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放荡

莫学小道,以信邪见;莫习放荡,令增欲意。

——《法句经卷上教学品》

这四句话内容相当丰富。

“小道”是指看似有趣其实没有大用处的杂技、艺能、命相、方术等,可以谋生及消遣,但是对于经国济世、广度众生的伟大人格没有多少帮助,也不能提供真正的幸福人生。

“邪见”也叫不正见,又名愚痴。比如不以正当的、正常的方式规划人生,却用投机取巧、走捷径、抄小路的方法占便宜,得利益;自己不努力付出,却希望坐享其成。凡此等与因果相违的都叫邪见。

“放荡”是语言的行为浪漫和身体的行为不受约束,没有规矩,在生活中不受团体的、风俗的,甚至道德的规范。独处时如此,在与人相处时也一样,可谓害群之马。凡以非正规方式生活而追求刺激,戕害身心,对他人有所损害者,皆属放荡。

“欲意”是指奢侈的、过分的追求,又叫贪欲。我常说:“人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但想要的东西非常多。”必需品的取得,虽然是欲,但那是正常的需要。所需的东西用正当的方式获得,是为每个人生存的依据,不致造成他人的伤害或社会混乱。“想要”则是贪得无厌的追求,不但使自己非常疲累、非常烦恼、非常痛苦,也会对别人造成困扰。即使得到一时的满足,事实上是永远不能满足的。

不爱不忧

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

——《法句经卷下好喜品》

这首偈是说,不要拼命追求所喜爱的东西,也不要对迎面而来的事物有所厌恶。对凡夫而言,喜爱的东西不见了会忧愁,讨厌的东西出现了也会忧愁。这是讨论欣喜与厌恶的统一和对立。教我们不要在爱恨好恶之间挣扎,陷自己于矛盾痛苦之中。

人如果希望生活得快乐,对于所爱的东西尽量少一点,乃是没有偏爱;最好也没有不爱的东西。《六祖坛经》也劝人学习“嗔爱不关心”的心境,不要让自己有嗔有爱,否则就是烦恼。嗔爱是相互关连的,没得到的想得到,追求时担心得不到,得到了的又愁着会失去。心里永远有负担,永远没有安定感。凡有所喜爱、有所厌恶,就是有所困扰、有所束缚,不得解脱。换句话说,只要世上有一样东西是你所喜欢的,或是你所讨厌的,你就被它困惑了。欣厌交加,患得患失,便是痛苦的人生。

心胸豁达的人,应该养成超越于欣厌及爱忧的观念,没有非要追求到手不可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已讨厌到非得除去而后快的事物。看到喜欢的东西、遇到喜欢的事物,要问一问为什么喜欢,是跟自私的自我有关呢,还是与大众的幸福有关?事实上,有的所谓喜爱及忧虑,根本没有意义,也没有道理,只是一时的风气,或者是一时的兴趣使然。因此,希望活得幸福的人,最好不要有爱或不爱的东西,也不要有或喜或忧的事物,应当练习随遇而安、随缘而动的修养功夫,环境需要自己怎么样,就怎么样去面对它、因应它,就可到处安心和安身了。否则对所爱的东西拼命追求而到不了手,对不爱的东西拼命排斥又挥之不去,都是很烦恼的事。

身心言行

节身慎言,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

——《法句经卷下忿怒品》

此偈是说,把身、口、意的三类行为都好好照顾,对外来的刺激或攻击都不起嗔恨心,就是行的正道,也就是忍辱产生的力量。“忍辱”是柔韧的表现,因为柔能克刚,所以是“最强”。

这四句话,把人的行为都点出来了,包括身体的、语言的、心理的行为。其中心理的行为最难约束,但也最须加以注意。心理行为收敛之后,身体及语言的行为也会随之受到规范。

“节”是有分寸、有节制;“节身”是对人要有礼貌节度,不得有打杀、窃盗、邪淫等三种行为。

“慎言”是谨防口过,俗语说祸从口出,不可不小心。语言是用来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协调、交换意见等的工具,不该有的语言行为,便是以谎言骗人,以毒口伤人,挑拨离间,闲言秽语。

“守摄其心”是守住自己的心,不让心念散乱,不仅不起邪念,同时要练习做到心口一致、身心一致,不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把心放在那些事情上,把心放在那些语言上,即使在散步时,也不胡思乱想,或者专心走路,或者专心欣赏风光,那就不会有杂念、恶念生起了。心中经常保持清净宁静,遇到人时,你的身体及口头也会随之彬彬有礼了。

