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六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七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八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三十

  附錄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七

  尊者世親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分别智品第七之二

  如是已辯諸智差别.智所成德今當顯示。於中先辯佛不共德.且初成佛盡智位修

  不共佛法有十八種。何謂十八。頌曰.

  十八不共法 謂佛十力等。

  論曰.佛十力四無畏三念住及大悲.如是合名爲十八不共法.唯於諸佛盡智時修.

  餘聖所無故名不共。且佛十力相别云何。頌曰.

  力處非處十. 業八.除滅道.

  定根解界九. 徧趣九或十. 宿住死生俗. 盡六或十智.

  注:

  [一]陳本卷第二十.

  ********************

  宿住死生智. 依靜慮.餘通. [一]贍部男佛身. 於境無礙故。

  論曰.佛十力者.一處非處智力.具以如來十智爲[二]性。二業異熟智力八智爲性.謂除

  滅道。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根上下智力.五種種勝解智力.六種種界智力.

  如是四力皆九智性.謂除滅智。七徧趣行智力.或聲顯此義有二途.若謂但緣能趣

  爲境九智除滅.若謂亦緣所趣爲境十智爲性。八宿住隨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如是

  二力皆俗智性。十漏盡智力.或聲亦顯義有二途.若謂但緣漏盡爲境六智除道苦

  集他心.若謂漏盡身中所得十智爲性。已辯自性.依地别者.第八第九依四靜慮.餘

  八通依十一地起.欲四靜慮未至中間幷四無色名十一地。已辯依地.依身别者.皆

  依贍部男子佛身。已辯依身.何故名力.以於一切所知境中智無礙轉故名爲力.由

  此十力唯依佛身.唯佛已除諸惑習氣於一切境隨欲能知.餘此相違故不名力.如

  舍利子捨求度人不能觀知鷹所逐鴿前後二際生多少等。如是諸佛徧於所知心

  注:

  [一]陳藏二本缺此句.另有何以故一語.與長行牒文合.梵本文略.

  [二]三本次分五段牒頌業八除滅道七句.

  ********************

  力無邊.云何身力。頌曰.

  身那羅延力. 或節節皆然. 象等七十增. 此觸處爲性。

  論曰.佛生身力等那羅[一]延.有餘師言.佛身支節一一皆具那羅延力.大德法救說諸

  如來身力無邊猶如心力.若異此者則諸佛身應不能持無邊心力。大覺獨覺及轉

  輪王支節相連.如其次第似龍蟠結連鎖相鈎.故三相望力有勝劣。那羅延力其量

  云何。十十倍增象等七力.謂凡象.香象.摩訶諾健那.鉢羅塞建提.伐浪伽.遮怒羅.那

  羅延.後後力增前前十倍。有說前六十十倍增敵那羅延半身之力.此力一倍成那

  羅延。於所說中.唯多應[二]理。如是身力觸處爲性.謂所觸中大種差别.有說是造觸離

  七外别有。佛四無畏相别云何。頌曰.

  四無畏如次 [三]初十二七力。

  論曰.佛四無畏如經廣[四]說.一正等覺無畏十智爲性.猶如初力.二漏永盡無畏六十

  注:

  [一]三本次牒頌文或節節皆然句.

  [二]三本次牒頌文此觸處爲性句.

  [三]陳藏二本此句開爲半頌.梵本文略.

  [四]三本次牒頌文初十二七力句.(原作二句)

  ********************

  智性.如第十力.三說障法無畏八智爲性.如第二力.四說出道無畏九十智性.如第

  七力。如何於智立無畏名。此無畏名目無怯懼.由有智故不怯懼他.故無畏名目諸

  智體。理實無畏是智所成.不應說言體卽是智。佛三念住相别云何。頌曰.

  三念住念慧. [一]緣順違俱境。

  論曰.佛三念住如經廣說.諸弟子衆一向恭敬能正受行.如來緣之不生歡喜捨而

  安住正念正知.是謂如來第一念住.諸弟子衆唯不恭敬不正受行.如來緣之不生

  憂慼捨而安住正念正知.是謂如來第二念住.諸弟子衆一類恭敬能正受行一類

  不敬不正受行.如來緣之不生歡慼捨而安住正念正知.是謂如來第三念住.此三

  皆用念慧爲體。諸大聲聞亦於弟子順違俱境離歡慼俱.此何名爲不共佛法。唯佛

  於此幷習斷故。或諸弟子隨屬如來有順違俱應甚歡慼.佛能不起可謂希奇.非屬

  諸聲聞.不起非奇特.故唯在佛得不共名。諸佛大悲云何相别。頌曰.

