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三、赞上座经:本经叙述婆耆舍尊者,以偈赞叹诸上座的比丘,也称赞佛陀的功德。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诸上座的比丘,随在佛的左右,依止而住。所谓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目揵连、尊者阿那律陀、尊者二十亿耳、尊者陀罗骠摩罗子、尊者婆那迦婆娑、尊者耶舍罗迦毘诃利、尊者富留那、尊者分陀檀尼迦。像如是,以及其余的上座比丘,都随在佛的左右。依止而住。
那时,尊者婆耆舍,乃住在于舍卫国的东园鹿子母讲堂。这时,婆耆舍,曾作如是之念:「今天世尊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诸位上座的比丘,都随在于佛的左右,依止而住。我现在当往至于世尊之处,为各各说偈,赞叹诸上座的比丘。」作此念后,就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在一边,而说偈说:
上上座比丘 已断诸贪欲 超过诸世间 一切之积聚 深智少言说
勇猛勤方便 道德净明显 我今稽首礼 已伏诸魔怨 远离于群众
不为五欲缚 常习于空闲 清虚而寡欲 我今稽首礼 遮罗延胜族
禅思不放逸 内心乐正受 清净离尘秽 辩慧显深义 是故稽首礼
所得神通慧 超诸神通力 六神通众中 自在无所畏 神通最胜故
是故稽首礼 于大千世界 五道诸趣生 乃至于梵世 人天优劣想
净天眼悉见 是故稽首礼 精勤方便力 断除诸爱集 坏裂生死网
心常乐正法 离诸怖望想 超度于彼岸 清净无尘秽 是故稽首礼
永离诸恐畏 无依离财物 知足度疑惑 伏诸魔怨敌 身念观清净
是故稽首礼 无有诸世间 烦恼棘刺林 结缚使永除 三有因缘断
精练灭诸垢 究竟明显现 于林离林去 是故稽首礼 无舍宅所依
幻伪痴恚灭 调伏诸爱喜 出一切见处 清净无瑕秽 是故稽首礼
其心自在转 坚固不倾动 智慧大德力 难伏魔能伏 断除无明结
是故稽首礼 大人离闇冥 寂灭牟尼尊 正法离垢过 光明自显照
照一切世界 是故名为佛 地神虚空天 三十三天子 光明悉映障
是故名为佛 度生死有边 超踰越群众 柔弱善调伏 正觉第一觉
断一切结缚 伏一切异道 降一切魔怨 得无上正觉 离尘灭诸垢
是故稽首礼
(优胜的上座比丘!已经断诸贪欲,已超过诸世间的一切积聚〔阴、有〕。有深智,而少言说,勇猛的精勤方便,其道行功德,清净而显明,因此,我现在要稽首礼拜他们!)
(他们都已经降伏诸魔怨,已经远离群聚,不再被五欲所系缚,常习空闲寂静,清虚而寡欲的尊者,因此,我现在要稽首礼拜!)
(遮罗延的胜族,乃勤于禅思,而不放逸,内心能安乐于三昧之正受用,是清净而离开尘秽,都以辩慧而显现深义,因此之故,我要稽首礼拜 !)
(所证得的神通的智能,乃超越其它的诸神通之力的。他们具有的六神通,在于大众当中,自在而没有所怖畏,由于他们的神通乃为最胜之故,因此之故,我要稽首礼拜!)
(在于大千世界里的五道〔这里指地狱、鬼、畜、修罗、人〕的诸趣的众生,乃至于梵世〔指天界全体〕,一切人天等众生的优劣的心想,都以净天眼,而均能悉见了解,因此之故,我要稽首礼拜他们!)
(他们都以精勤方便之力,去断除诸爱之集,已坏灭生死之网,心里常喜乐于正法,离开怖望〔欲望〕之想,而超度于彼岸,已清净而没有尘秽,因此之故,我要稽首礼拜!)
(永远离开诸恐畏,是没有余依而远离财物,知足,而度诸疑惑,降伏魔怨之敌,身念〔身心〕都想清净,因此之故,我要稽首礼拜。)
(已没有诸世间的烦恼的棘刺之林,结缚使〔诸烦恼〕都永断除,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就是三界的因缘已断灭,精练而消灭诸垢秽,究竟而光明显现,在于林,而能离林而去〔在尘不染尘〕,因此之故,我要稽首礼拜!)
(没有所依的舍宅〔无牵无挂〕,那些幻伪与愚痴瞋恚都消灭〔苦〕,也调伏诸爱喜〔乐〕,而出离一切见处〔离诸邪见〕,清净而没有瑕秽,因此之故,我要稽首礼拜!)
(其心随着自在而转〔心得自在〕,坚固而不倾动,以智慧大德之力,能降伏那难降伏之魔,已断除无明的结缚,因此之故,我要稽首礼拜!)
(一大圣人,乃离开闇冥,已寂静的牟尼〔牟尼译为寂静,是指佛陀〕世尊,以正法而断离垢秽过罪,光明自然的显照,而普照于一切世界,因此之故,尊称为佛陀!)
(不管是地上之神,或者是虚空的诸天,乃至三十三天的天子,其光明均被佛光所映障,因此之故,名称为佛陀!)
(度有边的生死,超越而踰越所有的群众〔一切众生〕柔弱而能善调伏,正觉而为第一觉!)
