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今天所讲,就是深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师法门的全体,亦只说是法门之一斑了。

一、维持世法

佛法本以出世间为归趣,其意义高深,常人每难了解。若药师法门,不但对于出世间往生成佛的道理屡屡言及,就是最浅近的现代实际上人类生活亦特别注重。 如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福寿康宁,所求如意,不相侵陵,互为饶益”等,皆属于此类。就此可见佛法亦能资助家庭社会的生活,与维持国家世界的安宁,使人类在这现生之中即可得到佛法的利益。

或有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无益于人类生活的,闻以上所说药师法门亦能维持世法,当不至对于佛法再生种种误解了。

二、辅助戒律

佛法之中,是以戒为根本的,所以佛经说“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为难,持戒不犯更为难。今若能依照药师法门去修持力行,就可以得到上品圆满的戒。假使于所受之戒有毁犯时,但能至心诚恳持念药师佛号并礼敬供养者,即可消除犯戒的罪,还得清净,不至再堕落在三恶道中。

三、决定生西

佛法的宗派非常之繁,其中以净土宗最为兴盛。现今出家人或在家人修持此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甚多。但修净土宗者,若再能兼修药师法门,亦有资助决定生西的利益。依《药师经》说:“若有众生能受持八关斋戒,又能听见药师佛名,于其临命终时,有八位大菩萨来接引往西方极乐世界众宝莲花之中。”依此看来,药师虽是东方的佛,而也可以资助往生西方,能使吾人获得决定往生西方的利益。

再者,吾人修净土宗的,倘能于现在环境的苦乐顺逆一切放下,无所挂碍,则固至善。但是切实能够如此的,千万人中也难得一二。因为我们是处于凡夫的地位,在这尘世之时,对于身体衣食住处等,以及水火刀兵的天灾人祸,在在都不能不有所顾虑,倘使身体多病,衣食住处等困难,又或常常遇着天灾人祸的危难,皆足为用功办道的障碍。若欲免除此等障碍,必须兼修药师法门以为之资助,即可得到《药师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等种种利益也。

四、速得成佛

《药师经》决非专说世间法的。因药师法门,惟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门。所以经中屡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速得圆满”等。

若欲成佛,其主要的原因,即是“悲智”两种愿心。《药师经》云“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就是这个意思。前两句从反面转说,“无垢浊心”就是智心,“无怒害心”就是悲心。下一句正说,“舍”及“平等之心”就是智心,余属悲心。悲智为因,菩提为果,乃是佛法之通途。 凡修持药师法门者,对于以上几句经文,尤宜特别注意,尽力奉行。

假使不如此,仅仅注意在资养现实人生的事,则惟获人天福报,与夫出世间之佛法了无关系。若是受戒,也不能得上品圆满的戒。若是生西,也不能往生上品。

所以我们修持药师法门的,应该把以上几句经文特别注意,依此发起“悲智”的弘愿。假使如此,则能以出世的精神来做世间的事业,也能得上品圆满的戒,也能往生上品,将来速得成佛可无容疑了。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上所述者,不过是我常对人讲的几样意思。将来暇时,尚拟依据全部经义,编辑较完备的药师法门著作,以备诸君参考。

最后,再就持念药师佛名的方法,略说一下。念佛名时,应依经文,念曰“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不可念“消灾延寿药师佛”。

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

《药师如来法门大略》,如大药师寺已印行之《药师如来法门略录》所载。

今所述者,为吾人平常修持简单之课仪。若正式供养法,乃至以五色缕结药叉神将名字法等,将来拟别辑一卷专载其事,今不述及。

欲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供药师如来像。上海佛学书局有石印彩色之像,可以供奉,宜装入玻璃镜中。供像之处,不可在卧室。若不得已在卧室中供奉者,睡眠之时,宜以净布覆盖像上。