  注:

  [一]陳藏二本缺此句.梵本文略.

  ********************

  大悲唯俗智. 資糧行相境 平等上品故. 異悲由八因。

  論曰.如來大悲俗智爲性.若異此者則不能緣一切有情.亦不能作三苦行相。如共

  有悲。此大悲名依何義[一]立。依五義故此立大名.一由資糧故大.謂大福德智慧資糧

  所成辦故.二由行相故大.謂此力能於三苦境作行相故.三由所緣故大.謂此總以

  三界有情爲所緣故.四由平等故大.謂此等於一切有情作利樂故.五由上品故大.

  謂最上品更無餘悲能齊此故。此與悲異由八種因.一由自性.無癡無瞋自性異故.

  二由行相.三苦一苦行相異故.三由所緣.三界一界所緣異故.四由依地.第四靜慮

  通餘異故.五由依身.唯佛通餘身有異故.六由證得.離有頂欲證得異故.七由救濟.

  事成希望救濟異故.八由哀愍.平等不等哀愍異故。已辯佛德異餘有情.諸佛相望

  法皆等不。頌曰.

  由資糧法身 利他佛相似. 夀種姓量等 諸佛有差别。

  注:

  [一]陳藏二本次牒頌文資糧行相境兩句.

  ********************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利他.等究

  竟故。由夀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别.夀異謂佛夀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刹

  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

  住久近等.如是有異由出世時所化有情機宜别故。諸有智者思惟如來三種圓德

  深生愛敬。其三者何。一因圓德.二果圓德.三恩圓德。初因圓德復有四種.一無餘修.

  福德智慧二種資糧修無遺故.二長時修.經三大劫阿僧企耶修無倦故.三無間修.

  精勤勇猛刹那刹那修無廢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學無所顧惜修無慢故。次果圓德

  亦有四種.一智圓德二斷圓德三威勢圓德四色身圓德.智圓德有四種.一無師智

  二一切智三一切種智四無功用智.斷圓德有四種.一一切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

  三畢竟斷四幷習斷.威勢圓德有四種.一於外境化變住持自在威勢二於夀量若

  促若延自在威勢三於空障極遠速行小大相入自在威勢四令世間種種本性法

  ********************

  爾轉勝希奇威勢.威勢圓德復有四種.一難化必能化二答難必決疑三立教必出

  離四惡黨必能伏.色身圓德有四種.一具衆相二具隨好三具大力四內身骨堅越

  金剛外發神光踰百千日。後恩圓德亦有四種.謂令永解脫三惡趣生死.或能安置

  善趣三乘。總說如來圓德如是.若别分析則有無邊.唯佛世尊能知能說.要留命行

  經多大劫阿僧企耶說乃可盡.如是則顯佛世尊身具有無邊殊勝奇特因果恩德

  如大寶山。有諸愚夫自乏衆德.雖聞如是佛功德山及所說法不能信重.諸有智者

  聞說如斯生信重心徹於骨髓.彼由一念極信重心轉滅無邊不定惡業.攝受殊勝

  人天涅槃.故說如來出現於世爲諸智者無上福田.依之引生不空可愛殊勝速疾

  究竟果故.如薄伽梵自說頌言.若於佛福田能植少分善初獲勝善趣後必得涅槃。

  已說如來不共功德.共功德今當辯.頌曰.

  復有餘佛法 共餘聖異生. 謂無諍願智 無礙解等德。

  ********************

  論曰.世尊復有無量功德與餘聖者及異生[一]共.謂無諍.願智.無礙解.通.靜慮.無色.等

  至.等持.無量.解脫.勝處.徧處等.隨其所應.謂前三門唯共餘聖.通靜慮等亦共異生。

  前三門中且辯無諍.頌曰.

