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 佚名 | 四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又作大树紧那罗王经、大树紧那罗经、说不可思议品、紧那罗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叙述王舍城耆阇崛山大众集会席上,天冠菩萨就诸佛菩萨之种种法门,提出二十八问请问佛陀,佛陀以四法答之。其时大树紧那罗王自香山中率诸眷属来诣佛所,自调琴瑟,出微妙音声,说法席上之大众,除不退转之菩萨外,余如大迦叶等皆悉起舞,无法自制。此段叙述,旨在说明虽了见四圣谛、证得八解脱之圣者,亦须起无上正真道心,方能达于泰然不动之不退转境地。其下又记载紧那罗王提出‘宝住三昧’之问题,佛遂以‘八十种法’答之。其后,佛应王之请,与诸佛菩萨共往香山,接受七夜之供养,其间并为大众解说布施、持戒、忍辱等三十二法,及助长菩提、女身转男身等法。其终,佛并为紧那罗王记别,谓其未来当为功德王光明如来。本经于佛教史上之地位甚为重要,系以般若空之思想,说明大乘菩萨之修行。 |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 | 佚名 |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众一千人俱。菩萨八万四千。皆於无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转。所谓慈氏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观自在菩萨。得大势菩萨。而为上首。复有七十二俱胝诸天众俱。皆悉住於菩萨之乘。复有天帝释。娑诃世界主大梵天王,与其眷属四万天众俱。亦皆住於菩萨之乘。 |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佚名 | 亦称《大萨遮尼乾子受记经》、《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萨遮尼乾子所说经》、《萨遮尼乾子经》、《尼乾子所说经》等。佛教经典。北魏菩提留支译。十卷。共分十二品:第一至第三品谓佛说一乘菩萨行方便境界奋迅法门,包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需之十二妙法、十二胜法及关于六度之诸法门;第四品以下讲尼乾子为严炽王说十善业道相应法、治国善恶行法及布施十五功德等。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其卷品开合与入藏本不同,且不分细目。 |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般若波罗密多理趣经 | 佚名 |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即《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从第一分至第十三分,但有心明,而无曼拿罗法。 |
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 | 佚名 | 二卷,赵宋施护译。说大坚固婆罗门之事历。长阿含典尊经同本 |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 佚名 | 全称《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简称《正法经》。佛教经典。北宋施护译。五卷。是《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的异译本。主要宣说“不空不有”的“中道正观”思想。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 佚名 | 唐不空译,与大集经虚空藏菩萨品同本异译。 |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 | 佚名 | 五卷,赵宋法天译。明宝光明陀罗尼之法门。多与华严经十住品及贤者品同。佛在鹫峰山中,与无量大菩萨俱。普贤与佛,问答法界深义。妙吉祥请问宝光明总持法门,佛令转问普贤。因问觉与觉者二字之义。舍利弗广叹菩萨智能,不可角敌。次有法慧菩萨入定受加,出说十住法门。(与华严经十住品长行偈颂俱同。)普贤菩萨赞叹印证。舍利弗自叹从来未闻。佛命其广集诸天,重请妙吉祥说法。妙吉祥许已,大地震动,十方云集,乃相与问答,令众获益。普贤复问如来大悲之义,复请如来说宝光明总持陀罗尼。舍利弗又与妙吉祥问答妙法,住世几何。妙吉祥复问佛持经之福,谤经之罪。普贤又问持经者当生何土。又问云何得此宝光明总持法。佛答以一法,谓不起煞意。又有二法,谓离于瞋恚,善言诱喻。阿难又问佛闻经之处。佛又为普贤菩萨说偈。 |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 | 佚名 | 具名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五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在王舍城竹园放光集众。以贤护菩萨为对场而说法。与般舟三昧经同本后译。 |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 佚名 | 亦称《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经》、《大集念佛三昧经》等。佛教经典。隋达摩笈多译。十卷。属大集部类经典,主旨在调和净土经典与般若经典,宣扬念佛三昧。认为念佛三昧是见佛的前提,也是菩萨修行的主要内容。经中所说的念佛包括忆念佛及佛的功德,认为由此能产生无量功德。异译本有南朝宋功德直译《菩萨念佛三昧经》五卷。与异译本相比,本经少最后的《正念品》及《大众奉持品》两品。两种译本均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
