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本与译本

佛经发源于印度,研究一经的真伪,不得不探讨梵本的有无。本经在印度,测师说有二种:“一者广本,有十万颂;二者略本,千五百颂。此经梵本唯一,随译者异乃成四种”。我国流通的几种译本,是依略本翻过来的,广本我国没有翻译,但十万颂的广本传说,是有根据的,在真谛译的世亲佛性论中,多处引到解节经文,均非本经所有,可见略本外别有广本。

译本,我国有四:一、刘宋元嘉年中,求那跋陀罗(译名功德贤,中印度人),在润州江宁县东安寺,译出相续解脱经,后人有分为两卷、有合为一卷的,当唐译解深密经的后二品。其实,功德贤三藏也曾译出前几品的,这就是他译的第一义五相略集经。嘉祥大师的法华玄论中,引第一义五相略集经,说明三时教义,实即唐本前数品的异译。第一义就是胜义,五相就是无二相、离言相、超过寻伺性相、超过一异性相、遍一切一味相。从这经题上看,他是解深密经的胜义了义的民异译,是无可置疑的了。不过,分别瑜伽品,在他的译本中,是还有所缺的。从人不知第一义五相略集经,就是本经胜义谛相品以至法无自相品的异译,说是西土所撰述,这是多大的错误!二、元魏延昌年中,菩提留支(译名觉希,北印度人),在洛阳嵩山少林寺,译出深密解脱经,有五卷十一品,为唐本全经的异译。三、陈保定年中,拘那陀罗(译名真谛,西印度优禅那国人),在西京故城内四天王寺,译出解节经,有一卷四品,当解四卷。两说不同,不知谁正?四、唐贞观年中,玄奘三藏在西京弘福寺,译出此解深密经,有五卷八品。四译中,功德贤、真谛二译,比较缺少,觉希、玄奘二本是为全译,尤其奘译最为完善。兹将异译对照表列下:

宋译相续解脱经

魏译深密解脱经

陈译解节经

唐译解深密经

(未详)

序品

 

序品

第一义五相略集(佚)

圣者善问菩萨问品

不可言无二品

胜义谛相品

圣者昙无竭菩萨问品

过觉观品

圣者善清净慧菩萨问品

过一异品

慧命须菩提问品

一味品

圣者广慧菩萨问品

 

心意识相品

圣者功德林菩萨问品

一切法相品

圣者成就第一义菩萨问品

无自性相品

圣者弥勒菩萨问品

分别瑜伽品

地波罗密多了义教

圣者观世自在菩萨问品

地波罗密多品

如来成所作随顺处了义教

圣者文殊师利菩萨问品

如来成所作事品

 

研究本经,除四种不同的译本,可作比较的研究外,无着的摄大乘论,世亲的摄论释,都可作参考。无着摄论的所知相章,引分别瑜伽品的心境一异门;世亲释的所知依章,把本经的心意识相品全部引进。此外,真谛及笈多的摄论释,佛陀扇多译的摄论,都是研究本经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本经的组织

一经一论,都有他一贯的体系,严密的组织;本经自也如此。如能理解本经的组织,就可了解本经的总纲。总观全经,计有七品:序品因有如下所述的问题,今姑置而不论,且就后七品一谈他的组织。古人有将本经分为境行果的三类,今以教理行果四字来总摄他。本经的要旨,在解释圣教。释尊从前说过的教典,还有不明白或误会的,现在佛再为之重行解释。从解释过去圣教的内容中,分为所悟理(境),所修行(行),所得果三门。这与境行果的三分法,本是差不多的,今之所以不用境行果三的分类,而依佛说的四教──一、胜义了义之教;二、瑜伽了义之教;三、地波罗密了义之教;四、如来成所作事了义之教。──分别者,是因更为合理的缘故。胜义了义教有四品,古人判属于境。有依真(胜义谛相品)俗(心意识相品)有(一切法相品)无(无自性相品)次第分别这四品。真谛、俗谛、有自性、就是四品的次第与内容。有依二谛说,前一品是真谛,后三品是俗谛。有依三谛说,胜义谛相品是真谛,心意识相品是俗谛,后二品是即空而有即有而空的中谛。现说四品都是开显,胜义谛,如经说的‘名为胜义了义之教’可知。因这四品的要旨,在明圆悟胜义谛理,也是本经的真实意趣所在。佛说心意识相,怎么是胜义谛呢?这是不解二谛联系所产生的问题。要知真俗二谛,是不一而又不异的,开示真胜义谛,必须从世俗上去说明:如说诸法皆空,不说诸法,怎能明了其空?中观论说:“如来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以第一义;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涅槃说:“说世谛令识第一义,说第一义令识世谛”。大品经说:“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可见佛为众生说二谛,目的在依世俗谛去了解现证胜义谛。心意识相品,似在说世俗谛,但从佛的意趣上观察,却是显示胜义谛的。如佛对广慧菩萨广谈心意识相后,立即指出这不是‘秘密善巧菩萨’,要“如实不见阿陀那,不见阿陀那识,乃至不见意法及意识,……齐此名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这不是依世俗而显示胜义谛吗?所以这四品都是:初品是依五相显胜义,二品是泯诸识显胜义,后二品约三相显胜义,遣遍计,灭依他,证圆成,圆成是胜义,足见后二品的意趣所在。此二品不同的是:一切法相品,正申显了教,无自性相品,追会隐密教。四品都是开显胜义谛,所以佛说‘名为胜义了义之教’。所修行的二品,分别瑜伽,是分别修止修观,这虽是贯澈始终的,但重在胜解行,说明由凡夫的修行程序,怎样修习止观去证悟胜义。地波罗密多品,是说地上菩萨的事,虽也通于地前,但重在如实行。或说:地波罗密多是化他事,分别瑜伽是自利事,菩萨重在化他,为什么先分别瑜伽,后地波罗密多呢?测说:“止观是总,所以先明;十度是别,故在后说。或可止观略故先明,十度是广所以后说”。这是一往之谈,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的。最后如来成所作事品,是彰极果,在说明法身、化身,自利、利他的佛果位上的功德。全经组织,列表如下:

