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摩訶迦盧尼迦耶

馬鳴大士化娑婆 拔苦與樂愈沈痾

起死回生施甘露 跋折羅手盪妖魔

6. 摩訶迦盧尼迦耶:頂禮大悲心陀羅尼神咒。

「摩訶」,還是具足「大、多、勝」三個意思。「迦盧」是悲;「尼迦」是心,合起來就是「大悲心」。「耶」,還是頂禮。說我們要頂禮大悲心陀羅尼神咒。

7.唵

無始無終無古今 虛空法界一口吞

自性寂然非內外 如是如是如是因

7. 唵

這個「唵」字,翻譯過來叫「本母」,本就是根本,母就是母親。這個本母,也就是個「咒母」;咒母,也就是個「佛母」;佛母,也就是「眾生的心母」。因為眾生的心,具足本母的這種智慧,以這種咒的力量,能生出來十種的法門。這十種的法門:

第一種就是「字」。第二種是「句」,就是經典或者咒,一句一句的。第三種是「觀」,觀看,你用觀察來修行。「觀」也就是禪波羅蜜門。第四種是「智」,智慧,以智慧劍斬斷一切煩惱。「智」是般若波羅蜜門,「觀」也就是禪波羅蜜門。第五是「行」,修行,依照這個法來修行。第六是「願」,你要發願依照這個法來修行。第七就是要「依教奉行」,依照佛教來修行。你若不依照佛教來修行,你修行就有塵點劫——就像塵沙那麼多的劫,也好像煮沙成飯似的,煮沙子想要成飯,這無有是處。可是你想依教奉行,你必須明白教理。所以第八就是個「理」。道理,你若合乎佛法的妙理,才是明白。你若不合乎佛法的妙理,你盲修瞎煉,修到什麼時候,也是無有是處,也不能成功的。第九是「因」,你又必須要種好因、種個善因、種個勝因、種個清淨因,將來才能結一個好果。第十是「果」,就是結一個妙果、結一個勝果、結一個究竟的覺果。

由這一個「唵」字,生出十種的妙法法門來。所以你念大悲咒的時候,一念到這個「唵」字,一切的鬼神都要合起掌來,恭恭敬敬的,一點也不敢懈怠,一點也不敢馬虎,來聽你誦大悲咒。所以你誦大悲咒的時候,到這一個「唵」字,無論是惡神、惡鬼,並惡風什麼的,都要守規矩了,就有這麼大的力量。

8.薩皤囉罰曳

護世四王日夜忙 賞善罰惡眾魔降

菩薩化現伏群怪 龍盤虎臥禮法皇

8.薩皤囉 罰曳:自在佛。

「薩皤囉」翻譯成「自在」。你誦這一句咒,四大天王都來做護法了。「罰曳」:就是叫「世尊」,也叫「聖尊」,這就是自在世尊、自在聖尊,也就是自在佛,這一句是佛寶。

9.數怛那怛寫

天兵天將猛無敵 天魔落膽不足奇

改過遷善貧者富 得生極樂眾苦離

8. 數(suo)怛那怛寫

這「數」字,一般持咒的人都念「束」,這是錯的,應該念「朔」。

「數怛那」是個法,什麼法呢?這就叫「妙勝處」,也就是個「妙勝法」。又叫「高上勝生」,這個高,沒有比它再高的;上,也無有比這個法上勝;勝生,是由勝力生出來的法。這是一個翻譯法。

又有一個翻譯法,就是「妙勝、勝身」。妙勝,這種的勝是微妙的;勝身,這是一個法。又有一個翻譯法,叫「最上乘地」。得到十地以後這種最上乘地的境界。前面「薩皤囉」是個佛寶,「數怛那」是個法寶,「怛寫」是僧寶,這也就是三寶。就是總請三寶來加護著你,誰誦這個咒,就是祝願請三寶來保護著你。