“舍恚”也是心理行为。“恚”是嗔恚、难过、愤恨、讨厌、敌视。嗔恨心强的人,心理不平衡,理智也降低,发怒时不清明、不客观,所认知的环境和所做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这种情况要靠容忍的修养来帮助。所以,调治嗔怒的最好方法是从忍辱下手,在有人故意激怒你时,最好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体验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觉。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能忍一时之气,可保百年之身,能占到很多的便宜,得到很多利益。至少可以免了血压上升,不致当场中风,省得自己那么愤懑,可以保持健康的身心。同时也不会用恶劣的言行回应对方,就不致遭到更多的侮辱和更大的损失。忍辱者必多福,原因就是能忍的人弹性最大,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柔韧的人比刚强的人有更多的回旋空间。表面看来忍辱是受委屈,其实那才是真正的勇者。

勿出恶言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

——《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偈子中的“士”字,是指一般人士、普通人士。言语用之不当,就如斧在口中,佛经里往往形容恶毒的言词为“口出刀剑”,凡是邪恶的、锐利的、讥讽的、刺激的、刻薄的、中伤的、得理不饶人的言语,都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剑斧钺。

许多人好逞口舌之能,享受快意直言之乐,但是有没有想过:一句话就能使人受伤一辈子,一句话就能使人丧失自信心,一句话就能断送一个人的前途……有人说谎说得异常巧妙利落,结果使他人蒙受损失,甚至要人丧家失命。恶语毒言的力量实在太强了!

“恶言”又名为妄语,是十恶中的大恶之一,有几种类别:第一,说谎、欺骗。第二,恶口、骂人。第三,挑拨离间。第四,无意义的、无聊的、挑逗的、唆使人做坏事的话。这些恶行,不仅佛教徒要避免,普通人也不能有,否则自招祸殃,也可能有人因你的言语而遭受损失灾难,于心何忍?再者,凡是尖酸刻薄、随口伤人的人,谁都会畏惧他,因为大家都不希望受到伤害。

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如果多积一点口德,少造一点口过,实在是培福求福的大功德。常使用柔软语、关怀语、慈悲语,以欣赏的、赞叹的、劝慰的、勉励的口吻对待人,双方皆得利益。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以毒攻毒,用强有力的话才能惊醒梦中人,这是出于关爱心、慈悲心的做法。但必须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双方的关系,以及对方对你的信心够不够深切,万勿随便使用,正如非高明的医生不能使用毒药治病是同一个道理。

语言艺术

是以言语者,必使己无患,亦不克众人,是为能善言。

——《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此偈劝诫我们不仅不用恶言,更应常用善言。善言就是慈悲语、智慧语,而弘扬佛法、代佛说法、覆诵佛法来帮助他人,也都是善言。善言必须是用言语助人,并且使被帮助的人不再用言语害人害己。这样衍生出去,一人帮助二人,十人帮助百人,都是用慈悲语、智慧语来利益自己和众生,所以说:“必使己无患,亦不克众人。”

当自己使用粗暴的、中伤的、讥刺的、攻击的语言时,好像在发泄,感觉很痛快。其实那就是愤怒心、嫉妒心、失衡心的表现,本身就是烦恼。在这种心情下,自己已经遭受损失,何况对方可能会报复,导致相互用语言杀伐。所以使用如刀似剑的言语,既害人又害己,非常不理智。我们该用礼貌的、尊敬的、赞叹的、轻柔的言语,对待所有的,甚至包括仇人和敌手。古人说君子反目不出恶言,君子绝交好聚好散,绝不谩骂攻讦。这是一般人该有的基本修养,何况是佛教徒呢?

语言是道德行为,也是艺术的表现,用之得体,可以提升人品,也可以受人欣赏。所以最好不用粗俗语、低俗语、流俗语,以免俗不可耐,那就违背了道德也远离了艺术。

善言淑世

出言以善,如叩钟磬;身无论议,度世则易。

——《法句经卷上刀杖品》

此偈的大意是我们说话要柔软、慈悲,并且不要论人是非。这应该是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很遗憾,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相反的情形发生。

“钟”和“磬”都是打击乐器,是在庙堂、寺院、佛殿上,用来集合大众,用来隆重气氛,用来肃穆仪礼,用来庄严会场,用来震慑人心、安定人心的。钟磬之声虽然洪亮,但有稳定平和的功能,入耳有安心定神的作用,而且可以声传数里,能使很多人听到,发人深省,使人对自己的内心更加清楚平静。所以,形容贤者的善言善语,如钟如磬。不论什么身份,待人应该用欣赏的、勉励的、赞叹的态度,对方才会感激、认同,有错会改,好的会更好。

相反地,人身攻击或议论臧否,常引起争端是非,以至伤害别人、制造敌人。很少有人没有论人长短的毛病,人前说好话,人后做批评。有的出于嫉妒心,有的出于莫名其妙的无聊心态;不一定是诽谤,但就是喜欢谈论是非。“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是做人的基本修养。仅仅不论人是非、不做人身攻击还不够,应该更进一步用柔软语、慈悲语、赞美语、勉励语、安慰语等与人广结善缘。

最后一句“度世则易”,即是善言淑世,有两层意思:一、如果以善意出善言,这种人容易被他人接受;二、如果不攻击人而成就他人,不诽谤人而赞叹他人,不打倒人而帮助他人,这种人能使社会安定、世界祥和。

民主社会,每到选举期间,常见参选的人彼此之间,各人为了凸显自己的声望而把对方说得一文不值。如果选举游戏非有不可,为什么不用卓越的施政方案来争取选票,而要用人身攻击的批评谩骂来羞辱政敌呢?

