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八教
原文
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然统论时教,大纲有八,依教设观,数亦略同。
语译
佛及历代祖师们传给我们的佛法要领,唯有教义及观法而已。无教之观,不是正观;无观之教,教便不传。有教无观,教即无用;有观无教,观便危险。然而,全盘地讨论释迦世尊的一代时教,可以得出一个大纲,总共摄为八教;依教义所设的观法,数目也大略相同。
注释
1.「教观」:已如前释。
2.「时教」:代表释迦世尊自成道之后,迄于涅槃的四十多年之间,在不同的时地,为不同程度的对象,说了让大家觉得有深浅不同的佛法。此在前面绪论中,也已介绍。正如谛观的《四教仪》所说:「以五时八教,判释东流一代圣教,罄无不尽。」
原文
八教者,一顿、二渐、三秘密、四不定,名为化仪四教,如世药方;五三藏、六通、七别、八圆,名为化法四教,如世药味。
语译
什么是八教呢?共分两大类:1.化仪四教:(1)顿教、(2)渐教、(3)秘密教、(4)不定教;此类如世间医师所开的药方。2.化法四教:(5)三藏教、(6)通教、(7)别教、(8)圆教;此类如世间药剂师根据处方笺所给病人的药品。
注释
1.「化仪四教」及「化法四教」:化仪是如来为了适应各类众生根器而设的教化轨道,化法是如来为了适应各类众生程度而设的教化范围。日本德义的《教观纲宗赘言》卷上则云:「顿等四教,是如来化物仪式,藏等四教,是如来化物方法。」《教观纲宗释义》云:「化仪无体,全揽化法为体。」化法四教,乃教之纲。
2.「药方」与「药味」:《四教仪》已有「顿等四教是化仪,如世药方;藏等四教名化法,如辨药味」的譬喻。是形容两类的四教,也是彼此相依互用的。倘若仅有药方的化仪四教而无药味的化法四教,犹如虽有四种根器的众生可度,却无四种程度的教材能度;若与之相反,仅有四种程度的教材,竟无四种根器的众生为对象,也等于没有一样。
3.「顿教」:对于顿大根器的众生,直说别教及圆教的大乘法,例如《华严经》及《梵网经》等。
4.「渐教」:对于需要次第修证的众生,便说渐修教法,例如阿含、方等、般若经等。
5.「秘密教」:同听佛陀于一时一地说同一部经,听众各以自己的程度根器,各取所取;为此人说顿,为彼人说渐,而彼此之间互不相知,故称秘密。
6.「不定教」:于如来同一说法会中,众生同闻异解,或于渐中得顿益,或于顿中得渐益。得益不同,故称不定。
7.「三藏教」:三藏本为大小乘圣典的通称,那是指的经、律、论三藏。天台宗特指小乘为三藏教,是依据《法华经‧安乐行品》所云:「贪着小乘三藏学者」之句而得名。若依《大智度论》卷一百云:「佛在世时,无有三藏名。但有持修多罗(经)比丘,持毗尼(律)比丘,持摩多罗迦(论)比丘。」然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四有云:「圣者仁是三藏,持经律论耶。」可知在释尊住世时代,不论是否已有三藏之名,经律论三种性质的圣典,确实已经有了。
8.「通教」:是大乘的初阶,前通小乘三藏教,后通大乘别教及圆教,含摄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圣教,而以菩萨为正机,声闻及缘觉为傍机。
9.「别教」:此是不与二乘相共的大乘圣教,唯对菩萨说大乘无量法,独明三界外的菩萨法。此教的教、理、智、断、行、位、因、果,既别于此前的藏通二教,也别于此后的圆教,故名别教。