「怛寫」就是用教理來召令一切的鬼神,也就是用這個咒來召喚一切的鬼神,就有這麼兩個意思。

10.南無悉吉利 埵伊蒙 阿利耶

有威斯通難思議 無求不應三昧力

龍樹尊者伏魔冤 行人莫患得菩提

這也是說的什麼啊?啊!左一個「南無」,右一個「南無」,南無、南無、盡南無人,不南無自己。修道人不要南無人去,要南無自己,不要一天到晚給人家打算盤,要給自己打個算盤。這個「南無」,還是我自己要皈依十方無盡的三寶。「悉吉利」,是「完全」,完全頂禮的意思。

「埵伊蒙」是什麼呢?就是「我」,叫你完全頂禮給我。這個我,是「無我」之我,不是「有我」之我。怎麼沒有你呢?就是人家打你,你也不知道痛;罵你,你也不知道不舒服。啊!對你有一種侮辱,你也好像沒有這麼回事似的。不一定要忍,若用「忍」,那已經是落了第二義了,連忍都不要了,根本就是無忍可忍。這叫「無我」之「我」。

「阿利耶」:前邊講過,就是「聖者」,這兒就是要完全頂禮我那個聖者。誰呢?我那個聖者,就是一切的菩薩摩訶薩,一切天龍八部。這是要頂禮我那個「無我」之「我」的聖者。那個聖者是很多了,是誰呢?接下來又告訴你了。

11.婆盧吉帝 室佛囉 楞馱婆

圓滿報身舍那佛 護持行人自在多

十方世界聞聲度 離垢出塵法摩訶

「婆盧吉帝」,也就是一個「觀」,「室佛囉」,就叫「自在」,又叫「世音」。這句是說「觀世音」,也就是「觀自在」。這個「觀自在」、「觀世音」,不一定說觀世音菩薩才叫觀世音、觀自在。你能自在了,你就是觀自在;你能救度眾生,你就是觀世音。所以你能照這個法學,你就是觀世音的化身,我照這個法學,我就是觀世音的化身。

「楞馱婆」:翻譯過來叫「海島」,就是觀世音菩薩所住的補陀落迦山,也就是中國所說的「普陀山」。普陀山,翻譯過來叫「小白花山」,因為那個山上開著小白花。這個地方有一個石頭造的宮殿,叫「慈愛宮」,就是觀世音菩薩所住的宮殿。這裡邊,好像天宮似的那麼勝妙莊嚴,七寶所成,可是不容易到那個地方去。

前邊所說的是慈悲的人,後邊的「楞馱婆」,就是慈悲的宮,慈悲宮殿,就是觀音菩薩所住的宮殿。

12.南無 那囉 謹墀

清淨法身遮那佛 廣度眾生化娑婆

成就金剛堅固體 同登彼岸蜜波羅

這是講《大悲心陀羅尼經》的十個心。在前邊經上,說有十種的心,是陀羅尼的相貌,應該依照這十種的心來修行。

這個「南無」還是「皈命敬投」的意思。「那囉」翻譯個「賢」字,「謹墀」,翻譯成一個「愛」字。這叫賢愛善護這個修行的人。賢愛善護,也就是大慈悲心,也就是前邊所說的無上菩提心。

那囉謹墀是大慈悲心,那囉謹墀也是恭敬心,那囉謹墀又是無上菩提心。這一句就是代表這三種心的意思。

13.醯唎 摩訶 皤哆沙咩

慈能與樂悲拔苦 普化群生成佛祖

羊頭神王護行人 虎狼惡獸皆無阻

「醯唎」,翻譯成一個「心」字。這個心是哪一個心呢?就是無染著心。無染著心,也就是叫你存清淨心,你如果有貪、嗔、痴、慢、疑等種種不清淨的心,這就變成染污了!現在是無染污心。

「摩訶皤哆沙咩」:摩訶,還是大的意思。「皤哆沙咩」,這是什麼意思呢?我沒有說出來,你決定是不知道的。所以必須要我講,你才知道。我一講出來,你說:「喔!原來是這個。」你也就認識了。大什麼呢?大光明。又有一個翻譯,叫什麼呢?「摩訶」這個大,也可以翻譯成一個「長」字,長照明,長長久久地照明。

