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广灯录卷第八   

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下法嗣。

筠州黄檗鹫峰山断际禅师。

南岳大惠禅师

讳怀让。金州人也。俗姓杜。唐仪凤二年四月八日降诞。感白气应于玄象。在安康之分。太史瞻见。奏闻 高宗皇帝。帝问。是何祥瑞。

太史对曰。国之法器。不染世荣。帝敕金州太守韩偕亲往存慰。

家有三子。师居其小。年始三岁。炳然殊异。性多恩让。父乃安名怀让。至年十岁。惟乐佛书。时有三藏玄静过金。见而奇之。告其父母曰。此子若出家。必获上乘。广度众生。

垂拱三年。方十五岁。辞亲往荆州玉泉寺。依弘景律师出家。通天二年受戒。后习毗尼藏。一日。自叹曰。夫出家者。为无为法。天上人间。无有胜者。时有同学坦然。知师志气高迈。劝师同谒嵩山安禅师。安启发之。不契。乃直诣曹溪礼六祖。

祖问。什么处来。

师云。嵩山安禅师处来。

祖云。什么物与么来。师无语。

经于八载。忽然有省。乃白祖云。某甲有个会处。

祖云。作么生。

师云。说似一物即不中。

祖云。还假修证也无。

师云。修证即不无。不敢污染。

祖云。秖此不污染。是诸佛之诸念。吾亦如是。汝亦如是。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谶汝曰。

震旦虽阔无别路  要假儿孙脚上行

金鸡解衔一粒米  供养什邡罗汉僧

(又谶传道一法)。

心里能藏事  说向汉江滨  湖波探水月

将照二三人

六祖又云。吾先师有言。从吾向后。勿传此衣。但以法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即道化示。莫损于汝。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  普雨悉皆萠  顿悟花情已

菩提果自成

汝向后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师侍奉一十五载。

先天二年。始往南岳。居般若寺。示徒云。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本无生。法亦无住。若达心地。所作无碍。非遇上根。宜慎言哉。

僧问。如镜铸像。像成后。光归何处 师云。如大德未出家时相状向什么处去。

云。成后为什么不鉴照 师云。虽然不鉴照。谩他一点也不得。

马祖于南岳传法院后。独处一庵。唯习坐禅。凡有来访者都不顾。师往彼亦不顾。师观其神宇有异。忆六祖谶记。乃多方诱导。

一日。将砖于庵前磨。祖亦不顾 时既久。乃问曰。作什么 师云。磨砖作镜 祖云。磨砖岂得成镜 师云。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 祖乃离座云。如何即是 师云。譬牛驾车。车若不行。打牛即是。打车即是。又云。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师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 祖闻斯示诲。豁然开悟。礼拜问云。如何用心。即合无相三昧 师云。汝学心地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譬彼天泽。汝缘合故。当见其道 祖云。道非色相。云何能见 师云。心地法眼能见道。无相三昧亦复然矣 祖云。有成坏否 师云。若以成坏聚散而见道者。非也。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  遇泽悉皆萠  三昧花无相

何坏复何成

祖既蒙开悟。侍奉十秋。日益玄奥。师入宝弟子六人。各印可曰。汝等六人同证吾身。各契其一。一人得吾眉。善威仪(常浩)。一人得吾眼。善顾盼(智达)。一人得吾耳。善听理(坦然)。一人得吾鼻。善知气(神照)。一人得吾舌。善谈说(严峻)。一人得吾心。善吾今(道一)。

马祖阐化江西开元寺。师问众曰。道一为众说法否 众曰。已为众说法 师云。未见通个消息来。遂遣一僧去。待伊上堂时。但问作么生。记取答话来 僧如教。回举似师 祖云。自从胡乱后。三十年来不曾少盐酱。 师然之 师天宝三年八月十一日示寂于南岳。敕谥大惠禅师最胜轮之塔。吏部侍郎归登撰塔记。

江西马祖大寂禅师

师讳道一。汉州什邡县人也。俗姓马。本邑罗汉寺出家。师容貌奇异。虎视牛行。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幼岁依资州唐和尚落发。受具于渝州圆律师。开元中。习禅定于衡岳传法院。密受大惠心印。

天竺般若多罗谶行化偈曰。

领得弥勒语  离乡日日敷  东梁移近路

余气脚天徒

师始自建阳佛迹岭迁临川。次南康龚公山。大历中。隶名于钟陵开元寺。时连师路嗣恭聆风景慕。亲授密旨。由是四方学者云集座下。厥后法嗣盛布于天下。时号江西马祖焉。

师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躬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肯自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万像。一法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乃可随时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汝受吾教。听吾偈曰。

