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宝镜三昧歌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其善保护。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为物作则,用拔诸苦。虽非有为,不是无语。如临宝镜,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婴儿,五相完具。不去不来,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终必得物,语未正故。重离六爻,偏正回互。叠而为三,变尽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刚杵。正中妙挟,敲唱双举。通宗通涂,挟带挟路。错然则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属迷悟。因缘时节,寂然昭著。细入无 间,大绝方所。毫忽之差,不应律吕。今有顿渐,缘立宗趣。宗趣分矣,即是规 矩。宗通趣极,真常流注。外寂中摇,系驹伏鼠。先圣悲之,为法檀度。随其颠 倒,以缁为素。颠倒想灭,肯心自许。要合古辙,请观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观树。如虎之缺,如马之;以有下劣,宝几珍御。以有惊异,黧奴白牯。羿以巧力,射中百步。箭锋相值,巧力何预,木人方歌,石儿起舞。非情识到,宁容思虑。臣奉於君,子顺於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潜行密用,如愚若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录自《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及《禅海十珍》卍续藏一一九·八八六及一二六·八八——八九)

二 玄中铭并序

窃以,绝韵之音,假玄唱以明宗,入理深谈,以无功而会旨。混然体用,宛转偏圆。亦犹投刃挥斤,轮扁得手。虚玄不犯。回互傍参。寄鸟道而寥空,以玄路而该括。然虽空体寂然,不乖羣动。於有句中无句,妙在体前。以无语中有语,回途復妙。是以用而不动,寂而不凝。清风偃草而不摇,皓月普天而非照。苍梧不栖於丹凤,溦潭岂坠於红轮。独而不孤,无根永固。双明齐韵,事理俱融。是以高歌雪曲,和者还稀。布鼓临轩,何人鸣击。不达旨妙,难措幽微。傥或用而

无功,寂而虚照;事理双明,体用无滞玄中之旨,其有斯焉。大阳门下日日三秋,明月堂前时时九夏。森罗万象古佛家风,碧落青霄道人活计。灵苗瑞草野父愁芸,露地白牛牧人懒放。龙吟枯骨异响难闻,木马嘶时何人道听。夜明帘外古镜徒耀,空王殿中千光那照。溦源湛水尚棹孤舟,古佛道场犹乘车子。无影树下永劫清凉,触目荒要论年放旷。举足下足鸟道无殊,坐卧经行莫非玄路。向道莫去归来背父,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先行不到末后甚过,没底船子无漏坚固。碧潭水月隐隐难沈,青山白云无根却住。峯恋秀异鹤不停机,灵木迢然凤无依倚。徒敲布鼓谁是知凌晨,空击成声何人抚掌。故笳曲子不堕五音,韵出青霄任君吹唱。(录自<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卍续藏一一九·九一四页)

三 新丰吟

古路坦然谁措足,无人解唱还乡曲。清风月下守株人,凉兔渐遥春草绿。天香袭兮绝芬馥,月色凝兮非照烛。行玄犹是涉崎岖,体妙因兹背延促。殊不然兮何展缩,纵得然兮混泥玉。獬豸同栏辨者嗤,薰莸共处须分郁。长天月兮徧溪谷,不断风兮偃松竹。我今到此得从容,吾师叱我相随逐。新丰路兮峻仍皾,新丰洞兮湛然沃。登者登兮不动摇,游者游兮莫忽速。绝荆榛兮罢釿斸,饮馨香兮味清肃。负重登临脱屣回,看他早是空担鞠。来驾肩兮履芳躅。至澄心兮去凝自。亭堂虽有到人稀。林泉不长寻常木。道不镌雕非曲顡。郢人进步何瞻瞩。工夫不到不方圆。言语不通非眷属。事不然兮讵冥旭。我不然兮何断续。殷懃为报道中人。若恋玄关即拘束。(录自《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卍续藏一一九·九一四——九一五)

1、正中偏 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

2、偏中正 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别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

3、正中来 无中有路隔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

4、兼中至 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犹如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志。

5、兼中到 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录自《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卍续藏一一九·八八五)

四、五位君臣颂

(一)

正中偏 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

(二)

偏中正 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别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

(三)

正中来 无中有路隔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

(四)

兼中至 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犹如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志。

(五)

兼中到 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录自《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卍续藏》一一九.八八五页)

五 功勋五位颂

1、圣主由来法帝尧,御人以礼曲龙腰。有时闹市头边过,到处文明贺圣朝。

(此是“君向臣不共”,是指“正中偏”。)

2、净洗浓妆为阿谁,子规声里劝人归,百花落尽啼无尽,更向乱峯深处啼。

(此是“臣奉君一色”,是指“偏中正”。)

3、枯木花开劫外春,倒骑玉象趁麒麟。而今高隐千峯外,月皎风清好日辰。

(此是“君视臣功”,是指“正中来”。)

