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编注:这一品,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号,始讲于洛杉矶金轮寺。)

今天讲华严经中的十定品。听经的人,大概对「大方广佛华严经」七个字的意思,还不大了解,所以先略释经题。令初闻佛法的人,在脑海里有个印象。然后,才能更深入明了经文的义理。

大是体大、相大、用大。方是四方。广是广大。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大方广的法,是不可思议的法。佛是最有智慧的人。华是万行的因华,严是庄严。用因华来庄严无上的因果。大方广佛华严六个字,具足人法喻,所以作为这部经的名字。

每部经都包括在七种立题中。七种立题,或用人作为经的题目,或用法作为经的题目,或用喻作为经的题目。①以单人立题。如弥陀经,用阿弥陀佛(译为无量寿或译为无量光)的名字,来作为经的名字。②以单法立题。如般若经,用般若(译为智慧)的名字,来作为经的名字。③以单喻立题。如梵网经,用梵网(大梵天的网罗幢,在网孔中,都镶著宝珠,光光相照,孔孔相通)的名字,来作为经的名字。以上三种,是单一立题。④以人法立题。如佛说涅槃经,佛是人,涅槃是法。⑤以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⑥以人喻立题。如佛说师子吼经,佛是人,师子吼是喻。以上三种,是複二立题。⑦以法人喻立题。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这部经具足法人喻来立题的名字。大方广佛华严这六个字,若是详细来讲,就是讲几年也讲不完。现在只简略讲个大概。

经,梵文称作修多罗,译为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有四个意思。①贯:就是贯穿所说义。②摄:就是摄持所化机。③常:就是恒常不变的意思,经有古今不变的真理。④法:就是方法,因为经是三世同遵修行的规则。又有法本、微发、涌泉、绳墨、结鬘五义。总之,经的意思很多,现在只说这一点点。

华严经有三十九品,现在所讲的十定品,是第二十七品。什么是定?简言之,就是不动心,心境合一,所谓「内无心,外无境」。无心无境,就是定。也就是「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到了「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种程度时,那是多么的自在,什么烦恼也没有了。这时候,「一念不生全体现」,本有的佛性便现出来,如果「六根忽动被云遮」。眼根见到色尘,则向心王报告:是红、黄、蓝、白、黑诸色,分别识就露出来了。这时,无明就把真心遮盖,在自性上就有了累赘。好像万里无云的晴天,忽然来了一块乌云,将太阳光遮住,而失去太阳光一样的道理。

这一品是讲十种定的道理:①普光明三昧(三昧译为正定正受)②妙光明三昧③次第遍往诸佛国土神通三昧④清净深心行三昧⑤知过去庄严藏三昧⑥智光明藏三昧⑦了知一切世间佛庄严三昧⑧一切众生差别身三昧⑨法界自在三昧⑩无碍轮三昧。

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

尔时就是这个时候。什么时候?在说完十地品之后,正要说十定品的时候。世尊是佛的十大名号之一,佛是世出世最尊贵的人。摩竭提译为无毒害。该国的人民,非常守法,没有处极刑的法律。摩竭提国在印度恒河流域,国都是王舍城,国王是频婆娑罗王(佛的弟子)。阿兰若译为寂静处,也就是寂静法的地方,是最理想修行之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道场中而成正证等正觉。

悉达多(佛的俗名)太子,他是继承王位的人,将来必定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享娇妻美妾的快乐。可是他感觉人生是苦,无法解脱,故心中闷闷不乐。 有一天,太子想出王宫旅行,令随从备车。第一天到东门,发现一女人,将要生产,其状甚苦。太子乃问随从:「这是时怎回事?」随从说:「这个女人要生小孩子。」一会儿,婴儿降生,哭啼不止。太子见到这种情形,很不愉快,便回王宫去,所谓「乘兴而来,扫兴而归」,感觉「生」也是苦。

第二天,太子来到南门,见一位老人,弯腰驼背,鸡皮鹤髮,拄杖而行,觉得奇怪,乃问随从:「这是时怎回事?」随从说:「人到老的时候,就是这样,行动不方便。」太子一听,心很不舒服。感觉「老」也是苦,于是很扫兴地又回王宫。

第三天,太子来到西门,见一个病人,卧在地上,呻吟不止,哀声叹气,叫苦连天,十分悲哀。太子感到莫名其妙,乃问随从;「这是时怎回事?」随从说:「这个人因为有病,快要死啦!所以痛哭流涕。」太子一听,生出怜愍心,但无能为力,即回王宫,感觉「病」也是苦。

第四天,太子来到北门,发现一个人在地上睡觉,有碍交通。又问随从:「这是时怎回事?」随从说:「这个人死了。」太子不知什么是死,又问:「什么叫死?」随从说:「人因为病,治不好,所以气断了,就是死。」太子感觉「死」也是苦。

这四天的旅行,令太子想到,人生四大苦(生、老、病、死)如何能解脱呢?左思右想,得不到解脱的方法,于是苦闷到极点。这是悲天悯人的精神。

有一天,太子在王宫中御花园大树下静思,忽来一位出家人(天人)现在太子面前,乃对太子说:「若想了生脱死?除非出家修道,否则,无法解脱。」太子一听,即启出家之念。在十九岁那年的二月初八夜,骑马跨越北门而到雪山。自落其髮,出家修道。遂访遍善知识,浪费五年的时间,仍不得要领。因为当时的善知识,都是外道,不明白十二因缘之法。太子又发愿,要修苦行求解脱。他一天只食一麻一麦,变得骨瘦如柴,如是者又经过六年的时间,仍然不得解脱的方法,乃决心放弃苦行的法门。来到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发大誓愿:「如果我不成佛,绝不起于座。」于是不吃不喝,坐在树下,思惟了四十九天,在三十岁那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夜间,见一颗明星,闪闪发光,豁然大悟。所谓「夜睹明星而悟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无上正等正觉。

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入刹那际诸佛三昧。以一切智自神通力,现如来身。清净无碍。无所依止,无有攀缘。住奢摩他,最极寂静。具大威德。无所染著。能令见者,悉得开悟。随宜出兴,不失于时。恒住一相,所谓无相。

始成正觉:就是成佛,佛是梵语。译为觉, 就是觉悟。凡夫是不觉,无论怎样的聪明,也不会觉悟。为什么?因为天天颠颠倒倒,不是争名,就是争利。在名利上,你争我夺,糊涂一生还不自觉,十分可怜。

二乘人是自觉,觉悟人生是苦。虽然自己觉悟了,可是不能觉他。二乘人不能觉他。二乘人就是声闻和缘觉。他们把分段生死断了,而变易生死尚未断。什么叫分段生死?就是一分一段的意思。你有你一分,我有我一分。你有你的形段,我有我的形段,每人都有一分一段。但不是永久的,而是暂时的。这是三界内的生死。什么叫变易生死?就是变化更易的意思。念念生、念念灭,妄想迁流。一念灭,就死了;一念生,又生了。这是三界外的生死。也可以说分段生死是肉体的生死。变易生死是精神的生死,或者说是生理和心理的生死。

菩萨是觉他,不但自己觉悟了,也令一切众生得到觉悟,这是菩萨大慈大悲的思想,但是未能达到觉满的地步。菩萨到了八地的位次时,才把变易生死断了。十地菩萨尚有少分无明惑未破。到了等觉位时, 尚有一分的生相无明未破。如果破了,便臻妙觉位,即是成佛。

佛是自觉也圆,觉他也圆, 觉行圆满。所谓「三觉圆,万德备,故名为佛。」「始成正觉」的意思,略略说一说,作为参考。

于普光明殿:释迦牟尼佛在他化自在天宫摩尼宝藏殿中,说完十地品之后,又回到人间来,重在普光明殿(第二次)宣说十定法。

普光明殿在菩提道场东南方,约有三里许,在熙连河曲。相传彼河的龙王,见佛始成正觉时,在菩提树下露天而坐,故为佛造此殿,用七宝所建。佛住殿中,说普光法门,慧光普照世间,所以叫普光明殿。

这时候,佛坐在普光明殿中,有十种境界,浅释于下:①入刹那际诸佛三昧:这个「入」字,就是证得的意思。本来无出无入,有什么可入?不过,这是自己所体验到的境界。刹那是最短的时间(比一秒钟还要短),在一刹那之中,有九十念,每一念有九百个生灭,即九百番生死。这是菩萨的变易生死。佛是开了五眼六通的人,才知道这种境界。

入刹那际,就是入到没有边际的地方,已经尽虚空遍法界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佛道同。你如是、我如是、常常如是,没有什么分别。这位佛就是那位佛,那位佛就是这位佛。佛与佛之间,没有彼此之分别,所谓「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都是一个。到了这个时候,那就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诸佛三昧,就是说一佛三昧,就是一切佛具有的三昧:一切佛具有的三昧,就是一佛三昧。所谓「一三昧即一切三昧,一切三昧即一三昧。」三昧释为正定。正定异于邪定。

什么是邪定?就是不正当的定,外道的定是邪定,外道的慧是狂慧。外道虽然也有智慧,但是不正确,易入歧途。外道所讲的法,都是邪知邪见。乍听之下,觉得蛮有道理,可是不究竟,在根本上就错了。错了什么?错在不能「断欲去爱」,仍然执著欲爱,所以是染污法,而堕入轮迴中,焉能了生脱死!

