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疏钞撷】 但发声闻心。不发菩提心。为少善根。一心持名。悉回向菩提。为多善根。种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为少福德。一心持名。众善奉行。为多福德。因缘者。发起为因。助发为缘也。

【要解】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疏钞】 善有二义。一是宿生善因。一是今生善类。男女者。通指缁素利钝。及六道一切有缘众生也。大本云。世间人民。前世为善。乃得闻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一闻佛名。慈心喜悦。志意清净。毛发耸然。泪即出者。或宿世曾行佛道。或他方佛所菩萨。固非凡人。则信念佛者。皆宿修善本者也。今生善类者。如华严经云。“宁在诸恶趣。恒得闻佛名。不欲生善道。暂时不闻佛。”夫不以人天为善。而得闻佛名为善。则信心念佛者。皆善人之俦类也。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疏钞撷】 此标念境也。执者不摇夺。持者不遗忘。持有数种。一明持。出声念也。二默持。无声密念也。三半明半默持。微动唇舌念。家名金刚持是也。(弥陀衷论)口不诵佛。是为外断。心不忆佛。是为内断。外断犹有不得已时。如有内断。是心不在佛矣。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要解】 利根一日即不乱。钝根七日方不乱。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能七日不乱。钝根仅一日不乱。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

【疏钞撷】 一心者。专注正念也。不乱者。不生妄念也。

【按】 当前一念。是心是佛。不生杂想。不昏沉掉举。是谓一心。不为一切外境所夺。是为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疏钞撷】 其人指持名者。佛兼化报言。圣众兼菩萨声闻言。凡人命终。平生善恶。自然现前。今专念佛。则净念成就。清净心中。岂不佛现前乎。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疏钞撷】 上言临者。是将欲命终。此言终时。正煖尽识去时也。颠倒者。由平日随顺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乱。应入地狱者。刀山剑树。视作园林。应堕畜生者。马腹驴胎。认为堂宇。所谓颠倒也。

【义疏闻持记】凡人临终。识神无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一无善种。故起恶念。二无正信。故起邪见。三恩爱深重。故生系恋。四苦恼逼迫。故发猖狂。恶相非一。皆名颠倒。

【按】 此处应与前文合观。平时持名。能得一心不乱。故终时正念分明。心不颠倒也。

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大祐略解】 一刹那间。故云即得往生。

【按】娑婆极乐。虽距十万亿刹。可证不劳弹指之顷。即能得到。十疑论云。动念即是净土时。如人有梦。身虽在。而心意识至他方。生净土亦尔。动念即至。观经云。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又云。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观此数义。可知一念竖穷三际。横该十方。安能受空间时间之限制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略注】 利者。命终佛接得生益也。言者。七日一心持名语也。见则亲身所睹。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疏钞撷】 此第二重劝也。

【约论】 愿者。愿我离苦得乐。舍秽得净。此声缘之因。其愿狭。欲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舍秽得净。是名正愿。亦名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