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刹那品(Ksanika)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重请世尊言:世尊,唯愿为我说蕴聚界生灭。若无有我,则生灭者为何?凡愚依生灭想,即不知灭苦以求涅槃。

世尊言:谛听且思维之,我当为汝说。

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唯然,世尊。即以耳献於世尊。

世尊告彼言:大慧,如来藏持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艺人离我与我所而扮演种种相。若於此不理解,则三和合起用而有果生。外道不知,遂坚持作者想。

由无始来时种种虚妄识量积集习气所熏,〔如来藏〕即有藏识之名,彼与生起无明住地之七种识俱。此如大海,波涛恒时汹涌,然而其体则无间而持续。尽脱离无常之过失,不涉自我,体性究竟本来清净(atyanta-prakrti-parisuddhi)。

〔污染〕意(manas末那)及意识等余七识,刹那刹那生灭。彼以虚妄分别为因、以紧密相连之境相形色差别为缘〔而生起〕。由於计着名与相,即不认知别别外境相无非唯心自见。彼不正知苦乐受;彼不成解脱因。由贪生名与相,复由名与相以生贪,相互为缘而辗转。

若能取根官坏灭,余法无间不复起用[注1],即无苦乐之认知,此认知即自分别识智(sva-mati-vikalpa)。

由是,入灭受想定者,或证入四禅者,已善知解脱义,观修者於是由〔识之〕不起而着解脱想。但若藏识未转至得如来藏之名,则七转识实然未灭。何以故?以识之转起实以此为因故。然此非依二乘及外道法义而修行之境界。彼唯知人无我,却取如来藏所转蕴处界之自相共相。当於内观五法、三自性、诸法无我时,如来藏即然寂静。

於诸地上渐次相续建立,因而转依,即不入外道异见之伺察,由是安住於不动地(acala-bhumi),得入十三摩地乐之道[注2]。由佛於三摩地中加持,观察不可思议佛谛,复忆念本誓,即不住入法性边际[注3]之三摩地乐;由一切二乘及外道不共瑜伽道之内自证殊胜圣智,得十圣种姓道之义理,及得离三摩地行之意生身。

以此之故,大慧,菩萨摩诃萨若求殊胜义(visesa-artha)者,当求名为藏识之如来藏清净(tathagatagarbha alayavijnana-samsabdito visodhayitavah)。[注4]

大慧,若谓无此名为藏识之如来藏,则於中当无生灭。然而,大慧,凡愚以至圣者皆有生灭,故观修者行於内自证圣智〔之决定〕见,住於法乐而不舍精进。

大慧,如来藏藏识境界本来清净,超越一切二乘与外道之臆度,然於彼〔二乘与外道〕则现为不净,以其为客尘所染故[注5]。大慧,如来则不如是,〔如来之〕现证境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amalaka)[注6]。

大慧,我加持胜鬘(Srimala)及余深妙净智菩萨,说名为藏识之如来藏与〔余〕七识俱起,令未离执着之声闻众从而得见法无我,胜鬘以得佛力故说如来境界(tathagata-visaya),此非二乘及外道之臆度境。大慧,如来境界即是如来藏藏识境界[注7],此义说与如汝等菩萨摩诃萨,以〔汝等〕具深妙透彻思维力,能依於义而通达故;此非为二乘及外道等余众说,彼等着於文字相。以此之故,大慧,汝及余菩萨摩诃萨当於如来境界中修学、於通达如来藏藏识中修学,莫但闻已,即生足想。

故说颂言——

1 如来藏与七识俱 执其俱则生二见

若能於此起正知 二见即然成寂息

2 心实由於识觉生 无始来时如影像

於诸法中如实观 则无外境亦无相

3 凡愚唯执取指尖 而非执取所指月

是故彼等着文字 而非知我所说谛

4 心作舞弄如舞位 意则有如一小丑

识则连同余五者 如舞台而起外境[注8]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重请世尊言:唯愿告我,世尊;唯愿告我,善逝,五法、〔三〕自性、〔八〕识、及二无我差别相。由二无我〔等〕差别相,我及余菩萨摩诃萨,得能於诸地道上相续依於〔真实〕法而作建立,此即谓,由此〔真实〕法,我等得入一切佛谛;由入佛谛,我等得入如来内自证地。

世尊言:大慧,谛听且善思维之,我当告汝。

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唯然,世尊。於是以耳献於世尊。

世尊告彼言:我将告汝五法、〔三〕自性、〔八〕识及二无我差别相。

〔五法者〕为名(naman)、相(nimitta)[注9]、分别(vikalpa)、正智(samvagjnana)、如如(tathata)。观修者由此而入如来内自证殊胜智,於此中远离常断、有非有等见;〔於此中〕得现见有法现前住等至乐[注10]。然而,大慧,凡愚不知五法、〔三〕自性、〔八〕识与二无我,由不觉知外境无有而唯心自见,故生分别,此非智者。

大慧言:云何凡愚起分别而非智者?

