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印度—早期佛教活动的舞台
在现代具有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中,诞生自印度的佛教,是最古老的一个。
三个世界性的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回教。基督教是耶稣基督于西元一世纪初所创立的,它的历史迄今不足两千年。回教是穆罕默德于西元七世纪初所创立的,迄今历史约一千三百年;而佛教,是释迦牟尼佛陀于西元前五百多年的时候所创立的,迄今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正确的说,佛陀涅槃于西元前四八六年,他世寿八十岁,则出生于西元前五六五年。佛陀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第二年就有了原始的僧伽——最早的僧团。也可以说,佛教于此时已经诞生了,所以佛教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了。
这个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宗教,最初是如何诞生的——是在什么样的时空背景之下出现的呢?要探讨佛教诞生的背景,必须要自印度的地理、历史、宗教、文化了解起。要不然,我们无从了解佛教何以诞生,也无从了解佛教在印度许多教派中的地位。尤其是,我们无从了解佛教的教理,何以说常说断、说空说有。这就是我们要探讨佛教诞生背景的原因。于此,我们就先自印度的地理环境说起。
印度位于亚细亚南端的半岛,其国土初看像三角形,实际上则是不正四边形。自现代来看,印度面积有三百二十八万平方公里,但自历史观点看,今日独立国的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早期都包括在印度的国土范围之内。所以自历史观点来看印度,它是一个历史悠久、土地辽阔、人口众多,气候、生产、种族、语言都极为复杂的地方。唐玄奘三藏在〈大唐西域记〉中,说印度的地形是:[ 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大体大说,确是如此,它西北方以利曼连峰邻于阿富汗,东北以雪山中隔邻于西藏。下面的半岛,西南望阿拉伯海,东南望孟加拉湾,半岛尖端下面,有一个扇形的海岛,就是古代的师子国、后来的□兰,今日的斯里兰卡。由于四面都为山海所包围,与他国隔绝,所以形成它特有的历史文化。它国内的地势,如果由西面的印度河口,向东面的恒河出海口画一直线,就成了上下两个三角形。上面的三角形,由中间垂直再画一直线,这样就共有三个三角形。上面西北方的三角,是五河地区,东南方的三角,是恒河平原,而下面的大三角,就是频阇耶山以南的半岛。而印度的文明,就是依著这三个三角区的顺序而发展的。
二、 雅利安人的入侵
印度当地的土著民族,最早而主要的,是达罗维荼族Dravidians,早在西元前两千五百年——时当中国黄帝轩辕氏时代——就在印度河流域形成了古代的文明社会,这称为印度青铜器时代的文明。青铜器文明的遗迹,在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城最显著,所以此一时期又称为哈拉巴文化。据考古学者的发现,那时他们已有了城市规划,有下水道,有两三层砖建的楼房,有公私浴室,街道上有店铺。并且手工的纺织业、陶器业都相当发达。此一文明延续了千年之久,传说是由于雅利安人的入侵而予以破坏。雅利安人入侵自是事实,但哈拉巴文化是否因此而破坏和灭绝,历史上尚无定论。
雅利安人Aryan 人,据近代学者研究,最早是在中央亚细亚地方,约在元前三四千年间,乘世界人口移动的风潮,分别向东西移动。向西者进入欧洲,成为欧洲人的祖先;向东者到达波斯,后来一部份更向东南,就是后来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之入侵印度,约在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后。他们越过兴都克什山,进入印度西北部的五河地区。五河,顾名思义,是个河川纵横的地方,河川中最大的就是印度河,它汇集众流,注入阿拉伯海。雅利安人初到此地,感于此河水势之壮阔,称之曰[ 信度 ’(Sindhu ),信度,是大水或海的意思。后来由 Sindhu 转为 India,遂成为印度全境的名称。