說:「喔!這個大光明,我聽講經聽得很多了。」聽很多了?大悲咒上有這個意思,如果我不講,你就不會知道。我告訴你們,大悲咒不是很容易遇到有人講給你們聽的。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根本也就沒有人會講,沒人知道大悲咒究竟是怎麼回事,翻譯過來又是怎麼回事。說:「那你怎麼知道呢?」你不要問我,因為我沒問你,你就不能問我怎麼知道的。啊!我自然會知道。我若不知道,不會講給你聽。你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你要問問你自己,你怎麼就不知道呢?你若知道你怎麼不知道,你就知道我怎麼知道的;你若不知道你怎麼不知道,你也就不會知道我怎麼知道的。這個妙處,就在這個地方。

好像有一個人問我說:「你為什麼出家?」我不答覆我為什麼出家,我就問他:「你為什麼不出家呢?」你知道你為什麼不出家,你就會知道我為什麼出家,也就是這樣的道理。你問我怎麼懂的,你自己問問你自己怎麼不懂呢?你就知道我怎麼懂了。

你們現在遇到講大悲咒,都是有大善根的人。所以你們要自己保護自己的善根,自己愛惜自己的善根,自己利用你固有的善根來學習佛法。現在生在末法時代,一切諸佛很少到世界上來,一切的菩薩也很少到世界上了。在這個末法時代,法已經到末梢上了,不容易遇到正法,也不容易遇到修道的人。所以我這一次想,在台灣有開戒期的地方,就成就他們五個人到台灣去受戒。他們自台灣寄回來的信說,有很多人叫他們不要修行。你說,我們一般的眾生,怎麼可以不修行就能成佛呢?怎麼可以不修行就能了道呢?如果你不修行,就可以成佛、了道的話,那當初佛也不需要在雪山打坐六年,然後到菩提樹下坐了四十九天,夜睹明星而悟道。佛尚且要修行,才能成佛,我們眾生如果不修行,怎麼可以成佛呢?人人都知道修行才能成佛,但是修行的人就很少;人人都知道不修行就會下地獄,但是不修行的人就不知道多少,太多了。啊!末法時代,我們若能聞見佛法,應該勇猛精進,應該一時一刻不要懶惰,向前去精進用功,才能夠有所成就。如果不勇猛精進,想成道業,是無有是處的。所以大家不要怕辛苦,不要怕困難,在百忙之中,打起精神來,要鼓起勇氣修行,勇猛向前用功,來努力學佛法。

我說的佛法再妙,你若不相信,對你也沒有益處。我說的佛法,講得最沒有意義,你能實實在在去行,這對你也是妙法;我說的妙法,你若不實行,對你也不是妙法。所以我們修行,就要在時時刻刻向前去精進,不要向後退,不要生一種懶惰的心,這是最要緊的。你能時時刻刻地向前去精進,一定有一天,你會認識你本來的面目。

梁朝的志公禪師是一位有大德行的人,沒有人知道誰是他的父母。有一日,一位婦女聽到樹上有嬰兒的哭聲,於是爬上樹,發現一個嬰兒躺在鷹巢中,她便將嬰兒帶回家中撫養。這嬰兒貌似人形,但手腳卻似鷹爪。長大後,出家修道,開悟得五眼六通。因為沒有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誰,他又是從鷹巢中取下的,故一般人皆揣測他是從鳥蛋中孵出來的。

當時,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禪師,而其他一般人亦很相信他,不論是什麼場合,生小孩、親友死亡、結婚、喪禮等,他們皆要請志公禪師去念經。有一次,一位富人請志公禪師去為他女兒的婚禮誦經,並請他再婚禮中講幾句吉祥話,令婚姻順利。

志公禪師到了那兒,一見新郎和新娘,便說:「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意思是這情形從來沒有過,這是一件很不尋常、很奇怪的事,孫子竟然娶祖母。在世界上,人人互為夫妻,互為父子,互為母女。如果你不知道過去生中的因緣,你就不了解為什麼你過去的祖父,今生來和你結婚?或者你的祖母,又托生作為你的女兒?這一切都是不一定。