《药师经》,供于几上。不读诵时,宜以净布覆盖。

供佛像之室内,须十分洁净,每日宜扫地,并常常拂拭几案。

供佛之香,须择上等有香气者。

供佛之花,须择开放圆满者,若稍残萎,即除去。花瓶之水,宜每日更换。若无鲜花时,可用纸制者代之。

此外如供净水供食物等,随各人意。但所供食物,须人可食者乃供之,若未熟之水果及未烹调之蔬菜等皆不可供。

以上所举之供物,应于礼佛之前预先供好。凡在佛前供物或礼佛时,必须先洗手漱口。

此外如能悬幡燃灯尤善,无者亦可。

以下略述修持课仪,分为七门。其中礼敬、赞叹、供养、回向发愿,必须行之。诵经、持名、持咒,可随己意,或惟修二法,或仅修一法,皆可。

一、礼敬

十方三宝一拜,或分礼佛法僧三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药师琉璃光如来三拜。此外若欲多拜,或兼礼敬其他佛菩萨者,随己意增加。

礼敬之时,须至诚恭敬,缓缓拜起,万不可匆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

二、赞叹

礼敬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赞偈云:

归命满月界,净妙琉璃尊,

法药救人天,因中十二愿,

慈悲弘誓广,愿度诸含生,

我今申赞扬,志心头面礼。

上赞偈出药师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唱赞之时,声宜迟缓,宜庄重。

三、供养

赞叹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供养偈云: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

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

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

供养毕,或随己意增诵忏悔文,或可略之。

四、诵经

字音不可讹误,宜详考之。

诵经时,或跪或立或坐或经行皆可。

五、持名

先唱赞偈云:

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

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退。

续云,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以后即持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一百八遍。若欲多念者,随意。

六、持咒

或据经中译音持念,或别依师学梵文原音持念,皆可。

或念全咒一百八遍。或先念全咒七遍,继念心咒一百八遍,后复念全咒七遍。心咒者,即是咒中唵字以下之文。

未经密宗阿阇黎传授,不可结手印。擅结者,有大罪。

持咒时,不宜大声,惟令自己耳中得闻。

持咒时,以坐为正式,或经行亦可。

七、回向发愿

回向与发愿大同,故今并举。其稍异者,回向须先修功德,再以此功德回向,惟愿如何云云。若先未作功德者,仅可云发愿也。

回向发愿,为修持者最切要之事。若不回向,则前所修之功德,无所归趣。今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回向之愿,各随己意。凡《药师经》中所载者,皆可发之,应详阅经文,自适其宜可耳。

以上所述之修持课仪,每日行一次或二次三次。必须至心诚恳,未可潦草塞责。印光老法师云:“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吾人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深味斯言,以自求多福也。

药师如来法门略录

药师法门依据《药师经》而建立。此土所译《药师经》有四种:

(一)《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一卷,即《大灌顶神咒经》卷十二,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又相传有刘宋慧简译《药师琉璃光经》一卷今已佚失,或云即是东晋所译之《灌顶经》。

(二)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达摩笈多译。

(三)《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玄奘译。此即现今流通本所据之译本。现今流通本与原译本稍有不同者有增文两段,一为依东晋译本补入之八大菩萨名,二为依唐义净译本补入神咒及前后文二十余行。

(四)《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唐义净译。前数译惟述药师佛,此译复增六佛故云《七佛本愿功德》经,以外增加之文甚多。西藏僧众所读诵者为此本。

修持之法具如经文所载,今且举四种如下:

(一)持名,经中屡云闻名持名因其法最为简易其所获之益亦最为广大也。今人持名者皆曰消灾延寿药师佛似未尽善,佛名惟举药师二字未能具足。佛德惟举消灾延寿四字亦多所缺略,故须依据经文而曰药师琉璃光如来斯为最妥善矣。

(二)供养,如香华幡灯等。

(三)诵经,及演说开示书写等。

(四)持咒。

所获利益广如经文所载,今且举十种如下:

(一)速得成佛,经中屡言之。

(二)行邪道者令入正道,行小乘者令入大乘。

(三)能得种种戒,又犯戒者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四)得长寿富饶官位男女等。

(五)得无尽,所受用物无所乏少。

(六)一切痛苦皆除,水火刀兵盗贼刑戮诸灾难等悉免。

(七)转女成男。

(八)产时无苦,生子聪明少病。

(九)命终后随其所愿往生:

1、人中,得大富贵。2、天上,不复更生诸恶趣。3、西方极乐世界,有八大菩萨接引。4、东方净琉璃世界。

(十)在恶趣中暂闻佛名即生人道修诸善行速证菩提。

灵感事迹甚多如旧录所载,今且举近事一则如下:

