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义之分派
一 上座大众之分派
甲 分裂之远缘
今考佛弟子中有上座大众之部类名称者,实起于佛示寂后窟内外之结集。彼时虽未分裂为二派,且佛寂百余年后分裂为上座大众之二派亦与结集时窟内上座及窟外大众无何渊源,但名称之袭用,未始非一远缘也。又相传阿难陀尊者经行林间,闻一沙弥诵伽陀云:“若人生百岁,不见水潦鹤,不如生一日 而能得见之”。尊者呵以此非佛说,亟令更正诵云:“若人生百岁,不了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见了之”。数日后闻前沙弥诵水潦鹤如故,询之,乃由彼剃度师谓阿难陀已老耄昏愦,记忆错乱,乃令沙弥仍诵如故,尊者叹息示寂云云( 见付法藏因缘传)。亦可见当时已有各宗其所闻之众矣。复次,佛教初期盛行中印度,至阿育王时遍布五天兼及西域、南洋、混合多数方土风尚各异之民族同为一佛教徒,其内部自应易起分歧。若耶舍尊者与吠舍离僧会议非法十事,虽义关律学,且仍勒归一律,要亦僧众分裂之见端也。设非酝酿已至成熟,则大天纵雄辩,亦何至遽得大多数僧之宗仰哉?故细察其分裂之缘,所由来远矣。
乙 分裂之主因
按玄奘三藏译世友菩萨造异部宗轮论云:‘如是传闻:佛薄伽梵般涅槃后百有余年,去圣时淹,如日久没。摩竭陀国俱苏摩城,王号无忧,统摄瞻部感一白盖,化洽人神;是时佛法大众初破,谓因四众共议大天五事不同,分为两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四众者何?一、龙象众,二、边鄙众,三、多闻众,四、大德众。其五事者,如彼颂言: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基师述记引大毗婆沙论,叙大天在家时曾烝母、弑父、弑阿罗汉、弑母。出家后又诳徒、诬佛,乃为一五逆十恶具备之人。五事者:一、阿罗汉为余魔等所诱,得有漏失不净之事,颂余所诱是。二、阿罗汉得有不染污无知,颂无知是。三、阿罗汉得有处非处疑,颂犹豫是。四、阿罗汉但由师令证入,不能自知,颂他令入是。七、大天自知罪重,夜呼苦哉,弟子惊问,饰谓圣道须因苦声起,颂道因声故起是。此一颂即大天集其诳徒之说,以诬为真佛教者也。由诤五事,致僧分裂:以无忧王时,高僧多聚居鸡园寺;大天出家后,善能讲诵三藏,王时请入内宫说法,臣庶多所归仰。后鸡园寺上座渐殁,布洒陀时轮大天升座说戒,当众宣说诳徒之五事,诬称是真佛教;众中之有学无学持戒多闻修静虑者,咸起斥云:“汝言非佛教”,于是广集四众,分成两朋,斗诤纷然,不能和息。无忧王躬至寺中,从大天请,依多数为解决,时附和大天五事之凡众多,而否认大天五事之贤圣少,王遂诃伏上座之贤圣众,僧乃分裂为上座与大众二部云。
丙 分裂后之状祝
无忧王既赞成附和大天五事之多众,彼否认大天五事诸上座,乃相约舍离鸡园寺,现神通力,同往迦湿弥罗国。无忧王闻之,虽尝坚请重返鸡园寺,卒以上座众不允,遂就迦湿弥罗造鸽园寺等数百僧伽蓝以居之,盛行上座部之化。而无忧王所居波吒厘城,则相率奉鸡园寺内附和大天之大众部僧,于是上座与大众之二派,分道扬镳,各传所宗。依此二部为本,遂更分裂出下述诸部。然异部宗轮论传佛示寂二百年时,更有一名大天者,多闻精进,重提五事,似系一人传说异词,论主随闻两存耳,又基师瑜伽略纂颇褒誉大天;分别功德论且云“唯大天一人是大士”,则若非别有一人名大天者,必出于宗奉大天之大众部所传说耳。由是可反证上座部所传说大天五事及其恶行,未可尽信。而此中所云大天,必系多闻精进之杰出人才,为僧中后起之新进派领袖,由之分立为大众部,可无疑义。抑推其诤论之起,起于上座渐殁,轮大天升座说戒,可知向来虽未分裂,第因上座犹多,致新进派无由表见耳,实则其潜势力积之深矣。
二 大众部之一再分派
甲 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