10.「圆教」:此是佛对最上利根的菩萨,所说事理圆融的中道实相法。此教与别教不同之处,仅在于一者隔历,一者圆融。所谓圆融,依《四教仪》所说,是指「圆妙、圆满、圆足、圆顿」,也即是「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
原文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别以次第为观,圆以一心为观。四观各用十法成乘,能运行人,至涅槃地;藏、通二种教观,运至真谛涅槃,别、圆二种教观,运至中谛大般涅槃。
语译
应当知道,顿等化仪四教所用者,皆不出乎三藏等化法四教的功能。三藏教教人修析色入空观;通教教人修体色入空观;别教教人次第修观,先修体假入空观,再修从空入假观,然后修第一义谛观(此三观原出于《菩萨璎珞本业经》);圆教教人以一心为观。
以上的四教四观,各各皆用十法成其所乘,能将化法四教各类根性的修行者,运送到涅槃的境地;藏、通二种教观,运人至真谛涅槃;别、圆二种教观,运人至中谛大般涅槃。
注释
1.「析空为观」:三藏小乘教,教人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用苦、空、不净、无我的四观,主要是对蕴、处、界或阴、界、入的三大科所构成的自我中心,以修四念处等道品,观察透析而皆归于空,目的是在灭除人我执,故称为「析色入空」。此处的「色」,是指一切现象,包括心理的、生理的、环境的,亦即是阴、界、入的各种现象。
2.「体空为观」:通教是对根器稍利的二乘人及初机大乘人,教以直接体验阴、界、入所构成的自我及自我所依的一切现象,无非缘生而无自性,每一念当下的自我本身,便是空的,故名「体色入空」。
3.「次第为观」:别教是对一类大根众生,教以修行三个次第的观法,先修体假入空观,破见思二惑;后修从空入假观,破尘沙惑;再以二观为方便,亲证真如实相,悟入中道第一义谛,破无明惑。
4.「一心为观」:圆教是对最利根的众生,教其先悟一切诸法,无非俗、真、中的三谛,头头自在,法法圆融;然后教其依解而起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的一心三观,圆解、圆修、圆破、圆证。
5.「十法成乘」:十法的内容,见于《教观纲宗》化法四教每一教六即文之末段,也就是说,化法四教的任何一教,都以十法成乘,是比照《摩诃止观》的圆顿法门而设。也可以说,教观双运,教不离观,是天台宗的特色。通常称为十乘观法,其条目是:一观不思议境。二真正发菩提心。三善巧安心于止观。四以一心三观的智慧遍破三惑。五善识通塞,知道何行相能通入法性,何行相能使法性蔽塞。六道品调适,是调适七科三十七菩提分的修法。七对治助开,以藏通别等事相法门,助开正道之理观。八知次位,知修证之分际,令不生增上慢。九能安忍,于内外的修行障碍,安然忍耐。十无法爱,不爱着于既得之法益,继续修行进入法性的究竟。
6.「涅槃地」:是梵语Nirv?ṇa的音译,意谓灭、灭度、寂灭、不生、解脱、安乐等。Parinirv?ṇa则译为圆寂。灭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灭生死之大患,得无为空寂之安乐。大乘小乘,均有有余及无余的两种涅槃,名同义异;大小乘相对而言,则以小乘涅槃为有余,大乘涅槃为无余。
7.「真谛涅槃」与「中谛大般涅槃」:天台宗有两类的三谛说,一是北齐慧文禅师读《中观论‧观四谛品》的偈颂,而悟得空、假、中的三谛。二是唐代荆溪湛然禅师的《始终心要》有云:「众生迷三谛而生三惑,当依三观、破三惑、成三智、证三德。」其所云三谛:「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教观纲宗》此处的「真谛」是对俗谛而言的出世间法,「中谛」是对非真非俗、即真即俗、亦真亦俗而言的世出世间法。真谛涅槃对中谛大般涅槃而言,仍是有余而非无余。