什么是正定?就是正当的定,清净的定,是定中之王。诸佛菩萨才有这种正定。其他的人,都没有这种正定。外道的定,是背道而驰,心外求法,越求离家越远,越远越求,结果求到三恶道中去。

②以一切智自神通力,现如来身:佛用一切的智慧,自动发出神通力,也是天然的力量,而现如来身。所谓「身外有身皆化相,念灵无念即菩提。」佛在定中,现无量身,普遍到十方世界去教化众生。

③清净无碍:佛为什么有这种神通力?因为佛的身心皆清净,而无障碍,任运自在,变化无穷。 什么是清净?简单的说,就是没有染污法。什么是染污法?就是男女情欲之法。如果能断欲去爱,那么,一切皆清净无染了。

④无所依止,无有攀缘:身心清净之后,就能独立生存,自力更生,不依赖任何人,再不会有攀缘的心。为什么?因为没有欲爱的缘故,所以不自找苦恼,所谓「清心寡欲」。专一其心,参禅打坐,诵经持咒,修一切法,行一切法,这是不二法门。

⑤住奢摩他,最极寂静:能这样的修行,就住在奢摩他(译为止),最极即寂静之处,也就是修习止观法门。止是止一切恶,观是观一切善。功夫到了寂静的时候,就是「知事少时烦恼少,到无求处便无忧。」的境界。

⑥具大威德:为什么没有忧愁?因为具足一切大威德。所谓「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道到了最高尚的时候,龙也盘起来,虎也卧起来。为什么?被道所降伏了。德到最尊重的时候,鬼也景仰,神也钦佩。为什么?因为有大威德的缘故。

⑦无所染著:有了大威德之后,对于一切皆没有染著。也不执著名,也不执著利。将一切看成是无常、苦、空、无我,如是观之,心就清净,而无染污的思想。

⑧能令见者,悉得开悟:佛令一切众生,凡是见到他的人,一律立刻开悟。各位!谁想见佛开悟,首先的条件,要把心里的垃圾,扫除干净,没有一点的尘埃。到了「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这种境界时,才有希望见佛开悟,否则免谈,不能有希望。存著有希望,那是痴心妄想,永远不会成事实。

⑨随宜出兴,不失于时:佛是随顺一切众生的机缘,而出兴于世。应该何时降生?就在何时降生,不会失于其时。众生需要什么法?佛便说什么法,所谓「善巧方便」,令一切众生心满意足,对佛生恭敬心,护持道场,佛来做佛事,供养于佛,亲近于佛。

⑩恒住一相,所谓无相:佛常住一相。什么是一相?就是所说的「无相」。无相就是不执著相。相从妄心生,不执便无,故为实相。实相就是清净心体,无相可见之相。

与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俱。靡不皆入灌顶之位。具菩萨行。等于法界。无量无边。获诸菩萨普见三昧。大悲安隐一切众生。神通自在,同于如来。智慧深入,演真实义。具一切智,降伏众魔。虽入世间,心恒寂静。住于菩萨无住解脱。

释迦牟尼佛和十佛刹微尘数那样多的大菩萨在一起。修菩萨行,积集种种善根,圆满六度万行,才够资格作为菩萨摩诃萨,也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

华严经的境界,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法不包括在内。现在举出十个佛刹,表示重重无尽,无尽重重的意思。所以在华严经所讲的法,都用「十」来作代表,例如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定、十通、十忍等等。

菩萨是半梵语,具足是菩提萨埵。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就是觉有情。觉是觉悟。有情是众生。凡是有血有气,有知觉有感情的动物,皆为有情众生。无情众生是土木瓦石等。菩萨能觉悟所有的有情众生,他教化我们所有的人,都能觉悟,也就是返本还原,恢复清净。又可以说是有情觉。菩萨是我们众生中一位觉悟者。菩萨的心肠是慈悲的,只知有众生,不知有自己。他能忍辱、能吃亏、能布施、能救苦,修行六度万行的法门。

六度就是①布施②持戒③忍辱④精进⑤禅定⑥般若。万行就是无量无边的行门。用慈悲喜捨四无量心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作为代表。总而言之,菩萨是利益众生,只要对众生有好处,就是赴汤蹈火,义不容辞,心甘情愿去做,这就是牺牲小我而成全大我的精神。现在将六度浅释于下:

①  布施:人家不能捨你能捨,所谓「大喜大捨济含识」。含识就是众生。捨出之后,绝不后悔。菩萨的思想,只怕众生困难,不怕自己困难。菩萨能捨人所不能捨,能忍人所不能忍,能让人所不能让,能受人所不能受。谁能做到这种程度,谁就是菩萨。菩萨又能外捨国城妻子,内捨头目脑髓,谁能做到这种程度,谁就是大菩萨。

②  持戒:菩萨持戒非常认真,不敢懈怠,脚踏实地去持戒,连杀的念头也不会生起。今用「草繫比丘」的公案,来说明持戒之认真!从前有五六位比丘,到他处去弘法,经过深山,遇到强盗,强盗将比丘所有的行装,以及衣服,洗劫一空。又恐比丘们去王处报案,共议之下,有的主张杀死比丘灭口,免去报告国王。但其中有一强盗,明白比丘法,乃提议:「不必杀他们,只要用草繫缚他们的手足,他们因为守戒,不会伤害草木,所以不能活动,就不能报案。」大家同意这个办法,于是将比丘——繫在草上。

这时,正是日当中之时,这五六位比丘,为守戒律,站在炎日之下,而不活动。到了晚上,又被蚊虫所咬,千千万万的蚊子来喝比丘身上的血。他们便忍痛忍痒站在山上草地中,供养蚊虫。为什么?因为比丘连无情众生的生命都不会伤害,何况有情众生,更不会伤害。所以蚊虫得到机会,大吃而特吃。这时,其中有位老比丘,乃对大众说:「我们要知因果,因为我们在往昔时,曾经杀过众生,抢过东西,所以今天要受这种果报,才能把往昔的业障消尽。」年轻比丘们一听,认为有道理,于是忍耐又忍耐,忍耐到第二天早晨,仍然站在那里不动。 这时,国王来到山中打猎,发现他们裸体站在那里不动,远望疑为禽兽,近观是人,误为裸体外道在修苦行,走近面前,发现原来是比丘。便问:「你们在做什么?为何不穿衣服?是不是发神经?」老比丘将昨天遇到强盗之事,一一对国王说明,又说明不动的原因。他们宁愿死,亦不可破戒。各位!要注意!修行的重点在于此,能过这一关,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国王听后,大生欢喜,便说:「我的国家,尚有这样的大德高僧。」于是亲自为诸比丘解开生草繫缚,比丘们才恢复自由。国王对他们说:「从今以后,我发心供养你们。」乃令人取来新袈裟,并接入宫中供养,为众宣说佛法真实义。由此可证,受戒律如何之重要。

③  忍辱:就是忍!忍!忍到不能忍的时候,还要忍,忍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人人能这样的忍,也就没有是非。古人云;「忍则忍,饶则饶,忍字心上一把刀。」忍的时候,好像一把刀插在心上,虽疼也要忍,所谓「忍片刻,风平浪静」。天下不幸的事,都是从不能忍而发生。俗语说「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这是经验之谈,可做宝鑑。

④精进:就是不懒惰、不懈怠,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我们修行人,每天一定要诵念四十二手眼,楞严咒早晚各诵一遍,大悲咒越多越有感应,有不可思议的境界。其他的咒语,都有相当的灵验,一试便知。修行人,精进再精进,功到自然成,到了炉火纯青的时候,便证得解脱。那时候,出离三界,便到常寂光净土中。

⑤禅定:就是静虑,也就是打坐入定。禅定好像开採金矿一样,要努力寻找矿源,要用工人挖掘矿洞。到时候,便得到无价之宝(明心见性),其宝的光(智慧之光),尽虚空,遍法界,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⑥般若:就是智慧。人人的自性中,都有大智大慧,和诸佛是一样,无二无别,可是人人不晓得。好像大地到处有黄金,无法寻找。若想开金矿?非得先学开金矿的学理和技术,否则,如同海底捞针,永远找不到金矿所在地。

十佛刹微尘数那样多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们都证得灌顶之位。何谓灌顶位?菩萨将为法王子的时候,蒙十方诸佛,伸出右手摩其顶,用智慧甘露水灌其顶。受灌顶仪式之后,当来为佛,也就是候补佛位。现在弥勒菩萨,住在兜率天宫内院,等待时间到了,即会从兜率天下降生于娑婆世界,补佛之位,教化众生,离苦得乐。

现在有些外道,谣言惑众,对其信徒宣说:「弥勒佛快要降生,来开龙华大会,度你们上天,享受永远的快乐。」不明白佛法的人,听了之后,信以为真,便上其当。他们为什么胡言乱语,欺骗信徒?简单一句话就是敛财,令信众供养。财宝源源而来,自己就借机享受。不幸的有许多愚夫愚妇,为迷信所害,自己穷了,他们却富了。各位!千万要认清那个是正法?那是邪法?

佛教说弥勒菩萨降生的日期,是这样计算的:现在是灭劫中人寿六十岁。每隔一百年减去一岁,减到人寿十岁为止。然后每隔一百年增加一岁,身高增加一寸,增到人寿八万四岁为止。然后每隔一百年,再减一岁,身高减一寸,减到人寿八万岁时。在这个时候,便是弥勒菩萨降生的日期。

我们人间五十年的时间,是四王天一昼夜。不过二十四小时而已,是忉利天十二小时,是夜摩天六小时,是兜率天三小时。这样的计算,在人间觉得是很长的时间,可是在兜率天不过六十几年的时间而已。

这些大菩萨,都具足菩萨行。什么是菩萨行?简而言之,处处为利益众生,时时为教化众生。这种菩萨行,与法界一样的无量无边,所谓「尽虚空,遍法界」,获得诸菩萨普见三昧的定,用大悲心来安隐一切众生。有神通自在的妙用,同于诸佛一样的自在。有广博的智慧,而能深入一切经藏,能演说真实的义理。又具足一切的智慧,能降伏一切诸魔,摧毁天魔外道一切的邪说。菩萨虽然常入世间(现身说法)来教化众生,但是不贪世间五欲之乐,心常寂静,所谓「同流不合污」。菩萨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度化一切众生,住在菩萨无住解脱,也就是得到解脱三昧,入解脱定。

菩萨有大慈大悲的心肠,看众生在受苦受难,好像自己在受苦受难一样,所以倒驾慈航,从常寂光净土来到堪忍的世界,救拔众生出离苦海,自己任劳任怨,一声不响地在工作。如地藏王菩萨的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其名曰。金刚慧菩萨。无等慧菩萨。义语慧菩萨。最胜慧菩萨。常捨慧菩萨。那伽慧菩萨。成就慧菩萨。调顺慧菩萨。大力慧菩萨。难思慧菩萨。无碍慧菩萨。增上慧菩萨。普供慧菩萨。如理慧菩萨。善巧慧菩萨。法自在慧菩萨。法慧菩萨。寂静慧菩萨。虚空慧菩萨。一相慧菩萨。善慧菩萨。如幻慧菩萨。广大慧菩萨。势力慧菩萨。世间慧菩萨。佛地慧菩萨。真实慧菩萨。尊胜慧菩萨。智光慧菩萨。无边慧菩萨。

在十佛刹微尘数那样多的大菩萨中,举出百位菩萨作为代表,先说三十位慧字辈大菩萨的名号。

①金刚慧菩萨:金刚具足坚明利三种义。坚是坚固,不为一切天魔外道所能破坏。明是光明,智慧的光明,犹如金刚光明。利是锐利,能斩断一切烦恼、无明、妄想,生出最大的智慧。这位菩萨,具足坚明利三种的功用和力量。

②无等慧菩萨:等是比较的意思。这位菩萨的智慧是最高最上最特别,任何菩萨不能和他比较,所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③义语慧菩萨:这位菩萨说出的话,都合乎义理,也就是正知正见。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恰到好处。应说而说,不应说而不说,绝对不说没有义理的话,除非不说话,说话时一定中肯。

④最胜慧菩萨:这位菩萨的智慧,最为殊胜,非一般世俗的智慧可比拟的。

⑤常捨慧菩萨:这位菩萨,他有慈悲心,所以常行布施,能捨一切物质和一切精神,捨给一切众生,令受益的众生,改恶向善。但是应捨而捨,不应捨而不捨。专门雪中送炭,不做锦上添花的事。