论云:‘后即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说部,二、说出世部,三、鸡胤部’。按述记谓大众部中凡多圣少,容易分裂,故不久又出三部。一说部说:世出世法唯一假名,皆无实体。与大众部本旨不合,遂别分为派。以说唯一假名,故名一说,此依所立义为名者。说出世部说:世间法但有假名,出世间法则皆真实。与大众部本旨及一说部皆有不同,因又另成一派。以说出世法实,名说出世,亦依所立义为名者。鸡胤部梵语憍矩胝部,此从部主之姓立名者,真谛三藏译名灰山住部,述记曾辨其非。此部于三藏中唯宏阿毗达摩不宏经律,谓经律是佛方便之教,应舍经律为说之心,唯依正理正勤修行,疾断烦恼。此其主张颇近宗门,故又另立一派。此大众部第一期所分出之三派也。
乙 多闻部、说假部
论云:‘次后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复出一部,名多闻部。次后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更出一部,名说假部’。此为大众部中第二期第三期所分出之二派。按述记名多闻部者,广学三藏,深悟佛言,从部主德,立多闻名。又传佛世有一无学名祀皮衣,入定雪山经二百年,出定至大众部宏其三藏,多有深义,超旧所闻,或信不信,遂又分为一派。说假部则说世出世法中皆有少分是假,与大众部本旨有异,亦不同一说部说出世部,故另名说假部,从所宗之义立名也;或译分别说部。
丙 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
论云:‘第二百年满时,有一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于大众部中出家受具,多闻精进,居制多山。与彼部僧重详五事,因兹乖诤,分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此中大天即疑与前大天是一人者。然宗轮论于前大天不详所以,于此则指其先系出家外道,次于大众部中出家受具多闻精进,后与彼众重详五事,乖诤分为三部。言之凿凿,或系同名之另一人亦未可知,以印度人往往同名也。制多此云灵庙,乃山名也。大概彼时大众部僧,多有聚居于制多山者。一日重论大天五事,或然或否,分为三部,占优胜者仍居制多山;曰制多山部;其余二部,或迁居制多山之西,曰西山住部,或迁居制多山之北,曰北山住部,皆以所居之处立名。以上为大众部之分派。
三 上座部之一再分派
甲 说一切有部、雪山部
论云:‘其上座部经尔所时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小乖诤,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亦名说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转名雪山部’。按述记,上座部传承迦叶之教,首宏经教,律论次之。造大毗婆沙本论之迦多尼衍子,彼时于上座部中出家,首宏对法,经律为次,与本旨有异。复因上座中有信奉大天五事者,致稍起乖诤,顺迦多尼衍子不信大天五事者,以说有为无为一切法皆有实体故,名说一切有部,即梵语萨婆多部也。复于一法广为分别说其所以,亦名说因部。义理深长,人多信奉。于是遵迦叶先经后律论、而复信大天五事之耆旧,虽仍袭用上座之名,以迁避于雪山,故转名雪山部,雪山部即本上座部。述记取真谛三藏译本及文殊问经,辨十八部即二十部,与雪山部即本上座部甚详。按上座部分为说因部与雪山部之二部时,颇与大众部流出各部不同,盖裂成二部后,即无复本上座部之存在也。
乙 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
论云:‘后即于此第三百年中,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贤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犊子部乃以部主之姓立名者,真谛译可住子部,述记辨其非是。此部与众不同,独说有我,后世多指为附佛法外道云。法上、贤胄、大量、密林山之四部,则皆从犊子部流出。据述记法上乃部主之名,法中之上,故名法上。贤亦部主之名,胄指苗裔,此众皆贤阿罗汉之苗裔,故名贤胄。量谓衡审刊定,自以所立法义,审定无邪,故名正量。密林之山部主所居,故依居处立名。此四部各释舍利弗阿毗达磨,义有出入,后又各取经义添著造论,与犊子部本旨乖异,遂离犊子各成一派。
丙 化地部、法藏部
