告。又兼水旱, 不一年中, 每兼受其灾。诸物之贵, 比昔几倍。当斯时也, 幸而得生, 敢不竭力专修净业, 以期往生净土乎?敢以幸得之身, 游逸其志, 不注定一法, 而泛泛然致力于不契时机之法门乎?倘或一息不来, 而欲再闻如此之径直法门, 恐无有如是之侥幸也已。【书一】四九

●身乃招苦之本, 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 则多劫之重报, 转而现生轻受。罹灾戾而猛修持, 则娑婆之痛苦, 即是极乐导师。当作偿债之想, 懊闷自消。倘生怨尤之心, 罪障续起。逆来顺受, 始为乐天知命之人。厌此欣彼, 方是修净念佛之士。【书一】五九

●一句佛号, 包括一大藏教, 罄无不尽。通宗通教之人, 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之人, 但止口会说话, 亦可为真念佛人。去此两种, 则真不真, 皆在自己努力, 及依教与否耳。【书一】六十

●倘净土法门, 能仰信佛言, 决定无疑。真信切愿, 以修实行, 则决定往生, 为极乐世界中人。况此浩劫当前之期, 尚欲以危险时际, 有限精神。作不急之法务, 企得大通家之名闻, 以充体面。致自己专修一事, 竟成颟顸乎哉?【书一】七九

●普贤十愿, 文殊一行, 若能精修, 一切经论即不贯通, 亦可顿脱樊笼, 高预海会。若于此仗佛力一法, 信不真, 靠不定。即深通宗教, 亦只是口头三昧。欲以此口头三昧了生死, 真同欲以画饼充饥, 必致途穷深悔, 而毫无裨益也。现今世道, 不知将来作何相状。尚欲以将尽之光阴, 作不急之务哉?【书一】八十

●古人云:“少实胜多虚, 大巧不如拙。说得一丈, 不如行取一寸。”真心为己者, 其绎思之。【同上】

●净土一法, 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唯其具真信切愿, 方有笃行。祸害迫切, 便能诚恳, 优游无事便宽缓, 此凡夫通病也。然当今之时, 其世道局势, 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 但未烧至其身。转瞬则全体炽然, 遍界无逃避处。尚犹悠忽度日, 不能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 其知见之浅近甚矣!【书一】八十

●宿生培此慧根, 固不容易。倘不于此专精致力, 以期亲证(指决定求生西方而言。宜查《文钞》, 自知所以)。则如坯器未烧, 经雨则化。光阴短促, 人命几何。一气不来, 即属后世。未证道人, 从悟入迷者, 万有十千。从悟增悟者, 亿无一二。忍令无上法器之坯, 经再生之雨, 而复为尘土乎哉?【书二】二一

●吾辈既为佛子, 当行佛行。纵不能豁破无明, 顿复性体, 以直趣妙觉果海。岂可不圆发三心, 笃修净业, 以期断烦惑于此身, 托心识于莲邦, 为弥陀之弟子, 作大士之良朋, 安住寂灭, 游泳佛国, 上求佛道, 下化众生乎。倘不自奋勉, 高推圣境, 自处凡愚。畏半生修持之勤劳, 甘永劫沉沦之酸楚。迷衣珠而弗珍, 登宝山而空归。以具无量功德智慧、神通相好之妙真如性, 枉受无量生死轮回、烦恼业果之幻妄极苦。岂非丧心病狂, 恶升乐坠。生作走肉行尸, 死与草木同腐。三世诸佛, 称为可怜愍者。凡我同伦, 各宜努力。【杂著】四

●当此危险世道, 宜放开心胸眼界, 努力修持净业。所有吉凶祸福, 悉不计虑, 随缘应变。纵大祸临头, 亦当想及同罹此祸之人, 不知有几千万亿。于无可如何中, 尚有阿弥陀佛, 及观世音菩萨可以恃怙, 有何可畏。以念佛、念观世音菩萨, 作为无畏之据。放开心量, 勿预恐吓, 则病自痊愈, 身自安乐矣。若不知此义, 则是未遇危境, 自己先陷于危中, 虽佛菩萨亦莫能救。所以君子素患难行乎患难, 故能无入而不自得焉。【大云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