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学习佛法的,或者一时不能学法的,包括增上慢者,如何引导他们,帮助他们了解真理,断除疑惑,最好的方式是什么?舍利弗继续代众生请问。以下就有几种譬喻,火宅及四车喻、穷子得宝喻、衣里藏珠喻、药草喻、化城喻、渴者凿井喻。

什么是三藏十二部

三藏教理的组织中有十二分教,即佛的说教是依十二种方式,佛说的一切法,皆可统摄为一修多罗,类集为经律论三藏。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

由于一切经的经文体裁和所载的事相不同,故从三藏分出十二种名称,通称三藏十二部经,总则称一切经,别则称十二部,但并非每一经都具有十二部之名。

十二部经略解

譬喻即十二部经之一,我先介绍一下十二部经:

(一)修多罗,又叫素怛缆,意译为经或契经,如《四阿含》、诸大乘经、戒经以及三藏内外的一切经典,都名契经。但此处所说的契经,是单指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相当于佛经中散文部分,故又称长行经。

(二)只夜,意译重颂或应颂,偈颂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或三、四、五、六为一颂。凡经中偈颂,以偈颂体裁重述前面长行经文大义的,名“重颂经”。

(三)和伽罗那,译为授记,凡经中佛于菩萨授将来必当成佛的悬记,或于缘觉后世当得道,或于声闻人今后世得道、记六道众生后世所受果报之处,即名“授记经”。

(四)伽陀,此译讽诵,或孤起颂,不依长行,直截以偈颂的形式显示诸法的经,如《法句经》等,名“讽诵经”。

(五)优陀那,此译自说或无问自说经,凡无请问者佛陀自己宣说的经文,如《阿弥陀经》等,名“自说经”。

(六)尼陀那,此译因缘经或缘起经,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故名“因缘经”。

(七)阿波陀那,意译为譬喻,凡经律中所说譬喻,以譬喻显示法义之处,故名“譬喻经”。

(八)伊帝目多伽,翻译为本事,或如是语经,即经中讲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的经文,及教令精进求道解脱因缘等处,即名“本事经”。

(九)阇陀伽,翻译为本生经,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

(十)毗佛略,此译方广,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辩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如《菩萨地持经》卷三:“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十一)阿浮陀达摩,翻译为未曾有,即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十二)优波提舍,此译论议,即佛所说诸经,若作论议问答辩理,分别广说之经文,即名“论议经”。

这十二部经其中就有譬喻,这个譬喻,有事实、有道理,可以教育人。在大藏经中关于譬喻的有《法喻经》、《百喻经》等。

空中楼阁与瞎子摸象

中国过去的文学家鲁迅,称为文豪,他对于《百喻经》很感兴趣,他称赞这不单是些个很好的譬喻,而且蕴含着很深的哲理,说明佛陀的智慧很高。这是鲁迅称赞的,他还出钱委托金陵刻经处专门刻印《百喻经》赠送结缘。所以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充实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包括文学、哲学、诗歌、绘画、雕刻,都充实了。这个譬喻很多啦,空中楼阁呀、瞎子摸象、画饼充饥呀、说食数宝,等等。你看中国文学作品里面,这些譬喻不少,都是从佛经里面吸取了丰富的营养。

一个傻子,他看到那些有钱人盖起的房子,很华丽,他觉得顶层最壮观。他就努力挣钱,挣钱后他也来盖一幢高楼。他跟工匠讲:“底下这些层,你都不要建,你只是修那顶上一层就行了。”他要的是“空中楼阁”。这个匠人就笑,说:“你才傻哟,这个楼没有地基,没有一、二、三层,那里有空中楼阁?没有基础,哪有最高一层呢?”这就是空中楼阁的譬喻,让人们知道做事要从基础做起,不能凭空想像,不去从最基本的开始实践,最终只有逗得别人耻笑。

瞎子摸象也是。说几个瞎子都不晓得象的样子。有的摸到尾巴,他说是绳子;有的摸到耳朵,他说是簸箕;有的摸到腿,他说是柱子,有的摸到身子,他就说是墙。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争论不休。结果有明眼人一看到就笑,哈哈!你们说的那个象都不是本来的象,只是你们的感觉、空想、片面认识罢了。这形容世间上那种片面认识,瞎子摸象就这么来的,从佛经中来的。还有说食数宝哇、画饼充饥呀,这些内容都是来自佛经。佛说法,他喜欢打譬喻,说譬喻,用最简单的语言让普通的民众都能听懂深奥的佛法。

