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大集会正法经 | 佚名 | 《佛说大集会正法经》(又名《僧伽吒经》)有两个译本。《僧伽吒经》是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所译,《佛说大集会正法经》是宋朝施护大法师所译。两个译本均收录于《乾隆大藏经》(亦称“龙藏”)。其中,《僧伽吒经》收录于“大乘单译经”部分,《佛说大集会正法经》则收录于“宋元入藏者大小乘经”部分。 “僧伽吒”旷劫难遇,为一切正法聚。这部经书,从某些意义上讲了自性十方诸佛的安心之处,自性诸佛古劫大乘小乘的根本。 |
佛说大集法门经 | 佚名 | 亦称《大集法门经》。佛教经典。宋施护译。二卷。是《长阿含经》之第九《众集经》的异译本。谓佛命舍利弗为众说法,因而共集佛说,从“一法”(一切众生皆依食住)说起,逐次增一,说至“十法”(无学法)为止。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
大方广十轮经 | 佚名 | 梵名Das/a -cakra-ks!iti-garbha 。凡八卷。译于北凉,译者佚名。又作方广十轮经、十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述说地藏菩萨之功德,并说依十种佛轮及三乘之十种依止轮,可以转十恶业轮等。凡十五品。其异译本为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共十卷八品,系唐永徽二年(651)玄奘于京师大慈恩寺译经院所译,由大乘光等笔授。盖本经旨在融合三乘以归于大乘,并对破戒之比丘阐释作‘胜想’之功德,及叙说地藏菩萨现沙门之像,以济度末法浊世之众生。此乃针对‘唯有一乘说’之思想而加以反驳,故隋代之信行乃依据本经而提倡‘普佛普法’之说,于其所著三阶佛法一书中,共有百余处引证本经之说。此外,本经卷三所揭示之‘十种王轮’之说法,恐为后世地藏十王信仰之由来。[开元释教录卷四、卷八、卷十一、大唐内典录卷六、卷九、古今译经图纪卷四] |
大方广三戒经 | 佚名 | 佛教经典。北凉昙无谶译。三卷。是《大宝积经》第一会《三律仪会》的异译本。叙述佛因大迦叶问,说菩萨种种应作、不应作之法。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华严) | 佚名 | 六十华严。凡六十卷。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又称旧华严、晋经。收于大正藏第九册。总成七处,八会,三十四品。华严宗将本经三十四品摄为教起因缘分、举果劝乐生信分、修因契果生解分、托法进修成行分、依人入证成德分等五分,此系就经文而别之;及立所信、差别、平等、成行、证入等五周之因果,此则就义理而区分。如上表所示。六十华严之结构组织,采用七处八会之说法,七处,即演说之场所为七处;八会,即演说之回数为八会。兹列表于下页。此外,天台宗将本经之八会分为前分与后分,前分,乃前七会属之,为佛成道三七日间所说;后分,乃后一会属之,为后时之所说。又菩提流支认为前五会乃佛成道后之初七日所说,而第六会以后,则为第二七日所说。另澄观于华严经疏卷四则举出,新华严(八十华严,采七处九会之说)九会中,前五会为初七日之说法,第六、七、八三会为第二七日之说法,第九会入法界品则为后时之说法。关于本经之翻译,据出三藏记集卷九、华严经探玄记卷一等所举,华严经之梵本,原有十万偈,由东晋支法领从于阗国携入三万六千偈,自安帝义熙十四年(418)三月,由佛驮跋陀罗译成六十卷,称为六十华严,此即第一译。然六十华严中之入法界品尚有缺文,直至唐永隆元年(680)始补译之。本经之注疏甚多,有华严经疏七卷(慧远)、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五卷(智俨)、华严经孔目章四卷(智俨)、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法藏)等。 |
大方广宝箧经 | 佚名 |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左祇园先说法,文殊后来与须菩提应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连等各述文殊之智慧辩才。佛在只园。先演说法,文殊菩萨后到,与须菩提酬唱。令须菩提默然。于是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大迦叶,富楼那,各述文殊智能辨才神力之事。 |
