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殖菩萨无量德行。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着色、声、香、味、触之法。

这段经文,是叙述法藏比丘已经发了四十八愿,依愿而修,所以叫作「建愿」。「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是心无旁鹜地依愿修行,以此修行功德来庄严佛国净土。

「所修佛国」,是指法藏比丘依愿所建立的安乐国土,在那个国土中的环境,「开廓广大」,无有边涯,处处都是黄金为地,样样都是七宝所成,不论动物植物,一切景物,都在念佛、念法、念僧,所以称为「超胜独妙」。我们这个世间经常是变化不定、盛衰无常的,所以不可靠,而极乐世界永远是常住自然的。

「不可思议兆载永劫」,是指世自在王佛的国土有四十二劫的寿命,而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从建立成功到现在已经十劫,将来还有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继续积植菩萨的无量德行。这是阿弥陀佛自己修行无量菩萨行,为了建设这样的世界,也为生到安乐国土的所有众生,提供这样一个环境,让他们也来积植无量的德行,修菩萨行,便没有什么烦恼会障碍他们了。

「不生欲觉、瞋觉、害觉」的「觉」字,旧译为觉观,新译为寻伺,梵文Vitarka,有两种意思:1.悟道,2.妄心;此处是指第二种。《成实论‧觉观品》云:「若心散行,数数起生,是名为觉。又散心中,亦有麁细,麁名为觉……又散乱心,名为觉观。」由此可知,散乱心与欲、瞋、害相应,名为欲觉、瞋觉、害觉。《杂阿含经》卷一六也说:「告诸比丘,汝等莫起贪觉觉,莫起恚觉觉,莫起害觉觉……当起苦圣谛觉,苦集圣谛觉,苦灭圣谛觉,苦灭道迹圣谛觉……正智正觉,向于涅槃。」

「不起欲想、瞋想、害想」的「想」字,是五蕴之一、十大地法之一,也是五遍行之一,于「受」之后,对境而取差别相。《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有云:「于色……声……香……味……触,男女等法相名义中,假合而解……名为想。」它是「为寻伺因,故名为想」;若随所依六根的触受而起差别相,名为六想身。

依据唐朝璟兴所撰《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对此三觉三想的解释为:

「不生欲、瞋、害觉……觉者,寻也。……取境分齐,放生欲等故。」「不贪名利故不生欲觉,不恼众生故不生瞋觉,不损物命故不生害觉。」「三觉不生,必绝三想,故亦兼之。内因既离,外缘斯止,故云不着色等。」

以此可知,觉是触受六尘的因相,想是触受六尘的果相,因果分明而又俱起。欲、瞋、害的三个项目,是凡夫众生经常有的烦恼相,初基于自私自利,其结果却是自害害他。圣者菩萨,由于积植无量德行,身处佛国净土,烦恼自然不起。

「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不着就是不执着,就是《金刚经》所讲的心无所住的意思。

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六尘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尘相触,产生心理现象,叫作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如果六识不依六根而执着六尘,世间便不会有欲觉、瞋觉、害觉,也没有欲想、瞋想、害想。如果面对六尘世界,内心不会产生喜欢、讨厌或欣求的心理反应,便是不执着。

能够做到不执着六尘境,就和经文中所说的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是完全相应的。

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软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惓,专求清白之法,以慧利群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

难忍能忍,就不会计较受任何的苦,少欲知足,就不会有欲染、瞋恚、愚痴;所谓「染恚痴」,就是贪瞋痴,就是三毒。

「三昧常寂」,就是经常住于三昧之中;三昧的意思是即定即慧,以无私无我的心,修成任何一种法门,都叫作三昧;常寂的意思就是心中烦恼不生不灭。

「智慧无碍」,是指烦恼不能障碍自己,那是由于智慧洞烛而任运无碍。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是因到了无欲无求程度的人,不会有虚伪心,不会有谄媚心,不会有扭曲的心。

