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终南山草堂沙门宗密

次后有二问答。两重除障。初净业章除我入觉。后普觉章依师离病。此皆观行中障。故同大科。初中虽约计执浅深说有四相差别。然唯是我见。故经文除别列四名之外。节节皆有我字。若除此执便是圆觉。故云入觉。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陈辞句中二。一庆前。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 前总明观行。一向称理而修。犹可领解。今于一味之中。广张诸轮屈曲差别。差别不乖一味。尤为难见。故不思议。

一切如来因地行相 远成所答文殊之问。

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悟因行也。夫果德称真约理可照。因行治染体解是难。今一念备知炳然齐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故深庆矣。二问后又三。一正问。

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 此中问意不说本来都迷。意明已知觉性圆明诸法清净。何得凡心宛在不合觉源。所作所为情犹憎爱。自他全别难自浑融。比对果人天地之远。觉心本净悟即应同。更有何法染污。令我用心异佛。故云因何迷闷不入。二情后。

惟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 法性者诸法之性。若直谭本体则名觉性。若推穷差别之法。皆无自体同于一性。即名法性。今推破四相豁融诸法。全同觉性。故云开悟法性。从前经文但云觉性。唯此段云法性。意在此矣。三结意。

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下三唱仿前。

说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正说长行中四。一总叙过由。二别释四相。三存我失道。四断惑成因。初中总叙四相。为过患之因由。文二一明过患本起。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 未曾悟故。故下有生盲之喻。

妄想执有 无中横计。

我人众生及与寿命 统唯我相但由展转约义。故有四名。四名复有二相。一迷识境。二迷智境。初者谓取自体为我。计我展转趣于余趣为人。计我盛衰苦乐种种变异相续为众生。计我一报命根不断而住为寿者。如金刚两论所说。迷智境者。即此经说。至文当知。

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真我本有。迷之谓无。妄我本空。执之为有。四皆横计。故云尔也。二明过患滋多文四。一展转生妄。二违拒觉心。三动息俱迷。四结成障道。今初展转者初四句由迷起惑。次二句由惑造业。次二句由业招报。后一句反于五道堕于二乘。

由此便生憎爱二境 谓由执四相为实我体。所以于自生爱于他生憎。顺我者爱。违我者憎。如是爱憎皆由执我。故曰由此。

于虚妄体重执虚妄 四大五蕴迷性妄生。众缘假合已是虚妄。更于其上重执我人。故云尔也。

二妄想依生妄业道 由前二妄故。生起造作种种妄业。业能引至苦乐之果。故名为道。

有妄业故妄见流转 业成即受生死流转。生死流转是所至之果。

厌流转者 厌三界不安皆如火宅。息缘断惑。

妄见涅槃 趣寂耽空志在灰身灭智。然上十句总当二乘宗中生灭四谛也。谓初六句集谛。次二句苦谛。次一句道谛。后一句灭谛。二违拒觉心。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 正是结答前问。前问云何迷闷不入。今答云。由认四相展转生过。纵离六道复堕二乘。是故不入。

非觉违拒诸能入者 前问云因何使诸众生不入。故此答云。非觉违拒使之不入。但由认我故不入也。如梦身未忘不能合于本身。非本身违拒。

有诸能入非觉入故 释成非觉违拒。意云。入时若是觉入。不入即是觉拒。既入者自是信解行等。觉体元无出入。入与不入何责于觉。三动息俱迷文二。一正明。

是故动念 即前苦集八句。

及与息念 即前灭道二句。

皆归迷闷 结成不入二征释文二。初征。

何以故 动念既为背觉。息念即合契真。何故皆称迷闷。二释分一一直释。

由有无始本起无明 最初根本而起。又从本源而起。

为己主宰 由将无始住地无明为我主故。动是我动。息是我息。我相既在动息俱迷。二转释。前是对征之释。此又委细释于前文本起之义。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 未曾悟故。如人若十岁二十始盲。则眼前虽不见物。说之即能了知。若胎中无目生来便盲。则对色之时种种为说终无所益。则先须金錍抉膜然后指示是非。故涅槃经说。如盲人不识乳色。他人为说展转譬喻贝米雪鹤。竟不能得识其乳色。

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前得本起因地。则所修皆是佛因。此用本起无明。一切皆是魔业。又前以觉圆明故根尘普净。结云一切是觉。今以无明为本。故云皆是无明。前如金为千器器器皆金。此如土为千器器器皆瓦。

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由爱故得身。若断身即违爱。如人身纵卑陋病苦亦自保命终不能断。断余或可。自断诚难。认我亦尔。断一切烦恼恶业。容有得者。欲令断我其可得乎。何以故。我终不能还断我故。又有我故必不觉我。如眠不自见故。必情忘想尽与觉一体。觉是真我则妄我本无。方名为断。如梦身纵令至劣至苦梦时终不肯断。必须觉来合于本身方嫌梦苦复无可断。四结成障道。

是故当知 指前意势。直从我体起憎爱已来。乃至不断命等。此都结之以成障道所以云。

有爱我者我与随顺 对顺生爱以明我。

非随顺者便生憎怨 对违起憎以明我。

为憎爱心养无明故 双指上二唯滋无明。故知迷心修道纵令勤苦种种行门。但助无明何成佛果。

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正明障道。言相续者。本从无明而生憎爱。憎爱还熏无明。种子现行相续不断。将此求道毕竟不成。故宝积经云。于身生宝爱。不离于我人。彼作是修行由斯堕恶趣。二别释四相。然此我等行相殊常。常者但约迷执。初果已除。此乃直就修证。罗汉未晓。文中即为四段。一约事验我。二悟我成人。三了迹迹生。四潜续如命。初谓验其任运分自他者是其我相。文中二。一标释粗相。二结指细相。初中二。一征起标示。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夫我难自见。约事证知。但验自他各殊。即证自中有我。设令修道舍妄证真。但觉有心。总名我相。二约喻以释。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支弦(紧急)缓 缓慢皆是支体不调手足失度之状。

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此况道者燕居静室或隐深山。心绝经营境无违顺。习闲成性暂得忘情。不觉自他谓证无我。若违顺所逼宛有心生心。既未平方知我在故下云。若复有人叹谤其法即喜恨等。二结指细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 上能下所。

如来毕竟了知 于所证中又上是能了知也。

清净涅槃 所了知也。

皆是我相 谓非但了知二乘涅槃为我相。设使了知如来涅槃亦是我相。然涅槃但是觉体。非别有可证。今既证得涅槃不忘能所。即是我相。二悟我成人。悟前非者是此相矣。文二。一粗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觉前非也。者字正名人相。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 不作证心。