(断除一切的结缚,降伏一切的异道,降伏一切的魔怨,得无上的正觉,离开尘劳,而灭诸垢秽,因此之故,我要稽首顶礼!)
尊者婆耆舍,以偈叹时,诸比丘们,听其所说,皆大欢喜!
九九四、婆耆舍临灭赞佛经:本经叙述婆耆舍临命终时,请佛至枕边,以偈赞佛。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婆耆舍,住在于舍卫国的东园鹿子母讲堂,身染疾病,非常的困笃(危笃)。尊者富怜尼(富匿比丘),为看病之人,而供给供养他。
那时,尊者婆耆舍,对尊者富邻尼说:「你到了世尊之处,带我交代之语,仰白世尊说:『尊者婆耆舍稽首世尊之双足,问讯(问候)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得自在安乐而住与否?』又作此言:『尊者婆耆舍,住在于东园鹿子母讲堂,现在因身染疾病困笃(身染重病临危时),欲求见世尊一面,然而已无力方便堪诣世尊之处了。善哉!世尊!愿世尊屈驾降临到东园鹿子母讲堂,尊者婆耆舍之处,哀愍之故!』」
那时,尊者富邻尼,就接受其语,就往诣世尊,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而向佛作此言:「尊者婆耆舍,住于东园的鹿子母讲堂,现在
身染疾病,而困笃,愿拜见世尊一面,然而已没有力量,方便堪能谒见了。善哉!世尊!愿往东园鹿子母讲堂,尊者婆耆舍之处,为哀愍之故!」
那时,世尊默然而允许其请愿。那时,尊者富邻知道佛陀已许允后,就从座起,礼拜佛足后离去。
世尊在于晡时(申时),从禅而起,而往诣尊者婆者舍之处。尊者婆者舍,遥见世尊降临,乃凭床而欲起来。
那时,世尊看见尊者婆耆舍,凭床而欲站起,就对他说:「婆耆舍!不可以自己轻动!」世尊即坐下来,而问尊者婆耆舍说:「你所患的疾病之苦,为平和可以堪忍与否呢?身上的苦痛,为增加呢?或有损减呢?」(好一些了么?)
其它都如在前面之焰摩迦修多罗里广说过……乃至「我所患之苦,乃觉得转增,并不觉得有损减(愈严重痛苦,没有半点的起色)。
佛陀告诉婆耆舍而说:「我现在问你!你就随意回答我。你是否得证,心已不染,已不着,已不污,已解脱,而离诸颠倒了吗?」婆耆舍白佛说:「我已得证心不染、不着、不污,已解脱而离开诸颠倒的了。」
佛陀告诉婆者舍说:「你是怎样的得心不染、不着、不污,而解脱,而离诸颠倒的呢?」
婆耆舍白佛说:「我过去的眼根,认识于色境时,心不会顾念。对于未来色,并没有欣想,对于现在色,不会执着。我的过去、未来、现在的服根,认识于色境时,那些贪欲爱乐之念,都于彼而得灭尽,已无欲,已没灭,已息离,已解脱。心解脱后,是故不染、不着、不污,而离诸颠倒,正受而住。像如是的,耳、鼻、舌、身、意等根,认识于过去之法时,心已不顾念,对于未来不欣,现在不着。对于过
去、未来、现在之法中,欲爱之念已尽,已无欲、灭没、息离,而解脱。心解脱后,是故不染、不着、不污,而解脱,而离开颠倒,正受而住。唯愿世尊,在于今天,能作最后的饶益于我,听我说偈。」
佛陀告诉婆耆舍说:「宜知是时!」
尊者婆耆舍,于是起床,正身端坐,系念,而在于佛前,而说偈说:
我今住佛前 稽首恭敬礼 于一切诸法 悉皆得解脱 善解诸法相
深信乐正法 世尊等正觉 世尊为大师 世尊降魔怨 世尊大牟尼
灭除一切使 自度群生类 世尊于世间 诸法悉觉知 世间悉无有
知法过佛者 于诸天人中 亦无与佛等 是故我今日 稽首大精进
稽首士之上 拔诸爱欲刺 我今是最后 得见于世尊 稽首日种尊
暮当般涅盘 正智系正念 于此朽坏身 余势之所起 从今夜永灭
三界不复染 入无余涅盘 苦受及乐受 亦不苦不乐 从触因缘生
于今悉永断 苦受及乐受 亦不苦不乐 从触因缘生 于今悉已知
若内及与外 苦乐等诸受 于受无所著 正智正系心 于初中最后
诸聚无障碍 诸聚既已断 了知爱无余 明见真实者 说九十一劫
三劫中不空 有大仙人尊 余空无洲依 唯畏恐怖劫 当知大仙人
乃复出于世 安慰诸天人 开眼离尘冥 示悟诸众生 令觉一切苦
苦苦及苦集 超苦之寂灭 贤圣八正道 安隐趣涅盘 世间难得者
现前悉皆得 生世得人身 演说于正法 随己之所欲 离垢求清净
专修其己利 勿令空无果 空过则生忧 邻于地狱苦 于所说正法
不乐不欲受 当久处生死 轮回息无期 长夜怀忧恼 如商人失财