4、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万别千差别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

(此是“臣向君共功”,是指“兼中至”。)

5、头角纔生已不堪,拟心求佛好羞惭。迢迢空劫无人识,肯向南询五十三。

(此是“君向臣功功”,是指“兼中到”。)

(本颂录自《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并参考《宗门玄鉴图》,卍续藏一一二·九三六)

六 介绍洞山五位的思想方法

洞山良价禅师的正偏五位,实在是受了石头希迁禅师的<参同契>中所述阴阳、明暗之回互说的影响,而加以应用的,后来诸家,对於这正偏五位之说,即有了许多的解说。

其中的“正”即是二仪中的阴,表徵著静、体、空、理、平等、绝对、本觉、真如等的意思。“偏”是二仪中的阳,是表徵著动、用、色、事、差别、相对、不觉、生灭等的意思。故以偏正回互而建立了正中偏等五位之说,以说明法之德用的自在无碍。后来又有人依之而建立了“君臣五位”及“王子五位”等的说法。

1 曹山元证禅师的君臣五位说

因有僧问五位君臣旨诀,师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当详审明辨。”

“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

进云:“如何是君?”师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虚。”

云:“如何是臣?”师曰:“灵机弘圣道,真智利羣生。”

云:“如何是臣向君?”师曰:“不堕诸异趣,凝情望圣容。”

云:“如何是君视臣?”师曰:“妙容虽不动,光烛本无偏。”

云:“如何是君臣合道?”师曰:“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录自《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大正四七·五二七上)

2 石霜楚圆禅师的王子(诞生)五位说

①诞生王子——是国王所生嫡傅的太子,顿入一色,不借功勋自然成就天然贵胤本非功,德合乾坤育势姓。始末一期无杂种,分宫六宅不他宗。上和下睦阴阳顺,共气运枝器量同。欲识诞生王子父,鹤腾霄汉出银笼。

②朝生王子——在外朝,居臣位,虽不能自就君位,却能为宰相而成君王的辅佐。外绍王族种姓,故亦名为王子。相当於偏中正,喻渐渐修学,悉当成佛。石霜楚圆的颂云:

苦学论性世莫羣,出来凡事已超伦。诗成五字三冬雪,笔落分毫四海云。

万卷积功彰圣代,一心忠孝辅明君。盬梅不是生知得,金榜何劳显至勋。

③末生王子——为天子的末子,虽然久经功勋而仍不得君王之位,远谢一切而专事内绍。此即臣向君的正中来位,喻渐次用功夫而入於一色。石霜楚圆的颂云:

久栖岩穴用功夫,草榻柴扉守志孤。十载见闻心自委,一身冬夏衣嫌无。

澄凝含笑三秋思,清苦高名上哲图。业就巍科酬极志,比来臣相不当途。

④化生王子——虽是生於王宫的王子,仍承父王之命,居於臣位,能辅王化。即是君视臣的兼中至位,喻菩萨化度众生之位。石霜楚圆的颂云:

傍分帝命为傅持,万里山河布政威。红影日轮凝下界,碧油风冷暑炎时。

高低岂废尊卑奉,五袴苏涂远近知。妙印手持烟塞静,当阳那肯露纤机。

⑤内生王子——乍生即在君位,其体与父王无异,乃统万机,臣能辅佐,即是君臣道合的兼中到位。喻理智一如、本来成佛的奥义,石霜楚圆的颂云:

九重深密復何宣,挂敝由来显妙傅。只奉一人天地贵,从他诸道自分权。

柴罗账合君臣隔,黄阁帘垂禁制全。为汝方隅官属恋,遂将黄叶止啼钱。(录自《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卷二十七、卍续藏一二五·七一九——七二一,新文丰印行。)

3 重离六爻与叠三变五说

根据洞山良价禅师的“宝镜三昧歌”所称:“重离六爻,偏正回互,叠而为三,变尽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刚杵。”的一段话,<曹山元证禅师语录>即为之作也黑白五种圆相,表示五位:表正中偏,表偏中正,表正中来,表兼中至,表兼中到。

此三叠五变之说是依据重离六爻而来,所谓重离六爻,便是卦,於阴爻阳爻回互叠变而成五卦,好像芷草之具五味,金刚杵之具五股,配於五方五行,而喻显正偏之五位。

宋代的寂音慧洪禅师对於重离六爻与叠三变五的解释是这样的:

“离、南方之卦,火也,心之譬也。其爻六划,回互成五卦,重叠成三卦。如,第二爻三爻四爻,又成一卦,巽也。第三爻四爻五爻,又成一卦,兑也。此之谓叠为三也。下巽上兑又成一卦,大过也。下兑上巽又成一卦,中孚也。此之谓变成五也。”(卍续藏一一一册二二四页)

