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 佚名 | 七卷,宋法贤译。大乐金刚为金刚萨埵之异名。有二十五品。说仪轨及实理。大三昧金刚真实理仪轨分第一,毗卢遮那佛在他化自在天宫,说吽字心明。及敕金刚手说曼拿罗法。一切如来真实理金刚三昧仪轨分第二,说阿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降伏三界金刚三昧大仪轨分第三,金刚手菩萨说吽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清净诸烦恼三昧大仪轨分第四,观自在菩萨说纥哩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一切宝灌顶大三昧仪轨分第五,虚空藏菩萨说怛鹕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一切拳印三昧大仪轨分第六,金刚拳菩萨说恶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金刚字轮三昧大仪轨分第七,妙吉祥菩萨说阿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一切曼拿罗金刚轮三昧大仪轨分第八,同心生转法轮菩萨说吽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众金刚三昧大仪轨分第九,绫绫那巘惹菩萨说唵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金刚忿怒三昧大仪轨分第十,降诸魔金刚药剎菩萨说郝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一切乐三昧大仪轨分第十一,金刚手菩萨说吽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外金刚部仪轨分第十二,外金刚部众说讷哩字心明,摩怛哩众说毗逾字心明,摩度迦罗众说莎字心明,四贤圣说鍐字心明,及各说成就法。般若波罗密多教称赞分第十三,一切如来云集,赞金刚手菩萨。金刚手菩萨最上秘密大曼拿罗仪轨分第十四,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明印相成就仪轨分第十五,一切如来金刚菩提大仪轨分第十六,大金刚火炎日轮仪轨分第十七,除诸业障一切智金刚仪轨分第十八,圆满一切愿金刚宝仪轨分第十九,一切仪轨中最上成就仪轨分第二十,一切相应诸佛三昧曼拿罗仪轨分第二十一,一切如来大三昧曼拿罗仪轨分第二十二,一切相应仪轨分第二十三,最上成就印相分第二十四,最上秘密仪轨分第二十五。 |
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 佚名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
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 天息灾 | 一卷,赵宋天息灾译。佛在灵山,以观自在菩萨之请,说小字之般若真言。又说胜妙般若真言。 |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 佚名 | 一卷,赵宋施护释。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同本。有序及流通,般若之智生诸佛,故称为圣佛母。 |
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 | 佚名 | 二卷,刘宋释翔公译。一名决了诸法如幻三昧。与大般若第八会同。 |
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 佚名 | 凡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仁王般若波罗蜜护国经、仁王般若经、仁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本经分序品、观空品、菩萨教化品、二谛品、护国品、散华品、受持品、嘱累品等八品。系佛陀为十六大国王说示守护佛果、十地之行,及守护国土之因缘,谓讲说受持此经,则可息灾得福。与法华经、金光明经并称护国三部经。修仁王会时,即用此经。据历代三宝纪载,本经共有竺法护、鸠摩罗什、真谛等三译,大唐内典录以下诸录均依其说。然出三藏记集卷四将此经编入失译杂经录,隋代众经目录(法经录)卷二则将此经编入疑惑录,谓此经非为罗什或竺法护所译。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不空奉诏重译,题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略称仁王护国经、新译仁王经。亦分二卷、八品,文词与旧经略同。罗什译本之注疏有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五卷(智顗说,灌顶记)、仁王般若经疏六卷(吉藏)、仁王经疏六卷(圆测)等。不空译本则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三卷(良贲)、仁王经疏四卷(净源)等。 |
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 佚名 | 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宋 施护译 |
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 佚名 |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四卷,宋惟净等译。 |
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 佚名 |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一卷,宋天息灾译。说般若菩萨之咒与观门者。 |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 佚名 | 二十五卷,赵宋施护译。有三十二品,与道行般若经同本。 |
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佚名 | 一卷,赵宋旋护译。略称帝释心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内容系佛陀在王舍城鹫峰山,对帝释天等宣说般若波罗蜜,及其真言。 |
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 佚名 |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他化自在天为金刚手说诸字之义门并神咒。 |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 | 佚名 | 一卷,不空译。大般若五百七十八卷,第十会般若理趣分之密部也。此经说金刚萨埵所证三摩地之法门。略名般若理趣经,又云理趣释。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他译本) | 佚名 | 在玄奘译出前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旧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旧传为鸠摩罗什译。现存异译本6种:1、唐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唐般若、利言等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3、唐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唐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5、敦煌发现译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6、宋施护译《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最早的英译本是毕尔(Samuel Beal)于1864年依玄奘汉译本所译。马克斯·缪勒(Max Müller)于1884年将梵文本转写成天城体及罗马拼音,并首次将广本及略本梵文心经译成英文传至欧美国家。1894年,马克斯·缪勒重将本经译成英文并编入《东方圣书》。1957年及1967年,孔睿(Edward Conze)校订广本及略本梵文心经,并译成英文。 |
