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五时的通别
原文
法华玄义云:夫五味半满,论别,别有齐限,论通,通于初后。章安尊者云:人言第二时,十二年中说三乘别教,若尔,过十二年,有宜闻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岂可不说?若说,则三乘不止在十二年中,若不说,则一段在后宜闻者,佛岂可不化也。定无此理!经言:为声闻说四谛,乃至说六度。不止十二年。盖一代中,随宜闻者,即说耳。如四阿含、五部律,是为声闻说,乃讫于圣灭,即是其事。何得言小乘悉十二年中也。人言第三时三十年中说空宗般若、维摩、思益,依何经文知三十年也?大智度论云:须菩提于法华中,闻说举手低头,皆得作佛,是以今问退义,若尔,大品与法华,前后何定也。
圣严识:此一大段论文,均系从《法华玄义》卷十下抄录出来,「玄义云」的数句,是智顗所说。自「章安尊者云」以下,则系章安灌顶大师以笔记者的立场,所作的「私录同异」一长文,附于《玄义》的书末,蕅益大师除了省略数句之外,几乎照录了其中的一大段文章。
语译
智者大师于《法华玄义》中有言:至于《涅槃经》所说的五味五时及半满二教,若论其别,则各别皆有一定的期限;若论其通,则通于华严之初及涅槃之后。
智者大师的弟子章安尊者有说:有人说,五时中的第二时,在连续的十二年中,都说三乘别教。假如真是如此,过了十二年后,尚有适宜听闻三乘教的四谛、十二因缘、六度法的众生,难道佛就不说了吗?假如会说,那么三乘教法就不一定止在十二年中说了;假如不说,难道在这一段时期之后,虽有宜闻三乘教法的众生,佛也不教化他们了吗?那是绝对没有这种道理的。在《法华经‧序品》中说:「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依据《阿含经》中的记载,佛为声闻弟子说四谛,乃至说六度,是不止十二年的。因于如来自成道至涅槃的一代说法之中,凡遇适宜听闻何种层次教法的众生,便为说出何种层次的教法。例如四阿含及五部律,是以声闻弟子为对象而说的,却一直说到如来入灭时为止,便是事实,怎么可说小乘教法都只在十二年中说的呢?
有人说:第三时的三十年中,如来都是说的空宗──《般若经》、《维摩经》、《思益经》,这是依据那一部经文,得知是三十年的呢?
《大智度论》卷九十三〈必定品〉云:「复次须菩提,闻法华经中说,于佛所作少功德,乃至戏笑,一称南无佛,渐渐必当作佛。又闻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又复闻声闻人皆当作佛,若尔者不应有退,如法华经中说必定,余经说有退有不退。」以这样的事实可知,佛说《大品般若经》与佛说《法华经》的时段,究竟何者在前何者在后,就无定论了。
注释
1.「章安尊者云」:这段文字,录自《大正藏经》三十三册八一二页下至八一三页上。于「即是其事」句与「何得言小乘」句之间,章安的原文尚有:「故增一经说,释迦十二年中略说戒,后瑕玼起,乃广制;长阿含游行经说,乃至涅槃」的数句文字,被旭师省略。又在「知三十年也」句与「大智度论云」句之间,章安的原文尚有:「言四十年后,说法华一乘。法华经中弥勒言:佛成道来,始过四十余年。然不可言,法华定在大品经后,何故」的数句文字,亦被旭师省略。略掉并无损失,全录则更明白。
2.「人言」:此「人」是指晋代所谓「南三北七」中的隐士刘?所说,他的五时,第一时是五戒十善的人天教,第二时是有相的三乘教,第三时是空宗的无相教。章安对其仅说别五时而未言通五时,提出批判。
3.「大智度论云」:由于《大智度论》是《大品般若经》的释经论,既在此论提及须菩提尊者听闻《法华经》的例子,可知佛说般若未必是在佛说法华之前了。
4.「举手低头,皆得作佛」:是佛在《法华经‧方便品》所说的偈语:「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
原文
论曰:智者、章安,明文若此,今人绝不寓目,尚自讹传「阿含十二方等八」之妄说,为害甚大,故先申通论,次申别论。
语译
智者大师及章安尊者,已有如此的明文,迄于今日的天台学派中人,竟尔绝然不去阅读,尚且以讹传讹地跟着乱说什么「阿含十二方等八」的偈语,对于圣教,为害极大。因此论列,先辨通五时,次辨别五时如下。
注释
「阿含十二方等八」:此一偈语,已在本书绪论第一节中论列过了,传说是出于唐代的荆溪大师,而唯见载于元代的《四教仪备释》及《四教仪集注》。
二、何谓通五时
原文