在中国古文体中有“赋、比、兴”,赋就是开门见山;兴就是用其它的东西作引子,再来说另外的内容;比就是譬喻。我在这里讲几个《法华经》里的譬喻:

火宅四车喻

下面就是佛为度化三种根机,为三种根机授记,就说三种譬喻,当佛说法,说到出世因缘后,第一批富楼那尊者为首的五百弟子授记,使之得到开悟。接着舍利弗请问,如何除掉一般人的那种疑惑,有什么很好的方式使他们免堕疑惑,能够纠正他们不正确的知见,佛就开始说“火宅喻”。

“火宅四车喻”是什么呢?就说有一家人,其中有一个长者,长者的几个儿子很顽皮,这些孩子只晓得娱乐玩耍(就像现在很多青年只晓得唱歌呀、跳舞呀、打牌呀,指这些),在家里游玩嬉戏。有一天房子失火,从外面烧起来了,这些孩子还在嬉戏、娱乐。长者在外面发现了,急坏了,要赶快把孩子救出来。为了使这些孩子能够逃出去,他就大声疾呼:起火了!起火了!喊他们逃出去。这些孩子说啥都不出去,他没听到,又不在意。长者很着急,深知孩子们是好玩成性,就想了个办法,就骗孩子们说外面有羊车、鹿车、牛车。他就说:“宅院外边有好的东西玩乐哟!”“什么好的东西呢?”长者说:“有能让你们玩得高兴的车子,有羊拉的车、有鹿拉的车、有牛拉的车,随便你们坐,随便你们玩。好玩的很啰!”“好啊!我们去玩车车哟!”这些孩子就不在里面耍了,想到外面的东西多好玩呀!大家从起火的房子里一起哄出来了。出来以后,这个屋子就烧了。这些孩子就跟长者要车,结果外面哪有什么牛羊鹿车,只有一辆平常乘坐的大白牛车。长者就说那你们去坐大白牛车,这能载上很多人,你们坐上去嘛。结果这些人就坐上大白牛车,解决了他们的危险问题。这个叫做“火宅四车喻”。

这个火宅好像我们这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并不安稳。欲界还逃不过“成、住、坏、空”的规律啊!我们这个地球有存在的时候、有破坏的时候、有空的时候。色界、无色界相对比较安稳。色界、无色界都是进入禅定状态(世间禅定)。那么到了最后,地球坏了,又到了空劫,根据佛经讲,那时众生由于劫浊,世界遭毁,大水从欲界天淹到初禅天,大火由初禅天烧到二禅天,大风由二禅天以上刮到无色界天。那个时候,不单地球受灾,水淹初禅、火烧二禅、风刮三禅。这就是那时的灾厄,你没有解脱的话,想躲也躲不过。

现在科学家也讲地球的寿命只有一百多亿年,还是要坏嘛,其实我们佛陀几千年前就预言了,在经里面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说明佛的智慧很高。到劫运来的那个时候,我们这个世界一切都要毁灭掉,而且是经过灾难毁掉,可怕得很呀!所以要努力修行,才能免去这些灾难。

所以我说有些人还贪一下权,贪一下钱,钱越多越好,权越高越好,我尽管死了,还给儿孙挣钱,买高楼大厦,置田园舍宅。穷的时候想到能吃一顿饱饭就好了,有饭吃又想有钱就成了,有钱的人想权,还要想独览大权。有大权位又想当皇帝,享受荣华富贵,贪心没有了期。勾心斗角,杀戳无数,登上帝位以后,想永远在位,永久享受。一般老百姓呢,这样舍不得那样舍不得,到一口气上不来了,他还是舍不得,要买好棺材,要埋个好地方。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呢,“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这一切都是空啊!