雅利安人之侵入印度,约在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后。那时的雅利安人,已有自己相当的文化。他们已脱离杂婚,建立家庭单位,以父亲为家族之长,构成父系家长制的社会。部族的酋长即是王,王位选举或世袭。他们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族人勇悍好战,侵入五河地区后,征服了土著,在该地区定居下来,建立了许多国家。五河地区土地肥沃,生产丰富,由于长时期在该地定居,形成了雅利安人的政治文化中心——也就是婆罗门文明的中心。雅利安人称那个地方为[中国](MadhyaDesa)。指此一区域外的地方是化外之地。雅利安人也称此一地区为[ 阎浮提 ]——阎浮提,就是后来佛经中称的南部赡洲。
雅利安人的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原来初民对于自然界有极大威力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水火昼夜等,不能理解,以为各有神祗司理,他们礼拜诸神,颂赞诸神。所以有许多想像力丰富、词句美丽的诗篇。这些赞歌由七个家族分别保留下来,到后来有了祭祀的仪式,祭司们把古代赞歌加以汇集,应用到祭祀上,祈求子孙繁衍,家畜增殖,降雨丰收,战争胜利等等,这就是最古老的吠陀圣典,黎俱吠陀。
吠陀,是梵文Veda的音译,是智识的意思,〈翻译名义集〉曰:[ 韦陀,亦名吠陀,此云智识,由此生智。 ]雅利安人称此为七戢所作,是天启的圣典。黎俱吠陀的完成,大约以西元前一千二百年为中心。此后的一两百年间,又有沙摩吠陀、夜柔吠陀的编集,最后又有阿达婆吠陀的出现。阿达婆吠陀,是在该地者著达罗毗荼人间流传的降福、攘灾或咀咒仇敌的咒语,为雅利安人吸收采用到祭典中,而取得第四吠陀的地位,四吠陀的完成,大约是西元前八百年间的事。这四吠陀的内容,如下所述:
(一), 黎俱吠陀Rig veda :四吠陀中,黎俱吠陀是最原始的一种,这是雅利安人居住在五河地区的时候,诗人歌颂大自然的诗句,及招请诸神至祭祀场所的赞歌。以口耳相传的传下来,最后编集而成的,这是世界最古老的诗篇,由一千十七首所组成,计一万五百八十颂,分为十卷。这是在祭祀的时候,献给诸神的赞唱。
(二), 沙摩吠陀Sama veda:这是苏摩祭时所用的赞歌,由一千五百四十九颂所组成,分为二卷。其实多是预祝丰年的赞歌。
(三), 夜柔吠陀 Yajur veda:这也是纯为祭祀用的赞歌,它的出世较晚,约是雅利安人离开五河,移居阎牟那河拘罗地方的作品,它是由韵文与散文混合而成的。
(四), 阿达婆吠陀 Atharua veda:阿达婆吠陀与前三者不同,前者是公认的圣典,而此则全是个人招福攘灾、咀咒仇敌的咒法,古代印度称前三吠陀为[三明],视为三位一体,此则是后来附加的。
三、 婆罗门教与四姓阶级制度
黎俱吠陀时代所歌颂的神,包括天空地三界,事实上全是自然现象现的神格化,如天界的太阳神,空界的风神,地界的河神等,名目繁多。其中地位最高的,在天界为婆楼那,在空界为因陀罗,在地界为阿耆尼及苏摩。婆楼那是苍空的神格化,是自然界秩序的守护者,如日月运行,四季循环,均由婆楼那司之;因陀罗是战神,他身躯高大,长于勇武,率领众神与雅利安人的敌人达沙作战;阿耆尼是火神,它有破除黑暗,消灭恶魔的力量。雅利安人之崇拜火神,当是早期与伊朗共住时代的习俗——即拜火教的习俗。苏摩是酒神,他是神人之间的媒介,是祭坛上重要的神。当时尚没有殿堂神像,每个家庭都有圣坛,要燃圣火、灌牛乳、献米麦、奉神酒,这是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份。而重大的祭祀,则须由司祭者主持。
在四吠陀先后编集完成的多神时代,后世对此一时期,加之以吠陀教的名称。
在西元前一千年前后的时后,雅利安人屡屡发动战争,征服者著,并自五河地区向东南移动,由阎牟那河地区到达恒河平原,并在这里建立了许多国家。在当时流传下来的叙事诗上,可见到拘卢Kuru,般庶Panchala,拘萨罗Kosala,迦尸Kasi等名称。而由吠陀教演变而成的[ 婆罗门教 ],也在这个时代出现了。