泉州承天寺觉圆法师,于未出家时体弱多病,既出家后二年之内病苦缠绵诸事不顺。后得闻药师如来法门,遂专心诵经持名忏悔,精勤不懈,迄至于今,身体康 健,诸事顺利。法师近拟编辑药师圣典汇集,凡经文疏释及仪轨等,悉搜集之,刊版流布,以报佛恩焉。

曩余在清尘堂讲药师如来法门,后由诸善友印施讲录,其时经他人辗转抄写,颇有讹误。兹由觉圆法师捐资再版印行,请余校正原稿,广为流布。法师出家以 来,于药师法门最为信仰,近拟于泉州兴建大药师寺,其愿力广大,尤足令人赞叹云。

沙门一音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

自今日始,讲三日,先说此次讲经之方法。《心经》虽仅二百余字,摄全部佛法。讲非数日,一两月,至少须一年。今讲三日,岂能尽。仅说简略大意,及用通俗的浅显讲法(无深文奥义,不释名相,一解大科)。

效果

一、令粗解法者及未学法者,皆稍得利益。

二、又对常人(已信佛法)仅谓《心经》为空者,加以纠正。

三、又对常人(未信佛法)谓佛法为消极者,加以辨正。

经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前七字为别题,后一字为总题。

“般若”——梵语也,译为智慧。

┌常人之小智小慧┐

├学者之俗智俗慧┼非

├二乘之空智空慧┘

└照见五蕴皆空,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之大智大慧。

┌小智慧 小聪明┬亦云有智慧,与佛法相远。

│小巧─┘

├俗智慧    研学问,上等人甚好,亦云有智慧,但与佛法无涉。

└空智慧 小乘人。

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就一事之圆满成功言)。

若以渡河为喻:

动身处………………此岸

欲到处………………彼岸

以舟渡河竟…………到彼岸

法言之:

│此岸………轮回生死须依般若舟,乃能渡到彼岸。

↓彼岸………圆满佛果而离苦得乐。

心,有数释。一释心乃比喻之辞,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之心。

(心为一身之必要,此经为般若之精要。)

┌《大般若经》云:余经犹如枝叶,般若犹如树根。

引证├又云:不学般若波罗蜜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

└又云:般若波罗蜜多能生诸佛,是诸佛母。

案:般若部,于佛法中甚为重要。佛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者二十二年。而所说《大般若经》六百卷,亦为藏经中最大之部。《心经》虽二百余字,能包六百卷大般若义,毫无遗漏,故曰“心”也。

经,梵语修多罗,此翻契经。契为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

经者,织物之直线也。与横线之纬对。

此外尚有种种解释。

此经有数译(七译),今常诵者,为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

已略释经题竟。于讲正文之前,先应注意者。

研习《心经》者最应注意不可著空见。因常人闻说空义,误以为著空之见。此乃大误,且极危险。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因起有见者,著有而修善业,犹报在人天。若著空见者,拨无因果则直趣泥犁。故断不可著空见也。

若再进而言之,空见既不可著,有见亦非尽善。应(一)不著有,(二)亦不著空,乃为宜也。

(一)若著有者,执人我皆实有。既分人我,则有彼此。不能大公无私,不能有无我之伟大精神,故不可著有。须忘人我,乃能成就利生之大事业。

(二)若著空,如前所说拨无因果且不谈。即二乘人仅得空慧而著偏空者,亦不能作利生事业也。

真空(非偏空、偏空不真。)

故佛经云┤

└妙有(非实有、实有不妙。)

真空者,即有之空,虽不妨假说有人我,但不执著其相。

妙有者,即空之有,虽不执著其相,亦不妨假说有人我。

如是终日度生,实无所度。虽无所度,而又决非弃舍不为。若解此意,则常人所谓利益众生者,能力薄弱、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欲能力不薄弱,范围大者,须学佛法。了解真空妙有之理,精进修行,如此乃能完成利生之大事业也。

或疑《心经》少说有,多说空者,因常人多著于有,对症下药,故多说空。虽说空,乃即有之空,是真空也。若见此真空,即真空不空。因有此空,将来作利生事业乃成十分圆满。

合前(三)非消极者,是积极,当可了然。世人之积极,不过积极于暂时,佛法乃永久。

般若法门具有“空”与“不空”二义,从“以无所得故”以前之经文,皆从般若之空一方面说。依此空义,于常人所执著之妄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使破坏至于彻底。“菩提萨埵”以下,是从般若不空方面说,复依此不空义,而炽然上求佛法,下化众生,以完成其圆满之建设。