论云:‘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化地部。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称我袭采菽氏师’。按述记化地部主,先是国王,后于说一切有部中舍国出家,宏宣佛法,化所统地,名为化地。大概因化盛僧多,别成一派者,即梵音弥沙塞部也。次法藏者是部主名,亦得名为法密,梵音即昙无德。此部中说法藏有五:一、经,二、律,三、论,四、明咒,五、菩萨。既乖化地,他部亦不信之,遂独立一派,引大目犍连为师以证。
丁 饮光部、经量部
论云:‘至三百年末,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饮光部,亦名善岁部’。按饮光即迦叶波,乃部主姓也。善岁是称部主早岁便有贤善之德也。此部即或存梵音、名为迦叶维部者是也。论云:‘至第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自称我以庆喜为师’。按述记此师唯依经为正量,不依律及对法,凡所援据,以经为证,即经部师,从所宗法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者,此师说有种子,唯一种子现在相续转至后世,故言说转。或说度部,与说转同。庆喜即阿难陀,于结集时庆喜宏经,满慈宏论,近执宏律,今既宗经不宗律论,故以庆喜为师。
四 印度小乘二十部之统系
论云:‘如是大众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别说合成九部:一、大众部,二、一说部,三、说出世部,四、鸡胤部,五、多闻部,六、说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别说成十一部:一、说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犊子部,四、法上部,五、贤胄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饮光部,十一、经量部’。按所云大众部四破或五破者,连根本之分为大众部上座部,则有五次破裂,若专从大众部所分出者以言,则但有四次破裂也。所云上座部七破八破者,亦连根本之分为大众部上座部,则有八次破裂,若专从上座部所分出者以言,则但有七次破裂也。今依各派所从出及破裂之先后,撮为一表如下:
┌一 说 部──┐
│说出世部──┼第一破………第二百年
│鸡 胤 部──┘
│多 闻 部───第二破………第二百年
┌大众部───────┤说 假 部───第三破………第二百年
│ │制多山部──┐
印度小乘┤ │西山住部──┼第四破………二百年末
│ └北山住部──┘
└上座部┬雪山部(本上座部)
└说因部┬──────────第一破………三百年初
│┌犊子部┬─────第二破………第三百年
││ │法 上 部┐
││ │贤 胄 部├第三破………第三百年
││ │正 量 部│
└┤ │密山林部┘
│化地部┼─────第四破………第三百年
│ └法 藏 部─第五破………第三百年
│饮光部──────第七破………三百年末
└经量部──────第八破………四百年初
按异部宗轮论所传印度之小乘宗派,尽此二十部矣。然此论之世友论主,乃佛寂五百余年间人,后之分派,或容有未及知之者。传说戒律由二十部转为五百部,又安知教宗不分裂为多部哉?第末由考之耳。另真谛传十八部及锡兰传部派,可参考之。
五 诸部法义之对勘
甲 宗论诸部本末宗义之同异
论云:‘如是诸部本宗末宗同义异义,我今当说’。按述记此中所云本宗同义与末宗异义可作两解:一、假如化地部从说因部流出,初起诤时与说因部所同之义,名为本宗同义。分部后由化地部所增立之义,与本说因部异者,名末宗异义。二、假如化地部内本所同义,名为本宗同义;后时有异论起,乖所宗义,则名末宗异义。今依此义为表如下:
│(末宗异义)
(本宗同义) ├──────
第一解───────────┴──────
说因部
化地部
第二解───────────┬──────
(本宗同义) ├──────
├──────
│(末宗异异)
今依宗轮叙二十部本末宗同异义之次序,分目述之。
1. 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之本宗同义