所悟非我悟亦如是 同前非也。

悟已超过一切证者 绝所证之过。除能悟之累。

悉为人相 结成也。二细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 不取能所故。

俱是我者心存少悟 此智不袪为存悟矣。非诸差别故云少也。

备殚证理 无非不尽故曰备。殚尽也。

皆名人相 结成细相。三了迹迹生。谓前二相俱是心迹。总不执之故免我人。然此了心又亦是迹。故云了迹迹生。文三。一征起标示。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觉前能悟悟是所觉。悟既成所觉又名能。展转无穷皆成能所。能所及处皆是相待。了此无定。故离前非计所不及。谓免诸过。不觉此计又是众生。众生者不定执一之谓也。二举喻征释。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 借世人语辞以为义势。显众生相。

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 双标非也。下自释云。

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 以自是众生故非我也。

云何非彼我是众生 以云我是众生不云彼是众生故非彼也。

非彼我故 非彼人之我也。又显于自于彼不计我人。故非彼我。三指前对辨。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我相)了悟(人相)皆为我人 指前二相也。下对之以辨众生之相云。

而我人相所不及者 了证者空则我不及。了悟者空则人不及。不执主宰故离我人。

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心不忘故即。上者宇四。潜续如命谓。都无所执但拟修行由。不起心免前三过。即此无执之业智相续未忘。非故生心。故言潜续。文二。一征起标示。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可知)心照清净 即心之照故云清净。即自觉也。

觉所了者 觉前三相即觉他也。证悟等尽彻于真源。无别能觉。故上云心照。

一切业智 拟将此智修习一切无漏之业故。

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虽能除妄而不自除。故不自见。不自见故犹如命根。如命根者。兼取相续不断之义。二展转细释又三。一以义正释。

善男子若心照见 是此门之相。

一切觉 是前三相。

者(通二)皆为尘垢 双指过患下释过患所以云。

觉所觉者不离尘故 由将此心见前诸觉故不离尘。以心未忘故。二以喻反释。

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 汤销冰尽同成一水。更无能知尽者。反明此业智既照前三相皆尽。则是我病未尽。如冰若言我尽。即此言尽之冰便是不尽。若细配合则水喻真性。冰喻四相。汤喻智慧。煎水名汤。悟心名智。故谓水冻成冰。还煎水以销之。冰汤俱尽湿性独存。以喻心迷成我还悟心以消之我智俱尽照体独立。三以法正合。

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若以同喻反合。应云无别有我知我尽者。今翻喻势顺前正释。故云正合三存我失道文二。一总标失道。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 由前四相皆有取证。

终不能成一切圣果 既将此心修行。则行行。皆带能所。故不成圣。正同华严多劫六度不名菩萨。

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正宗佛法之末世也。夫正法之时。修则皆证。末世之时人多取相。今既取证相。则正法亦同末世。若遇此教了达病源。则虽末世还同正法。后展转广释文四。一认我为真。二说病为法。三将凡滥圣。四趣果迷因。初中二。一征释其过。二结成障觉。初中六。一久修如何不证征。二认我取证非真释三取证云何妨道征。四爱寂憎喧非脱释。五何知证法非脱征。六赞喜谤嗔验我释。今初。

何以故 劫数既多行又勤苦。以何义故不证圣果。释中二。一法。

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 良由认我以为涅槃故。虽多劫勤修终无所益。如认梦身以为自己。勤为家业种种疲劳。终无一事益于资产。二喻。

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贼若在外犹可堤防。养之为儿如何捡慎。又知贼是贼贼无能为。认之为儿宁免破败。以喻六根取境犹可制御藏识妄我难以辨明。故如来藏中功德之宝念念衰耗。由此贫穷难集福智。三证何妨道征。

何以故 纵使认我取证。何以便妨于道。憎爱非脱释。

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 夫生死轮回本自憎爱。欲求解脱须尽二源。今爱涅槃还是本爱。今憎生死亦是本憎。弃苦欣乐虽殊。憎爱元是本习。带之修道佛果岂成。伏我爱根为涅槃者。由伏之故不起。不起之相似涅槃相。以似为真故云尔也。

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本爱涅槃拟除生死。爱心既在即生死根。爱根憎苗岂名解脱。五何知证法非脱征。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 法者涅槃。由前释知爱涅槃者名不解脱。故此征云。若爱生死许是系缚。今悟涅槃是寂灭法。以何相知云不解脱。六赞毁验我释者。谓实证者必无我无我故即无嗔喜。今为法嗔喜。即知证法非真。我未尽故。文中二。一标我未尽。

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已微证为自清净 外知根尘假合。内觉性体寂然。

由未能尽我相根本 正标未尽。二以境验知。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 然世境违顺粗重易明。唯就法门最难觉察。但言为法嗔彼度此。不知此心元是我相。

则知我相坚固执持 因对外境验得内心我无间断。

潜伏藏识 种子也。

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现行也。遇境则发相续流转。通而言之。谓因对外境。验得内心我执犹坚潜藏相续。虽慧军数举魔众频摧。且阿赖耶城难攻主宰。末那常侍防护牢强。意识谋臣经营内外。旁监五识之将。以镇六根之门。由是贼主频通游戏。时时偷号惑我法王。往往侵强扰我观境。虽外怯般若。昼伏夜行。而内挟无明昼夜不断。二结成障觉。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二说病为法文一。一正释其非二结成障觉。初中二。一覆推。蹑前为法嗔喜之次推穷。以成说病为法之过。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 恐闻嗔喜是我便拟忍受不嗔用为无我。故推征云。若见彼是毁人我被彼毁而不嗔者。此亦是我。故云。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既见有毁我者则未得我空。亦应云。若知我空无我说法。故次云。

有我说法我未断故 然毁者是彼。说者是我。经文于毁者言无。反明过也。于说法者言有。顺明过也。翻覆推过者。下拟决断为病故。

众生寿命 阙人相者。取其文润成句。

亦复如是 例于我也。二决断。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 指前所推之过也。即是四相四相若存总名为病。

是故名为可怜愍者 以病为法诚可怜愍。

虽勤精进增益诸病 带病修行故增诸病。反此而言。则称实修行唯益实德。如药草等种有甘苦。水土所滋各唯增益。苦喻我相为本。甘喻净觉为本。水土则喻万行。二结成障觉。

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三将凡滥圣文二。一正明相滥。二结成障觉。初中二。一抑圣同己。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佛说了义称理法门。皆言心境本空惑业本净凡圣不异因果皆圆。就佛见之理实如此。且众生迷倒已久种习根深纵令信解法门。现用元来随念。但以分别心识。解他无碍言教谓言佛意亦秖如然。心既是念。故不觉念。不知冥通。证入异于随相信心。认佛平等之谭。不能断惑求证。故经印言终不成就。华严亦云。如贫数他宝等。二骋己齐圣。前则抑高就下。此则骋下齐高。文二。一认其圣智。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 理也。乃至圣人所具功德。