先明通五时者:自有一类大机,即于此土,见华藏界,舍那身土,常住不灭,则华严通后际也;只今华严入法界品,亦断不在三七日中。复有一类小机,始从鹿苑,终至鹤林,唯闻阿含、毗尼、对法,则三藏通于前后明矣。章安如此破斥,痴人何尚执迷!复有一类小机,宜闻弹斥褒叹,而生耻慕,佛即为说方等法门,岂得局在十二年后、仅八年中!且如方等陀罗尼经,说在法华经后,则方等亦通前后明矣。复有三乘,须历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会归摩诃衍道,佛即为说般若,故云:从初得道乃至泥洹,于其中间,常说般若,则般若亦通前后明矣。复有根熟众生,佛即为其开权显实,开迹显本,决无留待四十年后之理,但佛以神力,令根未熟者不闻,故智者大师云:「法华约显露边,不见在前,秘密边论,理无障碍。」且如经云:「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如是法者,岂非妙法?又梵网经云:「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坐金刚华光王座」等,岂非亦是开迹显本耶?复有众生,应见涅槃而得度者,佛即示入涅槃,故曰:「八相之中,各具八相,不可思议。」且大般涅槃经,追叙阿阇世王忏悔等缘,并非一日一夜中事也。
圣严识:这段文字,是依据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所作的申论,目的是在纠正当时一般天台学者的讹传。因为根据法华及梵网等经文所示,如来说法,唯在于应机,不在于固定的某一时段,仅说某一部经,否则即与事实不符。此种看法,在近世的学者们尚未以历史的方法论,提出经典成立史的考证说明之前,的确非常重要。若以今天的研究而言,已由西方及日本佛教学者们,根据佛典原典语言学以及印度佛教思想史的推论,告诉我们佛教圣典的次第成立,是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即使是最早完成的四种《阿含经》,也不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大乘经典的陆续出现,即使是初期的《法华经》等,已是佛灭之后数百年间的事。不过今人已有共识,大乘经典纵然不是出现于如来住世时代,的确仍是出于如来化世的本怀,所以不仅是佛法,尤其更能彰显如来的悲智广大。故以今日的观点,来看古人的时教判释,虽宜感念他们的贡献,体认他们的苦心,尊敬他们的博通群经,欣赏他们组织和分析的周密细腻,但已不是要我们跟着来作同一模式的思考了。
语译
首先说明通五时论:
1.就有一类大根机的众生,即于此娑婆国土,能亲见华藏世界卢舍那佛的实报净土,永劫常住不灭(〈此见于《法华玄义》卷十下所引《像法决疑经》的内容〉)。因此可知,《华严经》的内容,也通于华严时段之后的根机了;即以《华严经‧入法界品》而言,亦断定不仅是在佛初成道三七二十一日之内说出的。
2.另有一类小根机的众生,是指如来于鹿野苑初转*轮,度五比丘,直到如来于拘尸那城鹤林涅槃为止,都只听闻阿含部、律部、论部的所谓小乘三藏,可知藏教的根机,也通于五时的前后。章安尊者已作如此明白的破斥,何以尚有一类愚痴之人执迷不悟呢?
3.又有一类小乘根机的人,听闻了有关弹斥小乘而褒叹大乘的佛法之后,便生起耻为小乘而欣慕大乘之心,佛陀即为他们宣说方等法门的经典。怎么可能一定要局限在十二年的阿含时之后的仅仅八年之中,才说方等经典呢?且如《方等陀罗尼经》,是在《法华经》之后宣说的,由此可见,方等时亦是通于前后的。
4.还有比较利根的三乘人,需要?历色及心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然后一一会归大乘法门的摩诃衍道,佛陀对于这一类人,便说般若经典,是故《金刚仙论》卷一云:「相传云,如来一代,成道乃至涅槃,恒说摩诃般若、华严、大集。」以此可知,般若时亦是通于前后的了。
5.还有一类根机已熟的众生(人),佛陀对他们便用开权显实、开迹显本的法门,决计没有要留待到成道四十年后才说的理由。不过佛陀以其神力,使得根机未熟的人听不到而已。是故智者大师于《法华玄义》卷十下云:「法华显露边论,不见在前;秘密边论,理无障碍。」且如《法华经‧譬喻品》云:「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受记作佛。」昔年闻的「如是法」,岂不就是《妙法莲华经》呢?又如《梵网经》有云:「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坐金刚华光王座」(〈参看旭师的《梵网经合注》及《玄义》二书〉)等,岂不也就是开迹显本的法华时呢?