(一)世尊观 ‘谓四部同说: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来无有漏法。诸如来语皆转法轮,佛以一音说一切法,世尊所说无不如义。如来色身实无边际,如来威力亦无边际,如来寿量亦无边际。佛化有情令生净信无厌足心。佛无睡梦。如来答问不待思惟。佛一切时不说名等,常在定故,然诸有情谓说名等欢喜踊跃。一刹那心了一切法,一刹那心相应般若知一切法。诸佛世尊尽智无生智恒常随转乃至般涅槃’。按此概同大乘,而与萨婆多宗等不同也。
(二)菩萨观 ‘一切菩萨入母胎中,皆不执受羯剌蓝、頞部昙、闭尸、 键南为自体。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白象形。一切菩萨出母胎时,皆从右胁(按上皆说一切最后身菩萨者)。 一切菩萨不起欲想恚想害想。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愿能往’。按此说一切第二阿僧祇劫以上之菩萨者,亦与萨婆多等不同。
(三)智识观 ‘以一刹那现观边智,遍知四谛诸相差别。眼等五识身有染有离染。色无色界具六识身( 按此句在佛法大小乘中为最特别义)。 五种色根肉团为体,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觉触。在等引位有发语言,亦有调伏心,亦有诤作意’。此大都与余部有异。
(四)圣果观 ‘ 所作已办,无容受法。诸预流者心心所法能了自性。有阿罗汉为余所诱,犹有无知,亦有犹豫,他令悟入,道因声起。苦能引道,苦言能助。慧为加行,能灭众苦,亦能引乐。苦亦是食。第八地中亦得久住。乃至性地法皆可说有退。预流者有退义,阿罗汉无退义。无世间正见,无世间信根,无无记法,入正性离生时,可说断一切结。诸预流者造一切恶,唯除无间’。案此中诸说,与余部差异者颇多。而大众部与上座部分部之诤本,亦出于此。
(五)教法观 ‘佛所说经,皆是了义。无为法有九种: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缘起之性,九、圣道支性。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随眠非心非心所法,亦无所缘。随眠异缠,缠异随眠,应说随眠与心不相应,缠与心相应。过去未来非实有体。一切法处非所知非所识,是所通达。都无中有(此句义亦特别)。诸预流者亦得静虑(其不同处,与下说一切有部对勘可知)。如是等是本宗同义’。
2. 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之末宗异义
此四部之末宗异义者:‘如如圣谛,诸相差别,如是如是,有别现观。有少法是自所作,有少法是他所作,有少法是俱所作,有少法从众缘生。有于一时二心俱起。道与烦恼各俱现前。业与异熟有时俱转。种即为芽。色根大种有转变义,心心所法无转变义。心遍于身,心随依境卷舒可得。诸如是等末宗所执,展转差别有无量义’。
3. 大众部所出余部之宗义
多闻部之宗义:‘谓佛五音是出世教:一、无常,二、苦,三、空,四、无我,五、涅槃寂静,此五能引出离道故。如来余音,是世间教’;及大天五事之一偈。‘余所执多同说一切有部’。
说假部本宗同义:‘谓苦非蕴。十二处非真实。诸行相待,展转和合,假名为苦,无士夫用。无非时死,先业所得。业增长为因,有异熟果转。由福故得圣道,道不可修(此句特义),道不可坏。余义多同大众部执’。
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本宗同义:‘谓诸菩萨不脱恶趣。于窣堵波兴供养业,不得大果’。余义同大众部。
4. 说一切有部之宗义
(一)总法观 ‘ 一切有部诸法有者,皆二所摄:一、名,二、色。过去未来体亦实有。一切法处皆是所知,亦是所识及所通达。生、老、住、无常相,心不相应行蕴所摄。有为事有三种,无为事亦有三种。三有为相别有实体。三谛是有为,一谛是无为’。
