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说
韩清净科记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地品第三
壬七、地品3 癸一、总名建立4 子一、标
如前所说十三住中,应知随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种,唯菩萨地;第七一种,菩萨、如来杂立为地。
子二、征
何等为七?
子三、列
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四、行正行地,五、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到究竟地。
子四、释3 丑一、出名杂地
如是七种菩萨地中,最后一种名为杂地。
丑二、配菩萨地
前种性住,名种性地;胜解行住,名胜解行地;极欢喜住,名净胜意乐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种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名行正行地;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名决定地,此地菩萨堕在第三决定中故;
堕在第三决定中故者:功德品说:菩萨略有三种堕于决定。何等为三?一者、安住种性堕于决定,二者、发菩提心堕于决定,三者、不虚修行堕于决定。(陵本四十六卷十一页3701)此说决定,唯取第三不虚修行,故作是说。
无碍解住,名决定行地;最上成满菩萨住及如来住,名到究竟地。
丑三、指如来地
如来住地,于后建立佛法品中,当广演说。
癸二、随释疑难2 子一、问
问:菩萨从胜解行地随入净胜意乐地时,云何超过诸恶趣等?
子二、答2 丑一、辨修习3 寅一、修习哀愍
答:是诸菩萨依止世间清净静虑,于胜解行地已善积集菩提资粮;于如前说百一十苦诸有情类修习哀愍,无余思惟。
百一十苦诸有情类等者:百一十苦,如前供养亲近无量品说。(陵本四十四卷十一页3575)观唯是苦,修悲无量,由是说言修习哀愍,无余思惟。
寅二、得悲意乐
由此修习为因缘故,于彼色类诸有情所,得哀愍意乐及悲意乐。
寅三、心发正愿
由是因缘,为利恶趣诸有情故,誓居恶趣如己[1]舍宅。作是誓言:我若唯住如是处所,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亦能忍受。为除一切有情苦故,一切有情诸恶趣业,以净意乐,悉愿自身代彼领受苦异熟果。为令毕竟一切恶业永不现行,一切善业常现行故,心发正愿。
以净意乐等者:于诸众生发起利益安乐意乐,善故名净,非由无漏世间清净静虑摄故。
丑二、明超越3 寅一、断粗重
彼由修习如是世间清净静虑悲愿力故,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于自所依皆得除遣。
寅二、获转依
由此断故,菩萨不久获得转依,于诸恶趣所有恶业毕竟不作,于诸恶趣决定不往。
寅三、结异名
齐此菩萨,说名超过一切恶趣,亦名超过胜解行地,亦名已入净胜意乐地。
癸三、显净治法3 子一、总标
如前住品所说信等能净修治诸住十法,今于此中,当知亦能净修治地。如是十法所有安立所治、能治略义次第,皆应了知。
子二、别释3 丑一、安立4 寅一、标
谓彼十种净修地法,能对治彼所对治法,故得安立。
如前住品所说信等能净修治诸住十法等者:前说十法,所谓净信、悲、慈、惠舍、无有厌倦、善知诸论、善解世间、修习惭愧、坚力持性、供养如来,与此正同。然彼修治唯说地上,今于此中偏说地前,由是说义有差别。如下安立所治、能治略义次第,皆约种姓地、胜解行地为论,不通所余一切上地,由彼上地于前住品已释其相,是故略不具说。
寅二、征
何等为十?
寅三、释10 卯一、信
谓一切种全未发心,全未受持菩萨学处,是名为信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于信。
卯二、悲
于诸有情有损害心,是名为悲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于悲。
卯三、慈
于诸有情有瞋恚心,是名为慈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于慈。
卯四、舍
于身命财有所顾恋,是名为舍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于舍。
卯五、无倦
于诸有情希求报恩,见彼邪行贪着利养多有所作,是无厌倦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无倦。
于诸有情希求报恩等者:由希报恩,于彼有情多有所作。或见彼邪行,而复贪着利养为因缘故,多有所作。于利他事能为障碍,令不究竟,由是说彼是无厌倦所对治法。
卯六、善知诸论
无有方便善巧加行,是善知论所对治法;对治彼故,立善知论。
卯七、善知世间
性不柔和,不于他心随顺而转,是名善知一切世间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善知一切世间。
卯八、惭愧
于修善法放逸懈怠,是名惭愧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惭愧。
卯九、坚力持性
于其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断生死大苦深生怯弱,当知是名坚力持性所对治法;对治彼故,所以安立坚力持性。
卯十、供养如来
于大师所犹豫疑惑,当知是名供养如来所对治法;对治彼故,所以安立供养如来。
寅四、结
如是且说所治、能治安立十法。
丑二、略义4 寅一、征
云何复名如是略义?
寅二、标
谓此十法略显二义。
寅三、列
一者、显示意乐清净,二者、显示加行清净。
寅四、配
当知前三,显示菩萨意乐清净;其余七种,显示菩萨加行清净。
丑三、次第3 寅一、征
如是十法次第云何?
寅二、释
谓诸菩萨,于大菩提先深净信。次于有苦诸有情类,发起悲愍。起悲愍时,如是誓愿:我应拔济一切有情,令其安乐,而起慈心。起慈心已,一切能舍,于身命财无所顾恋。无顾恋已,即为彼义精勤加行,无有厌倦。无厌倦已,善知诸论。善知论已,如世间转即如是知。知世间已,若自烦恼率尔现行,深生惭愧。生惭愧已,不随烦恼自在而行,便能获得坚力持性。由正获得坚力持性,于正加行能无退转,无量善法运运增长,能于如来奉献上妙正行供养、财敬供养,是故最后供养如来。
寅三、结
是名十法次第修证。
子三、总结
当知如是十种善法,于一切地能净修治。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三持究竟瑜伽处行品第四
壬八、行品2 癸一、略举四行4 子一、标
菩萨始从胜解行地,乃至最后到究竟地,于此一切菩萨地中,当知略有四菩萨行。
子二、征
何等为四?