6.尚有一类众生,应于见到释尊即将进入涅槃,才能得度的,佛陀即为他们示现般大涅槃,所以有云:「八相之中,各具八相,不可思议。」且《大般涅槃经》中,追述阿阇世王忏悔等因缘,也并不是仅在一日一夜之间发生的事。
注释
1.「大机」与「小机」:机是根机,具有潜在的可塑性者称为根机。堪受大乘的菩萨法者,名为大机,仅能接受二乘小法所化者,名为小机。此处的「一类大机」,是指华严时中所摄的众生;「一类小机」,是指阿含时中但闻小乘三藏教法的众生。
2.「华藏界舍那身土」:「华藏界」具名「莲华藏世界」,又简称「华藏世界」。这是相对于化身佛释迦如来所居的娑婆世界,而说的报身佛所居净土,通常称为圆满报身卢舍那佛,住于实报庄严净土,唯法身大士得见、得亲近。
唐译八十卷本《华严经》卷八云:「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于世界海微尘数劫,修菩萨行时,一一劫中,亲近世界海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之所严净。」可知佛的报身报土,是由于在无量劫中、亲近无量数佛,修无量数大愿而成就的。
法藏大师的《华严经探玄记》卷三,解释「华藏」之名有云:「藏是含摄义、出生义、具德义。此中通论有二义:一由此土内含摄一切人法等诸法门故;二含摄一切诸余剎故。」可知此一净土,本为事事无碍,事理双圆的华严境界,然于唐译《华严经》卷八至卷十的〈华藏世界品〉中,是用形相来描述介绍的,大略有上下二十重,周围十一周,复由此数,随方各摄十方,总数一百十一,犹如天地珠网分布,构成华藏世界,毗卢遮那如来即是居住此一世界的中心。
「舍那」的梵语是毗卢舍那,或译毗卢遮那(Vairocana)等,晋译六十卷本《华严经》译作「卢舍那」,《华严经探玄记》称毗卢舍那,八十卷本《华严经》有〈毗卢遮那品〉,可见此二名本是一名,贤首法藏懂梵文,所以未将此二名视为两种不同的佛身。天台家未勘对梵文,故以毗卢舍那、卢舍那、释迦,配上如来的法身、报身、应身解释;例如《法华文句会本》卷二十五有云:「法身如来名毗卢,此翻?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此翻净满,应身如来名释迦,此翻能仁。」相沿迄今,中国佛教界,多用天台家的观点,以法身为理佛,报身为智佛,应身为事佛。甚至在每餐的食前供养,也是如此唱诵的。
3.「三七日中」:这是依据《法华经‧方便品》所云:「我(如来)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因此天台家有人判说「华严最初三七日」。佛初成道后于三七二十一日之中观树思惟,出于《法华经》,而《华严经》的开头只说如来「始成正觉」即以神力,「令此道场,一切庄严,于中影现。」未说于三七日中讲完《华严经》。而且《华严经》七处九会的性质内容,绝不仅是最初三七日中发生的事。旭师亦已看到八十卷本《华严经‧入法界品》的经文之中已有「诸大声闻,不能得见。」「诸大弟子虽在林中,亲近世尊,不见如来自在神力。」既已有了诸大声闻弟子的如来,当然不是最初成道的三七日中的事了。
4.「鹿苑」与「鹤林」:根据佛陀的传记,如来是于菩提伽耶的毕波罗树下成道,至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初转*轮度五比丘,最后至拘尸那城的娑罗双树间涅槃。天台家即判菩提树下三七日中为华严时,鹿野苑为阿含时,双树间是在说了《法华经》之后的《涅槃经》时。但就智旭大师所见,这种讲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有一类小乘根性的人,不仅在鹿野苑时代出现于佛前,纵贯如来四十多年的度众过程中,直到佛陀涅槃,都可见到他们亲近如来,只听到小乘三藏的教授。
「鹿野苑」,亦译作鹿野园,梵文mṛgad?va,意为仙人论处,仙人住处,多鹿住处。《大毗婆沙论》一八三卷记载,过去有一位梵达多王,将此园林施与鹿群,故又名施鹿林。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七、《大智度论》卷十六等,均有相关的详细资料。
「鹤林」即是娑罗双树的涅槃场。北凉昙无谶译四十卷本《大般涅槃经》卷一有云:「尔时拘尸那城娑罗树林,其林变白,犹如白鹤。」传说释尊涅槃,人天悲伤,连同树神也极度哀痛,娑罗树(ś?la)是阔叶乔木,叶片变白时,看来犹如白鹤满树,因此以鹤林尊称释尊的涅槃道场,也有称为「双林」的。
5.「阿含、毗尼、对法」:这是小乘的三藏:(1)修多罗(S?tra,经),(2)毘奈耶(Vinaya,律,旧译毗尼),(3)阿毗达磨(Abhidharma,论,旧译阿毗昙,意为对法,是智慧的别名)。天台宗依据《法华经‧安乐行品》所云:「贪着小乘,三藏学者」句,而判鹿苑时的小乘为三藏教。依智旭大师所见,此小乘的三藏圣典,既通于鹿苑的前时,也通于鹤林的后时。
6.「方等陀罗尼经」:此经全名《大方等陀罗尼经》,共四卷,北凉沙门法众译,收于《大正藏经》的密教部,南岳慧思禅师依此经而行方等三昧、证圆位,天台智者大师依之而说《方等三昧行法》一卷。