  無諍世俗智. 後靜慮.不動. 三洲.緣未生. 欲界有事惑。

  論曰.言無諍者.謂阿羅漢觀有情苦由煩惱生.自知己身福田中勝.恐他煩惱復緣

  已生.故思引發如是相智.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緣己身生貪瞋等.此行能息諸有

  情類煩惱諍故得無諍名.此行但以俗智爲[二]性。第四靜慮爲其所依.樂通行中最爲

  勝[三]故。不動應果能起非餘.餘尚不能自防起惑.况能止息他身煩[四]惱。此唯依止三洲

  人[五]身.緣欲未來有事煩惱.勿他煩惱緣己生故。諸無事惑不可遮防.內起隨應總緣

  境故。辯無諍已.次辯願智.頌曰.

  [六]願智.能徧緣. 餘如無諍說。

  注:

  [一]陳藏二本次牒頌文謂無諍願智兩句.

  [二]三本次牒頌文後靜慮.

  [三]次牒不動.

  [四]次牒三洲.

  [五]次牒緣未生欲界有事惑.

  [六]陳藏二本此二句亙倒.

  ********************

  論曰.以願爲先引妙智起.如願而了故名願智.此智自性地種姓身與無諍同.但所

  緣[一]别.以一切法爲所緣故。毗婆沙者作如是言.願智不能證知無色.觀彼因行及彼

  等流差别故知.如田夫類。諸有欲起此願智時.先發誠願求知彼境.便入邊際第四

  靜慮以爲加行.從此無間隨所入定勢力勝劣.如先願力引正智起.於所求境皆如

  實知。已辯願智.無礙解者.頌曰.

  [二]無礙解有四. 謂法義詞辯.

  [三]名義言說道 無退智爲性.

  法詞唯俗智. 五二地爲依. 義十六.辯九. 皆依一切地.

  但得必具四. 餘如無諍說。

  論曰.諸無礙解總說有四.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辯無礙解.此四

  總說.如其次第以緣名義言及說道不可退轉智爲自性.謂無退智緣能詮法名句

  注:

  [一]陳藏二本次牒頌文能徧緣.

  [二]二本此二句開爲一頌.初三無礙與第四無礙分兩段說.梵本文略.

  [三]二本以下文云.此緣言道境.九智一切地.十或六義解.徧處餘世智.欲界定法解.於言欲初定.若不具未得.長行分九段牒釋.

  ********************

  文身立爲第一.緣所詮義立爲第二.緣方言詞立爲第三.緣應正理無滯礙說及緣

  自在定慧二道立爲第四.此則總說無礙解體兼顯所緣。於中法詞二無礙解唯俗

  智攝.緣名身等及世言詞事境界故.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欲界四靜慮.以於上地

  無名等故.詞無礙解唯依二地謂欲界初靜慮.以於上地無尋伺故。義無礙解十六

  智攝.謂若諸法皆名爲義義無礙解則十智攝.若唯涅槃名爲義者義無礙解則六

  智攝.謂俗法類滅盡無生.辯無礙解九智所攝.謂唯除滅.緣說道故.此二通依一切

  地起.謂依欲界乃至有頂。辯無礙解於說道中許隨緣一皆得起故。施設足論釋此

  四言.緣名句文此所詮義.卽此一二多男女等言别.此無滯說及所依道無退轉智

  如次建立法義詞辯無礙解名.由此顯成四種次第。有餘師說.詞謂一切訓釋言詞.

  如有說言有變礙故名爲色等.辯謂展轉言無滯礙。傳說此四無礙解生.如次慣習

  算計佛語聲明因明爲前加行。若於四處未得善巧必不能生無礙解故。理實一切

  ********************

  無礙解生唯學佛語能爲加行。如是四種無礙解中隨得一時必具得四.非不具四

  可名爲得。此四所緣自性依地與前無諍差别如是.種姓依身如無諍說。如是所說

  無諍行等.頌曰.

  六依邊際得。

  邊際六.後定. [一]徧順至究竟. 佛餘加行得。

  論曰.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六種皆依邊際定[二]得。邊際靜慮體有六種.前六除詞加餘

  邊際.詞無礙解雖依彼得而體非彼靜慮所收.邊際名但依第四靜慮故。此一切地

  徧所隨順故.增至究竟故.得邊際名。云何此名徧所隨順。謂正修學此靜慮時從欲

  界心入初靜慮次第順入乃至有頂.復從有頂入無所有次第逆入乃至欲界.復從

  欲界次第順入展轉乃至第四靜慮名一切地徧所隨順。云何此名增至究竟。謂專

  修習第四靜慮.從下至中從中至上.如是三品復各分三.上上品生名至究竟。如是

  注:

  [一]三本此句開爲半頌.