大方等无想经 | 佚名 | 梵名Maha^megha -su^tra 。凡六卷(或五卷、四卷)。北凉昙无谶译。又作大方等无相大云经、方等无相大云经、方等大云经、大云无相经、大云密藏经、大般涅槃经。略称无相经、大云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内容叙述佛依大云菩萨之请问,开示通达陀罗尼门、大海三昧、诸佛实语、如来常住、如来宝藏等之修行。凡三十七品。关于译者,出三藏记集卷二载为昙无谶;隋代法经录卷一、彦琮录卷一则载为前秦竺佛念。历代三宝纪卷八载,竺佛念译出大方等无相经五卷;同书卷九载,昙无谶译出方等大云经六卷。开元释教录卷十一则谓,昙无谶译为第二译本,初译本为缺本。近年敦煌发现有大云无想经卷九,其文不载于今六卷经中,而专说陀罗尼门。又本经之别生经极多,如大云密藏菩萨问大海三昧经一卷、人弘法经一卷、善德婆罗门求舍利经一卷、善德婆罗门问提婆达经一卷、大云密藏菩萨请雨经一卷、四百三昧名经一卷等。此外,本经历来有伪造、重译二说,主张伪造者以为本经系唐武则天敕令沙门伪撰,颁于天下,以巩固其‘天后’之君权。[开元释教录卷十九、大唐内典录卷六、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三、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六、卷二十一、旧唐书卷六] |
大方等大集经 | 佚名 | (梵文Mahāvai-pulyamahāsannipātasūtra) 略称《大集经》。佛经名。大集部诸经的汇编。北凉昙无谶等译。六十卷。据称是佛陀向四方菩萨所说的大乘佛法,以大乘*六波罗蜜法和诸法性空思想为主要内容,但也有密教说法,有些经包含陀罗尼和梵天等诸天护法的内容。全经有十七分,第一至第十一分(二十六卷)、第十三分(三卷)是昙无谶译;第十二分(四卷)是南朝宋智严、宝云译;第十四至第十六分(共二十五卷)是隋那连耶舍译;第十七分(二卷)是东汉末安世高译。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别行异译本。 |
大方便佛报恩经 | 佚名 | 亦称《佛报恩经》、《报恩经》。佛教经典。失译人名。七卷。本经通过释迦牟尼驳斥一外道指责释迦不报父母之恩,阐述了佛教对“恩”及“报恩”的观点。经中认为,在过去无量劫生死轮回的过程中,一切众生曾为如来的父母,如来亦曾为一切众生的父母。正是为了普度众生,即报一切父母之恩,如来才出家修行。本经行文华丽,收入了不少本生故事与佛传故事,既是卓越的佛教宣传品,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所述与中国传统孝道思想有关,故在中国民间有较大影响。历代大藏经均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
大法鼓经 | 佚名 | 《大法鼓经》(Mahā-bherī-hāraka-parivarta-sūtra)刘宋·元嘉年间,由印度僧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德贤)翻译的佛教经文,分为上下两卷。或有《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是其异译的说法,但今检校比对两者内容,几乎完全相异,倒不如说《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是其异译。 |
大乘显识经 | 佚名 | 本经主要是就识(异译写作神识)而论,尤其以众生死去后,识之舍离此身,及取他身为重点。就此点而言,阇那崛多的初译本《移识经》的经题更能充分地表达经的主旨。 |
大乘同性经 | 阇那耶舍 | 全称《一切佛行入智毗卢遮那藏说经》,亦称《同性经》、《佛十地经》。佛教经典。北周阇那耶舍译。二卷。“同性”,梵文abhisamaya的意译,亦译作“证契”,即契入大乘教理之意。本经论述了众生之实相、众生界之无尽及菩提、世谛法等教理,并列举了菩萨十地。异译本有唐地婆诃罗译《证契大乘经》二卷。两种译本均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
大乘入楞伽经 | 实叉难陀 | 又名《楞伽经》、《入楞伽经》、《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唐实叉难陀译。七卷。英、法、俄、日等亦有收藏,另有若干号散藏于各地,总计共约九十号。其中有多号附有《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序》。此经结构与十卷本*《入楞伽经》基本相同,内容亦主要为论述“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法”。经文宣扬如能消灭阴覆于阿赖耶识的一切虚妄分别,一切根识也就随之而灭,由此说明离心无一切境界,三界唯心。经中提到真如、藏识、意识等一系列概念,为后来的《唯识论》、《起信论》所发挥。异译本参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历代大藏经均收 |