這個「孫子娶祖母」的故事,就是在祖母死之前,她告訴家人:「我的兒子已娶,又他自己的兒女。而我的女兒亦嫁,我已不再擔憂他們了。但是我的小孫子,將來誰要來照顧他?他將來的太太會對他好嗎?我實在不得不擔憂他。」

就這個樣子,這一個祖母,用一雙手拉著她孫子的手說:「你這麼樣子啊,我才掛著你,我死了,眼睛也不閉。」眼不閉,也還是死了,她就這麼不閉眼地死了。到閻羅王那兒,還要求要照顧她孫子:「這是我的孫子,我看沒有人照顧他,啊!我最掛著他。」於是乎即刻又讓她來托生。長大了之後,就給她孫子做太太。所以這叫「孫子娶祖母」,這個祖母放不下孫子,回來就給孫子做太太,你說這是古古怪、怪怪古?或不是古古怪、怪怪古呢?

志公禪師又向人群里看,有一個小女孩子,拿著一塊肉在吃,他又說了:「女食母之肉。」說這個女孩吃的這一塊肉,原來就是她的母親轉生做羊,現在這隻羊被殺了,她拿這羊肉來吃。

又向鼓樂棚看,奏音樂的鼓樂手在那個地方打鼓,他又看了說:「子打父皮鼓。」這一個鼓樂手打的鼓,正是他父親做了驢,驢皮被剝起來,又做的一面鼓。又往窗上看一看:說「啊!豬羊炕上坐。」這些是他們以前所吃的豬羊,現在都轉生做人,都和他們做親戚,做朋友,所以都來再這個家的客廳裡邊坐著。

「六親鍋里煮」,你看他自己父黨之親、母黨之親、兄黨之親、弟黨之親,所有的親戚朋友,以前吃豬肉、羊肉的,現在都變成豬羊,又被他們殺了,放在鍋里來煮。

「眾人來賀喜」,大家來到這裡,看他娶新媳婦了,都說:「恭喜你啊!」這個來恭喜,那個也來恭喜。這樣子,「我看真是苦」,我看這種的情形,就是造業,造業,就是苦的意思。

由志公禪師來看破了這個家庭的因果。這一個家庭是這樣子,那麼其餘的家庭,又怎麼知道不是這樣子呢?所以修道的人就要小心,在種因上不小心,結果上就要認帳了。那麼人為什麼做人呢?我們做人,就是來還債的。還什麼債呢?還倫常的債、還世間因果的債。你還這個債,就能了這個債;你不還這個債,債就不能了。也就好像什麼呢?好像我們欠人的錢,就還人的錢;你不還,債就不能了了。人在世間上,也就這樣的。

我又想起來一個公案,有一個家庭,養了一隻驢,就天天用它來給磨磨、拉磨。拉磨這個人,嫌驢走得慢,在磨坊裡邊,天天都拿著一把竹子編的掃把打這隻驢。這一個人就趕這隻驢,天天這麼樣子來打,叫它來給他做工。那麼這一生做完了,來生這隻驢就轉生做一個男人,這個打驢的人就轉生做一個女人。啊!這兩個人就結婚了。結婚,你說怎麼樣呢?這個男人一天到晚就打這個女人,無論拿起什麼東西就打,或者吃飯的筷子拿起也打,一天到晚連打帶罵,她做什麼也不對。啊!打來打去,這一天遇到寶志禪師來了,這個女人就說:「唉!我這個丈夫,也不知道為什麼天天都打我?您老修行是得五眼六通的,你看我們這是什麼因果,為什麼他天天這麼打我呢?」志公禪師就說:「喔!你們兩個什麼因果啊?你前生是個男人,在磨坊裡頭,用一隻驢給你磨麵粉,你天天打這隻驢,現在這隻驢就轉生做男人了。你啊,就是打驢那個人,現在做女人,你們兩個結婚了,所以這隻驢天天打你,就因為你以前就用掃把打這隻驢。一隻掃把由幾百條竹子做的,你現在要想解這個冤結,我教你一個方法。你把你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收起來,就留一個用馬尾織的拂塵,那個叫蠅甩子。你留那樣東西在這裡,他看其他東西沒有可打的,就會拿那個東西打你;打你完了,你就告訴他說,因為前生你是個趕驢磨磨的人,他前生就是那隻驢,因為被你天天打,所以現在天天他也打你。那麼現在他用馬尾子織的拂塵打你,這個一下子就有幾百條,所以他打你一頓,今天就把以往的債都還了,你對他說明白以後,他就不會打你了。