心地随时说  菩提亦秖宁  事理俱无碍

当生即不生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即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云。作何见解。即得达道 师云。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唤作修道人。取善舍恶。观空入定。即属造作。更若向外驰求。转疏转远。但尽三界心量。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无量劫来。凡夫妄想。謟曲邪伪。我慢贡高。合为一体。故经云。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时唯法起。灭时唯法灭。此法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前念.后念.中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灭。唤作海印三昧。接一切法。如百千异流同归大海。都名海水。住于一味。即接众味。住于大海。即混诸流。如人在大海水中浴。即用一切水。

所以声闻悟迷。凡夫迷悟。声闻不知圣心本无地位.因果.阶级。心量妄想修因证果。住其空定八万劫.二万劫。虽即已悟。却迷。诸菩萨观如地狱苦。沉空滞寂。又见佛性。若是上根众生。忽遇善知识指示。言下领会。更不历于阶级.地位。顿悟本性。故经云。凡夫有返覆心。而声闻无也。对迷说悟。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不出法性三昧。长在法性三昧中。著衣吃饭。言谈祗对。六根运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不解返源。随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种种业。若能一念返照。全体圣心。汝等诸人。各达自心。莫记吾语。纵饶说得河沙道理。其心亦不增。总说不得。其心亦不减。说得亦是汝心。说不得亦是汝心。乃至今身放光。现十八变。不如还我死灰来。淋过死灰无力。喻声闻妄修因证果。未淋过死灰有力。喻菩萨道业纯熟。诸恶不染。若说如来权教三藏。河沙劫说不可尽。犹如钩锁。亦不断绝。若悟圣心。总无余事。久立。珍重。

上堂。庞居士问。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 师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又问。不昧本来人。请师高著眼 师直下觑 士云。一等勿弦琴。唯师弹得妙。师直上觑 士礼拜 师归方丈 居士随后云。适来弄巧成拙 问。如何是佛 师云。即心是佛 问。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西来意 师云。我今日无心情。汝去西堂问取智藏。

僧至西堂问。西堂以手指头云。我今日头痛。不能为汝说得。汝去问海兄。

僧去问海兄。海兄云。我到者里却不会。

僧回。举似师。师云。藏头白。海头黑。

师采藤次。见水老便作放势。水老近前接。师便踏倒。水老起来。呵呵大笑云。无量妙义。百千三昧。尽在一毛头上。识得根源去。

邓隐峰辞师 师云。什么处去 峰云。石头去 师云。石头路滑 峰云。竿本随身。逢场作戏。

遂到石头。绕禅床一匝。振锡而立。云。是何宗旨 石头云。苍天。苍天 峰无语。回。举似师 师云。更去问。待他有答。汝便作嘘嘘声。

峰又去。依前问 石头作嘘嘘声 峰又无语。回。举似师 师云。向汝道石头路滑。

师令僧驰书与径山钦和尚。书中画一圆相。径山才开见。索笔于中著一点。后有僧举似忠国师。国师云。钦师犹被马师惑。

有僧于师前作四画。上一画长。下三画短。云。不得道一画长。三画短。离四句。绝百非。请和尚答某甲。

师画一画。云。不得道长短。答汝了也。

后有僧举似忠国师。国师云。何不问我。

师问僧。什么处来 云。湖南来 师云。东湖水满也未 云。未 师云。许多时雨水尚未满(道吾云。满也。云岩云。湛湛地。洞山云。什么劫中曾欠少)百丈问。如何是佛旨趣 师云。正是汝放身命处 师示众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染污。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故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秖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今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若不然者。云何言心地法门。云何言无尽灯。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故经云。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名等.义等。一切法皆等。纯一无杂。

若于教门中得随时自在。建立法界。尽是法界。若立真如。尽是真如。若立理。一切法尽是理。若立事。一切法尽是变。举一千从。事理无差。尽是妙用。更无别理。皆由心之回转。譬如月影有若干。真月无若干。诸源水有若干。水性无若干。森罗万像有若干。虚空无若干。说道理有若干。无碍慧无若干。种种成立。皆由一心也。建立亦得。扫荡亦得。尽是妙用。妙用尽是自家。非离真而有立处。立处即真。尽是自家体。若不然者。更是何人。一切法皆是佛法。诸法即是解脱。解脱者即是真如。诸法不出于真如。行住坐卧悉是不思议用。不待时节。经云。在在处处则为有佛。