未证谓证 智也。则圣人冥证之智身。今谓得谓证者增上慢人。若自知不证而言证者。则根本戒中大妄语戒。非此文意。二验出凡情。

见胜进者心生嫉妒 然诸圣人形类不定。得与不得内证在心。何以辨他未得未证。故观心行以验真虚。夫圣人用心他己无二。见他胜进或法教流行。念念喜欢必能随顺。自验内心如此。或即证悟不虚。若自觉己衰他盛则嫉。己盛他衰则喜。纵令深解妙境但是心之所缘。勿错认之谓得谓证。二结成障觉。

由彼众生 双指前两类之人。

未断我爱 前云终不成就者。以佛无我爱凡有我爱故云云。见胜进嫉妒。亦由我爱。由我爱故下云。

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四趣果迷因。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趣果)无令求悟惟益多闻 迷因也。即知先须悟道然后多闻增慧。末世之人多迷此意。唯宗名数不务了心。心既不通。解义唯多我见唯长。故下云。

增长我见 华严亦云。不能了自心增长一切恶等。又智论云。多闻无智慧是不知实相。譬如大闇中有灯而无目等。四断惑成因二。一顺释。

但当精勤 诫劝之辞。

降伏烦恼 别标所断。

起大勇猛 通劝修断。

未得令得 修也。谓真实境中一切功德妙用。

未断令断 断也。颠倒境中一切障碍之法。即下所列云。

贪嗔爱慢 根本烦恼中三也。爱无别性贪数所摄。

谄曲嫉妒 小随烦恼。

对境不生彼(他也)我(自也)恩爱一切寂灭 重举此者。生死根本最难拔故。念尽则自他俱寂。

佛说是人渐次成就 结成因也。由前说除我用心。当时虽悟仍虑长时难离我习。故佛诫云。但得顿我悟空勤断烦恼。我见习气渐尽。无上佛果自然渐成。

求善知识不堕邪见 商人入海须假导师。学者修行必资善友。二反释。

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反明不生憎爱则入觉也。偈赞中四。如次讽前。全同长行。故不烦写。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且标举也。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一也)

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二也)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三也。城喻觉者。法喻各有三义一了心性空众惑不入。如防外敌。二见恒沙德则万行圆增。如养人众二道无不通。如开门引摄。

若能归悟刹

刹是世界如入唐国率土属唐蕃境亦尔。故知若到悟境。则法法属悟。迷境亦尔。

先去贪嗔痴

痴长无偈有。慢则长有偈无。文影略也。

法爱

爱涅槃。

不存心(断也)渐次可成就(成因)

我身

憎爱之本。

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所依既空能依何有。

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

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四也。悟刹我身皆长无偈有。自下依师离病者。谓广劝依善知识。除去四病及诸细惑。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有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正陈中二。一庆前。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四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二请后曲有三。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 一明请问之意。如人有子病者偏忧。菩萨大悲先哀末世。贤圣隐没正法将沈。欲令广益当来。是故悬兴此问。次下正请问。前皆有我相。未可施功。今既障除方堪修习就此运用复有是非。故须依师免溺四病。

使诸众生求何等人 由前云求善知识不堕邪见。故此请问何等之人是善知识。答中具指。

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 文相皆显。

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三明所为也。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正说。长行中五。一指示明师令事。二分别四病令除。三辨事师之心。四明除病之行。五显发心深广。如次答前五问。然复有少相滥。故且显经文。今初答第一问也。文三。一令识。二令事。三显益。今初。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 简余乘也。正因。

求善知识 正缘也。善能知真识妄知病识药。故初心便令求者。文殊告善财云。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缘。故光赞般若经云。欲学六波罗蜜者。当与真善知识相随常当承事。

欲修行者 为行求解。

当求一切正知见人 标指也。善达觉性不因修生决择无疑。名正知见。法句经云。善解深法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了达诸法从本已来究竟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性相如如住于实际。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名真善知识。华手经云。有四法者。当知为善知识。谓善知教化修道各及过患。

心不住相 离凡夫烦恼境界。谓不应住色生心等。

不著声闻缘觉境界 离二乘滞寂境界。称赞大乘经云。宁在地狱经百千劫。终不发二乘之心。亦可正知见者简外道。不住相简凡夫。不著等简二乘。上皆顺行下逆行云。

虽现尘劳 即贪等也。

心恒清净 现染之中而不染也。如净名云。虽有妻子常修梵行等。华严云。菩萨在家与妻子俱。未曾舍离菩提之心。

示有诸过 欲度有过众生。先以同事相摄。心既相亲方能受教。如净名云。入诸淫舍示欲之过等。亦同华严善财善友婆须蜜女等。

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 或为利益。或有别缘。所作非仪暂乖真教。秖得贬已承非。不得饰非说理以误凡下。此乃不同邪人自造诸过。复说非梵行事为其真实。令无量人堕大险趣。但为同事摄故。虽现诸过常须赞叹真实梵行。故论云。坏见之人虽不坏行。不堪与众生为其道眼。虽坏行而不破见者。是则人天真胜福田。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结成大益。二令事文二。一举身命之难。二例身外之易。初中二。一正举。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 如雪山舍身香城破骨之类。儒典尚令竭力事父致身事君。何况为法。故大乘四法经云。诸苾刍尽寿乃至逢遇丧命因缘。必定不得舍善知识。二遮疑。

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 指前顺行。

乃至示现种种过患 指前逆行。

心无憍慢 正明不疑。夫菩萨化现权道难测。但依法门莫疑其迹。不以顺行即效虔诚或睹逆行便生憍慢。故智论云。于诸师尊如世尊想。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复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然为师之难为徒不易。勿因此诫误敌粗人。欲验真虚如前简择。已谙其道如此遵承。又此药治徒。师勿错服。服之增病。无药可治。以缚解缚无有是处。二例身外之易。

况复搏 搏食也。译之讹略。应云段食。

财(钱帛)妻子(最亲)眷属 仆从对前身命之难。故言况复。二显益。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 由前无慢故也。憍慢若起恶念便生障覆自心。法何得入。

即能究竟成就正觉 既无恶念之覆。即得正觉成就。

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觉心既明即慧光开发触向无染。故曰心华。称体无边照十方刹。二分别四病令除者。答第二问。标以妙法。释依圆觉。圆觉是所依法故。此法离于四病方可依故。除病之问下自有答。然文似滥故含而科之。文三。一总标征起。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 心病无边要唯此四。随有其一即不堪为师。二别释行相。皆名病者。总缘不以教为绳墨不以师为指南但自举心作如是意。故经文皆云。若复有人作如是言。言是意言矣。文四。一生心造作。

一者作病(标名)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 辨相也。思惟揣度计校筹量。兴心运为拟作行相。造塔造寺供佛供僧。持咒持经僧讲俗讲。端然宴坐种种施为。止息深山游历世界。勤忧衣食谓是道缘。故受饥寒将为功德。观空观有爱身厌身。于多行门随执其一。托此一行欲契觉心。既是造作生情。岂合无为寂照。此病从前幻观中来。彼云。一切菩萨从此起行。至诸轮中皆云度生起行起用。失彼文意成此作病。