佛的基本精神就是,“无常故苦,苦故空,空故无我”。一切都是变化着的,变化就是苦态,我们要从中看到空性,要去掉我执,认识到这点才没有私心,才看得淡、放得下。看到世界的苦难,光知道逃跑还不行,那是小乘境界,要发菩萨大悲心,要来救苦救难,把这个世界变成净土,像阿弥陀佛一样创建极乐世界,让所有的生命都能因为你的努力而快乐。佛教不仅仅是让你拥有智慧,还要得到快乐,而且是永恒的快乐。这个永恒的快乐就是涅盘寂静,没有生,没有死,成就永恒的生命。

历史上的秦始皇,他想万万年地控制人民,统治人民,结果没坚守几天。他在陕西那个坝子上修坟墓,占地很宽,可是结果又如何呢?还不是荒冢孤坟,草露风灯。历代帝王都是这样的,慈禧太后也是这样的。可你看现在怎么样?那些文物贩子,到处挖墓,挖得尸骨狼藉,皇家气派见不到了,陪葬品什么都偷跑了,那不也是一场空嘛!那也舍不得、这也舍不得,死后都要荣华,结果怎么样?只是白白辛苦一场,还留下千古骂名。在佛的慧眼看来,这一切不外“成、住、坏、空”。整个世界,众业所成,它有毁坏的一天,有消灭的一天,而且在一场灾难之后终归消灭。所以《法华经》讲,“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这要我们猛醒,不要再贪着于物质的享受了,那是种下地狱的因啦。

在这个譬喻中,长者象征佛,孩子们就如众生,几个车子,羊车就代表声闻乘、鹿车就代表缘觉乘、牛车就代表菩萨,大白牛车就代表佛乘。我们的佛陀希望众生都登上大白牛车,大白牛车就是佛乘。好像长者对孩子说,你们赶快上来登大白牛车,羊车、鹿车都不要登了。佛说法就是希望众生得到这么个知见,悟入实相,证得佛乘。这是佛的苦心,这就是“开权显实”。

这个修行次第,第一就是要有出离心,出离心是见苦谛而修道,趣向解脱之道;第二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上求下化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对于佛法的态度,不仅仅是我个人学习了事,还要把我们所学的,所得到的利益,让更多的人来分享。发菩提心以后,生真空见,见诸法实相,达到无上菩提,证得佛乘。所以说三乘、说五乘是一种权巧方便的法门。

穷子得宝喻

有一个富豪,他的儿子小时候不听话,流亡乞讨在外。这个父亲呢是个大家,很富有,住高楼大厦,物质条件很好,但他同时也很思念儿子。他想这么多的财富,儿子不见了,在外面,今后交给谁呢?他那个儿子到处流浪,到处受苦,最后乞讨到这个富宅,也就是他这个父亲的门前来了。他在门口不敢进,又不晓得富豪是他的父亲。他看到这个富豪很威严,侍卫很多,他怕。这个父亲看到儿子来了,想招呼他,结果儿子跑了,跑到另外一个地方,父亲就想办法叫人把他儿子哄回来,让他做工打扫卫生。父亲为了权巧方便,穿起烂衣服,蓬头垢面见他儿子。最后慢慢地熟了,把儿子引到身边,叫他做很多事情,到了机缘成熟了,才正式认他做儿子,儿子也才知道这是他父亲。他就把他的田园、珠宝给他的儿子。这叫“得宝喻”。

这个譬喻中,父亲代表佛,儿子代表众生。父亲时常想念他的儿子,儿子在受苦,想把家业、把珍宝给他,但是儿子不见,后来见了也怕他,不能接近他,父亲就想尽办法使他在身边,最后把珍宝交给他。这就好象佛随时随刻都在怜悯众生,思众生苦。象你母亲一样,随常思念儿子,想方设法使儿子得到珠宝、得到安乐。所以佛说法也是因机施教,应病与药,想方设法,以种种方法使得一切众生归于一乘,都能成佛。就好像这个儿子得宝一样,儿子尽管不孝,到处逃避,最后还是被父亲想些方法,给弄到身边,认识他、教育他,最后把财产交给他。这个财产就是佛的一乘、涅盘、菩提,使众生都能够证得。这就是穷子得宝喻。