世尊言:大慧,凡愚执名(naman)、句义(samjna)、施设(samketa),由是心随流转(cittam anusaranti)。〔心〕随流转故,假立种种性相,其思维即堕入我与我所见而着於诸色。

以执着故,凡愚即受障(ajnana-avrtah)。以彼受染(samrajyante),是故生贪、嗔、痴业积集,业积而复积,心即如蚕蛹受分别丝所缚,由是堕入流转生死海之险地。如汲水轮,唯轮转而不能向前。

由於痴故,彼不知一切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远离我与我所执着之自性。一切法於虚妄分别中生起,彼实离能相所相,亦无生住灭因。凡唯心自见者皆分别之为生,即谓其从自在天、时、大种、胜因等生,由是遂追随名与相。大慧,凡愚〔心〕实沿相而行。

复次,大慧,相者,谓如现於眼识者见为形色,与此相同,现於耳鼻舌身意识,由意见之为声香味触法。如是等等即我之所谓相。

复次,大慧,分别者,谓依於所说之名而取相,说其为此而非为彼。例如,说为象马、车步、男女等,分别由是生起。

复次,大慧,正智者,谓见名与相以相互为缘故不可得,於识中无有生起、亦无有坏灭、刹那亦无有住[注11]。当如是不复堕入二乘与外道之地时,即是正智。更者,大慧,依於正智量,菩萨摩诃萨即当不取名为实、相为不实。

当於净除增损二边之颠倒见时,於识更不生名与相之〔妄〕求(nama-nimittam arthayor-apravrtti-vijnanam),我即谓之为如如。大慧菩萨摩诃萨於如如〔境界〕中建立无相境,即登初欢喜地。

菩萨登欢喜地时,远离外道邪因,入出世间法之道。当通达种种性相(laksana-paricayan),次第见一切法如幻[注12]等。於得内自证圣智法相已,即求离一切戏论,相续於菩萨地上,毕竟入〔第十〕法云地。

入法云地已,以至如来地,三摩地、力、自在、神通诸花开放。此际为成熟诸有情众,即如月现於水,种种变现光华闪耀。十无尽愿,依种种根器而教化有情。大慧,以菩萨摩诃萨入如如故,其身得离於意与施设[注13]。

大慧更问言:三自性在於五法之中,抑其别具性相?

世尊言: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皆在其中。於此,名与相,为遍计(parikalpita)自性。大慧,分别即依此自性而起,着我与我所意念。此意念与分别同时而起,如日与日光。大慧,成立自性此概念之分别(vikalpa),存在於种种性相中,此名为依他(paratantra)自性。正智与如如,以不坏故,大慧,名为圆成(parinispanna任运)自性。

复次,大慧,执取於自心所见,即成八种分别,此由计着非真实自性相而致。若对我与我所之执着止息,即起二无我。大慧,五法已含容一切佛法,含容别别地次第;含容由圣智入声闻、缘觉、菩萨、如来内自证境界。[注14]

复次,名、相、分别、正智、如如等五法,此中相(nimitta)者,谓见其种种性相(laksana),如形状(samsthana)、型态(akrti)、特色(visesa)、面貌(akara)、形色(rupa)等,此即为相。於相之外,复有概念,如瓶,人可说其为如是如是而非其余,此即是名。於施设名时,相即决定,於是即成分别,说为心与心所。此等名相毕竟不可得,於不起识智时,则不见依他相[注15],〔依他相〕离诸计度,此即名诸法之如如。如如之性相,可说为真性(tattva)、真实(bhuta)、决定(niscaya)、究竟(nistha)、根本(prakrti)、自性(svabhava)、不可得(anupalabdhi)。此为我及诸如来之所现证,如实见而开显〔诸〕施设,於众广为宣说。若能随顺於此,即悟解不常不断,分别不起,与内自证圣智境界相应。此非二乘及外道之境相,是为正智。

大慧,〔五法〕含容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及一切佛法。大慧,以汝智善作思维,亦令余众如是,勿受他转。

