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培法师讲述

己二 能应六天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此明能应六天,但这所谓六天,不是通常说的欲界六天,因此应化的六种天中,包括有欲界天及色界天。至无色界天,是没有色法的,亦无身相示现,所以经文中没有说无色界天。凡所示现的身相,必为物质与精神和合的生命体。无色界有情,既是纯属精神活动,所以不说无色界的身相示现。

若诸国土中,有这么一类众生,‘应以梵王’的‘身’相而‘得度者’,观世昔菩萨大慈大悲,‘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梵王,是指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王。初禅,计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的三天。梵众天,是大梵天中的普通梵民;梵辅天,是辅助大梵天王的臣佐。因有所统领的天人,当然就有辅助梵王统理天国的臣佐。梵王,就是大梵天的天主,为印度婆罗门教所信奉的梵天,亦即现代基督教、天主教所信奉的上帝。

以婆罗门教的思想说:我们这个世界人类,乃至一切有情,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都是大梵天王所创造的。因此,婆罗门教把大梵天看成是人类宇宙的创造者。梵天本身是无始无终永恒不变的,是能支配及主宰人类一切的,所以梵天在印度婆罗门教中的地位很高。

但在佛法立场上看,梵天于宗教上,是属于一神教所信奉的对象。其贪欲心极为薄弱,如欲界所有的物欲与淫欲,均已暂断,嗔心更是不会生起,所以凡是一神教徒,都认为创造神是最仁爱的。但以佛法说,嗔恚心诚然不起,贪欲心确亦很淡,但憍傲与谄媚心理仍常作祟!

关于这,佛经中曾有这样的说明:佛世时,佛弟子中有位马胜比丘,一次曾去梵天王宫,正好遇到梵天为其臣民训话,而且非常自傲的说:我是世间主宰者,是人类的创造者,是绝对究竟者,是最极安乐者,你们是我的子民,不能到达我这样的地位。兴高采烈的正讲至此,忽见马胜比丘站在面前,立刻停止不讲下去,且将马胜比丘引至无人之处,然后悄悄的向马胜比丘说:刚才我对臣民说的话,请你别要认真,并请千万不要在他们面前揭穿我的戏言。由此可看出梵天的两种烦恼:在臣民前所表现的是憍傲,在马胜前所表现的是谄媚,所以仍有烦恼存在。

生天,如生欲界天,只行五戒十善即可,如生上二界天,还得加修禅定。但这还只能做到初禅天的天臣和天民,如要做大梵天王的话,必须更修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可见作大梵天王,亦不是简单的事。做到大梵天王的地位,在婆罗门教中,固然至为伟大崇高,但佛法认为,不过是一天王而已,还不能超出三界,了脱生死。

梵天虽自认为是宇宙人类的创造者,但却无力挽救这个苦恼的现实世间,所以当佛出现世间成正觉后,最初原想不说法的,后因大梵天王的请求,佛才开始为人类说法。即此一点,可以证明真正能救世间的,唯有佛陀。如梵天有力量救世间,那又何必请佛说法?亦因如此,梵天归依了佛陀,成为佛法中的护法者。

如一般的寺庙佛殿中:大乘佛教,在佛像旁,多塑文殊、普贤二大菩萨像;小乘佛教,在佛像旁,多塑迦叶、阿难二大尊者像;但有些地方却例外的,在佛像旁,塑有大梵天王及帝释天像。这因梵天与帝释,是佛法有力护法的关系。观音菩萨知道这类众生,不是其他身分可以度脱得了的,所以就现大梵天王的身相,来为他们说离爱断欲法,四无量心法,让他们依法修行,进而获得身心解脱。此天所以叫做梵天,是因无有爱欲而得清净色相的原故。

其次说应帝释身。帝释,是欲界的天人。欲界六天,分为两类:一是地居天,一是空居天。地居天有二,就是四天王天与忉利天。帝释,是忉利天主,居于须弥山顶。忉利天,亦称三十三天,谓四方各有八天,共有三十二天,加当中的帝释天,就成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在佛法中,亦有一段因缘:谓于过去久远以前,当迦叶佛的像法期间,有个穷女子出现于世,见到一尊迦叶佛的塑像,像上的金已剥落,觉得不很庄严,于是发心欲为佛像装金,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只好向人乞化,把一点点钱积聚起来买金,金买好了,又请三十二位工匠来铺金。匠人感于贫女乞讨钱财来为佛像装金的虔诚,乃共发心义务来完成这一工作,由于这一福德善根因缘,他们死后就生到忉利天上,三十二个工匠做三十二天的天子,贫女为三十三天的天主。