子三、列
一者、波罗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
子四、释2 丑一、别辨四行2 寅一、辨4 卯一、波罗蜜多行2 辰一、标十种
前说六种波罗蜜多,及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愿波罗蜜多、力波罗蜜多、智波罗蜜多,如是十种波罗蜜多,总名波罗蜜多行。
辰二、释后四2 巳一、第一义4 午一、方便善巧
如前所说十二行相方便善巧,当知说名方便善巧波罗蜜多。
如前所说十二行相方便善巧者:如前菩提分品中说应知。(陵本四十五卷四页3625)
午二、愿
如前所说五种大愿,当知名愿波罗蜜多。
如前所说五种大愿者:如前菩提分品中说应知。(陵本四十五卷十六页3657)
午三、力
所有十力加行清净,当知名力波罗蜜多。
所有十力加行清净者:力种性品说:菩萨于是内明所显正因果相如实知已,精进[2]修习,令处非处智力种性渐得清净、渐得增长。(陵本三十八卷十四页3141)又说:菩萨于是内明所显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如实知已,精勤修习,令其自业智力种性渐得清净、渐得增长。又说:菩萨或由从他得正教授,或由施他无倒教授,能令所余八力种性渐得清净、渐得增长。(陵本三十八卷二十一页3171)此应准知。
午四、智2 未一、释自性
于一切法如实安立清净妙智,当知名智波罗蜜多。
未二、简差别
今于此中,能取胜义无分别转清净妙慧,当知名慧波罗蜜多。能取世俗有分别转清净妙智,当知名智波罗蜜多。如是名为二种差别。
于一切法如实安立清净妙智者:功德品说:菩萨略有四种施设建立,唯有如来及诸菩萨能正施设、能正建立,非余一切若天、若人、若诸沙门、若婆罗门,唯除闻已。何等为四?一者、法施设建立,二者、谛施设建立,三者、理施设建立,四者、乘施设建立。(陵本四十六卷十三页3707)此说于一切法如实安立,如彼应释。
巳二、第二义4 午一、方便善巧
复有异门。谓无量智,当知说名方便善巧波罗蜜多。
谓无量智者:此说五种无量应知。由诸菩萨,于五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此五无量,如功德品别释其相。(陵本四十六卷十五页3715)
午二、愿
希求后后[3]智殊胜性,当知名愿波罗蜜多。
午三、力
一切魔怨不坏道性,当知名力波罗蜜多。
午四、智
如实觉了所知境性,当知名智波罗蜜多。
卯二、菩提分法行
四念住等所有一切三十七种菩提分法、四种寻思、四如实智,皆如前说,总名菩萨菩提分法行。
卯三、神通行
如前所说威力品中,菩萨所有六种神通,是名神通行。
卯四、成熟有情行
如前所说二种无量。一、所调伏界无量,二、调伏方便界无量。及成熟品中所说一切成熟有情,总名菩萨成熟有情行。
寅二、结
如是四种菩萨妙行,当知普摄一切菩萨所行善行。
丑二、广明施等2 寅一、释其度名
应知此中,施等十法,经三大劫阿僧企耶,长时修习乃圆证故;自性清净体殊胜故;
自性清净体殊胜者:前说菩萨次第圆满六波罗蜜多已,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于彼一一波罗蜜多别释自性,应知彼体清净殊胜。
过余一切世间声闻、独觉善根,摄受最胜菩提果故。如是十法最极长时乃能圆证,自性最极清净殊胜,能得最极菩提妙果,是故说名波罗蜜多。
寅二、显建立义2 卯一、明因缘4 辰一、标
应知如是波罗蜜多,由三因缘次第建立。
辰二、征
何等为三?
辰三、列
一、由对治故;二、由生起故;三、由异熟果故。
辰四、释3 巳一、由对治3 午一、征
云何如是波罗蜜多,由对治故,次第建立?
午二、释2 未一、举前六
谓悭、恶行、于诸有情怨恨逼恼、懈怠、散乱、暗钝愚痴,如是六法能障菩提;施等六法能为对治,如其所应,建立六种波罗蜜多。
未二、摄所余
当知所余波罗蜜多即此所摄。
午三、结
如是名为由对治故,次第建立。
巳二、由生起3 午一、征
云何如是波罗蜜多,由生起故,次第建立?
午二、释
谓诸菩萨,先于财位无所顾恋,弃家诸欲,受净尸罗。敬重戒故,能忍他恼,不恼于他。受持净戒修习忍已,戒净无动,无间无断,于诸善品勤修加行。如是修习勤精进故,离诸放逸,能触妙善心一境性。心得定故,如实了知,观见一切所知境界。
午三、结
当知是名由生起故,次第建立。
巳三、由异熟果3 午一、征
云何如是波罗蜜多,由异熟果,次第建立?
午二、释2 未一、外事圆满
谓诸菩萨于现法中,精勤修学施等善法;由是因缘,于当来世获得种种外妙珍财无不圆满,当知是施波罗蜜多因力所作。
未二、内事圆满3 申一、标
获得内五自体圆满,是余戒等波罗蜜多因力所作。
申二、征
云何内五自体圆满?
申三、释5 酉一、寿等殊胜
谓善趣摄若天若人,于余有情寿等殊胜,当知是名第一圆满。
酉二、性能堪忍
若有俱生于善加行常无厌倦,堪忍他恼,不乐恼他,当知是名第二圆满。
酉三、性勇相应
若有俱生普于一切所作事业坚固勇猛,当知是名第三圆满。
酉四、性薄烦恼
若有俱生性薄尘秽,于其自心能自在转,心有堪能于一切义速证通慧,当知是名第四圆满。
酉五、性具聪敏
若有俱生于一切义其慧广大聪敏[4]捷利,当知是名第五圆满。
午三、结
应知是名由异熟果,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次第建立。
卯二、唯六数2 辰一、别配三学
由前四种波罗蜜多资粮、自性、眷属、守护,当知圆满修诸菩萨增上戒学;
资粮自性眷属守护者:谓施波罗蜜多是戒资粮,戒波罗蜜多是戒自性,忍波罗蜜多是戒眷属,精进波罗蜜多是戒守护。如是次第圆满戒学应知。
由其静虑波罗蜜多,当知圆满修诸菩萨增上心学;由其般若波罗蜜多,当知圆满修诸菩萨增上慧学。
辰二、结无过增
过此三上,更无菩萨学道可得,是故此三普摄一切菩萨学道。由此建立波罗蜜多唯有六种,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癸二、明四应作4 子一、标
又诸菩萨略有四种所应作事,由是普摄一切所作。
子二、征
何等为四?