(二)杂法观 四圣谛渐现观,依空无愿二三摩地,俱容得入正性离生。若已得入正性离生,十五心顷说名行向,第十六心说名住果。世第一法一心三品,世第一法定不可退、预流者无退义,阿罗汉有退义。非诸阿罗汉皆得无生智。异生能断欲贪嗔恚,有诸外道能得五通。亦有天中住梵行者,七等至中觉支可得,非余等至。一切静虑皆念住摄。不依静虑得入正性离生。亦得阿罗汉果。若色界无色界身,虽能证得阿罗汉果,而不能入正性离生。依欲界身非但能入正性离生,亦能证得阿罗汉果。北俱卢洲无离染者,圣不生彼及无想天。四沙门果非定渐得,若已先入正性离生,依世俗道有证一来及不还果可说。四念住能摄一切法。一切随眠皆是心所,与心相应,有所缘境,一切随眠皆缠所摄,非一切缠皆随眠摄。缘起支性定是有为,亦有缘起支随阿罗汉转,有阿罗汉增长福业。唯欲色界定有中有。眼等五识身有染无离染;但取自相唯无分别。心心所法体各实有,心及心所定有所缘。自性不与自性相应,心不与心相应,有世间正见,有世间信根,有无记法,诸阿罗汉亦有非学非无学法。诸阿罗汉皆得静虑,非皆能起静虑现前。有阿罗汉犹受故业,有诸异生住善心死,在等引位必不命终。佛与二乘解脱无异,三乘圣道各有差别。佛慈平等不缘有情,执有有情不得解脱。应言菩萨犹是异生,诸结未断。若未已入正性离生,于异生地未名超越,有情但依现有执受相续假立。说一切行皆刹那灭。定无少法能从前世转至后世,但有世俗补特伽罗说有移转。活时行摄即无余灭,无转变诸蕴。有出世静虑。寻亦有无漏。有善是有因。等引位中无发语者’。
(三)教法观 ‘八支圣道是正法轮,非如来语皆为转法轮。非佛一音能说一切法。世尊亦有不如义言。佛所说经非皆了义,佛自说有不了义经’。
‘此等皆为本宗同义,末宗异义其类无边’。案依此与前大众等四部之宗义,一一对勘,犹并峙之二峰也。
5. 袭本上座之雪山部宗义
雪山部之本宗同义:‘谓诸菩萨犹是异生,菩萨入胎不起贪爱。无诸外道能得五通。亦无天中住梵行者。及大天之五事一偈,余义同说一切有部’。按大天五事,本为上座部与大众部所由之起诤而分立者。乃事过未及百年,上座部因分出说一切有部而转为雪山部,遂至数典忘祖反认大天五事,则此袭称上座之雪山部,已不啻投降于大众部。而此后上座部之正宗,遂在说一切有部而不在雪山部矣。
6. 犊子部等五部之宗义
犊子部本宗同义:‘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依蕴界处假施设名。诸行有暂住亦有刹那灭。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移转。亦有外道能得五通。五识无染亦非离染。若断欲界修所断结,名为离欲,非见所断。即忍、名、相、世第一法,名能趣入正性离生,若已得入正性离生,十二心顷说名行向,第十三心说名住果。有如是等多差别义’。
四部异义:次‘因释一颂执义不同,从此部中流出四部,谓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所释颂言: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兹据述记列四部四释不同如下:
已解脱更堕 退──┐
住──┼阿罗汉……第一释当法上部
堕由贪复还 进──┘
阿罗汉┐
获安薹所乐 辟支佛┼───……第二释当贤胄部
佛世尊┘
随乐行至乐
初 果┐
已 解 脱 二果向│
二 果├───……第三释当正量部
更 堕 三果向│
三 果│
堕 由 贪 阿罗汉┘
退 ┐
复 还 思 │
获 ├阿罗汉……第四释当密林山部
获安喜所乐 住 │
堪 达│
随乐行至乐 不 动┘
7. 化地部本末同异宗义
(一)化地部本宗同义 ‘谓过去未来是无,现在无为是有。于四圣谛一时现观,见苦谛时能见诸谛,要已见者能如是见。随眠非心亦非心所,亦无所缘,与缠异。随眠自性心不相应,缠自性心相应。异生不断欲贪嗔恚。无诸外道能得五通,亦无天中住梵行者。定无中有。无阿罗汉增长福业。五识有染亦有离染。六识皆与寻伺相应。亦有齐首补特伽罗。有世间正见,无世间信根。无出世静虑,亦无无漏寻。善非有因。预流有退,诸阿罗汉定无退者。道支皆是念住所摄。无为法有九种: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不动,五、善法真如,六、不善法真如,七、无记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缘起真如。入胎为初,命终为后,色根大种皆有转变,心心所法亦有转变。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获大果,非别施佛。佛与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脱。说一切行皆刹那灭。定无少法能从前世转二后世’。