彼圆觉性非作得故 指体以破也。圆觉性非造作。造作如何契之。若了觉性本圆。不用兴心求益。不兴心处即合觉心。合觉心时自无诸妄。无诸妄已则所作相应。积土聚沙皆成佛道。即于上来诸行。遇缘力及便为。随病随治不顺妄念。但得妄尽性自开明。歇即菩提岂从外得。

说名为病 结名也。此上四节。下三亦同。二任意浮沉。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 意云。生死是空。更何所断。涅槃本寂。何假修求。不厌不欣无起灭念。

任彼一切随诸法性 如火热水湿之类。各各差别之性也。今时见有一类人。云妄从他妄真任他真。各称其心。何必改作。作亦任作好闲任闲。逢饥即餐。遇衣即著。好事恶事一切不知。任运而行信缘而活。睡来即卧兴来即行。东西南北何定去住。此病因前云圆觉清净本无修习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失彼文意。自谓已觉何必作幻。故成任病。

欲求圆觉 谓言闲即契道。

彼圆觉性非任有故 前则驱驰觅佛。此乃放纵身心。设令善恶不拘。即名无记之性。七贤岂是大道四皓宁为圣人尚昧欲天焉冥觉体。行人至此溺水沉舟。宜自警怀。勿沾斯病。故前云。若不修行常居幻化云何解脱。

说名为病 三止息妄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 生心恐非。随情虑失。一向止息岂合任之。但止妄即真。何须别照。

得一切性 息念故离相。离相故得性。是诸法无性之性。非即觉性。

寂然平等 意云。由我心生妄想故。招苦乐差殊。今但止息妄心。妄尽自然平等。此病从前静观中来。迷彼取静为行。及证诸念之言。因成此病。

欲求圆觉 谓言止妄即真。

彼圆觉性非止合故 觉本无念。见念既乖。性本灵明。迷照亦失。念无而有。既止息令无。照有而隐。何不观察令显。又真本无念。念既乖真。性本无止。止亦违性。故言非止合故。故前云。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说名为病 四灭除心境。

四者灭病 前但止息心念令寂。此则计于身心根尘本来空寂。又前不妨见有根尘。但不随念爱染。故云止息。此则于根尘亦无。坚持空寂之相。由见空无故云除灭。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 意云。烦恼之本即是身心。若执身心烦恼何断。故标断烦恼。释身以空。又断尽烦恼空却身心身心尚空根尘何有。

一切永寂欲求圆觉 身等本空故名永寂。诸相既。泯寂相现前拟将此心求证圆觉。此病从寂观中来。彼诸轮中皆云。寂灭及断烦恼。迷彼成此。

彼圆觉性非寂相故 夫觉体灵明不唯寂灭。今灭惑住寂。岂得相应。况圆觉者非动非静。双融动静。恒沙妙用无碍难思。住寂之心何能契合。言即似近理即全疏。与理相违故言非也。

说名为病 三结明真伪。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 将前四行自验其心。随落一门则知是病。故言离者则知清净。然上四门皆是诸经观赞。况前三观具有斯文。今此以为病者。有其二意。一者四中皆无观慧。二者但以率心偏住一行。不穷善友圆意。不究佛教圆文。才悟一门之义。便不能久事明师。才见一经妙文。便不能广穷圣意。但贪单省执一为圆。是以经文总诃为病。若能四皆通达不滞一门。即此四中并皆入道。虽然作种种行。元来任运清闲。虽顿觉身心本空。习起还须息灭。又须常冥觉体。不得取四为心。则自然休时非休。作时非作。故净名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 即上所释病除法在。是正观也。虽不取四病。而慧解昭然不得惧落四中便不建志立节。

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复有闻斯四过离四。又更生情便信胸襟别为见解。故云邪观。又作是观者离四也。他观者取四也。问为说简师之时求于离病之者。为说学人自离四病。若说师病者。何以问中别标其目。又结云作是观者等。若说学人病者。云何标云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答二皆不异。既闻经识病。须求离病之师。既事此师。即修离病之行。然别释之中。若师若徒病无别相。虽含二意而无二途。解释结文之中即须科简。若结行人即依前释。若结简师。师无四病即须归依。名为正观。若纵智别求。名为邪观。故菩萨戒云。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而实有德。是故不得观法师种姓。意云。但观病中离与不离。莫观种姓贵之与贱。三辨事师之心。此当答第三行何等行之问。故标云欲修行者。结云如是修行。然且唯说事师更无别行。故但作此科判以当修行。谓菩萨行门本无定迹。随当时事随差别机。但令善事明师。明师必自临事指示。亦同善财于文殊处发菩提心已闻菩萨行。文殊亦不具说。但令亲近善友矣。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 如善财南迈普贤西游等也。涅槃经说。是具足因缘故。故法句经说。善知识如父母眼目脚足梯蹬衣食铠绳药刃等。乃至云。善男子善知识有如是无量功德。是故我今教汝亲近。大众闻已举声号哭等。

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 夫善友度人种种方便。师徒心契法意方传。是以俯就物机相亲相近。愚者无识憍慢便生。慢既翳心即不入道。故云应断。

若复远离应断嗔恨 或欲除慢或遇异缘。相去相离便生嗔恨。云疏我亲彼。说爱说憎既一念嗔百万障起。非论失道。亦堕三途。故此令断。论语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又怨。怨则此嗔恨也。不逊则此憍慢也。

现逆顺境 远离名逆。亲近名顺。又违情曰逆。随情曰顺。故胜鬘云应摄受者而摄受之。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则佛法久住。

犹如虚空 心无改易。

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 结示同体悲智。所以然者。若不了善友及诸众生与己同体者。则虽知菩提可进。而不能屈节事师。虽知萨埵可悲。而不能忘躯弘道。故此示也。

如此修行方入圆觉 结因成果。四名除病之行。是答第四除去何病之问。文二。初明所治。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 自他憎爱前已频明。今复说者。是种子故。是入道微细病故。由此种子难契圆明故。随所闻法门。即生心作意舍此取彼。憎妄爱真难忘能所故后能治云即除诸病。现行粗而易觉。种子细而难明。故偏指也。后明能治文二。一等心观人。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 七品行慈之中此当上怨。同上亲也。观之既同应与上乐。二等心观法。

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前既云怨家父母无二。例此观法应云涅槃生死不殊。不殊则无自他憎爱。故知诸病秖由爱真憎妄见自见他故。不能久事师宗。但自生情起行。今既断斯种子。则诸病自除。所以观人中云即除诸病此云亦复如是。又此于诸法中明自他憎爱。尤显异于前段。前段不言法故。五显发心深广。正答第五问也。文三。一总标发心。二别明心相。三通结离邪。今初。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 诸佛因地皆发此心。依此愿修方成正觉。若无心愿策引。所修行亦不成。二别明心相。此同金刚经中具四心也。四心者。彼经弥勒颂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今此文二。文二合故。一广大第一。