我今众庆集 无复生老死 轮回悉已断 不复重受生 爱识河水流
于今悉枯竭 已拔阴根本 连锁不相续 供养大师毕 所作者已作
重担悉已舍 有流悉已断 不复乐受生 亦无死可恶 正智正系念
唯待终时至 念空野龙象 六十雄猛兽 一旦免枷锁 逸乐山林中
婆耆舍亦然 大师口生子 厌舍于徒众 正念待时至 今告于汝等
诸来集会者 听我最后偈 其义所饶益 生者悉皈灭 诸行无有常
速生速死法 何可久依怙 是故强其志 精勤方便求 观察有恐怖
随顺牟尼道 速尽此苦阴 勿复增轮转 佛口所生子 叹说此经已
长辞于大众 婆耆舍涅盘 彼以慈悲故 说此无上偈 尊者婆耆舍
如来法生子 垂心哀愍故 说此无上偈 然后般涅盘 一切当敬礼
(我现在住在于佛前,首先稽首,恭敬礼拜佛陀!对于一切的诸法,均能得解脱,善解诸法之实相,对于正法非常的信乐。)
(世尊已成就等正觉,世尊为我们的大导师。世尊已降魔怨,世尊为大牟尼〔寂静,成道者〕。已灭除一切之使〔烦恼〕,亲自度群生〔众生〕之类。)
(世尊对于世间的诸法,均已觉知,世间均没有人,知道法能超过佛陀者!在诸天人当中,也没有和佛陀能相等者。因此之故,我于今天要稽首礼拜大精进者-佛陀。我要稽首士中之上人,已拔除诸爱欲之刺的觉者。我现在能得在于这最后的时刻,得见世尊,我要稽首这位日种〔瞿昙之异称,世尊之本姓〕所出身的圣尊,我于暮时,将入于般涅盘。)
(我以正智系心于正念,而能在于此朽坏之身,在于此会生起余势之处〔指会轮回之身〕,从今夜后,就永远消灭。不再染着于三界,而将进入于无余的涅盘。)
(苦受以及乐受,和不苦不乐之受,均从感触的因缘而生的,到了现在,都统统把它永断的了。苦受以及乐受,和不苦不乐之受,均从因缘而生,于现在,都已了知了。不管是内〔身心〕,或者是外〔诸境相〕,一切苦乐等诸受,对于这些诸受,已没有所著,以正智系心
于正念。)
(在于初、中与后,已不会有诸聚〔阴〕的障碍,诸聚既已断灭,已了知爱的真相,而没有余存。)
(明见真实之相的觉者,说九十一劫〔毘婆尸佛,译为胜观佛,为七佛之第一佛,出世以来的九十一劫〕里,三劫当中不是空劫时,会有大仙人尊〔佛陀以俗称为大仙人〕之诞生。三劫以外的其余的期间为空劫之故,没有洲依〔无皈依处。空劫期间,无佛出世,故没有可作依怙之人〕,唯有可畏的恐怖劫而已。)
(当知大仙人,乃会一再的出现于世间,会来安慰诸天人,会开人的法眼,使人离开尘垢冥暗,会开示启悟诸众生,使人觉悟一切是苦。如苦苦〔苦谛〕,以及苦之集〔集谛〕,和超越苦而得的寂灭〔灭谛〕,贤圣所修的入正道〔道谛〕,使人安要隐而趣于涅盘。)
(世间里,最难得到的,现前均已证得。降生于世,而得为人身,演说诸正法,随顺自己之所欲愿,离开垢秽,而求得清净。吾人应效法专修自己之法利〔欲度人,须先有资粮〕,不可使其空空的过去,致无果证才好!)
(如果空过的话,就会产生忧苦,会近邻于地狱之苦。对于世尊所说的正法,如果不喜乐,不欲纳受的话,当会久处于生死当中,会在轮回而没有休息的期限,会长夜怀忧恼,犹如商人之损失财物那样。)
(我现在众庆如云集,不再会有生老死,轮回都均予以断灭,不再会有受生的了。)
(爱识之河的流水,在于今世,都已枯竭,已经拔除诸阴的根本,已不会连锁,已不会再相续。)
(供养大师之事已完毕,所应作的都已作完,重担都已舍弃,有流
都已断除,不再乐于受生,也没有老死之可厌恶,以正智而系心于正念,唯待命终之时之到来。)
(忆念起空野当中的龙象,有六十匹的雄猛之兽类,一曰一将其枷锁除免的话,则会逸乐在于山林中。婆耆舍,我也是同样的,乃为大师之口里所生之子。因此,而能厌舍徒众〔群生〕,能以正念,而等待时间之到来〔临涅盘之时〕)。
(现在我要告诉你们诸位来集会的大众们!听我最后所念出之偈,依于其义,而会有所饶益的。)
(有生者,必定都会皈于消灭,诸行乃为没有常住的,乃为速生而速死之法,怎么能久久可作依怙呢?因此之故,要强其志,要精勤方便而求进。要观察为有恐怖,要随顺牟尼之道,要速尽此苦阴,千万不可再增轮转!)
(由佛口所生之子,叹说此偈之后,已长辞大众,婆耆舍已入涅盘〔寂灭,临终〕了!)
(他乃慈悲之故,说此无上之偈。尊者婆耆舍.乃为如来之法所生之子,垂示其中哀愍众生之故,说此无上之偈,然后就进入般涅盘,一切大众们,应当要敬礼他!)