至于旭师如何见到佛说此经,是在说了《法华经》之后?系据此经〈梦行分〉卷第三有云:「尔时宝王如来及与我(释迦如来)身,从(王舍城外的)灵鹫山,与无量那由他大众,前后围绕,来至(说《方等陀罗尼经》的舍卫国祇陀林)道场。」又云:「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能于我去世之后,受持读诵陀罗尼经。」此经卷第二的〈授记分〉中,亦有佛为阿难等五百声闻大弟子们,授记作佛云:「尔时佛告五百大弟子众,汝等亦当各各作佛,俱同一号,号宝月王如来无所着至真等正觉。」因为在灵鹫山说的《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中》,已经为五百大声闻众授记作佛,移驾来到祇陀林(祇树给孤独园)中,再一次为此五百声闻大弟子们授记作佛。由此证明,方等经典未必都在阿含时之后与般若时之前的八年之间所说,甚至到了说《法华经》与《涅槃经》之间,也可说方等经典的。
7.「色心等世出世法」:以色心二法,总摄诸法,名义具如《法界次第初门》所说。若依据唯识学,世出世法有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共五类计百法;天台家的世出世法,仅列色法及心法,这是由蕴、处、界的三大科延伸归纳而成的,根身、器界,皆是色法,《天台四教仪》等所云十六心见道,三十四心顿断见思习气,成丈六身佛,皆是心法;世间的三界二十五有是色法及心法,诸佛的三身四土也是色法及心法。三乘佛法的道品次第,无不通过色心二法,方得修证。在《四教仪集解》卷下,亦有云:「六凡诸法,色心如幻如化,幻有之俗,但有名字。」这是「体色入空」之理。此处旭师是说三乘人须经历修习色心等的世出世法道品次第,然后一一会归大乘。在印顺法师的《大乘起信论讲记》〈悬论〉末节中说:「一切可归纳为三:(1)色,一般称为物质,即是占有空间的,有体质的事物。(2)心,即一般所说的精神。(3)理性,佛法中名为法性,即物质与精神的真相或真理。」也就是说以色、心、性,涵盖了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法。
8.「三乘」与「摩诃衍道」:天台家所言三乘,是依据《法华经‧譬喻品》的说法:「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求一切智……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四教仪集注》卷上则云:「声闻以四谛为乘,缘觉以十二因缘为乘,菩萨以六度为乘;运出三界,归于涅槃。」以此可知,三乘是以修证的道品等次而分的。此处以说《般若经》而使三乘人皆归大乘的摩诃衍道,是三车家的「会二归一」。《法华经‧方便品》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乃是「会三归一」。
「摩诃衍」是梵文Mah?y?na大乘的音译,《大智度论》卷一百云:「佛口所说,以文字语言分为二种: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胜鬘经》云:「摩诃衍者,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教观纲宗》此处的摩诃衍道,应系取自《大智度论》。
9.「开权显实」与「开迹显本」:开权显实,出于智顗《法华文句》卷三上,是指「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以其一经而论,智顗的《法华玄义》卷六下有云,前半是开三显一,《玄义》卷十下云,后半是开近显远。开迹显本是本地垂迹的,最先出现于后秦僧肇所写《注维摩诘经卷第一并序》有云:「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至隋代的天台智顗,便将《法华经》的全经二十八品,判作迹本二门,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智者的《法华玄义》卷七下,有云:「华开莲现,开迹显本。」此「开权显实」,即是开三乘显一乘,是就《法华经》所明的教法而言;「开迹显本」,即是开近显远,是就《法华经》所明的佛身而言。前半部经,是说三乘一乘之教法,均系方便权巧的假施设,至「无二亦无三」才是真实法,如果不说方便教,亦难显示真实教,所以开出方便的权教,目的是为显露无说无示的实相法,故云开权显实。
若就佛身而论,依《法华经‧如来寿量品》说,历经三祇百劫修行,八相成道的释迦世尊,是方便示现的近佛、迹佛;本来常住此世间说法而又不能被颠倒众生见到的,便是远佛、本佛。因为众生不知世尊「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又说:「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只劫,常住不灭。」又有偈云:「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也可以说垂迹是人间身的应化佛陀,本门是常住遍在的法性身佛。
有关于「开显」之说,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卷一上及下、卷五上及下、卷七下、卷十上,有详细论列。
10.「显露边」与「秘密边」:约显露的经名及法会而言,我们的确未见释尊于成道后四十年间,宣说过《法华经》,但就秘密的意理而言,释尊在说《法华经》之前,何尝与《法华经》的实相之教有所冲突?可知法华时,也不局限于四十年后的八年之中了。故云若约显露边,虽然四十年未见《法华经》,若约秘密边,则与法华之理了无障碍。