善言淑世

出言以善,如叩钟磬;身无论议,度世则易。

——《法句经卷上刀杖品》

此偈的大意是我们说话要柔软、慈悲,并且不要论人是非。这应该是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很遗憾,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相反的情形发生。

“钟”和“磬”都是打击乐器,是在庙堂、寺院、佛殿上,用来集合大众,用来隆重气氛,用来肃穆仪礼,用来庄严会场,用来震慑人心、安定人心的。钟磬之声虽然洪亮,但有稳定平和的功能,入耳有安心定神的作用,而且可以声传数里,能使很多人听到,发人深省,使人对自己的内心更加清楚平静。所以,形容贤者的善言善语,如钟如磬。不论什么身份,待人应该用欣赏的、勉励的、赞叹的态度,对方才会感激、认同,有错会改,好的会更好。

相反地,人身攻击或议论臧否,常引起争端是非,以至伤害别人、制造敌人。很少有人没有论人长短的毛病,人前说好话,人后做批评。有的出于嫉妒心,有的出于莫名其妙的无聊心态;不一定是诽谤,但就是喜欢谈论是非。“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是做人的基本修养。仅仅不论人是非、不做人身攻击还不够,应该更进一步用柔软语、慈悲语、赞美语、勉励语、安慰语等与人广结善缘。

最后一句“度世则易”,即是善言淑世,有两层意思:一、如果以善意出善言,这种人容易被他人接受;二、如果不攻击人而成就他人,不诽谤人而赞叹他人,不打倒人而帮助他人,这种人能使社会安定、世界祥和。

民主社会,每到选举期间,常见参选的人彼此之间,各人为了凸显自己的声望而把对方说得一文不值。如果选举游戏非有不可,为什么不用卓越的施政方案来争取选票,而要用人身攻击的批评谩骂来羞辱政敌呢?

贪为苦本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此偈是说,各种痛苦烦恼的根源是贪欲,如果把贪欲的问题解决,就等於拔除了苦果根源。可见“贪”是众生众苦之本,若不先治此病,便永远在苦海中浮沈。

此偈点出,贪欲是一切痛苦的原因。贪欲的意思是人家有的,渴望着自己也有;已经有了的,还想要得更多。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取得基本的生活所需,不名为贪欲;只是想要而超过需要,便叫作贪欲。人的欲壑难填,不仅追求五欲的当下享受,还想拥有更多五欲的资产,以备永远享受,那就会产生患得患失的痛苦了。比如一男一女的婚姻组合是需要,不会造成太多问题,两男一女的感情会有麻烦,两女一男的感情也会有纠纷。在物欲方面,凡是过了分的追求和占有,都是贪欲,不仅造成心理的负担,也为人间的伦理所不许,不但造成他人的不便,也为自己带来痛苦。

许多人觉得,为自己谋取名利、财产和爱情的满足,是人人都有的基本权利,也是鼓励人力争上游的动力。所以人的贪欲,能给自己带来享受以及安全的保障。其实贪欲心越重的人,越没有安全保障,为自己带来的不是安乐,而是不安和痛苦。拥有的越多,越需种种的安全设施,安全设施的需要越多,即表示着没有安全。所以物质方面的少欲知足,能为你营构安定的心境和安全的处境。少欲不是什麽也不要,而是有的多也知足,有的少也知足。知足不是懈怠懒惰不事生产,而是安於自己能得到的和所得到的,并且常常有余裕,分享给他人。

若把贪欲的念头及行为,从少欲知足而进步到离欲无欲,苦的原因就没有依止了,也不会为自己制造苦恼,为他人带来困扰了。好比树倒了,栖息於树上的猢狲就散了;蜂房废弃了,蜜蜂也不见了。古代的智者贤者,安贫乐道,而且还能济世利人,便是少欲知足的结果。乞丐武训,一无所有,却能创办义学。出家人一切属於十方,没有私人财产,但在自修自利之外还能利益他人。多贪多欲的人,纵然富甲天下,还是无法满足,等於是个穷人;经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无虞匮乏的富人。贪欲重的人,表面上可能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他们拥有的是痛苦的根源而非幸福的靠山。