故说颂言——

5 五法三自性 八识二无我

普摄大乘法

6 名相及分别 前二自性摄

正智及如如 则是圆成性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告世尊言:如世尊於经中所说,过去现在未来诸如来,如恒河沙,世尊,此当如言而受,抑别有义?唯愿告我,世尊。

世尊言:大慧,勿如言受。三世诸佛不可由恒河沙作计量。何以故?若有一类比(drstanta)所比为世间一切法之最胜最卓越者(loka-atisya-atikrantatvat),则不可称此为类此,以於其中,有类似(sadrsa)亦有不类似故。如来应正等觉不得由一类似非类似之类比而说,以其为世间最胜且最卓越故。

然而,大慧,我及诸如来皆说此比喻,谓如来应正等觉如恒河沙,其意实为惊怖彼凡愚及浅智者,彼坚执常无常想,追随外道邪见而作思维,恒随流转轮。於彼等中,有急求离〔三〕有轮烦扰而希求得胜境者,思维如何得现证,故告彼言,如来非如优钵昙花,令彼由是见入佛种姓非为难事,於是精进。

经中亦说如来出现罕如优钵昙花,此即为我可化者说。大慧,未曾有人见优钵昙花,将来亦无人见,大慧,诸如来现於世间,则有见有不见。说如来罕如优钵昙花,非说自法建立(svanaya-pratyavasthana)。

若说自法建立,大慧,以其为世间最胜最卓越,故作类比实为非理,此则凡愚不能信受,如是凡愚及浅智者中即有无信者。然而入内自证境界中实无可以为类比,此为超越心意意识一切见之性相(drsta-laksana)真实。此真实即是如来,故於彼无可类比。

然而,大慧,说诸如来如恒河沙,此比亦可,以其皆为无偏袒故,以其皆离遍计与分别故。譬如,大慧,恒河沙为鱼、龟、海豚、鳄鱼、水牛、狮子、象等所践(samksobha),此中即无遍计与分别,彼等未闻许踩不许踩之声,是即无分别,清净离虚妄。

同理,大慧,如来应正等觉所得内自证圣智,有如恒河;其力、神通、自在则有如恒河沙,无论无知外道鱼等如何践扰,皆不受虚妄与分别所挠乱。以具本誓故,诸如来一切等至乐盈满,不为有情之遍计与分别所乱。是故诸如来即如恒河沙,以无爱憎而无偏袒。

譬如恒河沙,大慧,亦有地〔大种〕性相之自性 (prthivi-laksana-svabhavatvat),於劫火烧时,地可被焚,而其性则不坏。大慧,地烧不灭,以其与火大种不可分离故,唯凡愚与浅智者堕入遍计,地得受火烧尽,然而以成所烧故,彼实为火大种因,是故不灭。大慧,如来法身亦然如是,如恒河沙不坏。

譬如恒河沙,大慧,不可计量,如来辉光亦然如是,离於数量,普照诸佛聚会,为成熟有情众且成就彼等故。

譬如恒河沙,大慧,住沙性不变而作余物[注16],如来应正等觉亦然如是,於化现中无生无灭,以令其成为存在之因已断。

譬如恒河沙,大慧,取不见减、投不见增[注17],诸如来智亦然如是,用於成熟有情众而无增减,以法非是物质身(asariratvad dharmasya)故。大慧,於物质身始可言减,非物质身则否。法非是物质身。

譬如恒河沙,大慧,虽受苦压以求酥油,终不可得,如来不舍深愿本誓及法界乐亦然如是,於一切有情未受如来化度涅槃际,为有情而受诸苦压,彼具大悲心。

譬如恒河沙,大慧,随水流播,於无水处则不然,如来教一切佛法亦然如是,随顺涅槃河。以此之故,说诸如来如恒河沙。

大慧,说“如来”者,即无“去”义,大慧,去即是坏。大慧,〔生死〕流转之际不可知,不知云何可说为“去”。去即是断,此非凡愚及浅智者所知。

大慧问言:世尊,一切有情之流转本际若不可知,云何可知解脱?

世尊言:大慧,若知外世间无所有而唯心自见,则无始来时戏论与错谬分别习气之因即灭,此即分别基之转依,是名解脱。大慧,此非是断。是故,大慧,不得说〔生死〕无边,於边际中无边,大慧,此唯是分别之异名。离分别即更无有情。於以智观察一切法之内外时,能知所知悉皆寂息,然若不认知时,则一切法由自心分别生起,分别自作维护。於了知时,分别即止。

故说颂言——

7 於彼能除诸障者 既非坏灭亦非去

此即有如恒河沙 即诸如来之所见

8 此即有如恒河沙 尽离一切诸过失

顺流而去且恒时 此即是为佛本性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重对世尊言:告我,世尊;告我,善逝、如来应正等觉,一切法刹那灭(ksana- bhanga),及其差别相。世尊,云何一切法为刹那?