11.《梵网经》云:此经是《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的略称,共上下两卷,后秦鸠摩罗什译,近世有学者将之列为疑经,但其确为中国菩萨戒经中最受重视及弘扬最广的一部菩萨戒经。天台宗的智顗、华严宗的贤首法藏、新罗的义寂及太贤,均曾为此经造疏。
此处《教观纲宗》所引经文,出于该经卷下,原文是说,释迦世尊「从初现莲花藏世界,东方来入天王宫中,说魔受化经已,下生南阎浮提迦夷罗国……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坐金刚华光王座……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暗之人,说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旭师引此经证,说明在佛说《法华经》之前,早已有了开迹显本的思想,不仅是从释尊此身成道后开始,乃至已经下降过人间八千次往返了。
12.「涅槃」:涅槃是佛陀八相成道的最末一相,天台家将佛说法华及涅槃二经合为一时,《法华经》会三乘尽归一乘,《涅槃经》扶律谈常,摄尽一切众生,而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因此天台宗所依的第一根本圣典是《法华经》,第二根本圣典即是《涅槃经》。
13.「八相之中,各具八相」:所谓八相,是佛的一生过程,共有八大阶段,通常是指: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轮、入灭。然于《天台四教仪》,则除第三住胎而加第五降魔。所谓八相的每一相都具足八相,是八相的每一相,各各互具八相,那就前前具足后后,后后亦具足前前了,故称「不可思议」。所以,华严时可通后际,法华涅槃时也可通前际。
14.「大涅槃经追叙阿阇世王忏悔」:通常都说,如来于涅槃之前的一日一夜之间,宣说《涅槃经》,其实《涅槃经》的内容,也不仅属于最后一日一夜的事,例如北凉昙无谶译出的《大般涅槃经》卷十九及二十「梵行品第八之五及六」,即有追叙阿阇世王由于逆害父王,心生忏悔,遍体生疮,群医束手,外道六师亦不能治,最后来见释迦世尊,佛称无上医王,即为阿阇世王入月爱三昧,放大光明,往照王身,疮苦除愈,身得安乐。这是一则相当长的故事,故非如来最后一日一夜之间发生的事。
三、何谓别五时
原文
次明别五时者,乃约一类最钝声闻,具经五番陶铸,方得入实。所谓初于华严,不见不闻,全生如乳。
〔旭师自注云〕:(华严前八会中,永无声闻,故云不见不闻。至第九会入法界品,在祇园中,方有声闻,尔时已证圣果,尚于菩萨境界,如哑如聋。验知尔前纵闻华严,亦决无益。然舍利弗等,由闻藏教,方证圣果,方预入法界会,则知入法界品,断不说在阿含前矣。人胡略不思察,妄谓华严局在三七日内耶?)
语译
现在再说明「别五时」,那是由于一类最钝根机的声闻大众,必须逐次经历五个阶段的陶铸锻炼,才能进入实相教者,故分设五时。
所谓最初,于华严会中,不见亦不闻,好象《涅槃经》五味中的全生乳。
〔旭师自注云〕:《华严经》九会的前八会中,从未有声闻会众,故云不见不闻。到了第九会的〈入法界品〉,是在祇园精舍中,始见有声闻众参加的记载,当时他们已证小乘圣果,唯于菩萨境界,尚是如哑如聋。以此验知,在这之前,纵然听闻了华严,也决不会得益。不过,舍利弗等声闻众,先已听闻小乘三藏教义,方证圣果,方来参与入法界会,由此可知,佛说〈入法界品〉,决定不是在说《阿含经》之前了。有人为什么不审思细察,而妄谓《华严经》仅是在三七日内说出的呢?
注释
1.「全生如乳」:原典出于《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所说五味教法的一种,所谓五味是指:「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譬喻:「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五味既喻如上的教法次第,也喻人根次第,如该经卷第十有云:「声闻如乳,缘觉如酪,菩萨之人如生熟酥,诸佛世尊犹如醍醐。」
2.「如哑如聋」:譬喻在佛说《华严经》的大会上,舍利弗等诸声闻众,有耳不闻顿教大法,有眼不见卢舍那身,所以不能有一语赞叹,因此如聋如哑。《华严经》中并无如此的形容语句,乃是天台智者采取晋译《华严经》卷四十四的一段经文文义而作,见于《法华文句》卷四及卷六,《法华玄义》卷十等,皆称「如聋如哑」。此处倒置,谅系同义。
原文
次于阿含,闻因缘生灭法,转凡成圣,如转乳成酪。
〔旭师自注云〕:(酪即熟乳浆也。)
语译
其次他们再于佛说《阿含经》时,得闻因缘生灭之法,而转凡夫成圣者,犹如转生乳成乳酪。
〔旭师自注云〕:所谓乳酪,即是煮熟了的乳浆。
注释
1.「因缘生灭法」:佛于《杂阿含经》处处说因缘生灭法,其标准的经文如《杂阿含三五○经》云:「何所有故此有,何所起故此起,何所无故此无,何所灭故此灭……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又如三三五经有云:「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二九六经说:
「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
阿含的教法,就是因缘生灭法,说明众生(人)的生死流转,即由于业感缘起的苦因及苦果,循环相依,共有十二缘起支,通称十二因缘,《阿含经》称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入等,乃至有生、有老、有死,名为纯大苦聚集;此为「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有无明等而有生、有老死,缘有无明等起而有生、老死起;「有」与「起」,是苦的事实及苦的原因,故谓「纯大苦聚集」,此即四圣谛中的苦谛及苦集谛。
如果由生死流转而转为还灭解脱,也是因缘法,《阿含经》称之为「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缘无无明故无行,缘无行故无识,缘无识等故无生、无老死;缘无明灭故行灭,缘行灭故识灭,缘识等灭故生灭、老死灭;「无」与「灭」,是苦的原因无,是苦的事实灭,故谓「纯大苦聚灭」。此即四圣谛中的苦集谛灭、苦谛亦灭,作此因缘生灭观者,便是修持苦灭的道谛。也就是说,依此因缘法而修四圣谛,便是正知、正见、正行等的道品次第。
《阿含经》的精义,即是「因缘生灭法」,它即是具有永恒性及普遍性的真理,所以要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了。如来成道,就是悟得了因缘生灭法,如来度众生,亦是说的因缘生灭法。声闻乘及缘觉乘的人,能够转凡成圣,也是由于听闻了因缘生灭法。
2.「转凡成圣」:转六凡法界的众生,成四圣法界的大小圣众,均称转凡成圣。唯于此处是指由小乘根器的凡夫,听闻《阿含经》的因缘生灭法,即同如来于鹿野苑,转四圣谛*轮,使五比丘得度,证阿罗汉果。声闻圣者,共有四阶,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此四又名初、二、三、四果,初果断尽三界见惑,于欲界的天上人间极七返,必证阿罗汉果;二果断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前六品,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再有一返,即证阿罗汉果;三果断尽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位,此身舍报即生色界五净居天;四果阿罗汉,超出非想非非想处,断尽一切见思二惑,永入涅槃,不再来生三界。
原文
次闻方等,弹偏斥小,叹大褒圆,遂乃耻小慕大,自悲败种。虽复具闻四教,然但密得通益,如转酪成生酥。
语译
其次他们又听到方等经典之中,宣说以圆教弹呵藏、通、别三教的偏僻,以通、别、圆的大乘教斥责三藏小乘教,并且称叹大乘、褒扬圆教的教法。就使得这些声闻大众,以小乘为耻而欣慕大乘,自悲原属于大乘法门中的焦芽败种。他们因此接受大乘,虽也都听到藏通别圆的四教,不过,在骨子里实得通教大乘的利益,这好象转酪而成了生酥。
注释
1.「方等」:据天台家对方等的解释有三种。(1)约理释。方是正方,等是平等,中道之理是正方的,是生佛平等的。《四教仪集解》卷上云:「(空、假、中)三谛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余皆有之,以诸大乘经,悉谈三谛,故云大乘方等经典。」旭师的《阅藏知津》卷二亦云:「方等亦名方广……是则始从华严,终大涅槃,一切菩萨法藏,皆称方等经典。」(2)约事释。方为广义,等为均义,如来于第三时中所说诸经,广说藏通别圆四教,平均利益一切利钝根机的众生,故名方等。《四教仪集解》卷上有云:「今之方等者,四教俱说,事方等也……若事方等,正唯在于第三时也。」(3)约事理释。方为方法,有门、空门、双亦门、双非门,即是四门方法,等是平等的理体,依四门之方法,各契平等之理体,便名为方等。
2.「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此中的「偏」理是对「圆」理而言,「小」乘是对「大」乘而说。站在方等经典的立场,方等诸经是大乘,谈圆理,所以广说藏通别圆四教,依四门方法,契平等之理。小乘圣者,只证偏空涅槃,亦名偏真,法门狭小,又名偏小,所以《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形容小乘涅槃如酒醉,贪着涅槃境,不再度众生,不欲求佛道,但非究竟。若以《维摩经》为例,〈弟子品〉舍利弗、目犍连等声闻弟子,均说「不堪任诣彼问疾」,因为维摩诘居士是大乘菩萨,法门广大,声闻弟子相形见绌。〈观众生品〉中叙述维摩丈室,有一天女,以神力在诸菩萨及诸大声闻弟子上空散花供养,花至诸菩萨身,即皆堕落,至诸大弟子身,便着不堕,证明小乘圣者,偏而不圆。〈入不二法门品〉,诸菩萨众各说不二法门,至维摩自己,则「默然无语」,文殊菩萨便叹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这便是「叹大褒圆」。若以天台家的标准,四教之中,藏、通、别的三教,皆名偏教,唯有圆教名圆,故于《摩诃止观》卷三下有云:「偏名偏僻,圆名圆满。」
