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品是〈提婆达多品〉。之前说过,《法华经》是一部众流汇集的经典,是释迦牟尼佛在讲《涅槃经》以前,对大、小乘佛法所做的一个总结。佛在此把所有根器的众生都汇集在一起,鼓励提拔所有众生都学菩萨法、修菩萨道,最后成佛;只要听闻受持《法华经》,大家都有成佛的份,所有一切众生,不论品行好坏,不论男女性别,即使异类众生都能成佛。所以在这一品中就介绍恶人及畜生授记成佛的因缘。

佛在世时,提婆达多是最坏的一个坏人,坏到什么程度呢?根据经律的记载,他造有三大逆罪:

(一)出佛身血。他想害死释迦牟尼佛,自己接替佛的位子。这就好像是王子篡王位,把老王杀了,王子才能做新王。提婆达多曾经很坦白地告诉释迦牟尼佛:「你已经老了,而且也成佛这么久,现在这个位子应该让给我了。」但是佛不予理睬,于是他便埋伏在释迦牟尼佛时常经过的山路上,佛从山下走过时,他就从上方山崖把一块巨石推下山去,想把佛砸死。奇怪的是,这块大石头一到佛的头顶上,就自动裂成两半散落开来,因此幸无大碍,只有一小块碎石片击中佛的脚趾,流了血。

(二)弒阿罗汉。一天,佛正在法堂说法,提婆达多从外面进来,没有先把泥脚洗干净,就大刺刺地往里面闯。莲华色比丘尼看到之后,就告诉提婆达多:「这位尊者,你应该在门外先把脚洗一洗再进去,要不然会把地弄脏了。」这位比丘尼已证阿罗汉果,为了对佛恭敬,所以向提婆达多劝说。提婆达多听了以后很生气,而说:「你这个臭比丘尼,难道你懂的比我还多吗?」边骂边动手,结果一拳打死了莲华色比丘尼。

(三)破和合僧。他以离间、批评、煸动的手段,带走了世尊座下的一部分弟子,使得一向和乐无诤的佛教教团,因此分裂,在世尊的僧团之外,出现了另一个僧团。这叫作「破和合僧」。

佛教中最重大的罪行有五项:杀父、杀母、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杀阿罗汉,合称为「五逆罪」。在这五项中,提婆达多一人就犯了三项,因此在其他经律中说,当他临死之际,地面忽然裂开而「生堕地狱」。佛教史上还没有出现过第二个这么大的恶人,可是到世尊宣说《法华经》的时候,仍然为他授了成佛的记莂。

释迦牟尼佛追述他「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惓,于多劫中,常作国王……为于法故,捐舍国位,委政太子。击鼓宣令,四方求法。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时有仙人,来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华经,若不违我,当为宣说。」王「即随仙人供给所须,采果、汲水、拾薪、设食、乃至以身而为床座,身心无惓,于时奉事,经于千岁,为于法故,精勤给侍,令无所乏。」

佛为提婆达多授记之前,先叙述他跟提婆达多之间,在往昔无量劫中的一段师徒因缘。

释迦牟尼佛从无量劫以来,为了求得《法华经》,从不懈怠,在许多劫里,常作国王。有一次,他丢下国王的位子,交给太子继承,自己一边敲着鼓,一边以恳切的心到处求法,并向四处宣告:「如果有谁能为我说大乘佛法,我就终身做他的仆役,供他差遣使唤。」结果有一位仙人来告诉他:「我有大乘法,叫作《妙法华经》,假如你对我顺从无违,一定为你宣说。」因此,国王就做了仙人的仆役,供给仙人所需,包括采野果、汲水、拾薪、炊煮饮食,乃至在仙人需要休息,或坐或卧的时候,他就用身体横躺在地,让仙人当成椅子来坐,当成床铺来卧,身心没有疲倦,随时随地恰到好处地奉事这位仙人,长达千年之久,目的就是为求大乘佛法。

「仙人」梵文??i,是对长寿不死者的称谓。在佛典中通常是将有高德的外道称为仙人,他们最高可修成五种神通,故又称为五通仙人。佛亦能够长寿不死,不生不灭法身不死,故称大觉金仙。在无佛之世,偶尔亦有外道仙人说出佛法,虽然外道依旧是外道,若闻法之人,善根深厚,也能从外道仙人处得法益。