(二)化地部末宗异义 ‘谓说实有过去未来。亦有中有。一切法处皆是所知,亦是所识。业实是思,无身语业。寻伺相应。大地劫住。于窣堵波兴供养业所获果少。随眠自性恒居现在,诸蕴处界亦恒现在。此部末宗,因释一颂执义有异,如彼颂言:五法定能缚,诸苦从此生,谓无明贪爱,五见及诸业’。
8. 法藏部饮光部经量部之宗义
(一)法藏部之宗义 ‘谓佛虽在僧中所摄,然别施佛果大非僧。于窣堵波兴供养业获广大果。佛与二乘解脱虽一而圣道异。无诸外道能得五通。阿罗汉身皆是无漏。余义多同大众部执’。
(二)饮光部之宗义 ‘谓若法已断已遍知则无,未断未遍知则有。若业果已熟则无,果未熟则有。有诸行以过去为因,无诸行以未来为因。一切行皆刹那灭。诸有学法有异熟果。余义多同法藏部执’。
(三)经量部之宗义 ‘谓说诸蕴有从前世转至后世,立说转名。非离圣道有蕴永灭 有根边蕴、有一味蕴。众生位中亦有圣法 执有胜义补特伽罗。余所执多同说一切有部’。
乙 依中土六宗说以总束二十部
1.我法俱有宗 此中有二:一、人天乘,二、小乘。谓犊子、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山五部,彼立三聚法,初二是法,后一是我。又立五法藏:一、过去,二、现在,三、未来,四、无为,五、不可说。第五是我,以不可说是有为无为故。然此五部,余大小乘共推不受,呼为附佛法外道,以诸外道所计虽殊,皆立我故。此亦等取经量部之胜义我之少分。
2.法有我无宗 谓萨婆多、上座、多闻三部。彼说诸法二种所摄,一、名,二色。或四种所摄,谓三世及无为。或五种所摄,谓一、心,二、心所,三、色,四、不相应,五、无为。故一切法皆悉实有。于诸法中并不立我,以无我故,异外道计。又于有为之中,立正因缘以破外道邪因无因。此亦兼摄末化地部少分,实为最纯正之小乘宗也。支那所传之小乘俱舍宗,亦依此为本宗,调和经量部而进化之者。
3.法无去来宗 谓大众、经量、鸡胤、制多、西山、北山、法藏、饮光之八部,等取本化地部一分。唯说现在诸有为法及无为法为有故,以过未之法,体用俱无故。成实论依此为本宗。
4.现通假实宗 谓说假部。就前现在有为法中,在五蕴为实,在界处为假,随应诸法假实不定。其成实论末经部论皆是此类。
5.俗妄真实宗 即说出世部。谓世俗法皆假,以虚妄故;出世法皆实,非虚妄故。此义可通大乘三论宗之少分。
6.诸法但名宗 即一说部。谓一切我法,但有假名无实体故。此亦能摄大乘三论宗之少分。
案此六宗乃依从有入空为序,从我法俱有而我空,而过未法空,而现法一分空,而世法空,而一切法空也。今将六宗摄二十部,列表如下:
┌─人天乘
我法俱有宗─┼─小乘犊子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山五部
└─兼摄本经量部少分
法有我无宗─┬─萨婆多上座多闻三部
└─兼摄末化地部
法无去来宗─┬─大众经量鸡胤制多山西山北山法藏饮光八部
└─兼摄于化地部
现通假实宗─┬─说假部
└─兼摄本经量部少分
俗妄真实宗─┬─说出世部
├─兼含大乘三论宗少分
诸法惟名宗─┴─一说部
丙 统论二十部离合之势
此小乘二十部之渐次分裂。起自第二百年至第四百年,为时最多亦不过二百年耳。此三百年中,小乘宗派之蔚起,乃呈此波谲云诡之观,亦可见印度于阿育王后,小乘佛法之盛行一时矣。然自第二百年至第三百年间,可视为大众部最发达之时代,以大众部八派皆在彼时分出故。自第三百年至第四百年间,可视为萨婆多部(上座部代表)最发达之时代,以上座部十派皆自彼时分出故。进至第五百年,则渐为大乘代兴之时代矣。统观此二十部离合之势,初诤大天五事分为大众上座之二部、比一大变矣。后上座部分为萨婆多雪山之二部,袭称上座之雪山部反奉持大天之五事为宗义,此亦一大变迁矣。后大天重详五事而分制多山等三部,此一小变也。本从大众部流出之多闻部,其宗义乃多同说一切有部。本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之法藏部、饮光部、其宗义乃多同大众部,此亦一小变也。回互交络,其经纬组织之奇,殆五光十色灿烂同霞锦矣!