帝释是略称,具足应云释提桓因,义译为能天主,亦佛法中的护法神,与中国向来说的玉皇大帝相似,所以有人以玉皇大帝比喻帝释天。因帝释是佛法的护法神,所以常来人间听佛说法。当其正闻法时,对佛所说世间无常的道理,尚能深自领悟,但一回到天上,即为天上的欲乐所迷,忘记了什么叫做无常,当然也就不能如法修行。

关于这,佛经中亦有这样一个说明:有次帝释来人间听法后,表示回到天宫,定要好好修行。待帝释回到天宫后,佛的神通第一大弟子目犍连尊者,为了考验帝释是否真的修行,紧随帝释天后,亦到忉利天宫,竟见帝释天终日在享受五欲快乐,根本忘了修行的这回事。目犍连尊者为了警觉帝释天,特以神通力令天宫震动。帝释惊悸之余,一眼看见目犍连,即很诚恳的说:尊者!你怎么与我开这么大的玩笑?使我的宫殿都震动起来!尊者开示他说:刚才你从佛处闻法回来,说要如法修行的,怎么一回到天上,就忘得一干二净,只知道享受欲乐呢?天宫震动,是警告你世间一切是无常的,欲乐不可贪著,亦是不可靠的,你为什么这样迷恋于欲乐呢?

若诸国土有这么一类众生,‘应以帝释身’才能‘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说什么法?为说生灭无常的真理,令其觉悟世间无常,依法修行而得解脱。

自在天身,是应六天中所示现的第三种天身。自在天,即他化自在天,为欲界的最高一层天。所谓他化自在,是即表示这天所有的种种娱乐,不用自己费力去变化,自有其他天人变好各式各样的五欲快乐,供其无碍自在的享受,所以称为他化自在天,这是他福德所感的。智论卷九说:“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颂疏世间品卷一说:“他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

此欲界的自在天与色界的大自在天,以佛法说,都是违害正法的魔王天。通常说的天魔,就是指此。如佛弟子修行得法,魔王就会下来扰乱,使行者增添很多麻烦。如释尊于菩提树下成道前,即曾遭遇魔王扰乱。魔王扰乱,有软硬不同的两种办法:软的办法,是以种种欲乐的引诱,如魔女的媚惑,王位的赐与,财利的奉赠等;硬的办法,是以种种手段的威吓,如魔兵魔将用刀枪剑戟等对付。但佛当时对这一切,根本不加理睬,亦不为其所动,真正做到儒家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工夫,所以佛能降魔而成正觉。降魔,即是降伏这他化自在天的天魔。

魔王是扰乱修行人的,所以普通都说魔王不好,要远离魔,不但不予合作,亦不与其往来。但大乘佛法,对魔王亦要感化;魔王本处在黑暗中,要劝导他走向光明;魔王行为是要向下堕落的,即鼓励他不断向上;魔王动念大都趋向恶的方面,即要设法使他改恶向善。所以世间若有众生,‘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所说,不是魔王法,而是如来正法,使之由黑暗走向光明,由堕落走向升华,由罪恶走向纯善,使之改邪归正,终于得到解脱。

魔王与佛是敌对的,发现佛身去感化他,不特不接受感化,且可能更会与佛对立,发现菩萨身去感化他,他亦会感到你是争取他的眷属的,同样不会接受菩萨的教化。在此情形下,只好示现同样的身分,首先与他打成一片,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再以佛法加以劝导,令改邪归正做好人,进而引之入佛法中来,唯有运用如此方便,才能度化自在天魔。所以大乘佛法,不但不厌魔恨魔,而且对魔予以高度的同情和怜愍,以佛法转化他,才是佛法精神。若遇魔来,即立刻的离开,对之不加理会,那么,世间的恶魔和恶人,不是永远不能受化,不能改邪归正了吗?所以菩萨度化众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对象,就是天魔都要现身度化。大乘佛法的伟大,即在于此。