九九五、阿练若经:身在阿练若处独坐,一日一食,而颜色和悦。一天子见之而来问佛,其所以的缘故。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有一位天子,其容色非常的绝妙,在于后夜之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诸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阿练若比丘 住于空闲处 寂静修梵行 于一坐而食 以何因缘故
颜色特鲜明
(阿练若〔闲静处〕的比丘,乃住于空闲之处〔离开群众,独自一人居于山窟、林中静处〕,乃寂静而修持梵行,每日都以一坐而食〔每天都只顾打坐,一日只食一次〕。由于甚么缘故,其颜色会特为鲜明呢?〔少食怎么会滋润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于过去无忧 未来不欣乐 现在随所得 正智系念持 饭食系念故
颜色常鲜泽 未来心驰想 过去追忧悔 愚痴火自煎 如雹断生草
(对于过去之事,已没有忧恼可言,也不会有未来之欣乐,现在则随所得,以正智系念而受持,饭食知量而系念之故,颜色能常保鲜泽光润。)
(如果驰想于未来之心,追悔而忧过去的话,则愚痴的火炎,会自燃烧,犹如降雹而断毁青草那样。)
那持,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久来才得见到一位真正的婆罗门〔指佛陀为修梵行的人〕,已得证般涅盘。一切的怖畏都已过去,永远超出世间的恩爱!)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即隐没不现。
九九六、憍慢经:本经叙述一位天子听说佛已离开憍慢,心已解脱、不放逸,而心中欢喜。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之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国。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而说:
不欲超憍慢 善自调其心 未曾修寂默 永不入正受 处林而放逸
不度死彼岸
(常起憍慢心,并不欲善自调伏其心,也未曾修习寂默,永远不能证入于正受。虽住于丛林里,然而常于放逸,则不能度脱生死而到达彼岸的。)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说:
已离于憍慢 心常入正受 明智善分别 解脱一切缚 独一处闲林
其心不放逸 于彼死魔怨 疾得度彼岸
(已经离开憍慢心,心都常入于正受。以明智而善于分别,而解脱一切的系缚。独自一人处在于闲静的丛林里,其心并不放逸,对于那些生死的魔怨,已经疾得度于彼岸的了。)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而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久来才再见到真正的婆罗门,已逮得般涅盘。一切恐怖都已过去,永远超越过世间的恩爱了!)
这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即隐没不现。
九九七、功德增长经:本经叙述一位天子,来诣佛所,问功德增长,以及生天之事。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其容色都很绝妙,在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诸光明,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云何得昼夜 功德常增长 云何得生天 唯愿为解说
(要怎样做,才能得到不管是昼或夜,都能常恒的增长功德呢?要怎么修,才能得以正生于天界呢?但愿为我解说!)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说:
种植园果故 林树荫清凉 桥船以济度 造作福德舍 穿井供渴乏
客舍给行旅 如此之功德 日夜常增长 如法戒具足 缘斯得生天
(如因在园里种植果树的缘故,就有了林树之荫之清凉那样。要造桥供船,去济度众生,要造作供人种福种德之舍,要穿井去供给渴乏之人,要备客舍,供给行旅来往之人之便利。造如此的诸善事,则功德就能达到日夜常增长!)
(如法而修,而具足戒行的话,就能由于此功行,而得往生天界!)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久来才得见到一位真正的婆罗门,已逮得般涅盘,一切的生死怖畏,都已过去了,永远超越世间的恩爱的了!)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善,稽首佛足后,即隐没不现。
九九八、施何得大力经:本经叙述一位天子,来诣佛所,问佛如何布施,可得大力之事。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非常的绝妙,在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诸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说:
施何得大力 施何得妙色 施何得安乐 施何得明目 修习何等施
名曰一切施 今启问世尊 愿为分别说
(要布施甚么,才能得到大力呢?要用甚么去布施,才能得到妙色〔清净庄严之身〕呢?要布施何物,才能得到真正的安乐呢?布施甚么,才能得到光明的眼目呢?)
(修习那一种布施,才能名叫一切施呢?现在要启问世尊您,愿为我分别详细的解说!)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施食得大力 施衣得妙色 施乘得安乐 施灯得明目 处馆以待宾
是名一切施 以法而诲彼 是则施甘露
(布施饮食给人的话,就能得大力。布施衣服的话,即得微妙的容色。布施车乘给人的话,就会得到安乐,布施灯火的话,就得光明的眼目。)
(设虚馆〔公共休息处〕以待宾客,就名叫做一切施。以法去教诲众生,就名叫做布施甘露)。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久来才看见一位婆罗门〔指佛为修梵行的人〕,已逮得般涅盘。其一切生死怖畏,都已过去了,是永远超越世间的恩爱的觉者!)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即隐没不现。
九九九、欢喜经:佛为一天子说以净信布施的功德。该天子追怀过去世的功德,而欢喜佛说之真实性。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名叫悉鞞梨(又作世理),其容色非常的绝妙,在于后夜之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身上的诸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而说:
诸天及世人 于全悉欣乐 颇有诸世间 福乐自随逐
(诸天,以及世间的人们,对于饮食,都非常的欣乐。然而是否有福乐能自随意追逐的吗?)
那时,世尊,也说偈回答他说:
净信心惠施 此世及后世 随其所至处 福报常影随 是故当舍悭
行无垢惠施 施已心欢喜 此世他世受
(以净信心去惠施于人的话,则能在此世间,以及后世之时,都能随着他所至之处,有了福报,常恒的如影之随形一样。因此之故,应该要舍弃悭吝之心,去行持无垢秽的惠施。惠施后,心会欢喜,不管是此世,或者是他世,都能受报!)