「和颜软语」,是任何人都喜欢接受的,软语就是要讲安慰、勉励、赞美、尊重人的话,使人听了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先意承问」,是主动先向人问好,以对方的意见为意见,以对方的想法为想法,以对方的希望为希望来慰问;四摄法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都是以先顺着对方的意思来切入,然后再来转变他,让他接受佛法的利益,让他感觉到很高兴。

「勇猛精进,志愿无惓」,就是照着他法藏比丘自己所发的大愿,持续不懈的精进修行,而不厌倦。

「专求清白之法」,就是专修清净的佛法,包括四圣谛、八正道、三无漏学、六度、四摄等正法,清白之法也就是用正信、正确的佛法,嘉惠利益众生。

奉行佛法的法藏比丘,当然也要恭敬三宝,奉侍师长,以大悲行来庄严自己。

具足一切修行法门,就是具足菩萨的千行万行。我们法鼓山称呼发心的义工群为「万行菩萨」,就是希望大家都发愿要广修六度、具足万行的意思。

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

法藏比丘发愿之后,一面建立他自己的无上功德,同时也使得所有一切众生,功德成就,修满六度万行,解脱生死,乃至成佛。

空、无相、无愿的三三昧,亦名三解脱门。能够实证「空」性,就能解脱烦恼,出生死海。能够实证「无相」,就能解脱生死烦恼之苦。「无愿」则是已经不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却又任运自然,不离无上菩提的弘愿之力;也就是说,已得大解脱的诸大菩萨,已经发过无数弘愿,而且已与弘愿化合为一,自然实行,却不必再作意发愿。

实证三解脱门的人,便能具足「无作、无起」的功德。「无作」,是不假造作,又名无为;具縳凡夫,因有执着,所以都是有作有为,解脱的圣者,一切是自自然然,如法修行,而无执着,是故名为无作无为;因此,称为无作解脱门,亦即是三三昧解脱门中的无愿解脱门。

至于「无起」,是三解脱门的结果,乃是「无生」之意,因果无起,即名无生。亦名无记、无生法忍、无记法忍。慧远所著《无量寿经义疏》有云:「无因可生,故云无起,维摩云:虽行无记而起善行。故知无起约因以说。」根据《大智度论》卷五○云:「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同书卷八六云:「乃至作佛,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至于何种程度得证无生法忍呢?《大乘义章》卷一二云:「如龙树说,初地已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地。」天台智顗《观无量寿经疏》则云:「无生忍是初地初住。」以此可知,依三解脱门而证无生法忍,至少是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也就是已证一分法身理体的法身大士了。

至于「观法如化」的意思是说,已证无生法忍的圣者,以无我、无相、无着的空慧,观照一切诸法现象,无非如幻如化,是依一切众生的业力果报化现,也是由诸佛菩萨的愿力神通化现,无有一法是真实不变的。

远离麁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彼我兼利。

这是用语言所作的修行。我们通常把出言不逊,叫作造口业,其实造口业有善、不善之别,善的口业造了以后可以往生西方净土,恶的口业造了以后,就要受三恶道的果报。

「麁言」就是跟威仪不相应的粗俗语、流俗语、低俗语。低俗语,就是听起来好像没有受过教养、没有品德的人讲的话。流俗语则是一种俏皮的流行话,有的是从外国传进来的,有的是本土新流行的,电视上、广播中,以及娱乐的文宣中,都可以听到这些时髦而不是雅俗共赏的流行语。粗俗语是讲脏话、臭话、讽刺话、谩骂的话。这三种俗语,我们都要尽量避免。

「自害害彼」的意思是,对自己不利对他人有害,譬如恶言骂人,用粗鲁话伤人,其实在损伤他人的同时,也有损自己的品德;而且你骂了别人,人家也会回骂你,可能还加倍奉还,所以是「彼此俱害」。释迦牟尼佛曾经对骂人者有两个比喻:一是如仰面对天吐唾,结果掉下来,自污其面。二是像逆着风扫地,扬起的灰尘,会飞回自己的身上。相反的,若是「修习善语,自利利人」,用勉励的、鼓励的、安慰的、赞美的、恭敬的语言,不仅对他人有益,也对自己有利。