子三、列
一者、为证菩提修诸善行;二者、由此为先达真实义;三者、圆证威力;四者、成熟有情。
子四、配
如是四种菩萨所作,当知是先所说四行,如其次第所为所立。是故过此,更不建立有诸余行。
当知是先所说四行者:谓如前说四菩萨行。一者、波罗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应知。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建立品第五之一
辛三、后建立摄3 壬一、标
依如来住及依如来到究竟地,诸佛世尊有百四十不共佛法。
壬二、列
谓诸[5]如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及一切种妙智。
壬三、释2 癸一、别显10 子一、诸相随好2 丑一、果摄2 寅一、列相好2 卯一、三十二相2 辰一、征
云何如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
辰二、列
一者、具大丈夫足善安住等案地相,是大丈夫大丈夫相。二者、于双足下现千辐轮,毂辋众相无不圆满。三者、具大丈夫纤长指相。四者、足跟趺长。五者、手足细软。六者、手足网缦。七者、立手摩膝。八者、瑿泥耶腨[6]。九者、身不偻曲。十者、势峰藏密。十一者、身相圆满如诺瞿陀。十二者、常光一寻。十三者、身毛上分[7]。十四者、身诸毛孔一一毛生,如绀青色螺文右旋。十五者、身皮金色。十六者、身皮细滑,尘垢不着。十七者、于其身上两手、两足、两肩及项七处皆满。十八者、其身上半如师子王。十九者、肩善圆满。二十者、髆间充实。二十一者、身分洪直。二十二者、具四十齿,皆悉齐平。二十三者、其齿无隙。二十四者、其齿鲜白。二十五者、颔如师子。二十六者、其舌广薄,若从口出,普覆面轮及发边际。二十七者、于诸味中得最上味。二十八者、得大梵音,言辞哀雅能悦众意,譬若羯罗频迦之音,其声雷震犹如天鼓。二十九者、其目绀青。三十者、睫如牛王。三十一者、其顶上现乌瑟腻沙。三十二者、眉间毫相其色光白,螺文右旋,是大丈夫大丈夫相。
卯二、八十随好3 辰一、征
云何如来八十随好?
辰二、列2 巳一、于下身分六十随好
谓两手足具二十指及以节爪并[8]皆殊妙,是即名为二十随好。两手、两足表里八处,手四、足四并皆殊妙,是即名为八种随好。两踝、膝、股六处殊妙,是即名为六种随好。两臂、肘、腕六处殊妙,是即名为六种随好。腰、缝殊妙,各一随好。两核殊妙,为二随好。阴藏殊妙,为一随好。两臀殊妙,为二随好。臗、胪[9]、脐三并皆殊妙,各一随好。两胁、腋、乳并皆殊妙,为六随好。腹、胸、项、脊,各一随好。如是所说,除颈已上,于下身分六十随好。
于下身分六十随好者:前说腰、缝殊妙,为二随好;腹、胸、项、脊,为四随好。并余所说,故成六十。
巳二、从头以下二十随好
上下齿鬘并皆殊妙,为二随好。[齿*虚]腭殊妙,为一随好。两唇眷属并皆殊妙,为二随好。颐善圆满,为一随好。两颊圆满善安其所,为二随好。两目眷属并皆殊妙,为二随好。两眉殊妙,为二随好。其鼻二孔并皆殊妙,为二随好。其额殊妙,为一随好。角鬓、两耳并皆殊妙,为四随好。头发殊妙,为一随好。如是所说,从颈已上二十随好。
辰三、结
前有六十,后有二十,总合说为八十随好。
寅二、简差别2 卯一、辨已得等4 辰一、初获异熟
如是诸相及诸随好,若诸菩萨始入净胜意乐地时,已得异熟。
辰二、殊胜清净
从此已上,诸相随好,展转获得殊胜清净。
已得异熟等者:相及随好,菩萨始入地时,创初获得,名得异熟。由是菩萨异熟相故,如下自说。如是相好,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唯有种子依身而住。菩萨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菩萨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菩萨若在诸余上地,如是相好转胜清净。此应准知。
辰三、一切圆满
当知乃至坐菩提座,方乃证得其余所有四一切种妙清净等不共佛法,善净圆满。
四一切种妙清净等不共佛法等者:谓一切种所依清净、一切种所缘清净、一切种心清净、一切种智清净,是名四一切种清净。等言,等取十力等不共佛法。此中义显,相好及余一切不共佛法,于佛果位,说名善净圆满。如下自说,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故。先菩萨时亦已成就,然是下劣,故不建立。
辰四、下劣成就
若下劣者,先菩萨时亦已成就。
卯二、辨其资粮2 辰一、无差别
始从清净胜意乐地,一切所有菩提资粮无有差别,能感一切相及随好。
辰二、有差别2 巳一、标
又此一切菩提资粮略有二种,谓去菩提若远、若近。
巳二、释2 午一、远
此中远者,谓未获得诸相、随好异熟果时。
午二、近
所言近者,谓初获得诸相、随好异熟果时,或从此上,展转获得殊胜清净。
丑二、因摄3 寅一、出由业因2 卯一、广相似业3 辰一、标
又薄伽梵由所化力,为众宣说造种种业,感得如是相、随好果。
辰二、征
何以故?