大乘密严经 | 佚名 | 大乘佛教经典。简称《密严经》、亦称《原严经》。全书共分8品,第1密严会品,讲述佛在密严国,为金刚藏等诸菩萨讲如来法身常住不变,不生不灭,色、受、想、行、识等一切诸法“但有假名,初无实义”;第2妙身生品,阐述五法、八识、三性、二无我,说明一切世间之物皆非实有,而是众生“习气”覆遮心识而生的种种戏论;第3胎生品,讲述众生生死轮回的缘由,认为欲生密严佛国当修真实三昧(禅定),善调其心,且不为三昧所缚,使心无所执著;第4显示自他品,讲述世间皆心所现,而密严佛国则本采常住,不坏不灭;第5分别观行品,讲述修行密严佛国的方法;第6阿赖耶建立品,阐述阿赖耶识本来圆满清净,同于涅槃,众生的迷悟皆以阿赖耶识为因;第7自识境界品,认为诸法无我,亦无“我所”,批判外道对有无的执著;第8阿赖耶微密品,说明一切诸法皆阿赖耶识所变现。本书主要阐述了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法相、唯识思想,是中国佛教法相宗所本的“六经”之一。主要汉译本有唐地婆诃罗译3卷,唐不空译3卷。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 佚名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本生心地观经》、《心地观经》。收在《大正藏》第三册。内容叙述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文殊等诸大菩萨开示出家住阿兰若者,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而成佛道之事。 |
大乘悲分陀利经 | 佚名 | 亦称《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大悲分陀利经》、《悲分陀利经》等。佛教经典。三秦失译。八卷。主要叙述释迦牟尼前生离诤王本生,发五十一大愿,誓成无上菩提的故事。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闲居经》一卷(或十卷),已佚;北凉龚道译《悲华经》十卷,已佚;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十卷。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 |
大乘宝云经 | 佚名 | 佛教经典。南朝梁曼陀罗仙与僧伽婆罗共译。七卷。是唐达磨流支译《宝雨经》的异译本。为历代大藏经所收。 |
大悲经 | 佚名 | 佛教经典。北齐那连提耶舍译。五卷。共十三品。宣说佛临涅槃时,以法付迦叶、阿难等,并宣示供养舍利之功德及结集之法。 |
大宝积经 | 佚名 | 简称《宝积经》。唐菩提流志等译。一百二十卷。分四十九会。魏晋至唐诸译家以不同经名陆续译出二十三会,八十一卷,称“旧译”;菩提流志新译出二十六会,三十九卷,称“新译”。此经为新旧译合编本。为一部大乘经丛书,以般若为本,泛论大乘教义之各个方面,内容颇为丰富。每一会相当于一部经。如有论述般若性空的《文殊说般若会》,有论“如来藏”的《胜鬘夫人会》,论菩萨六度四摄四无量的《菩萨藏会》,宣说净土法门的《无量寿如来会》,说出家在家法的《郁伽长者会》,说佛身口心三密的《密迹金刚力士会》等。收于《大正藏》第十一册。编入此经的部分会的单译本、异译本达四十余种,皆收入《大正藏》第十一、十二册。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 佚名 | (梵文Mahā-prajňāpāramitāsūtra) “般若波罗蜜多”(Prajňāpāramitā),意为“通过智慧到彼岸”。略称《大般若经》、《般若经》。佛经名。为佛教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唐玄奘从显庆五年(660年)到龙朔三年(663年)译。六百卷。《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法师于西域得三本,到此翻译之日,文有疑错,即校三本以定之,殷勤省覆,方乃著文。”认为世俗认识及其面对的一切对象,均属“因缘和合”,假而不实,唯有通过“般若”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能把握佛教“真理”,达到觉悟解脱。为大乘佛教的基础理论。共分四处(按所传佛陀说法处所王舍城的鹫峰山、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王宫、王舍城竹林精舍分类,相当四集)、十六会(相当于编)、二百七十五分(相当于章)。