  [二]三本次分三段牒頌邊際六後定三句.

  ********************

  靜慮得邊際名.此中邊名顯無越義.勝無越此故名爲邊.際言爲顯類義極義.如說

  四際及實際言。除佛所餘一切聖者所說六種唯加行得.非離染得非皆得故。唯佛

  於此亦離染得.諸佛功德初盡智時由離染故一切頓得.後時隨欲能引現前不由

  加行.以佛世尊於一切法自在轉故。已辯前三唯共餘聖德.於亦共凡德且應辯通.

  頌曰.

  通六謂神境 天眼耳他心 宿住漏盡通. 解脫道慧攝.

  [一]四俗.他心五. 漏盡通如力. 五依四靜慮.

  自下地爲境. [二]聲聞麟喻佛 二三千無數. 未曾由加行.

  曾修離染得. [三]念住初三身. 他心三.餘四.

  天眼耳無記. 餘四通唯善。

  論曰.通有六種.一神境智證通二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四他心智證通五宿

  注:

  [一]陳藏二本此句開爲半頌.

  [二]三本缺下三句.

  [三]三本次二句互倒.又缺餘四兩字.

  ********************

  住隨念智證通六漏盡智證[一]通.雖六通中第六唯聖.然其前五異生亦得.依總相說

  亦共異生。如是六通解脫道攝慧爲自性.如沙門果.解脫道言顯出障義.神境等四

  唯俗智攝.他心通五智攝謂法類道世俗他心.漏盡通如力說謂或六或十智.由此

  已顯漏盡智通依一切地緣一切境。前之五通依四靜慮。何緣此五不依無色。初三

  别緣色爲境故.修他心通色爲門故.修宿住通漸次憶念分位差别方得成故.成時

  能緣處姓等故.依無色地無如是能。諸有欲修他心通者.先審觀己身心二相前後

  變異展轉相隨.後復審觀他身心相.由此加行漸次得成.成已不觀自心諸色於他

  心等能如實知。諸有欲修宿住通者.先自審察次前滅心.漸復逆觀此生分位前前

  差别至結生心.乃至能憶知中有前一念.名自宿住加行已成.爲憶念他加行亦爾。

  此通初起唯次第知.慣習成時亦能超憶.諸所憶事要曾領受.憶淨居者昔曾聞故.

  從無色歿來生此者依他相續初起此通.所餘亦依自相續起。修神境等前三通時.

  注:

  [一]三本次分五段牒頌解脫道慧攝等四句.

  ********************

  思輕[一]光聲以爲加行.成已自在隨所應爲。故此五通不依無色。又諸無色觀減止增.

  五通必依止觀均地.未至等地由此已遮。如是五通境唯自下.且如神境隨依何地

  於自下地行化自在.於上不然.勢力劣故.餘四亦爾隨其所應.是故無能取無色界

  他心宿住爲二[二]通境。卽此五通於世界境作用廣狹諸聖不同.謂大聲聞麟喻大覺

  不極作意如次能於一二三千諸世界境起行化等自在作用.若極作意如次能於

  二千三千無數世界。如是五通若有殊勝勢用猛利從無始來曾未得者由加行得.

  若曾慣習無勝勢用及彼種類由離染得.若起現前皆由加行.佛於一切皆離染得.

  隨欲現前不由加[三]行。六中前三唯身念住.但緣色故.謂神境通緣四外處色香味觸.

  天眼緣色.天耳緣聲。若爾.何緣說死生智知有情類由現身中成身語意諸惡行等。

  非天眼通能知此事.有别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是天眼通力所引.故

  與通合立死生智名。他心智通三念住攝.謂受心法.緣心等故。宿住漏盡四念住攝.

  注:

  [一]原刻作先.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二]原刻作道.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三]三本次分三段牒頌曾修離染得五句.

  ********************

  通緣五藴一切境故。此六通中天眼天耳無記性攝.許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

  若爾寧說依四靜慮。隨根說故亦無有失.謂所依止眼耳二根由四靜慮力所引起

  卽彼地攝.故依四地.通依根故說依四言.或此依通無間道說.通無間道依四地故。

  餘之四通性皆是善。若爾何故品類足言.通云何謂善慧。彼據多分.或就勝說。如契

  經說無學三明.彼於六通以何爲性。頌曰.