大自在天身,是应六天中所示现的第四种天身。大自在天是中国话,印度叫做魔醯首罗天,亦即大魔王天,在色界第四禅广果天上的一天。与前自在天,同样是扰乱修行人的魔鬼,其道理和前面所说是一样的。智论所说三目八臂骑白马执白拂者,就是外道所奉祀的大自在天。若有国土众生,‘应以大自在天身’才能‘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使令从佛法的修学中,而得身心的自在解脱。

说到这里,或者有人要问:菩萨为什么要现魔王身说法?这在维摩诘经不思议品中有这样的话说:“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现作魔王”。示现魔王身的菩萨,不特不为魔众所娆,且能如法教化魔众。因为必须现魔王身才能感化他们,所以不得不如此方便示现。但这不是普通眼光可以看得出来的,是以吾人别把魔王看成真正的魔鬼,有的应以菩萨来看待的,这从菩萨示现魔王可以得到证明。

天大将军身,是应六天中所示现的第五种天身。查此天大将军,是帝释天的家将,经常保护帝释天的,亦属欲界忉利天的天人相。在一般人看来,帝释是常受快乐的,而且其所受快乐,非人间所可比拟,但帝释亦时受战争的威胁,因阿修罗常来向其挑战,而发生激烈的战争。每当帝释与阿修罗作战时,那个首先出阵交锋的,就是这位天大将军,经中有时叫做那罗延将军,或坚固力士、金刚力士等。佛教山门内俗称哼哈二将的,左边就是那罗延坚固力士,右边就是那密迹金刚力士,而此统称天大将军。天大将军为菩萨之所示现的,如韦陀赞中说的“韦陀天将,菩萨化身”,是最好的明证。菩萨化身的韦陀,为佛法的护法神,手中持有金刚降魔杵,镇守山门,拥护佛法。此菩萨示现的天大将军身,不一定是指那位菩萨,有时可能是文殊、普贤,有时可能是观音、势至。现在本经说:若有国土众生,‘应以天大将军身’才能‘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以化度之,使他从佛法的护持中,逐渐走上解脱的大道,甚至令其成就最高无上菩提。

毗沙门身,是应六天中所示现的第六种天身。毗沙门是天王,为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闻天王。四天王天,属欲界地居天的第一天,居于须弥山的半腰。东方名叫持国天王,南方名叫增长天王,西方名叫广目天王,北方名叫多闻天王。多闻,为毗沙门的义译,亦译遍闻、普闻,不过通常都叫多闻。在婆罗门教,将之称为财神,即守护财宝的神。佛教大寺庙中,山门内有四大金刚,即此四大天王,皆为佛法的护法神。能修五戒十善的,即可上生四天王天,世间若有一类众生,以其他的身分不能度化他,‘应以毗沙门身’才能‘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说什么法?除了令其好好的做佛法的护法外,并且为说五戒十善的生天法,使之以此为阶梯,而逐渐的趋向解脱之道,以求得身心解脱。

由此可知佛法流行在世间,不但要有弘法者,还要有护法者,如在家学佛的国王大臣以及一般男女居士,都是佛法的护持者,佛陀有时曾郑重的将护持佛法的责任,付托一般居家学佛者的。天神护法,现在不妨说一实例:如佛教比丘、比丘尼戒律,依照向来所说,白衣是不许可看的,诵戒时,白衣亦是不可听的。佛在世时,一次比丘们举行半月诵戒,有人在门外偷听,可是护法神见到,立刻以金刚杵,对偷听者,当头击下,令他赶快离开。证知有护法天神护持佛法的。

观音菩萨应现天身,如上所说,只是欲色二界的六种天身。于欲界中,说到地居的二天,空居的他化自在天,没有说到夜魔、兜率、化乐的三天;于色界中,说到初禅的梵天,四禅最高的大自在天,没有说到其他的诸天;而于地居的四王天中,亦只说到北方多闻天王,东南西的三方天王,亦未说到,这是什么道理?是不是菩萨不应其余诸天之身?不!菩萨任何天身都可示现的,现在所以没有说到者,是举一以代表其余,免得经文过于烦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