佛是能仁。有智慧。善机情。能破一切众生疑网。出离有无等缚。凡圣情尽。人法俱空。转无等轮。超于数量。所作无碍。事理双通。如天起云。忽有还无。不留踪迹。犹如画水成文。不生不灭。是大寂灭。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号净法身。体无增减。能大能小。能方能圆。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滔滔运用。不立根苗。木尽有为。不住无为。有为是无为之用。无为是有为之依。不住于依。故云。如空无所依。

心生灭义。心真如义。心真如者。喻如明镜照像。镜喻于心。像喻于法。若心取法。即涉外因。即是生灭义。不取于法。即是真如义。声闻耳闻佛性。菩萨眼见佛性。了达无二。名平等性。性无有异。用则不同。在迷为识。在悟为智。顺理为悟。顺事为迷。迷则迷自本心。悟则悟自本性。一悟永悟。不复更迷。如日出时。不与暗对。智慧日出。不与烦恼暗俱。

了心境界。妄想即除。妄想既除。即是无生法性。本有之性。不假修成。禅不属坐。坐即有著。若见此理。真正合道。随缘度日。戒行增熏。积于净业。但能如是。何虑不通。久立。珍重。

师于贞元四年正月登建昌石门山。于林中经行。见洞壑平坦。峰峦秀拔。谓侍者曰。兹吉祥所。乃吾终焉之地矣。

既而示疾。院主问。和尚近日尊候如何。

师云。日面佛.月面佛。

至二月一日。沐浴加趺而化。享年八十。僧腊六十。元和中 德宗皇帝追谥大寂禅师。塔曰大中庄严。

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

师讳怀海。福州长乐人也。俗姓王。丱岁离尘。三学该练。属大寂阐化江西。乃倾心依附。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同号入室三大士焉。一夕。三大士随侍马祖玩月次。祖问。正当与么时如何。

西堂云。正好供养。

师云。正好修行。南泉拂袖便去。

祖云。经入藏。禅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

师为马祖侍者。一日。随侍马祖路行次。闻野鸭声。 祖云。什么声 师云。野鸭声 良久。祖云。适来声向什么处去 师云。飞过去 祖回头。将师鼻使扭。 师作痛声 祖云。又道飞过去 师于言下有省 明日。祖升堂才坐 师出来卷却簟 祖便下座。 师随至方丈 祖云。适来要举转因缘。你为什么卷却簟 师云。为某甲鼻头痛 祖云。你什么处去来 师云。昨日偶有出入。不及参随 祖喝一喝 师便出去。

马祖一日上堂。众集。以手点拂柄三下。便下座。师默有省。三日后。举似祖。祖上堂。告众曰。吾何忧矣。自有大默在。是汝诸人之师也。

马祖一日问师。什么处来 师云。山后来 祖云。还逢著一人么 师云。不逢著 祖云。为什么不逢著 师云。若逢著。即举似和尚 祖云。什么处得者个消息来 师云。某甲罪过 祖云。却是老僧罪过 师再参马祖。祖竖起拂子 师云。即此用。离此用。 祖挂拂子于旧处 良久。祖云。你已后开两片皮。将何示人 师遂取拂子竖起 祖云。即此用。离此用 师亦挂拂子于旧处 祖便喝 师直得三日耳聋。方乃大悟。

有一僧哭入法堂 师云。作什么 僧云。父母俱丧。请师拣日 师云。明日一时埋却 问。如何是奇特事 师云。独坐大雄山 僧礼拜 师便打。

西堂问师。你向后作么生开示于人。师以手卷舒两边。

堂云。更作么生。师以手点头三下。

上堂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问。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如同魔说是如何 师云。固守动静。三世佛冤。此外别求。还同魔说。

马祖令人驰书。并酱三瓮。与师。师令挑向法堂前。乃上堂。众才集。师以拄杖。指酱瓮云。道得。即不打破。道不得。即打破。众无语 师便打破。归方丈。

上堂。众才集。师以拄杖趁下。却召大众。众回头。师云。是什么。

黄檗到师处。一日。辞云。欲礼拜马祖去 师云。马祖已迁化也 檗云。未审有何言句 师遂举再参马祖竖拂因缘 檗闻举。不觉吐舌 师云。子已后莫承嗣马祖去么 檗云。不然。今日因师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然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已后丧我儿孙 师云。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见。

后沩山问仰山。百丈再参马祖竖拂因缘。此二尊宿意旨如何 仰山云。此是显大机之用 沩山云。马祖出八十四人善知识。几人得大机。几人得大用 仰山云。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余者尽是喝道之师 沩山云。如是。如是。