  第五二六明. 治三際愚故.

  [一]後真.二假說. 學有闇非明。

  論曰.言三明者.一宿住智證明二死生智證明三漏盡智證明.如其次第以無學位

  攝第五二六通爲其自性。六中三種獨名明[二]者.如次對治三際愚故.謂宿住智通治

  前際愚.死生智通治後際愚.漏盡智通治中際愚。此三皆名無學明者.俱在無學身

  中起故.於中最後容有是真.通無漏故.餘二假說.體唯非學非無學故。有學身中有

  注:

  [一]陳藏二本次文開爲一頌云.最後無學二.同名彼續生.於學不說明.續有無明故.梵本文略.

  [二]三本次牒頌文治三際愚故句.

  ********************

  愚闇故.雖有前二不立爲明.雖有暫時伏滅愚闇.後還被蔽故不名明。契經說有三

  種示導.彼於六通以何爲體。頌曰.

  第一[一]四六導. 教誡導爲尊. 定由通所成. 引利樂果故。

  論曰.三示導者.一神變示導二記心示導三教誡示導.如其次第以六通中第一四

  六爲其自性。唯此三種引所化生令初發心最爲勝故.或此能引憎背正法及處中

  者令發心故.能示能導得示導名.又唯此三令於佛法如次歸伏信受修行得示導

  名.餘三不[二]爾。於三示導教誡最尊.唯此定由通所成故.定能引他利樂果故。謂前二

  導呪術亦能.不但由通故非決定.如有呪術名健馱梨.持此便能騰空自在.復有呪

  術名伊刹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教誡示導除漏盡通餘不能爲故是決定。又前二

  導有但令他暫時迴心非引勝果.教誡示導亦定令他引當利益及安樂果.以能如

  實方便說故.由是教誡最勝非餘。神境二言爲目何義。頌曰.

  注:

  [一]陳藏二本作三.蓋以他心爲第三種通也.

  [二]三本次牒頌文教誡導爲尊向.

  ********************

  神體謂等持. 境二謂行化. 行三意勢佛. 運身勝解通.

  [一]化二謂欲色. 四二外處性. 此各有二種. 謂似自他身。

  論曰.依毗婆沙所說理趣.神名所目唯勝等持.由此能爲神變事故.諸神變事說名

  爲境。此有二種.謂行及[二]化。行復三種.一者運身.謂乘空行猶如飛鳥.二者勝解.謂極

  遠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三者意勢.謂極遠方舉心緣時身卽能至.此勢如意得意

  勢名。於此三中意勢唯佛.運身勝解亦通餘乘.謂我世尊神通迅速隨方遠近舉心

  卽至.由此世尊作如是說諸佛境界不可思議.故意勢行唯世尊有.勝解兼餘聖.運

  身幷異生。化復二種.謂欲色界.若欲界化外四處除聲.若色界化唯二謂色觸.以色

  界中無香味故。此二界化各有[三]二種.謂屬自身他身别故.身在欲界化有四種.在色

  亦然.故總成八。若生在色作欲界化.如何不有成香味失。如衣嚴具.作而不成.有說

  在色唯化二處。化作化事爲卽是通不。不爾。云何。是通之果。此有幾種.差别云何。頌

  注:

  [一]三本次四句合爲半頌餘.文云.欲繫化者二.四外處二類.色繫二.長行分兩段牒釋.

  [二]陳藏二本次分四段牒頌行三意勢佛等六句.

  [三]原刻作一.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

  曰.

  [一]能化心十四.

  [二]定果二至五. 如所依定得. 從淨自生二.

  化事由自地. 語通由自下. [三]化身與化主 語必俱.非佛.

  先立願留身 後起餘心語.

  有死留堅體. 餘說無留義. 初多一心化. 成滿此相違.

  修得無記攝. 餘得通三[四]性。

  論曰.神境通果能變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有十[五]四.謂依根本四靜慮生有差

  别故.依初靜慮有二化心.一欲界攝二初靜慮.第二靜慮有三化心.二種如前加二

  靜慮.第三有四.第四有五.謂各自下如理應思。諸果化心依自上地必無依下.下地

  定心不生上果.勢力劣故.第二定等果下地化心對初定等果上地化心由依及行

  注:

  [一]陳藏二本此句廣爲一句半云.此由化心有.十四.梵本文略.次同.