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经 | 佚名 | 宋中印土沙门法护等译,佛在鹫峰法界殿中,与二万五千比丘,七百二十万俱胝那庾多菩萨俱。放光集十方众。有师子座出偈赞佛。佛升师座。妙吉祥菩萨请问,不生不灭,是何增语?佛言,不生不灭,即是如来增语。因为广说琉璃地映帝释宫影喻,忉利天大法鼓喻,空中风云水喻,大梵王喻,日光照喻,摩尼宝喻,响喻,地喻,虚空喻等。及说种种法句,种种菩萨胜行,于是妙吉祥偈赞礼佛,佛为较显持经功德。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佚名 | 凡十卷。唐代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册。略称六波罗蜜经、六度经。内容讲述护持国界及菩萨所修六波罗蜜之法。计分十品:(一)归依三宝品,(二)陀罗尼护持国界品,(三)发菩提心品,(四)不退转品,(五)布施波罗蜜多品,(六)净戒波罗蜜多品,(七)安忍波罗蜜多品,(八)精进波罗蜜多品,(九)静虑波罗蜜多品,(十)般若波罗蜜多品。据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七载,初时,有大秦寺之波斯僧景净,依据胡本,将本经译为七卷本。然因景净不识梵文,又未谙佛教义理,故所译与原经出入甚钜,般若三藏遂于贞元四年(788)十一月依据梵本,重译本经。注疏本经者,有智通之六度经疏十卷、六度经义例诀、六度经义目各一卷、超悟之六度经疏四卷等。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佚名 | 凡十卷。唐玄奘译。全称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译于唐永徽二年(651),共八品。内容系赞叹地藏菩萨之功德,并叙述如来依地藏菩萨之问,而由本愿力成就十种佛轮,能破除末世之十恶轮。 |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 佚名 | 二卷,南云阇耶崛多译。北云曹魏录失译人名。共有千一百二十佛名 |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 佚名 | 简称《白衣金幢缘起经》。佛教经典。宋施护等译。三卷。叙述佛宣说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姓来历,及善恶升降、业报平等的思想。异译本有:《长阿含经》第五《小缘经》、《中阿含经》第一百五十四《婆罗婆堂经》。与长阿含四姓经同本。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 佚名 | 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二卷,吴支谦译。与佛说无量寿经同本异译。外题略名佛说阿弥陀经,坊本表题曰:大阿弥陀经,三耶三佛萨楼佛檀为如来之尊号,过度是济度之义,此经说阿弥陀如来济度人道者。 |
佛说宝网经 | 佚名 |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依宝网童子之请问,说六方佛之功德。佛游猕猴江边,与六万比丘,三十亿菩萨,九十亿诸天,九十九亿龙王,及阿须伦王民众俱。维耶离城宝网童子,年始八岁,梦兜率天人颂叹佛德,启白父母,见佛设供,请问法要。佛为称说六佛功德,东方宝光月殿妙尊音王佛。南方树根华王佛。西方造王神通焰华佛。北天月殿清净佛。下方善寂月音王佛。上方无数精进愿首佛。
|
佛说胞胎经 | 佚名 |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入胎之因缘及胎中三十八个七日生长之相貌,出胎七日后所生八万尸虫之名字,末说五阴皆无常苦无我我所。即大宝积经第十三佛为阿难说人处胎会之异译。 |
佛说八阳神咒经 | 佚名 |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为八佛名号经之异译。 |
佛说八无暇有暇经 | 佚名 | 一卷,唐义净译。说八难处之有无者。有八无暇。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长寿天,五边地,六聋哑,七邪见,八无佛世。惟一有暇,可修道业,诫人勿致后悔也。 |
佛说八师经 | 佚名 | 全称《佛说八师经》。佛教经典。三国吴支谦译。一卷。借梵志邪旬问佛事,述说修行“八师”,即八条戒规:杀、盗、邪婬、妄语、饮酒、老、病、死。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
佛说百佛名经 | 佚名 | 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舍利弗问,佛唱百名,敕令夜三,昼三,各诵一遍。 |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 | 佚名 |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与《佛说八佛名号经》同本。 |
佛说八大人觉经 | 安世高 |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以说明诸佛菩萨等大人应觉知思念之八种法。佛弟子须观察体会八大人觉,以作自觉、觉他之修行。本经之八大人觉系指觉世间无常、觉多欲、觉心不足、觉懈怠、觉愚痴、觉贫怨、觉欲过患、觉生死。八大人觉在阿含经典、佛遗教经、成实论中均广有论说,其顺序、名称虽异,然旨趣则同。明代智旭曾为作‘八大人觉经略解’ |
佛说八部佛名经 | 佚名 | 又名《八佛名经》、《八佛经》、《佛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北冬12。北魏般若流支译。一卷。首尾俱存,存二十五行。谓佛在维耶离奈女树园为长者子善作说东方有八个佛土,每佛土各有一佛现正在说法。人若持诵这八个佛的名号,活着可免一切灾祸,死后可免三途之苦。此经与三国吴支谦译《佛说八吉祥神咒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八阳神咒经》(一卷)、南朝梁僧伽婆罗译《八吉祥经》(一卷)、隋阁那崛多译《八佛名号经》(一卷)互为异本。内容、结构、主题均相同,但说法地点、请求说法的人、佛名及佛国名互有不同。另三秦失译人名《佛说十吉祥经》亦属同类经典。历代大藏经均收。北冬12上方空白处有一“兑”字,当为错抄之废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