其中第一、三、五、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会,合四百八十一卷,是玄奘新译;其他各会属重译,例如: 第二会(卷四百零一至四百七十八)与西晋无罗叉和竺叔兰译《放光般若经》、竺法护译《光赞般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经》是同本异译;第四会(卷五百三十八至五百五十五)与东汉末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即《般若道行品经》)、三国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经》是同本异译;第九会(卷五百七十七)与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经》、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经》等是同本异译。 |
大般涅槃经后分 | 佚名 | 亦称《大般涅槃经后译荼毗分》、《大般涅槃经后译》、《涅槃经后分》、《阇维分》。佛教经典。唐若那跋陀罗译。二卷。其情节紧接《大般涅槃经》,主要叙述释迦牟尼临终遗教及火化、分舍利等事项。译出后即与大本合部流行(编为第四十一、四十二卷),亦单本别行。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
大般涅槃经(北本涅槃经) | 佚名 | 亦称《大本涅槃经》、《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原经一般认为是在公元3~4世纪之间(或说2~3世纪),产生于克什米尔地区。主要阐述佛身常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阐提成佛以及涅槃、常乐我净等大乘佛性思想,强调佛性的永恒性和众生成佛的普遍性。传入中国后影响甚大,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专门研习此经的涅槃师,形成涅槃学派,出现多种注疏。此经汉译本相传在昙无谶之前已有3种,均早佚。东晋*法显与*佛陀跋陀罗共译此经初分为6卷,相当于昙译本的前10卷。南朝慧严、慧观、谢灵运等以昙译本为主,并依法显译本增加品目,改为25品36卷,世称“南本涅架经”。昙译本13品40卷,世称“北本涅槃经”。另有藏文译本,依据汉译本重译而成。梵文残本在日本、中亚均有发现并刊行。此外,“南本涅槃经”还被全部译成英文。 |
大哀经 | 佚名 | 全称《如来大哀经》。佛教经典。西晋竺法护译。八卷。是《大集经》中《璎珞品》及《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的异译本。共二十八品。经中谓佛陀成道后第十六年为诸菩萨宣说菩萨所行之无碍法,又为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宣说应修戒、定、慧三学及陀罗尼之四种璎珞庄严法。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
达摩多罗禅经 | 佚名 | 原名《禅经修行方便》或《修行方便禅 经》,亦作《修行道地经》《不净观经》。佛教经典。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义熙六年(410)或七年(411)译出。介 绍罽宾高僧达摩多罗和佛大先(佛陀斯那)的禅法,而以佛 大先的禅法为主。佛大先受禅法于婆陀罗,婆陀罗受学于 来罽宾的天竺僧达摩多罗,而达摩多罗所传属上座部禅 法。主要讲五门禅,或称五停心,指不净观、慈悲观、界分 别观、因缘观、数息观。 |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 佚名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象头山中。与大刍众七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诸有所作悉已成办。释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妙心俱得解脱。诸心自在到胜彼岸。善入法界建立法幢。心能弃舍一切利养。正善出家极善具圆。满足诸愿住涅槃道。唯一补特伽罗现居学地。所谓尊者阿难。诸菩萨摩诃萨八万四千人。皆是一生补处。获诸总持得一切智。现前趣向一切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