原文
藏、通、别三,皆名为权,唯圆教观,乃名真实。就圆观中,复有三类:一顿、二渐、三不定也。为实施权,则权含于实;开权显实,则实融于权。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
语译
在化法四教之中,三藏教、通教、别教之三者,皆名权巧方便教,唯有圆教,才得称为真实教。在修行圆观的真实教中,又可分为顿、渐、不定的三类根性。如果为使众生趣向真实的圆教,而设施权巧方便的藏、通、别三教,藏、通、别的三种权巧方便教,即含摄于真实的圆教之中;如果开出权巧方便的藏、通、别三教,是为了向众生显示真实的圆教,真实的圆教,便融和在权巧方便的藏、通、别三教之中。类此的或权或实,立权立实,以及或顿、或渐、或不定,立顿、立渐、立不定,都是由于众生的根性有差别,以致于如来要用善巧的方式,说出不同的教观。
注释
1.「权」与「实」:通称「权实二教」,是天台学的常用名词,《摩诃止观》卷三下有云:「权是权谋,暂用还废;实是实录,究竟旨归。」权实之名,虽为诸宗通用,天台学者则特别重视。《法华文句》卷一上亦云:「若应机设教,教有权实,浅深不同」,以三乘皆为方便教,唯一佛乘是真实教,是《法华经‧方便品》所阐说的。
2.「为实施权」与「开权显实」:为实施权,是为了真实而施设方便,是说如来在说《法华经》之前,所说各经,均为方便接引众生获得《法华经》的利益,称作为实施权。至于开权显实,略称开显,则是天台学派的名句,「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法华经》的宗旨。《法华经》的前半为开三显一,后半为开近显远,都是表达开权显实之意。《法华玄义》卷五上有云:「昔权蕴实,如华含莲;开权显实,如华开莲现。」
二、何谓五时
原文
且约一代,略判五时:一华严时,正说圆教,兼说别教,约化仪名顿。二阿含时,但说三藏教,约化仪名渐初。三方等时,对三藏教半字生灭门,说通别圆教满字不生不灭门,约化仪名渐中。四般若时,带通别二权理,正说圆教实理,约化仪名渐后。五法华涅槃时,法华开三藏通别之权,唯显圆教之实,深明如来设教之始终,具发如来本迹之广远,约化仪名会渐归顿,亦名非顿非渐。
语译
若约如来一代所说教法的时间性而言,可以大略地判作五个时段:
1.宣说《华严经》的时段,主要是说化法四教的圆教,兼带也说别教;约化仪四教而言,属于顿教。
2.宣说《阿含经》的时段,仅说化法四教中的三藏教;约化仪四教而言,属于渐教之初。
3.宣说方等经典的时段,相对于化法四教中的三藏教半字生灭门,宣说通教、别教、圆教满字不生不灭门;约化仪四教而言,属于渐教之中。
4.宣说《般若经》的时段,于化法四教,虽带说通教及别教的二种权理,主要是说圆教的实理;约化仪四教而言,属于渐教之后。
5.宣说《法华经》及《涅槃经》的时段,《法华经》开化法四教中的三藏教、通教、别教之权理,唯显圆教之实理;深明如来为实施权的始终,具发如来为本垂迹的广远;约化仪四教而言,名为会渐教归顿教,亦名为非顿教非渐教。
注释
1.「半字」与「满字」:比喻取自《涅槃经》卷五有云:「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心常忆念,怜爱无已,将诣师所,欲令受学,惧不速成,寻便将还,以爱念故,昼夜殷勤,教其半字,而不教诲毗伽罗论。」又云:「如彼长者教半字已,次为演说毗伽罗论。我(如来)亦如是,为诸弟子,说于半字九部经已,次为演说毗伽罗论。」可知「半字」是小学开蒙的课程,梵语名为「悉昙章」(Siddhirastu),是梵字的原始及其生字的列次,是使儿童识字的教科书。《南海寄归传》卷四说是「小学标章之称」。《涅槃经》称此悉昙章为半字,释尊取喻为小乘三藏教的阿含部,涵盖九种文字体裁及题材的所谓九部经。
