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三弥底部论 | 佚名 | 三卷。失译人名,大意破我人知见,明中阴不无,而文不甚联络。 |
入大乘论 | 佚名 | 凡二卷。印度坚意菩萨造,北凉道泰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乃论述大乘教之书。分义品、讥论空品、顺修诸行品等三品。初之义品先说诽谤大乘之过,更明菩萨所学之大乘具足五乘故,为真之三藏,又依十种行法,劝发引入佛果。次之讥论空品乃论菩萨十地之阶位。最后之顺修诸行品则论佛果说三身。坚意适值大乘渐兴而世起种种毁訾之论时,承龙树、提婆之后,依其说诫谤法,论大乘为佛说。 |
如实论 | 佚名 | 全一卷。陈·真谛译。全称如实论反质难品。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系以因明论式反驳外道论师之质难,并论证自家所说之如实。计分无道理难品、道理难品、堕负处品等三品。关于本书作者,高丽本不署撰号,诸经录亦缺撰者之名,惟宋、元、明三本题为世亲所造。 |
劝发诸王要偈 | 龙树 | 梵名A^rya -na^garjuna-bodhisattva suhr!llekha 。全一卷。印度龙树造,刘宋僧伽跋摩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此书系龙树菩萨寄予南方大国王娑多婆汉那之劝诫书。内容说明不净观、五欲过患,及远离博奕等六污,其要旨在劝导修善以求究竟涅槃。本书之异译本有刘宋求那跋摩译之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唐代义净译之龙树菩萨劝诫王颂等,亦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 |
请宾头卢法 | 佚名 | 宋慧简译。一卷。又南山感通传说请宾头卢之法。 |
七佛赞呗伽陀 | 佚名 | 梵名Sapta -ji^na-stava 。全一卷。宋代法天译。又作七佛梵赞、七胜者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系对过去七佛之梵赞。由于本书全系汉字音译梵语之赞呗,并未附加意译,故自古不解其义。后经日本袯亮三郎博士将之还原为梵语,再附以日译,始晓其意。 |
菩提资粮论 | 龙树 | 六卷,龙树菩萨造,自在比丘释,隋达摩笈多译。明般若波罗密为菩提初资粮,布施波罗密为第二资粮,次明持戒、忍辱、精进、禅那、方便、愿、力、及智。次明慈、悲、喜、舍,及五悔胜行,勿于他菩萨起瞋心,勿谤所未解甚深经,善修三解脱门,应勤精进,持戒,习定,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种三十二大人相业,及诸种种菩萨行等。 |
菩提行经 | 龙树 | 梵名Bodhicarya^vata^ra 或 Bodhisattva-carya^vata^ra。凡四卷。龙树菩萨集颂,宋代天息灾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经述说成菩提之道行。内容共有偈颂八品:(一)赞菩提心品(梵Bodhicitta^nus/am!sa^ ),(二)菩提心施供养品(梵Pa^pades/ana^ ),(三)护戒品(梵Samprajanya -raks!an!a ),(四)菩提心忍辱波罗蜜多品(梵Ks!a^nti -pa^ramita^ ),(五)菩提心精进波罗蜜多品(梵Vi^rya -pa^ramita^ ),(六)菩提心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品(梵Dhya^na -pa^ramita^ ),(七)菩提心般若波罗蜜多品(梵Prajn~a^ -pa^ramita^ ),(八)菩提心回向品(梵Parin!a^mana^ )。然本经另有梵本及西藏译本,皆于第二品之下另加菩提心持品(梵Bodhicittaparigraha )、菩提心不放逸品(梵Bodhicitta^prama^da )。 |
菩提心离相论 | 龙树 | 一卷,龙树菩萨造,赵宋施护译。由大悲为体,达蕴处界等诸相唯心所现,成就第一空义,则能以众生为所缘境,现种种相,说种种法,皆真实义。 |
菩提心观释 | 佚名 | 一卷,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略释菩提心非性非相,无生无灭,非觉非无觉等。 |
辟支佛因缘论 | 佚名 |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说八位辟支佛觉悟因缘 |
尼乾子问无我义经 | 马鸣 | 一卷,马鸣菩萨集。宋日称等译。尼犍外道诣大乘学者所,问无我之义,大乘学者为说无我之义,有偈颂。 |
那先比丘经 | 佚名 | Naxianbiqiujing,佛教经典。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的西北印度,最早所用语种不详,学术界对此有梵语、混合梵语等不同说法。后形成北、南两种流传本。北本于东汉时传入中国,即汉文大藏经中的《那先比丘经》;南本约定型于4世纪,即收入南传巴利三藏并流传于南传佛教各国的《弥兰陀问经》。北本的内容相当于南本的序言及前三部分,篇幅约为南本的四分之一。该经以公元前2世纪入主西北印度的大夏国王弥兰陀与印度佛教僧侣那先进行讨论的形式,论述轮回业报、涅槃解脱、灵魂观、佛身观等一系列佛教理论问题。对于了解印度原始佛教、印度与希腊思想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此经先后有汉译三种,现存二卷本(东汉译出、译者不详)、三卷本(译时、译者不详)两种,另有一卷本一种,已佚。巴利语的《弥兰陀问经》有僧伽罗文、泰文、罗马字母等不同文字拼写本多种,内容略有差异。此外,还有英、德、日、法各种文字译本。 |