3.「耻小慕大,自悲败种」:亦以《维摩经》为例,诸大声闻弟子于〈弟子品〉中,心怀惭愧,不敢往诣维摩菩萨所问疾,是为「耻小」。〈问疾品〉中有五百声闻弟子,均欲随从文殊菩萨前往维摩住处,听闻二位大士共谈一切菩萨法;〈不思议品〉中,迦叶云:「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法」,是为「慕大」。〈佛道品〉中,迦叶自称:「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为「自悲」。〈不思议品〉中,迦叶说:「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亦是「自悲」;同品迦叶又说:「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又于〈佛道品〉中,迦叶云:「而今我等,永不能发(无上菩提心),譬如根败之士。」是为「自悲败种」。《涅槃经‧如来性品》,亦有云:「譬如焦种,虽遇甘雨,百千万劫,终不生芽。」由此可知,天台家对于方等经典,是以《维摩经》作为典范,智者大师亦撰有《维摩经玄疏》六卷。通常所说「焦芽败种」,实系结合了涅槃及维摩二经的经句所成。
原文
次闻般若,会一切法,皆摩诃衍,转教菩萨,领知一切佛法宝藏。虽带通别,正明圆教,然但密得别益,如转生酥成熟酥。
语译
其次,他们又听到佛说般若部的诸经,会整一切三乘教法,皆为大乘摩诃衍
法,并命以之转向菩萨宣说,使得听者领知如《法华经‧信解品》所说的「如来知见宝藏」。唯此般若教法,虽亦附带大乘通教及别教,主要是讲圆教;就其实底而言,但得别教大乘的利益,此犹如把生酥转变成熟酥一般。
注释
1.「般若带通别,正明圆教」:《般若经》的教法,在化法四教中,虽带通别二教,但是正明圆教。依据旭师《教观纲宗释义》第七条的说明,以为般若会通一切世出世法,皆属大乘的互具互融,所以是圆教。或有说,法性离一切相,既非生死,亦非涅槃,既非有为,亦非无为等,则是带别教义。或有说,一切法如幻如梦;或有说,诸法实相,三乘同证,则是带通教义。原因是般若阐明空及有的共与不共,共即是诸法本空,三乘同证出三界的因果幻缚,是通教义;不共即是第一义空,菩萨独入,断三土(共有四土)及二死的因果,是别圆二教义。假若说,依第一义空,得成诸法,犹是别教义;假若说,即第一义空,顿具诸法,诸法无非第一义空,乃是圆教义了。若细读大部般若,便可以发现,显发圆义者为多,为了钝根人,则略带通别,乃属方便。后人判般若为空宗者,但得共意,尚未知般若具有别教义,当然更不能知道般若正明圆教义了!此为旭师有别于其他天台家的识见,目的在于证明,般若部经典未必仅属通教,其实是虽带通别而正明圆教,将般若部也置于圆教的地位。
2.「一切佛法宝藏」:此语的根据是《法华经‧信解品》所云:「一切诸佛秘藏之法,但为菩萨演其实事。」〈法师品〉又有云:「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智顗的《法华文句》卷八上,对此的解释是:「秘要之藏者,隐而不说为秘,总一切为要,真如实相,包蕴为藏。」《维摩经》的〈法供养品〉,有「能令众生,入佛法藏」句;《无量寿经》卷上,亦有「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此处是说,使得听闻了《般若经》教法的人,就能知道如何深入一切诸佛所说的法宝秘藏了。这是但为大乘菩萨演说的真实之教。菩萨成佛,由此而入,所以称为「入佛」的「法藏」。
原文
次闻法华,开权显实,方得圆教实益。如转熟酥而成醍醐。
语译
其次他们再从佛陀听闻《法华经》的教法,知道以前诸种教法,都是权巧方便,目的是为了显露《法华经》的真实之教,至此他们始得圆教的真实利益,此犹如把熟酥转变成为醍醐一般。
注释
「醍醐」:此是《涅槃经》中所说,牛乳所成五味之中的最上味,又是药中的最上药。例如该经卷三有云:「醍醐者名为世间第一上味。」又云:「诸药中醍醐第一,善治众生,热恼乱心。」可知醍醐既是味中之王,也是药中之王。天台家则以醍醐的譬喻,自称是「诸经中王」的《法华经》(见于〈药王品〉)。然于《涅槃经》卷十四所举,是说:「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很明显的,这段经文中的醍醐,是指《涅槃经》中所说的佛性。因为《涅槃经》的教法,善用譬喻,将救济一切众生的方便,喻为毒鼓,那是救济包括十恶五逆之人及一阐提人,能够除尽一切众生的烦恼诸障;喻为醍醐者,是能治愈一切众生的一切心病。
世间另有「醍醐灌顶」的成语,虽未见于佛经,而源出于佛经,喻以智慧之语,发人深省,除人烦恼,予人清凉豁达之感。例如顾况诗云:「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天台家以醍醐味,喻法华及涅槃时的教法,即在推崇此二经是佛法中的最上乘法。
原文
然只此别五时法,亦不拘定年月日时,但随所应闻,即便得闻。如来说法,神力自在,一音异解,岂容思议?又有根稍利者,不必具历五味,或但经四番、三番、二番陶铸,便得入实。若于阿含、方等、般若,随一悟入者,即是秘密、不定二种化仪所摄。复有众生,未堪闻法华者,或自甘退席,或移置他方,此则更待涅槃捃拾,或待灭后余佛,事非一概。熟玩法华玄义、文句,群疑自释。
语译
可是,这种别五时的教法,也不一定会局限于如一般天台学者所划定的年月日时那样,只要是谁于何时应该听闻什么,便可听到他所当听的教法。这是由于如来说法,乃以自在的神通之力,能以同一种声音而令听众各得其解,还用得着我们来思索议论吗?