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也。世有谓佛法唯是消极者,皆由不知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精神所在,故有此误解也。

今讲正文,讲时分科。今唯略举大科,不细分。

大科    心经大科┬初显了般若─┬初经家叙引

└二秘密般若    └二正说般若

由序 再就说法之由序言,此译本不详。按宋施护译本,先云,世尊在灵鹫山中入三摩提(三昧、译言正定等)。舍利子白观自在菩萨言。若有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学。而观自在菩萨遂说此经云云。

经文

观自在菩萨

┌约智  观理事无碍之境, …自利之妙用┐

│   

└约悲观 一切众生之机,…利他之妙用 ┘

菩萨,“菩提萨埵”之省文,是梵语。

┌菩提——觉…………………………以智上求佛法。

└萨埵——有情(即众生)…………以悲下化众生。

此外有多释。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浅……人空般若——二乘人入(人空者、人体为五蕴之假

和合、 其中无有真实之我体)

└深……法空般若——菩萨入(法空者、五蕴亦空、如后所明)

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即旧译之五阴也。世间万法无尽。欲研高深哲理及正当人生观,应先于万法有整个之认识,有统一之概念。佛法既含有高深之哲理及正当人生观,应知亦尔。

此五蕴,即佛教用以总括世间万法者。故仅研五蕴,与研究一切万法无异。蕴者,蕴藏积聚也。五蕴亦称为“五法聚”,亦即五类之义。乃将一切精神物质之法归纳于此五类中也。

┌色蕴…障碍义 即一切相障有碍之处境。 ──┐

│                         与物质之义相似而较广。 ──┴境处

├受蕴…领纳义 即对于外境或苦,或乐及不苦不乐等─┐

│ 之感受。此与今时人所习用之感情一  │

│  词(即是随官感印象而生之官感感情)│

│   甚合,若作了别解之感觉释之则非,   ├内心

│ 因了别乃属识蕴也。          │

├想蕴…取像义 即取着感受之印象而思想。  │

├行蕴…造作义 即对外境之动作。  │

└识蕴…了别义 即了别外境,变出外境之本体。───┘

┌由外境色…………而感着种种受 轮转

├由种种受…………而引起种种想 生死

├由种种想…………而发起种种行

├由种种行…………而薰习内心之识循环

└由内心之识………而变成外境之色不绝

“空”,此空之真理及境界,须行深般若时,乃能亲见实证。

今且就可能之范围略说。

五蕴中最难了解其为空者,即色蕴。因有物质、有阻碍、似非空也。凡夫迷之,认为实有,起诸分别。其实乃空。且举两义。

(一)无常

若色真实不虚者,应常恒不变,但外境之色蕴,乃息息变动。山河大地因有沧海桑田之感,即我自身,今年去年,今月上月,今日昨日,所谓我者亦不相同。即我鼻中出入息,此一息我,非前一息我;后一息我,非此一息我。因于此一息中,我身已起无数变化。最显者,我全身之血,因此一呼吸遂变其性质成分,位置及工作也。

若进言之,匪惟一息有此变化,即刹那刹那中亦悉尔也。

既常常变化,故知是空。

(二)所见不同

若色真实不空者,应何时何人所见悉同。但我等外境之色蕴,乃依时依人而异。

┌鱼龙认为窟宅─┐

如恒河水┼天众认为琉璃 ├皆依其识,而所见不同

├人间认为波流 │

└饿鬼认为猛焰─┘

故外境之色,唯是我识妄认,非有真实。

有如喜时,觉天地皆春。忧时,觉景物愁惨。于同一境中,一喜一忧所见各异。

既所见不同,故知是空。

上略举二义,未能详尽。

既知色空,其他无物质、无阻碍之受、想、行、识,谓为是空,可无疑矣。

照见者非肉眼所见,明见也。

度一切苦厄

苦,生死苦果。

厄,烦恼苦因。能厄缚众生。

此二皆由五蕴不空而起。由妄认五蕴不空,即生贪嗔痴等烦恼。由有烦恼,即种苦因,由种苦因,即有苦果。

度,若照见五蕴皆空,自能解脱一切苦厄。解脱者,超出也。

“舍利子”等以上为结经家叙引,以下乃正说般若。皆观自在菩萨所说,故先呼舍利子名。

舍利子

是佛之大弟子,舍利此云百舌鸟,其母辩才聪利,以此鸟为名。舍利子又依母为名,故名舍利子。以上皆依《法华玄赞》释。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即前云五蕴皆空之真理,以五蕴与空对观,显明空义。