佛经里有一则故事:有两个人各自赶着一头牛,拉着车子上坡,其中一人对他的牛是诃斥、谩骂、侮辱、恐吓说:「你这条死牛、笨牛、懒牛,赶快努力啊!再不拉上坡去,我就要揍你了,再不努力的话,我就要杀掉你了。」这头牛听了以后觉得,反正已被贴了标签,又笨又懒,而且弄不好就要被杀、被打,因此想要用力也使不出劲来,结果这头牛就干脆跪下来不拉车了。另外一人,对他的牛讲的是好话:「你是头乖牛、好牛、大力牛,你是我的心肝宝贝,你已帮了我好多忙,你一定可以拉得上去的,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我现在也帮你的忙,我们两个一起共同努力。」他把牛当成自己的朋友来看,所以他的车子很快就被拉上了坡。

在佛经中这则故事,对牛尚且应该用善语、爱语、勉励语、恭敬语,何况是对人呢?这就是「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的道理。就算是对天天见面的先生、太太、孩子、同事、属下,也都应该用敬语,如果随便惯了,叫丈夫为「我家的死鬼」,叫小孩子为「我家的小鬼」,称太太是「我家的黄脸婆」,当然不好了。

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无央数劫,积功累德。随其生处,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

这是法藏比丘在发了四十八愿之后所作的修行。他于身为国君之时,能够舍弃自己的国家、王位,以及所有的财物,包括男女爱欲,全部放下,然后才能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修持六波罗蜜,而登彼岸。六波罗蜜就是六度,那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他不但自己修六波罗蜜,同时也教导他人一同修行六波罗蜜,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累积了相当多的功德。因此不管他生在那一个地方,都能够如意自在,都能自然拥有无量宝藏,随意所欲,应其所需,用以上供三宝,成就道场、成就众生,而他的所需,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

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

「教化」是以佛法教导感化众生,去恶向善,《法华经‧方便品》有「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之句。用佛法来教导、净化众生心身语言的行为,使得众生能够感到有安全保障,心中不会惶恐、忧愁、无奈,那就叫作「安立」,最后都能成佛。《胜鬘宝窟》卷上末云:「始建卅安,终成为立。」要让无数众生安立于无上的正真之道,就是希望众生都能发无上菩提心,然后安住于正真的佛道。

我经常都是这么说:「人不能没有大悲愿心。」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人应该有一个生命的大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将来一定要成佛,也就是发无上菩提心,也唯有如此,才能够安住于无上正真之道;否则随时可能改变自己的信仰,也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

「正真之道」是对相似佛法及伪冒的佛道而言。诸位来听经闻法,虽然所学的是正真之道,但如果发心不正确,不是为求正真的佛道而来,也没有菩提心的话,一旦遇到外在的因缘诱惑,或者有人给你打击、造谣、刺激,这时候你可能会说:「我信其他的宗教,也许不会这么痛苦,我还是离开吧!」这就是没有接受正法的教化,不能安立,也不能住于无上正等正觉之道。

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剎利国君,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王,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如是功德不可称说。

法藏比丘发了四十八个大愿之后,为了成就无上菩提,为了成就他的四十八愿,为了严土熟生,所以在他的修行过程中,不完全是做出家人,有时候是做长者居士、豪姓尊贵等各种人,或各种天神。这与观音、地藏等诸大菩萨,以各种身相化度众生相同。

长者居士也就是仕绅贤达,依《法华文句》卷五,「长者」有三种:1.世间长者,姓高、位尊、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2.出世长者,佛从三世真如实际中生,功成道着,十号具足,乃名出世佛大长者。3.观心长者,观心之智从实相出,三惑不起,虽未发真,是着如来衣,称寂灭忍,名为观心长者。此处经文是指第一种的世间长者。