辰三、释3 巳一、总说因缘
所[10]化有情于其种种恶业现行深生喜乐。如是种种现行恶业是所对治,感相、随好种种善业是能对治。彼闻如是种种殊胜大果胜利,便于如是大果胜利深生爱乐;由是因缘,当离诸恶,当修诸善,是故为说。
巳二、别广诸相2 午一、指
广如诸相素怛缆说。
午二、列27 未一、足下善安住相
谓诸菩萨,于戒禁忍及惠舍中善安住故,感得足下善安住相。
未二、足下千辐轮相
于其父母种种供养,于诸有情诸苦恼事种种救护,由往来等动转业故,感得足下千辐轮相。
未三、纤长指相
于他有情远离损害及不与取;于诸尊长先语省问,恭敬、礼拜、合掌、起迎,修和敬业;于他有情深心所喜所爱财位不令乏短;及能摧伏自憍慢故;感大丈夫纤长指相。
未四、足跟趺长
即上所说感三相业,总能感得足跟趺长,是前三相所依止故。
未五、手足网缦
由四摄事,摄诸尊长,是故感得手足网缦。
未六、手足细软
奉施尊长涂身、按摩、沐浴、衣服,是故感得手足细软。
未七、立手摩膝
修诸善法不生喜足,令诸善法展转增长,是故感得立手摩膝。
未八、瑿泥耶腨
自于正法如实摄受,令得究竟,广为他说;及正为他善作给使;是故感得瑿泥耶腨。
未九、身不偻曲
于其正法渐次等显续索转故,于身语意种种恶业皆能止息,
于其正法渐次等显续索转故者:此中等显,谓遍开示。摄异门分说:遍开示者,谓无间演说,不作师拳,无所隐覆。(陵本八十三卷十二页6312)又自觉了法已等相续起,名续索转。
于疾病者卑屈瞻侍,给施良药,病力羸顿能正策举,饮食知量,于诸欲中曾不低下,是故感得身不偻曲。
于诸欲中曾不低下者:谓于诸欲不生贪故,不为诸欲所制伏故。
未十、势峰藏密
于被他[11]摈无依有情,以法以正慈悲摄受,修习惭愧,施他衣服,是故感得势峰藏密。
未十一、身相圆满如诺瞿陀
于身语意能自防禁,于自摄受及诸饮食皆善知量,施病医药,于不平等事业摄受及不平等所受用中皆不随转,于界互违能令随顺,是故感得身相圆满如诺瞿陀。
未十二、身毛上分
由业感得立手摩膝,即能感得身毛上分。
未十三、毛绀青色螺文右旋
自善观察,亲近明智,能思微义,尊所居处能净修治,敷举沐浴。唯一住故,依一友[12]故,入微义故,草叶等秽能蠲除故,又能除去客尘垢故,感身毛孔一一毛生,如绀青色螺文右旋。
唯一住故等者:闻所成地中说:善法可爱生展转住。谓于善法不放逸者,于现法中乃至能得般涅槃故,于后法中往善趣故,多有所作。(陵本十三卷二十二页[13]1160)即依此义,名唯一住。一种佛教所应知处所建立故,此释前说自善观察。依止善友,不依恶友,名依一友,此释前说亲近明智。审谛思惟如其所闻、如所究达诸法道理,名入微义,此释前说能思微义。草座、叶座及余敷具,由能修治,名能蠲除草叶等秽及客尘垢。谓由数数翻举蠲除彼秽,及由沐浴去彼尘垢故,此释前说尊所居处能净修治,敷举沐浴。
未十四、身皮金色常光一寻
能施悦意发喜饮食、骑乘、衣服、庄严具等资身什物,离诸忿恚,是故感得身皮金色、常光一寻。
未十五、身皮细滑尘垢不着
由此业感身诸毛孔一一毛生,当知即此复能感得身皮细滑,尘垢不着。
未十六、于其身上七处皆满
以其广多上妙清净肴馔饮食,惠施大众皆令充足,由此感得于其身上七处皆满。
未十七、其身上半如师子王
于诸有情随所生起如法所作,能为上首而作助伴,离于我慢,无诸犷悷,能为有情遮止无利,安立有利,由此感得其身上半如师子王。于一切事禀性勇决,如师子故。
未十八、肩善圆满髆间充实
即由此业,当知复感肩善圆满、髆间充实。
未十九、身分洪直
由此业感纤长指相,复即感得身分洪直。
未二十、具四十齿齐平无隙
远离一切破坏亲友离间语言,若诸有情已乖离者,能令和合,由此感得具四十齿皆悉齐平,其齿无隙。
未二十一、其齿鲜白
修欲界慈,思惟法义,由此感得其齿鲜白。
修欲界慈者:谓修慈无量定对治瞋恚,此对治已,出离欲界,是故说言修欲界慈。
未二十二、颔如师子
若诸有情有所希冀[14],随其所乐,正舍珍财,由此感得颔如师子。
未二十三、于诸味中得最上味
视诸有情犹如己[15]子,爱念救护,净信哀愍,给施医药澄净无秽,由此感得于诸味中得最上味。施法味故,尝法味故,能净修治变坏味故。
施法味故等者:此施法味,释前爱念救护,为彼说法,令得义利故。此尝法味,释前净信哀愍,令于圣教生净信故。此能净修治变坏味,释前给施医药澄净无秽,谓以此法究竟能治内心病故。言变坏味者,义显烦恼令心变坏,为变坏苦之所逼触故。
未二十四、顶现乌瑟腻沙舌覆面轮
于离杀等五种学处,能自受护,亦劝他受。
于离杀等五种学处等者:声闻地说: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不能习近五种处所。一者、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二者、不能不与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习淫欲法,四者、不能知而妄语,五者、不能贮蓄受用诸欲资具。(陵本三十四卷二十六页2813)此亦名为永断五支。此五处所,名离杀等五种学处。受谓摄受,护谓防护。决择分中说有摄受律仪、防护律仪,差别应知。(陵本五十三卷四页4219)
修悲心故,于大法受能正行故,由此感得其顶上现乌瑟腻沙、其舌广薄普覆面轮。
修悲心故等者:此修悲心,释前于离杀等五种学处。由修悲心,远离损害有情诸邪行故。菩萨发心,能为无上菩提根本,亦是大悲之所等流,名大法受。共自他利,名能正行,此释前说能自受护,亦劝他受。
未二十五、音若频迦声如天鼓
常修谛语、爱语、时语,及以法语,由是因缘,得大梵音,言辞哀雅能悦众意,譬[16]若羯罗频迦之音,其声雷震犹如天鼓。
未二十六、其目绀青睫如牛王
普于世间恒常修习慈心悲哀,如父如母[17],由此感得其目绀青、睫如牛王。
未二十七、毫相光白螺文右旋
于有德者如实赞叹称扬其美,由此感得眉间毫相其色光白,螺文右旋。
巳三、结由净戒2 午一、总感一切