她果然就把所有的對象都藏起了。她的男人回來,也不由分說,就要打她,各處找東西也找不到,只找出這個馬尾子,劈頭蓋臉就打。以前他打,這個女人就跑;這一次打,她就坐在那地方挨打。等他打夠了,他就問:「喂,我以前打你,你就跑;今天我打你,你怎麼不跑呢?」她說:「你不知道你打我是有前因後果的。今天寶志禪師來,我請教他,為什麼你天天這麼打我呢?他告訴我說,你前生是只驢,因為我天天叫你拉磨,天天打你;今生你投生做一個男人,我變成一個女人,兩個人結婚,所以你天天要來打我。他叫我把拂塵放在這個地方,等著你來打我,叫我不要躲避。那麼你今天打完了,我們倆的事情就沒有了,以後再不會打架。」這個男人一想:「喔!原來是這麼一回事,那我現在不可以再打了,我今天打她若打多了,來生她又要打我。」從此以後,兩夫婦不再打架了。

由這一點看來,這人世間誰和誰有緣,誰和誰沒有緣,誰和誰是夫婦、父子、兄弟,在往昔有這種因果,所以今生才做這種眷屬。我們若明白這種因果,就應該要改變這個因果,要往好的做,不要往錯的做。

這位寶志禪師,我以前講過,他每一天要吃兩隻鴿子。每一天兩隻,天天都是吃這東西。做廚子的想,這個東西一定是非常好吃。這一天,有意無意的,——什麼叫有意無意的呢?意思間就是想要嘗一嘗,這有兩個意思,一方面是不知道今天做的好不好吃?一方面是認為,志公禪師天天都吃這個東西,一定很好吃的。那麼於是乎就嘗一嘗,才給志公送去,志公吃了這隻鴿子,就問:「今天誰偷我的鴿子吃來的?」廚子說:「沒有人偷呀!」「沒有人偷?啊!一定是你偷吃了。」這廚子就不承認,說:「我沒有吃。」可是寶志禪師說:「你沒有吃?我給你證據看看,你吃沒吃?」把口一張,就吐出兩隻鴿子,有一隻鴿子就飛了,另一隻鴿子,一隻翅膀沒有了,就不能飛。他說:「你看看,如果你沒有偷著吃這隻鴿子,它怎麼不會飛了呢?那隻翅膀哪去了?」這個做廚子的,由此才知道志公不是平常人,是大菩薩化身。所以把鴿子切碎了再炒熟,吃了還可以變成鴿子。如果不是菩薩的境界,怎麼可以有這種的情形呢?

志公禪師還常常吃一種魚,這種魚叫慧魚。他吃這種魚,也是把它做熟了吃到肚子裡頭,然後還可以吐出來變成魚。所以在菩薩的境界,這都是很平常的事。好像志公禪師,這是真正的菩薩了,可是志公禪師本人並沒有對人講:「你知道我嗎?我是個菩薩,我願意幹什麼幹什麼。」他沒有這樣講過。所以我們凡夫,就見到菩薩,也不一定認識。菩薩做事和人是一樣的,不同的地方,就是一般人只知道利益自己,不幫助其他人;菩薩是利益其他人,不幫助自己。所以菩薩和凡夫不同的地方,也就在這裡:菩薩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度度他。我們講大悲咒,咒上的意思,也都是這種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