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生气?
佛法认为,「贪、瞋、痴」是我们人类的三种根本烦恼,称为「三毒」。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避免起瞋心,只不过有一些人是瞋恨在心里,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可是有一些人往往会把心中的瞋恨从身、口的行为中发作出来,无论是表现在言语或身体上,都是既伤己又伤人。所以,我们通常会把瞋譬喻为火,又称为瞋火,是因为它像火一样会使我们失去清凉的智慧。
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平心静气,就不会有瞋恨心了。可惜的是,要一直保持心灵的平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瞋恨的起因,一般认为是外在环境无法获得满足,或者不能让人顺心如意,而使人的内心产生冲突而生起瞋恨心。
但有时其实是自己内在的关系,例如他人并没有妨碍我们的工作,只是自己看别人不顺眼,莫名其妙地就生起气来。所以外在环境的原因,有时是个人自以为是,但并不一定是完全客观,也不一定外在真的有什么人事物让人瞋恨,即使自己已经气得半死了,他人也未必会知道。
另外,瞋恨不一定是对外的,有时是自己内在的烦恼,譬如有的人会恨自己的能力不足、福报不够,或恨自己不够聪明、努力不够等。虽然自己恨自己不会伤害别人,但是心中有恨意总是不好的,尤其当自己恨自己到了极点时,就会开始处罚自己,而对自己最大的处罚就是自杀。因为讨厌自己这么差劲,于是觉得实在是生不如死,不如死了算了。
由此可知,瞋恨会带给人非常大的祸患,一定要适时化解瞋心。化解的方式有两种:首先是观念的化解,其次是方法的修行。
首先,要从观念上来化解,仔细分析瞋恨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思考:瞋恨对我们究竟有什么影响?经过一番理性的分析之后,在观念上就会知道无论是恨人或是恨己,都无济于事,倒不如从改变自己、改善处境做起,这要比用恨或瞋的情绪面对问题要好得多了。
如果不管怎样分析、解释,都化解不开瞋恨心时,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拜佛、念佛、读经或打坐,这些方法都能够化解瞋恨的情绪,帮助人透过修行消业。但是如果我们面对问题没有惭愧心和忏悔心的话,业还是不容易消解的。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修行方法,都是要我们学习慈悲,不仅对待众生要慈悲,对自己也是一样。对己慈悲,就是要用智慧来处理自己的事,凡事不要感情用事,那么容易动气、动情绪。而对人慈悲,就是不管他人有理或没理,都应该原谅他,就像我们也希望别人能谅解我们一样,要将心比心。如果我们能以身作则,或是设身处地谅解他人,瞋恨心就会慢慢地减少了。
瞋是心中火
佛教称瞋火为无明火,像是说「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或是「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可见瞋火能够让人在一念之间,把自己所修的功德都摧毁了,就好像儿童玩积木一样,只要一生气,把脚一踢,辛苦堆好的房子马上就应声而倒。
因此,忍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事。不能忍就会产生愤怒的心,愤怒的心一般是从语言、行为表现出来,这种直接由言语和行为所发泄的愤怒,对人的伤害非常大。虽然有的人敢怒不敢言,其它人并不知道,也不会因此受伤害,但是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恨,其实已经造成了自己的极大痛苦。所以愤怒,不管别人是否能看到或感觉得到,都不是件好事。
根据研究报导,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身体的细胞会死得很快,而且容易生气愤怒的人,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都会产生障碍。常常用语言或动作来发泄愤怒的人,对身体健康已经很不好了,何况不发泄出来,仅仅在心里发火的人,那就好像闷烧一样,对自己的身心伤害反而更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一些人老是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容易害精神上的疾病的原因。