师因普请开田。回问。运阇梨。开田不易 檗云。众僧作务 师云。有烦道用 檗云。争敢辞劳 师云。开得多少田 檗作锄田势 师便喝 檗掩耳而出师问黄檗。甚处来。

檗云。山下采菌子来 师云。山下有一虎子。汝还见么 檗便作虎声 师于腰下取斧作斫势 檗约住便掌师。

师晚参上堂。云。大众。山下有一虎子。汝等诸人出入好看。老僧今朝亲遭一口。

后沩山问仰山云。黄檗虎话作么生 仰山云。和尚如何 沩山云。百丈当时便合一斧斫杀。因什么到如此 仰山云。不然 沩山云。子又作么生 仰山云。不唯骑虎头。亦解把虎尾 沩山云。寂子甚有险崖之句。

师每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罢皆随众散去。一日。留身不去 师问。立者何人 老人曰。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 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 对云。不落因果。堕在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 师云。汝但问 老人便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 师云。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告辞 师云。某甲已免野狐身。住在山后。乞依亡僧烧送。

师令维那白槌告众。斋后普请送亡僧。众皆愕然。斋后。众去山后。岩中果见一死野狐。积薪烧讫 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次。黄檗便问。古人错对一转语。堕在野狐身。今人转转不错。又且如何 师云。近前来。向汝道 檗近前打师一掌 师云。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 时沩山在会下作典座。司马头陀举野狐语问典座。作么生 典座以手撼门扇三下 司马云。大粗生 典座云。佛法不是者个道理 后沩山举黄檗问野狐话问仰山 山云。黄檗常用此机 沩山云。汝道天生得。从人得 仰山云。亦是禀受师承。亦是自宗通 沩山云。如是。如是 黄檗问。从上古人以何法示人。师良久 黄檗云。后代儿孙将何传授 师云。将谓你者汉是个人。便归方丈。

沩山一夜方丈中侍立。既久 师令拨炉中看有火么 山拨云。无火 师自起。拨得一星火。挟示。云汝道无火。者个是什么。山因此有省 后一日。作务次。师问沩山云。还有火么 沩山云。有 师云。在什么 处。沩山把一堇柴吹度与师 师云。如虫蚀木 因普请锄地次。有僧闻鼓声。举起锄头。呵呵大笑而归 师云。俊哉。从观音门而入 后唤其僧。问云。你适来见什么道理 僧云。某甲肚饥。闻鼓声。归吃饭 师呵呵大笑。

问。如何是佛 师云。汝是阿谁 云。某甲 师云。汝识某甲否 云。分明个 师乃竖起拂子问。汝见拂子否 云。见 师不顾。

师令僧。去章敬处。见伊上堂说法。你便展开座具。礼拜起。将一只鞋。以袖拂却上尘。倒头覆下。其僧到章敬处。一依师旨。章敬云。老僧罪过。

上堂云。并却咽喉唇吻。速道将来 沩山云。某甲道不得。请和尚道 师云。不辞向你道。他后丧我儿孙 五峰云。和尚亦须并却 师云。无人处斫额望汝 云岩云。某甲有道处。请和尚举 师云。并却咽喉唇吻。速道将来 岩云。师今有也 师云。丧儿孙 上堂云。我要一人去传语西堂和尚。阿谁去得 五峰云。某甲去得 师云。你作么生传语 峰云。待见西堂即道 师云。道什么 峰云。却来举似和尚 师童年之时。随母入寺拜佛。指尊像问母。此是何物 母云。是佛 童云。形容似人。我后亦当作焉。

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众不忍其劳。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云。吾无德矣。争合劳人。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不食。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言流播寰宇矣 师于元和九年正月十七日示寂。春秋九十五。长庆元年。敕谥大智禅师。塔曰大胜宝轮。

筠州黄檗鹫峰山断际禅师者

闽中人也。幼于本州黄檗山出家。眉间隆起如珠。音词畅润。志意冲澹。后游天台。逢一僧。如旧识。乃同行。属涧水瀑涨。师倚杖而止。其僧率师同过。师云。请兄先过。其僧却浮笠于水上便过。

师云。我却共个梢子行。悔不一棒打杀 有僧辞归宗 宗云。往甚处去 云。诸方学五味禅去 宗云。诸方有五味禅。我者里秖是一味禅 僧云。如何是一味禅 宗便打 僧云。会也。会也 宗云。道。道。僧拟开口 宗又打。

其僧后到师处。师问。什么处来 云。归宗来 师云。归宗有何言句。僧遂举前话。

师乃上堂。举此因缘云。马大师出八十四人善知识。问著个个屙漉漉地。秖有皈宗较些子。

师在盐官会里。大中帝为沙弥。师于佛殿礼佛 沙弥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长老礼拜。当何所求 师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常礼如是事 沙弥云。用礼何为 师便掌 沙弥云。太粗生。 师云。者里是什么所在。说粗说细。随后又掌。 沙弥便走。