世尊答言:大慧,谛听且善思维之,我当告汝。

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唯然,世尊。且以耳献於世尊。

世尊告彼言:大慧,一切法,我等说为一切法者,是善不善、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罪非罪、执受无执受。要言之,五取蕴以心意意识〔习气〕为因,凡愚浅智者,於心意意识作增上,故〔五取蕴〕被计为善不善。大慧,智者由等至三摩地乐及住现世法乐,则名为无漏善(kusala-anasrava)。

复次,大慧,善不善即谓八识。云何为八?谓如来藏名为藏识、〔污染〕意、意识,及外道描述之五识聚。今者,大慧,善不善刹那展转差别,〔五蕴〕身与相续结合而无变异,相互缠缚,现而生起,即生即灭,唯不能通达世间无有而唯心自见。於一识灭时,次识生起,意识即与五识聚结合,执取形态及形相差别,此於刹那际完成,我说此等为刹那法。

大慧,知为如来藏之藏识,彼与意结合,且与转识之习气结合,是为刹那〔法〕;然而若与无漏习气结合,则非刹那。此非依止刹那〔外〕论之凡愚及浅智者所能解。不解一切法有刹那及有非刹那,彼即乐着於断见,且欲坏无为法。

大慧,五识非流转体,不受苦乐,亦无非涅槃因。然而,大慧,如来藏则与苦乐因相俱,有所动静,为四种习气所麻木(sammurcchitah)。凡愚於此不解,以其乐着於分别见,故分别习气令其迷惘。

复次,大慧,金、金刚、佛舍利,由其特性(dhata)甚为殊胜,此等法住於劫尽而不坏。大慧,若现观所得亦为刹那,则圣者将失其圣(aryatva),然彼等於此不失。大慧,金与金刚历劫尽而住,保持如一,其所保持者,不减不增。云何凡愚不解一切法内外之密义,唯於刹那想中作分别?

复次,大慧问言:世尊亦言,圆满六波罗蜜多,即成正觉。云何六波罗蜜多?云何圆满?

世尊答言:大慧,有三种波罗蜜多。何者为三?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

於此,大慧,世间波罗蜜多者,执我与我所取,紧执於二见,贪着色境界等,於是圆满(paripurayanti)布施波罗蜜多,令得生起诸有境界。大慧,凡愚圆满戒、安忍、精进、禅定、般若波罗蜜多,亦然如是,得神通力,生於梵天。

至於出世间,大慧,声闻与缘觉之所修。彼心意落於执取涅槃,行布施等,如凡愚之求乐而求彼涅槃乐。

复次,大慧,出世间上上波罗蜜多者,菩萨摩诃萨最上法行,此即见世间无有而唯心自见;对於分别,能了知其为自心二见,故见分别不起,一切执取都无所有;远离一切色相执着想,彼自相实唯自心。为利乐一切有情,故修布施波罗蜜多。於所缘境不生分别,即是修持戒波罗蜜多。於分别想不生起时,仍具能取所取之忍智,即是安忍波罗蜜多。初中後夜,精进修行,随顺所观(anukula-darsad)而不起分别,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不乐着於分别、不堕入外道涅槃见,即是禅定波罗蜜多。

至於般若波罗蜜多,於自心分别寂息时、於以智究竟观察诸法而不落二见时、於基(asraya)[注18]上起转依而先业〔身〕不坏。为成就内自证圣智之所修,即是般若波罗蜜多。

大慧,此即波罗蜜多及其涵义。

故说颂言——

9  凡愚分别有为法 空与无常及刹那

分别刹那法之喻 如河如灯如种子

10 诸法离用而刹那[注19] 寂静无生亦离坏[注20]

此即是我之所说 诸刹那法之涵义

11 生死相续而无间 此我不为凡愚说[注21]

由於无间相续有 分别流动於六道

12 以无明而为其因 心由彼而总生起

若然於色未生前 中际所住为何处

13 若於无间死相续 别有一心能活动

彼之相依在何处于 其时色尚未生起

14 不知心於何处动 亦不知其缘何动

其因非实故不成 如何得知刹那灭[注22]

15 诸观修者之正受 黄金以及佛舍利

以及光音天天宫 不为世间事所坏

16 诸佛所住之法性 及彼所证智成就[注23]