那时,那位悉鞞梨天子,仰白佛陀说:「奇哉!世尊!善能阐说这种真实之义:
净信心惠施 此世及他世 随其所至处 福报常影随 是故当舍悭
行无垢惠施 施已心欢喜 此世他世受(语译如前)
悉鞞梨天子又白佛说:「世尊!我自己知道我在过去世时,曾做过国王,其名叫做悉鞞梨。曾在于四城门普施做福。在那个城内,有四交道,也在于那个地方,去布施作福德。
那个时候,有第一夫人来告诉我说:『大王您这样的大作福德!而我却没有能力修诸福业。』我在那时对她说:『城东的门外,布施作福,均属于妳吧!』那时,诸王子也来白我而说:『大王这样的多作功德,母后也同样的作福业。而我们却没有力量,可作福业。我们现在愿得依于大王您,作此少少的功德。』我于那时,回答而说:『城南门外所作的布施的福德,均皈属于你们。』
这时,又有诸大臣来告白于我而说:『今天大王多作功德,夫人、王子们,也均能同样的作诸福德,而我们却无力可作诸福业,愿依大王,能够有少少的福业给我去作。』我于那时告诉他们说:『城西门
外所作的布施的福德,均属于你们的功德。』那时,又有诸将士来白我说:『今天大王多作功德,夫人、太子,以及诸大臣们,也同样的作诸功德。唯我们无力能修福业,愿依大王,得有些福德可作。』我在于那时回答他们说:『城北的门外所作的布施的福德,均属于你们。』国内的诸庶民也来白我说:『今天大王多作功德,夫人、王子、大臣、诸将壬们,均能作诸福业,唯我无力,不能修诸福业,愿依大王,有少许的功德给我们去作。』我在那时,就回答而说:『在那城内的四交道之头,所作的布施的福业,均属于你们。』到这时,国王的夫人、王子、大臣、将士、庶民等,均能惠施,均能作诸功德,而我先前所造的惠施的功德,在于那时,就已告断。
那时,我所遣使去作诸福德的人,都还至我处,向我礼拜,而白我说:『大王当知!诸修福的地方,如夫人、王子、大臣、将士,以及诸庶民,都各据于其所据的地方去行施做福,大王所施的财物,在这时,都已告断无存了。』我在那时,回答他们说:『善男子!各地方各边国(各省市城镇),其每岁所输入的财物,应该皈属于我的,就分一半入国库,分另一半分,就在于那些地方继续去惠施作福吧!』他们听到敕令,就到了诸边国,去集诸财物,一半送入国库,一半留在于各地方去继续惠施作福。
我就是在于先前,像如是的长夜恒常的惠施作福之故,长夜常得可爱、可念、可意的福报。而常受快乐,没有穷极。我乃以此福业福报,均皆入于大功德聚之数。譬喻五大河,合之而为同一水流那样。所谓恒河、耶蒲那、萨罗由、伊罗跋提、摩酰等,如是之五河,合之而为一流,则没有人能量其河水之有百千万亿斗解之数。那些大河之水,得成为一大水聚之数,我也是如是,我所作的功德果、功德报,乃为不可称量,悉得入于大功德聚之数。」
那时,悉鞞梨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即隐没不现。
一○○○、远游经:本经叙述有一天子来问佛,有关于善知识的问题。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天子,其容色非常的绝妙,在于后夜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光明,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何等人能为 远游善知识 何等人能为 居家善知识 何等人能为
通财善知识 何等人能为 后世善知识
(那一种人,可以做为吾人远游时的善知识呢?那一种人又可做为吾人居家时的善知识呢?那一种人可以做为通财的善知识呢?那一种人,可以做为后世之善知识呢?)
那时,世尊用偈回答而说:
商人之导师 游行善知识 贞祥贤良妻 居家善知识 宗亲相习近
通财善知识 自所修功德 后世善知识
(商人之导师,就是游行时的善知识。贞祥贤良的妻子,就是居家时的善知识。宗亲而相习近的人,就是通财的善知识。自已所修的功德,可作为后世的善知识。)
那时,那一位天子,又说偈而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久来难得见到一位婆罗门,已经逮得般涅盘。他对于一切生死的怖畏,早已过去,永远超过世间的恩爱的了。)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即没不现。
一○○一、侵迫经:本经叙述一位天子告佛:生命无常故宜作功德。佛陀即更教他求证涅盘。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之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诸光明,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而说:
冥运持命去 故令人短寿 为老所侵迫 而无救护者 观斯老病死
令人大恐怖 唯作诸功德 乐往至乐所
(冥运会将人的生命持夺而去,因此之故,令人会缩短寿命。被衰老所侵迫时,就没有可救护之人的了。看看此老病死之事,实在会令人大为恐怖的事!唯有作诸功德,愿往生于安乐的地方。)
那时,世尊也作偈回答而说:
冥运持命去 故令人短寿 为老所侵迫 而无救护者 观此有余过
令人大恐怖 当断世贪爱 无余涅盘乐
(冥运会将人的生命持夺而去,因此之故,会令人缩短寿命。被老
衰所侵迫时,就没有可救护之人的了。)
(观察这些有余之过咎,就会令人生大恐怖。应当断除世间的贪爱,而得无余涅盘之乐为是。)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而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即隐没不现。
一○○二、断除经:本经叙述为一天子演说当断除五盖、五结,而增修无漏根,超越五和合。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诸光明,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断除于几法 几法应弃舍 而复于几法 增上方便修 几聚应超越
比丘度驶流
(要断除几种法?几种法应该要舍弃?而又对于几种法,应该要增上方便去修习?)