那么,我们该如何化解愤怒呢?这可以从观念和方法两方面来帮助自己。
所谓观念,就是要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愤怒?为什么会那么痛苦?其实,愤怒的原因不论是想要发泄,或是敢怒不敢言,都是因为自己感觉被冤枉,而心中充满委曲。譬如被责怪做错了事,或是说错了话,但事实上是被人陷害,因此既怨恨自己无力申冤,也怨恨别人的恶意陷阱。
对于这种情形,我们可以从因果来理解。现在会发生这样的事,可能是因,也可能是果。如果是因,那我不要还报,因为我还报给他的话,不但他痛苦,我更痛苦;如果是果,那么我应该要接受,不要再还报,如果还报的话,那又变成了因,重重无尽,就会不断地因果循环下去。如果能从这一点来看,就不会那么愤愤不平了。
如果当下我们的观念转不过来,也想不通时,这时就先不要想它,也不要用理由来解释,一有时间就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或是注意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心念活动情况,以及自己的内心痛苦现象。此时就能够体会:「都已经这样痛苦了,我还要更加痛苦吗?」想到这一点,你的心就不会总是和那些不平的事对抗,情绪也会慢慢地缓和,愤怒的情形也会减少,而这就是从方法上来化解愤怒。
所以,只要能灵活运用佛法的观念和方法,我们的心就不会再被无明火烧伤,而造成难以弥补的憾恨了。
瞋心与慈心
有人说现代人的瞋心很重,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了暴戾之气。所谓瞋,是个总名称,它的内容包括不满意、愤怒、怨恨、看不惯和不自在等内心的感受。呈现在外表上,则是一种愤怒的表情或动作,让人觉得阴险、奸诈或是恐怖,彷佛生命将受到威胁。可以说,凡是不能以慈悲心待人,和慈悲心相反的,就是瞋心。
慈悲心是爱护人、为人设想,但它也不一定是和颜悦色的,有时也有金刚怒目的慈悲心。金刚怒目和瞋恨不同,它是一种慈爱。以威严方式所展现的慈爱,就像是因为担心你会掉到井里,所以就吼你一下:「不可以到井边玩!」这是警告,是出于慈爱的警示,和瞋恨不同。
所以,仅仅从表情、语气上观察,就认为和颜悦色的是爱,而现愤怒相的是瞋,那恐怕是不正确的。还是必须从对方所得到的真正感受、反应,以及行为的动机来判断。
譬如口蜜腹剑的人,虽然口里讲的都是甜言蜜语,但是内心尽是一些坏计谋;而人之所以会以害人为目的,不外乎是贪图别人的东西,因为得不到,才起了瞋心。
像社会上有一些情杀的事件,把别人毁容了,或是用暴力手段来对付变心的那一方,都是因为从爱恋转成了瞋恨,彷佛一定要看到对方受伤害了,才能消去自己的心头之恨。然而,并不是一定要发生让对方受到伤害的行为才是瞋,只要是存有希望让对方受伤害的心,就已经是瞋了。
我们常听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瞋心会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烦恼。首先,会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因为一个常常生气的人,往往会让人感觉到害怕,而被当成鬼、当成魔来看,即使他并没有要害人的意思,也都会令人避之唯恐不及。另外,我想每一个人都有过这种经验,就是生过气后,常常会觉得很疲倦、很无奈,懊恼自己为什么要生这个气?
有禅修经验的人会发现到,只要一个瞋念起,心就已经浮动而没办法安定了。因为心一浮动,浑身的血液就会跟着它紧张起来而发热,身体当然会因此很不舒服,就像火在体内燃烧一样。
瞋恨心也会让人失去理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结果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都因此失调,这都是造成寿命减短的原因。可见,生气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妨碍有多么大。
与其让瞋心伤人伤己,何不以慈心利人利己?