如是一切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无有差别,当知皆用净戒为因而能感得。何以故?若诸菩萨毁犯净戒,尚不能得下贱人身,何况能感大丈夫相。
午二、说摄顶相
当知此中,其顶上现乌瑟腻沙,及以如来无见顶相,合立一种大丈夫相。离此更无别可得故。如是且说能感相似三十二相种种业因广建立已。
卯二、略说善修2 辰一、别辨相3 巳一、标
复次,略说在家、出家二分菩萨,所有四种善修事业,当知能感一切相好。
四种善修事业者:谓诸菩萨,于六波罗蜜多决定修作、委悉修作、恒常修作、无罪修作,是名四种善修事业。如分品释应知。(陵本四十七卷六页3749)
巳二、释4 午一、决定修作
谓于此中决定修作,能感足下善安住相。
午二、委悉修作
委悉修作,能感足下千辐轮相、立手摩膝、手足网缦、身皮细滑、于其身上七处皆满、肩善圆满、髆[18]间充实、身分洪直、其舌广薄。
午三、恒常修作
恒常修作,感纤长指、足跟趺长、身不偻曲、其身圆满如诺瞿陀、其齿无隙。
午四、无罪修作2 未一、标
无罪修作,能感余相。
未二、释8 申一、于诸有情无损加行
当知此中,于诸有情无损加行,由此能感手足细软、身皮细滑。
申二、于善加行次第应时
于诸善中次第加行、应时加行,由此感得瑿泥耶腨。
申三、欢喜净心现行诸善
深生欢喜,极光净心现行诸善,由此感得常光一寻、身皮金色、其齿鲜白、眉间白毫。
申四、无依修善覆藏己德
不依称誉声颂修善,覆藏己[19]德,由此能感势峰藏密。
申五、所修善根回向菩提
所修善根回向菩提,由此感得身毛上分[20]、具四十齿皆悉齐平、于诸味中得最上味、其顶上现乌瑟腻沙。
申六、修善无厌无劣加行
修善无厌无劣加行,由此感得其身上分如师子王、颔如师子。
申七、利诸有情平等瞻视
于诸有情,以利益心平等瞻视,得齿齐平、目绀青色、睫如牛王。
申八、于下劣善不生喜足
于下劣善不生喜足,起胜加行,由此因缘,得大梵音,言辞哀雅能悦众意,譬若羯罗频迦之音,其声雷震犹如天鼓。
巳三、结
如是四种善修事业,能得菩萨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殊胜清净。
辰二、总建立3 巳一、依地辨5 午一、种性地
当知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随好,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唯有种子依身而住。
午二、胜解行地
菩萨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
午三、净意乐地
菩萨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
午四、诸余上地
菩萨若在诸余上地,如是相好转胜清净。
午五、如来地
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
巳二、明废立
如是诸相是有色故,劣中胜品诸有情类易了知故,虽有一切不共佛法皆得名为大丈夫相,唯立此为大丈夫相。
巳三、释得名
又即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由所依性能任[21]持故,由极殊妙令端严故,说名随好。
寅二、料简福聚2 卯一、略举能感6 辰一、一毛孔处
又于此中以要言之,一切有情福聚量等尔所福聚,能感如来一毛孔处。
一切有情福聚量等尔所福聚者:感人天生一切有情自体福德因缘,是名一切有情福聚。今说如有情量所有福聚,名彼量等尔所福聚。
辰二、一种随好
乃至一切所有毛孔随入福聚尔所福聚,能感如来一种随好。
一切所有毛孔随入福聚者:此中毛孔,谓于如来。前说一切有情福聚,能感如来一毛孔处,今即以彼有情福聚,增说乃至如来一切所有毛孔,是名随入福聚。
辰三、一丈夫相
乃至一切所有随好随入福聚,增至百倍尔所福聚,能感如来相中一相。
辰四、眉间白毫
乃至一切所有诸相随入福聚,除白毫相、乌瑟腻沙,增至千倍尔所福聚,能感如来眉间白毫。
辰五、无见顶相
乃至白毫随入福聚,增至百千倍尔所福聚,能感如来其顶上现乌瑟腻沙无见顶相。
辰六、大法螺相
乃至白毫随入福聚,增至俱胝百千倍数尔所福聚,能感如来诸相、随好所不摄余大法螺相。由此法螺随如来欲发大音声,普能遍告无边无际诸世界中所化有情。
卯二、总显圆满
如是无量福德资粮修证圆满,能感如来不可思议、无上无等、遍一切种最极圆满所摄自体。
寅三、释名无量3 卯一、标
又此能感诸相、随好无量善业,当知略由三因缘故,说名无量。
卯二、释3 辰一、时无量
谓经于三无数大劫,无间修习乃圆证故,名时无量。
辰二、意乐无量
于诸有情无量利益安乐意乐增上缘力所集成故,名为妙善意乐无量。
辰三、品无量
无量善业差别品类所集成故,名品无量。
卯三、结
故言无量福德资粮修习圆证,能起[22]如来诸相、随好。
子二、四一切种清净3 丑一、征
云何如来四一切种清净?
丑二、列
一者、一切种所依清净,二者、一切种所缘清净,三者、一切种心清净,四者、一切种智清净。
丑三、释4 寅一、所依清净
云何一切种所依清净?谓一切烦恼品粗重并诸习气,于自所依无余永灭;又于自体,如自所欲取住舍中自在而转;是名一切种所依清净。
寅二、所缘清净
云何一切种所缘清净?谓于种种若化、若变、若所显现一切所缘皆自在转,是名一切种所缘清净。
若化若变若所显现者:若化、若变,此说神境智通所缘。若所显现,此说所余一切智通所缘应知。
寅三、心清净
云何一切种心清净?谓如前说一切心粗重永灭离故,又于心中一切种善根皆积集故,是名一切种心清净。
寅四、智清净
云何一切种智清净?谓如前说一切无明品粗重永灭离故,又遍一切所知境中智无障碍、智自在转,是名一切种智清净。
子三、十力4 丑一、征
云何如来十力?