至于满字教的「毗伽罗」(Vy?karaṇa),是五明之一的声明记论,《慈恩传》卷三说,此名梵书,有百万颂。梵文的摩多(M?tṛ字母)与体文各别者,名为半字的悉昙章;摩多与体文相合者,名为满字的毗伽罗论。
梵文的字母,称为悉昙,共有四十七个,其中的十二字为母韵,称为摩多,三十五字为子韵,称为体文。儿童初习四十七个母子韵的字母,称为悉昙章,尚非梵文文章,故称为半字。母韵与子韵相合构成梵文书籍者,称为毗伽罗,故名为满字。这个半字教与满字教的「二教」说,若不了解梵文的结构,真是非常难懂。
2.「生灭门」与「不生不灭门」:这是天台学派引用《涅槃经‧圣行品》所说四种四谛配合而成的判摄方法。(1)生灭四谛,(2)无生四谛,(3)无量四谛,(4)无作四谛。《释义》第四条云:三藏诠生灭四谛,故名生灭门;通教诠无生四谛,故名为不生不灭门;若细论之,三藏是三界内的生灭门,通教是三界内的不生灭门,别教是三界外的生灭门,圆教是三界外的不生灭门。
3.「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释义》又云:通教约三界内论,虽不生灭,约三界外说,仍属生灭,以通教但能体得分段生死之空,尚不能体得变易生死之空;别教约三界外论,虽云生灭,若约三界内说,亦不生灭,以别教虽不能体得变易生死之空,亦能体得分段生死之空。所言界内界外,是由于三界之内,见思二惑为因,所感分段生死为果,三藏教及通教,正治此病,名界内教;居于三界之外的方便、实报二土,以无明为因,所感变易生死为果,别教及圆教,正治此病,故名界外教。分段生死是一切凡夫,以见思二惑,造诸有漏善不善业,所感得的三界六道果报,就是一般所知受身舍身的流转生死;变易生死,已断见思二惑,是依所知障造诸无漏善业,所感之界外净土以及非色形无寿期的果报身,即是阿罗汉以上的圣者功德庄严身。
天台宗以藏通二教的无学位、别教的第七住已上初地已下菩萨,圆教的第七信及初住以下菩萨,受此变易生死,一说天台宗以变易生死之圣者,居于天台所说四种净土中的方便土。
4.「始终」:一代教法,共有五时,以第一华严时为始,以第五法华涅槃时为终。
5.「本迹」:诸家判教,皆将《法华经》的二十八品,大判为本地与垂迹之二门,前半部以〈方便品〉为中心,称为迹门;后半部以〈寿量品〉为中心,称为本门。迹门是开三乘之权巧方便,显一乘之真实义,即开权显实。本门是开伽耶始成佛之近迹,显久远成佛之本地,即开迹显本。
原文
涅槃重为未入实者,广谈常住;又为末世根钝,重扶三权。是以追说四教,追泯四教。约化仪亦名非顿非渐,而秘密、不定,二种化仪,遍于前之四时。唯法华是显露,故非秘密,是决定,故非不定。
语译
《涅槃经》与《法华经》同属第五时,是在《法华经》之后重复一次,再为尚未由权教成熟而进入实教的众生,广谈佛性真常久住的实教;又为如来灭度之后的末世根钝众生,为免他们于佛法中起断灭见,重复一次,扶持圆教而设藏、通、别的三种权教。在追说化法四教的同时,也追泯化法四教。若约化仪四教而言,《涅槃经》则既非顿教亦非渐教。至于化仪中的秘密教及不定教,遍及华严、阿含、方等、般若的四时。唯有《法华经》是显露说,故非秘密教,是决定说,故非不定教。
注释