⑥那伽慧菩萨:那伽译为龙或象。在水中,龙的力量最大;在陆地,象的力量最大。这位菩萨,常在定中,而发大智慧之光,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⑦成就慧菩萨:这位菩萨,他的智慧,能成就一切众生的愿力,能帮助一切众生成就所希望乐善的事,而非恶的事, 所谓「有求必应」。

⑧调顺慧菩萨:这位菩萨,他能调顺刚强的众生。凡是难调难伏的众生,都被调顺了,而发菩提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⑨大力慧菩萨:这位菩萨,他的智慧力,其大无比,能摧伏一切天魔外道的邪知邪见。

⑩难思慧菩萨:这位菩萨,他的智慧是不可思议的,不是凡夫所能心思,所能言议,已到达妙不可言的境界。

⑪无碍慧菩萨:这位菩萨,他的智慧是无所障碍,无论什么境界,也障碍不了。

⑫增上慧菩萨:这位菩萨,他的智慧是蒸蒸日上,一天比一天高深,一天比一天增长,没有停止的时候。

⑬普供慧菩萨:这位菩萨,用他的智慧光,普遍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⑭如理慧菩萨:这位菩萨,他所有的智慧,都用之合情合理,深入理趣。

⑮善巧慧菩萨:这位菩萨,他善于用权巧方便法门来教化众生,引导众生走上菩提大道。众生好像迷途的羔羊,在十字街头徘徊,不知回家的路程,因之菩萨引导他们。

⑯法自在慧菩萨:这位菩萨,他在说法时,非常自在。为什么?因为有大智慧,得到四无碍辩的境界。一切众生闻到法,立刻就明了佛法的真理。

⑰法慧菩萨:这位菩萨,他具足般若智慧,所说的法,圆融无碍,令众生闻法开悟。

⑱寂静慧菩萨:这位菩萨,善于寂静,在定中能生出种种的大智大慧。

⑲处空慧菩萨:这位菩萨,他的智慧,犹如虚空,无所不包,无所不备。

⑳一相慧菩萨:这位菩萨,常是无相,虽然无相,可是无所不相。 

(21)善慧菩萨:这位菩萨,善学般若,善说般若,有这种大智慧。  

(22)如幻慧菩萨:这位菩萨,常常入如幻三昧,在定中得到智慧。  

(23)广大慧菩萨:这位菩萨,他的智慧,广大无边,而无穷尽。  

(24)势力慧菩萨:这位菩萨,他的智慧,有大势力,有大威德,能摧破天魔外道的谬论。  

(25)世间慧菩萨:这位菩萨,他具足世间所有的智慧,也具足出世间的智慧。  

(26)佛地慧菩萨:这位菩萨,他具足佛地的智慧,也就是大圆镜智。

(27)真实慧菩萨:这位菩萨,他的智慧,是真实不虚,经过千锤百鍊而成,没有虚伪。  

(28)尊胜慧菩萨:这位菩萨,他的智慧,最尊贵,最殊胜,故称为第一。

(29)智光慧菩萨:这位菩萨,他的智慧光,普照十方世界中所有的众生,令其解脱。  

(30)无边慧菩萨;这位菩萨,他的智慧,没有边际,可以说是尽虚空,遍法界。 以上三十位菩萨,同名为慧者,表示纯德的意思。以下七十位菩萨,分别为名,表示杂德的意思。

念庄严菩萨。达空际菩萨。性庄严菩萨。甚深境菩萨。善解处非处菩萨。大光明菩萨。常光明菩萨。了佛种菩萨。心王菩萨。一行菩萨。常现神通菩萨。智慧芽菩萨。功德处菩萨。法灯菩萨。照世菩萨。持世菩萨。最安隐菩萨。最上菩萨。无上菩萨。无比菩萨。超伦菩萨。无碍行菩萨。光明燄菩萨。月光菩萨。一尘菩萨。坚固行菩萨。霔法雨菩萨。最胜幢菩萨。普庄严菩萨。智眼菩萨。法眼菩萨。慧云菩萨。总持王菩萨。无住愿菩萨。智藏菩萨。心王菩萨。内觉慧菩萨。住佛智菩萨。陀罗尼勇健力菩萨。持地力菩萨。妙月菩萨。须弥顶菩萨。宝顶菩萨。普光照菩萨。威德王菩萨。智慧轮菩萨。大威德菩萨。大龙相菩萨。质直行菩萨。不退转菩萨。持法幢菩萨。无忘失菩萨。摄诸趣菩萨。不思议决定慧菩萨。游戏无边智菩萨。无尽妙法藏菩萨。智日菩萨。法日菩萨。智藏菩萨。智泽菩萨。普见菩萨。不空见菩萨。金刚踊菩萨。金刚智菩萨。金刚燄菩萨。金刚慧菩萨。普眼菩萨。佛日菩萨。持佛金刚秘密义菩萨。普眼境界智庄严菩萨。  

(31)念庄严菩萨:他念经诵咒时,非常庄严,郑重其事,绝不放逸。  

(32)达空际菩萨;他通达空际的道理,所以没有一切的障碍。  

(33)性庄严菩萨:他的自性,不但清净,且又庄严。  

(34)甚深境菩萨:他有甚深的境界,也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35)善解处非处菩萨:他善于了解一切法,那个法应该修,那个法不应该修。  

(36)大光明菩萨:他常放大光明,普照法界,令一切众生返迷归觉。  

(37)常光明菩萨:他常常放出智慧光明,没有停止的时候。

(38)了佛种菩萨:他明了佛的种性,也就是妙觉性,妙极觉满。  

(39)心王菩萨:他的德行,如同心王,有领导作用。  

(40)一行菩萨:他所言所行是一致的,所谓「言出必行」,绝不说妄言,而不去实行。  

(41)常现神通菩萨:他时常显现神通。为什么?因为用神通来说法,教化众生。  

(42)智慧芽菩萨:他的智慧,好像种芽一样,一天一天的增长。  

(43)功德处菩萨:他所作的功德,皆有所归宿处。  

(44)法灯菩萨:他的法灯非常光明,能照一切众生心,消灭无明。  

(45)照世菩萨:他的智慧光非常充足,能照世间有善根的众生,令其增长;没有善根的众生,则令其种植。

(46)持世菩萨:他有大神通之力,能住持世界没有地震,长久不会毁灭。  

(47)最安隐菩萨:他能令世间最安隐,而无灾害,令一切众生皆得安乐。  

(48)最上菩萨:他的果位最高,已达到等觉的地位了。  

(49)无上菩萨:他的果位,快达到妙觉位,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50)无比菩萨:他的智慧,达到极点,无有可比拟的。  

(51)超伦菩萨:他是超群绝伦的菩萨,所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52)无碍行菩萨:他修行的功夫,已经到了没有障碍的程度,能任运自在。  

(53)光明燄菩萨:他的光明,犹如火燄一般,光芒四射,遍照一切处。  

(54)月光菩萨:他有月光一样的光明,普照一切众生,令心清凉,没有热烦恼。  

(55)一尘菩萨:他非常清净,一尘不染,万虑皆空。  

(56)坚固行菩萨:他的愿行,十分坚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转。

现在这两位三步一拜的行者(恒实法师和恒朝法师),就是发坚固行的大愿,无论如何困苦艰难,一定要成功。

(记录者按):二位法师为祈祷世界和平,使人类不鬪争,而发心三步一拜,用行动来感化自私自利的人,放下贪心,为大众谋幸福。于一九七七年五月六日,自洛杉矶金轮寺开始三步一拜,目标朝向万佛城。路程约有八百馀英里。至一九七九年十月拜到目的地——万佛圣城,功德圆满,令人敬佩不已。在这两年半的时间,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境界,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到,总而言之,感应道交。因为虔诚到极点,得蒙天龙八部咸来护法,故现出种种奇妙难测的境界。

二位法师拜到万佛宝殿时,知悉万佛尚未齐来,乃又发大愿。再接再厉,围绕万佛大殿继续三步一拜。何时万佛齐来,何时停止三步一拜,这种大愿多么伟大!现在(一九八一年九月)仍然在拜,四年期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这种诚心,感动护法善神,时刻不离他们二位的身边,故奇蹟不断出现。

(57)霔法雨菩萨:他降大法雨,来滋润一切众生的菩提苗,令其生长结菩提果。  

(58)最胜幢菩萨:他最殊胜最庄严,好像网罗幢一样,令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59)普庄严菩萨:他能普遍的庄严,令一切众生成佛。  

(60)智眼菩萨:他有智慧眼,善于分别是非,辨明黑白,绝对不颠倒。  

(61)法眼菩萨:他能通达一切诸法实相,明白一切法的力量。  

(62)慧云菩萨:他的智慧,犹如白云,遍满一切处。  

(63)总持王菩萨:他能总一切法,持无量义。  

(64)无住愿菩萨:他的愿力,无住无所不住,所谓「尽虚空,遍法界」。

(65)智藏菩萨:他有无尽藏的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66)心王菩萨:他有心王的智慧,对八识的道理,通达无碍。  

(67)内觉慧菩萨:他在内心里常觉悟,念念生出智慧,念念能觉悟。  

(68)住佛智菩萨:他能住在佛的智慧中,而了解诸法实相的义理。  

(69)陀罗尼勇健力菩萨:他能总持,能勇猛,能健全,有这三种智慧之力。  

(70)持地力菩萨:他支持地球,令勿震动,保护众生的安全。  

(71)妙月菩萨:他有妙不可言的智慧,犹如月亮,人人皆得见,人人受其益。  

(72)须弥顶菩萨:他的智慧,犹如妙高山顶,高超到极点。

(73)宝顶菩萨:他有如宝如顶的智慧,令一切众生皆生欢喜心,向他学习。  

(74)普光照菩萨:他的光明,普照一切世间,把众生的愚痴照破,智慧现前。  

(75)威德王菩萨:他是有大威德之王,能破天魔外道的邪说。  

(76)智慧轮菩萨:他用智慧轮作武器,能消灭十大魔军。

(77)大威德菩萨:他有大威德力,令见者肃然起敬,衷心钦佩,而生信仰心。

(78)大龙相菩萨:他常示现大龙之相,遍满虚空,令见者生恐惧心,即时改恶向善。

(79)质直行菩萨:他以质直来修行,来教化众生,所谓「心直口快」,不拐弯抹角,可以说「直心是道场」。

(80)不退转菩萨:他是勇猛向前,精进修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打击、诽谤、侮辱、刺激等,绝不退转菩提心。

菩萨有三不退:①念不退②行不退③位不退。念不退:不管在什么时候,不退正念,而修习大乘法。行不退:修行大乘的六度法,不修小乘的四谛法。位不退:菩萨位不退二乘位,始终是行菩萨道。  