尽于虚空一切众生 广大心也。彼云四生九类。

我皆令入究竟圆觉 第一心也。彼云入于无余涅槃。各随宗故。然菩萨发心皆无分剂。等众生界不择怨亲。普使修行同归圆觉。虚空众生无有边际。菩萨悲愿亦复如然。由发此愿自熏成种。承此愿力任运而化。不要起心。三世诸佛悉同于此。若不尔者。即与二乘无异。二常不颠倒。

于圆觉中无取觉者 常心也。我入觉时我即圆觉。众生亦尔何有取者。故天亲云。自身灭度无异众生。故名常心。若见有众生因我入觉。即非常也。

除彼我人一切诸相 不颠倒心。故天亲云。远离依止身见众生等相。故无著云。已断我见得自行平等想。故信解自他平等。上来总是彼经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若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萨。三通结离邪。

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可知。偈中文五。全同长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且标举也。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

心远二乘者(一也)法中除四病

谓作止任灭(二也)亲近无憍慢

远离无嗔恨见种种境界

心当生希有还如佛出世

三也。长行达已同凡。此乃敬师如佛。

不犯非律仪戒根永清净

四也。但讽前能治。以所治憎爱是犯戒因。云未解脱亦违戒德故。此云不犯及永净也。

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

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五也。此句长无此有。般涅槃之义。留对下佛出现文以释。后一问答。道场加行下根修证。得道之处名曰道场。谓于此处誓志克期。加功用行以求证入故名加行。下根修证者。谓虽信解前法。而障重心浮。须入道场自为制勒。缘强境胜则功用有期。问此入道场但是修前三观。何得别为大科。答观行法门虽同。修之方便有异。随机施设故。故此文先结前云。若在伽蓝安处徒众随分思察。如我已说。结已然后说道场仪式。故知别是一段矣。

于是圆觉菩萨 义如前释。文四初三之初。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正陈中二。一庆前。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解之可知也。一请后。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 蹑庆前之文。

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 举所为也。下正请云。

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 间道场也。

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问加行。

惟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结请。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正说长行中二。一答道场。二答加行。初中二。一结前。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 正法像法。

若法末时(末法)有诸众生具大乘性 宿有闻熏种也。不同唯识永简余性。

信佛秘密大圆觉心 闻慧初开。

欲修行者 菩提心发。上皆明当机也。

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指前普眼法门及三观诸轮所说。谓圆机菩萨不滞空闲。种种施为作诸利益。广度群品。修学法门。随其闲暇分中。则便思察三观。故言随分。非谓见解未圆名为随分。二正说文三。一道场期限。二限内修行。三诫取邪正。今初。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 菩萨逢益即为。遇缘且赴。如法华中官事当行之类。

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 若无胜利。须建道场克志加功以期圣果。则三期皆是自利。为简利他故名无他事。亦可王贼命难名为他事。定三期者。过则情生疲厌。少则功行未圆故量克三期亦无别义。然约三根配之。有其二意。一约障尽难易配长期下根。中期中根。下期上根。二约精进懈怠配者。即反于此。根有利钝期有远近。对病设药斯之谓欤。

安置净居 欲使内外清净身心洁白事理称可。二限内修行文二。一明道场行相。二明遇夏安居。初文二。一明随相用心。

若佛现在 对当会菩萨众。

当正思惟 明不假设像等。当知唯心无外境界。

若复灭后 对末世众生。

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明设像之意。谓大师去世不睹真仪。设像谛观引心入法。相即无相即见如来。亦可想佛真身常在不灭。若称理说者。观行无间是佛现在。间断之时是佛灭后。断后复作观行思唯。是设像存想。今且依事行释也。次下明礼忏仪式。

悬诸幡华 严持坛场也。备如方等经说。

经三七日 去其久近。无别所表。方等经极少七日。久则不遮。次下正明法事。准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总有八重。一供养。二赞佛。三礼佛。四忏悔。五劝请。六随喜。七回向。八发愿。今略唯二。谓礼佛忏悔。然文虽略法必具行。论中亦云。应当精勤礼佛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常不休息。得免诸障善根增长。华严亦令礼敬称赞供养忏悔等。

稽首十方诸佛名字 礼佛也。以名召体观而礼之。准勒那三藏礼佛观门。优劣有七。一我慢礼。二唱和礼。此二非仪。三恭敬礼。敬从心发运于身口五轮著地。四无相礼。深入法性离能所相。五起用礼。观身与佛皆从缘起如幻如影。普运身心遍礼一切。六内观礼。但礼身内法身真佛不缘他佛。七实相礼。若内若外若凡若佛同一实相。见佛可礼亦是邪见。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名平等礼。故文殊云。不生不灭故。敬礼无所观等。然后四礼皆属观行。谓第四空观礼真谛佛。入法之性故。五假观礼俗谛佛。从体起用故。六中观礼第一义谛佛。不计空色直见本觉真性故。七则三观一心礼三谛一境佛。不取真弃假泯绝无寄故。今经既是随相门中。且当第三第五礼也。余在下离相摄念中。

求哀忏悔 具云忏摩。此云悔过。若别说者。忏名陈露先罪。悔名改往修来。其所忏法不出惑业报等三障。今欲忏者须知展转起由。由无始不觉。起贪嗔痴发身口意。造一切业受诸苦恼。忏有二意。若约责心三障俱忏。若就所作唯忏恶业。恶业复有性罪遮罪。遮罪依教作法忏之。性罪即须起行。起行有二。一事行。如方等佛名经等。二理行。如净名经观罪不在内外等。余意如上。

遇善境界 感应也。或见佛像。或睹光明。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堕群邪。故下文云。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若天台意。即与信等相应。名善境界。

得心轻安 获益也。身心调畅轻利安和。神爽气清支体柔润。二明离相用心。

过三七日(蹑前)一向摄念 亦名会缘入实。谓初以尘心粗重。令托胜相为缘。相既皆虚诚宜入实。摄念者。论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乃至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然论与经皆先以礼忏等。除惑业之浊。次以正念摄驰散之动。空而又寂。方能现佛之像。二明遇夏安居。文三。一标异声闻。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 然建道场。或在伽蓝。或于余处。期限未满夏首已临。入众安居则乖誓约。作念结夏又杂观心。道场中人由此疑惑。如来远念故为辨明。为俗乖律即非。因大废小无失。故决定毗尼经云。持声闻戒是破菩萨戒。持菩萨戒是破声闻戒。