「居士」的梵文grha-pati,音译迦罗越,是指居财之士、居家之士、居家修学佛道之士。慧远的《维摩义记》卷一云:「居士有二,一广积资产,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然于《十诵律》卷六云:「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罗门种,余在家白衣,是名居士使者。」在中国佛教,泛指在家佛子称为居士,例如白居易为香山居士,苏轼为东坡居士。

「豪姓」就是豪门大姓,凡是有钱、有势、有地位的家族出身者,就是豪姓。「尊贵」是指在古印度阶级中的婆罗门、剎帝利、转轮圣帝,这些身为宗教师、国王、大臣的人,是世间极尊贵者。古印度实行种姓制度,分成四大阶级:第一阶级是婆罗门,是为宗教师;第二阶级是剎帝利,是做国王、大臣、官吏;第三阶级是吠舍,是工、商、农;第四阶级是首陀罗,是贱民,社会阶级最低。这里所指的宗教祭司阶级、国王、转轮圣王,都是世间的豪姓尊贵。

「转轮圣帝」亦名转轮圣王,以轮宝为兵器,飞行空中,降伏四方。轮王又有金、银、铜、铁四等,分别统治须弥山四周的四大部洲、三洲、二洲、一洲,是万国国君的王中之王。

「六欲天王」,是指欲界中有六个层次的天主。佛经里将众生所居之处分为三阶,称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的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共称六道,欲界天属六道的最上一层。欲界天之中也分成六个层次: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向上尚有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天的四个层次。欲界天是以五欲的享受为主,并以五欲享受的多少,以及五欲享受的时间长短而区隔成六个层次,每一个天都有天王。到了色界以上,则是以禅定程度的深浅来区别。

「梵王」又名大梵天王,是色界初禅天的天主,又以大梵天王,通名色界十八天的天主。他自称是宇宙的创造主,有点像是天主教的天主;印顺法师在他的著作中,也这么认为。

发了四十八愿以后的法藏比丘,除了不断以种种身分来修行菩萨道之外,还常以「四事」恭敬供养一切诸佛,如是的功德不可称说。四事有两类:1.衣服、饮食、卧具、医药;2.房舍、衣服、饮食、汤药,这是对比丘、比丘尼众的四事供养,甚至包括一切吃的、用的、观赏的,不管是什么,凡是人间需要的、人间喜欢的,都拿来供养诸佛。

供养的意思有两层:一种就是要有能舍、喜舍的心,以此积功累德;第二种则是对于尊贵的人,特别是对三宝的见贤思齐,在供养清净僧众,以及诸佛菩萨的时候,希望自己也能够学习着怎样度众生,怎么修菩萨行。供养不仅仅是只对一尊佛,而要平等供养、永远供养一切诸佛,故其功德之大,不可以言辞称说。诸佛未必需要众生供养,众生修行则必须供养诸佛。

我在年轻时很少人供养我,却有我的长辈长老法师给我生活用物;现在我老了,就有很多人透过我而供养三宝,我就把这些财物用来培养后进,弘化利生。所以恭敬供养诸佛,实际上就是为了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所以供养诸佛的功德,也有两种:一是对诸佛表敬,二是透过诸佛而利益一切众生,因此要说:「如是功德不可称说。」

口气香洁、如优钵罗华。身诸毛孔,出栴檀香,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音,缯盖幢幡,庄严之具。如是等事,超诸人天。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因为法藏比丘修了以上的功德,所以得到如此的果报。这里讲的果报,都是种种庄严福德之相。

「口气香洁,如优钵罗华」,凡夫的口气,若不经常漱口,或者有了疾病之时,胃闷肠热、舌苔厚积,或者牙齿不洁,总会有臭味随着呼吸吐出;但大修行者,口中常出香气,牙齿常保洁净,且如优钵罗华(花)一般,此花译为青莲花,又为红莲花。但在《大日经疏》卷一五云:「优钵罗华,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此花有淡雅的清香飘逸。