(同时应该超越几种聚时,一位比丘才能度过驶流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说:
断除五舍五 增修于五根 超越五和合 比丘度流渊
(断除五盖〔贪、瞋、睡眠、掉悔、疑等盖〕,舍弃五欲〔色声香味触〕,增修五根〔信、精进、念、定、慧等根〕,而超越五和合〔贪、恚、慢、嫉、悭等五结〕的话,则一位比丘就能度过流渊。)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即隐没不现。
一○○三、觉眠经:本经叙述佛为一天子说明信等五根为觉法而得净之法,五盖为眠法,为得垢之法。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诸光明,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国。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几人于觉眠 几人于眠觉 几人取尘垢 几人得清净
(那一种人在于觉醒中睡眠?那一种人在于睡眠中醒觉?那一种人执取尘垢?那一种人能得清净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五人于觉眠 五人于眠觉 五人取于垢 五人得清净
(造五恶的人,就是寐觉时,也是在睡眠一样。持守五戒的人,则虽在睡眠,也是同于寐觉时一样。如果为五盖所覆的人,就是执取垢秽,假如是无学的五分身的话,就是得到清净的人。)(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实时隐没而不现。
一○○四、相喜经:本经叙述一位天子见世间法而欢喜处,佛则见其为忧恼处。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光明,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而说:
母子更相喜 牛主乐其牛 众生乐有余 无乐无余者
(看看世人!那母子是如何的更相喜悦!牛的主人,则快乐其饲养的牛群。众生乃快乐那有余依之生身,如无那个有余的依身的话,就不会有快乐!)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母子更相忧 牛主忧其牛 有余众生忧 无余则无忧
(看看世人!母子之更相忧恼的情形,到处都是!牛的主人,也为那些牛只,而忧恼的多。有余依的众生,总是不断的变化而生忧,如无余依时,就是解脱,就没有忧恼!)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而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实时隐没不现。
一○○五、人物经:佛应一天子之间而以世法回答:以田宅为富,以贤妻为第一伴,赖饮食以生存,业为众生所依。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何等人之物 何名第一伴 以何而活命 众生何处依
(甚么是世人为富有之物?甚么名叫第一伴侣?要以怎样去得生存活命?众生到底要依靠甚么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田宅众生有 贤妻第一伴 饮食已存命 业为众生依
(田宅就是众生之最富有之物,贤妻就是第一伴侣。有了饮食,然后,乃得以生存,勤于事业,就是众生之依存!)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实时隐没不现。
一○○六、所爱无过子经:本经叙述佛为一天子各说第一爱、第一财、第一光明、第一湖。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上的诸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而说:
所爱无过子 财无贵于牛 光明无过日 萨罗无过海
(所爱的莫过于孩子,财产则不能比牛群还贵重。所有的光明,不能胜过于太阳,所有的水湖,不能胜过于海。)
那时,世尊说偈而说:
爱无过于己 财无过于谷 光明无过慧 萨罗无过见
(应珍爱的莫过于自己,财富未能比五谷好。光明未能超过于智慧,萨罗〔湖〕莫过于正见。)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实时隐没不现。
一○○七、剎利经:本经叙述佛与天子各说人中胜、畜生胜、子中胜。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上的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而说:
剎利两足尊 梨牛四足胜 童英为上妻 贵生为上子
(剎帝利〔王族、武士阶级〕为两足当中之最尊贵的。梨牛就是四足的动物当中最为优良的。童真而英明为之最好之妻,贵生〔高官显爵〕为最高上之子。)
那时,世尊说偈而说:
正觉两足尊 生马四足胜 顺夫为贤妻 漏尽子之上
(证得正觉,就是两足当中的尊贵的。生马〔乘马〕就是四足动物当中,最优胜的。随顺丈夫,就是第一贤妻。能得漏尽的人,就是孩子当中最上之人!)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甘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实时隐没不现。
一○○八、种子经:本经叙述上生、下落、祈请、言说等当中,最为优胜者。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上的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而说:
从地起众生 何者为最胜 于空堕落者 复以何胜上 凡所祈请处
何者最第一 于诸言语中 何者为上辩
(从地上生起的众生当中,甚么为之最胜的呢?从空中堕落者当中,又以甚么为优胜最上呢?凡所有祈请的地方〔依靠之处〕,是以甚么为最上第一呢?在于诸言语当中,是以甚么为最上之辩呢?)