长阿含十报法经 | 佚名 |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长阿含中之十上经同本异译。十种法说于增一。 |
增一阿含经 | 佚名 |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四部阿含之一。东晋僧伽提婆译。51卷(一作50卷)。因经文按法数顺序相次编纂,故名。相传原由前秦昙摩难提诵出梵本,竺佛念传译,昙嵩笔受,后经道安、法和考正,僧契、僧茂助校漏失,尽录偈颂。但译文未能尽善,故由僧伽提婆加以修订。据《精刻大藏经目录》(支那内学院编)记载,别译零本现存30种。《增一阿含经》与南传《增支部经典》大体相应,后者收经比前者为多。此经原为四分八诵,但现行本除“牧(放)羊品”下标有“第四分别诵”外,蓁各分均不标诵。全经共有52品,472部经。其中《序品》一经,以颂文概叙本经意旨,以及嘱付流布等事。蓁各品次第系一未能至十一法。此经记述佛陀和其弟子们的事迹;阐述出家僧尼的戒律和对俗人修行的规定;论述小乘佛教的主要教义等。因经中有“六度”、“三乘”等词句,承认菩萨大乘,近乎大众部的主张,故一般认为是大众部的传本。此经的重点在说施戒涅槃等事及各种因缘故事,故又为劝化者所专习。本书同其他三部阿含一样,系记载原始佛教教义的重要典籍,在印度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研究佛教产生以及当时北印度政治、宗教、哲学等提供了资料。 |
杂阿含经 | 佚名 |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诸经篇幅短小,事多杂碎,故名。玄奘译名为《相应阿笈摩》,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原50卷,缺2卷,后以阿育王传补入。共收经1362部。一般认为属化地部传本。梵文原本现已不存。近代曾在中国新疆发现梵文残片。据《精刻大藏经目录》(支那内学院编)记述,现存历代异译本39种。都是从大部中撮要别译。这些异译本大多依中亚或北印度流行的传本译出,各出自何派,尚无定论。《杂阿含经》与南传《相应部经典》大体相应,但后者无论在经典内容还是经文编排方面都比前者更有系统性。有的学者认为此经有受大乘思想影响的痕迹。《长阿含经序》记《杂阿含经》有四分十诵,但现存刻本品目均不全,且经文多有重复,似译出后未作系统整理。《大智度论》卷八十五有“弟子所说佛所说”、“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道品”、“结集”等四分之说,与现行刻本大体相同,但顺序略异。现代佛学家吕澂依据《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作《杂阿含刊定记》,调整后的四分十诵次第是:①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分有六诵,即五取蕴诵、六处诵、缘起诵、食诵、谛诵、界诵;②佛弟子所说佛所说分有二诵,即佛弟子所说诵和佛所说诵;③道品分为念住等诵。④结集分有八众诵。 |
缘起经 | 玄奘 | 一卷,唐玄奘译。小乘部之摄。释十二因缘之义。 |
玉耶经 | 佚名 | 全一卷。 东晋时,印度人竺昙无兰(梵Dharmaraks!a ?)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又称长者诣佛说子妇无敬经。乃叙说佛陀之在家护法给孤独长者须达(巴Sudatta )之媳妇名玉耶,依恃本家豪富而欠失妇德,佛陀应须达长者之请,讲说有关妇德之教示以晓喻玉耶,玉耶女闻教悔过,乃受十戒。本经将为人妻者分为七种(母妻、妹妻、师妻、妇妻、婢妻、仇妻、杀人妻)。意谓前五种受众人敬爱,名声高扬,为家庭繁荣之基础;后二种于未来将要遭受恶之果报。本经另有三种译本,一为玉耶女经,乃西晋时译,译者佚名。二为阿□达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三为增一阿含卷四十九非常品第九经(相当于巴利文增支部 VII.59 七妇经 Sattabhariya^),东晋僧伽提婆译(以上诸本均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又出三藏记集卷三安公失译经录中,有七妇经一卷,经名既与巴利本相合,且由玉耶经之排列次序观之,恐亦属此经之异译本。[法经录卷三、开元释教录卷二、卷三、卷五] |
优婆夷堕舍迦经 | 佚名 | 全一卷。又称优陂夷堕舍迦经。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佛说斋经(支谦译)、八关斋经(沮渠京声译)皆为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之别译。内容为佛陀对优婆夷堕舍迦说斋戒之法及其功德。即于每月六斋日信持八戒,凡一日一夜,其功德远胜于将十六大国之珍宝施与僧伽。 |
央掘魔罗经 | 佚名 | 梵名An%gulima^lika 。凡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本经乃叙述央掘魔罗归依佛陀之事迹,及如来对于此事件所作之种种说法。佛陀住于舍卫城时,有凶贼央掘魔罗受邪师摩尼跋陀罗之教,杀千人,并取其指作为指鬘,当彼欲加害佛陀时,却反为佛陀所教化,遂舍指鬘而归依佛。未久,彼与舍利弗、目犍连等诸大弟子及文殊菩萨讨论法义时,佛亦教以受戒之事。此外,佛又为其解释佛住于无生际复住于此际之因缘,更为其说南方一切宝庄严国之‘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如来’之化现,并赞叹彼国之众生悉皆幻化而不可思议。本经之教旨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佛性,佛法为唯一究竟乘,其余皆为方便法门,故本经与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之旨趣相同。此外,另有西晋竺法护所译之鸯掘摩经一卷、西晋法炬译之鸯崛髻经一卷,二者皆为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及巴利文中部经第八十六经之同本,亦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出三藏记集卷二、开元释教录卷二、卷五、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三] |
须摩提女经 | 佚名 | 一卷,吴支谦译。增一阿含须陀品第三十之别译。 |
五阴譬喻经 | 佚名 |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沫、泡、焰、蕉、幻,五喻也。出杂阿含第十卷。 |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 佚名 | 一卷,失译,佛就涅槃而梦国王十事者。 |
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 佚名 | 一卷,后汉唐孟详译。众声喧闹,佛不许见,因诸天之请佛召见之。出增一阿含经马王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