能知色不异空,无声色货利可贪,无五欲尘劳可恋。即出凡夫境界。能知空不异色,不入二乘涅槃,而化度众生。即出二乘境界。如是乃菩萨之行也。

故应于“不异”与“即是”二义详研,不得仅观空之一边,乃善学般若者也。

不异——粗浅色与空互较不异。仍是二事。

即是——深密色与空相即。空依色、色依空、非空外色、非色外空。乃是一事。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

└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

依上所云不异即是二者观之。五蕴乃根本空,彻底空。

┌断灭空───────┐

├偏 空 │

├离有之空├非

又由此应知前云之空┼与有对立之空────┘

├即有即空──────┐

├不空而空之空├是

└离空有二边之空───┘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诸法,前言五蕴,此言诸法,无有异也。

空相,此相字宜注意,上段说诸法空性,此处说诸法空相。所谓空者,非是但空,是诸法之有上所显之空,是离空、有二边之空。最宜注意。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出生─┬体

├消灭─┘

├垢染─┬相 

├清净─┘  

├增加─┬用

└减少─┘

由此可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众生即佛,而不厌离生死,怖畏烦恼,舍弃众生。乃能证不生等境界。如此乃是菩萨,乃是般若,乃是自在。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一)空凡夫法(经文)是故空中无色(乃至)

无意识界。

┼(二)空二乘法(经文)无无明(乃至)无

苦集灭道。

└(三) 空大乘法(经文)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五蕴如上所明,为迷心重者说五蕴。

│┌眼处 ┌眼界

│├耳处 ├耳界

│├鼻处┌六根界 ┼鼻界

│├舌处│├舌界

│                                 ├身处│├身界

│    ├意处│└意界

│                                    ├色处│┌色界

│├声处│├声界

│┼香处├六尘界 ┼香界

├     ├味处│├味界

│├触处│├触界

│└法处│└法界

│┌眼识界

│├耳识界

────┤├鼻识界

└六识界 ┼舌识界

├身识界

└意识界

虽分三科,皆总括一切法而说。因学者根器不同,而开合有异耳。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蕴处界三科经文─┼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此乃空二乘法,上四句约缘觉言,下一句约声闻言。

缘觉者,常观十二因缘而悟道。

声闻者(闻佛声教),观四谛而悟道。

┌无明───┐

├行────┴过去所作之因

├识────┐

├名色 │

├六入 ├现在所受之果

十二因缘├触│

├受────┘

├爱────┐

├取├现在所作之因

├有────┘

├生────┬未来所受之果

└老死───┘

此十二因缘,乃说人生之生死苦果之起源及次序。藉流转、还灭二门以显示世间及出世间法。流转者,无明乃至老死之世间法。还灭者,无明尽乃至老死尽之出世间法。

若行般若者,世间法空。故经云,无无明乃至无老死。出世间法亦空。故经云,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

┌苦谛 生死报—世间苦果┐

├集谛 烦恼业—世间苦因┘

├灭谛 涅槃果—出世间乐果┐

└道谛 菩提道—出世间乐因┘

亦分二门,前二流转,后二还灭。若行般若者,世间及出世间法皆空。故经云,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此乃空大乘法。

大乘菩萨求种种智,以期证得佛果。故超出声闻缘觉之境界。

但所谓智,所谓得,皆不应执着。所谓智者,用以破迷。迷时说有智,悟时即不待言,故云“无智”。所谓得者,乃对未得而言。既得之后,便知此事本来具足,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亦无所谓得,故云“无得”。

