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鬼报应经 | 佚名 | 全一卷。译于东晋(317~420)。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记述尊者大目犍连对各类饿鬼晓喻彼等业因之事。异译本有后汉安世高之鬼问目连经一卷。 |
敦煌坛经 | 佚名 |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 |
兜调经 | 佚名 | 一卷,失译。与鹦鹉经及分别善恶报应经皆中阿含鹦鹉经之别译。兜调者,婆罗门名也。 |
兜沙经 | 佚名 | 全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册。其内容相当于华严经中如来名号品与光明觉品之部分。玄应音义卷八谓,兜沙经,意译为行业经。玄应音义八曰:‘兜沙经,此译云行业经。’华严经如来名号品之少分及光明觉品之少分也。兜沙之梵语未详。 |
顶生王故事经 | 佚名 |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即中阿含四洲经同本 |
灯指因缘经 | 佚名 | 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记述王舍城长者之子‘灯指’出家修道,证阿罗汉果之因缘。提示众生对殊胜福田种下少许善根,即能享人天之乐,进而入于涅槃。 |
德光太子经 | 佚名 | 亦称《赖吒和罗所问德光太子经》、《赖吒和罗所问光德太子经》、《光德太子经》、《赖吒和罗经》等。佛教经典。西晋竺法护译。一卷。经中叙述赖吒和罗向佛叩问菩萨行法,佛从正反两个方面宣说诸种四事法,并宣说德光太子本生故事。说菩萨七种四法,五种四非法,次说往古吉义佛时,德光太子远离放逸,见佛供养,护佛法藏事。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 |
得无垢女经 | 佚名 | 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即《大宝积经》第三十三无垢施菩萨应辨会异译 |
得道梯橙锡杖经 | 佚名 | 全一卷。又作锡杖经、得道梯橙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译于东晋,译者不详。本经内容为佛陀告示诸比丘皆应受持锡杖,其理由为锡杖可彰显圣智之意,故称智杖;锡杖亦为行功德之本,故称德杖。此既为圣人、贤士之表征,亦为趣向道法之标帜。其次列记持杖威仪之二十五事。 |
大云无想经 | 佚名 | 大云无想经佛经涅槃部典籍,此经可以说了义经中的极致。信受者甚为稀有。 |
大鱼事经 | 佚名 |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借大鱼敕小鱼,以喻大比丘嘱小比丘,若小比丘不守根门,如彼小鱼随线就死。 |
大意经 | 佚名 |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大意’为童子之名,系佛陀过去世前身之一。本经内容叙述大意童子欲济助其国之贫,遂入海求宝,闻海底有明珠,欲抒海水而采之。天帝感其精诚,前来助之,海神大恐慌,急忙出珠,大意童子乃得明珠,施与国人。大意即今之释迦佛是也。 |
大生义经 | 佚名 | 一卷,赵宋施护译。阿难思念十二缘生之深义,以此问佛,佛为广说逆从老死,推至识支,即中阿含大因缘经也。 |
大三摩惹经 | 佚名 | 一卷,赵宋法天译。三摩惹者梵语,会之义。佛在迦毗罗林,四梵王各以颂赞,大众云集,有大黑神祖蹲那作恶,佛说声闻法调伏之。是与长阿含大会经同本。
|
大方广如来藏经 | 佚名 |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系佛为金刚慧菩萨等,以密房、稻麦、贫人等种种譬喻讲说一切有情所具之如来藏。本经原属显教经典,然由于系密教第六祖不空三藏所译,故历来多收于秘密部之中。 |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 佚名 | 一卷,唐实叉难陀译。普贤菩萨说见佛之法。佛在如来神力所持之处,普贤大众之所围绕。有十大菩萨,各与眷属忽集。众问普贤,此诸菩萨从何国来?普贤令其入定观察,竟不能知。三番请问,普贤示以观察之法,乃见皆在如来身中广大国土佛道场内来集。 |