心离声闻 大小不同。次即下说。

不假徒众 不必六和。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 言在下也。二正陈辞。

我比丘 梵语也。此含三义故存梵不译。一怖魔。二乞士。三净戒。

比丘尼 尼女也。女比丘。

优婆塞优婆夷 此云近事男近事女。谓亲近比丘比丘尼而承事故。即三归五戒之士女也。小乘局于二众。大乘道俗俱沾。

某甲 各称其名。

踞(踞居)菩萨乘 简羊鹿车。

修寂灭行 简四谛行。

同入清净实相住持 简事相住持。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 此云众园。园是众居处故。圆觉则万德所依。以八识海澄流注寂灭。体遍法界故得名大。于四智中则圆镜也。

身心安居 身即五识。依色根所发故。心即意识。以五识取尘意识分别熏动心海波浪从生故不名安。今意无分别。五不妄缘识浪永寂与体一如。故名安也。身安故即成所作智。心安故则妙观察智。

平等性智 此以四惑相应妄计赖耶为自内我。于平等理中。起不平等见。今既所缘性寂。能缘七识自如。如性皆同。故平等矣。

涅槃自性无系属故 为简二乘计著方处。今顺法性故无所属。

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小大安居略有八异。一所依异。别界圆觉。二假实异。定实示现。三住持异。事相实相。四结安异。对首作法独自称名。五成安异。身不出界心不起念。六失安异。身出越界念起背本。七还界异。身不逾时及界。念不间断而觉八所期异。阿罗汉果无上菩提。有此八异。故云不依及为修等。大因缘者。不拘小节之意也。三结示休期。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道场三期已满。小乘夏限未终。以本非小乘安居故。不妨随往无碍。三诫取邪证。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 指前行人。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总标加行中所证之境。诫其邪谬。谓信解行证虽阶级不同。而所信乃至所证之法元来不异。谓解则解其所信。修则修其所解。证则证其所修。今明证得境界。若非本所信等法即不应取。二答加行文三。一别修三观。二遍修三观。三互修三观。初文二。一别释。二总结。初中三。一静观。二幻观。三寂观。初中又三。一修观成。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 义如上释。

静极便觉 超动静相圆觉显现。如前从空入中也。

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 释上静相自他普遍。遍静虽无先后。约行人趣入故。从陕至宽。

觉亦如是 例于静也。应云如是初觉从于一身至一世界。静即是体是定。觉即是慧是用。初观成不见自身之相。名一身静。以身静时当体是觉。名一身觉。世界亦然。二起功用。

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 知众生念者。世界既全成觉。众生全在觉中。故所起念无不了达。如影入镜镜照无遗。

百千世界亦复如是 类此可解。说则以一例多。觉发则同时已遍。三诫邪证。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文义俱同上也。二幻观文二。一明正观。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 前至静观不假外缘。大起幻门中须凭圣境。前威德段中圆说。故约大悲化生。今道场之内且自克修。故约大智求佛。亦可诸佛菩萨必以大悲为本。但依佛菩萨种种之门。自然具大悲也。道场之内且学悲心。限满对缘即将化用。渐次者前至静归体功则顿现。今随差别之相故应渐次。所以前有起于功用。今则无文。是斯意也。

广发大愿自熏成种 愿者。希求欲乐之义。众生无始已来。念念希欲五尘之境。今已了悟。故发心念念希欲悲智六度等境。熏心成习故云种也。二诫邪证。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同上。三寂观文三。一修观成。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 此有二意。一者先用数息观门。治诸觉观渐入妙境。然修出入息者。有六妙门。谓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或依次第。或随便宜。广如疏释。二者即下所知生灭心念。便是数门。

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 由前心息相依息调心净。故了知心中生住异灭。粗细妄念本末分齐头绪数量。谓生灭各一。住四。异二。经无异字者。或脱或略。义必具有。据论所说十信凡夫觉灭相。三贤觉异相。十地觉住相。位满觉生相。觉生相者。动念都尽唯一心在。故论云。心无初相。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乃至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释曰。既云动念都尽本来平等同于一觉。正当此门绝待中观。问文无无念之言。如何同此。答三观体用文在前章。今此但明修之方便。彼有绝待之念。又有寂灭之文。由是科云灵心绝待。绝待无念一觉灵心岂非同邪。是知绝念之慧。方能了知生住灭念。故于此观明之。

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 初则宴坐照见。后则行住皆知。知即无患。譬如妖魅所欲著人。若知其名自然消灭。涅槃云。如人觉知是贼。贼无能为。二起功用。

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 净身是圆觉自体。世界本在其中。观行成就全合灵源。如雨滴数固宜本分。非唯雨滴万物皆然。举一例诸。且标雨滴。凡夫之类迷此真心。随念所知。故无其用。三诫邪证。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文义准前。二总结。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前问云。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故具答已结云。是名等也。即知前段三观诸轮虽具释相。趣入方便是此所明。二遍修三观。

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如来本所示生。秖缘劝物修习。今三观既修则万行已圆。故就此人已名佛出。又即此人本觉离念。名为佛出。然前离四病。云证觉般涅槃。今修三观名如来出世。今以出世涅槃相对而释。有其二门。一约实义。二约对机。实义有三。一缘起即空之真谛。则非出非般。故大经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二真如缘起之俗谛。则念念处处而出现。念念处处而涅槃。大经又云。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即念念也。又云。当知无有少许处空无佛身。即处处也。涅槃者。即如上遍一切处出现之佛身。既是缘起有为之相。念念即生即灭四相同时。今以生生即灭。为念念处处而般涅槃。三约第一义谛。即常住世常涅槃。谓寂而常照为住世。照而常寂为涅槃。对机者。机缘感则菩提树下而出现。机缘尽则双林树间而涅槃。故大经云。佛子诸佛如来为令众生生欣乐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生恋慕故。示现涅槃。譬如日出普照世间净水器中等。对今经意配释可知。然此三观虽各有证相。理实遍修方契圆觉。如前文说。三互修三观文三。一明修观不成。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 下中之下力不遂心。二令忏除惑业。

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 重发誓愿决心欲证。加功励志忏业断惑。论中亦云。若人修行信心。以从先世罪业众多障碍。应当勇猛礼忏等。三令随便互修。

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有人色相所碍。空静之观难成。先观色幻。幻即全空静观方成。复有执定实色。碍于心识难修幻观。先知其体本无而不妨睹相。方成假幻。复有修中难成绝待。先知假全空而无假。空全而假无空。空假俱无绝于对待。方成寂灭。又有人直见心源。方知诸法即性故空。不坏相故假。或但从性现故假。无别所现故空。先后绮互如诸轮说。偈赞中二。全同长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

期限也。

忏悔无始业经于三七日

然后正思惟

限内修行。

非彼所闻境毕竟不可取

诫取邪证。

奢摩他至静三摩正忆持

禅邪明数门是名三净观(别修)

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遍修)