“以无所得故”一句,证其空之所以。

以上经文中,“无”字甚多,亦应与前“空”字解释相同。乃即有之无,非寻常有无之无也。若常人观之,以为无所得,则实有一无所得在,即有一无所得可得。非真无所得也。

菩提萨埵(乃至)三藐三菩提

菩提萨埵等 说菩萨乘依般若而得之益。

三世诸佛等 说佛乘依般若而得之益。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提萨埵,即菩萨之具文。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者,无上也。

三藐三菩提者,正等正觉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咒者,秘密不可思议,功能殊胜。此经是经,而今又称为咒者,极言其神效之速也。

是大神咒者,称其能破烦恼,神妙难测。

是大明咒者,称其能破无明,照灭痴暗。

是无上咒者,称其令因行满,至理无加。

是无等等咒者,称其令果德圆,妙觉无等。

真实不虚者,约般若体。

能除一切苦者,约般若用。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以上说显了般若竟,此说秘密般若。

般若之妙义妙用,前已说竟。尚有难于言说思想者,故续说之。

咒文依例不释。但当诵持,自获利益。

岁次戊寅二月十八日写讫。依前人撰述略录。

未及详审,所有误处,俟后改正。演音记

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

读诵研习,宜并行之。今依文便,分为二章。每章之中,先略后广。学者根器不同,好乐殊致,应自量力,各适其宜可耳。龙集辛未首夏沙门亡言述。

第一章 读诵

若好乐简略者,宜读唐贞元译《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未卷(即是别行一卷,金陵版最善,共一册),唐清凉国师曰:“今此一经,即彼四十卷中第四十也。而为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德广。能简能易,椎远惟深,可赞可传,可行可宝。”故西域相传云:“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

或兼读唐译《华严经净行品》。清徐文蔚居士曰:“当以净行一品为入手,以行愿未卷为归宿。”又曰:“净行一品,念念不舍众生。夫至念念不舍众生,则我 执不破而自破。纵未能真实利益众生,而是人心量则已超出同类之上。胜异方便,无以逾此。”

以上二种,宜奉为日课。此外,若欲读他品者,如下所记数品之中,或一或多,随力读之:《菩萨问明品》、《贤首品》、《初发心功德品》、《十行品》、 《十回向品初回向章》、《十忍品》、《如来出现品》(以上皆唐译)。

若欲读全经者,宜读唐译(扬州砖桥法藏寺版最善,共二十册)。徐居士曰:“读全经至第五十九卷《离世间品》毕,宜接读贞元译《普贤行愿品》四十卷,共九十九卷,较为完全。盖《入法界品》,晋译十六卷,唐译二十一卷,皆非全文。贞元译本,乃为具足。不独末卷《十大愿王》为必读之文,即如第三十八卷《文殊答善财修真供养》一章,足与末卷《广修供养文》互相发明,同为要中之要。而晋、唐二译皆阙也(贞元译 《普贤行愿品》亦法藏寺版,并十册)。”

若有余力者,宜兼读晋译(金陵版共十六册)。徐居士曰:“晋译亦宜熟读。盖贤首以前诸祖师引述《华严》,皆用晋译。若不熟读,则莫知所指。”

第二章 研习

若好乐简略者,宜先阅《华严感应缘起传》(扬州版共一册)。

若欲参阅他种者,宜阅《华严悬谈》第七《部类品会》、第八《传译感通》二章(金陵版并八册,此二章载于卷二十五)。

全经大旨,《悬谈》第七“品会”抄文,已述其概。若更欲详知者,宜阅《华严吞海集》(金陵版共一册)。并宜略阅唐译全经一遍,乃可贯通。

若欲知《普贤行愿品》未卷大旨者,宜阅《普贤行愿品》第四十卷《疏》节录 (附刊于下记之《华严纲要》后)。又读他品时,宜读《华严纲要》此品释文(北京版共三十二册)。

若更欲穷研者,宜依《大藏辑要·目录提要·华严部》所列者随力阅之(提要载于《天津居士林林刊》,又转载于绍兴《大云杂志》)。更益以此宗诸祖撰述等,兹不具录(徐居士近辑《续大藏辑要·目录提要·华严部》详载之)。