丑二、列
一者、处非处智力,二者、自业智力,三者、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胜劣智力,五者、种种胜解智力,六者、种种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随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尽智力。
丑三、指
如是十种如来智力,当知广如十力经说。
丑四、释2 寅一、别显2 卯一、释名如来
当知此中,诸有所言、所说、所宣,一切如实皆无虚妄,故名如来。
卯二、释其十力10 辰一、处非处智力2 巳一、别释名2 午一、辨处非处2 未一、处
净不净果非不平等,如实转因,是名为处,亦名建立、亦名为依、亦名为起。
净不净果非不平等如实转因者:净不净业能感净不净果,如是因果非不平等。即以此因为依处故,如实智生,由是说言如实转因。若诸如来应正等觉,如实了知,能正宣说,名处智力。
未二、非处
净不净果不平等因,与上相违,是名非处。
净不净果不平等因等者:若执非因以为是因,是名不平等因。即以此因为依处故,颠倒智生,不如实转,由是说言与上相违。若诸如来应正等觉,于此非处如实了知,能正宣说,名非处智力。
午二、明智力性2 未一、智4 申一、标如实
远离一切增上慢智,说名如实。
申二、释离慢
若一切智、若无滞智、若清净智,当知说名远离一切增上慢智。
若一切智等者: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暂作意时,遍于一切无碍速疾无滞智转。不由数数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名无滞智。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毕竟断故,名清净智。义如菩提品说。(陵本三十八卷一页3099)
申三、指诸句
如是一切智等诸句,当知如前最极无上菩提品记[23]。
申四、释次第
数之次第最居其首,故名第一。
未二、力
以无上故,
以无上故者:义显于大众中正狮子吼,故名无上,此即初义释名为力。
与一切种饶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应故,毕竟胜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说名为力。
与一切种饶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应故者:饶益有情有十一相,名一切种。如戒品饶益有情戒说应知。
巳二、总显义2 午一、释众德5 未一、名大涅槃
摄受如实圆证因故,如其所欲皆能现行自在转故,说名成就最上涅槃。以无上故,说名为大。
摄受如实圆证因故等者:决择分说:若圣弟子将入无余涅槃界时,所有一切善及无记诸法种子皆被损害。(陵本五十一卷十八页4131)如来涅槃,当知不尔。一切善法种子不被损害,是名摄受如实圆证之因;及能转得内缘自在,名如所欲自在而转;如是说名成就最上涅槃。以无上故,名大涅槃。
未二、名仙尊位
八支圣道所证得故,远离一切灾患畏故,名仙尊位。
未三、名自知
能自了知自所证故,说名自知。
未四、名转梵轮
既自证已,由哀愍心,广为有情等开示故,名转梵轮。何以故?谓诸如来有是增语,说名为梵,亦名[24]寂静、亦名清凉。最初能转,从此已后余复为余,如是展转梵所推运,周旋一切有情众中,故名梵轮。
未五、名师子吼
自显堕在最上施设无上[25]大师圆满摄故;能说彼道对治一切余邪道故;于道怨敌异论现前无怯弱故;为欲胜伏一切他论,宣扬广大无上论故;名大众中正师子吼。
午二、明略摄2 未一、第一义
以要言之,当知此中,显发、辩了、施设、开示自利行满,利他行满,自利利他圆满不共。
以要言之等者:此中结显前说三种略义。自利行满,结显经说成就最上涅槃。利他行满,结显经说能转梵轮。自利利他圆满不共,结显经说于大众中正师子吼。
未二、第二义
复有异门。此中略义,谓所应得[26]胜方便。此胜方便,一切众会随所乐欲,或天或人一切皆从我所获得此胜方便。如病除愈,当知此显自知已得大安隐处。如彼疾病除愈方便,当知此显转于梵轮。如遮一切邪医,自称显己[27]决定能愈众疾,当知此显于大众中正师子吼。
复有异门等者:此中更显三种略义,名有异门。究竟自义所应证法,名所应得。能得彼法决定胜道,名胜方便。此胜方便皆由如来现等觉已,能正宣说,令圣弟子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离,由是说言一切皆从我所获得。如是总显前说三种略义。下更分别,如文可悉。此中自知已得大安隐处,即前所说成就最上涅槃应知。
辰二、自业智力2 巳一、别辨业7 午一、时分摄
若有诸业已作、已增、已灭,名为过去。若有诸业非是已作、已增、已灭,亦非正作,而是当作,名为未来。若有诸业非是已作、已增、已灭,而是正作、正造、正为,名为现在。
午二、品类摄
如是诸业品类差别复有三种。所谓身业、语业、意业。
午三、分位加行摄2 未一、分位
法受分别复有四种,如前广说。谓有法受得现世乐,后苦异熟,乃至广说。
未二、加行
又此诸业现法当来有益无益加行差别,如应当知。
法受分别等者:谓有法受,现在受乐,于当来世受苦异熟;或有法受,现在受苦,于当来世受乐异熟;或有法受,现在受乐,于当来世受乐异熟;或有法受,现在受苦,于当来世受苦异熟;如是名为四种法受。由此诸业,或有此世能为利益,非于他世;或有他世能为利益,非于此世;或有此世及于他世俱为利益;或有此世及于他世俱非利益;如是名为四种加行差别。义如自他利品中说应知。(陵本三十五卷十九页2890)
午四、方所摄
若所造业依此方所,是名为处。
午五、依处摄
若所造业以有情数、非有情数为所依事,是名为事。
午六、因缘摄
若所造业以不善根、或以善根为因缘起,是名为因。
午七、过患功德摄
若所造业感爱非爱过失功德相应诸果,是名异熟。
巳二、结略义
如是略说一切时分、一切品类、一切分位加行差别、一切方所、一切依处、一切因缘、一切过患及与功德。于此一切种类差别,皆如实知,是名如来自业智力。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如是略说一切时分等者:前说过去、未来、现在,是名一切时分。身语意业,是名一切品类。法受分别,及与诸业加行差别,是名一切分位加行差别。余易了知。