当然,拥有名位财富,并不即是痛苦的根源,如果贪欲不已,不择手段而唯利是图,便是诸苦的原因。

有子有财

有子有财,愚惟汲汲;我且非我,何忧子财。

──法句经卷上。愚闇品

许多人有了子孙、有了财富,整天还是汲汲营营放不下;其实,这个“我”都不是永久属於自己的了,又何必为子孙、财富忧虑?这种情况大概是很多人想不通的。

这四句话所表示的,跟一般人所追求的,所认为最可靠的东西,正好形成对比。“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传统中国人的观念,希望老了有儿女奉养,死了有儿孙祭祀,并且传宗接代,香火不绝。财产则是生活的保障、安全的倚靠,俗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财富即有权势,因此,不仅今天要有财产过日子,明天也要有财产过日子;不但自己活着要财富,儿孙也要靠财富活下去。尤其是有吃有穿有房子住仍不够,还要吃得精细、穿得漂亮、住得豪华。所以“多子多孙多发财”的吉祥话,人人爱听。

但儿孙是不是可靠?财产是不是有用?所谓“富贵不过三代”,财产多了,虽让後代子孙,无冻馁之虞、无後顾之忧,却往往养成挥霍无度、懈怠放逸的习性,把财产用来做糟蹋自己又无益於他人的坏事,成为败家子。

若从整体社会的观点看,人的财产应该积蓄在众人群中,也就是能为大众做贡献谋福利。中国古人主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了阴德,後代子孙也可受益。祖上积德在人群之中,世世代代的後人,都会感怀追念,一般人对其子孙也会起感谢、尊敬之心。佛法相信永远的三世因果,若将财产做布施功德,便成无尽。所以积财不是只为自己的房屋、土地、存款、股票,汲汲营营,而是要尽自己之所能所有,积蓄在社会大众的公益公德之中。子孙及财富,生不曾带来,死无法带走,虽有功德,无人争夺,无法破坏。

“我且非我”是指“我”的存在,不出於生命现象所拥有的价值观念,当你一旦面临生离死别之时,便会发现这个自我是非常虚幻的,生命及财产都不属於永恒的自我,儿孙亦非属於自我的支配,既然终究无法支配,那又何必为了财富及儿孙担忧!

不是不要财富,财富经营得当,能够庄严福德;不是不要儿女,儿女教养得当,能使父母成长。善於理财者不为财累,优於育子者不为子苦。

学习观音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很多佛教徒在遇到灾厄时,会祈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来解救,其实,我们自己平常也应该效法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这才是更积极的离苦方法。

根据佛教经典记载,让我们知道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而且无一处不往、无一人不救,他随时随地会予众生帮助。如果众生自己忘了念观世音菩萨,他当然不会现前,你的心中一定要有祈求,观世音菩萨才会因应前来。有一个譬喻是这麽说的,众生与佛菩萨的关系就如叩钟的人与钟的关系相同,叩钟的人用的力量越强,钟的声音越响;如果那口钟没有人去叩撞它,不论它有多大,什麽声音也不会发出来,这是感应之间的关系。所以一定要对观世音菩萨有信心,时时处处要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如果要等到苦难临头时才想到祈求观世音,可能也有用处,这叫临时抱佛脚,会有它的功能。不过若是平时不修行观音的慈悲法门,等到情况非常危急之时,恐怕已想不到要念菩萨名号了。

因此,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不能仅仅於灾变、疾病、急难之际,求观世音菩萨帮忙,也该效法观世音菩萨,学习着变成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代表,去帮助苦难中的众生。如果自己经常学习观世音菩萨,虽然尚不是大菩萨,也能够为他人做消灾免难的救济工作。若能为他人救苦救难,自己的苦难也就不成为苦难了。唯有身体力行,才能体会出菩萨的智慧卓越,菩萨的慈悲伟大;由此也能逐渐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增长自己的智慧心。当你体会着菩萨的智慧和慈悲的时候,不仅能为他人解救苦难,跟自己过不去的事也少了,为自己造成的困难危险的因素也少了;即使发生困厄或生命危机,也会用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力量和智慧的观点来解决问题。

这是双重救济,一方面用观世音菩萨的精神来帮助他人,同时学习着用观世音菩萨的智慧协助自己;接下来不需要观世音菩萨帮忙了,自己可以解决困难;最後不仅自己没有困难,而且能够专门帮别人解决困难。

