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义经 | 佚名 |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真谛译之广义法门经同经。与《佛说广义法门经》同,而文苦涩。 |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 佚名 | 全一卷。又作婆罗门子命终爱念经、爱念不离经。东汉安世高译于建和二年至建宁三年(148~170)。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中阿含第二一六品爱生经、巴利本中部第八十七经 Piyaja^tika Sutta、增一阿含第十三品第三经、生经第十五品子命过经等为同类本。内容叙述佛陀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一梵志因丧子而悲痛忆念不已,佛陀乃为之说若生爱念,则受忧悲苦恼不乐之苦。波斯匿王闻得此语即遣婆罗门那梨鸯伽前往请示于佛陀,佛陀乃广为之解说,波斯匿王即信受归依为优婆塞。[历代三宝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一] |
婆罗门避死经 | 佚名 | 全一卷。东汉安世高译于建和二年至建宁三年(148~170)。又作避死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本经相当于增一阿含经第三十一品第四经。内容叙述四婆罗门仙人精进修得善法五通,常畏惧死亡,一入于空中,一入大海中,一入山腹中,一入地内,欲避死期,然皆于所入之处命终。并教示欲解脱生死,须思惟诸行无常、诸行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又出三藏记集卷四、众经目录(法经)等亦载有此经,然译者不详。 |
频婆娑罗王经 | 佚名 | 梵名Bimbisa^=ra -pratyudgammana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叙说频婆娑罗王闻佛声名,往诣佛所,见佛身旁有极受人崇敬之优楼频螺迦叶在座,遂疑二人何者为师?佛知王意,乃请迦叶说明归依佛之因缘,佛并为王说生灭无常法。本经即中阿含卷十一频鞞娑逻王迎佛经之别译。 |
泥犁经 | 佚名 |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说恶人堕泥犁之苦,亦说五天使者问辞,即中阿含痴慧地经。 |
尼拘陀梵志经 | 佚名 | 亦称《佛说尼拘陀梵志经》。佛教经典。宋施护等译。二卷。以佛为尼拘陀梵志开示,宣说苦行不可视为正解脱法。异译本有:《长阿含经》第八《散陀那经》、《中阿含经》第一百零四《优昙婆罗经》。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
难提释经 | 佚名 | 一卷,西晋法炬译,佛为难提比丘解释五法六念。出杂阿念三十卷。 |
魔娆乱经 | 佚名 | 全一卷。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魔王波旬化作微小身,入尊者目犍连腹中,而目连入定加以看破,魔王遂从目连口出,立于其前。目连乃为之解说其与魔王过去世互为冤亲之本生故事,其后并以善恶果报之教法诫劝之。魔王闻言,忧戚恐怖,遁形而去。本经与弊魔试目连经(吴·支谦译)皆为中阿含降魔经之别译。又巴利文中部第五十经(Ma^ratajjaniya. S.)之内容亦相当于本经。[出三藏记集卷四、历代三宝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一] |
满愿子经 | 佚名 | 一卷,失译。尊者富楼那往化恶国,佛为说忍行。出于杂阿含十一卷。 |
马有三相经 | 佚名 | 后汉西域沙门支曜译,说官马三善相 |
马有八态譬人经 | 佚名 | 一卷,后汉支曜译。经中说恶马有八态,以譬恶比丘也。 |
轮王七宝经 | 佚名 | 一卷,赵宋施护译。与中阿含经之七宝经同本。 |
漏分布经 | 佚名 |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五阴之苦集及八正道。即中阿含之梵达经也。漏分布者,五阴之苦集,为有漏之分布也。 |
力士移山经 | 佚名 |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增一阿含经八难品之别译。 |
离睡经 | 佚名 |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目连说离睡之法,即中阿含经之长老上尊睡眠经也。 |
乐想经 | 佚名 |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说外道计一切为乐,佛不计不乐。即中阿含想经。 |
赖吒和罗经 | 佚名 | 全一卷。吴·支谦译。又称罗汉赖吒和罗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记述赖吒和罗闻佛说法而立志出家,得证阿罗汉果。十年后,返家为父母说法。又僧伽提婆所译,收于中阿含之赖吒和罗经,为本经之同本异译。 |
苦阴因事经 | 佚名 | 佛说苦阴因事经,一卷,西晋法炬译。即中阿含经中苦阴经下之别译。 |
苦阴经 | 佚名 | 佛说苦阴经,一卷,失译人名。即中阿含经中苦阴经上之别译。 |
九横经 | 佚名 |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内容叙述众生寿命未尽而遭横死之九种原因,此即:不应饭、不量饭、不习饭、不出生、止熟、不持戒、近恶知识、入里不时不如法行、可避不避。本经与七处三观经(大正藏第二册)之第三十一篇同本。[出三藏记集卷二] |
戒香经 | 佚名 |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与《佛说戒德香经》同 |
戒德香经 | 佚名 | 佛说戒德香经,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戒香普闻,胜于世间诸香。出杂阿含三十八。小乘经也。 |
解夏经 | 佚名 | 佛说解夏经,一卷,赵宋法贤译。与增一阿含二十四卷善聚品,佛说受新岁经同本。说七月十五日解夏之法。佛向舍利弗等问三业可忍。舍利弗亦向佛求可忍,并为五百比丘求可忍,尊者页擬舍说伽陀赞。 |
箭喻经 | 佚名 | 佛教经典。译者不详。一卷。是《中阿含经》第二百二十一《箭喻经》的异译本。经中谓摩罗鸠摩罗问佛世间有边无边等义,佛为说此喻。有鬘童子,欲佛说一向世之有常,佛呵责之,说拔毒箭之喻。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
碱水喻经 | 佚名 | 全一卷。译于西晋(265~316),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佛陀为诸比丘宣说水喻七事,举人没于水;或从水中出,复还没于水;或从水中出,而住于岸,乃至达彼岸等,以比喻人由溺于罪恶之状态而至证悟之七个阶段。此经计有四种译本,以收于中阿含经中之水喻经为最详细,其他三本则大同小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