《华严合论》最后阅之。徐居士曰:“所以劝学者研究《华严》,先《疏》后《论》者。以《疏》是疏体,解得一分即获一分之益,解得十分便获十分之益。终身穷之,而勿能尽。 纵使全不能解,亦可受熏成种,有益而无损。《论》是论体,利根上智之上,读之有大利益。而初心学人,于各种经教既未深究,于《疏》、《钞》又未寓目,则于《论》旨未易领会。 但就《论》文颟顸笼统读去,恐难免空腹高心之病。莲池大师谓:‘统明大意,则方山专美于前;极深探赜,穷微尽玄,则方山得清凉而始为大备。’斯实千古定论,方山复起,不易斯言。”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进门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以为先生总要迟到而嘴里随便唱着、喊着,或笑着、骂着而推进门去的同学,吃惊更是不小。他们的唱声、喊声、笑声、骂声以门槛为界限而忽然消灭。

接着是低着头,红着脸,去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偷偷地仰起头来看看,看见李先生的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和爱的表情。这副相貌,用“温而厉”三个字来描写,大概差不多了。讲桌上放着点名簿、讲义,以及他的教课笔记簿、粉笔。钢琴衣解开着,琴盖开着,谱表摆着,琴头上又放着一只时表,闪闪的金光直射到我们的眼中。黑板(是上下两块可以推动的)上早已清楚地写好本课内所应写的东西(两块都写好,上块盖着下块,用下块的把上块推开)。在这样布置的讲台上,李先生端坐着。坐到上课铃响出(后来我们知道他这脾气,上音乐课必早到。故上课铃响时,同学早已到齐),他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开始了。这样地上课,空气严肃得很。

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不看见的,其实他都知道。但他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于是这位某某同学只得站着。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罢”。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又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的人无心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他走了数十步之后,李先生走出门来,满面和气地叫他转来。等他到了,李先生又叫他进教室来。进了教室,李先生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向他和气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就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了。最不易忘却的,是有一次上弹琴课的时候。

我们是师范生,每人都要学弹琴,全校有五六十架风琴及两架钢琴。风琴每室两架,给学生练习用;钢琴一架放在唱歌教室里,一架放在弹琴教室里。上弹琴课时,十数人为一组,环立在琴旁,看李先生范奏。有一次正在范奏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放一个屁,没有声音,却是很臭。钢琴及李先生十数同学全部沉浸在亚莫尼亚气体中。同学大都掩鼻或发出讨厌的声音。李先生眉头一皱,管自弹琴(我想他一定屏息着)。弹到后来,亚莫尼亚气散光了,他的眉头方才舒展。教完以后,下课铃响了。李先生立起来一鞠躬,表示散课。散课以后,同学还未出门,李先生又郑重地宣告:“大家等一等去,还有一句话。”大家又肃立了。李先生又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说:“以后放屁,到门外去,不要放在室内。”接着又一鞠躬,表示我们出去。同学都忍着笑,一出门来,大家快跑,跑到远处去大笑一顿。

李先生用这样的态度来教我们音乐,因此我们上音乐课时,觉得比上其他一切课更严肃。同时对于音乐教师李叔同先生,比对其他教师更敬仰。那时的学校,首重的是所谓“英、国、算”即英文、国文和算学。在别的学校里,这三门功课的教师最有权威,而在我们这师范学校里,音乐教师最有权威,因为他是李叔同先生的缘故。

李叔同先生为甚么能有这种权威呢?不仅为了他学问好,不仅为了他音乐好,主要的还是为了他态度认真。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的父亲是天津有名的银行家。他是第五位姨太太所生。他父亲生他时,年已七十二岁。他坠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在上海南洋公学读书奉母时,他是一个翩翩公子。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从此他就为沪上名人所器重,而交游日广,终以“才子”驰名于当时的上海。所以后来他母亲死了,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行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

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来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他出家时把过去的照片统统送我,我曾在照片中看见过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后来他到日本,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入东京美术学校,同时又入音乐学校。这些学校都是模仿西洋的,所教的都是西洋画和西洋音乐。李先生在南洋公学时英文学得很好,到了日本,就买了许多西洋文学书。他出家时曾送我一部残缺的原本《莎士比亚全集》,他对我说:“这书我从前纲读过,有许多笔记在上面,虽然不全,也是纪念物。”由此可想见他在日本时,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纠集留学同志,共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小仲马著)。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