做人原则

贵而无智则为衰,智而憍慢亦为衰;持戒之人而毁戒,今世後世一切衰。

──大智度论卷一三。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义

这个偈中为我们指出:权贵中人没有智慧,智慧之人心生骄慢,持戒之人不守戒律,这三种人的下场都不会好,这也可以看作是做人的原则。

“贵”是身分高贵、地位高贵。有人出身名门,因祖上余荫而贵;有人後台可靠,藉他人之势而贵;也有人因财富而贵,因权势而贵;也有人因为助人脱离苦难危险而被尊为贵人。不论这高贵的身价是由於自己努力得来或凭藉他人靠山而有,如果贵而无智便不算贵人。拥有财富权势而没有智慧来善用财富权势,为天下人营造幸福,便成土豪劣绅,使成守财奴,便成为富不仁,便成恶官行恶政。智慧是公而忘私,是舍己而从人,是对是非曲直、利害得失、公私内外、上下左右都分得很清楚,且能当机立断、明察秋毫。如果有财势权势而无智慧,则被人瞧不起,高贵的地位也可能保持不久;纵然此生可以保住,身後英名不保,前途多苦,甚至遗祸子孙,遭人不齿。这是衰的意思。

“智而憍慢亦为衰”,这跟贵而无智不同。有人得少为足,有些小悟境,便起增上慢;有人恃才傲物,认为自己才气纵横、高人一等,在任何场合都觉得是鹤立鸡群而自高自大。憍慢是骄恣傲慢、目中无人。其实这种人仅有小聪明而不能谦虚,不会受到尊敬和拥戴,以致怀才莫遇,觉得世人皆醉我独醒。他不能接受社会,社会也不能接受他;往往消沈悒郁或愤世嫉俗,最糟的可能走上玉石俱焚、自毁毁人的绝路。

倘若“持戒之人而毁戒”,对一个修道人而言,他的今世後世一切都不必谈了。这是告诫佛教徒一定要有行为的准则,不可做的不能做,必须做的非做不可。这叫持戒,否则,不仅现在受人轻视和批评,来世也将受恶报。一般人也可用到这个准则,在任何团体中,必须遵守该团体的规则和伦理。若该负的责任不负,所行之事有损团体的形象和荣誉,当时固然得不到好的结果,甚且由於因果的关系,在未来的生涯中也可能会受到很多的影响。

目不邪视

宁以赤铁,宛转眼中;不以散心,邪视女色。

──大智度论卷一四。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义

从字面看,这是说宁可把火热的铁块放在眼睛里,也不要以邪念去看女色,似乎是把女色看成极可怕的事物。佛教对女性如何定位,对两性关系是否重男轻女呢?

这是对出家比丘的教诫,因为出家人最重要的生活守则,便是禁绝男女的性行为,所以非关重男轻女的观点。不过,如果已对佛法有了相当认识的一般人,已对菩萨精神能够体会的在家居士,也会养成这种的人格修养。此处最要紧的是说,不应邪视女色,未说必须厌恶女性。

一般人的经验,眼中进入一粒砂子,都会痛苦不堪,更何况此偈是用烧红了的铁块,在眼中转来转去,这种痛苦可想而知;而用散心邪念去看美丽的女人,其结果所受果报,可能更比赤铁在眼中宛转来得严重。这不是讲女人不好,不是讲女色罪恶,而是因为自己是修道的人,如果念头不是放在利益众生或关怀众生的立足点,却以邪念去看面前的美色,这是犯戒的行为,跟着来的可能发展出更可怕的结果;为了坚定持戒的誓愿,所以要下如此的决心。

同时,任何人若以神不守舍的心情,再以邪恶的眼光看人,便是不尊重自己的品格,也是对於对方的不敬,女性也是人,岂可以邪念邪视她们。倘若以邪念看女性,接下来可能对於当前的女性,造成更大的伤害;一个出家的比丘,到了这一地步,不仅他自己失去了出家人的身分,也对全体出家人的形象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即使是在家的男性,如果是有教养的君子,也不应以散心邪视女性,不论美丑,当以庄重礼貌的态度相待。为了防止欲念的冲动,在与美艳的女性相遇之时,不妨把年长於己者视作母亲或胞姊,年少於己者视作女儿或胞妹,乃至将之看作是来救助自己的观世音菩萨的化身,那就不致有邪思绮想了。

其实,女人也爱看美色,不仅爱看俊男,也爱看美女。也有女性会以挑逗的眼神看男人。因此,如果释迦牟尼佛教诫女性的出家弟子,应该也会说:“不以散心,邪视男色”了。问题不在於女色与男色,乃在於邪视与正视。

莲华功德  

柔软慈心根,无上大悲茎,功德叶智华,持戒为妙香。

──六十华严经卷四三。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八

以大慈为根,以大悲为茎,以功德为叶,以智慧为花,持戒则发出微妙的香气。《华严经》以植物来比喻菩萨,具体而生动,一般人也都可以自我期许的。

这个偈子是用莲花做比喻。佛经中说,诸佛菩萨的世界叫莲池,并且形容诸佛菩萨的出生是莲花化生。一般凡夫是父母所生,是血肉之躯。这四句偈,也是形容佛和菩萨的心境、智慧及其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力,给人美好、可亲的感受。