师行脚时。到南泉。一日斋时。捧钵向南泉位上坐。南泉下来。见便问。长老什么年中行道 师云。威音王已前 南泉云。犹是王老师孙在。师便移下座 师一日出次。南泉云。如许大身材。戴个些子大笠 师云。三千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南泉云。王老师[口*爾]。师戴笠便行 师一日在茶堂内坐 南泉下来问。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理如何 师云。十二时中不依倚一物 泉云。莫便是长老见处么 师云。不敢 泉云。浆水钱且置。草鞋钱教什么人还 师便休 沩山后举此因缘问仰山。莫是黄檗构他南泉不得么 仰山云。不然。须知黄檗有陷虎之机 沩山云。子见处得与么长。

一日普请 南泉问。什么处去 师云。择菜去 泉云。将什么择 师竖起刀子 泉云。秖解作宾。不解作主 师扣刀三下。

一日。五人新到。同时相看。四人礼拜。一人不礼拜。以手画一圆相而立 师云。还知道好只猎犬么 云。寻羚羊气来 师云。羚什无气。汝向什么处寻 云。寻羚羊踪来 师云。羚羊无踪。汝向什么处寻 云。与么则死羚羊也。师便休。

来曰升座。退。问昨日寻羚羊僧出来 其僧便出 师云。老僧昨日后头未有语在。作么生 其僧无语 师云。将谓本色衲僧。元来秖是义学沙门。

师曾散众。在洪州开元寺。裴相公一日入寺行次。见壁画。乃问寺主。者画者是什么 寺主云。画高僧。

相 公云。形影在者里。高僧在什么处 寺主无对 相公云。此间莫有禅僧么 寺主云。有一人 相公遂请师相见。乃举前话问师 师召云。裴休 休应嗒师云。在什么处 相公于言下有省。乃再请师开堂。

上堂云。汝等诸人尽是噇酒糟汉。与么行脚。笑杀他人。总似与么容易。何处更有今日。汝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 时有僧问。秖如诸方匡徒领众。为什么却道无禅师 师云。不道无禅。秖道无师 后沩山举此因缘问仰山云。意作么生 仰山云。鹅王择乳。素非鸭类 沩山云。此实难辨。

裴相一日托一尊佛于师前。胡跪云。请师安名 师召云。裴休 休应喏 师云。与汝安名竟 相公便礼拜。

相公一日上诗一章 师接得便坐却。乃问。会么 相公云。不会 师云。与么不会。犹较些子。若形纸墨。何有吾宗。

诗曰。

自从大士传心印  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  浮杯今日渡漳滨

一千龙象随高步  万里香华结胜因

愿欲事师为弟子  不知将法付何人

师答曰。

心如大海无边际  口吐红莲养病身

虽有一双无事手  不曾祗接等闲人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决定不求。决定不著。闻甚深法。恰似清风届耳。瞥然而过。更不追寻。是为甚深。入如来禅。离生禅想。从上祖师。唯传一心。更无异法。指心是佛。顿超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门。如斯之法。汝取次人到者里。拟作么生学。所以道。拟心时。被拟心魔缚。非拟心时。又被非拟心魔缚。非非拟心时。又被非非拟心魔缚。魔非外来。出自你心。唯有无神通菩萨足迹不可寻。

若于一切时中。心有常见。即是常见外道。若观一切法空作空见。即是断见外道。所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此犹是对外道邪见人说。若说法身以为极果。此对三贤十圣人言。故佛地断二愚。一者微细所知愚。二者极微细所知愚。佛既如是。更说什么等妙二觉所知。

一切人但欲向明。不欲向暗。但欲求悟。不爱烦恼。便道佛是觉。众生是妄。若作如是见解。百劫千生轮回六道。更无断绝。何以故。为谤诸佛本源自性故。他分明向你道。佛且不明。众生且不暗。法无明暗故。佛且不强。众生且不弱。法无强弱故。佛且不智。众生且不愚。法无愚智故。是你出头总道解禅。开著口便病发。不说本。秖说末。不说迷。秖说悟。不曾说体。秖说用。总无你话论处。

他一切法且本不有。今亦不无。缘起不有。缘灭不无。本亦不有。本非本故。心亦不心。心非心故。相亦非相。相非相故。所以道。无法无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无法无非法故。是心心法。忽然瞥起一念。了知如幻如化。即流入过去佛。过去佛且不有。未来佛且不无。又且不唤作未来佛。现在念念不住。不唤作现在佛。佛若起时。即不拟他是觉是迷。是善是恶。辄不得执滞他。断绝他。如一念瞥起。千重关锁锁不得。万丈绳索。系他不住。