(81)持法幢菩萨:他能依法修行,建大法幢,吹大法螺,转大法轮。

(82)无忘失菩萨:他的记忆力特别强,凡是经过耳根,永不忘失。

(83)摄诸趣菩萨:他能摄受一切恶趣中的众生,令得快乐。

(84)不思议决定慧菩萨:他有不可思议决定的智慧,能明辨是非,分别善恶。

(85)游戏无边智菩萨:他常示现游戏三昧,有无边的大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86)无尽妙法藏菩萨:他的妙法藏是无穷无尽,所谓「横遍十方,竖穷三际。」

(87)智日菩萨:他的智慧,犹如太阳,普照十方,把众生的黑暗照破,心清净而光明。

(88)法日菩萨:他的法光,如同日光,普照大地,令万物生长,令众生生善根。  

(89)智藏菩萨:他的智慧,好像宝藏,应有尽有,一概俱全。  

(90)智泽菩萨:他的智慧,好像大泽一样,能灌溉一切五穀草木,利益众生。  

(91)普见菩萨:他能普遍照见众生心,谁打妄想,他能一目了然,令你发菩提心。

(92)不空见菩萨:他观察机缘成熟的众生,用四摄法来度之。尚未成熟者,稍待再度。  

(93)金刚踊菩萨:他的意志,十分坚固,一心求法,凡遇到法会,踊跃参加。  

(94)金刚智菩萨:他的智慧,犹如金刚一般坚硬,能破一切邪说。  

(95)金刚燄菩萨:他的光明,如同火燄,把黑暗之处,照成光明。  

(96)金刚慧菩萨:他的智慧,如同金刚,外物不可坏。又知世间法是无常、苦、空、无我,知出世间法是常、乐、我、净。

(97)普眼菩萨:他有智慧眼,能普遍观察一切的境界,悉知悉见。

(98)佛日菩萨:他有佛的智慧,所谓佛智如千日,佛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99)持佛金刚秘密义菩萨:他能修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的法门和秘密的义理。

(100)普眼境界智庄严菩萨:他有普见境界的智慧和庄严的法眼。

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十佛刹微尘数。往昔皆与毗卢遮那如来,同修菩萨诸善根行。

像这样的菩萨中的大菩萨,尚有十佛刹微尘数那样多。他们在往昔的时候,都和毗卢遮那佛在一起,共同修行菩萨一切善根的行门。

毗卢遮那译为「遍一切处」,他是释迦牟尼佛的清净法身。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他的法身存在,所谓「尽虚空,遍法界」,所以说无在无不在,无所不在。可以说没有一个地方他在,也没有一个地方他不在。为什么?因为他是具体的、圆满的,所以无所不在。

毗卢遮那佛在所有的地方,或者在你的头上,或者在你的身边。你所行所作,他皆看得清清楚楚。你在打什么妄想,他都晓得,所谓「肚里弯曲,神明先知。」肚里想什么歪注意,神就知道。神既然能知道,佛更能知道。所以我们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打好的妄想,就有善的业。打坏的妄想,就有罪过业。业包括善恶二业。罪只是造恶业,而不造善业。

我们能在一起研究华严经,这是在往昔所种下的善根。虽然国籍不同,种族不同,可是大家有缘,能在一起修行,这是前因后果。要互相研究,互相讨论,不可互相障碍、互相嫉妬,要依教奉行,要依法修行。

现在讲经说法,明白多的人,得到多一点利益。明白少的人,得到少一点利益,总而言之,都得到利益。就是在佛堂中的小孩子,虽然不懂佛法,可是也种下善根,栽培福慧。凡是有法师讲法之处,在儘可能的范围之内,应该抽出时间去听讲,因为,闻法不但能开智慧,而且有无量功德。

尔时、普眼菩萨摩诃萨,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于如来应正等觉,欲有所问,愿垂哀许。佛言。普眼。恣汝所问,当为汝说,令汝心喜。普眼菩萨言。世尊。普贤菩萨,及住普贤所有行愿诸菩萨众,成就几何三昧解脱。而于菩萨诸大三昧,或入或出,或时安住。以于菩萨不可思议广大三昧,善入出故。能于一切三昧自在神通变化。无有休息。佛言。善哉。普眼。汝为利益去来现在诸菩萨众,而问斯义。

在这个时候,有位大菩萨,名号为普眼。因为他在因地的时候,常修习大悲的妙法,也就是千手千眼的法门,所以得到普眼。普眼就是在全身所有的毛孔中,都有眼睛,能普观一切处,而无所障碍。一般菩萨看不见的东西,他能看见。一般菩萨所不明白的事理,他能明白。为什么?因为他修持四十二手眼法门时,特别认真,非常精进,天天不间断来修持,所以得普眼三昧。

我们修四十二手眼的法门,修持时间久了,也会得到五眼六通的境界。最初修行时,有点感应,自己感觉全身毛孔中有眼睛。这眼睛在修法时,有时睁开,有时闭著。久而久之,全身的眼睛,都会睁开,能遍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的因缘。那个众生和你有缘,你就去教化那个众生。这种千手千眼大悲法是不可思议。

现在普眼菩萨在华严法会中,作为当机众。什么是当机众?就是代表法会中所有的菩萨,向佛来请法,这叫当机众。

普眼菩萨,他修菩萨行,积集种种善根,圆满六度万行,所以在菩萨中是位大菩萨。他仰承著佛的大威神力,即从座起,把右肩袒露,这是表法,表示身业清净。右膝著地,表示意业清净。合掌向佛而言,表示口业清净。如是身口意三业清净,来向佛请法。这是请法的仪式。

普眼菩萨向佛说:「世尊!我知佛已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果位。今有不明白的问题,想请问于佛,愿世尊大慈大悲,垂怜哀愍我,许可我来谘问!」

释迦牟尼佛说:「普眼!你想问什么问题,都可以的。我愿意为你解说,令你得到满意的答案,令你心生大欢喜。」

普眼菩萨乃开始提出问题来问佛:「世尊!普贤菩萨最有智慧,最有辩才,又有大行,又有大愿。以及住在普贤菩萨所有行愿中的诸菩萨众,他们能成就多少正定正受的解脱?对于菩萨所有一切大定,或者入这个定?或者出这个定?或者在定中安住?对于菩萨不可思议广大的正定正受,善于入这个定?善于出这个定?能对于所有的正定正受,都能互相自在,而神通变化。求这种法门,没有休息。这要怎样修行呢?」

释迦牟尼佛对普眼菩萨说:「善哉!普眼!你所问的问题,很有意义,非常好呀!你为利益过去、未来、现在所有一切菩萨,而来请问这个道理。」

普眼。普贤菩萨,今现在此。已能成就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出过一切诸菩萨上。难可值遇。从于无量菩萨行生。菩萨大愿,悉已清净。所行之行,皆无退转。无量波罗蜜门,无碍陀罗尼门,无尽辩才门,皆悉已得清净。无碍大悲利益一切众生。以本愿力,尽未来际,而无厌倦。汝应请彼。彼当为汝说其三昧自在解脱。

佛又称一声:「普眼!你问普贤菩萨和住普贤行愿的诸菩萨众,能得到多少三昧解脱?现在普贤菩萨他就在这法会之中。他已经成就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妙用,超过所有菩萨之上。不容易能遇到这种因缘,需从修无量菩萨行所生出来,才遇著这种因缘。普贤菩萨的大愿,都已清净而又圆满。所修菩萨之行门,皆没有退转,连退转的念头也没有。无量无边波罗蜜(到彼岸)的法门。(也就是从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中流,到达涅槃的彼岸。)无障无碍陀罗尼(总持)的法门,无穷无尽辩才(能说善道)的法门,对于这些法门,都得到清净无碍。他行菩萨道,生大悲心,因为有大悲心,才能利益一切众生。他往昔所发的愿力,穷尽未来际,也没有厌烦疲倦的时候。」

佛又称一声:「普眼!你应该去请问普贤菩萨,他会告诉你,他所得到三昧自在解脱,是怎样任运自在?是怎样解脱法?他会详详细细对你说明白。」

尔时,会中诸菩萨众,闻普贤名。即时获得不可思议无量三昧。其心无碍,寂然不动。智慧广大,难可测量。境界甚深,无能与等。现前悉见无数诸佛。得如来力。同如来性。去来现在,靡不明照。所有福德,不可穷尽。一切神通,皆已具足。

在这个时候,华严法会中,所有一切菩萨,听闻普贤菩萨的名号,即时就获得不可思议无量三昧。心中无罣无碍,寂静到极点,定力具足而不动。由定生慧,所以智慧广大,难以测量智慧有多少?这种境界,非常深广,无能和它相等。所有的菩萨,都见到无数诸佛现在自己的面前,得到佛的神通力和佛的法性,合而为一。在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没有不明照,所得到的福德,是无穷无尽的。所有的神通,这些菩萨都具足了。

其诸菩萨,于普贤所,心生尊重,渴仰欲见。悉于众会,周遍观察,而竟不覩,亦不见其所坐之座。此由如来威力所持。亦是普贤神通自在使其然耳。

所有的菩萨,在普贤菩萨的道场,皆生尊重的心,如渴时那样的急切,盼望瞻仰普贤菩萨的尊容。大众在华严法会中,四周普遍的观察,也不见普贤菩萨,也不见普贤菩萨所坐的座位。为什么?因为这是由佛大威神力所加持的缘故。也是普贤菩萨的神通自在力,令大众见不到他的身相。

普眼菩萨虽然无所不见,可是看不见普贤菩萨在什么地方?所谓「初地不知二地,十地不知等觉。」也就是说初地(欢喜地)的菩萨,不知二地(离垢地)菩萨的境界。十地(法云地)的菩萨,不知等觉菩萨的境界。又好像小学生不知中学的课程,中学生不知大学的课程,是一样的道理。

尔时。普眼菩萨白佛言。世尊。普贤菩萨,今何所在。佛言。普眼。普贤菩萨,今现在此道场众会,亲近我住。初无动移。是时普眼及诸菩萨,复更观察道场众会,周遍求觅。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犹未得见普贤菩萨其身及座。佛言。如是。善男子。汝等何故而不得见。

在这个时候,普眼菩萨对佛说:「世尊!普贤菩萨现在在什么地方?」佛对普眼菩萨说:「普眼!普贤菩萨,现在就在这道场众会中,亲近于我,听我说法。从一开始时,就没有移动。」

这时候,普眼菩萨和诸菩萨众,又观察众会的四周,四处寻找普贤菩萨,仍然不知他在何处?普眼菩萨又问佛:「世尊!我们大家仍未见到普贤菩萨的身体和他的座位。请世尊慈悲,指示我们,让我们见到普贤菩萨。」

佛说:「普眼!是这样子。各位善男子!你们大家为什么看不见普贤菩萨呢?」

善男子。普贤菩萨住处甚深,不可说故。普贤菩萨获无边智慧门。入师子奋迅定。得无上自在用。入清净无碍际。生如来十种力。以法界藏为身。一切如来共所护念。于一念顷,悉能证入三世诸佛无差别智。是故汝等不能见耳。