婆罗门Brahmana,梵文的原意,是[ 神学的掌握者 ]亦有[净行]、[静志]的意思。而婆罗门教,则是由五河时代的吠陀教演变而成的。雅利安人侵入五河地区,征服土著,当时就是有了[种姓]的分别。不过当时只是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间的差别。原来种姓梵语[Varna],它原来的字义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本来,雅利安的梵语[Aryan],就含有[神圣的]或[高贵的]意思,因此,他们认为白肤色的雅利安人是品质高贵的人,而深肤色的达罗毗荼族和其他土著,都是品质低贱的种族。这就有了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Anaryan]的分别。换句话说,前者是白肤色的征服者雅利安Aryan 人,或者是被征服的黑肤者著,即所谓非雅利安Anaryan人。
后来因为祭祀的仪式愈来愈繁琐,非专业者不能胜任,于是有了专业司祭者的出现,而司祭者又演变成为世袭,这就形成了婆罗门阶级;另一方面,雅利安人不断的发动战争,于是有了专业战士的一个阶层,即所谓刹帝利阶级;而从事农工商业的人民,被称为吠舍族,原来被征服的土著,就成了首陀族。首陀罗种姓中,也有农人、牧人,但大部分是仆役及奴隶。各种姓的职业都是世袭的,种姓之间不许通婚,尤其禁止首陀罗和其他种姓通婚。如果首陀罗男子和其他种姓女子生下了混血种,在法律上订有一种特别名称,称为[旃陀罗](Condala ),又称为[不可触者]——即可可接触之人。这种人一生只能操最微贱的职业,如屠夫、刽子手、扛死尸者等………。印度现在有七千万[不可触者种姓]的人,他们也常游行请愿争取他们的权利。
四姓阶级渐次形成,界限愈来愈森严,婆罗门阶级高高在上,专司祭祀,有解释经典的权利。刹帝利阶级主管军国大事,和婆罗门同为统治阶级。吠舍族是一般人民,受上二种姓统治及压迫。而首陀罗族的地位愈来愈低下,成为贱民、奴隶,受上三种姓的奴役。并且,上三种姓是[再生族],都是婆罗门教的信徒,首陀罗是[一生族],没有信奉宗教的权利,死后没有来生。
婆罗门教形成之后,四吠陀成为天启的圣典。建立了所谓[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的二纲领。婆罗门高高在上的地位更为巩固。这以后,印度文化进入梵书时代。梵书时代大约是西元前八至七百年间。如昧把四吠陀视同佛教的经,梵书就是根据经所造的论。详细一点说,四吠陀本典,全是祭祀时的圣歌,而梵书是在适用上——即祭祀上加以明白的解说。所梵书是附属于各吠陀本典的神学书。
梵书之后,继之有森林书的出现。森林书,是离开村落在森林中传授者,内容是叙述秘密的祭祀仪式和神秘的教义。它相当于佛教经论的注释。不过有一点要加以说明的,四吠陀、梵书、森林书,全是口口相传的传下来,并没有文字记录,因为那时印度尚没有书写的工具。
四、 梵书时代神格的升沈
婆罗门教继承吠陀教,也是一个多神的世界。四吠陀时代,众神分布于天空地三界,有三十三神、即三十三天之说。除此之外,尚有名目繁多的低级神祗,如乾闼婆、梨布斯等。而三界的主神,常随著时代的需要而有所升沈。雅利安人移居恒河流域后,征服土著的战争渐形减少,战神因陀罗因之失势,代之而起的是生主神。生主神是宇宙最高的原理,是宇宙的支配之神,也是祭祀的主神。生主神生天空地三界,支配三界的太阳神、风神、河神。生主神生三吠陀,生三光明,生人类及生类——生类,是人类以外有生命的动物。生主神从它的口、胸、股、足等处,生出不同的神和人。总之,生主神是宇宙的本源,也是宇宙的主宰。这到后来演变成[梵]是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梵从口口生出婆罗门,从胁部生出刹帝利,从腹部生出吠舍,从足部生出首陀罗。以此定四种姓的贵贱,这是创造神的旨意,这也为种姓制度建立了根据。后来佛经中称圣化后的佛陀是由右胁而生,那是一种[通说],凡是刹帝利种姓全可说成是右胁而生的。
到梵书时代的中期,生主神渐次失去了主宰的地位,代之而起的是[梵]。梵成了宇宙的最高原理,当然这其间尚经过相当复杂的演变。最初,梵是附属于生主神的,叫做[ 初生梵]。后来逐渐演变成梵和生主是一,成为[生主是梵’。最后梵代替了生主的地位,成为宇宙最高的原理——梵生诸神,梵是天地之主,天地由梵所护持。至此,梵完全取代了生主神的地位,具有创造神兼主宰神双重性格,此时称为[自存梵]。至了奥义书时代,演变为[梵我不二]、[梵我一如]的理论。