201304281414483597.jpg
 

三经题的解释

解深密经,梵语是‘涅谟折那冉刂地素怛缆’,若依梵文的次第,应名深密解经,所以,有人译为深密解脱经,有人译为相续解脱经。名依义立,离义无名。解深密三字,随经义解释,作四种说明:

一、解释深密教:解是解释,如来过去说过的深奥教义,有些弟子还不能正确的了解,所以后来又提出请问,世尊为使他们得着一个明晰的认识,特又为大众重新解说。深是甚深,如大海一样的不见其底。密是秘密,如囊中物不能窥见其内容。甚深秘密又分二类:一是深密义,一是深密意。像本经所说的“心意识秘密”,“深细秘密”,都是指义理的秘密。像本经所说的“一切法无二”,般若经所说的“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不生不灭,本来寂静”,“不共外道陀罗尼”,“一乘”等,都是指意趣的秘密说的。是说不能专依文字语言的表面去解说,还有其它的用意。约解释甚深密义说,遍通于全经;约解释甚深密意说,只限经中的一部分。

从佛陀说法及诸法实性上说,是无所谓甚至深,亦无所谓秘密的。如来说法,随顺机宜,不浅不深,适如其量,恰到好处。诸法实性,平等一味;在平等一味中,没有什么浅深可说。能说人、所说法,既都说不上甚深秘密,为何还有甚深秘密之名呢?当知这是建立在众生根机上的。智度论说:“诸经于佛,则无甚深,甚深之称,出自凡人;凡人所疑,于佛无碍,凡人所难,佛皆易之”。所以,龙树又作很好的比喻说:如大海水,一般人以为很深,而罗睺罗阿修罗王,变化八万四千由旬的高大身,站在海水的中间,水仅齐膝,海水对他有什么甚深可说?龙树又举喻说:一个山乡的人,不知盐是什么,一次偶而走到街坊,尝到有盐味的小菜,觉得这小菜有百般的甘美,就问别人里面放了些什么?人说里面放了美味的盐,并且拿盐给他看。他听见了,就抓一大把盐向嘴里放,那知放进口后,又咸又苦,几乎呛破了喉咙。盐是美味的,在我们听来,并不难懂;但在他却成为秘密。他不知道盐是要在与菜蔬的适当配合下,才是调味的。盐是美味的,这话在不懂的人才成为秘密。佛法的深密或显了,也是这样;懂得就是显了,不懂就成秘密。