逆境要忍,顺境也要忍
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着一股暴戾之气,而这种瞋心,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无明火」。
人之所以起瞋心,是由于个人的欲望、贪爱不能得到满足;或是虽然得到了,但又失去了。因为非常在乎自我,所以只要能够顺自己的意就不会起瞋心,偏偏世间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于是心中常常有火气,火气就是瞋。像是怨恨、愤怒和仇视,这些都是瞋。
瞋心实在很伤人,只要一生气,身体的细胞就不知道要死掉多少,很容易引起精神上的不稳定,以及身体上的疾病。所以,瞋心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
而且,生气也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因为用斗争、强权、愤怒等方式处理事情,除了会让人一时之间有点怕你之外,根本无济于事。只有用慈悲心或是智慧来处理,才能真的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心量大的人,做事成功的机率通常比较高;而时时动瞋火的人,因为大家都怕他,当然不可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所以,我们要多下工夫修养自己的脾气,才能利人又利己。
那要如何化解瞋心呢?最好的方法是釜底抽薪,也就是确实体认到起瞋心是无用的,只有不瞋,对自己才有好处。因为当不如意的事发生了,再怎么生气都没有用,生气只会变成互相谩骂或是肢体冲突,是损人又不利己。因此,我们应该听听他人的意见,并且体谅对方的苦衷和用心,这样瞋心就会减少了。
有的人动不动就爱生气,明明知道生气不好,他也不想发火,可是习气实在很难改。遇到这种连观念都用不上的时候,我最常教人的方法,就是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鼻子呼吸上,心里想着:「我还能够呼吸,实在是太幸运了!」那么,情绪就会慢慢地稳定下来。
面对别人发火生气的时候,忍辱能防止很多不好的事发生。因此,释迦牟尼佛曾说过忍辱的功德比持戒、苦行还大。忍辱不仅是对逆境现前要忍,对顺境也要忍,因为顺境出现时,我们往往会得意忘形,如果稍微遇到一点挫折,瞋恨心马上就会生起。所以,能时时刻刻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忍的智慧。
很多人误以为忍就是逆来顺受,因此遇到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会说:「好吧!我就好好忍着吧!」其实,忍并不是忍气吞声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冲动,不要马上做出反应。因为只有先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后,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恰到好处的反应,这样才能圆满地解决问题,这才是忍辱。
瞋心重的人,自我中心也重,总是太在乎自己的意见、得失和面子。其实很多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了一点面子问题,就和别人一争长短,甚至拚得你死我活,实在很不值得,也很可惜。
因此,千万不要认为压制别人,是一件值得洋洋得意的事。而要想到:
我起瞋心时,对方是不是也同样会起瞋心?如果两人都生气的话,就一定会产生问题。如果是自己起瞋心而对方不起瞋心的话,那受害的只有自己,因为发脾气的人是自己,对方并没有发脾气。即使对方也受害,但相较起来还是占了便宜,所以是自己损失大,而对方的损失小。想通了这一点,下次瞋心又起时,就会先留一个退路给自己,同时也给别人一条路走,这样彼此就能够畅通无阻了。
生气是慢性自杀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气。
然而,勉强控制瞋恨心的结果,反而会愈控制,就愈瞋恨自己,因为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每当瞋恨心生起时,你就会怨恨自己:「怎么搞的?连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实在太不应该了!」
情绪是不能用控制的方式来处理的,必须要采取疏导的方式,才能真正地化解瞋心。而瞋恨和慈悲是相对的,因此只要我们多培养、增长慈悲心,瞋心自然就会减少了。所以,试着从另一个角度看事情,转变自己的情绪,以更积极的慈悲心、爱心来看待世界,才是化解瞋心最好的方法。
例如你正在忙,孩子们又在你身旁吵闹,心里当然会觉得很讨厌、烦乱。但是,如果你能将念头一转,想到:「孩子们不知道我在忙,只是因为玩得很高兴,才吵吵闹闹!」那么你就会感觉到他们的可爱,很快地就能消除心中的瞋火。但是孩子们的吵闹毕竟还是会影响你做事,如果仍在吵,不妨就陪他们一起玩,顺便休息一下,再回到工作上,这样说不定效率更高。