什麽样的人会受到众生热诚的欢迎呢?是佛与菩萨。人间有没有这种人呢?有!有的在片段的时间会表现出来,有的在一生之中一直默默奉献而未张扬。有的名气大,有的籍籍无名,直到他做完了、离开了或过世了,影响力依然存在,才让人发现他的伟大。这些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佛菩萨的化身,或者在学习佛菩萨的精神。

“柔软慈心根”,柔软与刚强相反,佛法说柔软比刚强好,慈悲比忿怒好。柔软能动人、感化人,而且本身不会受伤;刚强的人一时可能占到便宜,但时间一久必伤己伤人。我们学习佛菩萨,以柔软态度、慈悲的心肠作为处世待人的根本,必能广结人缘,博得社会的依赖。

“无上大悲茎”,茎是莲花从根部到花叶之间的干部。根在水底泥下,不显现於外;茎则在泥上,从水中伸出水面,也就是形容菩萨的慈心蕴於内而悲心现於外,故以大悲来称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功德叶智华”,这里讲的功德,主要是做布施,即是以慈悲心结众生缘、帮众生忙,做一切对众人有益的事。好比红花当以绿叶相配,莲叶出了水面,是为了与莲花相配;慈悲功德,是从无我的智慧产生,智慧灿烂鲜美,功德庄严殊胜。莲花不能离开根、茎、叶而单独存在,象徵着悲智必然是相辅相成。

“持戒为妙香”,莲华代表佛菩萨利益众生的功德庄严,那就是慈悲及智慧的功能,对於他人的影响,就像是莲花的芳香。而此微妙的芳香,是从诸佛菩萨的威仪戒行中表达出来。菩萨持戒有两层意思1.:应该做的一定做,2.不该做的绝对不做。这种人是大善知识,是人间的善友,为大众所喜亲近。

一般人虽不是大菩萨,但是这种悲智及持戒的心行,是可以学习的。

做人本分

不应作而作,应作而不作;悔恼火所烧,後世堕恶道。

──大智度论卷一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不该做的去做了,应该做的却不去做,这两种情况都会使人後悔,若犯了严重的错误,今生後世都会面对恶劣的环境。可见谨守做人的本分是很要紧的。而什麽是该做,什麽是不该做,一定有其准则。

如果没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没有一定的信仰和方向,就不知道什麽是该做、什麽是不该做。但什麽该做、什麽不该做,不能由主观立场做决定,需要智慧做客观的判断。如果仅凭主观立场,不该做而做,该做而不做,则很可能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行为。其实自私而不损人的话也不算坏,自私是为保护自己、成长自己、为自己做种种安全措施打算,自己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但仅从主观决定应做或不应做,对他人而言,并不一定公平。若为全体所需要而做,或为全体的利益着想不应该做就不做,那便是客观的标准。但在个人判断之下,认为什麽是大家所需或什麽是大众所不需,也是主观,虽然自己觉得在为大众设想,其实还是出於个人的成见而已。存心是为大众设想,做出来的事却可能损害大家,所以个人的判断不一定可靠,必须参考大众的意见,才可得到比较客观的标准。

社会团体共同的制度规章、风俗民情,许可我们做的、要求我们做的,叫作该做,而且必须要去做,否则叫作不该做,而且不能做。例如佛教的戒律,在佛的时代就是因人因事因地而有不断地改动,但有一个不变的原则,便是保证身、口、意行为的清净健康,便是顺应化导当时当地的制度规章及民情风俗。

如果应做而不做,不应做而做,会使你於事後生悔恨起烦恼,可能因此而把功德燃烧了,把前途毁灭了,今生受苦难,後世堕恶道。如果坚守原则,应做而做,不应做不做,便是行的菩萨道,不仅不堕恶道,而且永远在人间,是现成的菩萨。

勇猛向前 

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应当一切时,勇猛大精进。

──六十华严经卷五。菩萨明难品

此偈是说,我们在任何时间,都应当以勇往直前的信念和毅力,尽可能地避免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无量过失。

儒家的圣贤君子,闻过则喜,知过必改。人生在世,有功有过,只是每一个人往往记得自己有功,很少反省有过。此偈认为人之有功是应该的,人如犯过,必须要改,否则就要愧对於人之所以为人的本分了。却有不少人以为:“人人都犯过,自己也犯一点过,没有什麽了不起。”那是自甘堕落的心态,很不健康。一想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责任,就应产生精进心,这不是因为恐惧犯了罪过要受惩罚的关系,而是珍惜可贵的人生,珍惜现在的因缘;错过了机会,就很难说什麽时候再有这种努力改进自我、成长自我的因缘了。