理解了深密,才可说到解深密,这可举无自性相品为例:佛为众生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众生听了,因根机的差别,有种种的意解不同,可以分为四类:一、五事具足的众生,听佛说了诸法无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就能如实通达,依之去行,乃至成佛。这在利根众生前,自然没有什么深密可言,亦不劳如来再为解说。须菩提在般若经中曾对舍利弗表示过这样的意见:“我闻般若波罗密多,非甚深,非秘密,非难通达”。二、五事不全具的众生,不能了解佛说的话,但能生信心,认为佛说般若性空,甚深难悟,这唯有佛智才能知道,像我这样的智慧短少,怎能了解佛所说的奥妙深法?因此自轻而住,不敢附会妄解。像这样的有情,一切法无自性教,就成为深密了。舍利弗在般若经中,曾表示过这样的意见:“般若甚深极甚深,秘密极秘密,难通达极难通达”。三、有五事不具的众生,对佛说的一切法无自性等经典,能生信心,自以为理解,其实是误会了!他以为一切法决定无自性,不生不灭,把一切法看成如龟毛兔角一样的常无。龙树论中曾说到这类众生,是方广道人,是拨无因果的恶取空者。所以无自性教,在他成了深密,他还不自知。四、另有一类五事不具的众生,由无始来的有见熏习,听了佛说诸法无性等道理,不但不理解空义,且否认这是佛说,以为一切法无自性是断灭而毁谤之。智度论说:“佛灭度后后五百年,小乘五百部,闻毕竟空,如刀伤心”,就是指这类有情。一切法无自性教,本不甚深或秘密,但因根机的差别,就有甚深不甚深、秘密不秘密的发生。后三类人,无论是未解误解,或信或毁,都不能因佛所说而得解脱。佛为悲愍这类有情,隐空明有,为之宣说解深密经,使他们从三自性,悟入三无自性,通达一切法空。所以经说:“然非无事而有所说”。“若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见为无相,说彼诽拨三相”。说了这话,五事不全具信而未解的有情听了,因是差别显了之谈,就从依他起上,遣除遍计所执,悟入诸法性空。不具五事信而倒解的有情听了,认识了缘起不是没有,常住寂灭性不是不可证,舍恶取空见,灭依他起幻有非无之执。五事不具而又不信不解的有情,听说事理非无,轻毁的心理息灭,就得证悟诸法的圆成实性了。所以,佛对未解性空般若的众生,说解深密经的胜义了义教,是极善巧方便的。明白深密不深密,在众生而不在法,就可知道第二时中佛说一切法无自性教,本不深密或不了义,只因众生无智了解他的意义,方才成为深密及不了义。反之,“于初学者作差别说”;解深密经在他听来当然是显了的,可是有的众生因为根性太钝,听了解深密经仍然不了解,畏空滞有,取舍任情,解深密经也就成了深密不显了了!研究佛法,若从众生的根机上着眼,是可减少许多无谓的诤论的。

二、解了深密理:这是从悟理方面讲的。如来说的深密教理,听者能如实通达,就名悟理。所悟的理性,是一味无差别的胜义谛,他是法尔现成的,但又不是寻伺所行境界,所以又说为深密。本经第二卷说:“于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于如是法深生信解,于如是义,以无倒慧如实通达”。是说于如来的善说法中,能够无颠倒的解了通达,从闻思修的三慧体悟乃至现证诸法无漏的实性,是为解了深密理。胜义了义教,就是依这意义得名解深密经的。

三、解脱深密行:解放、解脱,都是这个解字,但不能专从文字的一边作解释的解讲。深密或译作相续,在梵文中,有盘根错节缴绕难解意。众生无始以来,有烦恼习气的缠缚,如藤蔓的滋生缠绞,如荆棘罗网的拘碍系缚,极难解脱。本经第三卷说:“此能解脱二缚为业,所谓相缚及粗重缚”。又说:“永断烦恼及所知障”。“能破如是大愚痴罗网,能越如是大粗重稠林”。无始来缠缚有情的二缚,众生位上不能解决,要到十地菩萨,修止观行,修十波罗密行,才能渐除,惟佛与佛方能断尽,所以是深密的。盘根错节缴绕难解的二缚解决,叫做解深密行。分别瑜伽及地波罗密多的了义教,就是依这意义得名解深密的。

四、深密解脱果:解脱深密行,是约修行解脱烦恼的系缚说;深密解脱果,是约离烦恼系缚而得解脱自在说,如热铁离炽然后的铁体。约这说解脱,就是佛果的果德。经说:“声闻、独觉所得转依,名解脱身”。如来所得转依,以“无量功德最胜”相应,名为法身。所以佛的解脱法身,比声闻人的解脱身,是更充实、更深刻、更奥秘、更不可思议的。这解脱法身,其它的经中,或说名大涅槃、无住涅槃、不思议解脱等,维摩经中则说为三德秘密藏。佛住甚深的三德秘密藏中,“遍于一切三千大千佛国土中,示现化身,乃至由此言音,所化有情,速得解脱”。具大悲心自脱脱他,到二俱圆满时,就成无上菩提、得大涅槃了。这深密解脱果的意义,在本经的如来成所作事品中,有详细说明;成所作事的胜义了义教,也就是由这得名的。