那时,有一天子,本为田家之子,现在已往生于天上。因此,乃由于本来之习惯之故,就便说偈回答那位天子而说:
五谷从地生 是则为最胜 种子于空中 落地为最胜 犁牛资养人
是则依中胜 受子有所说 是则言中胜
(五谷乃从地中生出的万物当中,是最为优胜的。种子在于空中落于地上当中,是最为优胜的。梨牛乃资养人类当中,是最为优胜的。爱子之有所说的,就是言说中的最胜的。)
那位发问的天子,对回答的那位天子说:「我并不是问你的,你为甚么缘故,这样的多言轻躁而妄说呢?我自己说偈乃请问世尊而说的:
从地起众生 何者为最胜 于空堕地者 复以何为胜 凡所祈请处
何者为最胜 于诸言语中 何者为上辩 (语译如前)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从下踊出者 三明为最上 从空流下者 三明亦第一 贤圣弟子僧
是师依之上 如来之所说 诸说之最辩
(从地下所踊出之物当中,乃以三明为最上。从空中流下的,也是以三明为第一。贤圣的弟子僧们,就是师依当中最为上的。如来之所说的,就是在诸说当中的最好之辩言。)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而说:
世间几法起 几法相顺可 世几法取爱 世几法损减
(世间到底是由那些法而起的呢?有那些法为可随顺和合呢?世间有那些法取爱?世间有那些法会损减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世六法等起 世六法顺可 世六法取爱 世六法损减
(世间乃以内六法,而等起的。世间有外六法为顺可〔和合〕,世间有内六法而取爱,世间会为外六法而损减。)
(眼、耳、鼻、舌、身、意等处,为心、心所之所依之处。六外处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等,乃为六内处所触取和合之处。)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即隐没不现。
一○○九、心经:本经叙述佛为一天子,讲说心的作用。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之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诸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谁持世间去 谁拘牵世间 何等为一法 制御于世间
(到底是谁,将世间持去呢?谁会拘牵世间呢?甚么叫做一法,而能制御世间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心持世间去 心拘引世间 其心为一法 能制御世间
(心会将世间执持而去,心会拘引世间。那个心叫做一法,乃能制世间的。)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实时隐没不现。
一○一○、缚经:本经叙述佛告天子,如断除爱欲的话,就能得涅盘。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谁缚于世间 谁调伏令解 断除何等法 说名得涅盘
(谁被缚结于世间?谁能调伏而使其解缚?要断除那些法,才能叫做证得涅盘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欲能缚世间 调伏欲解脱 断除爱欲者 说多得涅盘
(爱欲会缚人在于世间。如调伏爱欲,就能解脱。断除爱欲的话,就名叫做涅盘。)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架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即隐没不现。
一○一一、掩经:本经叙述佛为一位天子演说世间之爱,以及老、死等苦。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谁掩于世间 谁遮络世间 谁结缚众生 何处建立世
(到底是谁掩覆世间呢?谁在遮络〔围绕〕世间?谁在结缚众生,在何处建立世间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说:
衰老掩世间 死遮络世间 爱系缚众生 法建立世间
(衰老能掩覆世间,死在遮络世间,爱乃系缚众生,由于法处而建立世间的。)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即隐没不现。
一○一二、无明经:本经叙述佛为一天子讲说无明、爱、我慢等障害。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谁隐彼世间 谁系于世间 谁忆于众生 谁建众生幢
(到底谁会将那世间隐覆呢?谁会被世间所系缚呢?谁会忆念而不能脱离众生呢?谁会建立众生之幢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无明覆世间 爱结缚众生 隐覆忆众生 我慢众生幢
(无明会将世间覆盖,爱乃会结缚众生,也隐覆众生,而忆念众生,我慢即是众生之幢。)
那时,那位天子,就又说偈请问佛陀而说:
谁无有覆盖 谁复无爱结 谁即出隐覆 谁不建慢幢
(到底是谁才能没有覆盖呢?谁又能没有爱结呢?谁能由隐覆出离呢?谁才是不会,建立慢幢的人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说:
如来等正觉 正智心解脱 不为无明覆 亦无爱结系 超出于隐覆
摧灭我慢幢
(如来得证等正觉,才能以正智而心解脱。因此,不会被无明所隐覆,也不会有爱之结系。已超出于隐覆,已摧倒消灭我慢之幢!)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而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即隐没不现。
一○一三、信经:本经叙述佛为一天子讲说财物、善行、味、寿等胜义。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之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后,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诸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说:
何等为上士 所有资财物 云何善修习 而致于安乐 云何众味中
得为最上味 云何众生中 得为第一寿
(甚么是上士所有的真正的资财物呢?甚么决可以去善于修习,而能致于安乐的果报呢?甚么就是在众味当中,得为最上之味呢?甚么是众生当中,得为第一寿命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清净信乐心 名士夫胜财 修行于正法 能招安乐果 真谛之妙说
是则味之上 贤圣智慧命 是为寿中最
(有了清净的信乐之心,就是名叫士夫的胜财。对于正法去用功修行的话,就能招致安乐的果报。真谛之妙说,就是味中之上乘。贤圣的智慧之命,就是寿命当中之最!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即隐没不现。
一○一四、第二经:本经叙述佛为一天子讲说信、智慧、断等胜义。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之时,来诣于佛所,稽首佛足后,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诸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云何为比丘 同已之第二 云何为比丘 随顺教授者 比丘于何处
游心自娱乐 娱乐被处已 能断诸结缚
(甚么是比丘之同于自己之第二的伴侣呢?甚么是比丘之应随顺之教授者?比丘应游心在于何处,而得以自能娱乐?而娱乐那个地方后,能断诸结缚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信为同己二 智慧教授者 涅盘喜乐处 比丘断结缚
(正信就是同于自己之第二伴侣。要以智慧为教授者。涅盘就是真正喜乐的地方。比丘到此,则能断诸结缚。)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实时隐没不现。
一○一五、持戒至老经:本经叙述佛为一天子讲说持戒、信、智、功德等福德。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上的诸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云何善至老 云何善建立 云何为人宝 云何贼不夺
(甚么能好好的至于老呢?甚么能善于建立呢?甚么是世人之珍宝呢?甚么为贼盗也不能劫夺呢?)