第二节 律学之分派
按印度小乘律学之分派,今可考稽者无多。律藏及付法藏因缘传等,虽略曾叙及,未有专史详其事焉。佛曾称‘吾弟子中持律第一者优波离’,是故佛示寂后 窟内上座皆推优波离结集律藏。且律唯佛制,弟子唯有严守,此于律学固应一味无异也。然当时窟外大众既曾别为结集,难保无稍有出入之处。虽迦叶宣言窟外众“未制者莫制,已制者我等随顺”;窟内外众仍一味和合无间,而罅隙之痕即留此矣。今就其显著者略述如下。
一 耶舍之矫正非法十事
佛寂百年时,跋耆种族于吠舍离城出家者颇多,其众于吠舍离左近,唱非法十事而自行之(见五分律卷三十,十诵律卷六十,善见律毗婆沙卷一)。非法十事者:一、姜之盐渍者得贮至异日,二、得间食,三、虽既一食得复就座取食,四、虽一在寺内食入市邑时得再取食,五、酪得和酥油石蜜食之,六、得饮阇楼枷酒,七、座席敷物得大小随意,八、出家前虽属俗士之所习而于出家后不妨行之,九、说戒之法会得一部僧众各别行之,事后求全体僧众之承诺,十、得受金银钱货贮藏之。
彼众于每月说戒之日,参观者多时,盛水于钵,至俗士群集处而告之曰:“愿施钱于僧众”。俗士或施钱或鄙弃之。时有高僧耶舍。见其状且惊且悲,诚令勿如是非法求施。彼众误会耶舍之意,各分钱耶舍。耶舍知不可化,转劝诸俗士勿非法施,施受俱无利益。彼众大愤,乃宣告公逐耶舍。厥时中印东部多新进之僧,西部多耆旧之僧,耶舍乃或亲身往,或遣徒诉其事于西部诸耆旧。而彼众亦邀东部诸新进,东西两部新旧对峙。阿育王患之,乃集二派僧于吠舍离重阁讲堂,开诵律会以论决之。两派各举四高僧为审辨委员,东派为一切去、沙留屈阇、须毗多沙、萨婆伽眉,西部为萨婆多、修摩那、三摩三浮陀、耶舍。推萨婆多为委员长,向一切去逐事责问,一切去逐事答辩,又互审检律部。会议七月,结果判决吠舍十事为非法。其时中印之僧众,形式上虽仍统为一,而实质上则已离而为二也。相传佛示寂一百年后渐分二部,恐即指此。不然,则僧因教义之诤分为大众上座之二部,律亦属之分为二部欤。
二 传闻由二部渐分至五百部
传说如来在五十年,随事制宜,灭后、弟子结集为一部八十诵律。佛寂百年,五师瓶泻,纯是一味,未分异见。一百年后渐分二部、五部,及二十部乃至五百。今按律分五部,相传由优婆鞠多(疑即大天等师)弟子五人异见所分。至二十部大约即前由教义而分之二十部,各诵一部律耳,若今所传昙无德律等。故古云:‘异见竞鼓,犹如浩波,经律论藏,悉成分裂’也。以律之分成五百部,更可推知经论之所分者亦也。但考今所传者,则仅四律五论及毗奈耶有部诸律耳。详下律学之东传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