佛又说:「各位善男子!因为普贤菩萨所住处,是甚深不可说的缘故,所以普贤菩萨获得无边际的智慧之门。他入师子奋迅的定,得到无上自在的用。入到清净无障碍的边际。生出佛十种力量。用法界藏性作他的身体。用虚空等性作为他的妙用。所有诸佛,共同来所护念。在一念之间,完全证入三世诸佛无分别的智慧,即是不需要思考,便立刻明了。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你们大家不能见到普贤菩萨的身体。」

尔时普眼菩萨,闻如来说普贤菩萨清净功德,得十千阿僧祇三昧。以三昧力,复遍观察。渴仰欲见普贤菩萨,亦不能覩。其馀一切诸菩萨众俱亦不见。时普眼菩萨从三昧起。白佛言。世尊。我已入十千阿僧祇三昧,求见普贤,而竟不得。不见其身及身业,语及语业,意及意业。座及住处,悉皆不见。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当知皆以普贤菩萨住不思议解脱之力。

这个时候,普眼菩萨听到佛说普贤菩萨的清净功德之后,即时得到十千阿僧祇那样多的三昧,也就是正定正受。彼用三昧的力量,在定中又普遍来观察,渴仰求见普贤菩萨,可是仍然见不著。其馀诸菩萨众,更不能见到。

这个时候,普眼菩萨从定中出,便对佛说:「世尊!我已经入十千阿僧祇三昧,想求见普贤菩萨,而究竟不得见,也不见他的身和身所造的善业,又听不到他说话和语所造的善业,又不见他的意和意所造的善业。他的座位在什么地方?他住在什么地方?我完全看不见。」

佛说:「普眼!你是看不见的!你是看不见的!善男子!因为普贤菩萨不著于相,无相可见,无境可取。应当知道,此皆因为普贤菩萨住在不可思议解脱之力的缘故。」

普眼。于汝意云何。颇有人能说幻术文字中种种幻相所住处不。答言。不也。佛言。普眼。幻中幻相,尚不可说。何况普贤菩萨秘密身境界,秘密语境界,秘密意境界,而于其中能入能见。何以故。普贤菩萨境界甚深,不可思议。无有量已过量。举要言之,普贤菩萨以金刚慧,普入法界。于一切世界,无所行,无所住。知一切众生身皆即非身。无去无来。得无断尽,无差别。自在神通。无依无作。无有动转。至于法界究竟边际。善男子。若有得见普贤菩萨。若得承事。若得闻名。若有思惟。若有忆念。若生信解。若勤观察。若始趣向。若正求觅。若兴誓愿,相续不绝。皆获利益,无空过者。

佛又说:「普眼!在你的意念中是怎样呢?是否有人能解说幻术文字中的种种幻相所住处否?」普眼菩萨回答:「世尊!这是不能解释的。」

佛又说:「普眼!幻术师所变化的幻相,尚且不可以说明白,何况普贤菩萨秘密身的境界,是变化无穷的。他能一身变为无量身,无量身还归一身。一身无所现,无量身亦无所现。他的法身遍一切处,而不在一切处;不在一切处,又遍一切处。他秘密语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议的,乃是未说而说,说而未说。为彼说而此不知,为此说而彼不知,彼此互不相知,所以是秘密语的境界。他虽然说法,可是无人能听到他说法。他虽然不说法,可是很多众生常听他说法,所以不能以相来取普贤菩萨这种境界。他的秘密意的境界,在秘密境界中,能深入能见到,是不容易的。」

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普贤菩萨的境界太深了,真是不可思议。乃是没有数量,已经超过数量了。举出重要的来说:普贤菩萨,他用金刚智慧,普遍深入一切法界,在所有的世界,也无所行,也无所住。所谓「行而未行,住而未住。」他知道一切众生的身体,都是虚妄的,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和合而成的,所谓:「虚妄而生,虚妄而灭」,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也没有一个来,也没有一个去。他已得到没有断尽,没有分别的自在神通妙用。也没有所依靠,也没有所作者。虽然遍一切处,但是不动本位,至于法界,到究竟的边际。

释迦牟尼佛对普眼菩萨说:「善男子!假设有众生,因有大因缘,而得见普贤菩萨,或者承事供养,或者闻到其名号,或者思惟普贤大行,或者忆念普贤大愿,或者生信解心。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有了信心之后,还要明白了解,才能得到法益。或者要勤于观察普贤菩萨过去所发什么大愿?所修什么大行?观察之后,一定要依法去实行。只知道普贤菩萨怎样修行,而不去修行,等于说食数宝一样,无有用处,或者趣向普贤菩萨所修的行门,或者正在寻觅普贤菩萨的时候,或者发大誓愿,学习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迴向。)如果如此修持相续不绝的话,一定皆获得大利益,绝对不会空过。」

普贤菩萨的大行大愿是无形的,故一般菩萨是找不到,也看不见的。为什么?因为普贤菩萨所行所作,皆是利益众生,可是不让众生知道,自己受到普贤菩萨的利益,所以众生不知有普贤菩萨,这是普贤菩萨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的表现。好像我们娑婆世界,「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可是当面不认识观世音菩萨,也可以说当面不认识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处无人之事,行不言之教,故称大行普贤菩萨。如果能供养普贤菩萨,或闻名,或思惟,或忆念,或信解,或观察,皆能获得特别的利益,一定会得到圆满的感应。

尔时,普眼及一切菩萨众,于普贤菩萨,心生渴仰,愿得瞻觐。作如是言。南无一切诸佛。南无普贤菩萨。如是三称,头顶礼敬。

在这个时候,这位普眼菩萨和一切菩萨众,对于普贤菩萨的名望,心中生出渴仰之念,都愿意见到普贤菩萨,于是就这样的称扬:「南无一切诸佛、南无普贤菩萨。」这样称呼三次,而五体投地顶礼三次。

尔时佛告普眼菩萨,及诸众会言。诸佛子。汝等宜更礼敬普贤,殷勤求请。又应专至。观察十方。想普贤身,现在其前。如是思惟,周遍法界。深心信解。厌离一切。誓与普贤。同一行愿。入于不二真实之法。其身普现一切世间。悉知众生诸根差别。遍一切处,集普贤道。若能发起如是大愿。则当得见普贤菩萨。

在这个时候,佛告诉普眼菩萨和所有诸菩萨说:「各位佛子!你们应该更加礼敬普贤菩萨!要殷勤的请求,又有应该专一其心,至诚恳切来观察十方。要观想普贤菩萨坐著六牙大白象,来到你们面前。这样的思惟,尽虚空遍法界,到处都示现普贤菩萨的身。见到之后,深生信解,而无怀疑。厌离一切,什么也不要了。发大誓愿,跟随普贤菩萨,他到何处?就去何处。他行什么行愿?就行什么行愿。这样,便能入于不二真实之法门。这时,其身能普现一切世间,来教化众生。又能完全知道众生有种种不同的根性,又能普遍一切处,积集普贤菩萨的道。如果能发起这样的大愿,就能见到普贤菩萨的身。」

是时,普眼闻佛此语。与诸菩萨俱时顶礼。求请得见普贤大士。

这个时候,普眼菩萨听佛所说的话之后,乃同诸菩萨一起向佛顶礼,请求佛慈悲,令见普贤大士(菩萨)。此时,诸菩萨之心情,渴仰之诚,如同大旱盼望甘露一样,希望即刻见到普贤菩萨。

尔时,普贤菩萨,即以解脱神通之力,如其所应,为现色身。令彼一切诸菩萨众,皆见普贤亲近如来。于此一切菩萨众中,坐莲华座。亦见于馀一切世界一切佛所,从彼次第相续而来。亦见在彼一切佛所,演说一切诸菩萨行。开示一切智智之道。阐明一切菩萨神通。分别一切菩萨威德。示现一切三世诸佛。

在这个时候,普贤菩萨即用解脱神通的力量,应普眼菩萨及诸菩萨之所请,而示现色身。令一切菩萨众,都有机会见到普贤菩萨,亲近于佛。他就在这些菩萨之中,坐在莲华座上。也能看见普贤菩萨,在其馀一切世界,一切佛所,在那里次第相续而来。也看见在一切佛的道场,演说一切菩萨所行的行门。开示一切智慧中种智之道,阐明一切菩萨的神通妙用,分别一切菩萨的威德,示现一切三世诸佛。

是时普眼菩萨,及一切菩萨众,见此神变,其心踊跃,生大欢喜。莫不顶礼普贤菩萨。心生尊重。如见十方一切诸佛。是时以佛大威神力,及诸菩萨信解之力,普贤菩萨本愿力故。自然而雨十千种云。所谓种种华云。种种鬘云。种种香云。种种末香云。种种盖云。种种衣云。种种严具云。种种珍宝云。种种烧香云。种种缯綵云。不可说世界六种震动。奏天音乐。其声远闻。不可说世界,放大光明。其光普照不可说世界。令三恶趣,悉得除灭。严净不可说世界。令不可说菩萨入普贤行。不可说菩萨成普贤行。不可说菩萨于普贤行愿。悉得圆满。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时候,普眼菩萨和一切诸菩萨,见到普贤菩萨这种神通变化之后,心生大欢喜,情不自禁的踊跃起来,都来到普贤菩萨面前。顶礼叩拜,心生尊重,好像见到十方一切诸佛那样的恭敬。

这个时候,以佛的大威神力,和诸菩萨信解之力,以及普贤菩萨本愿之力,有这种种力的缘故,而自然雨十千种祥瑞之云。①种种华云②种种鬘云③种种香云④种种末香云⑤种种盖云⑥种种衣云⑦种种严具云⑧种种珍宝云⑨种种烧香云⑩种种缯綵云。

在这个时候,又有不可说那样多的世界,同时发生六种震动,所谓「动涌起,震吼击」。又演奏天上的音乐,其声远达,乃至其他世界,皆可听闻。又有不可说那样多的世界,大放光明,其光普遍照耀不可说那样多的世界。令三恶趣,就是地狱、饿鬼、畜生,统统消灭,而不存在。庄严清净不可说的世界,令不可说的菩萨成就普贤菩萨的行愿。不可说的菩萨在普贤行愿中,都得到圆满,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位。

尔时普眼菩萨白佛言。世尊。普贤菩萨,是住大威德者。住无等者。住无过者。住不退者。住平等者。住不坏者。住一切差别法者。住一切无差别法者。住一切众生善巧心所住者。住一切法自在解脱三昧者。佛言。如是如是。普眼。如汝所说。普贤菩萨有阿僧祇清净功德。所谓无等庄严功德。无量宝功德。不思议海功德。无量相功德。无边云功德。无边际不可称赞功德。无尽法功德。不可说功德。一切佛功德。称扬赞叹不可尽功德。