又有根机稍利的人,也不一定非得要经历全部的五个时段,才能得到第五种法味,其中有人或经四个、或经三个、或经两个时段的陶冶铸炼,便能得入第五时最上的实理。假若能于阿含、方等、般若的三种教法之中,随其一种而得悟入实相的人,便属于化仪四教中的秘密及不定二教所接引的。
又有一类众生,尚不够听懂《法华经》的程度,若非自甘退出《法华经》的法席,便是被如来以神力移置他方。这一类众生,则要等待到佛说《涅槃经》时,来收拾此前各时所遗漏者;或者待至释尊灭度之后,让其余的佛来化度了。可知机教之事,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熟读智者的《法华玄义》及《法华文句》,则以上所辨有关通别五时的许多疑点,便可自然释怀了。
注释
1.「别五时」:此段文字是通别五时论的总结。虽说别五时,也仅对于一类众生的根机,需全历五时,其余有的只历四时、三时、二时的,所以是别中也有通的。尤其重要的是,在此再度指出,虽名别五时,也不会就如《四教仪备释》及《四教仪集注》等所说的那样,在什么固定的年月日时之内,如来仅说某一类的教法。
2.「一音异解」:源出于《维摩经‧佛国品》有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智者的《摩诃止观》卷七下对此的解释是:「一音殊唱,万听咸悦。」因此,一音有多解,(1)佛用同一种语言及语音说法,而使各类种族的众生都能听懂,(2)佛说同一种法门,不同根机的众生便获得各自所懂的教法,(3)佛的声音相同,说的教法深浅不同,听众也各取其所需,各知其所知。
此处天台家所说的「一音异解」,则如《法华经‧药草喻品》的天澍一雨而普润三草二木;可知智者所说的一音殊唱,应系指第二及第三种。《维摩经》所说的一音,当系指第一、第二种。
3.「自甘退席」及「移置他方」:此二典故,皆出于《法华经》。
(1)于〈方便品〉中,叙述舍利弗三请如来宣说《妙法莲华经》,因佛预告:「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故当如来如其所请而欲说《法华经》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此即增上慢人自甘退席的例子。
(2)同经〈见宝塔品〉叙述释迦如来以神通力,三度变秽土为净土,被称为「三变土田」,在第二变中,于此界的「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皆令清净,无有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又移诸天人,置于他土所化之国。」这就是将众生移置他方的例子。
4.「涅槃捃拾」:捃拾即是收拾义。依天台家说,既于《法华经》开显一乘,嗣后又说《涅槃经》,开显一乘;有在法华教法中尚未得度者,还有被涅槃教网来收拾的机会,故称《涅槃经》为捃拾教。此语非出于经典,乃初见于《法华文句》卷十上有云:「今世五味,节节调伏,收罗结撮,归会法华。譬如田家春生夏长,耕种耘治,秋收冬藏,一时获刈。自法华已后,有得道者,如捃拾耳。」天台注释家又将《法华经》称为大收教,与《涅槃经》的捃收教相对,例如湛然的《法华玄义释签》卷二有云:「法华开权,如已破大阵,余机至彼,如残党不难;故以法华为大收,涅槃为捃拾。」
为何要说《涅槃经》为捃拾或捃收教?是因末代比丘,生起恶见,由如来入了涅槃而执无常,或偏贵理性而废行事的戒律,遂失法身常住之慧命。为了对治这些人的断灭见,所以如来于《涅槃经》中,扶律谈常,乘戒具足。例如《法华玄义》卷十下有云:「涅槃临灭,更扶三藏,诫约将来,使末代钝根,不于佛法起断灭见。广开常宗,破此颠倒,令佛法久住。」这是站在天台家的立场,对于佛在《涅槃经》中何以一反《阿含经》所持无常的基本教法,而说佛的法身常住,何以一反《维摩经》所说,诸法皆入不二法门的立场,而主张同于三藏小教的重视戒律。所以标立《法华经》为大收教,《涅槃经》为捃拾教。
5.「灭后余佛」:是指释迦如来灭度之后,有待其他诸佛来度尚未得度的众生。在《法华经‧从地涌出品》中有云:「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弥勒,释迦牟尼佛之所授记,次后作佛。」另于同品有云:「见诸菩萨,遍满无量百千万亿国土虚空,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一名上行,二名无边行,三名净行,四名安立行。」又于同经〈嘱累品〉中,释迦如来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以《法华经》付嘱,受持、读诵、广宣,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诸菩萨摩诃萨俱发声言:「如世尊?,当具奉行。」当时亦有从十方前来的诸分身佛及多宝佛,还有上行等四大导师菩萨在场。以此可知,所谓灭后余佛,就狭义而言,是指弥勒菩萨当来于此界成佛,广义而言,则指四导师等诸菩萨摩诃萨众,也将成佛。何况已于〈譬喻品〉及〈授记品〉等之中,如来已为诸大声闻弟子,授了「于最后身,得成为佛」的预记。尚未化度者,当待此等余佛来化度了。又如德义的《赘言》卷上则云:「如天台南岳等四依弘经大士是也。玄七云:凡夫之师,亦能此土弘经,令他得权实七益。」「南岳云:初依名余佛,无明未破,名之为余,能知如来秘密之藏,深觉圆理,名之为佛。」是则凡夫弘扬《法华经》者,也能算是余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