其实,当某个人或某件事惹你生气时,你应该要感谢他,因为对方用他负面的行为来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给你,让你能够戒瞋;而且你也要慈悲、怜悯他,因为他不知道他的行为是错的。
但是,如果已成为习惯性的瞋恨,想要在瞬间转变念头,实在很困难。所以,我常劝人念「阿弥陀佛」,因为当瞋恨心生起时,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或是其它的佛号、咒语,就能把瞋恨的情绪转移到念佛、持咒或是念菩萨圣号的清净心念上。能够这样做,久而久之,瞋恨心自然而然就会转为清净心了。
因此,下一次当你想要骂人,或是恨人恨得牙痒痒的时候,不要控制你的情绪,就念一句「阿弥陀佛」或是「观世音菩萨」;即使一时忍不住还是开口骂人,骂出来的那句话也是「阿弥陀佛」。这样不但愤怒、瞋恨的情绪会渐渐地减少,而且还养成了经常念佛、念菩萨圣号的习惯。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常常问一问自己:「我今天做了多少好事?我今天心里产生了多少慈悲心?是不是有瞋恨心?瞋恨心有没有显露出来?或是心中有瞋恨,但是没有显露出来?」就像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语言、心里的念头,有了这个自我检讨的工夫,瞋恨心也会愈来愈少。
忍耐不是忍气吞声
通常一个人有没有耐性,和他所生长的环境、家庭因素,以及受教育的过程都有关系。有的人是由于成长过程发生了一些特殊的情况,性格才突然变得没有耐性;但也有的人本来没有耐性,后来因为所处的环境,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让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渐渐地也变成有耐性的人。因此,耐性不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事,并不是没有耐性的人就永远都没有耐性。
我们之所以会对某个工作或是某个人付出耐性,首先是觉得那件事应该做,也很喜欢去做,而且一定要完成,所以必须要有耐性;其次则是认为既然这种工作或者是这个人,要逃避也逃避不了,那么只有付出耐心来处理。
而一般人会没有耐性,常常是因为厌倦或是不喜欢某些人和事,其次则是性格使然。有人的性格就是粗心大意,动不动就发脾气,像是工作随便说不做就不做了!这就是任性。这种任性的人往往都要凭运气和福报,才能与人和谐相处,圆满完成事情。可是一个人的一生之中,能靠运气的机会实在不多;即使还可以得意一时,但是运气总会有转向的时候,所以最好还是培养自己的耐性。
此外,耐性和毅力也有相当的关系。环境和工作常常会带给我们一些磨炼,不管是别人交付给你一件非要完成不可的工作,或是本身从事开发研究的工作,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都需要付出很大的耐性与毅力。因为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无论工作、学业或是人际关系,几乎都不可能不遇到挫折。自古以来,许多发明家及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失败中努力不懈,付出毅力与耐性,才获得最后的成功。
但忍耐的耐性并不等于忍气吞声,忍气吞声有时候是忍得没有道理的。例如受人欺负侮辱时,因为自己不知道怎么反应,只好忍气吞声,那就不算是耐性。因此,只有在自己头脑很清楚,对人、对事都非常明白时,所付出的才是真正的耐性,事情也才会成功。如果遇事没有办法付出耐性与毅力,则多半会半途而废,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
像我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也不是一个很有福报的人,但是我很有毅力。别人用一个小时可以做完的工作,我愿意花十个小时来完成。因此我在日本念书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别人一、二年就能读完的学位,我可能就要花五年、十年来读完。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一定要把自己想完成的事做完。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有很多事,都是在磨难之中慢慢地逐一完成。从来没有一件事是十分顺利而没有阻碍,或是一下子就完成的,可以说都是靠着耐性和毅力,才使我最后都能获得圆满的结果。因此,我相信每一个人只要愿意坚持,不轻言放弃,都可以磨炼出耐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