钝根未成者常当勤心忏

无始一切罪诸障若消灭

佛境便前

互修结前及安居之法。长有偈无。佛境出现长先偈后。余但文略耳。

大文第三流通分。谓正宗之分法义已周。欲使广益他方远沾来世流传通泰展转无穷。故有此分。都无人传是不流。流则不住不滞。传之遇其障难是不通。通则不壅不塞。文五。一庆闻深法请问流通。二赞许伫听交感流通。三依问宣说内护流通。四禀命加卫外护流通。五时众受持总结流通。初文三段同上。今初。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可知。二正陈中二。一庆闻所诠。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 近庆道场远该一部。二请问能诠。

世尊。此大乘教 然正宗分中但问所诠法义。法义虽已圆备。凡心难可任侍。闻时令会分明。过后恐还遗忘。事须持教以教贯穿。文既不遗。随文解义。依义起观。方成真正修行。故此问经教也。

名字何等 解义先须识名。迷名于义不了。

云何奉持 前虽已说持法。今问持教。

众生修习得何功德 依理修行证圣。已知功德无边。受持名教。恐无利益故问。

云何使我护持经人 使我诸菩萨等于末世中云何卫护受持此经之人。

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十法行也。若人一向于此了义经教。供养写施听受读诵说释思修。如是分布流传。未审此人智慧功德毕竟至何位地。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三依问宣说文二。初且标能说能护之人。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 说此经佛既是真身。真身无碍尘沙同体。故一说即是多说。华严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又不了义经则随方有说不说。了义之教无佛不谭。如华严云。我不见有佛国土一说此经等。

三世如来之所守护 亦如华严经云。我等诸佛护持此法。令未来世一切菩萨未曾闻者皆悉得闻。

十方菩萨之所归依 因行之中无不从此成佛。

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良以推穷迷本照彻觉源。是以理贯群经义无不尽。于此若解则诸教焕然。若不了之何知正道。故云眼目。二正答所说所护之法文五。一答名字。二答所至。三答奉持。四答功德。五答护持。今初。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 经有五名。二名已释。

亦名秘密王三昧 非器不闻名秘。随器异闻名密。三昧之名其数无量。圆觉三昧是彼根源。故称王也。

亦名如来决定境界 极证之处。

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 如来藏即圆觉在缠之名。妄不能变名为自性。随缘起妄名为差别。又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即是差别。

汝当奉持 敕令依此名义而持。谓已悟者文性离而持法。未悟者无离文而持义。是奉持之相也。然答奉持之问者。若以文显。则不妨。因说经名承其文势便于此答。若以义求。则在后顿渐门中。二答所至文二。一标行所依。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前云是诸众生清净觉地。又说无明贪爱四相四病。今云唯显如来境界者。下句自释。唯佛能说。故说无明等皆无所有正是佛境。佛境若不显现。众生岂得皆空。生若不空岂彻觉地。故华严信位即佛境甚深。虽智与知殊。皆佛境界。是此意也。二依修所至。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 十法行也。

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由经唯显佛境故。修之必至佛地。三答奉持文二一法。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宗是顿教。事具渐门。既顿渐俱收。则迟速皆益。入与不入总可留心。故正宗中分上中下。二喻。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 谓渐教则乖顿教。顿门必具渐门。

乃至蚊虻 此喻二乘受持。

及阿修罗 此喻菩萨受持。

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大海有无量之水。饮之则量腹少多。圆觉有无边法门。受之则随器顿渐。四答功德文三。一以施宝校量显闻经胜。意明其福。以福校量故。二以度人校量显说经胜。意明其智。非智不能度人故。又闻者假令不解。亦生其福。说者必无不解。故唯智也。三以宿因反验。显信经胜双明福智。初中二。初举劣。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积福可知。二显胜。

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如金刚经校量文例。谓世珍盈刹。能为漏果之资。妙法一言必获菩提之报。二以度人校量者。谓前以劣福显胜福。此以劣智显胜智。文二。初举劣。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 积德可知。二显胜。

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凡全偈者。所谓四句。句有二种。谓文句义句。若约文句。即两句为半偈。若约义句。即说一切法本来空寂。是半偈也。显空体不空方为全偈。或无常真常为半及全。三以宿因显信经胜。双明福智者。经文自显文二。一明闻信。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 二验宿因文二。一反显。

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 二顺明。

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亦如金刚文势。然此宗信者。必是即解之信。信该果海不是小缘。故验宿因。亦非聊尔人耳。五答护持。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为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前问云何护持。今答意云。但莫令恶魔外道恼身心者。即是护持。然恼身心俱通魔外。若以义配者。外道以邪智惑人令疑。是恼心也。魔以神力令种种不安。乃至病等。是恼身也。故经说。众魔者乐生死。外道者著诸见等。二事皆令初心行人退屈。实藉护持。四禀命外护文三。一力士众。

尔时会中有火首 首头也。头有火焰故。

金刚 执此杵故。若取名者云露肩神。

摧碎金刚尼蓝婆 未详唐语。

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层。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 此神初发心时常发大愿。愿为力士护修行人。

其家 在家众也。

乃至永无灾障疫病销灭 凡发大心多有障难。障难多种略举灾病。故云乃至也。今由神护一切皆除。

财宝丰足 修道资缘也。不必富奢方名丰足。故次但云。

常不乏少 不乏少故。进趣妙门不退屈也。二天王众。

尔时大梵王 别指初禅王娑婆世界主。

二十八天王 总指三界。

并须弥山王 别名帝释。

护国天王等 别显四王。别标三类者。以梵与释诸佛转法轮时皆为请主护世持国使灾害不生故。于总列之外而更别明。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正明护持三鬼王众。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 亦云鸠槃茶。食人精血。其疾如风变化稍多。住于林野。管诸鬼众。故号为王。来至道场而为上首。

与十万鬼王 其数十万。一一若斯。依附深山或居岩穴。其形可畏通变极多。不属人天。住居鬼趣。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 无障难故不退。

其人所居一由旬内 一由旬则四十里。一云十六里。

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碎鬼神境界者。护佛菩提心故。五时众受持。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文殊所问经说。有三种义欢喜奉行。一说者清净。不为取著名利所染故。二所说清净。以如实知法体故三得果清净。即说益也。

