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研究所设立的重要

佛教讲信解行证,信仰三宝、信仰因果、信仰业报、信仰功德。但这个信必须是正信,不是邪信,也不是迷信。为什么是正信?为什么与迷信、邪信有区别?这就必须要去了解,在信仰佛法中要做到信解相宜,才能巩固正信,结合实践,才能得到受用。

佛法从汉代传入以后,一直到隋唐都很兴旺,高僧们的学问很高,精通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别精通佛教的教理。他们研究各大经论,并根据自己思想的发挥,建立了各个宗派,佛法在这个时候很昌盛,对当时社会的稳定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宋明以后,教义不昌,逐步流于形式,佛教教义不能弘传世间,佛法的弘扬就受到影响了。清末民初以后,由于杨仁山居士的提倡,创办祇洹精舍,佛法逐步在居士中得到弘扬。以后有太虚大师出来弘扬佛法,创办了各个佛学院: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柏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在他晚年时,还办了巴利三藏院,佛教教义才得到弘扬,佛教在这时逐步走向复兴。所以寺庙应该是宣扬佛教文化的寺庙,弘扬佛法真理才能真正住持正法,使众生得到利益,使社会稳定,因此佛教文化研究所的设立是相当重要的。

佛教文化中最重要的是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即佛教的教理。从传入伊始到现在,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不管在音乐、诗歌、哲学、科学、雕塑、绘画、寺庙建筑、美术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重要的体现,其表现形式和内容都与中国佛教文化密切不可分割。所以今天要净化社会,净化人心,必须要弘扬佛法。

各位师父和居士设立佛教文化研究所,开设佛教文化讲堂,这个方向很正确,很重要,是高瞻远瞩和契理契机的。所以我来到这里很欢喜,很高兴。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佛法的弘扬与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我将自己这方面的学习心得,提出来跟大家交流,希望大家提出指正。

一、和谐的重要

大家都知道当今社会的形式,我国正在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求能够在和谐中稳步发展,使国家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复兴,以期达到小康之治,小康社会。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些宗教界人士、爱好和平的人士,就希望世界和平,没有战争,没有灾害,全世界人民都能过安定的生活。故从国内国外来看,和谐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我们的国家由于“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影响,一些余流仍还存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对文化的冲击很大。由于人们的私欲贪心,导致权钱斗争,逐步就形成了贫富悬殊,尽管中央在宏观方面有调控,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现在党和政府,用各种措施来进行文化建设。上两次在北京开会,这次在三亚开会,中央领导人都强调:宗教在现在有它特殊的作用。就是说以宗教教义,能够使人们减少贪欲、淡化贪心,达到内心平衡,从而使斗争逐步淡化减少,宗教在现在要起这么一个特殊作用,因此就鼓励我们要宣传佛教,弘扬佛教教理。

世界方面呢,有些大国强国,偏重于国防经济预算,用大批的经费来搞军舰、大炮、原子弹、核弹,造成一种战争的威胁。在中东地区,由于民族宗教的问题,局部战争一直没有间断,加上恐怖主义分子不择手段到处制造恐怖,引起人们惶恐不安,这些都是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以宗教精神,特别是弘扬佛教文化,把爱好和平的人们团结起来,使人心逐步走向正道,趋向和谐,做到互利、互助、平等、互爱,互相尊重,和平就可以实现。

所以,根据目前国内国外的形势来讲,发扬佛教和谐的真理,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我们今天来讲,即要宣传发扬传统文化,特别是要宣扬传统文化中之佛教文化的真理。

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多民族国家。为什么中国能成为一个土地广阔、人口众多、民族繁盛的大国呢?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儒教、道教、佛教从中起了很大作用。过去中国社会三教并存,互相尊重。

从儒家来讲,是以“仁”为中心,讲仁爱,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字一百多处。由仁爱的发挥,就提出仁、义、礼、智、信,提出四维八德,这就形成了我们中国道德的系统。

道家讲柔和,讲宁静,讲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其中心还是个和字。这个“和”不管是儒家讲,还是道家讲,都是根据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什么叫天道?就是谦和之道、柔和之道、和合之道,这是自然运行的法则,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春天,当温暖的季节来临的时候,万物生长,生生之气不息,这种“生”的中心就是仁,表现为天心仁爱。这一个中心不管儒家道家、诸子百家,都是离不开的。

而“和”的内容在佛家来讲,其内容很多,境界更高,对象更广,目标更远。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以前江泽民提倡“以德治国”,现在胡锦涛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其中心就是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胡锦涛在“如何加强共产党员的执政能力”中提到“党员必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常修为政之德”,《论语》上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之德”就像北斗星一样,在天气晴朗的晚上放光明,周围是众星环绕,说明居的位置很恰当,就能高瞻远瞩,得到群众信仰、拥护,有这个德就可以加强团结,增进民族利益。