有人说,做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事实上,无论做什麽事,不能进步,便是退步,纵然保持原地踏步,若跟继续前进的人相比,你已成了落伍。一个人的体力、财力,以及所能运用的各项资源,一定有其极限;一个人的信心和愿心,则可以是无限。所以不能由於生命的资源有限,便放弃了努力,特别是在人格的修养方面,只要有一天尚有烦恼,乃至极其微细的妄想杂念未除,总得继续精进。凡是发觉自己,往往心不由己,甚至身不由己地轻举妄动,就该生大惭愧,起精进心。虽不能做到一切时中都能勇猛精进,至少要比完全不想自我检点的好。

不计功德

善分别众生,而无众生想;善解一切语,而无言语想。

──六十华严经卷九。初发心菩萨功德品

菩萨善於了解一切众生的各有所需,但在菩萨心中,并没有“我度众生”的想法;菩萨明了一切言语的语意所指,但在菩萨心中并没有“我有话说”的想法。

一般人能够为社会大众服务,为国家民族献身,已是难能可贵的事。功成名就而不居功不念功的人,表面上会有,打内心起则极少。建功而未获得适当的酬劳褒奖,甚至像岳武穆那样精忠报国,反遭杀身之祸,不仅当事人的心有不平,旁观者也会觉得遗憾。当作戏剧欣赏,能够动人心弦;当作人生的现实来看,毋宁是痛苦的灾难了。因此,人间的不平,需要用佛法来抚慰疏导。

因为诸佛菩萨,必先受苦受难,才能为众生救苦救难,他们不论是受苦受难或者救苦救难,都是出於心甘情愿。不要以为诸佛菩萨广度众生是无往不利的,就像父母照顾儿女成长的过程,样样乖巧、事事孝顺的儿女是极其难得的,若想做个称职的父母,必须付出千辛万苦的耐心和爱心。若想做个够好的父母,是不能期待儿女回馈什麽的,只有一心盼望儿女的成就比自己更高更好,那就心满意足了;万一生了几个怎麽爱护培养也不能成材成器的儿女,就会牵肠挂肚一辈子,一直到死为止,还是放心不下。那就最好来看看佛法是怎麽说的罢!

学习佛菩萨的态度,恰到好处的帮助众生,这是应该做的;尽心尽力去做之後,有的众生会感恩图报,有的改善了情况,有的於事後又恢复原状,而且一再地扶起来又自己跌倒了,有的众生不仅不领你的恩情,甚至反过来恩将仇报。而佛菩萨因为早已对於众生的习性,了解得非常清楚,所以不会介意众生的反应,不论是正是负,或有或无,都可以一概不放在心上。

至於“言语”,是用来作为与人沟通的工具,智者为了利人,必须学习,必须精通。但是言语毕竟不是它所表达的那些事实真相。连带着凡是用言语的符号所组成逻辑理论,虽然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知性的能力和各种各样的讯息,但它不是真理的本身,不能执着,否则又可能被言语的观念所困而当作武器来自害害人了。

发菩提心

一切功德中,菩提心为最;能得无碍智,从佛法化生。

──六十华严经卷九。初发心菩萨功德品

此偈是说,在一切功德中,发菩提心是最大的功德,由此可以得到无碍的智慧,那是从实践佛法衍生出来的结果。

“菩提心”,又被译为道心,是因为见到众生受苦而情不自禁地生起一种慈爱心,一种舍己而救人的悲愿心。此在一般人之中,也会发现类似的故事,在我的学生之中,曾有一个女孩子,由於母丧父病,便夜以继日地打工做家教,照顾父亲,维持四个弟弟妹妹的生活及学费,一直等到她父亲病故,弟弟妺妹都能独立时,她已是三十多岁,才想起再返学校读书。

菩提心的着力点,是时时刻刻想到许多人的苦难和需求,时时刻刻以成就众生为他的使命。例如释迦牟尼佛年轻时,正在王宫里过着王子的豪华生活,却发现了人人都有生老病死的四种苦难,又见到众生界有相斗相食的残酷景象;因此生起了要为人类为众生,寻求离苦得乐的真理,寻求和平相处的方法,便舍弃王宫的生活,到处寻师访道,最後自悟自证,完成了最高的人格,开发出最高的智慧;接着就用他的智慧,为人间做普遍而平等的救济。这便是发菩提心的模范和榜样。无怪乎此处要说,一切功德中,菩提心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功德了。