梵书和森林书时代,印度的文化中心是在恒河中游,且继续向下游拓殖。这时雅利安人之间也不断发生内战,部族间酋长的小王,合并小部落而成为大国王。存留的小国也成为大国的附庸。大国的王权扩大,许多本来是选举制的王国,也代之以家传世袭。个人拥有土地财产,国王课人民六分之一的租税,这就逐渐演变成有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婆罗门种姓高居四种姓的首位,后来佛经中提到四种姓时,改变了四种姓的顺序,把原来居于首位的婆罗门改为第二位,变成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是有意贬抑婆罗门的地位,但与传统习俗就不符了。
在婆罗门种姓中,僧侣——即是司祭者,是特权阶级。婆罗门也有为王室服务的,但都是王师、大臣高位。也有是教师、地主等职业。僧侣是世袭的(当然要娶妻生子),他们主司祭祀、教育、文化,有解释经典的大权,他们把经典解释得神秘难懂,把祭祀仪式改变成繁琐万端。到后来,刹帝利王族为了解除婆罗门主义加给自身的束缚,策动开明的婆罗门学者,发动思想上的革新动动,这样,就有了反对仪式主义的奥义书的产生。
五、 奥义书时代
初期奥义书的出现,是西元前七百年间的事。
奥义书Upanisad,音译优波尼沙陀,有[近侍]、[侍坐]的意思。意谓这是师徒近坐,所传达的秘密教义。奥义书不是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作品,那是历时数百年,无数婆罗门学者思想结晶。近代学者研究,总数有二百余种,后世所传者通常谓一百零八种。以其文体、语法内容来区分,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初期的奥义书,出现在佛教与起以前,约在西元前七至六世纪间,全部是散文体裁。
(二),中期的奥义书,是西元前四百年至二百年间的作品,其中以韵文为主,间有散文。
(三),后期奥义书,是西元前二百年,至西元后二百年的作品,也是以散文为主。
奥义书的兴起,是开明的婆罗门学者对于传统祭祀主义的反动。在传统积习下,他们对吠陀经典之绝对权威,祭祀之万能主义,及婆罗门之绝对尊贵,虽也大体承认,但时有否定的非婆罗门思想。如〈圣徒格耶奥义书〉中,尖刻讽刺婆罗门僧侣为[群犬的腌声],由此可见他们对婆罗门僧侣的反感。奥义书初期的婆罗门学者,他们上继吠陀时代,继吠陀末期的哲学思想,脱去祭祀仪式的外衣,深入的作哲学的探讨。同时也继梵书末期的[梵我不二]之说,加以充实而完成之。
[梵我不二]说,是说[梵]Brahman,是宇宙的原理;[我]Atman,是个人的原理——个人的精神原理。因此,我的本性和梵的本性同一不二。也就是在个人的我以外,建立宇宙的大我——梵。梵是宇宙的原理,是遍在的,有情界和物质界是梵的显现。个人的我是小我,是[尝蜜的]命我。尝蜜,是精神攀缘外境的意思。
梵是宇宙的原理——本源,所以宇宙万有都是梵的显现。物质界的地水火风空五大,有情界的天、人、生物——胎卵湿化所生的生命体,人、象、牛、马,全是梵所创造。不过,这期间仍然以人为本。
梵本来是[原理],是[概念],但是后来神格化,演变为梵天、大梵天王。
印度的轮回思想,起源颇早,最初是民间的下层信仰,或起源于土著的黑人。至梵书时代,为吠陀学者所吸收,故在梵书末期已有此说,这是与[我]论相应而有的。但是成为一种不易的理论,则是在奥义书时代。奥义书上说:人从欲而有,从欲而生意向,由意向而有业,从业而有果。有情的生命,以业分做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方向是现象化的继续,就是轮回;一个方向是回到本体——梵,就是解脱。
现象界的轮回有三条途径:一个人如果恭谨如仪的从事祭祀,死后便能由天道而生于太阳的世界,回归于梵,获得永恒的幸福;反之,如不能恭谨如仪的行祭祀,死后则经由祖道生于月的世界,转生为人;而行恶者则生于第三道——兽道或地狱道。
这业与轮回的理论,后来佛教从俗的加以融摄,并变易了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