既若如是。争合便拟灭他止他。分明向你道尔焰识。你作么生拟断他。喻如阳焰。你道近。十方世界求不可得。始道远。看时秖在目前。你拟趁他。他又转远去。你始避他。他又来逐。你取又不得。舍又不得。既若如此。故知一切法性自尔。即不用愁他虑他。

如言前念是凡。后念是圣。如手翻覆一般。此是三乘教之极也。据我宗门中。前念且不是凡。后念且不是圣。前念不是佛。后念不是众生。所以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举著一理。一切理皆然。见一事。见一切事。见一心。见一切心。见一道。见一切道。一切处无不是道。见一尘。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见一滴水。即见十方世界。一切性水。又见一切法。即见一切心。一切法本空。心即不无。不无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既若如是。十方虚空世界。不出我之一心。一切微尘国土。不出我之一念。若然。说什么内之与外。如蜜性甜。一切蜜皆然。不可者个蜜甜。余底苦也。何处有与么事。

所以道。虚空无内外。法性自尔。虚空无中间。法性自尔。故众生即佛。佛即众生。众生与佛。元同一体。生死涅槃。有为无为。元同一体。世间出世间。乃至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有性无性。亦同一体。言同者。名相亦空。有亦空。无亦空。尽恒沙世界元是一空。既若如此。何处有佛度众生。何处有众生受佛度。何故如此。万法之性自尔故。若作自然见。即落自然外道。若作无我.无我所见。堕在三贤十圣位中。

你如今云何将一尺一寸。便拟度量虚空。他分明向汝道。法法不相到。法自寂故。当处自住。当处自真。以身空故名法空。以心空故名性空。身心总空。故名法性空。乃至千途异说。皆不离你之本心。如今说菩提涅槃。真如佛性.二乘菩萨者。皆指叶为黄金.拳掌之说。若也展手之时。一切大众。若天若人。皆见掌中都无一物。所以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本既无物。三际亦无所有。故学道人单刀直入。须见者个意始得。

故达磨大师从西天来至此土。经多少国土。秖觅得可大师一人。密传心印。印你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心不异。心既如此。法亦如此。同真际。等法性。法性空中。谁是授记人。谁是成佛人。谁是得法人。他分明向你道。菩提者。不可以身得。身无相故。不可以心得。心无相故。不可以性得。性即便是本源自性天真佛故。不可以佛更得佛。不可以无相更得无相。不可以空更得空。不可以道更得道。本无所得。无得亦不可得。所以道。无一法可得。秖教你了取本心。当下了时。不得了相。无了无不了相亦不可得。

如此之法。得者即得。得者。不自觉知。不得者。亦不自觉知。如此之法。从上已来。有几人得知。所以道。天下忘己者有几人。如今于一机一境。一经一教。一世一时。一名一字。六根门前领得。与机关木人何别。忽有一人出来。不于一名一相上作解者。我说此人尽十方世界觅者个人不可得。以无第二人故。继于祖位。亦云释种。无杂纯一故。

言王若成佛时。王子亦随出家。此意大难知。秖教你。莫觅。觅便失却。如痴人。山中叫一声。响从谷出。便走下山。趁及乎觅不得。又叫一声。山上响。又应。亦走上。山上趁。如是千生万劫。秖是寻声逐响人。虚生浪死汉。汝若无声。亦无其响。涅槃者。无闻.无知.无声.绝迹.绝踪。若得如是。稍与祖师邻房也。

问。如王库藏内。都无如是刀。伏愿诲示 师云。王库藏者。即虚空性也。能摄十方虚空世界。皆总不出你心。亦谓之虚空菩萨。你若道是有是无.非有非无。总成羖羊角。羖羊角者。即你求觅者也 问。王库藏中有真刀否 师云。此亦是羖羊角 云。若王库藏中本无真刀。何故云。王子持王库中真刀出至异国。何得言无 师云。持刀出者。此喻如来使者。你若言王子持王库中真刀出去者。库中应空去也。本源虚空性。不可被异人将去。是什么语。设你有者。皆名羖羊角 问。迦叶受佛心印。得为传语入否 师云。是 云。若是传语人。应不离得羖羊角 师云。迦叶自领得本心。所以不是羖羊角。若以领得如来心。见如来意。见如来色相者。即属如来使。为传语人。所以阿难为侍者二十年。但见如来色相。所以被佛呵云。唯观救世者。不能离得羖羊角。