衣里藏珠喻

有这么一个人,随处漂泊,浪迹天涯,还爱喝酒。有天他醉了,他有个亲戚怜悯他,怕他将来受苦,趁他醉的时候就把那个珠宝给藏到身上衣服的夹层里面。醉汉醒来以后不晓得衣里有宝珠,依然自己到处漂流、受苦、受饿,到处乞食,向人要钱。在外面流浪一阵子,后来回到家乡,他那个亲戚发现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于是很怜悯他,就告诉他,你衣襟里面就有如意珠,取出来之后就能丰衣足食。你自己珠子在身,却到处要钱,讨口乞化,好愚昧嘛!经过提醒以后,他才取出宝珠,马上变成了富人。这叫“衣里藏珠喻”。

这个譬喻的什么呢?我们人哪,都有佛性,都有如来性,就好像一颗夜明珠藏在土里头,没有发掘出来,这个珠子就不放光。我们这个佛性也是这样子的。为什么会流转生死倍受痛苦呢?就是佛性没有恢复,被埋没了,由于无明障蔽了真心,不停地起妄心。有妄心、有无明就有烦恼,有烦恼就要造业,造了业就要随业流荡,来回受苦。假若人人都能发现这个夜明珠,这个夜明珠挖出来,我们就可以转妄为真,转众生成佛道。佛的指点就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像这个亲戚一样,指示这个醉汉,你衣里面有珠子都不晓得,到处讨口乞化、受苦、奔波劳累。愚痴啊!就这个道理。

太虚大师有一首诗,我在这里介绍一下,来勉励青年们上进。诗是这样的:

佛法欣闻坦荡途,

人人在握有灵珠。

四边莫触真般若,

中道何曾落有无。

“佛法欣闻坦荡途”,你得以听闻到佛法,修学佛法,就是走上了“坦荡途”。接触佛法是一个人的转折点,可以从六道升沉受苦之身转为趣向菩提之道。为什么?佛法就是要开示你悟入佛性。

“人人在握有灵珠”,每个人都有灵珠。你就要发现这个灵珠。你从皈依佛教以后要好好努力,走光明大道,开发这个灵珠。这是“闻,思,修”,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熏习善法种子、无漏种子,结合实践,修“戒、定、慧”。经开悟以后,你可以发现、亲证这颗灵珠。这颗灵珠是什么呢?就是般若智慧,就是缘起中道,就是开头讲的佛教宇宙观。一个是缘起,二个是性空,三个是中道。你能了解缘起、性空、中道之理呀,悟得这个真理,就可以发现灵珠,恢复佛性。

所以他最后两句是“四边莫触真般若,中道何曾落有无。”你不要执着,消灭贪心,不要执着有,不要执着无,要断除常见、断见。“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叫四边。这四边都不要执着,自然就与真如般若相应。

不要执着有,去掉常见;不要执着无,去掉断见。“有”就是一切不变,永远存在。“无”就是一切消灭了,就没有了,因果也否定了。“亦有亦无”,一方面是幻有,一方面是真空。“非有非无”,非实体有,非断灭无。这叫做“离四句、绝百非”。

这些都不要执着,见“有”不要执着有,见“空”不要执着空,你要执着有、执着空都是错的。《大般若经》的十八空、二十空,就可以体现这个意义。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说空还要空)、大空、胜义空(修胜义你不要执着胜义)、有为空、无为空、无性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不可得亦不可得,你不要执着这个不可得)、无性自性空(你说无性,也不要执着无性有个自性),彻底地把私心杂念,把妄情执着扫荡干净。“万里无云万里天”,万里晴空不能容得有丝毫的云雾。把丝毫云雾都要去掉,没有一丝的云,晴晴朗朗,豁然明朗。

我们佛家人就要有这么个境界,扫荡一切妄想执着,扫荡一切私心杂念,说空不要执着空,说有不要执着有。所以太虚大师第三句“四边莫触真般若”,这就是般若智慧。这个智慧是合符中道的。一方面不能否认幻有现象、因果现象,一方面要扫除我相、法相,去除我执、法执。《金刚经》里讲嘛,“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无我执。对一切“法”执着就是“法相”,否定一切“法”就是“断灭相”。

太虚大师这首诗当时是勉励这些青年人。“佛法欣闻坦荡途,人人在握有灵珠。四边莫触真般若,中道何曾落有无。”就显示这么一点。能够懂得这一点,就有般若智慧,就能发现衣里灵珠,就可以由凡夫转向圣者境界,由小乘转向佛乘。