  [二]二本此句開爲半頌云定果二至五.如次非上生.

  [三]二本次四句合爲半頌.

  [四]二本次出後文神境五修生咒藥業生故兩句.

  [五]二本次分四段牒頌定果二至五等三句.

  ********************

  亦得名勝。如得靜慮.化心亦然.果與所依俱時得故。諸從靜慮起果化心.此心必無

  直出觀義.謂從[一]淨定起初化心此後後心從自類起.此前前念生自類心最後化心

  還生淨定.故此從二能生二心.非定果心無記性攝.不還入定有直出義.如從門入

  還從門出。諸所化事由自地心.無異地化心起餘地化故。化所發言通由自下.謂欲

  初定化所發言此言必由自地心起.上化起語由初定心.上地自無起表心[二]故。若一

  化主起多化身.要化主語時諸化身方語.言音詮表一切皆同.故有伽他作如是說.

  一化主語時諸所化皆語一化主若默諸所化亦然。此但說餘.佛則不爾.佛諸定力

  最自在故.與所化語容不俱時.言音所詮亦容有别。發語心起化心旣無.應無化身.

  化如何語。由先願力留所化身.後之餘心發語表業.故雖化語二心不俱.無依化身

  亦得發語。非唯化主命現在時能留化身令久時住.亦有令住至命終後.卽如尊者

  大迦葉波留骨鎖身至慈尊世.唯堅實體可得久留.故迦葉波不留肉等。有餘師說

  注:

  [一]原刻作靜.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二]陳藏二本次分六段牒頌化身與化主等十句.

  ********************

  願力留身必無有能令至死後.飲光尊者留骨鎖身由諸天神持令久住。初習業者

  由多化心方能化生一所化事.習成滿者由一化心隨欲化生多少化事。如是十四

  能變化心皆是修得無記性攝.卽是通果無記攝義.餘生得等能變化心通善不善

  無記性攝.如天龍等能變化心彼亦能爲自他身化。於十色處化九除聲.理實無能

  化爲根者.然所化境不離根故.言化九處亦無有失。天眼耳言爲目何義。頌曰.

  天眼耳謂根. 卽定地淨色. 恆同分.無缺. 取障細遠等。

  論曰.此言唯目天眼耳根.卽四靜慮所生淨色.謂緣光聲修加行故。依四靜慮於眼

  耳邊引起彼地微妙大種所造淨色眼耳二根.見色聞聲名天眼耳。如是眼耳何故

  名天。體卽是天.定地攝故。然天眼耳種類有三.一修得天.卽如前說.二者生得.謂生

  天中.三者似天.謂生餘趣由勝業等之所引生能遠見聞似天眼耳.如藏臣寶菩薩

  輪王諸龍鬼神及中有[一]等。修得眼耳過現當生恆是同分.以至現在必與識俱.能見

  注:

  [一]陳藏二本次牒頌文恆同分無缺兩句.

  ********************

  聞故。處所必具.無翳無缺。如生色界一切有情能隨所應取被障隔極細遠等諸方

  色聲.故於此中有如是頌.肉眼於諸方被障細遠色無能見功用天眼見無遺。前說

  化心修餘得異.神境等五各有異耶。亦有。云何。頌曰.

  [一]神境五修生 呪藥業成故. 他心修生呪 又加占相成.

  [二]三修生業成. 除修皆三性. 人唯無生得. 地獄初能知。

  論曰.神境智類總有五種.一修得二生得三咒成四藥成五業成.曼馱多王及中有

  等諸神境智是業成攝。他心智類總有四種.前三如[三]上.加占相成。餘三各三.謂修生

  業。除修所得皆通善等.非定果故不得通名。人中都無生所得者.餘皆容有.隨其所

  應本性生念業所成攝。[四]於地獄趣初受生時.唯以生得他心宿住知他心等及過去

  生.苦受逼已更無知義.若生餘趣如應當知。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七

  注:

  [一]陳藏二本以此二句移前.别有一頌.梵本文略.

  [二]二本缺此二句.又下二句互倒.

  [三]陳藏二本次分二段牒頌他心修成咒二句.

  [四]二本此段首牒地獄初能知句.移在前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