这个时候,普眼菩萨便对佛说:「世尊!普贤菩萨是住在十种境界上。①住在大威德者②住在无等者③住在无过者④住在不退者⑤住在平等者⑥住在不坏者⑦住在一切差别法者⑧住在一切无差别法者⑨住在一切众生善巧心所住者⑩住在一切法自在解脱三昧者。」

佛说:「是这样!是这样。普眼!就像你所说一样。普贤菩萨有阿僧祇那样多的清净功德,简略来说有十种。①无等庄严的功德②无量宝的功德③不可思议海的功德④无量相的功德⑤无边云的功德⑥无边际不可称赞的功德⑦无尽法的功德⑧不可说的功德⑨一切佛的功德⑩称扬赞叹不可尽的功德。」

尔时如来告普贤菩萨言。普贤。汝应为普眼及此会中诸菩萨众说十大三昧。令得善入成满普贤所有行愿。诸菩萨摩诃萨说此十大三昧故。令过去菩萨已得出离。现在菩萨今得出离。未来菩萨当得出离。

在这个时候,佛告诉普贤菩萨说:「普贤!你应该为普眼及在法会中诸菩萨众,演说十大三昧。令所有的菩萨,皆善入三昧,成就圆满普贤所具有的行愿。」

「各位菩萨中的大菩萨!说这十大三昧的缘故,能令过去的菩萨,已经得到出离三界这种法门。令现在的菩萨,也得到出离三界这种法门。令未来的菩萨,也应当得到出离三界这种法门。」

何者为十。一者普光大三昧。二者妙光大三昧。三者次第遍往诸佛国土大三昧。四者清净深心行大三昧。五者知过去庄严藏大三昧。六者智光明藏大三昧。七者了知一切世界佛庄严大三昧。八者众生差别身大三昧。九者法界自在大三昧。十者无碍轮大三昧。

什么是十种三昧呢?就是所说①普光大三昧:入这种正定正受,普光遍照,有圆满大光明藏。②妙光大三昧:入这种正定正受,能生微妙的光。这种光是光中有光,光中化光,光中放光,是妙不可言的光。③次第遍往诸佛国土大三昧:入这种正定正受,能同时次第遍往十方诸佛国土去,亲近诸佛,供养诸佛,教化众生,度脱众生。④清净深心行大三昧:入这种正定正受,能把心清净,没有染污的思想。⑤知过去庄严藏大三昧:入这种正定正受,能知过去庄严宝藏的大三昧,入定能入劫,一念无缘。出定能受法,三轮无著。⑥智光明藏大三昧:入这种正定正受,能有智慧彻照无尽藏的大光明。⑦了知一切世界佛庄严大三昧:入这种正定正受,能了知十方世界,是佛所庄严的大三昧。⑧众生差别身大三昧:入这种正定正受,能知众生身有什么样的分别的大三昧。⑨法界自在大三昧:入这种正定正受,在法界中,非常自在,而无障碍。⑩无碍轮大三昧:入这种正定正受,能三轮摄化,皆得自在。又有得十无碍,圆满佛果。

此十大三昧,诸大菩萨,乃能善入。去来现在一切诸佛,已说,当说,现说。

这十种大三昧,一切诸大菩萨,乃能善入。以及过去诸佛、未来诸佛、现在诸佛、十方一切诸佛,皆已说了这种法门,应当来说这种法门,现在正说这种法门。

若诸菩萨爱乐尊重,修习不懈。则得成就。如是之人,则名为佛。则名如来。亦则名为得十力人。亦名导师。亦名大导师。亦名一切智。亦名一切见。亦名住无碍。亦名达诸境。亦名一切法自在。

假设诸菩萨,爱乐这种法门、尊重这种法门、依照这种法门,勤加修习,绝不懈怠,就可以成就这十种大三昧。如能这样修行的人,便得十种名称:①称为佛②称为如来③称为得十力人④称为导师⑤称为大导师⑥称为一切智⑦称为一切见⑧称为住无碍⑨称为达诸境⑩称为一切法自在。

此菩萨普入一切世界,而于世界无所著。普入一切众生界,而于众生无所取。普入一切身,而于身无所碍。普入一切法界,而知法界无有边。亲近三世一切佛。明见一切诸佛法。巧说一切文字。了达一切假名。成就一切菩萨清净道。安住一切菩萨差别行。于一念中,普得一切三世智。普知一切三世法。普说一切诸佛教。普转一切不退轮。于去来现在一一世,普证一切菩提道。于此一一菩提中,普了一切佛所说。

这些大菩萨,能普遍入于十方一切世界,而在世界中无所执著。又能普遍入于一切众生界,而在众生无有所取。又能普遍入于一切身,而在身也无所障碍。又能普遍入于一切法界,而知法界也无有边际。又能亲近三世一切诸佛。又能明见一切诸佛所说的法。又能巧说一切文字。又能了达一切假名。又能成就一切菩萨清净道。又能安住一切菩萨的差别行门。在一念之中,能普遍得到一切三世的智慧。能普遍知道一切三世的佛法。能普遍演说一切诸佛的教义。能普遍转不退的法轮。能在过去、未来、现在每一个世中,普遍证得菩提觉道。在一个菩提觉道中,普遍了解一切诸佛所说的法。

此是诸菩萨法相门。是诸菩萨智觉门。是一切种智无胜幢门。是普贤菩萨诸行愿门。是猛利神通誓愿门。是一切总持辩才门。是三世诸法差别门。是一切诸佛示现门。是以萨婆若安立一切众生门。是以佛神力严净一切世界门。

这是一切大菩萨的十种法门。①是诸菩萨所修的法相门。②是诸菩萨所得的智觉门。③是一切种智无胜幢法门。④是菩贤菩萨诸行愿的法门。⑤是猛利神通誓愿的法门。⑥是一切总持辩才的法门。⑦是三世诸法差别的法门。⑧是一切诸佛示现的法门。⑨是以萨婆若(一切智)安立一切众生的法门。⑩是以佛神力严净一切世界的法门。

若菩萨入此三昧,得法界力,无有穷尽,得虚空行,无有障碍。得法王位,无量自在。譬如世间,灌顶受职。得无边智,一切通达。得广大力,十种圆满。成无诤心。入寂灭际。大悲无畏,犹如师子。为智慧丈夫。然正法明灯。一切功德,叹不可尽。声闻独觉,莫能思议。得法界智,住无动际,而能随俗种种开演。住于无相,善入法相。得自性清净藏。生如来清净家。善开种种差别法门,而以智慧了无所有。善知于时,常行法施开悟一切。名为智者。普摄众生,悉令清净。以方便智,示成佛道。而常修行菩萨之行,无有断尽。入一切智方便境界。示现种种广大神通。

若是菩萨能入这十种三昧法门,便得到法界的力量,没有穷尽。得到虚空的行门,没有障碍。得到法王的地位,证得无量的自在。譬如世间的王子,要做国王的时候,先举行灌顶的仪式,国王先取用四大海水来灌顶王子的顶,然后让他继承王位。受灌顶之后,乃接受职务,开始处理国事。得到无边的智慧,证到无量的辩才,一切的一切,都能通达无碍。得到广大的势力,十种力量皆能圆满,便能成就无诤心,所谓「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无诤论,就和平。世界为什么不和平?因为有诤。世界为什么有麻烦?就因为诤。一诤就有人我。有了人我,就有是非。有了是非,就有麻烦。越有麻烦,越要鬪争。越鬪争越烦恼,自讨苦吃。

现在是鬪争坚固的时期,人人都想鬪争。甚至家与家争,国与国争。如果人人都没有鬪争的思想。那么,世界会和平,天下会太平。到那时候,天地很和善,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所谓「风不鸣条,雨不破块。」所吹的风是轻风,不会把树枝吹响。所降的雨是细雨,不会把土块溶碎,在中国尧舜时代,就是这样的情形,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因为尧舜是两位大圣人,是贤明的君主,大公无私,处处为人民服务,所以感动天地,而降此种吉祥之现象。如果人人信佛,处处为人,这种境界就会降临人间,并非妄想,事在人为。

没有诤论心,就能入寂灭际,所谓「内无身心,外无世界。」或者「无我无人观自在,非空非有见如来。」到了这种境界,就是寂灭际。有了大悲之心,就无所畏惧。什么是大悲心?就是人我一体。那就没有人我是非之诤论。什么是无所畏?就是什么也不怕,犹如师子一样,成为兽中之王。在证道歌上说:「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为智慧的大丈夫,燃起正法的明灯。照得天魔外道原形毕露,而被降伏。这位菩萨的一切功德,赞叹不能说尽。就是以声闻和独觉这二乘人的智慧,也不能心思,也不能言议。

这位菩萨得到法界的智慧,住在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境界上,而能随著世间法种种开演一切法门。住在无相境界,善入一切诸法实相,得到自性清净没有染污的宝藏。生在佛的清净家中,善于开演种种不同的法门,而用智慧来明了一切法,都是无所有的。善知是观机逗教的时候,因人说法,时常讲经,作为法的布施,开导一切众生,令其修行,明白佛法,这名叫智者。能普遍摄受一切众生,都令他们得到清净。用权巧方便的智慧,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道。虽然示现成佛,但是本身尚未成佛果,所以时刻念兹在兹,常修行菩萨所应修的行门,无有断尽的时候,才能证得一切智慧,证得善巧方便的境界;又示现种种广大的神通妙用。

是故普贤,汝今应当分别广说一切菩萨十大三昧。今此众会,咸皆愿闻。

佛又说;「因为这个缘故,普贤!你现在应当详详细细分门别类,来演说一切菩萨所得到这十种大三昧的道理。现在这华严法会中,所有的菩萨和众生,都希望听你讲菩萨所修十大三昧的法门。」

尔时。普贤菩萨承如来旨,观普眼等诸菩萨众,而告之言。

在这个时候,普贤菩萨仰承佛的圣旨,观察普眼菩萨和所有诸菩萨众,而说出下边十大三昧的义理。

【第一‧普光明三昧】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普光明三昧。

普贤菩萨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什么叫做菩萨中的大菩萨所应该修行的普光明三昧?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尽法。何者为十。所谓诸佛出现智无尽。众生变化智无尽。世界如影智无尽。深入法界智无尽。善摄菩萨智无尽。菩萨不退智无尽。善观一切法义智无尽。善持心力智无尽。住广大菩提心智无尽。住一切佛法一切智愿力智无尽。

各位佛子!这位修行菩萨行,圆满六度万行,积集种种善根的大菩萨,他有十种无穷无尽的智慧。是那十种?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出现于世的智慧,是无穷无尽。②菩萨教化众生,用神通变化的智慧,是无穷无尽。③菩萨知道一切世界虚妄如影,没有真实。这种智慧,是无穷无尽。④菩萨有深入法界的智慧,是无穷无尽。⑤善于摄化菩萨的智慧,是无穷无尽。⑥菩萨有不退菩提心的智慧,是无穷无尽。⑦菩萨善于观察八万四千法门的义理,这种智慧,是无穷无尽。⑧菩萨善于受持一切心力的智慧,是无穷无尽。⑨菩萨常住在广大菩提心的智慧,是无穷无尽。⑩菩萨住在一切佛法,一切智愿力,这种智慧,是无穷无尽。