正中来 偏(兼)中至 正中偏 偏中正 兼中到

大 过 中 孚 巽 兑 重 离

总之,正偏五位之说,在曹洞宗旨而言,极为重要,故在《禅宗正脉》第十四之中,有大阳警玄的五位颂;《投子义青禅师语录》卷上,有五位颂;《宏智禅师广录》第八,有五位颂;永觉元贤禅师的《广录》第二十七有洞山五位及五位答问;《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卷中,有灯来禅师的释及颂。

七 三渗漏

洞山良价禅师对曹山本寂禅师说:

“吾在云岩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穷的要,今付於汝。”(中略)

“末法时代,人多乾慧,若要辨验真伪,有三种渗漏:一见渗漏,谓机不离位,堕在毒海。二情渗漏,谓滞在向背,见处偏枯。三语渗漏,谓究妙失空,机昧终始。学者浊智流转,不出此三种,子宜知之。”

(录自《洞山价禅师语录》、卍续藏一一九·八八六页)

1 见渗漏

①明安云:“谓见滞在所知,若不转位,即在一色。所言渗漏者,只是可中未尽善,须辨来踪,始得相续玄机妙用。”

②灯来云:“谓见处滞在所知,设有妙悟,亦须吐却,若不转位,即坐在一色。所言者,直是语中,未能尽善,知他见有所滞也。”

“如何是见渗漏?三山来禅师云:‘真具一只眼’。又云:‘放下著’。颂曰:‘山重重復水重重,万水千山一目中;若道水山常在目,行人依旧路蒙蒙。’”

2 情惨漏

①明安云:“谓情境不圆,滞在取捨;前后偏枯,鉴觉不全。是识浪流转,途中边岸事,直须句句中,离二边,不滞情境。”

②灯来云:“谓情境不圆,滞在取捨,不能融通鉴觉,著於一边。皆是识浪流转,途中岸边事。直须句句离却二边,不滞情境,方有出身之路。”

“如何是情渗漏?三山来禅师云:‘如胶似漆。’又云:‘活泼些好。’颂曰:‘担板从来见一边,何如到处眼双圆;满腔系恋还须吐,一落思量使不堪。’”

3 语渗漏

①明安云:“体妙失宗者,滞在语路,句失宗旨。机昧终始者,谓当机暗昧,只在语中,宗旨在圆。句句中须是有语中无语,无语中有语,始得妙旨密圆也。”

②灯来云:“谓滞语言,句失宗旨,不能於言诠三昧下转身。所以当机暗昧,宗旨不圆。须是通有语中无语,无语中有语,乃得妙旨圆密。”

“如何是语渗漏?三山来禅师云:‘倒四颠三’。又云:‘道甚麽?’颂曰:‘有言须是悟无言,开口成双落二三;况復游扬迷妙义,堪悲堪笑口头禅。’。”(明安语,录自《人天眼目》卷三。灯来语,录自《五家宗旨纂要》卷中)

八 三路接人

“僧到夹山,山问近离甚麽处?僧云:‘洞山。’山云:‘洞山有何言句?’僧云:和尚道:‘我有三路接人。’夹山云:‘有何三路?’僧云:‘鸟道、玄路、展手。’。”(见《人天眼目》卷三)

1、鸟道:“不开口处玄关转,未措言时鸟道玄。此是不落语言,声前一句。”

2、玄路:“写成玉篆非干笔,刻出金章浊刀。此是玄音妙旨,谈而不谈。”

3、展手:“睒眼牙口叮咛嘱,竖拂拈槌仔细傅。此是觌面提持,随机拈出。”(录自《五家宗旨纂要》卷中)

鸟行於空,鸟道无踪迹;参学之人,生平受用,亦当如此。玄中之玄、主中之主、向上一路,称为玄路;参学之人,应当走上此路。展开两手,方便提示,迎接学者,使之直入甘露之门。洞山良价禅师接应学人的作略,大概如此。

圣严识 洞山良价(西纪八O七——八六九),是浙江省绍兴会稽人。自幼出家,二十一岁具戒於嵩山,接著参谒南泉普愿沩山灵祐、云岩昙晟、鲁祖宝云及南源道明等,一日过水靓影而大悟,在云岩昙晟处印可嗣法。大中(西纪八四七——八五九)末,在新丰山提撕学徒,后移住筠州洞山的普利院,盛宏法化。权开五位,善接三根。年六十三岁,端坐示寂。嗣法弟子有云居道膺、曹山本上,龙牙居遁等二十六人。

中国禅宗虽有五家七宗之多,但其傅至今天的仅有临济及曹洞两派。究其原委,因素固多,而在“庆忠铁壁机老人五宗断”的几句话,可能已道出若干端儿:“用临济而不通曹洞,则类野狐。用曹洞而不通临济,则落教纲。是必济洞兼通,则云门、沩仰、法眼,在其中矣。”

(《五家宗旨纂要》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