发了菩提心的人,便不敢懈怠,不会伤害众生,也不会自寻烦恼。因为在他的感情中,众生的事最要紧,只要尚有众生在受苦受难,就等於他自己在苦难中挣扎。由於众生愚昧,不知道用佛法来治疗心中的烦恼,以致自我伤害,彼此残杀,因此需要发了菩提心的人,来让他们身有所安、心有所寄,疏导他们脱离贪欲、怨瞋、恐惧等烦恼的苦海。这种人能以有限的生命发无穷的悲愿,常做不求回收成果的功德。

有菩提心的人能得无碍的智慧,原因是,无私的人,必定是光明磊落的智者。同时,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必定要不断地充实知能、开发智慧。 

假戏真演  

众生虚妄故,是佛是世界;若解真实法,无佛无世界。

──六十华严经卷一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当众生生活於虚妄之中时,要告诉他们,有诸佛及诸佛度众生的世界;当众生明白了什麽是究竟的真实之时,他们就知道,既没有诸佛也没有诸佛度众生的世界。

换言之,对於虚妄愚昧的人们而说,是有佛有世界的,对於已开慧眼的人们而说,佛与世界都不是真的。

这观念的正反两面,都不是真实的存在,如果不了解的话,以为是消极;了解的话,便是积极;误解的话,就会觉得这样的人生太没意思了。

“虚妄”如戏剧,不论是演戏或看戏,都知道那是在表演,不是事实。所以演员出场时演得非常逼真,到台後他的心情便不是台上的那个人;看戏的人欣赏演出时可能会被剧情感动得热泪盈眶,离开戏院後,也会清楚那是一场精彩的表演,而且知道自己根本就是那一出戏的局外人。因此,不论是演戏或看戏,都不会被戏中的情节困扰。

常常有人说“人生如戏”,这也是看出人在生命的舞台上,历尽悲欢离合,嚐遍喜怒哀乐,到头来曲终人散,便从舞台上淡出。可惜人生的舞台,没有前台後台,演戏的人就不知道自己是个演员,因为既不知是怎麽出场上台的,也不知道何时退出舞台,更不知道後台是在何处以及淡出舞台之後是什麽情况,所以不愿意接受人生如戏这样的事实,也无法承认人生是虚妄这样的观念。

不管大家怎麽看待我们的人生现象,你、我、他,没有一个人能够在舞台上永远演下去的;再以为那般真实的人生,也无法永久拥有它。这就是说,事实就是虚妄,虚妄才是事实。

有你、有我、有他、有佛、有世界,都是虚妄的;无你、无我、无他、无佛、无世界,才是真实的。不过,唯有假戏真演,再以超然的态度欣赏逼真的假戏,才能成为一个积极洒脱而且幸福的人。

善财四德

成就直心性,具足智慧性,严净世界性,度脱众生性。──六十华严经卷五八。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五

这四句话是弥勒菩萨赞叹年轻的菩萨行者善财童子的功德,说他已成就了直心,具足了智慧,净化世界,普度众生。这些功德也正是修菩萨行的每一个人都应努力的项目。

在这四句话中都有一个“性”字,既是四德的特性,也指的是由诸佛菩萨的智慧所见到的一切现象的本质,都不离空性。一方面说善财有四种德性,另一方面透过佛菩萨的智慧来观察,没有一样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存在的,这就是“空”。

这个空不是相对於“有”的空,不是“有”和“无”对立的空,而是超越空有的空,是不即不离而又不执着任何一边一点的空。

“直心”的意思是事实如此,照实际的情况来判断。不用猜测,不用想像,不用犹豫,不加入自我中心的各种背景,如生活背景、知识背景、性格背景、利害现实的背景等等的成分。撇开这些东西来看一切现象,就叫“直心”。一般人会认为这很难得,但也不是做不到的,只要愿意学习,便可做到。

换言之,直心就是无染无私的公正无我的心。若能少一些自我的偏心,就多一些无私的直心。

“智慧”是心的反应功能,对自己不起烦恼,对他人绝对客观,做判断时超越主观及客观。智慧本身也不是一样可以捉摸的东西,没有一定要做什麽,没有一定要表现什麽。大智若愚的人,不会自以为有智慧,他只是恰到好处地应对处理各种需要应对处理的事。

用智慧和慈悲的功德来庄严世界、净化世界。即如维摩诘居士所说“心净佛土净”,他自己的内心清净,众生受其感化而使众生世界也清净。庄严清净了世界等於没有庄严清净世界,也没有这样的世界存在。不执着,所以空。

前述的“成就直心性”也好,“具足智慧性”也好,“严净世界性”也好,都是为了“度脱众生”。诸佛菩萨发愿永远度众生,永远成就众生,把环境准备妥当让众生受教育、受感化而离苦得乐。度众生之後,既不觉得自己度了众生,也不认为有众生被度。这种精神意境很高,但也不是不能学习成功,因为诸佛菩萨也是由一般人修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