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十种无尽法。

各位佛子!这个名叫做菩萨中的大菩萨,十种无穷无尽的法门。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无边心。何等为十。所谓发度脱一切众生无边心。发承事一切诸佛无边心。发供养一切诸佛无边心。发普见一切诸佛无边心。发受持一切佛法不忘失无边心。发示现一切佛无量神变无边心。发为得佛力故,不捨一切菩提行无边心。发普入一切智微细境界,说一切佛法无边心。发普入佛不思议广大境界无边心。发于佛辩才起深志乐,领受诸佛法无边心。发示现种种自在身,入一切如来道场众会无边心。是为十。

各位佛子!这位菩萨中的大菩萨,又发十种无量无边的菩提心。是那十种?①发度脱一切众生的无边心。②发承事一切诸佛的无边心。③发供养一切诸佛的无边心。④发普见一切诸佛的无边心。⑤发受持一切佛法,而不忘失的无边心。⑥发示现一切佛无量神通变化的无边心。⑦发为得佛十力的缘故,所以不捨弃一切菩提行的无边心。⑧发普入一切智微细的境界,说一切佛法的无边心。⑨发普入佛不思议广大境界的无边心。⑩发于佛的辩才起深智乐,领受诸佛法的无边心。⑪发示现种种自在身,入一切佛道场众会的无边心。这就是十种无边心经文。虽有十一句,但是十种无尽心。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三昧差别智。何者为十。所谓东方入定,西方起。西方入定,东方起。南方入定,北方起。北方入定,南方起。东北方入定,西南方起。西南方入定,东北方起。西北方入定,东南方起。东南方入定,西北方起。下方入定,上方起。上方入定,下方起。是为十。

各位佛子!这位菩萨中的大菩萨,又有十种入三昧差别的智慧。是那十种?①在东方入定,从西方出定。②在西方入定,从东方出定。③在南方入定,从北方出定。④在北方入定,从南方出定。⑤在东北方入定,从西南方出定。⑥在西南方入定,从东北方出定。⑦西北方入定,从东南方出定。⑧在东南方入定,从西北方出定。⑨在下方入定,从上方出定。⑩在上方入定,从下方出定,这就是菩萨入定出定的十种神通变化。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大三昧善巧智。何者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莲华。现身遍此莲华之上,结跏趺坐。身中复现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有百亿四天下。一一四天下,现百亿身。一一身。入百亿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彼世界一一四天下,现百亿百亿菩萨修行。一一菩萨修行,生百亿百亿决定解。一一决定解,令百亿百亿根性圆满。一一根性,成百亿百亿菩萨法不退业。然所现身,非一非多,入定出定,无所错乱。

各位佛子!这位菩萨中的大菩萨,又有十种入大三昧善巧的智慧。是那十种?各位弟子!你们要注意听。修行菩萨道,圆满六度万行,积聚种种善根这位大菩萨,①用三千大千世界,作为一朵大莲华。②现身遍满大莲华之上,结跏趺坐。③在菩萨的身相,又现出另外三千大千世界。④在其中有百亿个四天下(四大洲)。⑤在每个四天下,现出百亿那样多的身。⑥在每个身,能入百亿百亿三千大千世界。⑦在那些世界中,每个四天下,现出百亿百亿的菩萨,在那里修行。⑧每位菩萨的修行,生出百亿百亿的决定智慧解。⑨在每个决定智慧解中,令百亿百亿的根性(众生)圆满,而成佛道。⑩在每个根性,成就百亿百亿菩萨的善巧法门得不退的业。

菩萨所现的身,也不是一,也不是多。也就是一,也就是多,一多圆融无碍故。或者入定,或者出定,互相不会错乱,皆有条不紊,很有次第。

佛子。如罗睺阿修罗王,本身长七百由旬。化形长十六万八千由旬。于大海中,出其半身,与须弥山而正齐等。佛子。彼阿修罗王,虽化其身,长十六万八千由旬。然亦不坏本身之相。诸蕴界处,悉皆如本。心不错乱。不于变化身而作他想,于其本身生非己想。本受生身,恒受诸乐。化身常现种种自在神通威力。

各位佛子!譬如罗睺阿修罗王,他的身长有七百由旬(小由旬四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大由旬八十里),若是变化的身形,却能长至十六万八千由旬。他站在大海中,露出上半身,与须弥山是一样的高。

各位佛子!罗睺阿修罗王的变化身,虽有十六万八千由旬那样的高,可是也不会破坏本来的身。他的五蕴、十八界、十二处,都和本来的身是一样的。其心也不会错乱。不会因为有变化身,而作为是他人之想,还是他自己。他不会对本来的身,作为不是自身之想,他没有这种颠倒的思想。本来受生的身,常受一切诸乐。变化的身,时常现出种种的自在、种种的神通、种种的威力,都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佛子。阿修罗王有贪恚痴,具足憍慢。尚能如是变现其身。何况菩萨摩诃萨,能深了达心法如幻。一切世间皆悉如梦。一切诸佛出兴于世,皆如影像。一切世界犹如变化。言语音声悉皆如响。见如实法。以如实法而为其身。知一切法本性清净。了知身心无有实体。其身普住无量境界。以佛智慧广大光明,净修一切菩提之行。

各位佛子!罗睺阿修罗王,他的贪心、瞋心、痴心仍然存在。又具足骄傲我慢的心。(阿修罗王虽然修行,但是善恶夹杂,有善有恶,功过各有一半,所以作了阿修罗王)他尚且能有这样的变化身,何况大菩萨,修行六度万行,又没有贪瞋痴,他更能深深了达一切心和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不但一切世间所有的富贵荣华、名闻利养,皆像作梦似的;就是一切诸佛出兴于世,亦皆像如影随形。一切世界,犹如变化出来。有言语所表达的一切音声,皆是如响应声。菩萨见到真实的法,用真实法来作为自己的法身。知道一切法,本性都是清净的,了解知道身心没有真实的体性,乃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和合而成的。这个身体,普遍住在无量的境界中。以佛所具有的智慧,放出广大的光明,专一其心来清净修行一切菩提之行门。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超过世间。远离世间。无能惑乱。无能映夺。佛子。譬如比丘观察内身。住不净观。审见其身皆是不净。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此三昧,观察法身。见诸世间,普入其身。于中明见,一切世间及世间法。于诸世间及世间法,皆无所著。

各位佛子!这位大菩萨住在普光明大三昧,超过一切世间法,远离一切世间法。没有天魔外道迷惑他,来捣乱他。没有其他的光明,能超过这种光明,能夺去这种光明。

各位佛子!譬如比丘,观自己的内身,九孔常流不净,住在不净观中。他审查自己的身体,内边的五脏六腑,都是不净之物。大菩萨也是这样,住这种三昧的时候,观察自己的法身,看见所有的一切世间,皆普入自己的身中。清清楚楚看见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对于所有的世间法和所有的出世间法,都不著住。为什么?因为身也空,心也空,世间也空,所以一切无所著。

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一普光明大三昧善巧智。

各位佛子!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所修第一定,普光明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第二‧妙光明三昧】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妙光明三昧。

普贤菩萨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什么叫做菩萨中的大菩萨所应该修行的妙光明三昧?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能入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三千大千世界。于一一世界,现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身。一一身,放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光。一一光,现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色。一一色,照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世界。一一世界中,调伏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众生。是诸世界,种种不同。菩萨悉知。所谓世界杂染。世界清净。世界所因。世界建立。世界同住。世界光色。世界来往。如是一切,菩萨悉知,菩萨悉入。是诸世界,亦悉来入菩萨之身。然诸世界无有杂乱。种种诸法亦不坏灭。

各位佛子!这位修行菩萨道,圆满六度万行,积聚种种善根的大菩萨,他能入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那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在每个世界中,又能现出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那样多的身。在每个身中,又能放出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那样多的光明。在每道光明中,又能现出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那样多的色。在每个色中,又能照耀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那样多的世界。在每个世界中,又能调伏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那样多的众生。

在所有的世界,有种种不同的形相,菩萨完全知道。所说的世界是杂染?世界是清净?世界成就的因缘?世界怎样的建立?世界怎能同住?世界有什么光?世界有什么色?世界是怎么来的?世界是怎样去?这种微细的情形,菩萨完全能知道,完全能普入。所有的世界,也能互相入菩萨身中。虽然所有的世界,都来入菩萨身,可是井井有条,而不杂乱。种种的诸法,都是有条不紊,而不坏灭。

佛子。譬如日出,绕须弥山,照七宝山。其七宝山及宝山间,皆有光影,分明显现。其宝山上所有日影,莫不显现山间影中。其七山间所有日影,亦悉显现山上影中。如是展转,更相影现。或说日影出七宝山。或说日影出七山间。或说日影入七宝山。或说日影入七山间。但此日影,更相照现,无有边际。体性非有,亦复非无。不住于山,不离于山。不住于水,亦不离水。

各位佛子!譬如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先绕著须弥山,然后照著七宝山。在这七个宝山及宝山的中间,都有日光和日影,分别显明的现出来。在每个宝山上,所有的日影,都很明显现在山间的影中。在七宝山间,所有的日影,也是很明显现在山上的影中,这样的互相辗转、互相影现,也就是这个影照那个影,那个影又照这个影。

或者说日影出现于七宝山上,或者说日影出现于七宝山间。或说日影入到七宝山上,或说日影入到七宝山间。但是这个日影,是互相照现,是无有边际。

日影是没有体性,也不是没有体性。这个日影,不住在山上,也没有离开山。不住在水中,也没有离开水。

佛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此妙光广大三昧。不坏世间安立之相。不灭世间诸法自性。不住世界内。不住世界外。于诸世界无所分别。亦不坏于世界之相。观一切法一相无相。亦不坏于诸法自性。住真如性。恒不捨离。

各位佛子!修行妙光明广大三昧的大菩萨,也是这样。就像七宝山的日影,互相映照,也可以说是有,也可以说是没有。也可以说它是真的,也可以说它是假的。菩萨安住在这妙光明广大三昧中,不会破坏世间安立之相——也就是世间法怎样建立起来之相。一切诸法的实性,也不会没有的。不住世间之内,不住世间之外。对于一切世界,没有什么分别。也不破坏于世界之相,观察一切法是一相,也就是无相。也不坏于一切诸法自性,住在真如自性,没有捨弃,永不离开。

佛子。譬如幻师,善知幻术。住四衢道,作诸幻事。于一日中一须臾顷,或现一日。或现一夜。或复现作七日七夜,半月一月,一年百年。随其所欲,皆能示现。城邑聚落,泉流河海,日月云雨,宫殿屋宅,如是一切,靡不具足。不以示现经年岁故,坏其根本一日一时。不以本时极短促故,坏其所现日月年岁。幻相明现,本日不灭。