大方等如来藏经 | 佚名 | 简称《如来藏经》。佛教经典。东晋求那跋陀罗译。一卷。与大方广如来藏经同本先出。佛在耆阇崛山,成佛十年。与百千比丘,六十恒河沙菩萨,及天龙八部俱。以三昧力,现众莲华,皆未开敷,华内皆有化佛。须臾升空舒荣,须臾萎变,化佛各放无数光明。金刚慧菩萨问何因缘?佛为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性。共说九喻,一萎花中佛,二岩树蜂蜜,三 铖中粳梁,四不净处金,五贫家宝藏,六庵罗果种,七弊物中金像,八贫女贵胎,九模中金像。 |
大乘四法经 | 佚名 | 又名《四法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译者不详,疑为法成。一卷。佛在祇园,文殊师利菩萨以宝盖供佛,明菩萨供养无有厌足,及说种种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舍善知识,三不舍堪忍爱乐,四不舍阿练若。又说三十五住菩提法。应离十慢。 |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 | 佚名 |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鹫峰,告诸苾刍,若于十二缘生而能见了,是名见法见佛。舍利子以问慈氏菩萨,慈氏细为解释十二因缘甚深之义。乃性相二宗要典。 |
大乘起信论 | 马鸣 | 佛教经典。马鸣菩萨造。有二译。旧译者为梁之真谛,一卷,新译者为唐之实叉难陀,二卷。说如来藏缘起之理。近代许多学者认定它是南北朝后期中国人托名之作。该书提出的“心性本觉,妄念所蔽”的命题,对中国佛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统印度佛学主张“心性本净,客尘所染”,即认为佛性要经过累世修行证得佛果之后才能有,众生本身先天不具有佛性,因而凡人成佛须依靠外在的力量。“心性本觉,妄念所蔽”的含义则是,一切众生本来就具有佛性,只不过先天的佛性被俗世的“妄念”遮盖了起来。由于佛性本有,因而就可以依靠自身的觉悟把“妄念”去掉,使本来觉悟的心性显现出来,从而成佛。于是佛教修行的重点就在于促使众生自我觉悟,获得解脱的途径,即在于内心修养。该书提出,只要深信佛性和佛法僧三宝、修持六度,就能获得解脱,而不需累世修行,不需依靠外力。“心性本觉”的观点为后来中国式佛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这本书也一直被作为大乘佛教的入门书。 |
伽耶山顶经 | 佚名 | 全一卷。有四种译本,均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一)姚秦鸠摩罗什译之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又称伽耶山顶经。(二)元魏菩提流支译之伽耶山顶经。(三)隋代毗尼多流支译之佛说象头精舍经。(四)唐代菩提流志译之大乘伽耶山顶经。本经记述佛陀初成道于伽耶山时,文殊菩萨请示佛陀发菩提心之深义后,应诸天子等之交相请问,而自答种种之菩萨道。 |
大乘方广总持经 | 佚名 | 隋北天竺沙门毗尼多流支译,佛将涅盘,入如法三昧,令大千界普遍庄严,大众云集,佛出舌相,遍覆大千,敕弥勒问法决疑,于是净居天等,请佛说大乘方广总持法门,佛告弥勒,一切法皆是佛说,不应横生分别去取,执小废大,执大废小。若谤法者,罪则无量,因说弥陀,及自往因,致有佛国净秽之别,又菩萨必具行六度,不可但言宜修般若,又菩萨不得谤他菩萨,其罪极重。 |
大乘顶王经 | 佚名 | 萧梁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与《善思童子经》同 |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 佚名 |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与《佛说大乘百福相经》同。而字稍增减。 |
大乘百福相经 | 佚名 |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佛在舍卫国普妙宫中,文殊师利请问如来福德之量?佛为明十善福,轮王福,帝释福,自在天福,初禅福,二禅福,摩醯首罗福,辟支福,后身菩萨福,如来毛孔福,八十随好福,八十随相文福,三十二相福,大法言音福,展转增胜。又明有二种法,生如来身,一者胜愿力,二者方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