这照片,他出家时也送给我,一向归我保藏,直到抗战时为兵火所毁。现在我还记得这照片: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另外还有许多演剧的照片,不可胜记。这春柳剧社后来迁回中国,李先生就脱出,由另一班人去办,便是中国最初的“话剧”社。由此可以想见,李先生在日本时,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我见过他当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像一个西洋人。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要做留学生,就彻底地做一个留学生。

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每月中半个月住南京,半个月住杭州。两校都请助教,他不在时由助教代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虽然布衣,却很称身,常常整洁。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你可想见,他是扮过茶花女的,身材生得非常窈窕。穿了布衣,仍是一个美男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今人侈谈“生活艺术化”,大都好奇立异,非艺术的。李先生的服装,才真可称为生活的艺术化。他一时代的服装,表出着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布衣布鞋的李先生,与洋装时代的李先生、曲襟背心时代的李先生,判若三人。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我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教我们木炭石膏模型写生。同学一向描惯临画,起初无从着手。四十余人中,竟没有一个人描得像样的。后来他范画给我们看。画毕把范画揭在黑板上。同学们大都看着黑板临摹。只有我和少数同学,依他的方法从石膏模型写生。我对于写生,从这时候开始发生兴味。我到此时,恍然大悟:那些粉本原是别人看了实物而写生出来的。我们也应该直接从实物写生入手,何必临摹他人依样画葫芦呢?于是我的画进步起来。此后李先生与我接近的机会更多,因为我常去请他教画,又教日本文。以后的李先生的生活,我所知道的较为详细。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那时我还是一个毛头青年,谈不到宗教。李先生除绘事外,并不对我谈道。

但我发见他的生活日渐收敛起来,仿佛一个人就要动身赴远方时的模样。他常把自己不用的东西送给我。他的朋友日本画家大野隆德、河合新藏、三宅克已等到西湖来写生时,他带了我去请他们吃一次饭,以后就把这些日本人交给我,叫我引导他们(我当时已能讲普通应酬的日本话)。他自己就关起房门来研究道学。有一天,他决定入大慈山去断食,我有课事,不能陪去,由校工闻玉陪去。数月之后,我去望他。见他躺在床上,面容消瘦,但精神很好,对我讲话,同平时差不多。他断食共十七日,由闻玉扶起来,摄一个影,影片上端由闻玉题字:“李息翁先生断食后之像,侍子闻玉题。”这照片后来制成明信片分送朋友。像的下面用铅字排印着:“某年月日,入大慈山断食十七日,身心灵化,欢乐康强——欣欣道人记。”李先生这时候已由“教师”一变而为“道人”了。学道就断食十七日,也是他凡事“认真”的表示。

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断食以后,不久他就学佛。他自己对我说,他的学佛是受马一浮先生指示的。出家前数日,他同我到西湖玉泉去看一位程中和先生。这程先生原来是当军人的,现在退伍,住在玉泉,正想出家为僧。李先生同他谈得很久。此后不久,我陪大野隆德到玉泉去投宿,看见一个和尚坐着,正是这位程先生。我想称他“程先生”,觉得不合。想称他法师又不知道他的法名(后来知道是弘伞)。一时周章得很。我回去对李先生讲了,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也要出家为僧,就做弘伞的师弟。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要去出家。出家的前晚,他叫我和同学叶天瑞、李增庸三人到他的房间里,把房间里所有的东西送给我们三人。第二天,我们三人送他到虎跑,我们回来分得了他的“遗产”,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我从此改口,称他为“法师”。法师的僧腊二十四年。

这二十四年中,我颠沛流离,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愈进愈深。当初修净土宗,后来又修律宗。律宗是讲究戒律的。一举一动,都有规律,严肃认真之极。这是佛门中最难修的一宗。数百年来,传统断绝,直到弘一法师方才复兴,所以佛门中称他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余多的宣纸如何处置?又有一次,我寄回件邮票去,多了几分。他把多的几分寄还我。以后我寄纸或邮票,就预先声明:余多的送与法师。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示。

如上所述,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青衣像个青衣,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大面又像个大面……都是“认真”的缘故。

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噩耗传到贵州遵义的时候,我正在束装,将迁居重庆。我发愿到重庆后替法师画像一百帧,分送各地信善,刻石供养。现在画像已经如愿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一九四三年四月

弘一法师圆寂后一百六十七日

作于四川五通桥客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