药草喻与凿井喻

以上讲了火宅四车喻、穷子得宝喻、衣里藏珠喻。还有两喻,一个是“药草喻”,一个是“凿井喻”。

药草生长在山间,采回来可以治病。而药草的生长必须雨露滋润。不管什么药,上品药、中品药、下品药,尊贵的药与一般的药,不经过雨露滋润都长不起来。雨露滋润以后,根据其寒、热、温、凉的药性,就可以疗治各种病。这是药草品的寓意。

佛就讲,佛法如医药,因机施教,应病与药。各种药草离不开雨水滋润,先施雨水,再施药。这就比喻我们大医王,佛就是大医王,根据众生的根机,你的病情,应病与药。这点大家要知道,佛就是大医王,佛法就是“阿伽陀药”。什么叫阿伽陀药呢?翻译成汉语就是“无上妙药”。佛法是无上妙药,这种妙药以疗心病为主,同时又治身病。一切病都关联着心理问题。心理得治生理也得治。中医很讲究这一点嘛!外感风、寒、暑、湿,会生病;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恶、欲,也都可以引生病变。心情愉快,心情安定,在佛法熏陶之下,消灭无明、消灭业障,一切病都能好得快。你看好多念佛、学佛的人,在没有学佛、念佛以前一身都是病,而学佛以后病就慢慢好了,且容光焕发,身心轻快。

佛是大医王,药是根据不同根机施设的,所说的三乘教,对声闻就是小药草,对缘觉就是中药草,对菩萨就是上药草。佛说的法譬如大云,可以降雨、洒甘露,使药草得到雨润之后可以生长。所以要以佛为主,以法为主。佛法就是妙药。这就是“药草喻”。

《法华经》里讲,佛善知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盘相、常灭寂相。这几种相终归于空相。知苦、知无常、证涅盘,目的是归于空相,而空相就是诸法实相。大家学了佛就是得了佛的救治。

世间的病有风、寒、暑、湿,有受感染、有受伤的。这种病往往经过医疗都可以好,但是由于造业所感的,那就不是一般医药可以治的了。妙药难治冤业病!佛法的药就可以治疗,只要忏悔、悔过,以惭愧心、以诚恳心忏悔可以消除罪过,冤业病就可以得解。这种事从古至今很多。

另外魔鬼所缠的病也离不开佛法。有些魔鬼附身、魔鬼干扰,你能念经、持咒(持秘密咒)也可以退。所以一切病可分成外感病、内伤病、冤业病、魔鬼缠心的病。这个道理世间人是不了解的,但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了解不了解,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事实存在。这些病的治疗,不能离开佛法,依佛法来治,那就可以消除。

出离世间以后,佛说三乘,由小乘到大乘,最终归于佛乘,都离不开佛法这个药,这就是诸法实相之药。这就是“药草喻”的中心思想。

“药草喻”以后就是“凿井喻”。就说人要解决饮水问题,煮饭要水,渴了要水,你要努力。怎么努力?在山间、在平地开井。开井用功夫,你不要怕困难,到了一定的时间,发现湿地就一定有水,就可以得到甘泉、得到饮水。这个譬喻就说,无处不是道场、无处不是佛法、无处不是实相。

苏东坡的禅诗

上面讲过,“清清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法身”,这是苏东坡的诗句。他是学参禅的,文学修养很高,他写的东西很有禅味。在唐宋八大家之中,他以气魄雄豪而着称,得益于学佛法,得益于参禅。他的一首诗是这样的:

溪声尽是广长舌,

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

他日如何举示人。

他在参禅之后写的这首诗,山河大地、一花一草、一木一石,山林青翠之色,山间流水之声,无处不是佛法,无处不映射诸法实相。“溪声尽是广长舌”,流水的声音在说法,显诸法实相。“山色无非清净身”,山光水色,青青之色,光明照射之色,都是佛的法身。就看你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样了解,怎样体会。“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示人”,他说晚上我在参坐的时候,得到法味,“八万四千偈”这个境、这个意义,不能用言语表示。言语表示是有限的,离不开意识分别,而那种境界超空间、超时间、超出意识分别。所以这个怎样举出来去对别人讲呢?