“常思贪欲之害”,这就涉及佛法的中心了,佛法讲修行,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首先要消灭贪心。一般的人呢,由于贪心追求物质,追求五欲享受,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由嗔恨引起斗争,有斗争就有杀戮,就会形成混乱,家庭就不和睦,社会就不稳定;这些都是由于痴啊,痴就是无明,不懂得因果、解脱的道理。所以佛法修行的中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首先要断贪,淡化物质享受,少欲知足。

“常怀律己之心”,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要宽厚,平等对待。这一点在佛教的戒律中,从居士戒、比丘戒到菩萨戒,发挥得很完善。佛教戒律的中心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对人要宽厚,要尊重。

所以胡锦涛说的这一句话,完全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佛家思想而来,尤其是佛教精神体现得很完备。他另外还有几句话:“权为民所享,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利要人民享受,感情要系在人民身上,利益要替人民打算。当含有这些内容的文件发下来以后,我读了很感动,若能够这样,就能够真正实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繁荣昌盛。对于世界来讲,世界人心就能够净化,趋向和谐,就可以保持和平,进而消灭战争、消灭灾害。

二、佛教关于和谐的内容

(一)和谐首先要从心灵深处做起

佛教的经典,不管小乘经典还是大乘经典,都有“心净故国土净,心染故国土染”的内容,特别是大乘经典,如《华严经》、《心地观经》、《解深密经》、《维摩诘经》、《楞严经》、《楞伽经》里面讲得很多。《华严经》里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心,无法而不造”、“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佛的心境广大如虚空,可以容纳万象,我们就要学习这个心。

佛教讲和谐,首先就要求我们自己从内心深处要善良、慈悲,具有大悲、大智、大愿的心,再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就不会流于形式。假如只是在形式上、表面上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貌合神离,遇到具体问题,就将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金刚经》讲:“庄严国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庄严国土必须从内心深处庄严。佛说庄严国土不是口头上的,不是形式上的,而是首先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就是说要内心净化,内心净化以后,内心与形式相结合,这就是中道,就是佛法所说的庄严。《金刚经》上的这一段话的深意是一种辩证的统一:佛说庄严国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所以和谐要从心灵深处做起,发挥心灵的光辉,才能求得真正的和谐。

(二)发挥众生的佛性是道德的根本

一般来讲,作为人要发挥心灵的光辉。心灵一方面是仁,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另一方面是智,因为人的生活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互相帮助,才能成为人群,组成社会,彼此都有密切的关系;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敬,共同合作来谋取共赢利益,这个就是智慧,叫做“智”。所以心灵的本性离不开仁与智。

在佛教来讲,这就是佛性,佛性就是觉性,觉性就包括大悲大智大愿,必须要恢复发扬这个觉性。这个觉分为本觉、始觉、妙觉。本觉就是本有的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众生平等;但是要发扬这个佛性必须经过熏习佛法、皈依三宝、明因识果、止恶行善、学习经典,这个叫始觉,就是开始觉悟了;由始觉经过一定的位次,从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到究竟位,这是唯识学讲的五位、《华严经》上讲的五十二位。我们经过这五位或者是五十二位的修学,就可以达到等觉,进入妙觉。所以佛教尊重众生的佛性,发挥人生的灵性,就是发挥众生的佛性,这是道德的根本。 

(三)从因上着手就能实现和谐

从闻熏到行,因行与大乘佛果相应,有因必有果。这个道理大家多想一下,比如我们从重庆坐火车到北京,或者乘飞机到北京,一般来讲,我上了飞机,或者上了火车就等于到了北京,你假若不上飞机,不上火车,你没有这个因,你就没有到北京的这个果。

老子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达到目的,就要开步走,开始走,就可以满愿。所以佛教讲因果,有因必有果。从法义讲,因果能够同时。佛教唯识学讲四因、六因,六因里面的相应因,就是因果同时的意思,有因就有果。明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丝毫不会怀疑,会积极从因上去改变,多种善因、净因,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去做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和谐自然就会实现。

(四)缘起性空的佛教中道思想能够彻底实现和谐

从缘生法讲,诸法相资相助,相依相存,平等相待,和谐相处,这是佛家缘起论或者缘生论的中心。佛教教义的中心、五乘共法就是因缘生法。包括两方面:一是讲因果,有因必有果;二是说明诸法的存在,一切生物的存在都离不开缘,有因有缘才有果,而这个缘又相望,互为因果。

从时间上讲,前前无始,后后无终。有过去、现在、未来;过去,还有过去、现在、未来;未来,也有过去、现在、未来,相续不断。从空间上讲,这个缘的存在、果的存在,离不开其他的缘,其他的缘又离不开其他的缘。缘生无尽,无尽缘起,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互相依存,互相帮助,是一种平等的关系。那么这个教理就是《华严经》、《法华经》的中心思想。《法华经》的十如观、《华严经》的法界观,就以这个为中心。这个教理是很精深博大的,从缘起的关系,就可见到空性,明缘起性空,就可以消除我执,达到真正的平等。依缘起故懂得因果,依性空故消灭常见,非断非常,就是佛教的中道思想,若人人依此思想去努力,就能够彻底实现和谐!