「佛告诸比丘,尔时王者,则我身是,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

这段经文是说,当时舍位修道的国王,就是现在的释迦世尊,仙人就是提婆达多。由于有这么一位善知识,世尊才能具足六度、四摄、四无量心、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紫磨金色的身光,并完成了佛果位上独有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神通道力等诸种功德,因此而成等正觉,广度众生。

这段经文,说明了以大乘佛法帮助一人成佛的功德是不可限量的,同时衬托出世尊对于一位曾经在他学佛道上有过恩惠的人,永远铭记感念,也是佛陀报恩心怀的流露。在这段经文中,有不少属于大乘菩萨道的名相,以及专属于佛果位的名相。

「六波罗蜜」又名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虽在《阿含经》中已见六波罗蜜,原则上认定为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法门,以六度摄一切行,故名六度万行。

「慈悲喜舍」名为四无量心,依四禅定修成则生色界之梵天,故又名为四梵行。此外,《华严经》中名之为四等,菩萨以平等心利益一切众生。以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福德,故名四无量心。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出于印度的人相之说,传说中的转轮圣王必具三十二大人相,如果出家修道,惟有佛陀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则顾名思义,是随三十二相而显现的好形貌。此处名相从略。

「紫磨金色」,《涅槃论》云:「浮檀金有四种,一青、二黄、三赤、四紫磨」。以紫磨为金中之精。

「十力」,如来有十种智慧力。见《大智度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二十七。

「四无所畏」简名四无畏,或名佛四无畏。见《大智度论》卷四十八,明佛四无畏。《大乘义章》卷十一明菩萨四无畏。

「四摄法」,《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已有两处提及「四摄事」,一般则认为是大乘法,例如《仁王经》卷中有云:「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十八不共法」,见于《大智度论》卷二十六,限于佛果位上才有而不共于二乘及菩萨者有十八法。

「神通道力」,神为不测,通为无碍。外道仙人可得五通,阿罗汉得三明六通,佛则得三达六通。晋译《华严经》卷三十八则有十种神通。

因为提婆达多曾于世尊因地为说大乘法的大功德,所以世尊为他授记,说他过了无量劫后将成佛,名字叫天王如来,世界名天道。

文殊师利菩萨,此时亦「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从莲华下,至于佛所,头面敬礼二世尊足。」

「娑竭罗龙」,有一海名娑竭罗,该处的海龙王及龙宫皆因以得名。或也有说娑竭罗是国名,龙是种族之名。此处则明白指出,是从「大海」涌出的。

「灵鹫山」在王舍城外的一个山坡上,有岩似鹫故得名。

「从莲华下」当时文殊菩萨是坐在莲华座上,从龙宫涌现,住在虚空,世尊是在灵鹫山的上空说法,所以要由莲华座上起身下座,进入多宝塔中,礼二尊佛足。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

文殊师利菩萨曾在娑竭罗海的龙宫,经常宣说《妙法华经》,其中有一个龙女即将成佛。故于释迦佛在多宝塔里为提婆达多授记之后,便从海中涌出,是为说明、介绍这位畜生道的龙女,也由于修行《法华经》而快速成佛的例子。

随同与多宝佛从地下涌现出来的智积菩萨问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这是智积菩萨代表许多人所提的问题,他问文殊菩萨:「《法华经》实在太难得、太微妙!世间中是难得听到的,是经中至宝。可否请教文殊师利菩萨,龙宫里住的是另类的众生,是不是只要他们勤奋、精进地修行这部《法华经》,也能快速地成佛呢?」

文殊师利言:「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

诸经典中一向都说,六道众生之中,唯有人身能修佛法,称为道器,三世诸佛也皆在人间成佛。又一向都说,唯具大丈夫的男人相始能成佛。女人不能成佛,因为女人有五障,其中之一便是女人身不能成佛身,佛的三十二相里也没有女根相。还有,畜生身也不能成佛,因为佛一定要具备人身相。这种说法让许多女人感到失望,异类众生更没有成佛的机会。可是在《法华经》中,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不仅仅是女人,连畜类的龙女也能成佛。所以文殊师利菩萨马上回答:

「娑竭罗龙王有一个女儿,只有八岁,很聪明,非常有智慧,根器很利。她已经圆满一切善根修为,得到了佛法的总持。」

「陀罗尼」意为总持,请参阅本经第二十六〈陀罗尼品〉说明。

所谓女人五障,在本品说:「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

「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剎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

此接上文,说明这位龙女对于佛法所体认了达的程度,非常深入,故于一剎那间,就发了无上菩提心,得不退转,并能精通法义,妙辩自在。「秘藏」是诸佛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尽知之,即不可思议的诸法实相。「深入禅定」是指在诸种层次的禅定中,最上乘的如来禅,例如经说:「那伽(如来)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故此不是小乘圣者的九次第定。

「不退转」,共有三不退,诸家有不同的见解。唯识法相宗说,入十住位谓位不退,入初地谓行不退,入第八地以上谓念不退。天台宗说,自别教初住至七住为位不退,自第八住至十回向终位为行不退,初地以上为念不退。此处所指,当系全括三不退了。

「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这段经文是说,发了菩提心的龙女,慈悲护念一切众生,犹如慈母爱护婴儿。具足众善功德,心中系念、口中演说微妙广大的佛法,以慈悲心仁让众生,志意坚强,和而不刚,高雅悦众,能以如此诸种善根功德,成就无上菩提。

「赤子」为汉文名词,意为婴儿。《书经?康诰》有云:「若保赤子」,喻君王视人民如父母之顾婴儿。初生婴儿,肤为红色,故名赤子。

「和雅」,《无量寿佛经》卷上有「诸七宝树」,出诸「法音」,「微妙和雅」。

阿弥陀经》也有「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都是形容法音演畅和雅。其实就是柔和高雅能悦众意的说法之音。

智积菩萨存疑,因为他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智积菩萨「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

智积菩萨对文殊菩萨所介绍的龙女,能够「速得成佛」的事,表示怀疑地说:「我不敢相信龙女在很短的时间就能成佛。」因为释迦牟尼佛是经过多生多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修行菩萨道,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无论任何一处,乃至像芥菜子那么大的一个点上,无非都曾是世尊因地时代舍过身命之处。那都是为了众生的缘故,然后乃得成就无上菩提的佛道。所以不信龙女能于极短的时间中成佛。言犹未毕,龙女已在面前出现。

虽然龙王女已现于会众之前,舍利弗也不能信,龙女不久得无上道,因为「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又且「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这段经文是说,舍利弗也不相信,他根据世尊所说的其他经律,认为女身不净,不是法器,而且女人有「五障」,亦即女性:1.不能做梵天王,是色界梵天的天主;2.帝释,是欲界三十三天天主;3.魔王,是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4.转轮圣王,是在人间统一治理四天下的飞行皇帝;5.佛,就是成等正觉的大觉智者。这五种障难,女人都没有办法突破,更何况是马上成佛?

尔时龙女现身说偈,并以宝珠,「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此时,来自娑竭罗龙宫的八岁龙女,自己就现身说法,将事实呈现在大众面前。首先,她把价值三千大千世界的宝珠献给释迦世尊,佛就接受下来。所谓「龙珠」,龙最宝贵的就是那颗珠,此处则是表征着如来果位的功德明珠。接着问怀疑他的智积菩萨与舍利弗尊者:「我现在把我的宝珠献给世尊,你们看到了吗?依你们看,我这样的动作是不是很快就完成了?」

「是啊,很快啊!」他们如此回答。

「那么,以你们的神通力来看我成佛,比这个还要快!」龙女不只嘴巴说说就算了,接着就真的显现给他们看。

龙女在忽然之间就变成男人相,具足菩萨行,而且马上前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在七宝莲花座上成了佛,演说妙法,普度一切十方众生。

此品说明,恶人与畜女,皆能由于《法华经》而成佛道,一是将来成佛,一是立即成佛。因此而使「无量众生,得受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