那时,世尊说偈而说:
正戒善至老 净信善建立 智慧为人宝 功德贼不夺
(持守正戒的话,就能善至于老。有了净信,就能善于建立。智慧就是人之至宝。功德则贼盗也不能劫夺!)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而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实时隐没不现。
一○一六、众生经:本经叙述佛为一天子说爱欲、意、众生、苦法之后果。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上的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何法生众生 何等前驱驰 云何起生死 何者不解脱
(众生是由何法而生的呢?为甚么会向前去驱驰呢?为甚么会起生死呢?甚么缘故,而不能解脱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爱欲生众生 意在前驱驰 众生起生死 苦法不解脱
(由于有了爱欲,才会有了众生之生起,有了意识才会向前尘去驱驰,因此,众生乃有生死之苦法,而不得解脱。)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而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实时隐没不现。
一○一七、众生经:本经叙述佛为一位天子讲说众生因为爱欲、意、业之故,而流转于生死。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之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上的诸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何法生众生 何等前驱驰 云何起生死 何法可依怙
(众生是因何法而生的呢?为甚么向前去驱驰呢?为甚么会起生死呢?那一种法,可以依怙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爱欲生众生 意在前驱驰 众生起生死 业者可依怙
(由于有了爱欲,才会有了众生之生起。有了意识而在于前尘驱驰的。因此之故,众生乃会起了生死而不绝。业就是可以做为依怙的〔善恶业会在六道轮转,胜业会解脱一切〕。)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而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实时隐没不现。
一○一八、众生经:本经叙述佛为一天子说爱欲、意、业、流转之可畏。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上的诸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何法生众生 何等前驱驰 云何起生死 何法甚可畏
(众生是由何法所生起的呢?为甚么会向前去驱驰呢?为甚么会起生死呢?甚么法最为可畏的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爱欲生众生 意在前驱驰 众生起生死 业为甚可畏
(由于爱欲而有了众生之生起,众生的意识,在前尘驱驰,众生因之而生起生死不绝,业就是最为可怖畏的!)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实时隐没不现。
一○一九、非道经:本经叙述佛为一天子说非道之因,命迁之易,女人为梵行之垢,唯梵行能净化。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之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上的光明,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何名为非道 云何日夜迁 云何垢梵行 云何累世间
(甚么叫做非道?甚么东西乃为日夜都在迁流?甚么会垢秽着梵行?甚么叫做累烦世间?)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贪欲名非道 事命日夜迁 女人梵行垢 女则累世间 炽然修梵行
已洗诸非小
(贪欲叫做非道,寿命会日夜都在迁流,女人就是梵行之垢秽,女人也会累烦〔恼害〕世间。)
(炽然而修持梵行的话,就已洗去那些诸罪过!)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实时隐没不现。
一○二○、无上经:佛为一天子说『名』-精神现象之受想行识,为世间最上者,乃能制御一切。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上的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何法映世间 何法无有上 何等为一法 普制御众生
(甚么法会映现世间?甚么法为最上的?甚么叫做一法而能普遍的制御众生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名者映世间 名者世无上 唯有一名法 能制御世间
(名〔精神现象,受想行识〕会映现于世间,名在世间里,是最为无上的,唯有这一名之法,能够制御世间!)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实时隐没不现。
一○二一、何法为偈因经:本经叙述佛为一天子说偈的成因,示生死世间之展开。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上的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国。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何法为偈因 以何庄严偈 偈者何所依 何者为偈体
(甚么法就是偈之初因?用甚么去庄严偈呢?偈是以甚么为所依止呢?甚么为之偈之体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欲者是偈因 文字庄严偈 名者偈所依 造作为偈体
(欲望就是偈的初因,偈乃以文字而得庄严的。名〔精神的现象〕就是偈之所依止,造作就是偈之体。)
(欲就是欲为作成韵律,而含有贪欲为一切的原因的成分在。文则喻为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内处,名为名目,而含义在于受想行识之四阴,造作偈的人,则表示色阴。自然的就是欲表示以作偈为因,而展现生死的世间之义)。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实时隐没不现。
一○二二、知车经:由于幢而知王车。由于烟而知有火那样,见王者就知国土能治与否?见夫而知妻之贞淑与否?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绝妙,在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其身上的光明,乃遍照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那位天子说偈问佛而说:
云何知车乘 云何复知火 云何知国土 云何知妻妇
(怎样能知道是谁的车乘?怎样又能知道有火?怎样才能知道国土之治与否?怎样才能知道为贤妻与否?)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见幢盖知车 见烟则知火 见王知国土 见夫知其妻
(见那幢盖就会知道为那一种身分之车。看见烟,就会知道有火在燃烧。见王就会知道该国土是否治好?看见其夫,就会知道妻息之贞淑与否?)
那时,那位天子,又说偈而说: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盘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语译如前)
那时,那位天子,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稽首佛足后,实时隐没不现。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