比丘依教之所证 皆常岂可说刹那

17 乾闼婆城及幻相 如何得非刹那法

由不实立真实性 岂得说为有作者[注24]

第六<刹那品>竟。

注释

1 此处意译,原作“无间不生起”(samanantara-anutpatter)。

2 十三摩地,又名十定、十大三昧,见《华严经》,经云,如来令普贤菩萨说十种三摩地,故此十三摩地即为普贤之内观自证智境界。其名为:普光、妙光、次第遍往诸佛国土、清净深心行、知过去庄严藏、智光明藏、了知一切世界佛庄严、众生差别身、法界自在、无碍轮大三昧。由此十三摩地,即知智境与识境非异非不异,此亦即事理无碍之所言。

3 旧译“实际”。

4 此句重要,此处说明“如来藏藏识”,实为“名为藏识之如来藏”之义,能知此义,则可息今人对如来藏之诤。唯识今学末流否定如来藏,即不知此义之故,由是华严天台二宗教法受谤。唐译“如来藏名藏识”,其义不明;魏译“如来藏不在藏识中”误;刘宋则仍译为“如来藏藏识”。

5 此句与魏译及唐译大异。如唐译云“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一切二乘及诸外道臆度起见不能现证。”唯刘宋译为“此如来藏藏识,一切声闻缘觉心想所见,虽自性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与梵本大致相同。

6 今时学者说如来藏,多引唐译“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以之定义如来藏性相,於是即多臆度之词,外加於如来藏。由本段经文,即了知如来现观如来藏为“本未受染”,现为“客尘所染”则为二乘与外道之现观。由是而知,不能将“本性清净”与“客尘所染”混为一谈以定义如来藏性相,此实为现证如来藏之两种不同境界。

7 此句梵文为tathagata-visaya eva tathagatagarbha alayavijnana-visaya。此中visaya,指根官所受境界,故知此处用visaya一词,即明智境不离识境始成显现。上说“如来境界”同。

8 唐及刘宋译“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即小丑),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与梵本不同,魏译近是。然唐译亦合,以识之持续取相即有如观众,故亦可称之为“妄想”。

9 nimitta通常译为“相”,但其义则为“所相”,亦即依“能相”(laksana)而建立之相。此如依“虚妄分别”,即建立一切法所相。可参阅拙译《辨法法性论

10 故甯玛派以“现分”为乐,即是一切有法之生机。

11 中观家谓建立“自证分”即实有执,便是依识中无有生住灭而言。此成大乘佛教中长期诤论。

12 此即谓依如幻以观不灭、如梦以观不生;如谷响以观不常、如水月以观不断;如眼华以观不来、如阳焰以观不去;如变化以观不一、如乾闼婆城以观不异等次第。此八不观修尚保存於甯玛派教法中。又,旧译但笼统说为观一切法如幻等,未译出次第观修之义。此句经文(maya-adi- purvakam sarva-dharma-gatimvibhavayan),若依梵文直译,则为“由如幻开始,见一切法之所行〔过程〕。”

13 “其身得离於意与施设”(kayam manovijnapti-rahitam),此即谓离“唯识无境”,亦离“一切唯心造”。唐译“其身清净离心意意识”,似有改译。

14 於此须知,智与如如亦有现证差别,如初地证智即与佛智有差别。质实而言,初地所触证之真如,虽同佛现证之真如,然而其现证境界即有差别。故佛地以前尚有能证与所证,即未尽除所知障。下来说,为佛现证境界,故始名之为“真性”等。

15 此句意译。直译则为“相互为缘之相”。

16 此依唐译,梵本作“住沙性不变而不取余物性”(na baluka-svabhava- antaram arabhante baluka-avastha eva balukah)。

17 唐译,同梵本(apakrsta apina prajnayante praksipta apina prajnayante)。

18 此即甯玛派所说之“本始基”(gdod ma'i gzhi)o本始基自性即如来藏。

19 nirvyapara离用,亦可译为“无作”,前人亦将此词译为“不生”。

20 梵作ksaya-varjitam,离坏,然旧译皆作“离作”。

21 此即说如来藏藏识。

22 此颂据梵本意译。直译为长行则云“若但於任何处莫名其妙而建立心行,则其因非真实,是故不能完成此建立。是则尚如何能说其为刹那灭”。

23 jnana-sampad,唐译为“圆满智”,意译。

24 “真实性”,bhuta。此颂魏译“乾闼婆幻色,何故念不住,无四大见色,四大何所为”,与诸译异,亦与梵本异。疑所据者与今梵本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