1.「常住」:无为的寂灭法、虚空法,是无生灭无变迁的,诸佛的果德,也是不会生灭变坏的,故名为常住。《阿含经》的三藏教,只说缘起性空的无常法,未说真实不变的常住法。若依《佛地经论》卷七云:常有三种,一是法身佛的本性常住,二是报身佛的不断常住,三是化身佛的相续常住。《法华经‧寿量品》所说的灵山净土久远佛,即是不断常住的报身佛。此处所说的常住,是指整部《涅槃经》所明的常住二字,例如该经的〈如来性品〉之四曰:「或闻常住二字音声,若一经耳,即生天上,后解脱时,乃能证知,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印顺法师所判的「真常唯心论」,便是指的这一系统的经论所说。由于寺院是住持三宝的道场,三宝为久远常住,故亦称僧寺为常住,僧众名为常住众。
2.「末世根钝」:一般人解释末世为末法,且有正、像、末的三时说,于初期大乘经典如《法华经》,即有正法、像法及末法之说,如来灭后,法欲灭时,称为末世。至于根钝,实即《法华经‧方便品》所说:「钝根乐小法,贪着于生死」之句;乐小法者,即是《法华经‧安乐行品》所说「贪着小乘三藏学者」,贪着于生死者,乃是不知学佛及误解佛法的凡夫外道。
3.「重扶三权」:天台宗依《涅槃经》的半满二教说,解释如来一代时教,最后说出《涅槃经》,有两种用意:(1)当时在世的机根未熟弟子,于法华会上遗漏了的,到《涅槃经》中更说藏通别圆的四教。(2)再使彼等弟子,归入一乘常圆的妙理,以捃拾法华会中漏失的残遗众生。因此称法华为大收教,涅槃为捃拾教。
虽在《法华经》中已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对于佛世弟子中的钝根者,以及法欲灭时的末世众生,仍需有《涅槃经》来重说藏、通、别三种权教,依正法律,渐次修行,毕竟令入一乘常圆的实教,所以《涅槃经》又被称为「扶律谈常教」。
4.「追说四教」与「追泯四教」:依据蕅益智旭的《教观纲宗释义》所明:《涅槃经》「重为未入实者,广谈常住」,是追说圆教,「又为末世根钝,重扶三权」,是追说藏通别的三种权教。《涅槃经》虽也四教并谈,却与方等经典中的四教不同,方等经中的藏教及通教,初后都不知常;别教初亦不知常,后乃知常;别教初心,虽知中道,唯得「但中」,不具诸法,不同《涅槃经》的佛性;唯有圆教初心及后心,一往俱知常住佛性。《涅槃经》中的四教,同知常住佛性,所以不同方等经中所说的四教;此即名为「追说四教」。既然《涅槃经》中所说的前三权教,亦皆知常,不同于方等经中不知常的隔异的三权,这就是追泯了藏通别三教。既扶植三权并帮助他们进入圆教,不同于方等经中相对于三权的圆教,这就是追泯了圆教。
原文
然此五时,有别有通,故须以别定通、摄通入别,方使教观,咸悉不滥。今先示五时八教图,次申通别五时论。
语译
不过,于此五时之中,也有别五时与通五时的不同,故须以别五时来定通五时,又将通五时摄入于别五时,才能使得教与观,都不致于失序而成混乱。在此先列出五时八教权实总图,其次申论通五时及别五时的道理。请见附图一(第三七三页)
注释
1.「有别有通」:智顗《法华玄义》开头便说:「释此五章,有通有别」,有二义:「一经通别」,「众教通别」,可知此语源出智者大师。此也使得天台的五时论,具有合理性了。根据静修法师《教观纲宗科释》所说,别五时乃指如来说出诸部经典,确有先后五个时序;通五时乃谓如来说法,随机宜施设,并非于某一固定的时段,只说某一部经。须以别五时断定初及后之通五时,所说内容与何一时段相应,便当归摄于何一部类,因此而云「以别定通,摄通入别」。对这项两种五时论,乃是智旭大师的卓见。
2.「五时八教权实总图」:简明扼要地将化仪四教的顿、渐、秘密、不定,化法四教的藏、通、别、圆,五时的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以及权实二教的彼此关系,紧密而确切地标示出来,使人一目了然。天台学派的教判,纲举目张,已略摄于此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