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慧经 | 佚名 | 全一卷。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集录经论中种种因缘、法义而成,凡六十余条,可作佛教徒修养之指南。梁武帝即尝于同泰寺开讲此经。 |
入楞伽经 | 佚名 | 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复有旧译四卷,题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新译有七卷,楞伽为师子国之山名,佛入彼山所说之经故名入楞伽经。 |
入定不定印经 | 佚名 | 一卷,唐义净译。妙吉祥问菩萨之退行不退行。佛言:有五种之行:一羊车行,二象车行,三日月神力行,四声闻神力行,五如来神力行。前二种有退,名为不定。后三种不退,名为入定。即入定与不定之法印也。 |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 佚名 | 全一卷。唐代玄奘译。又作胜军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叙述佛陀在舍卫城誓多林给孤独园时,为胜军王开示正法治国之道,如以四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受群臣、百姓;佛陀又藉老病死衰等强调勤修无常观、尽灭观之重要,乃至护持佛法、愿求正法圣慧之财宝。综观全经之思想,多为第二义之俗谛门,故属小乘阿毗达磨论之思想。又本经之同本异译有宋代施护所译之佛说胜军王所问经。 |
如来师子吼经 | 佚名 | 梵名Sim!ha -na^dika-su^tra 。全一卷。佛陀扇多(梵Buddhas/a^nta )于元魏正光六年(525)译出。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全经经义强调一切法性皆不可说,‘智’为不可外求而应由内求者,由是说明自内证之旨趣,可说系保持大乘空观立场之经典。又本经说法地点于日月宫中胜藏殿,且与会大众之人数超乎寻常,此亦为本经特点之一。本经之异译本有大方广师子吼经,为地婆诃罗于唐永隆元年(680)译出。本经现仍存有西藏译本。 |
普达王经 | 佚名 | 一卷,失译。夫延国王礼沙门足,诸臣谏之,王命觅一切头卖之,惟人头不可卖,乃至丐者亦不肯受,因劝人生信心,遥请佛来国说法,佛并说其夙缘。 |
菩萨璎珞经 | 佚名 | 十四卷,姚秦竺佛念译,一名现在报经。说种种大乘之法门。璎珞者,取菩萨以十德庄严其体之义。 |
菩萨生地经 | 佚名 | 一卷,吴支谦译。差摩竭释种长者子问:何行疾得成佛?佛答以二种之四事,此行法能生佛果,故名生地经。 |
菩萨诃色欲法经 | 佚名 | 全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菩萨诃色欲经、菩萨呵色法经、呵色欲法。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内容谓女色为世间之枷锁、重患、衰祸等;劝诫世人远离女色,勿受其蛊惑。 |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 佚名 |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文殊师利说前世之功德以致今之相好。 |
妙法圣念处经 | 佚名 |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说十善法,及厌离行等。诃酒过失,及十恶等。赞叹护戒,及说天上诸偈,大意与正法念处经同。 |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 | 佚名 |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又称数珠功德经、校量数珠功德经、曼殊数珠功德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乃说明持数珠之功德,与唐代宝思惟所译之校量数珠功德经同本。首先曼殊师利依数珠之种类,宣说福分利益之差别,并赞叹菩提子之功德最胜,具有无量之福。 |
罗云忍辱经 | 佚名 | 一卷,西晋法炬译。罗云为人所打,佛广说忍辱之道。 |
卢至长者因缘经 | 佚名 |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长者生平最悭,节会日,饮醉自歌。帝释化作相似人以恼乱之,乃令见佛,证初果。 |