一切现象都是诸法实相,就看你怎样去体会。

持戒生定、守根护意

这种体会在佛教修行方法来讲叫“持戒生定,守根护意”。这是基本修行方法。你若六根不守,你的第六意识,心猿意马、随常攀缘,内心执着于外境,为六尘境界所迷惑,你的眼界就低了,就狭窄了。假如你能守戒,守住六根,再进行修定、进行思维、进行观察,从中得出智慧,就可以了悟人生。而这种定,应该用于日常生活之间,行住坐卧都是禅,语默动静无非是禅。你能保持定的境界,不为六尘干扰,就可以认识、体证诸法实相。一切法皆是因缘生法,如梦幻泡影。能够知道这一点,不着相、不贪着、不执着追求,这个心就是超尘出俗的心,就不是与一般俗众共有的心。你随常看到什么景象都可以悟道。祖师讲,禅、开悟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常心、正直心,不着一尘、不贪恋一法,这就是悟。

你们看丛林里头斋堂门前有这么一副对联:

终日吃饭,未曾沾着一粒米

终日穿衣,未曾挂着一缕丝

一天要吃三顿饭,但实际上没吃,“未曾沾着一粒米”;穿衣御寒,但是“未曾挂着一缕丝”,在参禅学道来说叫“未曾沾着一粒米,从没挂着一缕丝”。什么道理呢?就说你吃饭不要执着,穿衣也不要执着,不要贪恋,少欲知足,粗衣蔬食,甘于淡泊。这中间就有道,就可以见真理。“咬得菜根香,方知道中味”。你吃着菜根、蔬菜,过淡泊生活,不争斗、不计较,你就可以入道。

王安石在参访圆禅师的时候,启请开示什么是道。圆禅师就给他说,“你今天问道,我就给你指出三点来。第一点,你性情刚强,内心不平静,容易起瞋;第二点,你世缘很深,(名利场中嘛,当然有世缘);第三点,你才学很高,但有时候,不顾事实,主观臆断。”禅师又说,“你这些个都是障道的,只有一点是近乎道。是那一点呢?尽管你是个宰相,但是你学了禅,你还是有出世的胸襟,因此你来学禅,‘视名利如脱发,甘淡泊如头陀’,你对名利毕竟不象一般人那样执着.对名利象对脱下的头发一样不计较它,成败得失无动于衷,对生活很甘于淡泊。”根据王安石的传记来讲,他生活很淡泊,粗衣蔬食,这点得到圆禅师的赞扬。禅师接着说,“你只有这一点近乎道。前三点要改。”在禅师指点下,王安石很惭愧,也很有提高。

禅宗的“道”

禅宗讲的道是什么?日常生活就是道。怎样开悟?你能保持正直心、平常心就可以开悟。这个正直心、平常心不容易。正直心就是佛心,“直心是道场”,平常心也是佛心,不计较不分别,平淡无奇,这就是佛家的境界。你们在座的举眼看一下世间,具足这种心的有几个?沧海之一粟!我们在座的可能在走这条道路,但是不是真正具足这种心?看得淡、放得下,能够过淡泊生活?你在生活中、各种境界中都能保持宁静的心、都能与佛意相合吗?这点自己去检查。

上面就是说“凿井喻”。一不留神又说了不少,不为别的,只是希望大家,也包括本人,时常不舍菩提心以合佛愿。

佛在《法华经》中说法,开权显实,举出譬喻。前面的譬喻品、信解品、药草品都是为中根行者授记。这些中根的人听闻后都开了悟,而且得了佛的授记。

前面序品,佛放光现瑞以后说了佛出世因缘,使弟子们得到开解,是为下根授记。那么化城喻品等,是为上根授记。下面从法师品到分别功德品,就说明佛弟子们听法后,不同程度得到功德、得到启示,不管下根、中根、上根,乃至化身菩萨都受到大饶益,并蒙佛授记。这些品中同时也叙述了有关菩萨在过去生中和现在生中的事迹。以后从随喜功德品到最后的普贤菩萨劝发品,也叙述了各种事实。其中心目的是赞扬实相之法,和宣扬信受实相之法的功德。所以,佛殷勤嘱咐诸大弟子于佛灭度之后,对于这个妙法、实相要广为流通,目的就是要启发众生的知见。而诸大菩萨发愿流通“法华”,令众生熟习、读诵、供养、修持、宣扬妙法,一个目的,无非要契证诸法实相,与妙法相应。

这就是《法华经》的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