自惟无始迷心海旷劫漂沉生死波

尘沙诸佛出人中浮木盲龟难值遇

何幸此身逢了教千重疑滞类冰消

寻思累世积闻熏惭愧多生善知识

上士慈悲哀末世始终次第为咨询

能仁应感称心源本末无遮顿演说

已采群筌扣真寂随应圣旨解斯文

普回功德向众生同入神通大光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卷下二

圭峰定慧禅师遥禀清凉国师书

 (宗密)庆以天幸窃禀

和尚华严疏文。虽乖礼足且解生焉。(宗密)恨以累有事故。不获早赴起居。下情伏增惶惧。既未系目。敢自陈心。若不粗述本缘。宁表诚素。欲书实语。恐尘渎视听。进退无已。伏惟照恕幸甚。(宗密)本巴江一贱士。志好道而不好艺。纵游艺而必欲根乎道。自龆年洎弱冠。虽则诗书是业。每觉无归。而复傍求释宗。薄似有寄。决知业缘之报。如影响应乎形声。遂止荤茹。考经论。亲禅德。狎名僧。庄居屡置法筵。素服滥尝覆讲。但以学亏极教。悟匪圆宗。不造心源。惑情宛在。后遇遂州大云寺圆和尚法门。即荷泽之裔也。言下相契师资道合。一心皎如万德斯备。既知世业事艺本不相关。方始落[髟/米]披缁服勤敬事。习气损之又损。觉智百炼百精。然于身心因果。犹怀漠漠。色空之理。未即于心。遂屡咨参方蒙授与。终南大师华严法界观门。佛法宝藏。从此顿彰。同志四人琢磨数载。一句中理论则通宵未休。一事中义旨则尘沙莫算。达水常湿宁疑波湛之殊。悟镜恒明不惊影像之变。净刹秽土非坏非成。诸佛众生何起何灭。由是念包三世同时互促互延尘与十方。全体相即相入多生。谬计反覆枉受于沉沦。今日正观始觉元同于大用。然后所显境界。离情则随照分明能诠大经。配文则难为通会。章句浩博因果重叠。理虽一味势变多端。差别义门囡尽血脉。不知科段意莫连环。纵使历诸讲场。不添已悟。名相繁杂。难契自心(宗密)谓言章疏例只如斯。遂休心传教。适志游方。但以终南观门为助缘。以离情顺智为自力照融。通法界而栖托。指事理悬说。为利他以梦幻身心游影像世界。神冥妙境智历义门。跋涉江山至于襄汉。于恢觉寺遇灵峰阇梨。即和尚门下一哲人也。寝疾数月渐至羸极。相见三日才通其情。愿以同声之分经及疏钞。悉蒙授与。议论未周奄然迁逝。斯则夙缘法会忍死待来。若见若闻无不叹讶(宗密)渴逢甘露贫遇摩尼。腾跃之心手捧而舞。遂于此山返关绝迹。忘餐辍寝。夙夜披寻。以疏通经。以钞释疏。寻文而性离。照理而情忘。偶之于心会之于教。穷本究末宗途皎如。一生余疑荡如瑕翳。曾所习义。于此大通。外境内心豁然无隔。诚所谓太阳升而六合朗耀。巨海湛而万象昭彰。妙德妙智而顿开。普贤普行而齐现。五周四分一部之网在纲。六相十玄三乘之流会海。义则色空同于中道。教则权实融于圆宗。理则体用即寂。而性相宛然。智则凡圣混同。而因果不坏。显随缘而不变。弘经则理趣周圆。指幻而识真。修观则禅心使旷。荡九会经文无不契心。由斯可谓契经矣。使一真心地无不印经。由斯可谓心印矣。是知执三藏文者。诚为失道。局一性义者。犹未圆通。想夫斯流固宜绝分。声闻聋瞽谅不虚哉。(宗密)未遇疏前。每览古今著述。在理或当。所恨不知和会。禅宗天台多约止观。美则美矣。且义势展转滋蔓。不直示众生自心行相。虽分明入处犹历渐次。岂如问明释文殊偈。印灵知而心识顿袪。悬谈开分齐章。显真空而相用繁起。起不异性故。事事融通。通而互收故。重重无尽。悟此则全同佛果。方是圆因。随缘造修无非称体。开顿渐禅要。可以此为楷模。传权实教门。可以此为轨范。药得雪山善见。群疾俱消。宝获沧海摩尼。千珍随念。况悬文卷半。诸义尽包。备核源流。遍穷名体。然后融成本部。全拣全收。苟能精之。已领百家之文义。少功多获。要在兹焉。凡曰释流孰不可习。(宗密)夙生多幸同种善根。遇如是经逢如是疏。顷于王膳未敢即餐。今得明文印决。心意泰然。誓愿生生尽命弘阐。当时便被僧尼徒众。因请赞扬务自温习。课虚顺命。但依文配读而已。讵足以发明于人。为显圆宗多惊抚掌。爰有宿机坚种闻即禀承。从始洎终可数十人。誓愿修学。盖兹疏文玄妙。传之不虚。岂以微才能感如是。襄阳讲罢。暂往东都。礼祖师塔。便拟驰赴。拜觐盖缘夏逼。且止永穆寺。襄阳徒众迤逦访寻。再邀第二遍讲。复闻兹经遂允众请许。终悬疏却赴上都。今月七日才毕。听徒泰恭遂断一臂云。自庆所逢之法。玄妙难思。用表恳诚。厥愿修学。此乃和尚道威德洽。教令将行。门下宗枝有斯精苦。伊且割截支体伤断筋骨。都无痛恼。神色宛然。自初至今身心仍旧。若道若俗无不异之。观智之功感应昭著。时台省询验。事迹分明。留守崇敬大经已申中书门下。据伊本意。岂尽显扬。然发起门亦藉旌表。沿伊手疮未愈。官司牒寺委令将养。未便游行。以此礼觐转见迟违。下情无任伏增惶惧。谨差听徒僧玄圭智辉。先具申述(宗密)才微语拙领悟难陈。伏乞慈悲特赐摄受幸甚。不备学徒(宗密)惶恐百拜上。

华严疏主清凉国师大和尚

 唐元和六年辛卯岁九月十三日在东都上清凉国师诲答

十月十二日玄圭智辉至。得汝书。遥伸师敬。备述行迹。领大教之玄趣。说传赞事诚感凄然。心纳矣。吾自传扬。或面言心授。或展转分照盈于异域。然仲尼倾盖伯牙辍弦。亦藉形声矣。不面而传得旨系表。意犹吾心未知有也。非凭圣力必藉夙因。当自慰尔。转轮真子可以喻也。泰恭断臂重法情至。加其恳祷。然半偈忘躯一句投火。教有文矣。意存身外有重法之宝尔。宜诫之。后学勿使效之。当断其情虑。勿断其形骸。当断其妄心。无斩其肢分。则浅识异学安其所不惊视。苟俗无发肤之诫。则玄化不广而自博矣。汝当笃志幽趣。傥得一面印所悬解。复何嘉焉。如忽缘阻。但当心契玄极。岂山河形声所能隔哉。勉之不多云。老僧澄观付。

宗密法子收

十月二十三日学徒(宗密)裁书再拜。

本讲华严疏主。玄圭智辉回。伏奉诲示。纳所微悟。许厕法席。顶戴奉持不任忻惧。多惭陋质。未效勤劳。空呈寸心。坐蒙收采自惊侥幸。喜极成悲。伏蒙慈愿弘深降斯过分。一经印决顿觉光辉。学流进功时辈增仰。幸甚。(宗密)便欲奔赴给侍。缘泰恭臂疮未愈。慎风不敢冒路。再三涕泣。愿侍随行念伊迹苦。不忍弃遗。伏惟照察。不备学徒(宗密)再拜上。

本讲华严疏主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卷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