各位佛子!譬如幻术师,能自有变无,自无变有,自空幻实,自实幻空。他善能变化出种种的境界。他善于知道种种幻化的法术。他在十字路口上,表演种种戏法,他能在一日之中,很短的时间内,或现一日长的时间,或现一夜长的时间,或现七日七夜那样长的时间,或现半月一月那样长的时间,或现一年,或现百年,随其所欲,爱怎样变就怎样变,无论什么形相,皆可变化出来。或者示现大城小邑,或者示现乡村聚落,或者示现泉流河海,或者示现日月云雨,或者示现宫殿屋宅,像这样的一切事物,都能具足的示现出来。

但不能因为他示现幻术之法,经过一年那样长时间的缘故,而把本来的一日一时破坏了。也不能因为本来一时极短促的时间的缘故,而把所现的日月年岁破坏了。这幻术所现的幻相,虽然很明显的现出来,但本有的一日一时,不会消灭的。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入此妙光广大三昧。现阿僧祇世界,入一世界。其阿僧祇世界,一一皆有地水火风,大海诸山,城邑聚落,园林屋宅,天宫,龙宫,夜叉宫,乾闼婆宫,阿修罗宫,迦楼罗宫,紧那罗宫,摩睺罗伽宫,种种庄严,皆悉具足。欲界,色界,无色界,小千世界,大千世界,业行果报,死此生彼。一切世间所有时节,须臾昼夜,半月一月,一岁百岁,成劫坏劫,杂染国土,清净国土,广大国土,狭小国土,于中诸佛出兴于世,佛刹清净,菩萨众会周帀围绕,神通自在,教化众生。其诸国土所在方处,无量人众悉皆充满。殊形异趣种种众生,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去来现在清净业力,出生无量上妙珍宝。如是等事,咸悉示现入一世界。

这位大菩萨所示现种种的境界,和这位幻术师是一样。他入妙光明广大正定正受之后,能现出阿僧祇那样多的世界,而入到一个世界中。这些阿僧祇世界中的每个世界,都有地水火风,又有大海和诸山,城邑和聚落,园林和屋宅,又有天上的宫殿,龙王的宫殿,夜叉的宫殿,乾达婆的宫殿,阿修罗的宫殿,迦楼罗的宫殿,紧那罗的宫殿,摩睺罗伽的宫殿,有种种的庄严,皆圆满而具足。或在欲界、色界、无色界。或在小千世界、大千世界。所造的业、所受的果报,有死此生彼的境界。在一切世间,所有的时节因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经过一昼一夜,或半月一月,或一岁百岁。或是成劫,或是坏劫。或是杂染的国土,或是清净的国土。或是广大的国土,或是狭小的国土。在每个国土中,都有诸佛出兴于世。佛刹是清净的,有菩萨众会,周帀围绕,以神通自在之力,来教化众生。

所有一切的国土,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处所?皆有无量无边的听众,都充满在国土里边。或者有不同的身形,或者有不同的诸趣,种种不同的众生,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那样的多。因为在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之中,所造清净之业力,所以生出无量无边最上等的妙珍宝。像这样的种种事,都能示现在一个世界里。

菩萨于此,普皆明见。普入普观。普思普了。以无尽智,皆如实知。不以彼世界多故,坏此一世界。不以此世界一故,坏彼多世界。何以故。菩萨知一切法皆无我故,是名入无命法无作法者。菩萨于一切世间,勤修行无诤法故,是名住无我法者。菩萨如实见一切身皆从缘起故,是名住无众生法者。菩萨知一切生灭法皆从因生故,是名住无补伽罗法者。菩萨知诸法本性平等故,是名住无意生无摩纳婆法者。菩萨知一切法本性寂静故,是名住寂静法者。菩萨知一切法一相故,是名住无分别法者。菩萨知法界无有种种差别法故,是名住不思议法者。菩萨勤修一切方便,善调伏众生故,是名住大悲法者。

菩萨对于前边所说种种的境界,普遍皆能圆满而明见,能普遍的进入,普遍的观察,普遍的思惟,普遍的明了,用无尽的智慧,皆能如实知道。菩萨不会因为彼世界多的缘故,而把此一世界破坏。也不会因为此世界一的缘故,而把彼多世界破坏。为什么原因?因为菩萨知道一切法,皆无我的缘故,是名为入无命法无作法的人。菩萨能在一切世间,勤修无诤论法的缘故,是名为住无我法的人。菩萨如实见一切身,皆由缘起的缘故,所谓「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分离而灭,是故缘起。」是名为住无众生法的人。菩萨知道一切生灭法,皆从因而生的缘故,是名为住无补伽罗(数取趣)法的人。菩萨知道诸法的本性,皆是平等的缘故,是名为住无意生无摩纳婆(儒童)法的人。菩萨知道一切法的本性,皆是寂静的缘故,是名为住寂静法的人。菩萨知道一切法,皆是一相的缘故,是名为住无分别的法的人。菩萨知道法界,没有种种分别法的缘故,是名为住不思议法的人。菩萨勤修一切方便法,善于调伏一切众生的缘故,是名为住大悲法的人。

佛子。菩萨如是能以阿僧祇世界入一世界。知无数众生种种差别。见无数菩萨各各发趣。观无数诸佛处处出兴。彼诸如来所演说法,其诸菩萨悉能领受。亦见自身于中修行。然不捨此处而见在彼。亦不捨彼处而见在此。彼身此身无有差别。入法界故。常勤观察,无有休息。不捨智慧,无退转故。

各位佛子!菩萨能这样以阿僧祇世界而入一世界。知道无数无量的众生,有种种不同的分别。又见无数无量的菩萨,都发菩提心,趣向菩提位。又观察无数无量的诸佛,在所有的国土,皆出兴于世。所有诸佛,所说佛法,所有亲近诸佛的菩萨,都能领受。修十定的菩萨,也见自身在十方诸佛的处所,勤习修行。然而菩萨并没有离开自己所住的地方,而到其他地方去。虽然在他处有菩萨在修行,可是那是菩萨的化身。他也不会捨弃其他世界,而归还所住的世界。在其他国土的身和在本来国土的身,没有什么分别。因为菩萨有法身,所以能入法界的缘故。菩萨常勤观察这种境界,没有休息的时候。也不捨弃智慧,时刻在修行,直向前精进,无有退转的时候。

如有幻师,随于一处,作诸幻术。不以幻地故,坏于本地。不以幻日故,坏于本日。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无国土,现有国土。于有国土,现无国土。于有众生,现无众生。于无众生,现有众生。无色现色。色现无色。初不乱后。后不乱初。菩萨了知一切世法,悉亦如是,同于幻化。知法幻故知智幻。知智幻故知业幻。知智幻业幻已,起于幻智,观一切业。如世幻者,不于处外而现其幻。亦不于幻外而有其处。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于虚空外入世间。亦不于世间外入虚空。

好像有个幻术师,在一个地方,能作种种的幻术。不会因为在这个地方作幻术的缘故,而把这个地方破坏了。不会因为他在这一天来作幻术的缘故,而把这一天变坏了。

菩萨中的大菩萨,也是这样的情形。能在没有国土的地方,而现出有国土。又能在有国土的地方,现出没有国土,有无皆能随意变化。又能在有众生的国土中,而现出没有众生。又能在没有众生的国土中,而现出有众生。在没有颜色的地方,能现出有颜色。在有颜色的地方,能现出没有颜色。但前边不会错乱后边,后边也不会错乱前边。

菩萨明了知道一切世间法,完全是这样,同于幻化。知道法是幻化不实的缘故,所以知道智慧也是幻化。知道智慧是虚幻不实的缘故,所以知道业是妄幻。知道智是虚幻,业是虚幻之后,又生起一种虚幻的智慧,来观察一切的业果。

好像世界的幻化一样,在这境界上就知是虚妄的;不是在境界的外边,而现出个虚幻;也不是在虚幻的外边,又有个实在处。

菩萨中的大菩萨,也是这样的情形。不是在虚空之外,另外找个世间;也不是在世间之外,另外找个虚空。虚空和世间,本来是一体。

何以故。虚空世间,无差别故。住于世间,亦住虚空。菩萨摩诃萨于虚空中,能见能修一切世间种种差别妙庄严业。于一念顷,悉能了知无数世界,若成若坏。亦知诸劫相续次第。能于一念现无数劫。亦不令其一念广大。菩萨摩诃萨得不思议解脱幻智。到于彼岸。住于幻际。入世幻数。思惟诸法悉皆如幻。不违幻世。尽于幻智。了知三世与幻无别。决定通达,心无边际。如诸如来住如幻智。其心平等。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知诸世间皆悉如幻。于一切处。皆无所著。无有我所。

为什么缘故?因为虚空和世间是一体,没有分别的缘故。在虚空的外边,没有世界。在世界的外边,没有虚空,即虚空即世界。所以住在世间,也就是住在虚空。大菩萨在虚空中,能见虚空即世间,世间即虚空。又能修行一切世间种种不同妙庄严业,也就是在世间而修出世间的法。

菩萨能在一念之间,能把宇宙万事都了知。又能了解知道无数世界,或者是成,或者是坏。也知那个劫和那个劫相接续的次第。能在一念之间,现出无量无数劫。也不会令一念的时间,而广大增为长劫。

菩萨中的大菩萨,得到不可思议解脱如幻的智慧,达到究竟的彼岸。住在幻化的里边,入世界的幻数中。思惟一切诸法,悉皆如幻,不可执著。虽然是虚妄,可是也不违背虚幻的世间法,而把虚妄的智慧没有了。要了知三世与幻化没有分别,决定通达,心是没有边际。好像一切诸佛,住在虚妄的智慧中,其心是平等。

菩萨中的大菩萨,也是这样的情形,一切无所执著,知道一切世间,都是虚妄,都是幻化。在一切处,皆无所执著,也没有一个我,也没有一个我所有。

如彼幻师,作诸幻事。虽不与彼幻事同住。而于幻事亦无迷惑。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知一切法到于彼岸。心不计我能入于法。亦不于法而有错乱。

好像幻术师,他能作一切游戏的幻事。虽然不和彼幻事同住,但是知道一切幻事,皆是虚幻,不会被幻事所迷惑。菩萨中的大菩萨,也是这样的情形,知道一切所有的法,到究竟的彼岸。心中不计较我能入到究竟的法。也不会对法认识不清楚,也不会有颠倒而错乱。

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二妙光明大三昧善巧智。   

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所修第二定,妙光明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菩萨明白一切境界,明白一切诸法,而不执著一切境界,不执著一切诸法。这就是「见事省事出世间,见事迷事堕沉沦。」总之,凡夫即迷惑一切事,菩萨则觉悟一切事,所谓「迷者众生,觉者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