问。执剑于瞿昙前者。如何 师云。五百菩萨得宿命智。见过去生业障。五百者。即你五阴身是。以见此宿障故。求佛求菩提涅槃。所以文殊将智解剑。害此有见佛心故。故言你当善害 云。何者是剑 师云。解心是剑 云。解心既是剑。断此有见佛心。秖如能断见心。何能除得 师云。还将你无分别智。断此有见分别心 云。如作有见。有求佛心。将无分别智剑断。争奈有智剑在何 师云。若无分别智。害有见无见。无分别智亦不可得 云。不可以智更断智。不可以剑更断剑 师云。剑自害剑。剑剑相害。即剑亦不可得。智自害智。智智相害。即智亦不可得。母子俱丧。亦复如是。

问。如何是见性 师云。性即是见。见即是性。不可以性更见性。闻即是性。不可以性更闻性。秖你作性见。能闻能见性。便有一异法生。他分明道。所可见者。不可更见。你云何头上更著头。他分明道。如盘中散珠。大者大圆。小者小圆。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碍。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所以四生六道。未有不如时。

且众生不见佛。佛不见众生。四果不见四向。四向不见四果。三贤十圣不见等妙二觉。等妙二觉不见三贤十圣。乃至水不见火。火不见水。地不见风。风不见地。众生不入法界。佛不出法界。所以法性无去来。无能所见。既如此。因什么道我见我闻。于善知识处得契悟。善知识与我说法。诸佛出世与众生说法。迦旃延祗为以生灭心传实相法。被净名呵责。分明道。一切法本来无缚。何用解。他本来不染。何用净。他故云。实相如是。岂可说乎。汝今秖成是非心.染净心。学得一知一解。绕天下行。见人便拟定当取。谁有心眼。谁强谁弱。若也如此。天地悬殊。更说什么见性。

问。既言性即见。见即性。秖如性。自无障碍。无齐限。云何隔物即不见。又于虚空中。近即见。远即不见者。如何 师云。此是你妄生异见。若言隔物不见。无物言见。便谓性有隔碍者。全无交涉。性且非见非不见。法亦非见非不见。若见性人。何处不是我之本性。所以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总是我之性净明体。故云。见色便见心。色心不异故。秖为取相作见闻觉知。去却前物。始拟得见者。即堕二乘人中依通见解也。虚空中。近则见。远则不见。此是外道中收。分明道。非内亦非外。非近亦非远。近而不可见者。万物之性也。近尚不可见。更道远而不可见。有什么意智。

问。学人不会。和尚如何指示 师云。我无一物。从来不曾将一物与人。你无始已来。秖为被人指示。觅契觅会。此可不是弟子与师俱陷王难。你但知一念不受。即是无受身。一念不想。即是无想身。决定不迁流造作。即是无行身。莫思量卜度分别。即是无识身。

你如今才瞥起一念。即入十二因缘。无明缘行。亦因亦果。乃至老死。亦因亦果。故善财童子一百一十处求善知识。秖向十二因缘中求。最后见弥勒。弥勒却指见文殊。文殊者。即汝本地无明。若心心别异。向外求善知识者。一念才生即灭。才灭又生。所以汝等比丘。亦生亦老。亦病亦死。酬因答果已来。即五聚之生灭。五聚者。五阴也。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亦云灵台。若有所住著。即身为死尸。亦云守死尸鬼。

问。净名默然。文殊赞叹云。是真入不二法门。如何 师云。不二法门。即你本心也。说与不说。即有起灭。无言说时。无所显示。故文殊赞叹。

云。净名不说时。声有断灭否 师云。语即默。默即语。语默不二。故云声之实性亦无断灭。文殊本闻亦不断灭。所以如来常说。未曾有不说时。如来说即是法。法即是说。法说不二故。乃至报化二身。菩萨声闻。山河大地。水鸟树林。一时说法。所以语亦说。默亦说。终日说而未尝说。既若如是。但以默为本。

问。声闻人藏形于三界。不能藏于菩提者。如何 师云。形者。质也。声闻人但能断三界见修。已离烦恼。不能藏于菩提。故还被魔王。于菩提中捉得。于林中宴坐。还成微细见菩提心也。菩萨人已于三界菩提决定不舍不取。不取故。七大中觅他不得。不舍故。外魔亦觅他不得。你但拟著一法。印子早成也。

印著有。即六道四生文出。印著空。即无相文现。如今但知决定不印一切物。此印为虚空。不一不二。空本不空。印本不有。十方虚空世界。诸佛出世。如见电光一般。观一切蠢动含灵。如响一般。见十方微尘国土。恰似海中一滴水相似。闻一切甚深法。如幻如化。心心不异。法法不异。乃至千经万论。秖为你之一心。若能不取一切相。故言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