辰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2 巳一、说静虑等2 午一、别释种类2 未一、静虑解脱
有四静虑、有八解脱,即由如是静虑、解脱,心有堪能,心得自在,随所乐事皆能成办。
未二、等持等至3 申一、标名
若随彼彼色类差别三摩地相而入定时,当知说名等持、等至。
若随彼彼色类差别三摩地相等者:谓随彼彼有色有情差别,定心所起诸所缘相,即此所说三摩地相,由是说名等持、等至。谓如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是此所说等持差别。又如八胜处三摩钵底及十遍处三摩钵底一分,是此所说等至差别。如是一切有色诸定,皆此等持、等至所摄应知。
申二、引教
如说世尊随此色类三摩地相而入定时,如其定心,大光普照一切梵世妙音说法,但闻其声,都无所见,乃至广说。
申三、结义
如是如来随欲显示彼彼事义,或共世间、不共世间,随此色类三摩地相而入定时,速疾能办。
午二、显无过增
当知此中,即由静虑、解脱势力,心得自在。心自在故,依止于心,随所乐事一切成办。齐此名为修静虑者一切所作,除此无有若过若增。如来于此静虑所作一切种类,皆如实知,是故唯说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巳二、说得彼智2 午一、别辨相3 未一、于未得得2 申一、举杂染
又若略说此静虑等有二杂染。一者、为得所未得中障碍杂染,谓无方便善巧加行,及以诸盖随一现行。二者、已得所应得中自地杂染,谓烦恼缠及以随眠。
申二、例清净
如是清净复有四种。与上相违,应知其相。
如是清净复有四种等者:前二杂染有四差别,如文可知。今说清净与彼相违,亦有四种,故作是说。
未二、于彼假名
又即如是诸静虑等种种引发假立名字,随其色类如应安立,是名建立。
种种引发假立名字者:谓由种种假立名字,能正引发诸静虑等故。
未三、于彼增进边际
又即如是诸静虑等具证得已,后更胜进修习圆满,得随所欲、得无艰难、得无梗涩,是名清净。
午二、结略义
如来于此,如其未得、如其已得,于所得中,若劣、若胜、若彼假名、若彼所有增进边际,如是一切皆如实知,故说如来普于一切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得无上智。
如其未得等者:此中未得,结显前说障碍杂染。于所得中,若劣,结显前说自地杂染;若胜,结显前说四种清净。余易可知。
辰四、根胜劣智力
如所成熟修证圆满,信等五根成软中上,当知是名诸根胜劣。
如所成熟等者:应可成熟补特伽罗,名所成熟。成熟品说:住声闻种姓,于声闻乘应可成熟。住独觉种姓,于独觉乘应可成熟。住佛种姓,于无上乘应可成熟。(陵本三十七卷二十页3076)今说如其声闻、独觉及佛种姓,信等五根有软中上三种差别,依此建立诸根胜劣。
辰五、种种胜解智力
若从他信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成软中上爱乐印解,当知是名种种胜解。
辰六、种种界智力
若广建立种种种性,或诸声闻所有种性,或诸独觉所有种性,或诸如来所有种性,或有种种不定种性,或贪等行差别道理,乃至有情八十千行,当知此中名种种界。
辰七、遍趣行智力2 巳一、释名3 午一、第一义
若即如是诸趣入门随顺正行,如贪行者修不净观,如声闻地已广宣说。当知此等名遍趣行。
午二、第二义
复有异门。谓趣一切五趣之行,当知此等名遍趣行。
午三、第三义
复有异门。谓依种种党类差别,更互相违,各各异见、异欲诤论、互相违背诸外道类,即诸沙门、或婆罗门所有诸行;或余一切品类差别此世他世无罪趣行;当知此等名遍趣行。
巳二、指说
如迦罗摩经等广说。
或余一切品类差别等者:此说三乘圣道趣涅槃行,名为此世他世无罪趣行。望前外道沙门、或婆罗门,名余一切品类差别,此是内法凡圣补特伽罗摄故。显扬论说:遍趣行智力,谓于一切相乘出离差别中无碍智性。(显扬论四卷八页31,499a)与此义同。
辰八、宿住随念智力2 巳一、标
若于种种有情众中,谓于东方南西北方,种种名字假设安立品类差别。
若于种种有情众中等者:诸有情众有六十二,如意地说。(陵本二卷十八页169)是名种种。于此有情诸方名字施设有异,是名假设安立品类差别。
随先过去所有自体八言说句差别类中,随念六种略所行行,有无量种宿住随念。
巳二、释2 午一、别辨相3 未一、言说行相2 申一、八言说句2 酉一、征
何等名为八言说句?
酉二、列
谓如是名、如是生类、如是种姓、如是饮食、如是领受苦乐差别、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所有寿量边际。
如是长寿等者:此中三种,皆是寿量差别略行所摄。有情寿量种种非一,由此说言如是长寿。有情年齿或少、或中、或老,住有差别,由此说言如是久住。若阿罗汉、若诸有学,于现法中定般涅槃;若诸异生住最后有;由此说言如是所有寿量边际。义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二卷十页4178)
申二、六种略行2 酉一、征
何等名为随言说句六种略行?
酉二、列
一者、呼召假名,二者、剎帝利等色类差别,三者、父母差别,四者、饮食方轨,五者、兴盛衰损,六者、寿量差别。
未二、差别标说6 申一、呼召假名
由诸世间依凭如是八言说句、六种略行,于自于他起言起说:此是我名,此是彼名。
申二、色类差别
我是剎帝利,彼是剎帝利。我是婆罗门、吠舍、戍达罗,彼是婆罗门、吠舍、戍达罗。
申三、父母差别
此是我母,此是彼母。如说其母,父亦如是。
申四、饮食方轨
我食如是色类饮食,所谓酪、浆、羹、饭、糜等。彼食如是色类饮食,乃至广说。
申五、兴盛衰损
我有如是色类兴衰差别而转,彼有如是色类兴衰差别而转。
申六、寿量差别
我住如是色类年齿,所谓或少、或中、或老。彼住如是色类年齿,乃至广说。
未三、随念边际
唯有尔所随先过去所有自体八言说句差别类中六种略行,过此无有余言说句及以略行。是故唯于如是品类发起随念,更无有增。
午二、结略义
即于此中,若言说行所有行相,若言说句所有标说,及即于此随起忆念,是故说言并相、并说皆能随念。
若言说行所有行相等者:前说六种略所行行,名言说行所有行相。依言说句起言起说,名言说句所有标说。
辰九、死生智力2 巳一、出能见3 午一、名天眼
此中静虑说名天住[28]。眼依彼故,是彼果故,彼摄受故,名为天眼。