「身诸毛孔,出栴檀香」,凡夫的全身毛孔,都会排泄汗液,有腥臭味;大修行人的毛孔,出有栴檀香味,有很多高僧们,都有这种庄严相。记得我在大陆的时候,上海有一位兴慈老法师,他天天礼佛、四季不洗澡、很少换衣服,但是身上没有汗臭味,不会让人家感觉到他身上不干净。另外还有弘一大师,他的房间里,从来不烧香,可是进入他的房间,可以闻到一股幽幽的檀香味。不过法藏比丘的这种香气,能够「普熏无量世界」,这又不是一般高僧的境界了。

「容色端正,相好殊妙」,是说他的面容像满月,看到他的面容具有庄严相、福德相、智慧相、慈悲相,会让人五体投地,感觉好像见到了佛、见到了大菩萨那样的相好殊妙。面容有的是生得的,有的是修得的。生得的是指,生出来就具有堂堂的丈夫相,就有福德的智慧相。修得的是指,靠自己的修行而转变自己的相貌;一个有慈悲心、有智慧的人,他的相貌就会转成福德智慧相。故于《观无量寿经》有云:「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通常所说的「相好」,是指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但在《观无量寿经》又云:「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转轮王亦有三十二相,唯不具好。相为外形,所谓好,是依外形而表现的微妙庄严。《法界次第初门》卷下有云:「相总而好别,相若无好,则不圆满,轮王、释、梵,亦有相,以无好故,相不微妙。」释迦佛的应化身丈六金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佛的真身(报身)千丈,具八万四千相乃至无量相好。

「其手常出无尽之宝」,手上可以要出现什么就出现什么,这叫作神足通,能够千变万化变现所有一切众生所需要的东西。请问大家能够做得到吗?事实上要看我们是不是愿意做,想不想做;如果不想做,不愿意做,这双手就是无能的手。如果想要做,愿意做,有这个愿心,就能使你的手变成宝手,不会的去学习,没有的去生产,那便能够要什么就有什么了。衣服是人做出来的,饮食是人调出来的,珍宝是人制造出来的,今天人类所用的物品,都是技术巧思生产的,只要多用头脑,就能化腐朽为神奇了。凡夫的双手未必万能,但也必有所能,若是不愿意做,便成无能。法藏比丘发愿修行到了这个程度,他的福德、他的智慧、他的能力,更有神妙不可思议的作用了。

法藏菩萨的双手,常出无量众宝,包括「衣服饮食,珍妙华香,缯盖幢幡,庄严之具」。其中的衣服及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可粗可细;其余精妙华丽的,则为供佛的庄严用品。「华香」是优钵罗花香、栴檀香,尚有种种上妙烧香、涂香、抹香。「缯盖」是以绢布制作的大盖,悬于佛菩萨头顶的上空以表庄严。「幢幡」是旌旗的一类,本来「幢」的梵文是Dhvaja,是突出于高竿头上,用种种丝帛下垂,建于佛前,用以彰制诸魔而外导群迷。「幡」的梵文是Patakā,是庄严诸佛威德的标帜,犹如大将之有旌旗,所以幡也是旌旗的总称;至于「幢幡」二字并用,是指于高竿之顶端安置珠宝,并以种种彩帛庄严,再以长帛下垂。此在敦煌壁画的诸种「经变」图中都有表现,中国的禅寺比较没有采用,密乘的寺院庄严,则是常见的法物。

「如是等事,超诸人天」,是说法藏菩萨用来供养诸佛的生活用品及庄严用品,其精妙的程度,纵然是诸天天帝所供,也比不上、办不到的。

「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法藏菩萨的智慧、福德、神通,广大无碍,所以可于诸法获得自在,这已是佛的境界了,例如《法华经‧譬喻品》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维摩经‧佛国品》云:「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唯有佛,始得被尊为法王,故此处所说的已是阿弥陀佛。

在「依愿修行」的经文之后,有一大段是介绍无量寿佛安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包括众宝所成的国土之中的种种植物、供具、观赏物、水流、气温、音响、歌伎、天人、菩萨、声闻的衣食住等的宝衣、玉食、宝宫,诸种宝光,诸种宝花,诸种芳香,诸种不可思议庄严,在此便从略不解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