问。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如何 师云。仙人者。即是你心。歌利王者。好求也。不守王位。谓之贪利。如今学人。积功累德。见者便拟学。与歌利王何别。如见色时。坏却仙人眼。闻声时。坏却仙人耳。乃至觉知时。亦复如是。唤作节节支解 云。秖如仙人忍时。不合更有节节支解。不可一心忍。一心不忍也 师云。你作无生见.忍辱解.无求解。总是伤损 云。仙人被割时。还知痛否 师云。痛 云。此中无受者。是谁受痛师云。你既不痛。出头来觅个什么。

问。然灯佛授记。为在五百岁中。五百岁外 师云。五百岁中不得授记。所言授记者。你本心决定不忘不失。有为中不取菩提。但以了世非世。亦不出五百岁外别得授记。亦不于五百岁中得授记 云。了世非世三际相可得已否 师云。无一法可得 云。何故言频经五百世。前后极时长 师云。五百世长远。当知犹是仙人。故然灯授记时。实无少法可得。

问。教中云。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秖获法身者。如何 师云。若以三无数劫修行。有所证得者。尽恒沙劫不得。若于一刹那中获得法身。直了见性者。犹是三乘教之极谈也。何以故。以见法身可获故。皆属不了义教中收。

问。见法顿了者。见祖师意否 师云。祖师心。出虚空外 云。有限剂否 师云。有无限剂。此皆数量对待之法。祖师心。且非有限量。非无限量。亦非非有无限量。以绝对故。你如今学者。未能出得三乘教外。争唤作禅师。分明向你道。一等学禅。莫取次妄生异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行一住。一刹那间。念念不异。若不如是。不免轮回。

问。佛身无为。不堕诸数。何故佛身舍利八斛四斗 师云。你作如是见。祗见假舍利。不见真舍利 云。舍利为是本有。为复功勋 师云。非是本有。亦非功勋 云。若非本有。又非功勋。何故如来舍利。唯炼唯精。金骨常存 师乃呵云。你作如此见解。争唤作学禅人。你见虚空。曾有骨否。诸佛心同太虚。觅什么骨 云。如今既有舍利。此是何法 师云。此从你妄想心生。即见舍利 云。和尚还有舍利否。请将出来看 师云。真舍利难见。你但以十指撮尽妙高峰为微尘。即见真舍利。夫参禅学道。须得一切处不生心。秖论忘机即佛道隆。分别即魔军盛。毕竟无毛头许少法可得。

问。祖师传法。付与何人 师云。无法与人 云。何故二祖请师安心 师云。你若道有。二祖即合觅得心。觅心不可得故。所以道。与你安心竟。若有所得。全归生灭。

问。佛穷得无明否即 师云。无明即是一切诸佛得道之处。所以缘起是道场。所见一尘一色。便合无边理性。举足下足不离道场。道场者。无所得也。我向你道。秖为无所得。名为坐道场 云。无明者。为明为暗 师云。非明非暗。明暗是代谢之法。无明且不明亦不暗。不明只是本明。不明不暗。秖是本明。不明不暗。秖者一句子。乱却天下人眼。所以道。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其无碍慧出过虚空。无你语论处。释迦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忽有一菩萨出来一跨。跨却。三千大千世界。不出普贤一毛孔。你如今把什么本领拟学他 云。既是学不得。为什么道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如之何 师云。归智。其无碍惠。出过虚空。无你语论处。释迦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忽有一菩萨出来一跨。跨却三千大千世界。不出普贤一毛孔。你如今把什么本领拟学他 云。既是学不得。为什么道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如之何 师云。归源性无二者。无明实性即诸佛性。方便有多门者。声闻人见无明生。亦见无明灭。缘觉人但见无明灭。不见无明生。念念证寂灭。诸佛见众生。终日生而无生。终日灭而无灭。无生无灭。即大乘果。所以道。果满菩提圆。花开世界起。

举足即佛。下足即众生。诸佛两足尊者。即理足.变足.众生足.生死涅槃一切等足。足故不求。是你如今念念学佛。即嫌著众生。若嫌著众生。即是谤他十方诸佛。所以佛出世来。执除粪器。蠲除戏论之粪。秖教你除却从来学心.见心。除得尽。即不随戏论。亦云般粪出。秖教你不生心。心若不生。自然成大智。

大智者。决定不分别佛与众生。一切尽不分别。始得入我曹溪门下。故自古先圣云。少人行我此法门。所以无行为法门。秖是一心门。一切人到者里尽不敢入。不道全无。秖是少人得。今者即是佛。珍重 师于大中年中终于本山 唐宣宗敕断际禅师。塔曰广业。

天圣广灯录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