四本经的特胜

上面虽以四义解释本经四教七品得名解深密的所以,然细寻经义,要从胜义了义教的解释,或了解深义密意方面,才得名为解深密的。所以后三种的了义教,只从文义邻近上讲,实质是不可说为解深密的。检胜义了义教中,说解深密的地方很多。如胜义谛相品中:“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我于如是微细极微细、甚深极甚深胜义谛相现等觉已,为他宣说显示开解”。心意识相品中:“吾当为汝说心意识秘密之义”。无自性相品中:“为汝解释所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所有密意”。“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如来但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以深密意,于所宣说不了义经,以隐密相说诸法要”。“于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于如是法甚深信解,于如是义以无倒慧如实通达”。这些,都是解深密的最好明证。解深密所解释的深密教,是般若经。般若经明一切法无自性空,不是一般劣慧众生所能领解的,佛说要宿习三多──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闻法要──的久行,方可为说般若经,而他也要到这程度,才能信解般若经。龙树说:“为久习者说无差别,为新学者应作差别说”。提婆说:“于不堪闻无我法者,我无我中,以说前为胜”。执空的方广道人,信戒没有坚固的基础,忆念妄取一空;着有的五百小乘,深入有见的深坑,不爱听般若空法,谤为文颂者说。如是等人,不特恶见熏心,造匮正法业,流转可愍,就是如来辛勤所证所说的般若大法,亦将为之隐覆不彰。佛陀为了拯救这班劣慧有情,及令性空般若教日丽中天,乃善巧方便的隐空说有,让那些执有执空的有情,不障般若而性空解脱门开。中观论说:“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不化的有情,现又化之,这是佛陀的大悲善巧,所以善巧与大悲,是本经的特胜之一。

解深密经,是从瑜伽师地论别录出来的,一向为五伽学者所宗。如唯识学上的心意识、三性、三无性、外境非有、三乘究竟等的主要教义,都是依本经善巧安立的。所以解深密经为瑜伽宗所依的最根本的圣典。中观学者对本经有两种看法:一说义同般若,瑜伽师所说是错误的;一说瑜伽师所说义同本经,但不是究竟之谈。印度后期佛教所诤论的:如缘起的有无自性,三乘一乘的究竟,外境的有没有,赖耶的存不存在,乃至佛智是不是常住,真如缘起能不能成立,几无一不涉及本经。研究深密的学者,若在经中玩味而有所得,就可探得大乘的心肝了!这是本经的特胜之二。

中国的佛学者,一向都这样说:般若经是龙树的中观学所依;深密经是弥勒的瑜伽学所依。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首先我们要认识:深密经不是与般若经不相关涉的另一教法,而且是般若经的解经。就是弥勒的瑜伽论,亦往往依般若经义,成立非空非有的中道。不过,瑜伽学者,站在深密经的立场,看般若的教义,说般若经的言教,不怎么显了,如来的真义,不容易了知,必须要如解深密经所说,获得正确理解,才能窥见如来的真义,并不是说般若、深密的本义有什么不同。龙树造智度论解释般若,于深密不见他有显明的解说,但不能因此就说深密不是中观学者的所依。佛所说经,本为诸家所共依的,只因论师的解说不同,与经的本义,也就不能尽合。瑜伽论因有很多的思想,同于解深密经,但三乘同见法无我,约法无我说一道清净,离六识外别立深细相续心,本性清净为依他,为钝根劣慧说假名,因缘有不同,都是合乎龙树学,违反瑜伽义的。可见本经不唯是瑜伽所宗,而亦是中观所依的。本经是般若经的解经,虽为劣慧初学者说,然非不兼带的谈甚深义;智论是般若经的释论,虽正就五事具足者作深刻的立论,然也不是不为初学者兼谈差别义。由此可知智论与本经:从他的中心点说,两者是差别的;从他的所兼义说,两者是共通的。所以智论与本经,同样有破除乐空爱有者的妄计功能,这是本经的特胜之三。

一经有一经的中心思想,研究者从他中心思想去探索他的本义,是最正确的。离开中心另谈一套理论,以作牵强附会,是最没有意义的。唯识学者,站在本经的立场,说般若不了义,深密是究竟显了至高无上的。中观学者,根据无尽意经的思想,说般若是最澈底最究竟的胜义了义教,深密经是够不上说为了义的。他如天台判本经是四教中的通教,贤首判属于五教中的始教,都表示本经是不了义的。三论学者,从般若、深密同说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等的见地上讲,说二经同是了义的,没有此胜彼劣的差别。虽有几说不同,但对本经有深刻研究的,要算唯识学者。龙树分利钝的二种根机,说利根听一切法无自性教,就能体悟;钝根听了,再加解释,始能了解。本经就是解释一切法无自性空的般若教,所以二者的内容是相同的,方法是异致的。或说:般若经是总,深密经是别;利根胜慧的从总门入,钝根劣慧的从别门入。虽入门不同,所悟空性则一,这是本经的特胜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