三、佛教实现和谐之行

佛教讲信解行证,了解、懂得道理以后要付诸行动,就不会流于空谈。佛教实现和谐之行有以下五点:

(一)依人乘的五戒十善可实现淑世善民、济世利群

依人乘的五戒十善、明因识果、止恶行善,就可实现淑世善民、济世利群。五戒十善以因果思想为指导,属于佛法的人天乘。太虚大师讲,学佛先从做人起,要具备人的道德,完成人格;在这个基础上修解脱行,发菩萨心,趣向佛果,就是人生佛教。所以学佛首先要做人,太虚大师有首诗:

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这是真理,也是符合现实的。

中外历史上有几个出名的皇帝,如印度的阿育王,中国的梁武帝唐太宗,他们信仰佛教,除了自己皈依三宝以外,还大力提倡五戒十善。印度的阿育王过去曾是个暴君,东征西讨,南征北伐,杀了很多人,后来在高僧点化之下,皈依三宝,成为三宝弟子,以佛法治国,成为贤君。他把三皈五戒十善制定在国家的宪法之中,现在叫宪法,过去就是诏令,凡是他的臣民必须要皈依三宝,信仰因果,严守五戒十善。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在统治南朝的时候,除了修建庙宇、剃度僧侣以外,还请高僧讲经说法,提倡戒杀放生、吃素、勤劳朴素,这些都是佛法思想、佛法精神。在南北朝中,他统治的朝廷延续了47年之久,其他许多朝廷,几年就被推翻了,甚至一年就被推翻了。

唐太宗在玄奘法师的感化之下,提倡佛教,以佛教精神治国。我们国家在唐代时,佛法最兴盛,建立了各个宗派,文治武功,人民安乐,是一个太平盛世的朝代,这些都得益于佛教思想的弘扬。因此,从历史上来看,每一个朝代的治乱兴衰都与道德有关系,而道德中特别是佛教的和谐思想、佛教教义是否得到发扬,关系很大。

所以依人乘的五戒十善、明因识果、止恶行善,就能实现淑世善民、济世利群。要实现这些,我们的佛教居士林、佛教文化研究所、佛学社,就要团结居士,建立正信,沟通佛教文化,传播佛教精神,这个责任很重大。

(二)依声闻乘行果守持戒律可熄灭社会的权利斗争

依声闻乘行果守持戒律,淡泊宁静,少欲知足,就可熄灭社会的权利斗争,使人们内心宁静平和。这是个很根本的问题,声闻乘行果,就是讲净化人心,达到内心的解脱。如何达到呢?淡化物质,减少贪欲,过少欲知足的生活,在生活上要勤劳朴素,这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使人心在宁静中求得平和,家庭如是,社会如是,那就是一个和谐世界。依声闻乘行果,就能达到这个境界。

(三)依菩萨行的大悲大智可庄严国土、净化世界

依菩萨行的大悲大智、福慧双修,度诸苦厄,就可庄严国土、净化世界。修菩萨行就叫广大行,为什么叫广大行?就是发菩提心,包括大悲大智大愿大无畏,做到悲智双运、福慧双修。在佛家来讲,我们要修德。德是什么?以悲为主,有悲心就有德,慈能予乐,悲能拔苦,这是最高的德,有德就有福,就一切吉祥。有德的人,诸佛护念,人天欢喜,众人拥护。所以必须要修德,修德才能得到福。

佛教提倡做好事,存良心做好事,小善要做,大善也要做,积小善成大善,积小功德成大功德,这个人就有福,诸佛就护念这个人、人天欢喜,就可以化险为夷,化凶为吉。但是单有福还不行,还要有慧。慧是什么?就是明因识果,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根据这个慧有正见,就可以走正道,才可以开悟,才可以证菩提,所以要做到悲智双运,福慧双修。在这个基础上,度脱一切苦厄,救苦救难,像观音菩萨一样,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四)依六和僧团的精神可实现家庭、集体、社会、国家的和谐

佛家讲和合,具体表现在僧团里的“六和合”。这个和合有理和、事和。理和就是必须懂得佛法真理,依佛法起大般若,以般若证得菩提。

事和就是在生活上,大家共同在一起,做到六种和合:

1.身和共住。身和就在一起,同在一起住。

2.口和无诤。大家彼此之间,不要挑拨是非,不起争论,不要专门看别人的短处,要看别人的长处。

3.意和同悦。大家内心要以法悦为食,要充满法悦,得到法喜,要有这个意、这个心。

4.戒和同持。戒律是大家共同修持的,大家都要遵守这个戒律。居士团体要遵守五戒、或者八关斋戒、或者在家菩萨戒。出家团体必须遵守沙弥戒、比丘戒、出家菩萨戒,要培养道风。

5.见和同解。知见大家要了解,我们在座的各位,我们的佛法研究所,研究某一个问题、某一部经、某一个论,大家都得到了解,大家都得到提高,都能够享受这个法益。

6.利和同均。在生活上,穿衣吃饭、旅游、交通各方面,大家共同享受,不要搞特殊。

这就是六和合的精神,这个六和合精神虽然是出家僧人讲的,实际上贯通于出家在家,都需要这个和合精神。

假如家庭实现和合,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社会有这个精神,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稳定的社会。国家有这个精神,就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走向富强的国家。世界有这个精神,那就是一个和平的世界、没有灾难的世界。

实现六和合,要具体体现在行动上。佛在世时,建立祇园精舍、竹林精舍等许多精舍,就是一个个的和合僧团,其中包括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佛说法时,千二百五十余人,其中有大菩萨,有居士,这就是个和合的集团,这个和合的集团到中国来就发展成为寺院,在家信众的各种团体也是根据这个和合精神,发展起来的。

(五)依四无量心、四摄践行菩萨道

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依四无量心实行四摄,实际上就是菩萨行,我把这个特别提出来,重在四摄。四摄就是菩萨以这四种方便来摄受人群、摄化众生。

布施,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解决困难,以物质来供给别人,帮助别人。法施就是以佛法真理来解决迷惑。无畏施就是解决别人的恐怖、不安全,让别人远离恐怖,得到安全。

爱语,人与人之间要说爱语、和合的语言、真实的语言、正直的语言。要从爱语中取得和谐。不要说挑拨话,不要说粗恶话,不要说谎话,不要说下流话,要说和合语。

利行,利益人民的行动,就是尽义务而不享权利,尽量做好事而不吭声,不张扬。这是很了不起的。

同事,就是共同遵守法律、纪律,共同生活,甘苦与共。

这个四摄是相当重要的,是根据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来的。慈能予乐,悲能拔苦,见善随喜,平等待人,不分男女,不分尊卑老幼贵贱。以四无量心来实行四摄,就可以实现人间的和谐,实现世界的和平。

以上这五点,就是在行动上,从做人到修解脱行,由解脱行到修大乘的菩萨行,包括五乘。宗喀巴大师写的《 菩提道次第广论》,分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下士道就是讲做人,要保持人身。中士道就是讲出离心,要守戒,要少欲知足,要淡泊生活,要勤劳朴素。上士道就是菩萨行,以菩萨的大悲大愿大智修四摄六度。所以实现和谐之行,就包括这几个阶段,这是佛家的和谐之行。

四、总结

(一)佛法是实现真实圆满的和谐

总的来讲,佛法是实现真实圆满的和谐。如何实现呢?首先要从心做起,而心灵的体现就是慈悲、智慧、公正、宽厚。要把我们心灵的宝珠发掘出来,使它放光辉,得到明心见性。

(二)和谐的目的

1.实现社会的和谐

就是使人人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包括对一切生物。一般人们讲和谐,乃至于儒家、道家讲和谐,都是讲仁;佛家的境界就比较高,佛家的和谐遍及于一切生物,包括胎、卵、湿、化、飞、潜、动、植。《金刚经》上讲:“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要使这些胎、卵、湿、化、飞、潜、动、植都避免恐怖、避免压制,能够安静地生活。为什么佛教的菩萨戒,第一条要戒杀生?什么原因?就是注重一切生物,把慈悲和谐运用到一切生物身上。

2.实现自然的和谐

这一点佛教的菩萨戒、比丘戒都讲过。不要破坏自然,不要破坏园林,不要砍伐森林,不使自然染污、空气染污、环境染污。假如自然、园林、绿化遭到破坏,那一切都被染污了,疾病就要出现,灾害就要出现了。所以必须要真正爱护自然,爱护生物,从而达到环境净化、社会净化,整个世界才能净化,才能实现和平,消灭战争,才能实现过去我们中国所讲的大同社会、佛家讲的人间净土。

我曾经读过欧洲学者的著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把《理想国》、《乌托邦》与我们中国所讲的大同世界,与佛家所讲的人间净土来比较,其境界差得很远!他们现在根本没达到,所以欧洲文明不同于中国文明,东西方文明的差别很明显。因此我们必须以东方文化的和谐精神,儒家的、道家的,特别是佛教意义上的和谐思想为指导,才能够真正实现全世界的和平。

2005年6月18日讲于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