密迹力士大权神王经偈颂 | 佚名 | 元广福大师僧录管主八撰,共一百七十五赞 |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 | 佚名 | 刘宋罽宾国沙门求那跋摩译,七言偈,种种劝诫,令修学正法 |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 | 佚名 | 梵名Suh=r!l -lekha ,西藏名Bs/es-pah!i spr=in%-yig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此系龙树训诫南印度国王之书函。乃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之偈颂,共一二六颂半。其中初三颂说明撰述之意,次四十一颂半说?明六波罗蜜、八支圣戒、少欲等,次十三颂论述五盖、五最胜法、三结、三学等,次五十颂叙述无常、地狱等六趣之苦,次十三颂说明七菩提分、十二缘起、八圣道、四圣谛等,最后六颂举出观自在菩萨及阿弥陀佛之名;综观全文,旨在劝说修道。受此书?函之王,义净译为亲友乘土国王,刘宋求那跋摩译作禅陀迦王,刘宋僧伽跋摩译作明胜功德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译号为娑多婆汉那,名为市寅得迦。西藏译为德西欧得王(藏Bde-spyod )。 |
金刚针论 | 法称 | 梵名Vajrasu^ci^ 。法称(梵Dharmaki^rti )造,宋代法天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基于佛教的立场,批判吠陀时代以来印度之阶级制度。除引用婆罗门教经典之文献而加以反驳外,并提倡人间平等,为一部简明之论书。本书之梵文原本现存,西元一八二九年英国东方学者荷吉森(B.H. Hodgson)出版梵文原本及英译本。此外另有德译本、西藏译本。又本书汉译本、西藏译本皆指为法称所作,而梵本之序及跋皆谓此书为马鸣(梵As/vaghos!a )所撰述。 |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 | 佚名 |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略称金刚顶发菩提心论、发菩提心论、菩提心论、瑜伽总持教门说菩提心观行修持义。乃密宗所依据之重要论部。立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门,记述菩提心之行相。以行愿菩提心利益安乐无余有情界;胜义菩提心观一切法无自性;而以三摩地观‘行’之相,即指日月轮观及五相成身观等。此论依三摩地之法,故得悟诸佛之法身而证‘法界体性智’。一般皆谓本论系龙树菩萨所作,然文中多处引用大日经、大日经供养法及大日经疏等之文句,由此推测或系唐代密宗祖师一行以后之著作。 |
解脱道论 | 佚名 | 梵名Vimoks!ama^rga -s/a^stra 。凡十二卷。阿罗汉优波底沙造,南朝梁代僧伽婆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内容系依坐禅人解脱之阶次分别解释戒、定、慧等解脱法门。共有十二品,即:因缘品、分别戒品、头陀品、分别定品、觅善知识品、分别行品、分别行处品、行门品、五通品、分别慧品、五方便品、分别谛品。第一品至第三品谈戒,叙述三学、八正道、破三十四法障碍道、八行四观、十三头陀等僧人修行之戒律与途径;第四品至第九品谈定,叙述四禅及十不净想、十念、十一切入、四无量心、四大食、不净想等三十八行处之种种修定方法;第十品至第十二品谈慧,阐说四谛、五阴、十二入、十二因缘、十八界等佛教教义。此书被认为是觉音撰清净道论之重要理论依据。据日本学者长井真琴之研究,本书与巴利文之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类同,然清净道论所举之多数譬喻,本书则阙如。 |
犍椎梵赞 | 佚名 |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纯梵语,无华言。 |
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 | 佚名 | 一卷,宋法贤译。说迦叶仙人应[口*尔]嚩迦人请医女人产病之法者。全然为医书,不关佛教。 |
集诸法宝最上义论 | 佚名 | 善寂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初明诸法皆从缘生,不离于识,广引经证,次释菩提无所得义,谓剎那王所诸法,即菩提相等,乃至菩提法中无所安立,若执无因,不集诸福,起染着心,感恶趣果,智者如实信解尊重恭敬,即得最上福聚。 |
集大乘相论 | 佚名 | 觉吉祥智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生,十波罗密,十地,十八空,三十七菩提分,四圣谛,四静虑,四无量,四等至,八解脱,三摩钵底先行,三解脱门,六神通,陀罗尼,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十八不共法,四声闻果,了知一切相,真如实际,无相法界。 |
回诤论 | 龙树 | 梵名Vigraha -vya^vartani^ (论破质疑之意)。全一卷。龙树(梵Na^ga^rjuna )着,汉译系后魏毗目智仙与瞿昙流支于兴和三年(541),在邺都金华寺所译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为龙树所著五部论之一,有七十二偈,每一偈均有龙树所作之注释。内容分二部分:一为反对论者之质疑,二为对质疑之批驳。前者乃对大乘教学‘一切法空无自性’(缘起)之根本命题,加以反驳论难者;后者则系龙树对此论难一一加以论破,而明一切法无自性,为因缘所生之学说。以上论项有十种,其中最主要之部分为有关无自性之阐述,以及自性(实体)成立不成立之论述,对反对论者之正理学派而言,本书可谓系正理学派与龙树间之论诤。 |
广释菩提心论 | 施护 | 四卷,莲华戒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引诸经以明大悲为本,慧及方便,一切时常行,及明闻思修三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