龙王兄弟经 | 佚名 | 梵名Nandopa=nanda -na^ga-ra^ja-dhamana-su^t=ra 。全一卷。又作难龙王经、降龙王经。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凡八百余字,叙述目连尊者降伏难头、和难二恶龙,使归从佛教,受持五戒之事。 |
六趣轮回经 | 佚名 | 一卷,马鸣菩萨集,赵宋日称等译。 |
六菩萨亦当诵持经 | 佚名 | 后汉失译人名见费长房录。师子戏菩萨。师子奋迅菩萨。师子幡菩萨。师子作菩萨。坚勇精进菩萨。击金刚慧菩萨。又四菩萨,弃阴盖菩萨。寂根菩萨。慧威菩萨。不离菩萨。 |
力庄严三昧经 | 佚名 | 三卷,隋那连提耶舍译。佛由力庄严三昧出,说佛之十智。佛在祇园。于后夜入力庄严三昧,文殊师利等二十童子,各礼佛足。分往十方佛土,各同十方菩萨来集。佛从定起,坐师子座。文殊先问佛十种智难信?佛以六喻明之。智轮菩萨问十智义?佛为释十智因缘,得成十力。次明三世诸佛,皆观菩提树七日七夜,如此方便,即是不可思议诸佛如来甚深境界。次种种问答,明诸佛不思议境界,即一切众生境界。是一境界,无二无别。依六根六尘,而示平等无差别义。 |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 佚名 | 唐中印土沙门那提译。佛在给孤独园,与五百比丘,无央数菩萨,及人天八部俱。离垢慧请问,于如来所。云何恭敬礼拜供养?佛先示五轮着地,应发五愿。次示十方佛名,次示皈依,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之法。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 佚名 | La&ndotabv;k&amacron;vat&amacron;ra-s&umacron;tra,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为本经三译中之最古者。楞伽者,山名,阿跋多罗者,入之义,佛入此山说法,故名入,新译云入楞伽经者是也。宝字乃译人添加,因楞伽宝表经义之无上宝也。或言阿者,无也,跋多罗者,上也,阿跋多罗宝即无上宝也。华严疏钞六十二曰:‘经题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阿之言无,跋多罗云上,宝即此方之言。’楞伽心玄义曰:‘阿伐哆陀罗,此云下入。以梵语中下入上入悉有别名,唯从上下入,别有此名,如入菩萨等。解四卷者翻为无上,此甚讹也。勘诸梵本及十卷中,都无宝字,十卷中翻为入者当名也。’ |
了本生死经 | 佚名 | 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之同本异译经有佛说稻秆经、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佛说大乘稻秆经等。出三藏记集卷六所载道安撰之了本生死经序,谓本经为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四谛四信之要旨。内容包括:(一)以内缘、外缘二缘为缘起之要素。(二)开示因相缚、缘相缚。(三)归纳内缘、外缘之起,皆需待非常、不断、不躇步、种不败亡、相像非故等五事之起。(四)说十二因缘等。 |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 | 佚名 | 姚秦罽宾国沙门昙摩耶舍译,佛在耆阇崛山。须菩提梦佛为说当闻未曾有法。次日白佛已,乞食,遇一女人,酬唱佛法。此女称扬佛以二十事而行乞。又明菩萨以乐欲调伏众生,又为须菩提现男子身,又现诸余佛土食时差别,又说应供之义,令常随天发大道心。次施须菩提食,须菩提转施不污一切法菩萨。其日须菩提不食,晡时至佛所,佛为说此女人名,及为女人授记。 |
金色童子因缘经 | 佚名 | 十二卷,赵宋惟净译。说佛灭后有大商主子身有金色光,名金色童子。阿难教化之之因缘。 |
金光明最胜王经 | 佚名 | 凡十卷三十一品。唐代义净译。略称最胜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此经乃金光明经之别译本。为金光明经之译本中最后出而最完备者。本经叙说金光明忏法之功德,且叙述由四天王之镇护国家和现世利益之信仰。广为我国、日本所重视。古来,本经之注疏颇多,较重要者有,隋吉藏之金光明经疏一卷、隋智顗之金光明经文句六卷与金光明经玄义二卷、唐慧沼之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十卷等。 |
金光明经 | 佚名 | 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有十八品,按此经同《金光明最胜王经》,而来未尽。但因智者依此译说玄义及文句,故举世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