此中静虑说名天住等者:声闻地说:言天住者,谓诸静虑、诸无色住。(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五页2809)今于此中释名天眼,唯取静虑名为天住,为显此眼依静虑起,是静虑果,复为静虑所摄受故。
午二、名极净
是极圆满、是善清净静虑果故,名极清净。
午三、名超人2 未一、于修得
于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是故说言超过于人。
于其人中所有名字等者:谓于人中说名肉眼,彼所行境有明、无障,乃可现前。天眼不尔,有障、无障、若明、若闇、若近、若远皆可现前,由是说言皆不相似。
未二、于生得
欲界天中亦有生得,名相似转清净天眼,人中亦无。
欲界天中亦有生得等者:此说欲界天中亦有天眼,然是生得,非静虑果,是故名相似转清净天眼。为显此亦超过于人,是故说言人中亦无。当知是义非此所说,非是如来天眼摄故。
巳二、明所见2 午一、于死生时
诸有情类临欲终没,名为死时;住在中有,名为生时。
午二、于中有相3 未一、恶色好色别
趣黑暗者,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如黑羺光及阴暗夜,故名恶色。趣明白者,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如晴明夜及婆罗痆斯极鲜白衣,故名好色。
未二、下劣胜妙别
诸恶色者,说名为劣;诸好色者,说名为妙。
未三、恶趣善趣别2 申一、总标能往
诸下劣者,名往恶趣;诸胜妙者,名往善趣。
申二、别释其相2 酉一、恶趣摄2 戌一、辨种种2 亥一、若由此生2 天一、明作业2 地一、由坏戒
所有坏戒及彼等起,说名成就诸身语意三种恶行。
所有坏戒及彼等起等者:所受先坏,是名坏戒。由贪瞋痴为因缘故,能起身语不善业思,名彼等起。成就十种不善业道,名身语意三种恶行。
地二、由坏见2 玄一、标二种
有二邪见。谓坏见者所成邪见,诽谤一切;及住彼意异品类者所成邪见,诽谤贤圣。如是皆名谤贤圣者。
有二邪见等者:此说邪见业道有二差别。如有一类大乘恶取空者,名坏见者所成邪见。又如外道空见论者,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无有施与、无有爱养、无有祠祀,广说乃至世间无有真阿罗汉。名住彼意异品类者所成邪见。如是二种差别应知。
玄二、显等起
由邪见故,计着邪因及以邪果;由此为缘,造作邪业。造邪业故,所有法受或现受乐,于当来世受苦异熟;或现受苦,于当来世受苦[29]异熟。是故复说起诸邪见业法受因。
起诸邪见业法受因者:谓起邪见、造作邪业及现法受,能为当来苦异熟因故。
天二、结因缘
彼虽成就其余所有种种善法,而但由此往于恶趣,是故说言由此因缘。
亥二、若得生已受苦恼等2 天一、明得生缘2 地一、名身坏
名色二种更互乖离,故名身坏。
地二、名极死
一切死中,如是死者最极下劣,故名极死。
一切死中等者:谓善心死、不善心死、无记心死,名一切死。即于此中,不善心死者,将命终时,见乱色相,极重苦受逼迫于身,是故说名最极下劣。义如意地中说。(陵本一卷十四页70)
天二、明受诸苦3 地一、标体性
为欲开示那落迦想,是故说言堕险恶趣。为欲开示自性体事,是故复须说那落迦。
地二、释名字
由非法行、不平等行往趣于彼,故名为险。于此趣中,触诸苦触,长时种种猛利无间受诸苦恼平等出现,故名恶趣。堕下分故,大深坑故,难救拔故,甚可悲故,极下贱故,以大绮言常悲怨故,说名为堕。
地三、明说意
由能发起上品厌离,是故唯说堕那落迦。
以大绮言常悲怨故者:谓由苦所逼恼,常发言音哀吟悲冤,名常悲怨。如是言音不能引义,故名绮言。
戌二、结略义
当知此中,若由此生、若得生已,受诸苦恼;若受苦已,复起所余自业所作种种众苦,如是一切由此诸想之所显示。
若由此生等者:前说邪见、业及法受,名由此生。堕险恶趣,受苦异熟,名得生已,受诸苦恼。于恶趣中,触诸苦触,长时种种猛利无间受诸苦恼平等出现,名受苦已,复起所余自业所作种种众苦。如是一切黑品因果等相,皆由前说诸差别名之所显示。
酉二、善趣摄2 戌一、例相违
与上相违,随其所应一切白品,皆当了知。
戌二、辨差别
此差别者,善行为先所有诸趣,名为善趣。受极乐故,名乐世界。
辰十、漏尽智力3 巳一、出所能治
一切诸漏所有随眠无余永断,逮得能治胜无漏心、胜无漏慧,是其最胜增上心摄、增上慧摄。由漏尽故,说名无漏心、慧解脱。
巳二、明自内证
即此心、慧二种解脱,于最后有,说名内证第六神通,由依见道及依修道内所证故。
巳三、正能觉他2 午一、释
既自证已,如实了知,随其所欲能为他说,是故说言于现法中自证通慧,具足开觉,我生尽等诸句差别。
午二、指
广说如后摄异门分,应知其相。
我生尽等诸句差别者: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名诸句差别。如摄异门分有二种释应知。(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页6325)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四十九
[1] 「己」,陵本作「已」。
[2] 編按:「精進」,卷三十八原文作「精勤」。
[3] 「後後」,磧砂作「後後地」。
[4] 「敏」,磧砂作「愍」。
[5] 磧砂無「諸」字。
[6] 「腨」,大正作「踹」。
[7] 「分」,大正作「靡」。
[8] 「并」,磧砂作「普」。
[9] 「臚」,磧砂作「矑」。
[10] 「所」,磧砂作「中」。
[11] 「他」,磧砂作「訶」。
[12] 「友」,磧砂、大正作「支」。
[13] 「二十二頁」,披尋記原作「十二頁」。
[14] 「冀」,陵本作「異」。
[15] 「己」,陵本作「已」。
[16] 磧砂無「譬」字。
[17] 「如父如母」,磧砂作「猶如父母」。
[18] 「髆」,大正作「膊」。
[19] 「己」,陵本作「已」。
[20] 「分」,大正作「靡」。
[21] 「任」,磧砂作「住」。
[22] 「起」,磧砂作「超」。
[23] 「記」,大正作「說」。
[24] 「亦名」,大正作「名為」。
[25] 磧砂無「施設無上」四字。
[26] 「得」,大正作「得得」。
[27] 「己」,大正、陵本作「已」。
[28] 「住」,磧砂作「依」。
[29] 「於當來世受苦」,磧砂此句重覆。